期刊文献+
共找到52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利用无线方式接入公用分组交换数据网 被引量:1
1
作者 张俊萍 谢天舜 《数据通信》 1996年第3期13-19,共7页
本文介绍了利用台站固定无线信道方式接入公用分组交换数据网,迅速、简便地实现分组交换数据通信业务的方法。主要叙述了无线接入系统的关键技术,不同的接入设施,不同需求情况下的系统构成和功能实现手段,以及与公用分组交换数据网... 本文介绍了利用台站固定无线信道方式接入公用分组交换数据网,迅速、简便地实现分组交换数据通信业务的方法。主要叙述了无线接入系统的关键技术,不同的接入设施,不同需求情况下的系统构成和功能实现手段,以及与公用分组交换数据网的连接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无线信道 扩展频谱通信 公用 分组交换数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铁路分组交换数据网链路级和分组级参数分析
2
作者 刘志华 高彦彬 《北方交通大学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1995年第1期105-111,共7页
概述了CCITTX.25建议中分组交换数据网的链路级和分组级的重要参数,并结合铁路实际情况对这些参数进行了分析。
关键词 链路级参数 分组级参数 分组交换数据 铁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我国新建公用分组交换数据网骨干网的规划与设计
3
作者 杨春芝 杨震中 《电信工程技术与标准化》 1993年第2期21-32,共12页
一、我国现有公用分组交换数据网的状况 1.骨干网 我国现有的公用分组交换数据网(简称为CNPAC网)骨干网是1988年从法国SESA公司引进的成套设备组成的试用网,类似法国的Transpac网。全网由三套分组交换机、一个网管中心和八个集中器组成... 一、我国现有公用分组交换数据网的状况 1.骨干网 我国现有的公用分组交换数据网(简称为CNPAC网)骨干网是1988年从法国SESA公司引进的成套设备组成的试用网,类似法国的Transpac网。全网由三套分组交换机、一个网管中心和八个集中器组成。分组交换机分别装在北京、上海和广州。网管中心设在北京,与分组交换机共装在同一机房之中。八个集中器的安装地点为沈阳、天津、南京。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分组交换数据 分组交换 网管中心 用户电报 集中器 国内通信 交换中心 国际通信 国际电信 虚电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铁路分组交换数据通信网的结构与功能
4
作者 徐家骏 《铁道通信信号》 1995年第12期13-16,12,共5页
介绍铁路分组交换数据网的网络结构、主要设备、主要业务、接口类型、网络互连、网络编号、网络的时延分析、PC终端入网方式等。
关键词 结构 功能 铁路 数据通信 分组交换数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铁路分组交换数据通信网编号标准有关问题的说明
5
作者 徐家骏 《铁道通信信号》 1999年第5期14-16,共3页
简要介绍了编制“铁路分组交换数据通信网编号”行业标准时考虑的问题。
关键词 数据通信网 编号 铁路通信 分组交换数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建中国公用分组交换数据网(CHINAPAC)骨干网开始试运行
6
作者 杨春芝 《电信工程技术与标准化》 1993年第4期2-2,共1页
邮电部新建中国公用分组交换数据网(CHINAPAC)由骨干网和各省、市、自治区本地公用分组交换数据网组成。骨干网工程由邮电部负责建设,邮电部北京设计院负责方案设计、可行性研究及工程设计。各省、市、自治区本地网的建设在邮电部统一... 邮电部新建中国公用分组交换数据网(CHINAPAC)由骨干网和各省、市、自治区本地公用分组交换数据网组成。骨干网工程由邮电部负责建设,邮电部北京设计院负责方案设计、可行性研究及工程设计。各省、市、自治区本地网的建设在邮电部统一规划下由各省、市、自治区邮电管理局负责。我院承担了辽宁省、山东省、山西省、海南省等省网的工程设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HINAPAC 分组交换数据 本地网 可行性研究 闭合用户群 方案设计 可视图文 交换中心 网络安全 订货合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铁路分组交换数据网的用户分布及入网方式的研究
7
作者 杜毅林 《北方交通大学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1995年第1期127-130,共4页
介绍了铁路分组数据通信网的用户设备入网接口规程,网络业务及可选参数,入网方式等。
关键词 铁路 入网设备 分组交换数据 用户设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建设中的铁路分组交换数据网
8
作者 张西玲 《北方交通大学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1995年第1期123-126,共4页
介绍了建设中的铁路分组交换数据网的主要原理、特征和网络的主要技术实现,分析了网络的结构,并对网络的未来发展提出了建议。
关键词 数据通信网 数据交换 铁路 分组交换数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全国公用分组交换数据骨干网正在扩容
9
作者 马妍 《电信工程技术与标准化》 1996年第2期59-59,共1页
1993年9月投产使用的全国公用分组交换数据骨干网经过两年来的运行表明,对适应国民经济发展,满足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对数据通信的需求起到了良好的作用,获得了较好的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1995年2月,邮电部决定对全国公用分组交换数据骨... 1993年9月投产使用的全国公用分组交换数据骨干网经过两年来的运行表明,对适应国民经济发展,满足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对数据通信的需求起到了良好的作用,获得了较好的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1995年2月,邮电部决定对全国公用分组交换数据骨干网进行扩容建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分组交换数据 骨干网 数据通信 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 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 公用 国民经济发展 图像传输 数据交换 邮电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分组交换数据网通过终验
10
《信息通信》 1994年第1期35-35,共1页
具有国际先进水平的中国公用分组交换数据网新建骨干网从1993年9月开通后,1994年1月1日正式通过验收。邮电部电信总局和北方电讯(亚洲)有限公司2月5日在北京共同举行了终验签字仪式。中国公用分组交换数据网是为适应我国计算机联网通信... 具有国际先进水平的中国公用分组交换数据网新建骨干网从1993年9月开通后,1994年1月1日正式通过验收。邮电部电信总局和北方电讯(亚洲)有限公司2月5日在北京共同举行了终验签字仪式。中国公用分组交换数据网是为适应我国计算机联网通信、实现资源共享,促进国民经济向信息化发展而建立的一种具有高科技水平的数据通信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分组交换数据 数据通信网 联网通信 四川通信 资源共享 自治区首府 地方经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公用分组交换数据网无线接入系统性能及组网方式研究
11
作者 陶旸 《信息技术与信息化》 2015年第3期48-48,58,共2页
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以及现代通信技术的推广普及,在通信领域,公用分组交换数据网无线接入系统开始受到社会各个领域的广泛关注。本文从系统性能和组网方式的角度出发,结合公用分组交换数据网无线接入的实际,对公用分组交换数据... 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以及现代通信技术的推广普及,在通信领域,公用分组交换数据网无线接入系统开始受到社会各个领域的广泛关注。本文从系统性能和组网方式的角度出发,结合公用分组交换数据网无线接入的实际,对公用分组交换数据网无线接入系统性能及组网方式进行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分组交换数据 无线接入 性能及组网方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江苏省内公用分组交换数据网的概况
12
作者 匡时萍 《江苏通信》 1994年第4期47-48,共2页
近年来,随着计算机在我国的迅速发展,各部门、各行业都迫切希望建立覆盖全国或全省的计算机网络系统.现将江苏省公用分组交换数据网的概况介绍如下.一、原有公用分组交换数据网状况我省公用分组交换网(简称JSPAC)是1991年从美国Sprint... 近年来,随着计算机在我国的迅速发展,各部门、各行业都迫切希望建立覆盖全国或全省的计算机网络系统.现将江苏省公用分组交换数据网的概况介绍如下.一、原有公用分组交换数据网状况我省公用分组交换网(简称JSPAC)是1991年从美国Sprint公司引进的设备,全网由1部节点交换机和12个集中器、一个网控设备(NCC)组成,用户端口为252个.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分组交换数据 分组交换 用户端口 集中器 网络系统 SPRINT 分组装拆 端口数 概况介绍 网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公用分组交换数据网工程验收规范》(报批稿)已完成
13
作者 刘崇茹 《电信工程技术与标准化》 1997年第2期49-49,共1页
关键词 公用分组交换数据 验收规范 报批稿 邮电部 工程验收 通信质量 专家审查 计划建设 设计院 送审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山东省公用分组交换数据网初验告捷
14
作者 马妍 《电信工程技术与标准化》 1994年第2期25-25,共1页
由邮电部北京设计院设计的山东省公用分组交换数据网工程于1994年3月24日通过初步验收.该网引进加拿大北方电讯公司生产的DPN-100分组交换设备,建设规模为1个RM节点机,15个AM分组集中器,共计810个端口,通达地点为16个地市.省网的建设为... 由邮电部北京设计院设计的山东省公用分组交换数据网工程于1994年3月24日通过初步验收.该网引进加拿大北方电讯公司生产的DPN-100分组交换设备,建设规模为1个RM节点机,15个AM分组集中器,共计810个端口,通达地点为16个地市.省网的建设为山东提供了一个高速、有效、可靠的先进通信网路,可实现不同类型、不同速率的计算机之间、计算机与终端之间、终端与终端之间的数据传输,同时为开放电子信箱、EDI、可视图文、传真存贮转发、信用卡验证等新业务提供了良好的数据平台条件.继全国公用分组交换骨干网之后,已有21个省、市建成和即将建成省(市)内通信网.另外还有4个省市正在准备建设中.省网的建设使我国公用分组交换数据网规模进一步扩大,通过地点延伸到地、市甚至县级城市,为全社会提供了一个良好的数据通信环境与条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公用分组交换数据 计算机 分组交换设备 数据通信 数据平台 可视图文 数据传输 环境与条件 建设规模 通信网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TETRA数字集群系统分组数据交换网关的研究与开发
15
作者 张钦 孙昕 《移动通信》 2009年第20期5-8,共4页
文章在TETRA数字集群系统的软交换架构基础上,详细地分析了TETRA数字集群系统分组交换网关功能和工作原理,并基于Telelogic TauG2集成开发环境和Linux/C开发环境,利用UML语言和C语言编程,开发了TETRA分组数据交换网关实体的功能,进行了... 文章在TETRA数字集群系统的软交换架构基础上,详细地分析了TETRA数字集群系统分组交换网关功能和工作原理,并基于Telelogic TauG2集成开发环境和Linux/C开发环境,利用UML语言和C语言编程,开发了TETRA分组数据交换网关实体的功能,进行了协议一致性测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TETRA数字集群 分组数据交换网关 GTP协议 PDP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蜂窝网上的分组数据交换
16
作者 苗青 严学良 高岩 《电讯技术》 北大核心 2000年第1期72-76,共5页
蜂窝数字分组数据(CDPD)是一种在蜂窝电话网(如AMPS)的频谱上使用的移动分组数据技术。CDPD的特点是可通过信道跳转利用蜂窝小区中的任何空闲信道,而不影响下层蜂窝系统的话音业务。本文概述了CDPD无线接口的主要功能层,分别介绍了物理... 蜂窝数字分组数据(CDPD)是一种在蜂窝电话网(如AMPS)的频谱上使用的移动分组数据技术。CDPD的特点是可通过信道跳转利用蜂窝小区中的任何空闲信道,而不影响下层蜂窝系统的话音业务。本文概述了CDPD无线接口的主要功能层,分别介绍了物理层、数据链路层和相关子网汇聚协议的的语义和功能特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移动通信 分组数据交换 蜂窝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铁路分组交换试验网的研究与实现
17
作者 汪齐贤 刘云 刘志华 《北方交通大学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1995年第1期76-82,共7页
介绍了铁路分组交换数据网、试验网的组成以及第一阶段的试验工作,包括端口配置、网管软件的遥装、设备选型、接口参数选择、多种计算机入网、局域网与分组网的互连、不同终端用户入网方式的研究等。
关键词 计算机通信 铁路 数据通信 分组交换数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实施我省公用分组数据交换工程的思考
18
作者 鲁登华 《湖北邮电技术》 1996年第3期1-8,36,共9页
阐述了省内一、二期分组数据交换工程实施后的网络情况,DPN-100设备的网络拓扑结构、设备特点、网络管理和网络应用。
关键词 分组数据交换 拓扑结构 通信网 分组交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诺基亚西门子通信推出下一代综合分组数据交换与光纤平台
19
《中国新通信》 2010年第13期34-34,共1页
诺基亚西门子通信发布新平台,可以简化大型通信网络,同时满足不断增长的高容量需求。下一代分组光纤传输解决方案(P-OTS)融合了通过高容量的高速光纤通信网络,可靠地传输信息所需要的智能技术。这一业内首创的成就推进了分组与光纤网... 诺基亚西门子通信发布新平台,可以简化大型通信网络,同时满足不断增长的高容量需求。下一代分组光纤传输解决方案(P-OTS)融合了通过高容量的高速光纤通信网络,可靠地传输信息所需要的智能技术。这一业内首创的成就推进了分组与光纤网络的真正融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光纤通信网络 分组数据交换 西门子 诺基亚 平台 光纤传输 容量需求 智能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诺基亚西门子通信推出下一代综合分组数据交换与光纤平台
20
《中国新通信》 2010年第12期96-96,共1页
诺基亚西门子通信发布新平台,可以简化大型通信网络,同时满足不断增长的高容量需求。下一代分组光纤传输解决方案(P—OTS)融合了通过高容量的高速光纤通信网络,可靠地传输信息所需要的智能技术。这一业内首创的成就推进了分组与光... 诺基亚西门子通信发布新平台,可以简化大型通信网络,同时满足不断增长的高容量需求。下一代分组光纤传输解决方案(P—OTS)融合了通过高容量的高速光纤通信网络,可靠地传输信息所需要的智能技术。这一业内首创的成就推进了分组与光纤网络的真正融合。诺基亚西门子通信的下一代P—OTS以hiT 7300密集多分复用(DWDM)平台为基础,增加了分组数据处理功能。这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光纤通信网络 分组数据交换 西门子 诺基亚 平台 数据处理功能 光纤传输 容量需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