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9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悬挂式止水帷幕深基坑分级降水开挖变形特性 被引量:15
1
作者 李又云 杨立新 +3 位作者 刘伟 王欢 贺隆贵 李昊阳 《科学技术与工程》 北大核心 2021年第5期1995-2001,共7页
在地下水丰富且发育有深厚的透水层的地区,考虑到施工难度以及经济性因素,深基坑的隔水设计往往采用悬挂式止水帷幕。基于佛山地铁某深基坑变形实测资料,采用ABAQUS建立三维流固耦合模型,考虑分级降水开挖的实际工况,研究开挖过程中悬... 在地下水丰富且发育有深厚的透水层的地区,考虑到施工难度以及经济性因素,深基坑的隔水设计往往采用悬挂式止水帷幕。基于佛山地铁某深基坑变形实测资料,采用ABAQUS建立三维流固耦合模型,考虑分级降水开挖的实际工况,研究开挖过程中悬挂式止水帷幕基坑的变形规律。结果表明:地连墙变形在开挖的各个阶段均呈“中间变形量大,两侧变形量小”的鼓胀形。最大侧向位移点在开挖的各个阶段均位于开挖面附近,随开挖深度的增加呈下移趋势。地连墙墙顶位置容易朝着坑外发生变形。坑外地表沉降曲线呈“凹槽”形,随着开挖深度的增加,最大地表沉降点逐渐远离基坑。在基坑开挖过程中,软土层开挖扰动引起的地表沉降呈减小趋势,由坑内降水引起的地表沉降呈增加趋势,由降水引起的沉降可达总沉降量的一半以上。回灌前后坑外地表沉降分布规律基本一致,均呈“凹槽”形,采取回灌措施可在一定程度上控制悬挂式止水帷幕地表沉降变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悬挂式止水帷幕 基坑 分级降水开挖 地表沉降 回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湖北省梅雨期分级降水预报试验 被引量:6
2
作者 李才媛 《气象》 CSCD 北大核心 1996年第1期49-52,共4页
以武汉中心气象台日常业务降水预报项目为研究对象,选择梅雨期12—36小时预报时段,以灰色系统理论的生成函数为基础,运用灰色预测模型将LAFS模式等降水量预报集成,制作了武汉单站降水量分级(弱降水,中等强度降水和强降水... 以武汉中心气象台日常业务降水预报项目为研究对象,选择梅雨期12—36小时预报时段,以灰色系统理论的生成函数为基础,运用灰色预测模型将LAFS模式等降水量预报集成,制作了武汉单站降水量分级(弱降水,中等强度降水和强降水)预报。运用回归分析方法,将LAFS资料的降水量预告场订正到湖北省5个自然区,制作湖北省区域降水分级预报。经过1993年、1994年准业务试验,获得了较好的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灰色预测 回归分析 分级降水预报 梅雨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多模式集成分级降水概率及落区预报试验 被引量:4
3
作者 吴振玲 张楠 +2 位作者 徐姝 董昊 汪靖 《灾害学》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4期100-106,共7页
利用欧洲中心模式(EC-thin),日本模式(JAP),德国模式(GER),T639模式(T639)以及天津WRF模式(TJ-WRF)的格点降水预报资料和历史实况资料,分别基于Rank方法、平均法、相关法设计了三种集成降水概率预报方案,并对2014年4-10月进行集成降水... 利用欧洲中心模式(EC-thin),日本模式(JAP),德国模式(GER),T639模式(T639)以及天津WRF模式(TJ-WRF)的格点降水预报资料和历史实况资料,分别基于Rank方法、平均法、相关法设计了三种集成降水概率预报方案,并对2014年4-10月进行集成降水概率预报试验及RPS、BS评分、ROC曲线检验,探讨了集成降水概率预报产品在实际降水预报业务中的应用方案。研究表明:对于各个量级的降水概率预报,Rank方法的预报准确性好于平均法和相关法。基于Rank方法的集成降水概率预报具有可预报性,通过晴雨概率阈值的试验分析,发现当集成降水概率预报达到40%时,降水预报准确率最高,晴雨预报准确率可达到85.1%,通过对各量级概率阈值的试验分析,发现基于集成概率预报阈值得到的分级降水预报产品的ETS评分明显高于单一模式成员;通过个例检验,多模式集成降水概率预报大于40%的区域对降水落区具有较好的指示意义,降水落区预报击中的准确率达到62.3%,典型个例分析显示,对天津小概率极端性的全区性暴雨落区和概率较大的一般性降水落区均有较好的预报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模式集成 Rank方法 降水分级概率预报 ETS评分 降水落区预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RMAPS-RISE降水实况分析产品在北京区域的检验评估
4
作者 黄明明 刘娜 +3 位作者 孟慧芳 赵文芳 宋林烨 范敏 《气候与环境研究》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450-462,共13页
采取非独立和独立检验两种方式,利用北京地区2022年528个地面自动气象站质控后逐小时观测降水数据作为“真值”,对睿思(RMAPS-RISE)1h累积降水量分析产品在北京地区的适用性进行评估,并重点检验评估2022年汛期降水分析产品的质量,首次... 采取非独立和独立检验两种方式,利用北京地区2022年528个地面自动气象站质控后逐小时观测降水数据作为“真值”,对睿思(RMAPS-RISE)1h累积降水量分析产品在北京地区的适用性进行评估,并重点检验评估2022年汛期降水分析产品的质量,首次采用欧洲空间局土地覆盖数据评估汛期降水分析产品在不同下垫面区域的误差情况,并选取3次不同强度降水过程进行个例检验。结果表明,两种检验方式中降水分析产品与站点观测之间的误差均较小、相关性高,在北京具有很好的适用性,汛期均方根误差和平均绝对误差明显大于非汛期,非独立检验的误差整体优于独立检验。汛期降水分析产品在北京市16个区的相关系数均在0.93以上,平均绝对误差小于0.04mm/h,均方根误差除通州区外均在0.4mm/h以下,平均绝对误差和均方根误差较大的站是分布于通州、延庆、昌平和顺义四区的独立检验站,并且独立检验站高估明显。非独立检验和独立检验检验这两种检验方式中,RMAPS-RISE降水分析产品在林地、草地、农田、建筑区和裸地这五种不同下垫面的误差相差不大,并且下垫面区域是草地时相关系数最高。从汛期降水分级检验结果来看,均方根误差随着降水量级增加逐渐增大,小雨为0.45mm/h,大暴雨增长到9.02mm/h,各降水量级的TS评分均在0.91以上,而独立检验站的TS评分稍差,仅在小雨和中雨量级表现稍好。对2022年汛期分散性阵雨、中雨和暴雨3次不同的降水过程,独立检验降水分析产品与观测值的相关系数均超过0.9,降水趋势与观测基本一致,均能准确反映出降水峰值,也能刻画出累计降水量大于100.0mm的局地强降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睿思1h累积降水量分析产品 非独立检验 独立检验 降水分级检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综合指标方法在降水分级预报中的应用 被引量:10
5
作者 王建国 李玉华 +1 位作者 耿勃 吴炜 《气象》 CSCD 北大核心 2000年第4期41-44,共4页
利用 1995年 1月~ 1997年 12月国家气象中心的 T10 6分析场资料 ,采用因子组合、相关分析等手段 ,确定与降水关系密切 ,且有、无雨分类较明确的物理量因子 ,将样本内每个因子由小到大排列后分段 ,计算各段上的降水频率 ,根据各物理量... 利用 1995年 1月~ 1997年 12月国家气象中心的 T10 6分析场资料 ,采用因子组合、相关分析等手段 ,确定与降水关系密切 ,且有、无雨分类较明确的物理量因子 ,将样本内每个因子由小到大排列后分段 ,计算各段上的降水频率 ,根据各物理量对降水贡献的大小 ,确定各因子的权重系数 ,将每个样本中的所有因子所在段上对应的降水频率加权后累加 ,得到一个综合降水频率值 ,通过历史拟合 ,确定降水 TS评分最大的降水频率值为综合预报指标 ,分别建立小雨、中雨、大雨、暴雨的短期降水综合预报指标。利用该方法进行了降水分级预报 ,并对预报效果进行了分析对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综合指标 降水分级 降水预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人工神经网络在梅雨期短期降水分级预报中的应用 被引量:13
6
作者 段婧 苗春生 《气象》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8期31-36,共6页
将人工神经网络应用于南京夏季梅雨期短期降水分级预报。根据梅雨期天气特点,用统计和动力学方法从HLAFS(高分辨率有限区域预报系统)资料中寻找预报因子;然后分别用两种方法选取输入因子对人工神经网络进行训练,并分别利用抽取的五天做... 将人工神经网络应用于南京夏季梅雨期短期降水分级预报。根据梅雨期天气特点,用统计和动力学方法从HLAFS(高分辨率有限区域预报系统)资料中寻找预报因子;然后分别用两种方法选取输入因子对人工神经网络进行训练,并分别利用抽取的五天做降水分级预报检验。通过对人工神经网络方法预报降水的结果与HLAFS降水预报以及逐步回归预报的结果对比发现:与HLAFS降水预报相比,降水预报准确率由原来的66.7%提高到88.2%,漏报、错报明显减少;与逐步回归预报相比,大到暴雨的预报准确率得到了明显提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工神经网络 预报因子 降水分级预报 人工神经网络方法 分级预报 短期降水 网络应用 梅雨期 HLAFS 预报准确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东北地区5—9月降水特征和趋势分析 被引量:22
7
作者 张杰 钱维宏 丁婷 《气象》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8期1-7,共7页
利用国家气象信息中心整编的1956—2008年站点逐日降水量、温度和NCEP/NCAR的月平均再分析资料,从逐年5—9月季节降水量和分级(痕量、微量、小雨、中雨、大雨和暴雨)降水事件两方面分析了东北地区的气候特征,并探讨了其可能原因。结果表... 利用国家气象信息中心整编的1956—2008年站点逐日降水量、温度和NCEP/NCAR的月平均再分析资料,从逐年5—9月季节降水量和分级(痕量、微量、小雨、中雨、大雨和暴雨)降水事件两方面分析了东北地区的气候特征,并探讨了其可能原因。结果表明:5—9月份东北地区降水中心位于长白山脉的迎风坡,该区域同时是大雨和暴雨事件的多发区,这与地形和东亚夏季风气流北推有关;东北地区痕量降水事件东西方向呈"多—少—多"分布,其他级别的降水事件为西少东多;南北方向上,中雨以下量级为北多南少,大雨和暴雨事件则为北少南多;由于西风和南风气流水汽输送作用的减弱导致了1956—2008年东北地区5—9月降水量的线性递减;小雨及以下量级降水事件线性减少的趋势显著,但随着量级加大,各级别降水事件线性递减的趋势逐渐不明显,暴雨事件在1956—1976年、1976—1994年和1994—2008年三个时段内有明显的"减少—增多减少"的变化过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季节降水 分级降水事件 趋势 中国东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评分最优化的模式降水预报订正算法对比 被引量:71
8
作者 吴启树 韩美 +1 位作者 刘铭 陈法敬 《应用气象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3期306-317,共12页
使用2013年1月1日—2016年1月7日全国气象站观测资料,应用准对称混合滑动训练期,不改变雨带预报位置和形态,基于模式降水预报订正结果的TS评分最优化及ETS评分最优化,分别设计最优TS评分订正法(OTS)和最优ETS评分订正法(OETS)确定预报... 使用2013年1月1日—2016年1月7日全国气象站观测资料,应用准对称混合滑动训练期,不改变雨带预报位置和形态,基于模式降水预报订正结果的TS评分最优化及ETS评分最优化,分别设计最优TS评分订正法(OTS)和最优ETS评分订正法(OETS)确定预报日各级降水订正系数,对2014—2015年降水数值预报进行分级订正,并与频率匹配法(FM)对比。结果表明:在24 h累积降水的多个预报时效订正中,无论是对欧洲中期天气预报中心、日本气象厅、美国国家环境预报中心和中国气象局的全球模式降水预报,还是对4个模式的简单多模式平均,OTS和OETS较FM在TS评分和ETS评分等传统降水检验指标上均更优秀,其中OTS在所有时效均能提高模式降水预报质量,为三者最优。在概率空间的稳定公平误差评分方面,OTS在各时效、各单模式及多模式平均等方面优势明显。在预报员对应参考时效上,OTS在24~168 h的24 h累积降水预报中的TS评分也优于主观预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最优TS评分法 最优ETS评分法 频率匹配法 降水分级订正 训练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东亚地区沙尘气溶胶对降水的影响研究 被引量:16
9
作者 宿兴涛 许丽人 +3 位作者 魏强 张志标 王胜国 吴洪星 《高原气象》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期211-219,共9页
利用意大利国际理论物理中心区域气候-沙尘耦合模式RegCM4-Dust,模拟研究了东亚地区沙尘气溶胶直接效应对降水的影响。结果表明:(1)沙尘气溶胶导致东亚大部分地区降水减少,平均减幅为4.46%,尤其100。E以东大陆降水减少幅度更为显著;从... 利用意大利国际理论物理中心区域气候-沙尘耦合模式RegCM4-Dust,模拟研究了东亚地区沙尘气溶胶直接效应对降水的影响。结果表明:(1)沙尘气溶胶导致东亚大部分地区降水减少,平均减幅为4.46%,尤其100。E以东大陆降水减少幅度更为显著;从季节来看,春、冬季降水减幅最显著,夏季最小。(2)从对总降水变化的贡献来看,春季对流性降水和非对流性降水变化相差不大,夏、秋季主要来自对流性降水减少,而冬季主要来自非对流性降水减少。(3)从分级降水来看,沙尘效应主要导致东亚大陆痕量降水日数增加,小、中、大雨的降水日数减少,而微雨和暴雨以上级别降水日数变化不大,但各季存在较大差异。(4)沙尘效应在对流层中低层产生的下沉运动和水汽减少是导致东亚大陆大部分地区降水减少的主要原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沙尘气溶胶 降水 分级降水 数值模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最优TS评分方法在逐时降水订正中的初步应用及评估 被引量:5
10
作者 刘段灵 陈超 《热带气象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4期611-620,共10页
使用2020年3—9月逐时更新的CMA广东短临3 km数值模式(CMA-GD(R3)模式)1~12 h逐小时降水量资料,利用最优TS评分订正方法(OTS)对逐小时降水量进行分级订正,并分别从整体和分类型降水过程预报订正效果进行了检验和对比评估。结果表明:从... 使用2020年3—9月逐时更新的CMA广东短临3 km数值模式(CMA-GD(R3)模式)1~12 h逐小时降水量资料,利用最优TS评分订正方法(OTS)对逐小时降水量进行分级订正,并分别从整体和分类型降水过程预报订正效果进行了检验和对比评估。结果表明:从整体预报订正性能来看,通过OTS方法对CMA-GD(R3)模式订正后,对于≥1 mm/h及以上量级的降水,OTS均有较好的订正能力,并且随着雨强的增加,其TS评分的改善比率越大;同时,OTS可有效减少各个预报时效的漏报率和空报率,其中漏报率减小更加明显,表现出明显的湿偏差(空报偏多)。从三类暴雨过程逐时降水预报订正效果来看,通过OTS订正之后,对于≥1 mm/h的降水,OTS对三类暴雨类型均有正的订正能力。其中在0.1 mm、1 mm、10 mm、20 mm、35 mm、50 mm 6个量级上,季风型的逐时降水预报表现最好,6个量级的TS评分值分别为0.403、0.232、0.053、0.023、0.009和0.004;在5 mm量级上锋面型的逐时降水预报表现最优,其TS值为0.102。从改善效果来看,经过OTS订正后,在1 mm量级上台风型改善率最大,在5 mm和10 mm量级上锋面型改善率最大,在20 mm、35 mm和50 mm量级上季风型改善率最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最优TS评分订正方法 降水分级订正 逐时降水检验 对比评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河西走廊西部近41年5—9月降水特征分析 被引量:5
11
作者 李健 陈丽娜 +1 位作者 陶生才 张文军 《湖北农业科学》 2020年第9期60-64,共5页
利用位于河西走廊西部的酒泉市7个国家自动气象站1976—2016年5—9月逐日20:00—20:00降水资料,运用统计学方法,研究酒泉市降水雨日、雨量以及极端降水事件的时空分布特征和变化趋势。结果表明,酒泉市小雨雨日最多,占总雨日的82.1%,5—... 利用位于河西走廊西部的酒泉市7个国家自动气象站1976—2016年5—9月逐日20:00—20:00降水资料,运用统计学方法,研究酒泉市降水雨日、雨量以及极端降水事件的时空分布特征和变化趋势。结果表明,酒泉市小雨雨日最多,占总雨日的82.1%,5—9月雨量将近1/3是由小雨提供的,2/3是由中雨以上的降水提供的。各级雨日(量)的空间分布特点是,最多的是肃北,最少的是敦煌,近41年酒泉极端降水事件绝对强度较小,相对强度较大,暴雨事件频次没有显著的线性趋势,稳定维持在0.1次/年左右,但其年际和年代际波动十分明显,无暴雨事件的时间分布较为分散,在每个年代都有出现,另外在2011—2016年8—9月没有极端降水事件的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雨日 分级降水 有效降水 极端降水 河西走廊西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泾河柔远川与合水川流域降水强度趋势变化特征 被引量:1
12
作者 张翠萍 李小平 +1 位作者 陈真 蒙雅雯 《水利水运工程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4期122-130,共9页
开展降水强度趋势变化研究对提高防洪减灾和水资源管理水平具有重要意义。基于柔远川1980-2017年9个雨量站与合水川1981-2017年10个雨量站的日降水量和小时降水量实测资料,采用MK趋势检验法,分析了最大1 h降水强度(I_(h))、最大1 d降水... 开展降水强度趋势变化研究对提高防洪减灾和水资源管理水平具有重要意义。基于柔远川1980-2017年9个雨量站与合水川1981-2017年10个雨量站的日降水量和小时降水量实测资料,采用MK趋势检验法,分析了最大1 h降水强度(I_(h))、最大1 d降水强度(I_(d))及分级降水强度趋势变化特征。空间上,柔远川与合水川各站I_(h)、I_(d)空间分布差异均较大,I_(h)的空间变差系数均大于I_(d),但合水川I_(h)、I_(d)的空间变差系数均大于柔远川;时间上,柔远川、合水川I_(d)的空间变差系数分别呈显著增大与减小趋势(α=0.05),增大与减小幅度分别为0.018/10 a与0.039/10 a;柔远川I_(d)极值呈显著性增大趋势,增大幅度为7.68 mm/(d·10 a);柔远川分级降水强度变化不显著,合水川中雨与大雨的降水强度呈显著增加趋势,增加幅度为0.61 mm/(d·10 a)和1.29 mm/(d·10 a)。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降水强度 降水分级 最大日降水强度 最大小时降水强度 柔远川 合水川 泾河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焦作市4—9月短期降水精细化预报系统 被引量:3
13
作者 司福意 刘跃红 +3 位作者 黄克磊 罗楠 李艳红 苗卫东 《气象》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8期77-80,共4页
在降水时空变化研究的基础上,完成辖区降水区划;用计算机识别T213风场中槽线、切变线等影响系统,并按其相对于预报站方位,确定对其影响强度指数,组合预报因子,建立判别方程,制作分县0~12小时、12~24小时降水分级预报。经检验... 在降水时空变化研究的基础上,完成辖区降水区划;用计算机识别T213风场中槽线、切变线等影响系统,并按其相对于预报站方位,确定对其影响强度指数,组合预报因子,建立判别方程,制作分县0~12小时、12~24小时降水分级预报。经检验,系统对降水落区有较强预报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降水区划 风预报场 计算机识别 降水分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某地铁深基坑施工中广电大楼的沉降控制 被引量:5
14
作者 吴贤国 姚春桥 +2 位作者 余群舟 骆汉宾 王远征 《土木工程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S1期177-181,共5页
武汉地铁二号线中山公园站深基坑工程紧邻湖北省广电大楼,二者的最小距离只有3.5m。为了保证大楼的结构安全和正常使用,基于场地地质水文条件和工程实际状况,基坑施工前采用两排高压旋喷隔断桩对大楼进行隔断加固;根据工程具体情况,基... 武汉地铁二号线中山公园站深基坑工程紧邻湖北省广电大楼,二者的最小距离只有3.5m。为了保证大楼的结构安全和正常使用,基于场地地质水文条件和工程实际状况,基坑施工前采用两排高压旋喷隔断桩对大楼进行隔断加固;根据工程具体情况,基坑施工采取分区分级降水和分段分层开挖等控制措施,减少基坑施工的时空效应。施工过程中对大楼进行跟踪监测,分析各施工阶段对广电大楼的影响。通过采取有效控制措施,截止到车站主体结构顺利封顶时,大楼的各项监控量测值均控制在安全范围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沉降控制 高压旋喷桩 地下连续墙 分区分层开挖 分区分级降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悬挂式止水帷幕条件下深基坑开挖变形特性研究 被引量:10
15
作者 向朱锋 徐金明 《水文地质工程地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5期96-106,共11页
降水条件对基坑开挖的变形特性具有重要影响。为了研究悬挂式止水帷幕结合承压非完整井组成的墙井系统条件下基坑开挖过程中的变形问题,以某悬挂式止水帷幕深基坑为例,通过定义降水井和地表渗流边界条件建立了考虑分级降水和基坑开挖实... 降水条件对基坑开挖的变形特性具有重要影响。为了研究悬挂式止水帷幕结合承压非完整井组成的墙井系统条件下基坑开挖过程中的变形问题,以某悬挂式止水帷幕深基坑为例,通过定义降水井和地表渗流边界条件建立了考虑分级降水和基坑开挖实际工况的三维流固耦合有限元数值分析模型,使用现场监测数据与数值模拟结果互相验证的方法研究了悬挂式止水帷幕情况下基坑开挖过程中地下连续墙变形和地表沉降的变化特征,对比分析了悬挂式止水帷幕和落底式止水帷幕条件下的地表沉降。结果表明:在不同分级降水情况下,降水深度初次达到场地第一承压水含水层降水期间产生的地下连续墙水平位移增量最大,地表沉降也主要在这一期间产生;悬挂式止水帷幕情况下的地表沉降最大值约为落底式止水帷幕的2.7倍,最大值位置距地下连续墙边缘的距离比落底式止水帷幕大0.85 m;地下连续墙水平位移峰值处,降水期间产生的位移占28%,地表沉降峰值处,降水期间产生的沉降占49%;使用悬挂式止水帷幕时,距地下连续墙边缘12倍开挖深度处,地表沉降与地表沉降峰值的比值为0.1、该距离比落底式止水帷幕大13 m左右。研究成果对确定深基坑降水方案、保证深基坑开挖施工安全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悬挂式止水帷幕 分级降水 深基坑 基坑变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人工神经网络方法在短期天气预报中的应用 被引量:5
16
作者 苗春生 段婧 徐春芳 《江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2007年第6期648-653,共6页
将人工神经网络方法试用于南京夏季短期降水分级预报,根据南京夏季梅雨期的天气特点,用统计和动力学方法从HLAFS(高分辨率有限区域预报系统)预报产品中寻找预报因子,然后用2种方法选取输入因子分别对人工神经网络进行训练,并利用抽取的... 将人工神经网络方法试用于南京夏季短期降水分级预报,根据南京夏季梅雨期的天气特点,用统计和动力学方法从HLAFS(高分辨率有限区域预报系统)预报产品中寻找预报因子,然后用2种方法选取输入因子分别对人工神经网络进行训练,并利用抽取的5天雨量实况作降水分级预报检验.通过对人工神经网络方法预报降水的结果与HLAFS降水预报以及逐步回归预报的结果对比发现:与HLAFS数值模式的降水预报相比,人工神经网络降水预报方法的准确率提高了20%以上,而且漏报、错报明显减少;特别是与逐步回归预报相比,大到暴雨的预报准确率得到了明显提高,这一研究表明人工神经网络方法在短期天气预报中也会有较大的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工神经网络 预报因子 降水分级预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ECMWF和WRF的嘉陵江流域面雨量预报精度评估 被引量:4
17
作者 程中阳 张行南 夏达忠 《长江科学院院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1期20-25,共6页
将降雨数值预报产品运用到水文预报中已经逐渐成为提高洪水作业预报的预见期的重要手段。为充分了解ECMWF(European Centre for Medium Range Weather Forecasts)和WRF(Weather Research and Forecasting model)2种数值天气预报产品对... 将降雨数值预报产品运用到水文预报中已经逐渐成为提高洪水作业预报的预见期的重要手段。为充分了解ECMWF(European Centre for Medium Range Weather Forecasts)和WRF(Weather Research and Forecasting model)2种数值天气预报产品对嘉陵江研究区面雨量预报的预报精度和误差分布,且为增强洪水预报精度的稳健性提供科学支持,采用TS评分、空报率、漏报率、正确率等指标,对嘉陵江地区7个气象分区内的2016年汛期面雨量预报结果进行了检验,分析了不同分区内各检验指标与预报时效的关系。结果表明:ECMWF数值预报产品和WRF数值预报产品均可用于该地区晴雨预报,且2种产品的预报精度随降水等级的增大呈增大趋势,随预报时效的增加呈减小趋势。综合而言,ECMWF数值预报产品对嘉陵江研究区的预报效果更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面雨量 数值预报产品 嘉陵江流域 降水分级检验 预报精度评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三种旱涝指标在南京市的适用性分析 被引量:1
18
作者 钱纯纯 陆宝宏 +3 位作者 陆建宇 侯盼 黄济琛 徐伟 《水电能源科学》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2期28-32,共5页
为评价降水Z指数、标准化降水指数和降水分级指数三种旱涝指标在南京市的旱涝频发特征中应用的优劣,基于南京站1951~2012年逐日降水资料,研究1、3、6、9、12个月等5种尺度下降水Z指数、降水分级指数和标准化降水指数三种旱涝指标与对应... 为评价降水Z指数、标准化降水指数和降水分级指数三种旱涝指标在南京市的旱涝频发特征中应用的优劣,基于南京站1951~2012年逐日降水资料,研究1、3、6、9、12个月等5种尺度下降水Z指数、降水分级指数和标准化降水指数三种旱涝指标与对应时段降水量的关系、三种旱涝指标的相关关系、月际过程及在历史典型旱涝年中的应用效果。结果表明,降水Z指数、降水分级指数与对应时段降水量线性关系良好,标准化降水指数与对应时段降水量的关系为12条差异明显的单增曲线簇,标准化降水指数能考虑降水在时程分布上的差异,尺度越大,各指标间相关关系越好;1、3、6、9个月尺度下的降水Z指数、降水分级指数不适用于南京市,12个月尺度下的降水Z指数、降水分级指数和标准化降水指数对旱涝判断基本一致,降水分级指数对降水的敏感度高,更能反映历史旱涝严重程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旱涝指标 降水Z指数 降水分级指数 标准化降水指数 适用性 南京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河南省层波状云系飞机人工增雨作业条件短期预测方法
19
作者 贺哲 刘金华 布亚林 《气象》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2期69-74,共6页
对河南省春秋季降水以及云状特征的分析表明,河南省春秋季降水大多为层状云或波状云产生的稳定性降水,因而可采用对河南省分区分级进行降水预测的方法来确定适合飞机人工增雨的天气过程以及短期增雨区域。利用T213数值预报产品,运用逐... 对河南省春秋季降水以及云状特征的分析表明,河南省春秋季降水大多为层状云或波状云产生的稳定性降水,因而可采用对河南省分区分级进行降水预测的方法来确定适合飞机人工增雨的天气过程以及短期增雨区域。利用T213数值预报产品,运用逐步回归建立分区分级预报方程,并针对个别准确率较低的区域进行后处理。结果表明,用此方法对人工增雨作业进行指导是可行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工增雨作业 层状云 降水分区分级预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