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不同材质滤膜测量大气颗粒物质量浓度和化学组分的适用性——以安德森分级采样器为例 被引量:21
1
作者 田世丽 潘月鹏 +1 位作者 刘子锐 王跃思 《中国环境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4期817-826,共10页
为提高不同粒径段大气颗粒物质量浓度及化学组成测量数据的准确性,使用惯性撞击式采样器对北京、千烟洲和鼎湖山3个站点的大气颗粒物分9个粒径段进行了采集,从质量浓度偏差和化学组成的角度进行了方法学探讨.结果表明,在恒温25℃、恒湿... 为提高不同粒径段大气颗粒物质量浓度及化学组成测量数据的准确性,使用惯性撞击式采样器对北京、千烟洲和鼎湖山3个站点的大气颗粒物分9个粒径段进行了采集,从质量浓度偏差和化学组成的角度进行了方法学探讨.结果表明,在恒温25℃、恒湿50%平衡条件下,称量石英材质的采样膜获得的PM2.1质量浓度相对于TEOM在线PM2.5观测结果的正偏差为20%左右,正偏差诱因是环境空气相对湿度过高.干燥(10%湿度,25℃)微环境平衡处理方法有利于采样后膜片中H2O析出,使得上述正偏差降低至8%.通过条件实验,确定了石英膜采样前后在干燥器中放置72h平衡后称重、差减获得各级质量浓度的方法,可将偏差控制在可接受范围之内.基于这种方法获得的PM2.1质量浓度与TEOM在线PM2.5观测结果呈显著线性相关(R2=0.89,P<0.05).为达到通过化学成分重构质量浓度的需求,建立了同步使用石英膜采集样品并用于水溶性成分、有机碳和元素碳含量分析,而使用纤维素膜采样后用于金属元素分析的方案.应用上述方案对样品进行了全化学分析,对PM2.1质量进行了重构,重构获得的质量浓度与称重获得PM2.1质量浓度也呈显著线性相关(R2=0.89,P<0.05).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气颗粒物 分级采样 滤膜选择 恒温恒湿 干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修正弥散关系结合分级采样的实时海洋着色方法 被引量:3
2
作者 吕梦雅 郭培赞 唐勇 《小型微型计算机系统》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9期2116-2119,共4页
为解决海洋面片平滑引起的大面积阳光反射问题并区分波峰波谷水体颜色,增强海洋水体的真实感,本文通过修改弥散关系将短波的频率进行增大而长波频率相对不变,并将Phillips谱产生的频域根据不同波频率增大的比例进行了分级采样,克服了Phi... 为解决海洋面片平滑引起的大面积阳光反射问题并区分波峰波谷水体颜色,增强海洋水体的真实感,本文通过修改弥散关系将短波的频率进行增大而长波频率相对不变,并将Phillips谱产生的频域根据不同波频率增大的比例进行了分级采样,克服了Phillips谱抑制高频短波突出低频长波的缺陷;同时也提出了一种对水体颜色进行改进的逐像素着色方法,结合离水辐亮度和波的陡峭程度,以很小的计算代价将波峰波谷颜色分别着色.该方法完全依靠GPU进行海洋的计算及绘制.实验表明本文方法可以在不降低帧速的同时有效地提升海洋的真实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海洋仿真 弥散关系 Phillips谱 分级采样 陡峭程度 逐像素着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分级随机采样弱随机RRT算法及在移动机器人运动规划中的应用 被引量:7
3
作者 郑维 张涛 +2 位作者 王洪斌 田亚静 王洪瑞 《计量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9期1172-1181,共10页
针对移动机器人运动规划过程中,采用快速扩展随机树(RRT)算法采样效率低,寻找临近节点计算量大,及非线性反馈控制器不受系统模型动态约束的问题,提出一种新的基于分级随机采样与扩展的弱随机RRT算法,同时设计快速限幅非线性反馈控制器,... 针对移动机器人运动规划过程中,采用快速扩展随机树(RRT)算法采样效率低,寻找临近节点计算量大,及非线性反馈控制器不受系统模型动态约束的问题,提出一种新的基于分级随机采样与扩展的弱随机RRT算法,同时设计快速限幅非线性反馈控制器,保证运动规划过程中机器人始终满足系统模型动态约束。首先,在迭代伊始结合节点评价策略建立节点的选取集合;其次,按照规定顺序选取扩展节点并随机选择扩展方向,将计算得到的新子节点连接到随机树完成扩展;然后,对初始路径进行规划,采用快速限幅非线性反馈控制器计算机器人在路径点上的控制序列和位姿,实现移动机器人的运动规划;最后,通过仿真验证了该算法的有效性。结果表明:提出的分级随机采样弱随机RRT算法不依赖最近节点的选取,相比RRT算法缩短了求解时间,提高了迭代速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计量学 移动机器人 运动规划 分级随机采样 弱随机RRT算法 非线性反馈控制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历史分类加权和分级竞争采样的多视角主动学习 被引量:3
4
作者 姚拓中 安鹏 宋加涛 《电子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期46-53,共8页
多视角主动学习是一种相比于传统主动学习能够取得更大程度版本空间缩减的技术,已被应用于多种类型的大数据分析中.本文针对现有的多视角主动学习算法在分类假设生成和采样策略中存在的不足分别提出了相应的改进方案.本文将Boosting思... 多视角主动学习是一种相比于传统主动学习能够取得更大程度版本空间缩减的技术,已被应用于多种类型的大数据分析中.本文针对现有的多视角主动学习算法在分类假设生成和采样策略中存在的不足分别提出了相应的改进方案.本文将Boosting思想应用到多视角主动学习框架中,通过将历史上各次查询得到的分类假设进行加权式投票来实现每次查询后分类假设的强化;与此同时,还提出了一种自适应的分级竞争采样策略,当分类争议样本规模较大时通过无监督谱聚类获得上述样本的空间分布描述,并在各个聚类中结合样本的分类不确定度和冗余度信息通过二次规划求解以获得可靠的批处理采样.为了证明上述改进的有效性,本文将多视角主动学习应用到图像分类领域中,并通过基于不同图像特征的视角来分别生成相应的分类假设.实验表明,本文提出的两点改进策略不仅均有助于提升多视角主动学习的性能,而且基于上述不同视角随机组合的多视角主动学习方法相比于经典的单视角主动学习算法能够更快地实现收敛并达到较高的场景分类准确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视角主动学习 分类器集成强化 分级竞争采样 图像分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多级冲击采样器用于发电厂烟道飞灰采样的探讨 被引量:7
5
作者 原永涛 魏玉珍 +1 位作者 张滨渭 齐立强 《热力发电》 CAS 北大核心 2010年第5期77-81,共5页
多级冲击采样器基于惯性冲击的原理,可同时对不同粒径范围的颗粒进行分级采样,并能够对粒径在PM2.5以下的超细颗粒进行分级采样。总结多级冲击采样器的应用现状,分析颗粒运动情况,给出了各级设计参数与切割粒径、雷诺数Re′和Stokes数... 多级冲击采样器基于惯性冲击的原理,可同时对不同粒径范围的颗粒进行分级采样,并能够对粒径在PM2.5以下的超细颗粒进行分级采样。总结多级冲击采样器的应用现状,分析颗粒运动情况,给出了各级设计参数与切割粒径、雷诺数Re′和Stokes数之间的数学关系模型,讨论了其用于发电厂飞灰分级采样的可行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发电厂 烟道 飞灰 分级采样 多级冲击采样 冲击黏附原理 切割粒径 设计参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2002年春季沙尘暴对青岛大气气溶胶的影响 被引量:25
6
作者 盛立芳 耿敏 +3 位作者 王园香 高会旺 石广玉 于鹏 《环境科学研究》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5期11-13,17,共4页
根据TSP,PM10,分级粒子质量浓度观测资料,分析了2002年春季发生于我国北方的2次沙尘天气过程对青岛大气环境的影响。在3月15—19日和21—23日的2次沙尘天气过程中TSP质量浓度分别为0 488和0 721mg m3,比平时增加了2 8和4 1倍。沙尘天气... 根据TSP,PM10,分级粒子质量浓度观测资料,分析了2002年春季发生于我国北方的2次沙尘天气过程对青岛大气环境的影响。在3月15—19日和21—23日的2次沙尘天气过程中TSP质量浓度分别为0 488和0 721mg m3,比平时增加了2 8和4 1倍。沙尘天气期间2~7μm粒子为影响青岛的主要成分,在第2次沙尘暴期间该粒径的粒子质量浓度增加了30倍,其中2 1~3 3μm粒子质量浓度达到0 13mg m3。根据地面气象资料和PM10连续监测资料发现,在地面风向转北之前,高空气流携带的沙尘首先影响到青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TSP PM10 分级采样 沙尘暴 青岛 春季 大气气溶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应用二维双通道滤波器组的合成孔径雷达相干斑抑制模型 被引量:1
7
作者 郭旭静 王祖林 《光学精密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9期1456-1461,共6页
为了提高合成孔径雷达(SAR)图像相干斑抑制能力,建立了二维双通道滤波器组多级结构的相干斑抑制模型。对双通道一维滤波器组进行Mcclellan变换,得到相应的二维双通道滤波器组;由于Mcclellan变换采用零相位映射方式,使二维双通道滤波器... 为了提高合成孔径雷达(SAR)图像相干斑抑制能力,建立了二维双通道滤波器组多级结构的相干斑抑制模型。对双通道一维滤波器组进行Mcclellan变换,得到相应的二维双通道滤波器组;由于Mcclellan变换采用零相位映射方式,使二维双通道滤波器组保留了原一维滤波器组的相位和频率响应的特点。建立了双通道二维滤波器组的多级结构,在分解结构中,每级都采用非下采样方式,使其具备平移不变性;最后建立相应的SAR相干斑抑制模型,即对SAR图像先进行同态变换,将乘性噪声变为加性噪声,再利用双通道二维滤波器组多级结构进行分解,对得到的各级高频部分利用简单阈值方法实施信噪分离。模拟实验结果表明,对实验中受噪声污染的航拍图像,本文方法比二维向量积小波降噪方法的信噪比提高了近1 dB;而对原始SAR图像,去噪后等效视数相近,峰值信噪比提高了4.5 dB。因此该方法在噪声抑制和细节保持上要优于二维小波变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二维滤波器组 非下采样分级 合成孔径雷达 相干斑抑制 阈值去噪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