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8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分级护理管理模式对肝胆外科服务质量的改善研讨
1
作者 秦爽 王蓉 郭敏 《中国卫生产业》 2024年第20期104-106,110,共4页
目的探究分级护理管理模式对肝胆外科服务质量的改善价值。方法选取2023年4月—2024年4月在永州市中心医院北院肝胆外科工作的25名护理人员为研究对象。2023年4—10月实施常规管理模式为对照组,2023年11月—2024年4月实施分级护理管理... 目的探究分级护理管理模式对肝胆外科服务质量的改善价值。方法选取2023年4月—2024年4月在永州市中心医院北院肝胆外科工作的25名护理人员为研究对象。2023年4—10月实施常规管理模式为对照组,2023年11月—2024年4月实施分级护理管理为研究组。对比两组服务质量、护理实践能力和理论知识储备水平及管理满意度。结果研究组服务质量评分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研究组护理实践能力评分为(95.14±2.25)分,理论知识储备评分为(95.56±1.21)分,均高于对照组的(90.26±1.31)分、(90.78±1.89)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14.180、13.560,P均<0.05)。研究组满意度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将分级护理管理模式应用于肝胆外科护理管理中,可提高服务质量,提高护理实践能力与知识储备能力,保障管理满意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胆外科 分级护理管理 常规管理 护理管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实施分级护理管理对重症颅脑损伤患者院内感染的发生率及入住ICU时间的影响 被引量:8
2
作者 向小艳 《当代医药论丛》 2018年第18期28-29,共2页
目的 :探讨实施分级护理管理对降低重症颅脑损伤患者院内感染的发生率及缩短其入住重症监护室(ICU)时间的影响。方法 :将2017年1至12月期间阆中市人民医院ICU收治的106例重症颅脑损伤患者平均分为参照组和研究组。这些患者入住ICU后,均... 目的 :探讨实施分级护理管理对降低重症颅脑损伤患者院内感染的发生率及缩短其入住重症监护室(ICU)时间的影响。方法 :将2017年1至12月期间阆中市人民医院ICU收治的106例重症颅脑损伤患者平均分为参照组和研究组。这些患者入住ICU后,均对其进行常规护理。在此基础上,对研究组患者进行分级护理管理。然后比较两组患者接受护理质量的评分、入住ICU的时间、院内感染的发生率及死亡率。结果 :研究组患者接受护理质量的评分高于参照组患者,其入住ICU的时间短于参照组患者(P <0.05),其院内感染的发生率、死亡率均低于参照组患者(P<0.05)。结论 :对重症颅脑损伤患者进行分级护理管理,可提升ICU护理工作的质量,缩短该病患者入住ICU的时间,降低其院内感染的发生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分级护理管理 重症颅脑损伤 院内感染 入住ICU的时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分级护理管理对脑梗死患者睡眠障碍的影响 被引量:3
3
作者 谭晓光 《中国卫生产业》 2019年第27期68-69,共2页
目的探讨分级护理管理对脑梗死患者睡眠障碍影响。方法选取2017年2月—2018年2月在该院接受治疗的98例脑梗死患者,采取随机数表法分为观察组(n=49)与对照组(n=49),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管理,观察组实施分级护理管理,比较两组患者护理管理... 目的探讨分级护理管理对脑梗死患者睡眠障碍影响。方法选取2017年2月—2018年2月在该院接受治疗的98例脑梗死患者,采取随机数表法分为观察组(n=49)与对照组(n=49),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管理,观察组实施分级护理管理,比较两组患者护理管理效果。结果观察组各项睡眠质量均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住院时间显著短于对照组(P<0.05)。结论在脑梗死患者中实施分级护理管理,可明显改善患者睡眠障碍,缩短其住院时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梗死 分级护理管理 睡眠障碍 住院时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分级护理管理对脑出血患者睡眠质量的影响探析 被引量:3
4
作者 李欣 《中国实用医药》 2019年第18期134-136,共3页
目的分析分级护理管理对脑出血患者睡眠质量的影响。方法 30例脑出血患者,依据入院单双号原则分为研究组和参照组,每组15例。研究组患者采用分级护理管理,参照组患者采用常规睡眠护理。对比两组患者的睡眠质量。结果护理后,研究组患者... 目的分析分级护理管理对脑出血患者睡眠质量的影响。方法 30例脑出血患者,依据入院单双号原则分为研究组和参照组,每组15例。研究组患者采用分级护理管理,参照组患者采用常规睡眠护理。对比两组患者的睡眠质量。结果护理后,研究组患者睡眠抵触、睡眠时长、潜伏期、夜间醒次数评分均低于参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t=21.21542、18.8486、5.5278、7.9240, P<0.05)。护理后,研究组患者睡眠效率、睡眠时间、入睡时间、睡眠质量、白天功能、睡眠障碍评分及总分均低于参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t=5.1039、3.3101、2.7889、2.1679、4.7801、2.3618、41.7422, P<0.05);两组患者安眠药物评分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0, P>0.05)。结论对脑出血患者实施分级护理管理可使睡眠质量得以改善,加快身体快速康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分级护理管理 脑出血 睡眠质量 影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分级护理管理模式应用于肝胆外科中的分析及对服务质量的影响 被引量:3
5
作者 吕殿新 孙永梅 韩永真 《中国卫生产业》 2023年第17期5-8,共4页
目的分析分级护理管理模式对肝胆外科服务质量的改善效果。方法选取2019年12月—2020年12月聊城市东昌府人民医院23名护理工作人员及患者50例,并根据随机数表法分成常规组(12名)和分级护理组(11名),每组患者为25例。常规组予以常规护理... 目的分析分级护理管理模式对肝胆外科服务质量的改善效果。方法选取2019年12月—2020年12月聊城市东昌府人民医院23名护理工作人员及患者50例,并根据随机数表法分成常规组(12名)和分级护理组(11名),每组患者为25例。常规组予以常规护理管理模式,分级护理管理模式为分级护理组采用的方式,并将两组各项指标数据进行比对、剖析。结果实施后,分级护理组护理人员批判性思维能力测量表评分及各项护理服务质量(基础护理、病房管理、健康宣教及护理操作)评分均优于常规组,Maslach职业倦怠量表评分低于常规组,分级护理组患者满意度高于常规组,分级护理组患者不良事件总发生率低于常规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肝胆外科的护理过程中,采用分级护理管理模式,不仅可使护理人员的护理能力提升,在一定程度上还可提高护理质量及患者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同时,此模式可改善护理状态,减少护理管理不良事件发生的风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胆外科 分级护理管理模式 护理服务质量 不良事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早期吞咽功能评估和分级护理管理在对脑卒中后吞咽功能障碍患者进行护理中的应用价值 被引量:8
6
作者 钱亿超 《当代医药论丛》 2019年第6期276-277,共2页
目的:探讨早期吞咽功能评估和分级护理管理在对脑卒中后吞咽功能障碍患者进行护理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将2017年1月至2018年7月期间武进人民医院收治的90例脑卒中后吞咽功能障碍患者分为综合组(n=45)和对照组(n=45)。这些患者入院后,均... 目的:探讨早期吞咽功能评估和分级护理管理在对脑卒中后吞咽功能障碍患者进行护理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将2017年1月至2018年7月期间武进人民医院收治的90例脑卒中后吞咽功能障碍患者分为综合组(n=45)和对照组(n=45)。这些患者入院后,均对其进行常规治疗及常规护理。在此基础上,先对综合组患者的吞咽功能进行早期评估,然后对其进行分级护理管理。治护后,比较两组患者接受治护的效果。结果:治护后,综合组患者治护的总有效率、血红蛋白及血清白蛋白的水平均高于对照组患者(P <0.05),其体质量指数大于对照组患者(P <0.05),其并发症的发生率低于对照组患者(P <0.05)。结论:将早期吞咽功能评估和分级护理管理应用于对脑卒中后吞咽功能障碍患者进行护理中的效果较为理想,可有效地降低其并发症的发生率,改善其营养状况,促进其吞咽功能的恢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卒中 吞咽功能障碍 分级护理管理 早期吞咽功能评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对社区高血压患者进行分级护理管理的效果观察 被引量:5
7
作者 程日成 《当代医药论丛》 2015年第12期119-120,共2页
目的 :探讨对社区高血压患者进行分级护理管理的临床效果。方法 :对2011年7月-2013年6月期间我中心收治的105例高血压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研究。我们将这105例患者分为研究组与对照组,其中,研究组有55例患者,对照组有50例患者。我... 目的 :探讨对社区高血压患者进行分级护理管理的临床效果。方法 :对2011年7月-2013年6月期间我中心收治的105例高血压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研究。我们将这105例患者分为研究组与对照组,其中,研究组有55例患者,对照组有50例患者。我院对对照组的患者进行常规护理管理,在此基础上,对研究组的患者进行分级护理管理,然后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结果 :研究组患者治疗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的患者,二者相比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 :对社区高血压患者进行分级护理管理可以明显地提高临床其治疗效果及生活质量,促进其康复。该护理方法值得在临床上推广使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社区高血压 分级护理管理 临床效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分级护理管理用于血液净化静脉留置导管患者感染控制的价值 被引量:2
8
作者 卢娟 贺春艳 《中国卫生产业》 2021年第27期104-107,共4页
目的探究分析分级护理管理对于控制血液净化静脉留置导管感染的应用价值。方法选择2020年5月—2021年5月该院血液净化专科40名医务工作人员参与该次研究。通过电脑随机分组将其中20名医务工作人员归为一组,命名为参照组,采取常规护理管... 目的探究分析分级护理管理对于控制血液净化静脉留置导管感染的应用价值。方法选择2020年5月—2021年5月该院血液净化专科40名医务工作人员参与该次研究。通过电脑随机分组将其中20名医务工作人员归为一组,命名为参照组,采取常规护理管理模式。将余下20名医务工作人员纳入一组,命名为研究组,实施分级护理管理。同时选择该时间节点内120例血液净化科行静脉留置导管的患者参与该次研究。比较管理后两组管理质量、手卫生依从性、管理满意度以及患者感染情况。结果比较管理质量,研究组各项指标评分高于参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手卫生依从性比较,研究组高于参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管理满意度比较,研究组较参照组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比较研究期间患者感染情况,研究组无感染病例出现,感染控制效果明显优于参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血液净化静脉留置导管若管理不善极易发生感染事件,分级护理管理对于控制感染价值显著,医务工作人员管理质量和手卫生依从性均得到很好提升,管理满意度更高,值得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分级护理管理 血液净化 静脉留置导管 感染控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心内科患者防跌倒风险分级护理管理效果评价分析 被引量:2
9
作者 彭雄英 《中国卫生产业》 2019年第26期61-62,共2页
目的探讨心内科患者防跌倒风险分级护理管理效果评价分析。方法选择自2017年10月—2018年10月期间收治的100例心内科患者,依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与研究组,各50例。对照组接受常规护理方法,研究组接受常规护理方法联合防跌倒风险分... 目的探讨心内科患者防跌倒风险分级护理管理效果评价分析。方法选择自2017年10月—2018年10月期间收治的100例心内科患者,依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与研究组,各50例。对照组接受常规护理方法,研究组接受常规护理方法联合防跌倒风险分级护理管理措施。比较分析两组跌倒发生情况、护理满意度以及防跌倒知识得分。结果研究组患者的跌倒发生率为2.00%低于对照组患者(P<0.05);研究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为96.00%高于对照组患者(P<0.05);研究组患者的环境行为评分为(92.70±2.55)分,心理行为评分为(93.10±2.35)分,药物行为评分为(90.85±2.80)分,生活行为评分为(95.30±2.20)分,自我保护行为评分为(96.65±2.45)分,防跌倒知识总分为(95.10±3.85)分高于对照组患者(P<0.05)。结论落实开展防跌倒风险分级护理管理干预措施,可以有效提高心内科患者的防跌倒知识得分,可以有效提高护理满意度,避免或减少跌倒发生情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内科 防跌倒风险 分级护理管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分级护理管理模式在肝胆肠外科护理中的应用价值探讨 被引量:2
10
作者 余海艳 《中国卫生产业》 2019年第22期51-52,共2页
目的探究肝胆肠外科患者护理中实施分级护理管理模式干预的价值。方法选取该院2018年1—12月收治的100例肝胆肠外科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试验组,每组50例,试验组护理中行分级护理管理模式干预,对照组护理中行常规护理管理... 目的探究肝胆肠外科患者护理中实施分级护理管理模式干预的价值。方法选取该院2018年1—12月收治的100例肝胆肠外科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试验组,每组50例,试验组护理中行分级护理管理模式干预,对照组护理中行常规护理管理模式干预,分析两组肝胆肠外科患者干预的结果。结果试验组护理质量评分均高于对照组(P<0.05);试验组肝胆肠外科患者的护理总满意率(96.00%)明显较对照组护理总满意率(70.00%)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不良症状发生率(10.00%)较对照组不良症状发生率(28.00%)低(P<0.05)。结论肝胆肠外科患者护理中实施分级护理管理模式干预,可提高护理的质量,增加患者的护理服务满意程度,对不良症状的发生进行控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分级护理管理 肝胆肠外科 护理质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分级护理管理方案对手术室护理质量的影响 被引量:1
11
作者 戚晴 《中国卫生产业》 2016年第32期119-121,共3页
目的探讨分级护理管理方案对手术室护理质量的影响。方法选择2015年1月—2016年1月于该院实施手术治疗的患者180例作为研究组,选择2013年12月—2014年12月于该院实施手术治疗的患者180例作为对照组。对照组采取常规手术室护理管理方法... 目的探讨分级护理管理方案对手术室护理质量的影响。方法选择2015年1月—2016年1月于该院实施手术治疗的患者180例作为研究组,选择2013年12月—2014年12月于该院实施手术治疗的患者180例作为对照组。对照组采取常规手术室护理管理方法。研究组在此基础上对护理人员应用分级护理管理方案。观察两组手术室相关不良事件的发生情况,以及两组对手术相关护理服务的满意程度。结果两组手术室相关不良事件的发生比对比中,研究组2.78%低于对照组7.78%,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护理满意率对比中,研究组总满意率93.33%高于对照组98.89%,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分级护理管理方案可以有效降低手术室相关不良事件的发生概率,提高患者对护理服务的满意程度,强化护理质量,适于临床应用与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分级护理管理 手术室 护理质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分级护理管理模式在肝胆外科护理中的应用效果分析 被引量:1
12
作者 陈卓 《中国卫生产业》 2019年第27期44-45,共2页
目的分析与研究分级护理管理模式在肝胆外科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7年6月—2018年12月在该院肝胆外科接受治疗的80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取随机数字法进行分组分为常规组与实验组,每组40例,常规组进行常规护理管理,实验组实施... 目的分析与研究分级护理管理模式在肝胆外科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7年6月—2018年12月在该院肝胆外科接受治疗的80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取随机数字法进行分组分为常规组与实验组,每组40例,常规组进行常规护理管理,实验组实施分级护理管理模式,分析两组患者的护理效果。结果实验组护理人员宣教评分、护理操作评分、病房评分、护理记录评分明显干预常规组,实验组患者护理满意度明显高于常规组,且实验组患者不良症状发生率明显低于常规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肝胆外科患者临床治疗中应用分级护理管理模式,不仅可以提升护理人员相关护理评分,提高护理工作满意度,还可以有效降低不良症状的发生率,护理效果和应用价值都非常高,值得在肝胆外科患者临床治疗和护理工作中推广与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分级护理管理模式 肝胆外科 应用效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ICU患者分级护理管理研究
13
作者 温蕾 《中国卫生产业》 2017年第18期84-85,共2页
目的探讨ICU患者分级护理管理的实施策略和效果。方法选择该院在2015年6月—2016年6月间接收的52例ICU重症患者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的原则,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26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采用分级护理管理,对比两种护理... 目的探讨ICU患者分级护理管理的实施策略和效果。方法选择该院在2015年6月—2016年6月间接收的52例ICU重症患者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的原则,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26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采用分级护理管理,对比两种护理方法的实施效果。结果观察组病房管理、药物管理、ICU技术、护理记录、护理安全、消毒措施、感染预防评分均高于对照组,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的护理不良事件发生率为11.54%,明显低于对照组的38.46%,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的护理满意度为96.15%,明显高于对照组的69.23%,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ICU重症患者患者分级护理管理,可有效提高护理质量和护理满意度,降低护理不良事件的发生几率,效果显著,值得推广和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ICU重症患者 分级护理管理 常规护理 效果对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分级管理护理联合渐进式肌肉放松训练在行化学治疗乳腺癌患者中的应用
14
作者 禚燕 谢伟 《中西医结合护理(中英文)》 2024年第5期132-134,共3页
目的分析将分级管理护理联合渐进式肌肉放松训练应用于行化学治疗(简称“化疗”)的乳腺癌患者,对其癌因性疲乏及生命质量的影响。方法以2021年1月至2023年1月于江苏省新沂市人民医院接受化疗的84例乳腺癌患者作为研究对象进行前瞻性研究... 目的分析将分级管理护理联合渐进式肌肉放松训练应用于行化学治疗(简称“化疗”)的乳腺癌患者,对其癌因性疲乏及生命质量的影响。方法以2021年1月至2023年1月于江苏省新沂市人民医院接受化疗的84例乳腺癌患者作为研究对象进行前瞻性研究,遵循信封随机法将所有患者分成2组。其中,42例对照组患者开展常规治疗和护理,42例观察组患者基于常规治疗和护理开展分级管理护理联合渐进式肌肉放松训练。比较2组的护理及康复效果。结果观察组在干预1个月和3个月后的化疗所致的恶心呕吐(CINV)发生率均较同期对照组更低,干预3个月后的CINV严重程度均较对照组更轻(P均<0.05)。2组在干预1周、1个月和3个月后的Piper疲乏调查量表(PFS)评分相较于干预前均更低,干预3个月后的中文版癌症患者生命质量测定量表(QLQ-C30)各项评分相较于干预前均更高(P均<0.05);与同一时间点的对照组相比,观察组的PFS和QLQ-C30评分均更优(P均<0.05)。结论对行化疗的乳腺癌患者实施分级管理护理联合渐进式肌肉放松训练,不仅可有效减少CINV的发生,减轻其严重程度,还可以改善患者的癌因性疲乏和生命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乳腺癌 化学治疗 分级管理护理 渐进式肌肉放松训练 恶心和呕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分析护士分级管理模式的应用价值
15
作者 刘宁 代婷婷 王新玲 《中国卫生产业》 2024年第7期98-100,107,共4页
目的分析在护理人员管理中采取护理分级管理模式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22年1—12月滨州医学院附属医院40名护理人员为研究对象,其中管理前研究起止时间为2022年1—6月,采用常规管理,管理后研究起止时间为2022年7—12月,采用分级管理模... 目的分析在护理人员管理中采取护理分级管理模式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22年1—12月滨州医学院附属医院40名护理人员为研究对象,其中管理前研究起止时间为2022年1—6月,采用常规管理,管理后研究起止时间为2022年7—12月,采用分级管理模式。对比两组护理人员的满意度、护理质量、工作幸福感与积极性、护理不良事件发生情况。结果管理后护理人员满意度评分为(96.92±1.36)分,高于管理前的(90.41±1.25)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8.675,P<0.05);管理后护理人员的护理记录、基础护理、健康教育、应急能力、危重者护理质量较管理前更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管理后护理人员的工作幸福感与积极性优于管理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管理前,发生2例给药错误事件,1例操作错误事件,2例标识错误事件,2例跌倒坠床事件。管理后,发生1例给药错误事件,无操作错误事件,1例标识错误事件,无跌倒坠床事件。结论在护理人员管理工作中,落实对护士的分级管理模式,能够提高满意度,强化护理人员的工作幸福感与积极性,利于提升护士护理质量,减少护理不良事件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护理分级管理模式 护理质量 工作幸福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三级甲等医院实施分级管理效果探讨 被引量:5
16
作者 孙丽 熊莉娟 +2 位作者 彭昕 杨霞 周文娟 《护理学杂志》 CSCD 2014年第3期61-62,共2页
目的 建立适合大型三级甲等医院的护理管理组织体系,提高护理质量.方法 设立16个科护士长岗位,建立护理部主任-总护士长-科护士长-护士长分级管理组织体系,分层管理.实施6个月后选取呼吸专科和骨科评价效果.结果 分级护理管理组织体系... 目的 建立适合大型三级甲等医院的护理管理组织体系,提高护理质量.方法 设立16个科护士长岗位,建立护理部主任-总护士长-科护士长-护士长分级管理组织体系,分层管理.实施6个月后选取呼吸专科和骨科评价效果.结果 分级护理管理组织体系建立与实施后,呼吸专科7项基础护理质量和6项专项质量评分从89.5~99.5分上升至95.5~100.0分;骨科上述质量评分从96.8~100.0分上升至97.0~100.0分.结论 分级护理管理组织体系的实施可提高护理质量及工作效率,适合大型三级甲等医院的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级甲等医院 分级护理管理组织体系 护理质量 分级管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分级管理助产护理对高龄产妇产程及自然分娩率的影响 被引量:4
17
作者 曾玉英 《河南医学研究》 CAS 2020年第13期2485-2486,共2页
目的探讨分级管理助产护理对高龄产妇产程及自然分娩率的影响。方法选择2018年2月至2019年7月于灵宝市第一人民医院分娩的92例高龄产妇,根据随机数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6例。对照组接受产科常规护理管理,观察组接受分级管理... 目的探讨分级管理助产护理对高龄产妇产程及自然分娩率的影响。方法选择2018年2月至2019年7月于灵宝市第一人民医院分娩的92例高龄产妇,根据随机数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6例。对照组接受产科常规护理管理,观察组接受分级管理助产护理,比较两组产程、分娩方式。结果观察组第一、第二、第三产程时间均短于对照组,自然分娩率高于对照组,剖宫产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对高龄产妇采用分级管理助产护理可缩短产程时间,改善分娩方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龄产妇 分级管理助产护理 产程 自然分娩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改良分级分区护理管理衔接绿色通道对突发心绞痛患者急救的效果研究分析
18
作者 胡京京 《四川生理科学杂志》 2022年第6期1096-1098,共3页
目的:研究改良分级分区护理管理衔接绿色通道对突发心绞痛患者的急救效果。方法:以2020年6月医院改良急诊分诊管理条例为分界点,将2019年6月~202年6月间,采用传统急诊分诊条例(常规分级分区管理)接收的44例突发性心绞痛患者纳为对照组,... 目的:研究改良分级分区护理管理衔接绿色通道对突发心绞痛患者的急救效果。方法:以2020年6月医院改良急诊分诊管理条例为分界点,将2019年6月~202年6月间,采用传统急诊分诊条例(常规分级分区管理)接收的44例突发性心绞痛患者纳为对照组,将2020年7月~2021年6月间,采用改良急诊分诊条例(改良分级分区护理管理衔接绿色通道)接收的62例突发性心绞痛患者纳为观察组。比较两组突发性心绞痛患者急救效果。结果:观察组所有患者病情均在接受治疗后得到好转,随访3个月未出现死亡病例,对照组患者中有1例出院后1个月死亡,为急性冠脉综合征者;观察组医生接诊时间、相关检查时间、急诊停留时间及转入专科治疗时间均显著短于对照组(P<0.05),应急处理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分诊时间显著短于对照组(P<0.05),分诊正确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急诊就诊满意度得分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急诊分级分区护理模式衔接绿色通道能有效筛查病情危及心绞痛者,提高急诊分诊效率及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分级分区护理管理 绿色通道 突发心绞痛 急救效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