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1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吞咽功能分级护理模式在老年脑梗死合并吞咽障碍患者中的应用 被引量:3
1
作者 李玲 宦迎春 漆蕾 《中西医结合护理(中英文)》 2024年第1期73-75,共3页
目的分析吞咽功能分级护理对于老年脑梗死合并吞咽障碍患者产生的影响,并评估其吞咽功能分级、神经功能的变化情况。方法选取2021年1月至2022年12月在江苏大学附属医院建立档案的150例老年脑梗死合并吞咽障碍患者,对其基线资料进行回顾... 目的分析吞咽功能分级护理对于老年脑梗死合并吞咽障碍患者产生的影响,并评估其吞咽功能分级、神经功能的变化情况。方法选取2021年1月至2022年12月在江苏大学附属医院建立档案的150例老年脑梗死合并吞咽障碍患者,对其基线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根据不同的护理措施将其划分为2组,分别是观察组(72例)与对照组(78例)。对照组采取常规护理,观察组以对照组的护理方法为基础实施吞咽功能分级护理。测定患者的吞咽功能、生命质量、神经功能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护理3个月后,吞咽功能分级测定结果显示,观察组具有明显优势(P<0.05)。护理1个月、2个月和3个月后,以同期对照组评估结果为参照,观察组的吞咽障碍生命质量量表评分均偏高、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评分均偏低;2组的上述评分均较同组护理前改善,研究结果均存在统计学意义(P均<0.05)。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在护理期间的并发症总发生率更低(P<0.05)。结论在老年脑梗死合并吞咽障碍患者护理期间应用吞咽功能分级护理模式具有突出效果,在促进患者神经功能恢复的同时可增强其吞咽功能,并提高其生命质量,减少并发症的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老年脑梗死 吞咽障碍 吞咽功能分级护理模式 神经功能 吞咽功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急性胃肠道功能损伤分级护理模式对急性胰腺炎患者术后并发症及康复效果的影响
2
作者 乔玲 肖书艳 陈莉 《中西医结合护理(中英文)》 2024年第10期184-186,共3页
目的分析急性胰腺炎患者于治疗期间应用急性胃肠道功能损伤(AGI)分级护理模式对于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及康复效果产生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2021年1月至2023年1月江苏省建湖县人民医院接受手术治疗的100例急性胰腺炎患者的基线资料,按照... 目的分析急性胰腺炎患者于治疗期间应用急性胃肠道功能损伤(AGI)分级护理模式对于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及康复效果产生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2021年1月至2023年1月江苏省建湖县人民医院接受手术治疗的100例急性胰腺炎患者的基线资料,按照护理措施的不同划分为对照组(52例)和观察组(48例)。对照组应用常规护理,观察组以常规护理为基础应用AGI分级护理模式。比较2组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胃肠道功能恢复情况,以及治疗前后的炎症因子水平。结果与对照组进行比较,观察组的术后初次肛门排气时间、初次排便时间、腹痛腹胀缓解时间、体温恢复时间均较早,住院治疗时间较短,并发症总发生率较低(P均<0.05)。出院时,2组患者的机体炎症因子水平均较入院后降低(P均<0.05),且观察组均较对照组更低(P均<0.05)。结论急性胰腺炎患者于护理期间应用AGI分级护理模式对于预防术后并发症以及减轻机体炎症因子水平具有关键性作用,且可加速患者胃肠道功能的康复进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胰腺炎 急性胃肠功能损伤分级护理模式 术后并发症 炎症因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吞咽功能分级护理模式在老年脑梗死合并吞咽功能障碍患者中的应用价值
3
作者 王萍 孟小凤 《当代医药论丛》 2024年第30期144-147,共4页
目的:探讨吞咽功能分级护理模式应用于老年脑梗死合并吞咽功能障碍患者护理中的临床效果。方法:本研究纳入2021年1月至2023年12月徐州市沛县人民医院收治的120例老年脑梗死合并吞咽功能障碍患者,按照简单化随机分组方法将其分为两组。... 目的:探讨吞咽功能分级护理模式应用于老年脑梗死合并吞咽功能障碍患者护理中的临床效果。方法:本研究纳入2021年1月至2023年12月徐州市沛县人民医院收治的120例老年脑梗死合并吞咽功能障碍患者,按照简单化随机分组方法将其分为两组。为对照组患者实施常规护理。为观察组患者在常规护理基础上实施吞咽功能分级护理。对比两组患者吞咽功能分级情况、并发症发生情况及生命质量。结果:观察组患者中吞咽功能分级为Ⅰ级、Ⅱ级患者的占比高于对照组患者(P<0.05)。观察组患者中吞咽功能分级为Ⅲ级、Ⅳ级及Ⅴ级患者的占比低于对照组患者(P<0.05)。观察组患者并发症的总发生率低于对照组患者(P<0.05)。观察组患者吞咽生活质量量表(SWAL-QOL)的评分高于对照组患者(P<0.05)。结论:在老年脑梗死合并吞咽功能障碍患者护理中应用吞咽功能分级护理模式的实效性较高,可改善其吞咽功能,减少其并发症的发生,提高其生命质量,值得临床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吞咽功能分级护理模式 脑梗死 吞咽功能障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AGI分级护理模式在保守治疗急性重症胰腺炎患者中的应用效果 被引量:8
4
作者 王一帆 《河南医学研究》 CAS 2020年第21期3996-3998,共3页
目的研究急性胃肠损伤(AGI)分级护理模式在保守治疗急性重症胰腺炎(SAP)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南阳市中心医院2018年1月至2019年8月收治的98例SAP患者,均接受保守治疗,依据入院时间分为常规组(49例)和研究组(49例),常规组接受常规... 目的研究急性胃肠损伤(AGI)分级护理模式在保守治疗急性重症胰腺炎(SAP)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南阳市中心医院2018年1月至2019年8月收治的98例SAP患者,均接受保守治疗,依据入院时间分为常规组(49例)和研究组(49例),常规组接受常规护理干预,研究组在常规护理基础上接受AGI分级护理模式干预,统计两组住院时间、禁食时间、病死率以及干预前后急性生理与慢性健康(APACHEⅡ)、心理状态[焦虑自评量表(SAS)、抑郁自评量表(SDS)]评分。结果干预后,两组APACHEⅡ评分低于干预前,研究组低于常规组(P<0.05);干预后,研究组SDS、SAS评分较对照组低(P<0.05);研究组住院时间、禁食时间短于常规组,病死率[4.08%(2/49)]低于常规组[18.37%(9/49)](P<0.05)。结论AGI分级护理模式应用于保守治疗SAP中,可促进病情转归,缓解负性情绪,缩短康复进程,降低病死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胃肠损伤 分级护理模式 重症胰腺炎 保守治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家庭跟进式分级护理模式对血管性痴呆患者治疗依从性和ADL评分的影响 被引量:4
5
作者 荆翠珍 《河南医学研究》 CAS 2019年第4期740-742,共3页
目的观察家庭跟进式分级护理模式对血管性痴呆(VD)患者治疗依从性和日常生活活动能力(ADL)评分的影响。方法选取2016年1月至2018年1月郑州颐和医院收治的70例VD患者,根据建档顺序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35例。予以对照组常规出院指导,在... 目的观察家庭跟进式分级护理模式对血管性痴呆(VD)患者治疗依从性和日常生活活动能力(ADL)评分的影响。方法选取2016年1月至2018年1月郑州颐和医院收治的70例VD患者,根据建档顺序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35例。予以对照组常规出院指导,在此基础上予以观察组家庭跟进式分级护理模式。统计两组治疗依从性,比较干预前后认知功能(MMSE)和ADL评分。结果观察组治疗依从率(91.43%)高于对照组(68.5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两组MMSE评分高于干预前,观察组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两组ADL评分高于干预前,观察组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家庭跟进式分级护理模式有助于提高VD患者治疗依从性,改善认知功能,提高日常生活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管性痴呆 家庭跟进式分级护理模式 依从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风险评估分级护理模式在老年宫颈癌患者术后的应用效果 被引量:3
6
作者 张秀花 《河南医学研究》 CAS 2021年第19期3620-3622,共3页
目的分析风险评估分级护理模式在老年宫颈癌患者术后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9年1月至2020年6月郑州大学附属肿瘤医院/河南省肿瘤医院收治的105例老年宫颈癌术后患者,采用随机数表法分为常规组和研究组。常规组(52例)接受常规护理干预,... 目的分析风险评估分级护理模式在老年宫颈癌患者术后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9年1月至2020年6月郑州大学附属肿瘤医院/河南省肿瘤医院收治的105例老年宫颈癌术后患者,采用随机数表法分为常规组和研究组。常规组(52例)接受常规护理干预,研究组(53例)在常规组基础上接受风险评估分级护理模式干预。比较两组下肢皮肤变色、下肢肿胀、下肢深静脉血栓(LEDVT)发生率,干预前后下肢皮温、周径与简化舒适状况量表(GCQ)评分,干预1周后血流峰流速、平均血流量、平均血流速度。结果研究组下肢皮肤变色、下肢肿胀、LEDVT发生率均低于常规组(P<0.05);干预后研究组下肢皮温、周径均低于常规组(P<0.05);干预后研究组血流峰流速、平均血流量、平均血流速度高于常规组(P<0.05);干预后研究组GCQ评分高于常规组(P<0.05)。结论将风险评估分级护理模式应用于老年宫颈癌患者术后,可改善患者血流相关指标与下肢皮温、周径,进而降低LEDVT发生率,提高患者舒适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宫颈癌 下肢深静脉血栓 风险评估分级护理模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分级护理模式在老年胃癌手术患者心理护理中的应用价值 被引量:5
7
作者 赵新 《菏泽医学专科学校学报》 2018年第4期65-67,共3页
目的探讨分级护理模式在老年胃癌患者术后心理护理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将2014年3月—2017年2月期间我院收治的老年胃癌患者58例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每组29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模式,治疗组给予分级护理模式,比较两组... 目的探讨分级护理模式在老年胃癌患者术后心理护理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将2014年3月—2017年2月期间我院收治的老年胃癌患者58例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每组29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模式,治疗组给予分级护理模式,比较两组护理前后SAS评分、SDS评分、PSQI评分、依从性评分。结果对照组治疗前后SAS评分、SDS评分、PSQI评分、依从性评分比较,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治疗组治疗前后SAS评分、SDS评分、PSQI评分、依从性评分比较,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两组治疗前SAS评分、SDS评分、PSQI评分、依从性评分比较,P>0.05,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两组治疗后SAS评分、SDS评分、PSQI评分、依从性评分比较,治疗组组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分级护理模式在老年胃癌手术患者的心理护理中效果显著,对患者心理健康水平有明显的提高作用,是一种值得应用的护理模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分级护理模式 胃癌 心理护理 老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分析护士分级管理模式的应用价值
8
作者 刘宁 代婷婷 王新玲 《中国卫生产业》 2024年第7期98-100,107,共4页
目的分析在护理人员管理中采取护理分级管理模式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22年1—12月滨州医学院附属医院40名护理人员为研究对象,其中管理前研究起止时间为2022年1—6月,采用常规管理,管理后研究起止时间为2022年7—12月,采用分级管理模... 目的分析在护理人员管理中采取护理分级管理模式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22年1—12月滨州医学院附属医院40名护理人员为研究对象,其中管理前研究起止时间为2022年1—6月,采用常规管理,管理后研究起止时间为2022年7—12月,采用分级管理模式。对比两组护理人员的满意度、护理质量、工作幸福感与积极性、护理不良事件发生情况。结果管理后护理人员满意度评分为(96.92±1.36)分,高于管理前的(90.41±1.25)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8.675,P<0.05);管理后护理人员的护理记录、基础护理、健康教育、应急能力、危重者护理质量较管理前更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管理后护理人员的工作幸福感与积极性优于管理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管理前,发生2例给药错误事件,1例操作错误事件,2例标识错误事件,2例跌倒坠床事件。管理后,发生1例给药错误事件,无操作错误事件,1例标识错误事件,无跌倒坠床事件。结论在护理人员管理工作中,落实对护士的分级管理模式,能够提高满意度,强化护理人员的工作幸福感与积极性,利于提升护士护理质量,减少护理不良事件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护理分级管理模式 护理质量 工作幸福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分级护理管理模式应用于肝胆外科中的分析及对服务质量的影响 被引量:3
9
作者 吕殿新 孙永梅 韩永真 《中国卫生产业》 2023年第17期5-8,共4页
目的分析分级护理管理模式对肝胆外科服务质量的改善效果。方法选取2019年12月—2020年12月聊城市东昌府人民医院23名护理工作人员及患者50例,并根据随机数表法分成常规组(12名)和分级护理组(11名),每组患者为25例。常规组予以常规护理... 目的分析分级护理管理模式对肝胆外科服务质量的改善效果。方法选取2019年12月—2020年12月聊城市东昌府人民医院23名护理工作人员及患者50例,并根据随机数表法分成常规组(12名)和分级护理组(11名),每组患者为25例。常规组予以常规护理管理模式,分级护理管理模式为分级护理组采用的方式,并将两组各项指标数据进行比对、剖析。结果实施后,分级护理组护理人员批判性思维能力测量表评分及各项护理服务质量(基础护理、病房管理、健康宣教及护理操作)评分均优于常规组,Maslach职业倦怠量表评分低于常规组,分级护理组患者满意度高于常规组,分级护理组患者不良事件总发生率低于常规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肝胆外科的护理过程中,采用分级护理管理模式,不仅可使护理人员的护理能力提升,在一定程度上还可提高护理质量及患者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同时,此模式可改善护理状态,减少护理管理不良事件发生的风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胆外科 分级护理管理模式 护理服务质量 不良事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分级护理管理模式在肝胆外科护理中的应用效果分析 被引量:1
10
作者 陈卓 《中国卫生产业》 2019年第27期44-45,共2页
目的分析与研究分级护理管理模式在肝胆外科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7年6月—2018年12月在该院肝胆外科接受治疗的80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取随机数字法进行分组分为常规组与实验组,每组40例,常规组进行常规护理管理,实验组实施... 目的分析与研究分级护理管理模式在肝胆外科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7年6月—2018年12月在该院肝胆外科接受治疗的80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取随机数字法进行分组分为常规组与实验组,每组40例,常规组进行常规护理管理,实验组实施分级护理管理模式,分析两组患者的护理效果。结果实验组护理人员宣教评分、护理操作评分、病房评分、护理记录评分明显干预常规组,实验组患者护理满意度明显高于常规组,且实验组患者不良症状发生率明显低于常规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肝胆外科患者临床治疗中应用分级护理管理模式,不仅可以提升护理人员相关护理评分,提高护理工作满意度,还可以有效降低不良症状的发生率,护理效果和应用价值都非常高,值得在肝胆外科患者临床治疗和护理工作中推广与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分级护理管理模式 肝胆外科 应用效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心胸外科护理分级模式对患者护理效果的影响
11
作者 杨超 《中国社区医师》 2019年第27期165-166,共2页
目的:探讨护理分级模式用于心胸外科患者护理中的效果。方法:收治心胸外科患者72 例,随机分为两组,各36 例。参照组行常规护理,干预组护理时采取护理分级模式。比较两组护理质量和护理效果。结果:干预组护理后各项护理质量评分明显高于... 目的:探讨护理分级模式用于心胸外科患者护理中的效果。方法:收治心胸外科患者72 例,随机分为两组,各36 例。参照组行常规护理,干预组护理时采取护理分级模式。比较两组护理质量和护理效果。结果:干预组护理后各项护理质量评分明显高于参照组,疼痛评分低于参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心胸外科患者护理分级模式作用确切,既能提高护理质量,又可减轻疼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护理效果 护理分级模式 心胸外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