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1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小檗碱联合抗菌药对动物源大肠杆菌的体外抑菌效果研究
1
作者 黄慧 罗梦东 +5 位作者 娄飞 祁宇彤 裴亚玲 王晓琳 彭志锋 李利红 《中国畜牧兽医》 北大核心 2025年第7期3471-3478,共8页
【目的】探究小檗碱与抗菌药联用对动物源大肠杆菌的体外抑菌作用效果。【方法】试验采用微量肉汤稀释法分别测定小檗碱及抗菌药(恩诺沙星、环丙沙星、多西环素、氟苯尼考、黏菌素)对18株动物源大肠杆菌的最小抑菌浓度(MIC);通过棋盘稀... 【目的】探究小檗碱与抗菌药联用对动物源大肠杆菌的体外抑菌作用效果。【方法】试验采用微量肉汤稀释法分别测定小檗碱及抗菌药(恩诺沙星、环丙沙星、多西环素、氟苯尼考、黏菌素)对18株动物源大肠杆菌的最小抑菌浓度(MIC);通过棋盘稀释法测定小檗碱与抗菌药联合作用的分级抑菌浓度指数(FICI);针对FICI≤0.50的药物联用组合,测定时间-杀菌曲线分析其抑菌动力学特点。【结果】18株大肠杆菌对恩诺沙星、环丙沙星、多西环素、氟苯尼考、黏菌素的耐药率分别为55.56%、55.56%、50.00%、88.89%和27.78%;小檗碱与恩诺沙星联用的FICI为0.31~2.00,协同率为33.33%;小檗碱与环丙沙星联用的FICI为0.31~2.00,协同率为27.78%;小檗碱与多西环素联用的FICI为0.50~1.00,协同率为27.78%;小檗碱与氟苯尼考联用的FICI为0.63~0.75,协同率为0;小檗碱与黏菌素联用的FICI为0.31~1.00,协同率为66.67%。时间-杀菌曲线显示,1/2 MIC小檗碱与1/2 MIC黏菌素联合作用于菌株E-01和E-06、1/2 MIC小檗碱与1/2 MIC恩诺沙星联合作用于菌株E-06、1/2 MIC小檗碱与1/2 MIC多西环素联合作用于菌株E-03,24 h内菌液浓度比单药作用时降低≥2 lg CFU/mL,呈现明显的协同作用。【结论】小檗碱与抗菌药联用对多数大肠杆菌表现出不同程度的协同或相加作用,试验结果为兽医临床小檗碱与抗菌药联用增强抗菌药的作用效果研究提供了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檗碱 最小浓度(MIC) 分级浓度指数(fici)
在线阅读 下载PDF
24味中草药与抗生素联合对2种病原菌的抑菌作用研究
2
作者 黄春杏 梁延达 +2 位作者 赖明建 韦木莲 杨映 《中国畜牧兽医》 北大核心 2025年第7期3409-3419,共11页
【目的】研究常用抗生素和24味中草药对嗜水气单胞菌(Aeromonas hydrophila)和蜡样芽孢杆菌(Bacillus cereus)的抑菌作用,以及联合用药的抑菌效果,筛选出有效抗菌组方用于生产实践,治疗细菌病感染。【方法】采用药敏纸片法筛选出对嗜水... 【目的】研究常用抗生素和24味中草药对嗜水气单胞菌(Aeromonas hydrophila)和蜡样芽孢杆菌(Bacillus cereus)的抑菌作用,以及联合用药的抑菌效果,筛选出有效抗菌组方用于生产实践,治疗细菌病感染。【方法】采用药敏纸片法筛选出对嗜水气单胞菌和蜡样芽孢杆菌抑制作用较强的几种抗生素,并测定这几种抗生素和24味中草药对上述2种病原菌的最小抑菌浓度(MIC)和最小杀菌浓度(MBC)。根据中草药的MIC和MBC筛选出有效的中草药分别与抗生素进行配伍联用,采用微量肉汤棋盘稀释法测定联用药物配对对嗜水气单胞菌和蜡样芽孢杆菌的分级抑菌浓度指数(fractional inhibitory concentrations index,FICI),判断药物之间的联合使用效果,筛选出有效抑菌的中西药联合,并将其中1组中西药制成联合方剂进行体内试验。【结果】单独使用抗生素和中草药对嗜水气单胞菌的抑菌效果显示,抗生素恩诺沙星效果最佳(MIC为0.39 mg/mL),中草药黄芩效果最佳(MIC为7.81 mg/mL);联合用药结果显示,黄芩与恩诺沙星的FICI为0.127,呈协同作用,石榴皮与恩诺杀星的FICI为0.562,呈相加作用。单独使用抗生素和中草药对蜡样芽孢杆菌的抑菌效果显示,抗生素头孢他啶效果最佳(MIC为0.78 mg/mL),中草药黄连和黄芩效果最佳(MIC均为7.81 mg/mL);联合用药结果显示,黄连与头孢他啶的FICI为0.5,呈协同作用。联合用药体内试验结果显示,石榴皮和恩诺沙星联合用药组大口黑鲈肝脏结构完整,肝细胞排列紧密,同时肠道各组织界限分明,肠黏膜完整,对肠道起到较好的保护作用,有效缓解了嗜水气单胞菌对大口黑鲈肝脏和肠道造成的损伤。【结论】在体外试验中,组方黄芩联合恩诺沙星和石榴皮联合恩诺沙星均对嗜水气单胞菌有抑制作用;组方黄连联合头孢他啶对蜡样芽孢杆菌有较强的抑菌效果。石榴皮和恩诺沙星联合用药对嗜水气单胞菌感染的大口黑鲈有较好的治疗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草药 抗生素 嗜水气单胞 蜡样芽孢杆 分级浓度指数(fici)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几种天然植物精油的抑菌活性及协同增效研究 被引量:1
3
作者 曹文轩 郑琦 +5 位作者 岳玲 颜伟强 田文慧 陈志军 倪迪安 孔秋莲 《食品与生物技术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101-109,共9页
采用打孔法、倍数稀释法测定丁香等12种植物精油对常见食品病原菌大肠杆菌、金黄色葡萄球菌、沙门氏菌的抑菌圈,最低抑菌质量浓度(MIC)和最低杀菌质量浓度(MBC)以评估抑菌效果。选择较强抑菌活性的精油复配,利用倍数稀释法研究协同指数(... 采用打孔法、倍数稀释法测定丁香等12种植物精油对常见食品病原菌大肠杆菌、金黄色葡萄球菌、沙门氏菌的抑菌圈,最低抑菌质量浓度(MIC)和最低杀菌质量浓度(MBC)以评估抑菌效果。选择较强抑菌活性的精油复配,利用倍数稀释法研究协同指数(SI),选取一种复配精油对冷鲜鸡胸肉进行保鲜,研究菌落总数、大肠杆菌、金黄色葡萄球菌、沙门氏菌计数和风味变化。结果表明:12种植物精油对3种病原菌的抑菌圈直径为0.3~7.3 cm,MIC为0.98~125 g/L,MBC为3.91~500 g/L。筛选出4种精油两两复配,得到4种对大肠杆菌、金黄色葡萄球菌或沙门氏菌的协同增效组合,SI最低值分别为0.750、0.375和0.375,其中牛至-松针精油组合明显抑制了鸡胸肉冷藏期间菌落总数、大肠杆菌、金黄色葡萄球菌和沙门氏菌的上升幅度,货架期延长了5 d。该研究筛选的植物精油对食品病原菌有良好的抑制活性,复配增效可有效降低MIC,牛至-松针精油组合对冷鲜鸡胸肉保鲜效果良好,可用于天然食品保鲜剂研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植物精油 最低浓度 最低杀浓度 协同指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28种中药及其复方对奶牛乳房炎病原菌金黄色葡萄球菌的体外抑菌试验 被引量:1
4
作者 鲁俊廷 《中国奶牛》 2024年第7期46-50,共5页
为筛选对奶牛乳房炎病原菌金黄色葡萄球菌具有抑菌作用的中药,并分析部分中药联合的抑菌效果,试验采用水提法提取28种中药有效成分,使其药物浓度为1g/mL;在采用试管二倍稀释法和平板打孔法分别测定28种中药抑菌效果的基础上,选取对金黄... 为筛选对奶牛乳房炎病原菌金黄色葡萄球菌具有抑菌作用的中药,并分析部分中药联合的抑菌效果,试验采用水提法提取28种中药有效成分,使其药物浓度为1g/mL;在采用试管二倍稀释法和平板打孔法分别测定28种中药抑菌效果的基础上,选取对金黄色葡萄球菌具有高度敏感和极度敏感的中药进行两两组合后,采用微量肉汤稀释棋盘法测定双联中药复方的MIC值,并计算双联中药复方FIC指数。结果显示,28种中药中17种中药对金黄色葡萄球菌表现出不同程度的抑菌效果,其中金银花、诃子、蒲公英和甘草4种中药对金黄色葡萄球菌的抑菌活性较为突出,抑菌圈≥15mm,MIC7.81~15.63mg/mL,MBC15.63~31.25mg/mL;诃子+蒲公英、金银花+蒲公英和金银花+诃子3种双联中药复方对金黄色葡萄球菌的FIC指数分别为0.75、0.75和1.00,主要表现为相加作用;金银花+甘草、诃子+甘草和蒲公英+甘草3种双联中药复方对金黄色葡萄球菌的FIC指数分别为1.50、1.50和2.00,主要表现为无关作用。以上结果表明,用对金黄色葡萄球菌抑菌效果较好的中药组成双联中药复方后,其抑菌效果会增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奶牛乳房炎 金黄色葡萄球 中药 体外 分级浓度(FIC)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中药及其复方对奶牛乳房炎金黄色葡萄球菌的体外抑菌效果 被引量:2
5
作者 鲁俊廷 《养殖与饲料》 2024年第6期16-20,共5页
[目的]筛选对奶牛乳房炎病原菌金黄色葡萄球菌有抑菌作用的中药,并分析部分中药联合使用的抑菌效果,为奶牛乳房炎的临床防治提供参考。[方法]采用水提法提取28种中药的有效成分,使其药物质量浓度为1 g/mL;在试管二倍稀释法和平板打孔法... [目的]筛选对奶牛乳房炎病原菌金黄色葡萄球菌有抑菌作用的中药,并分析部分中药联合使用的抑菌效果,为奶牛乳房炎的临床防治提供参考。[方法]采用水提法提取28种中药的有效成分,使其药物质量浓度为1 g/mL;在试管二倍稀释法和平板打孔法分别测定28种中药的抑菌效果的基础上,采用微量肉汤稀释棋盘法测定双联中药复方的中药最小抑菌浓度(MIC),并计算双联中药复方分级抑菌浓度(FIC)指数。[结果]28种中药中,17种中药对金黄色葡萄球菌表现出不同程度的抑菌效果,其中金银花、诃子、蒲公英和甘草4种中药对金黄色葡萄球菌的抑菌活性较为突出,抑菌圈≥15 mm,MIC 7.813~15.625 mg/mL,MBC 15.625~31.25 mg/mL;诃子+蒲公英、金银花+蒲公英和金银花+诃子表现为相加作用;金银花+甘草、诃子+甘草和蒲公英+甘草表现为无关作用。[结论]采用对金黄色葡萄球菌抑菌效果较好的中药组成双联中药复方后,其抑菌效果增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奶牛乳房炎 金黄色葡萄球 中药及其复方 体外 分级浓度(FIC)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迷迭香酸与抗菌药联合对含fosA3基因细菌抑菌效果的研究 被引量:4
6
作者 宋剑武 王鹏霞 +3 位作者 吴永继 夏娟 黄凯 司红彬 《中国畜牧兽医》 CAS 北大核心 2015年第7期1851-1858,共8页
试验旨在探讨迷迭香酸与抗菌药联合体外抗含fosA3耐药基因大肠杆菌的效果。本试验对临床分离的细菌进行鉴定,确定细菌所含耐药基因种类,用牛津杯法测定迷迭香酸的抑菌活性,平板涂布法测定迷迭香酸的杀菌活性,采用96孔反应板二倍微量稀... 试验旨在探讨迷迭香酸与抗菌药联合体外抗含fosA3耐药基因大肠杆菌的效果。本试验对临床分离的细菌进行鉴定,确定细菌所含耐药基因种类,用牛津杯法测定迷迭香酸的抑菌活性,平板涂布法测定迷迭香酸的杀菌活性,采用96孔反应板二倍微量稀释法分别检测迷迭香酸与抗菌药的最小抑菌浓度(MIC),再用微量棋盘稀释法测定迷迭香酸与抗菌药联合作用后的分级抑菌浓度指数(FICI)。结果显示,分离到含fosA3耐药基因大肠杆菌;迷迭香酸的MIC为640μg/mL,迷迭香酸与环丙沙星、左旋氧氟沙星、黏杆菌素、加替沙星、阿米卡星、头孢他啶、头孢噻呋钠联合应用后其FICI≤0.5,有协同作用;与头孢曲松钠、诺氟沙星、痢菌净联合应用后0.5<FICI≤1,有相加作用;与阿莫西林、磷霉素、氟苯尼考联合应用后1<FICI≤2,存在无关作用。结果表明,迷迭香酸对含fosA3基因大肠杆菌有一定的抑菌活性和杀菌活性,其与部分抗菌药联合应用后,抗菌药体外抗菌活性显著增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迷迭香酸 fosA3基因 最小浓度(MIC) 分级浓度指数(fici)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赤芍水提物与抗菌药联合对耐药大肠杆菌抑菌作用的研究 被引量:12
7
作者 潘婕 刘增援 +6 位作者 梁政 吴永继 宋剑武 孙燕杰 徐素萍 黄凯 司红彬 《中国畜牧兽医》 CAS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1期3080-3086,共7页
为了探究赤芍水提物与抗菌药联合对耐药大肠杆菌的体外抑菌作用,采用微量肉汤稀释法与微量棋盘法来测定各抗菌药与赤芍水提物的最低抑菌浓度(MIC)及二者联合作用后的分级抑菌浓度指数(FICI)。结果显示赤芍水提物与头孢曲松钠、阿莫西林... 为了探究赤芍水提物与抗菌药联合对耐药大肠杆菌的体外抑菌作用,采用微量肉汤稀释法与微量棋盘法来测定各抗菌药与赤芍水提物的最低抑菌浓度(MIC)及二者联合作用后的分级抑菌浓度指数(FICI)。结果显示赤芍水提物与头孢曲松钠、阿莫西林、环丙沙星、诺氟沙星、左旋氧氟沙星、磷霉素、痢菌净、克林沙星、磺胺间甲氧嘧啶、加替沙星、阿米卡星、头孢他啶、林可霉素、头孢噻呋钠、氟苯尼考、阿奇霉素、头孢噻肟、利福平联合作用后的FICI分别为0.27、2.50、1.02、1.01、3.00、0.28、1.02、1.02、1.02、2.02、1.02、0.75、0.56、0.75、0.50、3.00、0.75、0.38。结果表明赤芍水提物与头孢曲松钠、磷霉素、氟苯尼考、利福平联合作用时有协同作用;与林可霉素、头孢噻呋钠、头孢噻肟、头孢他啶联合作用时有相加作用;与阿莫西林、左旋氧氟沙星、加替沙星、阿奇霉素联合作用时有颉颃作用;与环丙沙星、诺氟沙星、痢菌净、克林沙星、磺胺间甲氧嘧啶、阿米卡星联合作用时表现为无关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赤芍 水提物 耐药大肠杆 分级浓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恩诺沙星及其他抗菌药对鸡滑液囊支原体的体外联合抑菌试验 被引量:15
8
作者 刘轶秋 薛青红 +3 位作者 张媛 徐磊 张瑞婷 蒋玉文 《中国家禽》 北大核心 2013年第22期13-16,共4页
采用二倍稀释法测定了恩诺沙星等9种抗菌药对鸡滑液囊支原体GX11-T株的最小抑菌浓度(MIC),再以棋盘法测定恩诺沙星+替米考星、恩诺沙星+泰乐菌素、恩诺沙星+吉他霉素、恩诺沙星+林可霉素、恩诺沙星+沃尼妙林、恩诺沙星+泰妙菌素、恩诺沙... 采用二倍稀释法测定了恩诺沙星等9种抗菌药对鸡滑液囊支原体GX11-T株的最小抑菌浓度(MIC),再以棋盘法测定恩诺沙星+替米考星、恩诺沙星+泰乐菌素、恩诺沙星+吉他霉素、恩诺沙星+林可霉素、恩诺沙星+沃尼妙林、恩诺沙星+泰妙菌素、恩诺沙星+氯霉素、恩诺沙星+氟苯尼考8种不同组合对鸡滑液囊支原体GX11-T株的敏感性。结果表明:恩诺沙星、替米考星、泰乐菌素、吉他霉素、林可霉素、沃尼妙林、泰妙菌素、氯霉素及氟苯尼考对鸡滑液支原体GX11-T株的MIC分别为0.5、0.063、0.031、2、1、<0.004、0.25、16和8μg/mL。在8种不同联药对鸡滑液囊支原体GX11-T株的药敏试验中,恩诺沙星+替米考星、恩诺沙星+泰乐菌素、恩诺沙星+吉他霉素、恩诺沙星+林可霉素联合表现出相加作用,恩诺沙星+沃尼妙林、恩诺沙星+泰妙菌素联合表现出无关作用,恩诺沙星+氯霉素、恩诺沙星+氟苯尼考表现出拮抗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鸡滑液囊支原体 恩诺沙星 最小浓度 联合药敏指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16味蒙药对金黄色葡萄球菌和大肠杆菌O8的体外抑菌效果研究 被引量:12
9
作者 高瑞娟 王纯洁 +1 位作者 敖日格乐 陈玉洁 《中国畜牧兽医》 CAS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2期3614-3622,共9页
为筛选对奶牛乳房炎主要致病菌金黄色葡萄球菌(S.aureus)和大肠杆菌O8(E.coli O8)具有良好抑菌作用的蒙药,本试验采用牛津杯法测定金银花、黄连、何首乌、地榆、五味子、秦皮、穿心莲、甘草、蒲公英、夏枯草、虎杖、柴胡、黄柏、苦参、... 为筛选对奶牛乳房炎主要致病菌金黄色葡萄球菌(S.aureus)和大肠杆菌O8(E.coli O8)具有良好抑菌作用的蒙药,本试验采用牛津杯法测定金银花、黄连、何首乌、地榆、五味子、秦皮、穿心莲、甘草、蒲公英、夏枯草、虎杖、柴胡、黄柏、苦参、石榴皮、板蓝根16味蒙药的抑菌圈直径,微量稀释法和平板法测定蒙药的最小抑菌浓度(minimal inhibitory concentration,MIC)和最小杀菌浓度(minimal bactericidal concentration,MBC),棋盘法测定敏感蒙药对E.coli O8和S.aureus的协同指数(fractional inhibitory concentration index,FICI)。结果显示,黄柏、金银花、黄连、五味子、蒲公英、秦皮6味蒙药对S.aureus的抑菌圈直径为10.22~22.44mm,MIC为15.6~250mg/mL;五味子、金银花、黄连、秦皮4味蒙药对E.coli O8的抑菌圈直径为11.29~26.41mm,MIC为15.6~500mg/mL;黄柏与黄连联合用药对S.aureus的FICI为0.36,为协同作用,黄连与地榆联合用药对E.coli O8的FICI为0.48,为协同作用。综上所述,金银花、黄连、五味子、秦皮、蒲公英、黄柏6味蒙药对S.aureus综合抑菌效果达极敏或高敏;金银花、黄连、五味子、秦皮4味蒙药对E.coli O8综合抑菌效果达极敏或高敏,黄柏、黄连、秦皮在抑制S.aureus的组方中可优先考虑,黄连与地榆在抑制E.coli O8的组方中可优先考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蒙药 金黄色葡萄球 大肠杆O8 最小浓度(MIC) 最小杀浓度(MBC) 协同指数(fici)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恩诺沙星与其他抗菌药对鸡毒支原体的体外联合抑菌试验 被引量:7
10
作者 刘轶秋 张媛 +3 位作者 薛青红 徐磊 张瑞婷 蒋玉文 《中国兽药杂志》 2013年第12期46-50,共5页
采用2倍稀释法测定了恩诺沙星及其他8种抗菌药对鸡毒支原体BG44T株的最小抑菌浓度(MIC),再以棋盘法测定恩诺沙星分别与其他8种抗菌药不同联合对鸡毒支原体BG44T株的敏感性。结果显示:恩诺沙星、替米考星、泰乐菌素、吉他霉素、林可霉素... 采用2倍稀释法测定了恩诺沙星及其他8种抗菌药对鸡毒支原体BG44T株的最小抑菌浓度(MIC),再以棋盘法测定恩诺沙星分别与其他8种抗菌药不同联合对鸡毒支原体BG44T株的敏感性。结果显示:恩诺沙星、替米考星、泰乐菌素、吉他霉素、林可霉素、沃尼妙林、泰妙菌素、氯霉素及氟苯尼考对鸡毒支原体BG44T株的MIC分别为0.063、0.004、0.016、0.063、16、<0.004、0.008、8、8μg/mL。在8种不同联合用药对鸡毒支原体BG44T株的药敏试验中,恩诺沙星+替米考星、恩诺沙星+泰乐菌素、恩诺沙星+吉他霉素、恩诺沙星+林可霉素、恩诺沙星+沃尼妙林、恩诺沙星+泰妙菌素联合表现出相加作用,恩诺沙星+氯霉素、恩诺沙星+氟苯尼考表现出拮抗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鸡毒支原体 恩诺沙星 最小浓度 联合药敏指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蠔猪刺和乌樟水提物对禽源大肠埃希菌和沙门菌抑菌作用研究 被引量:1
11
作者 牟亚 张郁 +2 位作者 西格基 聂艳如 陈朝喜 《动物医学进展》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4期122-124,共3页
为了解察蠔猪刺、乌樟水提物的体外抗菌活性及其与常用抗生素的联合抑菌效果。选择大肠埃希菌ATCC25922标准菌株及临床采样分离纯化的大肠埃希菌和沙门菌为检测菌,采用微量肉汤稀释法和棋盘稀释法分别测定蠔猪刺和乌樟水提物的最小抑菌... 为了解察蠔猪刺、乌樟水提物的体外抗菌活性及其与常用抗生素的联合抑菌效果。选择大肠埃希菌ATCC25922标准菌株及临床采样分离纯化的大肠埃希菌和沙门菌为检测菌,采用微量肉汤稀释法和棋盘稀释法分别测定蠔猪刺和乌樟水提物的最小抑菌浓度(MIC)及其与常用抗生素的部分抑菌浓度指数(FIC)。结果表明,蠔猪刺和乌樟与常用抗菌药物合用表现出协同或相加效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蠔猪刺 乌樟 最小浓度(MIC) 部分浓度指数(FIC)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黄连素和黄芪多糖对鸡源大肠杆菌的体外联合抑菌作用 被引量:11
12
作者 胡文举 宋艳画 吴伶俐 《中兽医学杂志》 2013年第6期8-10,共3页
采用倍比稀释法分别测定黄连素和黄芪多糖对4株鸡源大肠杆菌的最低抑菌浓度(MIC),采用棋盘稀释法测定黄连素与黄芪多糖联用对4株鸡源大肠杆菌的MIC,并计算部分抑菌浓度指数(FIC)。结果表明,单独使用黄连素对各菌株的MIC分别为0... 采用倍比稀释法分别测定黄连素和黄芪多糖对4株鸡源大肠杆菌的最低抑菌浓度(MIC),采用棋盘稀释法测定黄连素与黄芪多糖联用对4株鸡源大肠杆菌的MIC,并计算部分抑菌浓度指数(FIC)。结果表明,单独使用黄连素对各菌株的MIC分别为0.75、0.5、0.375、1.0mg/mL;单独使用黄芪多糖对各菌株的MIC分别为15、10、10、15mg/mL;两者联合使用时对各菌株的FIC分别为0.75、0.75、1.5、0.625,平均FIC为0.91。通过联合用药,使黄连素的抗菌潘性提高。T2~8倍,黄芪多糖的抗菌活性提高了1~2倍。黄连素和黄芪多糖联合使用,能够减少药物的使用量,可用于防治鸡大肠杆菌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连素 黄芪多糖 鸡源大肠杆 最低浓度 部分浓度指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联合用药对禽源沙门氏菌的体外抑菌试验 被引量:3
13
作者 肖建光 常维山 《家禽科学》 2009年第11期33-36,共4页
研究阿莫西林、强力霉素、多粘菌素、头孢拉定、痢菌净分别和多种抗菌药联用在体外对沙门氏菌的抑制效果,为临床联合用药提供试验依据。采用棋盘微量测定法,强力霉素、阿莫西林、多粘菌素、头孢拉定、痢菌净分别与头孢噻肟钠、克林霉素... 研究阿莫西林、强力霉素、多粘菌素、头孢拉定、痢菌净分别和多种抗菌药联用在体外对沙门氏菌的抑制效果,为临床联合用药提供试验依据。采用棋盘微量测定法,强力霉素、阿莫西林、多粘菌素、头孢拉定、痢菌净分别与头孢噻肟钠、克林霉素、阿奇霉素、头孢曲松钠、阿莫西林、头孢哌酮、磷霉素、哌拉西林、甲硝唑、加替沙星、克林沙星、氨苄西林钠、乳糖酸红霉素组合,观察对沙门氏菌的抑菌或杀菌效果,测定对沙门氏菌的最小抑菌浓度(MIC),并计算出了部分抑菌浓度(FIC指数)。结果表明:强力霉素与阿莫西林、甲硝唑;阿莫西林与阿奇霉素、磷霉素钠;多粘菌素与克林霉素、阿奇霉素、阿莫西林、磷霉素钠;头孢拉定与氨苄西林钠、阿莫西林;痢菌净与阿莫西林、磷霉素钠、氨苄西林钠的联合使用对该株禽源沙门氏杆菌的体外抗菌活性较强,呈协同作用。强力霉素与阿奇霉素、磷霉素联合使用,阿莫西林和哌拉西林、红霉素联合使用,多粘菌素与哌拉西林,头孢拉定和林霉素钠、哌拉西林多粘菌素的联合使用,痢菌净与甲硝唑、多粘菌素的联合使用对禽源沙门氏菌表现出相加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联合药敏试验 沙门氏 部分浓度(FIC指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原儿茶酸或绿原酸与抗菌药联用对鱼源链球菌的抑菌效果 被引量:16
14
作者 柴贝贝 姜维佳 +4 位作者 王莉贞 胡梅 赵雨川 吴永继 司红彬 《南方农业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3期580-585,共6页
【目的】探讨原儿茶酸或绿原酸与抗菌药联用对鱼源链球菌的抑菌效果,为鱼源链球菌病的综合防治提供参考依据。【方法】采用微量二倍稀释法测定原儿茶酸、绿原酸及各种抗菌药对鱼源链球菌的最小抑菌浓度(MIC),并以1/2MIC的原儿茶酸或绿... 【目的】探讨原儿茶酸或绿原酸与抗菌药联用对鱼源链球菌的抑菌效果,为鱼源链球菌病的综合防治提供参考依据。【方法】采用微量二倍稀释法测定原儿茶酸、绿原酸及各种抗菌药对鱼源链球菌的最小抑菌浓度(MIC),并以1/2MIC的原儿茶酸或绿原酸分别联合抗菌药诱导鱼源链球菌进行传代培养,然后使用微量棋盘稀释法测定原儿茶酸或绿原酸与抗菌药联合作用后的部分抑菌浓度指数(FICI)。【结果】原儿茶酸和绿原酸对鱼源链球菌的MIC分别为2500和6000μg/m L,以1250μg/m L的原儿茶酸和3000μg/m L的绿原酸分别与痢菌净、阿米卡星、粘菌素、磺胺间甲氧嘧啶钠、克林沙星和磷霉素等抗菌药联合诱导鱼源链球菌传代后,除磺胺间甲氧嘧啶钠外,其他5种抗菌药对传代获得菌株的MIC明显降低。原儿茶酸与抗菌药配伍后的FICI分别为0.500、0.750、0.516、1.125、0.140和0.516,绿原酸与抗菌药配伍后的FICI分别为0.501、0.625、0.501、>2.000、0.140和0.501。依据FICI的判定标准可知,原儿茶酸与痢菌净和克林沙星配伍呈协同效应,与阿米卡星、粘菌素和磷霉素配伍呈相加效应,与磺胺间甲氧嘧啶钠配伍表现为无关效应;绿原酸与阿米卡星和克林沙星配伍呈协同效应,与痢菌净、粘菌素和磷霉素配伍呈相加效应,与磺胺间甲氧嘧啶钠配伍则呈拮抗效应。【结论】原儿茶酸或绿原酸与抗菌药配伍后能增强大部分抗菌药对鱼源链球菌的抑菌活性,呈协同或相加作用,可在水产养殖生产中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鱼源链球 原儿茶酸 绿原酸 联用 最小浓度(MIC) 部分浓度指数(fici)
在线阅读 下载PDF
5种中药提取物对金黄色葡萄球菌抑制作用的研究 被引量:7
15
作者 王双双 吴胜奎 +7 位作者 孙江洋 石金凤 宗颖 时坤 李健明 赵丹 曾范利 杜锐 《中国兽医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2期55-57,I0005,共4页
采用水提,水浴加热的方法提取黄芩、黄连、黄柏、鱼腥草和五倍子五味中药的有效成分,通过二倍稀释法测出各个药的最小抑菌浓度(MIC)和最小杀菌浓度(MBC),采用肉汤稀释棋盘法测定五味中药的联合抑菌情况。结果显示,金黄色葡萄球菌对黄连... 采用水提,水浴加热的方法提取黄芩、黄连、黄柏、鱼腥草和五倍子五味中药的有效成分,通过二倍稀释法测出各个药的最小抑菌浓度(MIC)和最小杀菌浓度(MBC),采用肉汤稀释棋盘法测定五味中药的联合抑菌情况。结果显示,金黄色葡萄球菌对黄连高度敏感;对黄芩、黄柏、五倍子和鱼腥草为中度敏感。黄芩、黄连和五倍子的杀菌作用较强,鱼腥草和黄柏的杀菌作用较弱。通过联合抑菌指数(FLCL)可知五倍子与黄芩、五倍子与黄连联合用药为协同作用。五倍子与鱼腥草、黄连与鱼腥草、黄连与黄芩的联合作用,表现为相加作用。黄连与黄柏、黄芩与鱼腥草、黄芩与黄柏、五倍子与黄柏的联合作用,表现为无关作用。鱼腥草与黄柏表现为拮抗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药提取物 金黄色葡萄球 最小浓度 最小杀浓度 联合指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透骨草水提物与抗菌药对产超广谱β-内酰胺酶大肠杆菌的体外联合抑菌作用研究 被引量:6
16
作者 刘增援 吴永继 +3 位作者 孙燕杰 宋剑武 黄凯 司红彬 《中国畜牧兽医》 CAS 北大核心 2015年第7期1871-1876,共6页
为了探究透骨草水提物与抗菌药联合对产超广谱β-内酰胺酶大肠杆菌的体外抑菌作用。采用二倍微量肉汤稀释法与微量方阵棋盘法来测定各抗菌药与透骨草的最低抑菌浓度(MIC)及二者联合作用后的分级抑菌浓度指数(FICI)。结果显示,透骨草水... 为了探究透骨草水提物与抗菌药联合对产超广谱β-内酰胺酶大肠杆菌的体外抑菌作用。采用二倍微量肉汤稀释法与微量方阵棋盘法来测定各抗菌药与透骨草的最低抑菌浓度(MIC)及二者联合作用后的分级抑菌浓度指数(FICI)。结果显示,透骨草水提物与头孢曲松钠、头孢他啶、头孢噻肟钠、头孢噻呋钠、阿莫西林、阿米卡星、阿奇霉素、磷霉素、黏杆菌素、磺胺间甲氧嘧啶、利福平、环丙沙星、诺氟沙星、左旋氧氟沙星、痢菌净、林可霉素联合作用后的FICI分别为0.75、0.75、1.00、0.75、0.53、0.51、0.75、4.5、4.5、4.5、4.5、2.5。结果表明,透骨草水提物与头孢曲松钠、头孢他啶、头孢噻肟钠、头孢噻呋钠、阿莫西林、阿米卡星、阿奇霉素、磷霉素、黏杆菌素、磺胺间甲氧嘧啶、利福平联合作用时有相加作用;与环丙沙星、诺氟沙星、左旋氧氟沙星、痢菌净、林可霉素联合作用时有颉颃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透骨草 水提物 超广谱Β-内酰胺酶 分级浓度指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含珠草水提取物与抗菌药联用对含fosA3耐药基因大肠杆菌的抑菌效果研究 被引量:3
17
作者 姚晓韵 宋剑武 +5 位作者 夏娟 秦燕 黄丽云 李海燕 黄凯 司红彬 《河南农业科学》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3期139-143,共5页
为探讨含珠草水提取物与抗菌药物联用体外抗含fos A3耐药基因大肠杆菌的效果,对临床分离的细菌进行鉴定,确定细菌所含耐药基因种类,采用96孔反应板二倍微量稀释法分别检测含珠草水提取物与抗菌药物的最小抑菌浓度(MIC),以1/2 MIC的含珠... 为探讨含珠草水提取物与抗菌药物联用体外抗含fos A3耐药基因大肠杆菌的效果,对临床分离的细菌进行鉴定,确定细菌所含耐药基因种类,采用96孔反应板二倍微量稀释法分别检测含珠草水提取物与抗菌药物的最小抑菌浓度(MIC),以1/2 MIC的含珠草水提取物与抗菌药联合诱导含fos A3耐药基因大肠杆菌,并进行传代试验,采用微量棋盘稀释法测定含珠草水提取物与抗菌药联合作用后的部分抑菌浓度指数(FICI)。结果显示,分离到的菌株为含fos A3耐药基因大肠杆菌;含珠草水提取物的MIC为0.5 g/m L,以0.25 g/m L的含珠草水提取物与14种抗菌药联合使用3代后,14种抗菌药的MIC显著降低,均降到1.562 5以下;含珠草水提取物与头孢曲松钠、磷霉素、黏杆菌素、磺胺间甲氧嘧啶、头孢他啶、头孢噻呋钠联合应用后其FICI均小于等于0.5,与阿莫西林、环丙沙星、诺氟沙星、左旋氧氟沙星、痢菌净、克林沙星、阿米卡星、氟苯尼考联合应用后FICI均大于0.5且小于1。表明,含珠草水提取物与抗菌药联合应用后,抗菌药体外抗菌活性显著增强,二者之间具有协同或相加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含珠草 fosA3基因 联合诱导 最小浓度 部分浓度指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山楂活性组分与β-内酰胺类抗生素的联合抑菌作用 被引量:2
18
作者 姜珂 覃容欣 +2 位作者 朱仝飞 周红 郑江 《第三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9期1887-1889,共3页
目的研究山楂提取物与β-内酰胺类抗生素对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methicillin-resistant staphylococcus aureus,MRSA)的体外联合抗菌作用。方法干燥山楂去核切片75%乙醇提取,依次经乙酸乙酯、正丁醇萃取,取正丁醇层经D-101大孔树... 目的研究山楂提取物与β-内酰胺类抗生素对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methicillin-resistant staphylococcus aureus,MRSA)的体外联合抗菌作用。方法干燥山楂去核切片75%乙醇提取,依次经乙酸乙酯、正丁醇萃取,取正丁醇层经D-101大孔树脂、硅胶柱色谱分离得到组分CP,体外药敏试验验证其联合4种β-内酰胺类抗生素(苯唑西林、舒氨西林、氨苄西林、头孢唑啉)抑制MRSA的作用。结果单独应用苯唑西林、舒氨西林、氨苄西林、头孢唑啉及组分CP对实验株MRSA的最低抑菌浓度(MIC)分别为256、512、512、128、1024μg/ml;联合用药时,亚MIC浓度的组分CP(128μg/ml)使苯唑西林、舒氨西林、氨苄西林、头孢唑啉MIC分别降低至2、32、16、2μg/ml,部分抑菌指数(FIC)分别为0.13、0.16、0.19、0.14,均小于0.5。结论山楂活性组分CP与β-内酰胺类抗生素具有显著的体外协同抑制MRSA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山楂 Β-内酰胺类抗生素 最低浓度 部分指数 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草药提取物与抗菌药联用对耐药大肠杆菌的抑菌作用研究 被引量:6
19
作者 郝督 陈琛 张小莺 《中国饲料》 北大核心 2020年第6期14-17,共4页
文章旨在分析中草药提取物与抗菌药两种不同药物联合的抑菌效应。用试管二倍稀释法和微量棋盘稀释法测定中草药和抗菌药单独抑菌的最小抑菌浓度和联合抑菌指数。结果:在筛选的4种抑菌作用较强的中草药提取物与氨基糖苷类药物联合抑菌结... 文章旨在分析中草药提取物与抗菌药两种不同药物联合的抑菌效应。用试管二倍稀释法和微量棋盘稀释法测定中草药和抗菌药单独抑菌的最小抑菌浓度和联合抑菌指数。结果:在筛选的4种抑菌作用较强的中草药提取物与氨基糖苷类药物联合抑菌结果中,山楂与硫酸大观霉素,五倍子与硫酸庆大霉素等具有协同作用。结论:在大肠杆菌临床抑制过程中,联合应用各种中草药和抗菌类药物具有较好的抗菌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草药 大肠杆 最低浓度 联合指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西药联用对水貂源铜绿假单胞菌体外抑菌作用 被引量:5
20
作者 朱利霞 王洪彬 +4 位作者 杨楠 周平 张婷 史秋梅 高光平 《动物医学进展》 北大核心 2018年第7期124-127,共4页
探讨中西药联用对水貂源铜绿假单胞菌的体外抑菌效果,并筛选具有较强抑菌作用的中西药组合,为临床用药提供建议和参考。采用水提法提取中草药有效成分,试管二倍稀释法测定6种药物对水貂源铜绿假单胞菌的最小抑菌浓度(MIC)和最小杀菌浓度... 探讨中西药联用对水貂源铜绿假单胞菌的体外抑菌效果,并筛选具有较强抑菌作用的中西药组合,为临床用药提供建议和参考。采用水提法提取中草药有效成分,试管二倍稀释法测定6种药物对水貂源铜绿假单胞菌的最小抑菌浓度(MIC)和最小杀菌浓度(MBC),微量肉汤棋盘稀释法测定9个药物组合联用指数(FIC)。结果表明,6种药物对水貂源铜绿假单胞菌分离株均有不同程度的抑菌活性,单用时以环丙沙星抑菌效果最佳;在9个中西药联用组合中,氟苯尼考和黄芩、连翘、诃子组合,阿米卡星和连翘组合以及环丙沙星和连翘组合在抑菌效果上表现为显著协同作用;环丙沙星和诃子组合在抑菌效果上表现为协同作用;阿米卡星和黄芩在抑菌效果上表现为相加作用;环丙沙星和黄芩组合在抑菌效果上表现为无关作用;阿米卡星和诃子组合在抑菌效果上则表现为拮抗作用。说明中西药联用具有一定的抑菌作用,为今后药物防治水貂铜绿假单胞菌感染奠定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铜绿假单胞 最小浓度(MIC) 最小杀浓度(MBC) 联合指数(FIC) 水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