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HFD和LZC特征联合的单通道静息态脑电抑郁症识别研究 被引量:2
1
作者 康显赟 刘爽 +2 位作者 苏方玥 李洁 明东 《仪器仪表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7期181-190,共10页
目前抑郁症的临床诊断多以医生经验和患者主观感受为主,主观性强、准确率低、耗时长。随着神经电生理学和计算机技术的发展,抑郁症的客观分类与识别成为可能。但是,已有的基于静息态脑电信号的抑郁症分类识别方法较为单一,脑电特征选取... 目前抑郁症的临床诊断多以医生经验和患者主观感受为主,主观性强、准确率低、耗时长。随着神经电生理学和计算机技术的发展,抑郁症的客观分类与识别成为可能。但是,已有的基于静息态脑电信号的抑郁症分类识别方法较为单一,脑电特征选取的精准性、综合性和有效性有待进一步探究。本文在设计包含两种模态实验范式的基础上,提出一种基于HFD和LZC特征联合的单通道静息态脑电抑郁症分类识别方法,以期用较少的特征获得较高的分类准确率。首先采集8名抑郁患者和8名健康对照的静息态脑电信号;然后提取其非线性动力学特征参数HFD和LZC;最后将特征数据输入到非线性支持向量机模型中进行分类识别。结果表明,联合特征得到的灵敏度、特异性和分类正确率最高分别为98.12%、96.67%和95.10%,较单独HFD/LZC特征平均分别提高了23.05%、17.02%和19.29%。同时,模型主体部分仅耗时约12 s。研究结果对临床实践中抑郁症的识别和辅助诊断具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抑郁症 静息态脑电信号 脑电信号特征 分类识别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光谱成像的甜瓜嫁接愈合状态早期分类检测 被引量:4
2
作者 杨杰锴 郭志强 +4 位作者 黄远 高宏盛 金科 吴香帅 杨杰 《光谱学与光谱分析》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7期2218-2224,共7页
嫁接的目的是为了提高植物抗土传病害和非生物逆境的能力。甜瓜嫁接愈合状态的早检测是当前育苗厂工业化发展的重要需求。在标准正态变量变换-Savitzky-Golay平滑-二阶导数(SNV-SG-SD)预处理基础上提出了融合嫁接差异信息的竞争性自适... 嫁接的目的是为了提高植物抗土传病害和非生物逆境的能力。甜瓜嫁接愈合状态的早检测是当前育苗厂工业化发展的重要需求。在标准正态变量变换-Savitzky-Golay平滑-二阶导数(SNV-SG-SD)预处理基础上提出了融合嫁接差异信息的竞争性自适应重加权算法-连续投影法(DIS-CARS-SPA)特征提取算法,并建立了基于网格寻优径向基核函数支持向量机(GS-RBF-SVM)分类模型,实现了基于高光谱成像的甜瓜嫁接愈合状态早期分类检测。首先采集以南瓜为砧木,甜瓜为接穗的嫁接成活苗和非成活苗愈合期1~7 d内的高光谱图像,分别采用9种光谱预处理方法,2种特征提取算法和5种优化算法4种核函数支持向量机(SVM)分类模型进行分析。结果显示,SNV-SG-SD光谱预处理、DIS-CARS-SPA特征提取和GS-RBF-SVM分类模型效果最好。利用该模型进一步分析,在同一天不同类型二分类中,愈合期1~7 d内任何一天的分类准确率均能达到99%以上;在不同天嫁接成活苗二分类中可达90.17%以上;在不同天嫁接非成活苗二分类中可达97.03%以上;在不同天不同类型十四分类中可达到96.85%,比未融合嫁接差异信息的CARS-SPA特征提取方法准确率提高了0.59%,比只预处理未特征提取方法提高了3.37%。结果表明,所提出的方法不仅能实现同一天不同类型二分类,还能实现不同天同一类型的二分类,不同天不同类型的多分类。在实际应用中,可将分类时间点提前到嫁接后第1天(肉眼观察第3~4天,机器视觉技术第1~2天),同时第3天均是嫁接成活苗和非成活苗的差异突变天数,嫁接成活苗状态可分为弱—中—强三个阶段,非成活苗状态可分为弱—更弱两个阶段,该结论能为甜瓜嫁接苗生产提供有效指导,具有一定的理论和实践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光谱成像 甜瓜嫁接 光谱预处理 特征提取 分类识别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GA-VPMCD方法及其在机械故障智能诊断中的应用 被引量:4
3
作者 罗颂荣 程军圣 +1 位作者 郑近德 杨宇 《振动工程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2期289-295,共7页
基于变量预测模型的分类识别(Variable predictive model-based class discriminate,VPMCD)方法是一种新的分类识别方法,但模型类型的选择存在主观性。为了解决VPMCD方法应用于机械故障诊断过程中的模型选择问题,结合遗传算法的全局优... 基于变量预测模型的分类识别(Variable predictive model-based class discriminate,VPMCD)方法是一种新的分类识别方法,但模型类型的选择存在主观性。为了解决VPMCD方法应用于机械故障诊断过程中的模型选择问题,结合遗传算法的全局优化能力,提出了基于GA-VPMCD(Genetic algorithm and variable predictive model based class discriminate)智能诊断方法。首先通过样本训练建立多个弱VPM(Variable predictive model),然后采用遗传算法优化各个弱VPM的权值,得到最优权值矩阵,最后用最优权值矩阵加权融合测试样本的弱VPM特征变量预测值,得到最佳特征变量预测值,并以误差平方和最小为辨别函数分类识别故障类型。通过GA-VPMCD方法在滚动轴承故障智能诊断中的应用实验验证了基于GA-VPMCD的故障智能诊断方法能有效地提高诊断精度和诊断系统的鲁棒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故障诊断 变量预测模型分类识别 遗传算法 机器学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视觉的工业机器人装配演示示教研究 被引量:4
4
作者 张浩 陈成军 潘勇 《机床与液压》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9期25-31,共7页
针对工业机器人编程效率低下、智能化程度不高和人机交互性能弱等问题,提出一种基于视觉的工业机器人装配演示示教系统,该系统包括目标检测与中心点定位模块、装配动作分类识别模块和机器人动作执行模块。在目标检测与中心点定位模块中... 针对工业机器人编程效率低下、智能化程度不高和人机交互性能弱等问题,提出一种基于视觉的工业机器人装配演示示教系统,该系统包括目标检测与中心点定位模块、装配动作分类识别模块和机器人动作执行模块。在目标检测与中心点定位模块中,提出一种目标物体中心点定位和机器人抓取方法,使用实例分割算法识别物体类别,通过掩码均值化处理和坐标转换计算物体3D姿态信息;在装配动作分类识别模块中,建立基于深度学习网络的动作分类识别模型,该模型的输入为装配动作视频帧,输出为动作分类标签;最后,机器人动作执行模块根据物体类别、物体3D姿态和动作分类标签等信息规划机器人装配动作,控制机器人执行装配任务。以轴孔装配为例,验证了上述方法的有效性,实现了基于视觉演示的机器人装配模仿编程,对机器人演示示教研究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机器人演示示教 深度学习 实例分割 动作分类识别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光谱数据在甜瓜苗嫁接愈合早期判别中应用
5
作者 魏薇 李雨珊 +1 位作者 黄远 谭佐军 《农业工程》 2023年第11期25-31,共7页
嫁接愈合状态早期无损判别能提高嫁接愈合装置的利用率。以甜瓜嫁接苗为研究对象,获取嫁接后第1~10天嫁接部的高光谱数据,对原始光谱利用一阶导数和二阶导数、标准正态变换和去趋势处理、平滑21点、多元散射矫正等预处理方法,以及两种... 嫁接愈合状态早期无损判别能提高嫁接愈合装置的利用率。以甜瓜嫁接苗为研究对象,获取嫁接后第1~10天嫁接部的高光谱数据,对原始光谱利用一阶导数和二阶导数、标准正态变换和去趋势处理、平滑21点、多元散射矫正等预处理方法,以及两种以上的方法组合,建立支持向量机、决策树和XGBoost 3种分类模型,优选模型对应的最优预处理算法,并利用主成分分析、竞争性自适应重加权算法、遗传算法和连续投影算法4种算法进行特征变量选择,最后利用特征变量建立分类判别模式。结果显示,一阶导数-遗传算法-XGBoost模型挑选出30个特征波长,预测准确率达到93%,效果最好。相比于嫁接后靠人工经验判断愈合状态,此方法在嫁接后第6天对嫁接苗的愈合状态进行判定,具有一定的理论和实践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光谱成像 甜瓜嫁接苗 光谱预处理 特征提取 分类识别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多尺度高阶奇异谱熵和GA-VPMCD方法在转子故障智能诊断中的应用
6
作者 罗颂荣 程军圣 杨宇 《中国机械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21期2912-2917,2924,共7页
首先,针对转子故障振动信号的非高斯、非线性特征,提出了多尺度高阶奇异谱熵的概念,并将其用于转子故障特征提取;然后,针对新的小样本多分类识别方法——基于变量预测模型分类识别的模型选择问题,结合融合诊断思想和遗传算法,提出了GA-V... 首先,针对转子故障振动信号的非高斯、非线性特征,提出了多尺度高阶奇异谱熵的概念,并将其用于转子故障特征提取;然后,针对新的小样本多分类识别方法——基于变量预测模型分类识别的模型选择问题,结合融合诊断思想和遗传算法,提出了GA-VPMCD分类识别方法。最后提出了基于多尺度高阶奇异谱熵和GA-VPMCD的转子故障诊断方法。试验结果验证了该方法的有效性和优越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尺度高阶奇异谱熵 基于变量预测模型分类识别 遗传算法 转子系统 故障诊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A new formant feature and its application in Mandarin vowel pronunciation quality assessment
7
作者 卢小春 潘复平 +1 位作者 尹俊勋 胡维平 《Journal of Central South University》 SCIE EI CAS 2013年第12期3573-3581,共9页
In order to improve the Mandarin vowel pronunciation quality assessment, a nox/el formant feature was proposed and applied to formant classification for Chinese Mandarin vowel pronunciation quality evaluation. Formant... In order to improve the Mandarin vowel pronunciation quality assessment, a nox/el formant feature was proposed and applied to formant classification for Chinese Mandarin vowel pronunciation quality evaluation. Formant candidates of each frame were plotted on the time-frequency plane to form a bitmap, and its Gabor feature was extracted to represent the formant trajectory. The feature was then classified by using GMM model and the classification posterior probability was mapped to pronunciation quality grade. The experiments of comparing the Gabor transformation based formant trajectory feature with several other kinds of traditionally used features show that with this method, a human-machine scoring correlation coefficient (CC) of 0.842 can be achieved, which is better than the result of 0.832 by traditional speech recognition techniques. At the same time, considering that the long-term information of formant classification and the short-term information of speech recognition technique are complementary to each other, it is investigated to combine their results with linear or nonlinear methods to further improve the evaluation performance. As a result, experiments on PSK show that the best CC of 0.913, which is very close to the correlation of inter-human rating of 0.94, is gotten by using neural network.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omputer assisted language learning speech recognition Gaussian mixture model FORMANT Gabor feature NEURALNETWORK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