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平滑无痕 润物无声——“分类加法计数原理与分步乘法计数原理(第一课时)”教学设计与评析 被引量:1
1
作者 范宗标(设计) 连春兴(评析) 《中国数学教育(高中版)》 2013年第3期15-19,22,共6页
分类加法计数和分步乘法计数是处理计数问题的两种基本思想方法.本节课是以学生熟悉的大量实例为材料,以计数原理的核心“分步”和“分类”为主线展开的.其中,“创设情境→给出实例→总结原理”环节重在引导学生发现原理,“运用原... 分类加法计数和分步乘法计数是处理计数问题的两种基本思想方法.本节课是以学生熟悉的大量实例为材料,以计数原理的核心“分步”和“分类”为主线展开的.其中,“创设情境→给出实例→总结原理”环节重在引导学生发现原理,“运用原理→再论原理→再用原理→练习小结”环节重在引导学生加深对原理核心的认识.通过“小步走”教学模式的实施,学生对两个原理的掌握落到了实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分类加法计数原理 分步乘法计数原理 “小步走” 教学模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加、减、乘、除、捆、插、隔、化——论说解排列组合问题的“八字方针”
2
作者 陈继武 《数理化解题研究(高中版)》 2005年第8期25-26,共2页
排列与组合问题,其思维方法较为独特灵活,以致一些学生在学习上很容易出现“一听就懂、一过就忘、一做就错”的不良情况.因此,教师在教学中非常有必要把书本知识进行活化.“加、减、乘、除、捆、插、隔、化”,就是笔者在解摊列与... 排列与组合问题,其思维方法较为独特灵活,以致一些学生在学习上很容易出现“一听就懂、一过就忘、一做就错”的不良情况.因此,教师在教学中非常有必要把书本知识进行活化.“加、减、乘、除、捆、插、隔、化”,就是笔者在解摊列与组合问题的思维过程中,挖掘和提炼的思维方法,简称“八字方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排列组合问题 分类计数原理 高中 数学 例题解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排列、组合和概率的误区
3
作者 范长如 《中学生数理化(高二数学、高考数学)》 2004年第2期8-9,共2页
在解答有关排列、组合的问题时,首先要明确所要完成的事件,进而分清每一做法、事件是否完成,从而区分是用分类计数原理,还是用分步计数原理.
关键词 分步计数原理 分类计数原理 排列 组合 概率 审题 概念 应用题 高中 数学 解题指导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网打尽 十九类排列组合问题
4
作者 彭耿铃 《中学生数理化(高二数学、高考数学)》 2019年第10期13-18,共6页
求解排列、组合问题的基本思路有以下几种:(1)限制条件,排除法:先求出不考虑限制条件的个数,然后减去不符合条件的个数,相当于减法原理;(2)相邻问题,捆绑法:在特定条件下,将几个相关元素当作一个元素来考虑,待整体排好之后再考虑它们“... 求解排列、组合问题的基本思路有以下几种:(1)限制条件,排除法:先求出不考虑限制条件的个数,然后减去不符合条件的个数,相当于减法原理;(2)相邻问题,捆绑法:在特定条件下,将几个相关元素当作一个元素来考虑,待整体排好之后再考虑它们“内部”的排列,它主要用于解决相邻问题;(3)插空法:先把不受限制的元素排列好,然后把特定元素插在它们之间或两端的空隙中;(4)特殊元素、位置优先安排法:对问题中的特殊元素或位置优先排列,然后排列其他一般元素或位置;(5)多元问题,分类法:将符合条件的排列分为几类,根据分类计数原理求出排列总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组合问题 排列 相关元素 分类计数原理 排除法 位置 分类 制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浅谈排列组合问题的几种主要解法
5
作者 邱雪婉 《教师》 2012年第18期77-78,共2页
排列组合由于内容独特,题目灵活多变,其解题方法也多种多样,学生在解题过程中极易出现“重复”或“遗漏”的错误,又无法对问题的结果进行检验,所以它是中学数学教学的一个难点。排列组合也是学习概率与统计知识以及进一步学习高等... 排列组合由于内容独特,题目灵活多变,其解题方法也多种多样,学生在解题过程中极易出现“重复”或“遗漏”的错误,又无法对问题的结果进行检验,所以它是中学数学教学的一个难点。排列组合也是学习概率与统计知识以及进一步学习高等数学有关知识的准备知识。解决问题的关键在于对概念的深刻理解,正确区分分类和分步两个计数原理的差异,对每个过程作认真、全面的分析,做到不“重”、不“漏”。笔者在多年的教学中总结出了排列组合问题的常见类型及其应对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排列组合 分类计数原理 分步计数原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