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论分类表决制对中小股东利益的保护 被引量:2
1
作者 张炜达 《商业时代》 北大核心 2009年第7期50-50,63,共2页
为防止大股东滥用资本多数原则,使中小股东有真正的决策权,中国证监会于2004年试行分类表决制,以加强中小股东表决权重。但由于分类表决制存在的缺陷使中小股东的决策权难以达到预期效果,甚至成为大股东侵害中小股东利益的工具。本文通... 为防止大股东滥用资本多数原则,使中小股东有真正的决策权,中国证监会于2004年试行分类表决制,以加强中小股东表决权重。但由于分类表决制存在的缺陷使中小股东的决策权难以达到预期效果,甚至成为大股东侵害中小股东利益的工具。本文通过分析分类表决制的适用现状及存在的主要问题,提出一些立法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分类表决 中小股东 证券法律 现状 建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评保护中小投资者利益的制度建设——从分类表决机制到《证券投资者保护基金管理办法》谈保护中小投资者利益
2
作者 杨建平 李晓莉 《当代经济管理》 2006年第1期73-76,84,共5页
保护中小投资者的合法权益是证券市场监管的核心,也是证券市场健康运行的基础。从分类表决机制的出台到《证券投资者保护基金管理办法》的颁布体现了政府对中小投资者利益保护政策的落实,也是投资者利益保护方面的制度建设的一大跨越。... 保护中小投资者的合法权益是证券市场监管的核心,也是证券市场健康运行的基础。从分类表决机制的出台到《证券投资者保护基金管理办法》的颁布体现了政府对中小投资者利益保护政策的落实,也是投资者利益保护方面的制度建设的一大跨越。分类表决机制赋予了社会公众股东在公司重大决策问题方面说话的权力,《证券投资者保护基金管理办法》则为投资者撑开一把利益保护伞。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投资音利益 保护 分类表决 监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通过分类表决保护投资者效率的经济分析 被引量:3
3
作者 周世一 《证券市场导报》 北大核心 2004年第8期33-39,共7页
如果公司经营前景是确定的,分类表决将增进公司的效率,有效提高投资者,特别是作为中小投资者的流通股股东的利益,而不会损害作为大股东的非流通股股东的利益。
关键词 股权结构 公司治理结构 中国 上市公司 分类表决 委托-代理关系 中小流通股股东 控股股东 投资者权益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分类表决让独立董事真正维护中小股东的利益
4
作者 马莉 王恩山 《当代经济管理》 2011年第7期35-38,共4页
我国独立董事制度存在的主要问题是独立董事受大股东的控制,没有主动监督大股东及其代理人的动力。解决这一问题的关键是落实中小股东的监督权。实行股权分类表决制度,取消大股东对独立董事有关事项的表决权,将该表决权完全交给中小股东... 我国独立董事制度存在的主要问题是独立董事受大股东的控制,没有主动监督大股东及其代理人的动力。解决这一问题的关键是落实中小股东的监督权。实行股权分类表决制度,取消大股东对独立董事有关事项的表决权,将该表决权完全交给中小股东,可以保证独立董事脱离大股东的控制,回归到中小股东的利益立场。文章最后还构建了一个完善独立董事制度后的新公司治理结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分类表决 独立董事 中小股东利益保护 公司治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媒体治理与中小投资者保护 被引量:135
5
作者 徐莉萍 辛宇 《南开管理评论》 CSSCI 北大核心 2011年第6期36-47,94,共13页
本文考察媒体在股权分置改革及流通股股东分类表决的制度安排下所发挥的治理职能。研究表明,作为宏观治理环境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媒体在股权分置改革中发挥着非常重要的治理作用。在控制其它影响因素的前提下,媒体关注程度越高,治理环... 本文考察媒体在股权分置改革及流通股股东分类表决的制度安排下所发挥的治理职能。研究表明,作为宏观治理环境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媒体在股权分置改革中发挥着非常重要的治理作用。在控制其它影响因素的前提下,媒体关注程度越高,治理环境越好,"公司治理溢价"越高,信息环境和信息质量越有保证,非流通股股东的私有利益越小,中小流通股股东所面临的信息风险越低,相应地,其所要求的实际对价也会相对较低。反之,中小流通股股东会向那些媒体关注程度较低公司的非流通股股东要求更高的对价。同时,密集的媒体披露水平可以明显影响甚至强化非流通股持股对实际对价所产生的正向相关关系。分组回归分析的结果表明,这些媒体的公司治理职能仅在中小流通股股东对实际对价高度满意的研究样本中存在。进一步,媒体的这些公司治理职能的发挥主要是通过提高中小流通股股东参与股改投票的热情、进而使其自身意见更有可能在分类表决中得到体现来实现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媒体治理 投资者保护 分类表决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优先股股东与普通股股东的利益冲突与平衡 被引量:8
6
作者 钟颖 《南方金融》 北大核心 2016年第8期50-59,共10页
优先股的权利设计方式较为灵活。具有重要的商事价值,有助于推动资本市场发展、改善公司治理。但是,优先股与普通股在收益权和控制权方面的差异化配置,使优先股股东与普通股股东在股利分配、股份回购、公司合并中存在潜在利益冲突。为... 优先股的权利设计方式较为灵活。具有重要的商事价值,有助于推动资本市场发展、改善公司治理。但是,优先股与普通股在收益权和控制权方面的差异化配置,使优先股股东与普通股股东在股利分配、股份回购、公司合并中存在潜在利益冲突。为防范这种利益冲突演变为利益失衡,应当按照利益平衡的理念,对优先股的发行条件、比例、对象和内容设定等进行必要限制,完善优先股表决权复活规则和分类表决制度,优化优先股赎回制度,严格限制优先股转换为普通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股权结构 优先股 类别股 分类表决制度 表决权复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