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1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焦坪矿区巷道稳定性聚类分析及工程应用
1
作者 于远祥 刘路远 +2 位作者 贺恒炜 霍小泉 岳东 《科学技术与工程》 北大核心 2025年第5期2034-2048,共15页
针对目前煤矿巷道围岩支护方案及其参数设计的盲目性,为提高巷道围岩支护效果,满足矿井安全高效生产要求,以焦坪矿区为工程背景,选取顶板强度、煤帮强度、底板强度、基本顶来压当量、回采扰动、巷道埋深、护巷煤柱宽度、跨高比、顶高比... 针对目前煤矿巷道围岩支护方案及其参数设计的盲目性,为提高巷道围岩支护效果,满足矿井安全高效生产要求,以焦坪矿区为工程背景,选取顶板强度、煤帮强度、底板强度、基本顶来压当量、回采扰动、巷道埋深、护巷煤柱宽度、跨高比、顶高比以及最大水平主应力作为巷道稳定性主控指标,选取16条典型巷道及硐室作为样本,基于层次分析法确定了10个分类指标的权重。在此基础上,对样本巷道稳定性进行了聚类分析,依据F-统计量法选取最优分类数,将样本巷道划分为非常稳定、稳定、基本稳定、不稳定和极不稳定5大类,进而构建了焦坪矿区巷道稳定性的聚类中心。最后,基于上述理论对玉华矿2407回风顺槽围岩稳定性进行了预测,并提出了针对性支护对策及其参数。结果表明,2407回风顺槽稳定性分类结果符合现场工程实际,围岩变形控制效果良好,为工作面安全高效生产提供了有力保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煤矿巷道 聚类分析 稳定性分类 支护对策 工程应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白象山铁矿巷道围岩稳定性分类及支护对策研究 被引量:13
2
作者 齐彪 韩立军 +3 位作者 陈轲 孙茂贵 黄小忠 张建 《金属矿山》 CAS 北大核心 2014年第6期31-36,共6页
针对白象山铁矿现有巷道围岩稳定性分类方法无法有效指导巷道支护设计的现状,基于地质雷达探测和围岩物理力学性质试验,综合采用冶金矿山锚喷支护围岩分类和围岩松动圈分类方法,制定了巷道围岩稳定综合分类表与巷道支护方案选择标准。... 针对白象山铁矿现有巷道围岩稳定性分类方法无法有效指导巷道支护设计的现状,基于地质雷达探测和围岩物理力学性质试验,综合采用冶金矿山锚喷支护围岩分类和围岩松动圈分类方法,制定了巷道围岩稳定综合分类表与巷道支护方案选择标准。根据白象山铁矿巷道围岩的稳定性状况,将围岩分为I到V共5类:I类围岩稳定,一般不支护或喷50~60 mm混凝土封闭围岩;V类围岩稳定性极差,采用直径20~22 mm、长度2 200~2 400 mm的螺纹钢锚杆、钢筋梯(钢筋网)以及锚索进行支护,并考虑采用型钢支架加强支护,底板铺设反底拱,实施全断面注浆加强支护。工程实践表明,以白象山铁矿巷道支护方案选择标准为依据进行巷道支护设计,针对不同巷道围岩类别选用合理的支护形式与参数,可以有效地控制巷道围岩的收敛变形,保证巷道围岩的长期安全与稳定,具有较高的工程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巷道 围岩 稳定性分类 支护对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地下工程围岩稳定性分类的突变级数法研究 被引量:65
3
作者 宫凤强 李夕兵 高科 《中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5期1081-1086,共6页
提出基于突变级数理论的地下工程围岩稳定性分类的评价方法。根据突变级数理论,对影响地下工程围岩稳定性的因素(包括岩石质量指标、岩石单轴饱和抗压强度、完整性系数、结构面强度系数和地下水渗水量)进行多层次分解,对数据进行归一化... 提出基于突变级数理论的地下工程围岩稳定性分类的评价方法。根据突变级数理论,对影响地下工程围岩稳定性的因素(包括岩石质量指标、岩石单轴饱和抗压强度、完整性系数、结构面强度系数和地下水渗水量)进行多层次分解,对数据进行归一化处理,结合突变理论与模糊数学理论,进行综合量化运算,得到最后的评价类别。利用广州抽水蓄能电站一期工程的12个实测数据和插值法得到的18个学习样本,建立地下工程围岩稳定性分级的突变级数模型,并用于电站二期工程22处围岩的稳定性分类中。研究结果表明,突变级数法的判别结果比较符合实际,并与人工神经网络法、支持向量机法判别结果较一致,为地下工程围岩稳定性分类提供了一种新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突变级数法 地下工程 围岩 稳定性分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Hopfield网络的地下工程围岩稳定性分类 被引量:8
4
作者 常利营 卢建移 +1 位作者 段波 陈群 《岩土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S1期194-197,共4页
运用具有联想记忆功能的Hopfield神经网络对地下工程的围岩稳定性进行分类,选用岩石质量指标RQD、岩石单轴饱和抗压强度Rw、完整性系数Kv、结构面强度系数Kf和地下渗水量ω等5个指标作为分类的影响因素,利用matlab中提供的函数构建网络... 运用具有联想记忆功能的Hopfield神经网络对地下工程的围岩稳定性进行分类,选用岩石质量指标RQD、岩石单轴饱和抗压强度Rw、完整性系数Kv、结构面强度系数Kf和地下渗水量ω等5个指标作为分类的影响因素,利用matlab中提供的函数构建网络并进行仿真,通过对分类标准的记忆,建立一个可以对地下工程围岩稳定性进行分类的hopfield网络。然后将网络用于漫湾水电站和广州抽水蓄能电站两个工程围岩的实测数据进行围岩分类,来检验网络的分类能力。研究表明,Hopfield网络的分类结果是比较可靠的,网络收敛速度很快,具有很好的实用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HOPFIELD神经网络 稳定性分类 围岩 地下工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投影寻踪插值模型的围岩稳定性分类研究 被引量:8
5
作者 陈广洲 徐晓春 +1 位作者 汪家权 解华明 《岩土力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6期1897-1901,共5页
由于受到多种因素的综合作用,因此对围岩稳定性进行准确分类是一个难题。选取影响围岩分类的5个主要因素,根据分类标准,采用在每级标准中随机内插的方法,得到50个标准样本,用于构建分类模型。针对上述复杂优化模型,采用遗传算法进行优化... 由于受到多种因素的综合作用,因此对围岩稳定性进行准确分类是一个难题。选取影响围岩分类的5个主要因素,根据分类标准,采用在每级标准中随机内插的方法,得到50个标准样本,用于构建分类模型。针对上述复杂优化模型,采用遗传算法进行优化,以获得的最佳投影方向为基础,得到围岩稳定性分类的投影寻踪插值模型。实例分析表明:该模型的分类结果是准确和可靠的,与采用其他几种分类方法所得结论一致。此外,该模型可以得出每个样本的具体得分值,即使对属于同一级的样本也可以排出它们的优劣顺序,因而具有较高的分类精度,是一种更具有应用前景的新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围岩稳定性分类 投影寻踪插值模型 遗传算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模糊综合评判的回采巷道围岩稳定性分类 被引量:14
6
作者 魏锦平 李宗岑 桑培淼 《煤炭工程》 北大核心 2010年第5期69-72,共4页
通过阐述模糊综合评判的主要内容,介绍了影响回采巷道围岩稳定性的主要因素,并对回采巷道围岩稳定性进行了分类,利用VB编程设计了人机友好交互界面,简化了模糊综合评判的计算过程,通过该界面得出郑煤集团教学二矿巷道围岩为Ⅳ类不稳定... 通过阐述模糊综合评判的主要内容,介绍了影响回采巷道围岩稳定性的主要因素,并对回采巷道围岩稳定性进行了分类,利用VB编程设计了人机友好交互界面,简化了模糊综合评判的计算过程,通过该界面得出郑煤集团教学二矿巷道围岩为Ⅳ类不稳定围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模糊综合评判 巷道围岩 稳定性分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神经网络的巷道围岩稳定性分类研究进展 被引量:7
7
作者 单仁亮 孔祥松 单鹏 《矿业安全与环保》 北大核心 2014年第3期109-112,115,共5页
系统阐述了人工神经网络的基本原理,分析了巷道围岩稳定性分类中的指标选取及分类方法。目前的大部分研究在确定分类指标的基础上,将巷道围岩稳定性分为4种或5种类型,建立高精度模型判别围岩稳定性类型成为研究的关键点。从基于BP神经... 系统阐述了人工神经网络的基本原理,分析了巷道围岩稳定性分类中的指标选取及分类方法。目前的大部分研究在确定分类指标的基础上,将巷道围岩稳定性分为4种或5种类型,建立高精度模型判别围岩稳定性类型成为研究的关键点。从基于BP神经网络、RBF神经网络、与其他方法结合的神经网络巷道围岩稳定性分类三方面剖析了目前的研究现状。指出非线性动态系统、多方法联合应用、分类指标科学化是基于神经网络的巷道围岩稳定性分类的发展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神经网络 巷道围岩 稳定性分类 研究进展 分类方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边坡稳定性分类评价的同伦模糊C-均值聚类算法 被引量:3
8
作者 文建华 周翠英 +1 位作者 黄林冲 程晔 《岩土力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5期1457-1461,共5页
针对单一模糊C-均值聚类算法对初始聚类中心初值敏感性问题,引入同伦理论,提出了同伦模糊C-均值聚类算法。以三峡库岸研究程度较高的36个边坡为对象,采用同伦模糊C-均值聚类算法对边坡的稳定性进行分类,研究边坡最佳分类级数和算法的收... 针对单一模糊C-均值聚类算法对初始聚类中心初值敏感性问题,引入同伦理论,提出了同伦模糊C-均值聚类算法。以三峡库岸研究程度较高的36个边坡为对象,采用同伦模糊C-均值聚类算法对边坡的稳定性进行分类,研究边坡最佳分类级数和算法的收敛性、可靠性。边坡聚类结果研究表明,同伦模糊C-均值聚类算法对初始聚类中心的选取没有明显的依赖性,是一个具有全局最优解的聚类方法,其结果明显好于单一模糊C-均值聚类算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同伦理论 模糊C-均值聚类算法 边坡稳定性分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巷道围岩稳定性分类的MBP神经网络预测研究 被引量:4
9
作者 盛建龙 方奕晖 胡建华 《武汉科技大学学报》 CAS 2004年第4期349-351,共3页
研究BP神经网络的工作原理和改进技术,分析巷道围岩稳定性的影响因素,基于改进的MBP神经网络建立了围岩稳定性分类的神经网络识别模型。研究结果表明,该预测模型性能好,预测精度高,预测结果能很好地拟合地下工程实际,验证了该模型的可... 研究BP神经网络的工作原理和改进技术,分析巷道围岩稳定性的影响因素,基于改进的MBP神经网络建立了围岩稳定性分类的神经网络识别模型。研究结果表明,该预测模型性能好,预测精度高,预测结果能很好地拟合地下工程实际,验证了该模型的可行性和实用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巷道 围岩稳定性分类 MBP神经网络 预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模糊聚类综合分析的煤巷围岩稳定性分类研究 被引量:5
10
作者 张涛 郝兵元 钱翰飞 《中国矿业》 北大核心 2020年第4期116-119,125,共5页
为研究近距离煤层煤巷围岩稳定性分类及支护参数的合理选取,以相似地质条件矿井的巷道围岩力学性质参数作为分析样本,并依据模糊-聚类综合评判法,通过Matlab软件中的FCM工具函数进行围岩稳定性分类研究;结合矿井概况,提出巷道支护参数... 为研究近距离煤层煤巷围岩稳定性分类及支护参数的合理选取,以相似地质条件矿井的巷道围岩力学性质参数作为分析样本,并依据模糊-聚类综合评判法,通过Matlab软件中的FCM工具函数进行围岩稳定性分类研究;结合矿井概况,提出巷道支护参数优化方案,通过围岩变形监测对优化方案进行验证。结果表明:神州煤业一采区运输巷属于第Ⅳ类不稳定巷道,模糊综合评价的结果对巷道支护参数的选取和围岩变形具有指导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围岩稳定性分类 模糊聚类 近距离煤层 支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能源电力系统并网设备小扰动稳定分析(二):导出机理与稳定性分类探讨 被引量:23
11
作者 宫泽旭 艾力西尔·亚尔买买提 +5 位作者 辛焕海 张欣 鞠平 袁小明 屠竞哲 傅闯 《中国电机工程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4期5126-5139,共14页
该文第一部分从稳定性等价、标称性和鲁棒性3个角度,提出稳定分析方法/判据适应性的定性原则和量化评估指标。第二部分将进一步针对同步机、变流器和双馈机组等典型设备,分析现有稳定判据的适用性及判据对应的失稳物理解释是否合理,并... 该文第一部分从稳定性等价、标称性和鲁棒性3个角度,提出稳定分析方法/判据适应性的定性原则和量化评估指标。第二部分将进一步针对同步机、变流器和双馈机组等典型设备,分析现有稳定判据的适用性及判据对应的失稳物理解释是否合理,并从主导输出变量角度探讨稳定问题的分类方法。首先,利用所提评估指标,验证现有同步机低频振荡和次同步振荡/谐振的稳定分析方法和物理解释的合理性;其次,利用所提评估指标分析变流器和双馈机组振荡问题,探讨其适用的稳定判据、导出机理及主导输出变量;最后,提出基于物理机理及主导输出变量的设备稳定性分类新思路,从矢量角度将设备稳定性分为相角主导的同步稳定、幅值主导的电压稳定和它们特殊组合而成的电气谐振3类。同时还探讨宽频带振荡概念、设备稳定和系统稳定间的联系及稳定性分类的可拓展性等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同步机 变流器 双馈机组 稳定机理 稳定性分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巷道围岩稳定性分类及锚杆支护设计软件 被引量:3
12
作者 王锐锋 刘文斌 郑挪成 《煤矿设计》 北大核心 2000年第2期7-10,共4页
本文介绍了巷道围岩稳定性分类及锚杆支护设计软件的编制原理和编制特点 ,并给出了一个具体的工程实例 。
关键词 围岩 稳定性分类 锚杆支护 设计 软件 巷道支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Stacking策略的稳定性分类器组合模型研究 被引量:10
13
作者 吴挡平 张忠林 曹婷婷 《小型微型计算机系统》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5期1045-1049,共5页
针对Bagging、AdaBoost等通用的集成算法对于稳定性分类算法集成效果不是很好的问题,提出了基于Stacking策略的稳定性分类器组合算法.该算法通过构造一个两层的叠加式框架结构,融合数据降维技术处理两层分类器的输入特征,对4种稳定性分... 针对Bagging、AdaBoost等通用的集成算法对于稳定性分类算法集成效果不是很好的问题,提出了基于Stacking策略的稳定性分类器组合算法.该算法通过构造一个两层的叠加式框架结构,融合数据降维技术处理两层分类器的输入特征,对4种稳定性分类器(LDA、GLM、SVM、KNN)进行组合学习.利用UCI数据集测试算法的性能.实验结果表明:相比一些集成算法(RF、Bagging、C50、AdaBoost),基于Stacking策略稳定性分类器组合模型可以获得更高的分类准确率.同时也为二分类的分类模型提供了一个可行的参考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tacking方法 稳定性分类 分类精度 数据降维技术 集成算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采场顶板稳定性动态工程分类的Fisher判别分析 被引量:3
14
作者 杨清波 戴兴国 邹洋 《矿冶工程》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2期20-23,共4页
基于Fisher判别分析理论,综合考虑岩石介质条件、环境条件以及工程条件3大方面,并遵循超前性与实用性原则,选取采场的直接顶单轴抗压强度、岩石质量指标、煤体抗压强度、工作面推进速度及顶板水文状况5个因素作为判别分析的因子,建立采... 基于Fisher判别分析理论,综合考虑岩石介质条件、环境条件以及工程条件3大方面,并遵循超前性与实用性原则,选取采场的直接顶单轴抗压强度、岩石质量指标、煤体抗压强度、工作面推进速度及顶板水文状况5个因素作为判别分析的因子,建立采场顶板稳定性动态分类的Fisher判别分析模型。将该方法应用于某采场顶板稳定性动态工程分类预测中,以现场26组数据作为训练样本,建立具体的Fisher判别函数,回判估计的误判率极低,并利用第一判别函数确定特定顶板合理的工作面推进速度范围,指导工程实际施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采场顶板 稳定性动态工程分类 FISHER判别分析 误判率 工作面推进速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巷道顶板岩层沉积稳定性分析 被引量:7
15
作者 刘洪涛 樊龙 +3 位作者 宋高峰 赵海啸 汤达 韩斌 《煤矿开采》 北大核心 2012年第2期54-56,共3页
为了确定巷道顶板不同区域的稳定性,采用岩芯采取和描述、岩石切片显微观测为主要研究方法,以煤岩沉积学为理论基础,以岩层砂泥比值为主要指标,将矿井顶板稳定性分为Ⅰ~Ⅴ级。结果表明:将砂泥比进行标准化处理后,可以做为顶板岩层稳定... 为了确定巷道顶板不同区域的稳定性,采用岩芯采取和描述、岩石切片显微观测为主要研究方法,以煤岩沉积学为理论基础,以岩层砂泥比值为主要指标,将矿井顶板稳定性分为Ⅰ~Ⅴ级。结果表明:将砂泥比进行标准化处理后,可以做为顶板岩层稳定性分类的重要依据,并据此得出矿井的顶板稳定性分类图;试验矿井顶板砂岩层强度低、湿式钻眼时岩层强度弱化、锚杆锚索锚固质量达不到设计要求的主要原因是由于原始沉积环境的不同而使砂泥比值过小、泥岩含量大、顶板稳定性大部分区域为Ⅲ~Ⅴ级所致。在进行Ⅳ,Ⅴ级顶板支护参数设计时,要重点监控岩层强度下降造成的支护结构失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沉积 强度差异性 稳定性分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双高”电力系统非经典稳定性分析 被引量:6
16
作者 孙秋野 隋政麒 +4 位作者 王睿 沈千翔 李大双 姚葭 孙城皓 《中国电机工程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S1期1-13,共13页
高比例可再生能源和高比例电力电子设备(即“双高”)并网有力推动了“双碳”战略发展,但同时也产生了低频及次/超同步宽频振荡等新的稳定问题。虽然国内外已有众多针对此类非经典稳定性问题的分析方法,但仍缺少对其失稳本质的探索。为此... 高比例可再生能源和高比例电力电子设备(即“双高”)并网有力推动了“双碳”战略发展,但同时也产生了低频及次/超同步宽频振荡等新的稳定问题。虽然国内外已有众多针对此类非经典稳定性问题的分析方法,但仍缺少对其失稳本质的探索。为此,该文提出一种阻抗角稳定性分析方法,试图从本质上解释“双高”系统产生非经典稳定问题的原因。首先,该文通过实际测试系统首次发现逆变器等效阻抗幅值会随系统电流增大而增大,而相位基本保持不变这一现象;其次,提出阻抗角稳定性分析方法,分析“双高”系统失稳的本质原因,并进一步得到阻抗角稳定判别区间。研究表明,“双高”电力系统的宽频振荡问题是由于系统无功功率受到扰动,导致阻抗角发生变化,使得无功功率无法恢复到原始平衡点所引发的。此外,该文基于所提出的阻抗角稳定性分析方法,提出了新的电力系统稳定性分类方式。最后,通过仿真验证了阻抗角稳定性分析方法的正确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高”电力系统 非经典稳定性 宽频振荡 阻抗角稳定性 稳定性分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包西铁路煤窑(矿)采空区稳定性评价及处理原则 被引量:3
17
作者 苗晓岐 《铁道建筑》 北大核心 2013年第9期88-90,共3页
包西铁路大保当至张桥段所经陕北地区地层多为煤系地层,现代煤矿与古煤窑采空区密布,严重影响了线路位置的确定及工程的设置。经过大量的地质综合勘察工作,查明了沿线采空区分布及开挖特点,在借鉴了既有神延铁路所经采空区的稳定性评价... 包西铁路大保当至张桥段所经陕北地区地层多为煤系地层,现代煤矿与古煤窑采空区密布,严重影响了线路位置的确定及工程的设置。经过大量的地质综合勘察工作,查明了沿线采空区分布及开挖特点,在借鉴了既有神延铁路所经采空区的稳定性评价原则及采空区处理经验后,结合包西铁路所经采空区的特点,制定了适合包西铁路采空区的稳定性评价原则及分类标准,最终确定了煤窑(矿)采空区不同工程的处理措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包西铁路采空区 稳定性评价分类 地基处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活鸡兔煤矿顶板稳定性分析与支护方案设计 被引量:5
18
作者 董俊亮 王庆雄 +1 位作者 李晓龙 王军 《科学技术与工程》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期123-128,共6页
为精细化研究活鸡兔煤矿2-2煤层顶板岩层稳定性并提出针对性的支护方案,采用理论分析、现场探测、数值模拟等方法对活鸡兔2-2煤层范围内岩层顶板稳定性进行了分析与计算。结果表明:活鸡兔2-2煤层巷道以Ⅰ类顶板为主,局部区域出现Ⅱ类和... 为精细化研究活鸡兔煤矿2-2煤层顶板岩层稳定性并提出针对性的支护方案,采用理论分析、现场探测、数值模拟等方法对活鸡兔2-2煤层范围内岩层顶板稳定性进行了分析与计算。结果表明:活鸡兔2-2煤层巷道以Ⅰ类顶板为主,局部区域出现Ⅱ类和Ⅲ类顶板;巷道顶板整体完整性好,局部小裂隙发育;工作面回采扰动对Ⅰ类顶板巷道稳定性影响较小,对Ⅲ类顶板巷道存在有限影响。据此提出了活鸡兔2-2煤层Ⅰ类、Ⅱ类和Ⅲ类顶板条件下巷道支护方案并进行了现场试验,结果表明所提出方案能有效地维护巷道顶板稳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顶板稳定性分类 围岩结构探测 数值模拟 支护参数设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深度学习理论的高光谱图像分类方法 被引量:7
19
作者 李玥 罗滔 《激光杂志》 北大核心 2020年第9期221-224,共4页
针对当前高光谱图像处理方法无法对高光谱图像进行有效分类,为了提高光谱图像分类正确率,提出了深度学习理论的高光谱图像分类方法。首先分析了高光谱图像分类的研究进展,找到引起高光谱图像分类正确率的原因,然后进行高光谱图像分类特... 针对当前高光谱图像处理方法无法对高光谱图像进行有效分类,为了提高光谱图像分类正确率,提出了深度学习理论的高光谱图像分类方法。首先分析了高光谱图像分类的研究进展,找到引起高光谱图像分类正确率的原因,然后进行高光谱图像分类特征提取和选择,建立高光谱图像分类特征向量集,最后引入深度学习理论对高光谱图像分类特征进行学习,建立高光谱图像分类器,并采用当前常用的高光谱图像数据集进行了仿真实验,结果表明,本文方法的高光谱图像分类精度超过90%,明显减少了高光谱图像分类误差,高光谱图像分类结果十分稳定,获得了比当前高光谱图像分类方法更好的结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深度学习理论 高光谱图像 分类方法 特征向量 分类稳定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认知诊断评价中测验结构的优化设计 被引量:7
20
作者 彭亚风 罗照盛 +2 位作者 喻晓锋 高椿雷 李喻骏 《心理学报》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2期1600-1611,共12页
Q矩阵是认知诊断评价的基础和核心要素,它反映了测验的构念和内容设计,直接影响着测验诊断分类的效果。本文采用Monte Carlo模拟,研究了6种属性层级关系下,不同的Q矩阵设计对于认知诊断效果的影响。用模式判准率的均值和标准差分别从分... Q矩阵是认知诊断评价的基础和核心要素,它反映了测验的构念和内容设计,直接影响着测验诊断分类的效果。本文采用Monte Carlo模拟,研究了6种属性层级关系下,不同的Q矩阵设计对于认知诊断效果的影响。用模式判准率的均值和标准差分别从分类准确性和稳定性的角度来评价诊断效果。实验结果表明:(1)不同属性层级关系下,分类准确性会随着测验长度的增加而提高,但当测验长度增加到一定程度时,会出现"天花板效应";(2)Q矩阵中R*的个数(NR*)会影响测验的分类准确性及稳定性:NR*越大,测验的分类稳定性越高,当测验长度为属性个数的整数倍,且NR*为测验长度相对属性个数的最大奇数倍时分类准确性最高;(3)Q矩阵中除R*以外的项目考察的属性个数会随着属性层级关系的不同对测验的分类准确性和稳定性产生不同的影响。根据实验结果,本研究提出了进行诊断评价时Q矩阵优化设计的一些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认知诊断评价 Q矩阵 测验结构设计 分类准确性 分类稳定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