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14篇文章
< 1 2 1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分类数量对消费者选择类型影响的实证分析 被引量:1
1
作者 严欢 周庭锐 黄能伟 《商业时代》 北大核心 2012年第4期22-23,共2页
消费者在日常生活中经常面临享乐品和实用品的选择问题。本研究通过实验发现,保持备选规模不变,分类数量增加,会显著提高消费者选择实用品的可能性,实验显示,决策困难在分类数量对消费者选择实用品的效应上起中介作用,当消费者感觉到决... 消费者在日常生活中经常面临享乐品和实用品的选择问题。本研究通过实验发现,保持备选规模不变,分类数量增加,会显著提高消费者选择实用品的可能性,实验显示,决策困难在分类数量对消费者选择实用品的效应上起中介作用,当消费者感觉到决策并不困难时,分类数量对消费者选择实用品的正向作用消失。最后讨论了本研究的理论与实际管理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分类数量 多样性感知 选择类型 享乐品 实用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藏西北高寒荒漠植物群落的数量分类与排序
2
作者 杨小菊 强巴克珠 +2 位作者 郭凯瑜 罗大庆 屈兴乐 《中国草地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2期44-54,共11页
为探究藏西北高寒荒漠植物群落类型及分布情况,确定影响群落分布的环境因子,为藏西北地区高寒荒漠群落保护和恢复提供理论依据。采用双向指示种分析(TWINSPAN)和典范对应分析(CCA)的方法,对藏西北地区136个样地进行统计分析。结果表明:(... 为探究藏西北高寒荒漠植物群落类型及分布情况,确定影响群落分布的环境因子,为藏西北地区高寒荒漠群落保护和恢复提供理论依据。采用双向指示种分析(TWINSPAN)和典范对应分析(CCA)的方法,对藏西北地区136个样地进行统计分析。结果表明:(1)136个样地共记录维管束植物131种,隶属27科67属,其中双子叶植物占主导地位,菊科、豆科、禾本科、蔷薇科和莎草科是研究区的优势科;(2)TWINSPAN数量分类将藏西北高寒荒漠植物划分成22个群丛,以草本植物优势种命名的群丛居多;(3)CCA排序表明,影响群落分布的首要环境因子是经度和纬度,其次是海拔,CCA排序进一步阐明了藏西北高寒荒漠植物群落整体上呈现出明显的水平地带性分布格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藏西北地区 高寒荒漠 植物群落 数量分类 排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锦屏水电站植被数量分类与排序 被引量:26
3
作者 何惠琴 李绍才 +2 位作者 孙海龙 刘世昌 熊文兰 《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8期3706-3712,共7页
以锦屏梯级水电站大河湾段植被为研究对象,以河流流向为基础布置样方,将50个样方物种重要值及其环境因子进行TWINSPAN数量分类和DCA排序,结果显示:(1)由TWINSPAN数量分类将植被划分为7种类型,雅致雾水葛(Pouzolziaelegans)灌草群落为该... 以锦屏梯级水电站大河湾段植被为研究对象,以河流流向为基础布置样方,将50个样方物种重要值及其环境因子进行TWINSPAN数量分类和DCA排序,结果显示:(1)由TWINSPAN数量分类将植被划分为7种类型,雅致雾水葛(Pouzolziaelegans)灌草群落为该区域的主要群落。(2)以TWINSPAN数量分类为基础的DCA二维排序图将样方分为6个生态类型,DCA二维排序图横轴从左至右海拔高度逐渐降低;排序纵轴由下至上坡度逐渐升高。(3)以TWINSPAN数量分类在DCA排序图中有明确的分布范围和界限,DCA排序与TWINSPAN数量分类结合使用,能很好反映群落与环境因子间的生态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电站 数量分类 排序 TWINSPAN DCA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河南宝天曼植物群落数量分类与排序 被引量:31
4
作者 史作民 刘世荣 +1 位作者 程瑞梅 蒋有绪 《林业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0年第6期20-27,共8页
应用二元指示种分析 (TWINSPAN)和无偏对应分析 (DCA)对河南宝天曼植物群落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 :TWINSPAN将植物群落分成了岩栎林、千金榆林、铁木刺楸林、栓皮栎化香林、栓皮栎林、栓皮栎茅栗林、茅栗林、锐齿槲栎化香林、短柄锐... 应用二元指示种分析 (TWINSPAN)和无偏对应分析 (DCA)对河南宝天曼植物群落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 :TWINSPAN将植物群落分成了岩栎林、千金榆林、铁木刺楸林、栓皮栎化香林、栓皮栎林、栓皮栎茅栗林、茅栗林、锐齿槲栎化香林、短柄锐齿槲栎林、山杨白桦林、锐齿栎林、化香漆树青榨槭林、青冈栎林、杜鹃林、杈叶槭水曲柳林、山茱萸林、栾树林、河楸枫杨林、飞蛾槭林、青檀林、黄荆灌丛、金钱槭银鹊树林和领春木林等 2 3种类型 ;DCA排序结果基本上反映了植物群落与环境因子的关系 ,第 1排序轴主要反映了热量的变化 ,第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植物群落 排序 宝天曼 河南 数量分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黄麻种质资源数量分类研究 被引量:16
5
作者 祁建民 李维明 +3 位作者 林荔辉 郑云雨 林儒明 卢浩然 《作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6年第5期587-594,共8页
估算了我国和东南亚等地区100份黄麻品种11个产量和纤维品质性状的主成分,以主成分欧氏距离为基础作系统聚类分析;以第一和第二主成分向量作二维排序分类,结果表明: 1.前3个主成分分别为生产力因子(80.3%)、纤维强力因子(8.2%)、纤... 估算了我国和东南亚等地区100份黄麻品种11个产量和纤维品质性状的主成分,以主成分欧氏距离为基础作系统聚类分析;以第一和第二主成分向量作二维排序分类,结果表明: 1.前3个主成分分别为生产力因子(80.3%)、纤维强力因子(8.2%)、纤维支数因子(6.2%),其累计贡献率达94.74%。根据品种主成分表现,评选出681、梅峰4号、7110等8个综合性状优良的品种。 2.在D^2=3.75水平上,100份品种系统聚类可分为2个大类群和5个相互距离较远的单一品种自成体系的类,结果与自然类型分组相近。 3.二维排序分类与系统聚类结果基本一致,具有直观、简便等优点。 本文还对主成分分析、系统聚类分析、二维排序分析进行了讨论和比较,认为在种质资源分类时,应包括较多的性状和足够大的样本容量,才能有较好的稳定性、可靠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麻 种质资源 主成分 数量分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橄榄种质资源果实表型性状多样性分析及其数量分类研究 被引量:40
6
作者 吴如健 万继锋 +3 位作者 韦晓霞 陈瑾 胡菡青 潘少霖 《果树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5期797-805,共9页
【目的】分析橄榄种质果实表型性状多样性,并根据其多样性进行数量分类。【方法】参考《果树种质资源描述符—记载项目及评价标准》和《橄榄种质资源描述规范和数据标准》等标准进行观测和描述,应用Q型聚类、R型聚类和主成分分析等方法... 【目的】分析橄榄种质果实表型性状多样性,并根据其多样性进行数量分类。【方法】参考《果树种质资源描述符—记载项目及评价标准》和《橄榄种质资源描述规范和数据标准》等标准进行观测和描述,应用Q型聚类、R型聚类和主成分分析等方法。【结果】11个数量性状中,单果质量的变异系数最大为42.00%,可食率的变异系数最小为3.44%。16个描述性状平均变异类型2.9个,果实形状的变异类型最为丰富,为5个。Q型聚类分析将60份种质资源在欧氏距离为27.81时分为3个组群,组群内的种质资源以果实的形状、大小和品质聚类;R型聚类分析将27个表型性状在相关系数2.27处聚为3组,多数性状表现两两相关或关系密切;主成分分析结果将27个表型性状简化为8个主成分,包含果实形状等16个表型性状。【结论】橄榄种质资源的果实表型性状存在丰富的多样性,果实形状等16个表型性状对数量分类起重要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橄榄 种质资源 果实 表型性状 多样性 数量分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国产菱属植物数量分类学研究 被引量:14
7
作者 胡仁勇 丁炳扬 +1 位作者 黄涛 郑朝宗 《浙江大学学报(农业与生命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4期419-423,共5页
应用数量分类的方法 ,将采自国内 12个省的 37个居群用 31个性状进行 Q、R聚类分析和主成分分析 (PCA) ,探讨了国产菱属植物间的亲缘关系 ,同时对分类性状进行了评价 .结果表明 :国产菱属的37个居群可以划分成细果野菱和野菱两个种 ,栽... 应用数量分类的方法 ,将采自国内 12个省的 37个居群用 31个性状进行 Q、R聚类分析和主成分分析 (PCA) ,探讨了国产菱属植物间的亲缘关系 ,同时对分类性状进行了评价 .结果表明 :国产菱属的37个居群可以划分成细果野菱和野菱两个种 ,栽培类型由于受人为影响较大 ,不能作为种一级来处理 .31个性状中以果体大小的性状最为重要 ,可作为种的划分依据 ,而腰角的有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量分类 居群 菱属 中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柴胡属药用植物的数量分类研究(Ⅰ) 被引量:24
8
作者 舒璞 袁昌齐 +3 位作者 佘孟兰 刘一真 相秉仁 安登魁 《西北植物学报》 CAS CSCD 1998年第2期277-283,共7页
综合研究了柴胡属植物的形态、解剖和花粉方面的性状,对中国柴胡属药用的14种、2变种、1变型进行了数量分类研究。根据植物分类学的实际意义,首次提出了中国柴胡属植物的分类系统,分为2亚属,2组;探讨了柴胡属药用植物各种间... 综合研究了柴胡属植物的形态、解剖和花粉方面的性状,对中国柴胡属药用的14种、2变种、1变型进行了数量分类研究。根据植物分类学的实际意义,首次提出了中国柴胡属植物的分类系统,分为2亚属,2组;探讨了柴胡属药用植物各种间的亲缘关系及种间、种下单位的分类关系;并通过对分类性状的主成分分析和排序,找出了柴胡属植物分类中所应依据的重要性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柴胡属 药用植物 数量分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果梅品种数量分类研究 被引量:16
9
作者 高志红 章镇 +1 位作者 盛炳成 张玉明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9年第2期12-15,共4页
该文旨在对果梅种质资源进行整理、分类,以便加工、栽培利用.对43个果梅品种及李、杏、桃的部分代表品种的22个性状进行了聚类分析.结果表明:采用SAS聚类方法,可以比较理想地将供试的品种分开.在λ=1.115水平上,桃... 该文旨在对果梅种质资源进行整理、分类,以便加工、栽培利用.对43个果梅品种及李、杏、桃的部分代表品种的22个性状进行了聚类分析.结果表明:采用SAS聚类方法,可以比较理想地将供试的品种分开.在λ=1.115水平上,桃、梅、李、杏独立成类,而在λ=0.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果梅 数量分类 聚类分析 品种分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云南部分野生枇杷种质资源的数量分类研究 被引量:12
10
作者 胡文舜 陈秀萍 +4 位作者 李韬 张守梅 林旗华 邓朝军 郑少泉 《果树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3期403-408,共6页
调查了145份云南野生、半野生枇杷种质资源的29个枝梢及叶片性状,采用数量分类学的方法对该群体进行研究。Q型聚类分析可以比较理想地将145份种质在L1=20.64水平上分为5个组,实验表明老叶叶背茸毛脱落与否、叶柄长度、叶脉对数和叶片长... 调查了145份云南野生、半野生枇杷种质资源的29个枝梢及叶片性状,采用数量分类学的方法对该群体进行研究。Q型聚类分析可以比较理想地将145份种质在L1=20.64水平上分为5个组,实验表明老叶叶背茸毛脱落与否、叶柄长度、叶脉对数和叶片长度在枇杷属植物分类中起着重要作用。R型聚类分析探讨了29个性状的相关性,结果表明多数性状具有相对独立性。主成分分析表明,29个性状可综合分为10个主成分,其累积贡献率达71.8%,根据前10个主成分与性状间的相关性,选出了影响力比较大的17个性状,并分为3个分类等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枇杷 种质资源 形态特征 数量分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辣椒地方品种的主成分分析及数量分类 被引量:19
11
作者 邹学校 侯喜林 +6 位作者 戴雄泽 马艳青 周群初 李雪峰 张竹青 刘荣云 陈文超 《湖南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3期243-246,共4页
为了进一步优化辣椒杂交品种,估算了36个辣椒地方品种的主要病害抗性、果实营养含量和农艺性状等15个性状的主成分值,并将其分为5大类.结果表明数量分类的结果基本反映了辣椒品种间的遗传差异,符合实际情况.当主成分的特征值的累计贡献... 为了进一步优化辣椒杂交品种,估算了36个辣椒地方品种的主要病害抗性、果实营养含量和农艺性状等15个性状的主成分值,并将其分为5大类.结果表明数量分类的结果基本反映了辣椒品种间的遗传差异,符合实际情况.当主成分的特征值的累计贡献率大于75%时,主成分值就能基本反映原来性状的遗传特征.比较不同的系统聚类方法,类平均法较好地适用于辣椒品种的数量分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辣椒 抗病性 营养含量 主成分分析 数量分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46种杜鹃花属植物表型性状的数量分类 被引量:27
12
作者 周兰英 王永清 +1 位作者 张丽 胡泽明 《林业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8期67-75,共9页
选择44个在杜鹃分类中的重要性状用SPSS10.0进行分析,其中二元性状18个、多元性状13个、数量性状13个。Q聚类采用平均欧氏距离平方系数,R聚类采用相关系数距离,聚类方法采用类间平均链锁法。Q聚类结果将46种杜鹃花属植物分为特征明显的... 选择44个在杜鹃分类中的重要性状用SPSS10.0进行分析,其中二元性状18个、多元性状13个、数量性状13个。Q聚类采用平均欧氏距离平方系数,R聚类采用相关系数距离,聚类方法采用类间平均链锁法。Q聚类结果将46种杜鹃花属植物分为特征明显的2大类群,即有鳞类杜鹃和无鳞的常绿类杜鹃,在2大类群下的聚类结果与传统的形态分类基本吻合,但美容杜鹃和汶川星毛杜鹃的亚组归属值得商榷。R聚类结果表明性状被分为明显不同的组,鳞片出现部位、花器构造、外部器官尺寸等性状群内有较强的相关关系。主成分分析中,前3个主成分累积贡献率达60.39%,表明杜鹃分类中存在重要性状,主要是有无鳞片、有无腺体和毛被以及叶、花、果的大小等;对分类贡献不大的性状主要有雄蕊数、萼片是否具毛、萼裂片长短、花冠颜色、花丝基部毛、花冠毛等。主成分分析结果与Q聚类结果基本一致,揭示在杜鹃分类时应选择重要性状,避免过多次要性状的干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杜鹃花属 数量分类 主成分分析 聚类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枇杷品种资源的数量分类 被引量:15
13
作者 刘权 王桂荣 +1 位作者 吕均良 沈德绪 《果树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3年第3期137-141,共5页
对我国及日本的共50个枇杷品种,采用100个形态学及生理生化指标,这些指标分三个等级,给以不同的权重进行数量分类计算,当权重为6∶3∶1时,分类结果最佳.50个品种被聚成三大类群:一、果实较小,肉色偏淡,以江苏品种为主,浙江部分品种.二... 对我国及日本的共50个枇杷品种,采用100个形态学及生理生化指标,这些指标分三个等级,给以不同的权重进行数量分类计算,当权重为6∶3∶1时,分类结果最佳.50个品种被聚成三大类群:一、果实较小,肉色偏淡,以江苏品种为主,浙江部分品种.二、果中等大,肉色偏深,以安徽品种为主,部分为浙、闽品种.三、福建产大果形品种,色深.从日本引入3个品种分别被划在第一、二群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枇杷 品种资源 数量分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部分月季花品种的数量分类研究 被引量:23
14
作者 马燕 毛汉书 陈俊愉 《西北植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3年第3期225-231,共7页
用数量分析的方法,对80个月季、蔷薇及其远缘杂种的样本进行了系统分析与整理。Q型聚类分析结果表明,可将80个样本分为9类,并初步揭示了各类型间的亲缘关系。首次提出了将中国古老月季分为高大和低矮两个型,将新培育出的具有较高抗性的... 用数量分析的方法,对80个月季、蔷薇及其远缘杂种的样本进行了系统分析与整理。Q型聚类分析结果表明,可将80个样本分为9类,并初步揭示了各类型间的亲缘关系。首次提出了将中国古老月季分为高大和低矮两个型,将新培育出的具有较高抗性的远缘杂种月季另立为灌丛月季型的分类方案。同时,分析并预测了采用中国原产的蔷薇野生种与古老月季品种或现代月季品种杂交,后代可能形成的月季品种类型。并对花卉品种数量分类中的一些方法进行了初步探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月季花 品种 数量分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百合品种间的数量分类研究 被引量:17
15
作者 张西丽 周厚高 +1 位作者 周焱 宁云芬 《广西植物》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0年第4期325-328,共4页
根据 4 8个形态学性状 ,应用聚类分析将 9个不同来源的百合品种分为 3个类群 :亚洲系、东方系和麝香系。并显示了东方系和麝香系亲缘关系较近 ,符合北美百合协会对百合品种的分类与百合的育种历史、演化关系。文中将 4 8个形态学性状数... 根据 4 8个形态学性状 ,应用聚类分析将 9个不同来源的百合品种分为 3个类群 :亚洲系、东方系和麝香系。并显示了东方系和麝香系亲缘关系较近 ,符合北美百合协会对百合品种的分类与百合的育种历史、演化关系。文中将 4 8个形态学性状数据集划分为营养器官性状与生殖器官性状两个数据子集。单独采用营养器官性状子集进行聚类分析时 ,出现较大的差异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百合品种 聚类分析 亲缘关系 数量分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蚕豆主要数量性状的遗传主成份和数量分类 被引量:10
16
作者 袁名宜 孙海宁 +2 位作者 张佩兰 刘洋 熊国富 《遗传》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7年第5期14-16,共3页
对50个蚕豆品种的7个数量性状进行了遗传主成份分析,初步提出了评选蚕豆品种的遗传主成份标准,并筛选出18个综合性状优良的亲本品种。测定了50个蚕豆品种的遗传距离,根据遗传距离大小,将50个蚕豆品种聚类为2群、3类、9... 对50个蚕豆品种的7个数量性状进行了遗传主成份分析,初步提出了评选蚕豆品种的遗传主成份标准,并筛选出18个综合性状优良的亲本品种。测定了50个蚕豆品种的遗传距离,根据遗传距离大小,将50个蚕豆品种聚类为2群、3类、9组。分类结果指出,蚕豆品种的遗传距离大小与地理差异有些似有一定关系,但在总体上,二者间无必然联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蚕豆 遗传主成份 数量性状 数量分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四川牡丹生境群落的数量分类与排序 被引量:11
17
作者 夏小梅 王娟 +1 位作者 彭培好 刘贤安 《东北林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期37-40,共4页
根据四川牡丹野外样方调查数据,采用双向指示种分析(TWINSPAN)方法对四川牡丹生境群落进行数量分类,并采用典范对应分析(CCA)方法对四川牡丹分布区群落与环境因子的关系进行定量研究。结果表明:数量分类将四川牡丹生境群落24个样方划分... 根据四川牡丹野外样方调查数据,采用双向指示种分析(TWINSPAN)方法对四川牡丹生境群落进行数量分类,并采用典范对应分析(CCA)方法对四川牡丹分布区群落与环境因子的关系进行定量研究。结果表明:数量分类将四川牡丹生境群落24个样方划分为10个群丛;CCA样方和物种排序结果显示,四川牡丹生境群落分布格局是由坡度、海拔、土壤自然含水率等环境因子综合决定的。而四川牡丹生境群落类型在很大程度上由群落优势种的分布格局决定,揭示了四川牡丹群丛类型和物种分布格局随环境梯度变化的趋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四川牡丹 生境群落 数量分类 CCA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三峡大老岭地区森林群落的数量分类研究 被引量:31
18
作者 沈泽昊 金义兴 +2 位作者 赵子恩 吴金清 黄汉东 《武汉植物学研究》 CSCD 2000年第2期99-107,共9页
在大量的群落样方调查基础上 ,利用二元指示种分类法 ( TWINSPAN)对三峡大老岭地区的森林群落进行数量分类 ,并据此划分该地区山地植被垂直带的高度范围 ,讨论了TWINSPAN方法的特点及其应用于结构复杂的亚热带森林时应依据的原则。最后 ... 在大量的群落样方调查基础上 ,利用二元指示种分类法 ( TWINSPAN)对三峡大老岭地区的森林群落进行数量分类 ,并据此划分该地区山地植被垂直带的高度范围 ,讨论了TWINSPAN方法的特点及其应用于结构复杂的亚热带森林时应依据的原则。最后 ,文章总结了大老岭地区的森林群落类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长江三峡 大老岭 森林群落 TWINSPAN 数量分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表型性状数量分类的梅品种遗传多样性分析 被引量:11
19
作者 沈玉英 丁夏君 +4 位作者 高志红 王飞 房伟民 佟兆国 章镇 《果树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5期802-807,共6页
为了探明梅的亲缘关系和分析梅的遗传多样性,以南京农业大学梅种质资源圃保存的84个梅品种为试材,运用SPSS11.5对叶花果等31个表型性状进行Q聚类和主成分及因子分析,结果表明,欧氏距离2.58,84个梅品种分为5组,长农17等13个果梅品种为第1... 为了探明梅的亲缘关系和分析梅的遗传多样性,以南京农业大学梅种质资源圃保存的84个梅品种为试材,运用SPSS11.5对叶花果等31个表型性状进行Q聚类和主成分及因子分析,结果表明,欧氏距离2.58,84个梅品种分为5组,长农17等13个果梅品种为第1组;红梅等30个果梅品种为第2组;重叶梅等15个花梅品种为第3组;银红朱砂等9个花梅品种为第4组;小绿萼等17个花梅品种为第5组。透骨红居于花梅和果梅之间。31个表型性状中果实光亮度等10个性状对梅数量分类起重要作用。由此得出结论,花梅与果梅存在一定的遗传差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表型性状 数量分类 遗传多样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蔷薇品种的数量分类学研究 被引量:17
20
作者 张广进 赵兰勇 +3 位作者 王芬 张恒亮 邵大伟 招雪晴 《山东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2期175-180,共6页
本文将数量分类方法应用于蔷薇品种的分类,共选取了37个形态性状,采用SAS聚类方法,对20个蔷薇品种进行了数量分类学研究。结果表明,枝型为蔷薇品种分类的主要标准,是稳定的,作为一个比较高级的分类标准是适宜的;按照“二元分类法”原则,... 本文将数量分类方法应用于蔷薇品种的分类,共选取了37个形态性状,采用SAS聚类方法,对20个蔷薇品种进行了数量分类学研究。结果表明,枝型为蔷薇品种分类的主要标准,是稳定的,作为一个比较高级的分类标准是适宜的;按照“二元分类法”原则,Q型聚类分析可以比较理想地将供试品种在Lq1=1.3948水平上分为两个系:典型藤本系、藤本系;在Lq2=1.2489水平上分为三个类:单瓣类、复瓣类和重瓣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蔷薇 品种 数量分类 聚类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