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14篇文章
< 1 2 6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文13西油藏构建分类储层井网研究及应用 被引量:2
1
作者 窦让林 王磊 《断块油气田》 CAS 北大核心 2011年第2期248-250,共3页
以深层高压低渗为特点的文13西油藏高含水后期井网不完善,二、三类层在弹性能量释放后得不到有效水驱动用,开发效果呈变差趋势。针对开发中存在的问题,通过基础地质研究,充分认识不同类型储层剩余油潜力及分布类型,通过室内实验和矿场试... 以深层高压低渗为特点的文13西油藏高含水后期井网不完善,二、三类层在弹性能量释放后得不到有效水驱动用,开发效果呈变差趋势。针对开发中存在的问题,通过基础地质研究,充分认识不同类型储层剩余油潜力及分布类型,通过室内实验和矿场试验,积极探索储层水驱开发效果及规律。在此基础上,依托集成配套工艺技术的攻关及应用,重新构建与开发特点相适应的分类储层注采井网。通过缩小井距、压缩层段,合理控制层间渗透率级差,建立了二、三类层有效的水驱体系,通过井点优化抽稀,拉大井距,进一步提高了一类层水驱波及效率。实践表明,通过针对性的措施调整,油藏水驱动用程度提高,生产形势好转,采收率提高。针对该油藏所进行的有益探索对同类油藏的开发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压低渗油藏 高含水后期 水驱 细分重组 分类储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核磁共振与分形理论的致密砂岩储层分类评价
2
作者 苏珍 赵永刚 +5 位作者 苗万春 黄治梁 李仕芳 陈丹 尹帅 骆浩楠 《科学技术与工程》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7期7122-7131,共10页
鄂尔多斯盆地西南部延长组储层是国内典型的致密砂岩储层之一,盆地中部延长组致密砂岩储层分类评价目前已引起了石油企业的重视。为了合理高效地开发鄂尔多斯盆地中部长8_(1)致密砂岩油藏,亟须开展储层分类,精准评价储层。以吴起地区长8... 鄂尔多斯盆地西南部延长组储层是国内典型的致密砂岩储层之一,盆地中部延长组致密砂岩储层分类评价目前已引起了石油企业的重视。为了合理高效地开发鄂尔多斯盆地中部长8_(1)致密砂岩油藏,亟须开展储层分类,精准评价储层。以吴起地区长8_(1)致密砂岩储层为例,通过核磁共振实验数据计算目的层的分形维数值,并结合铸体薄片、扫描电镜等实验资料,对长8_(1)致密储层的微观孔隙结构进行定量研究;同时分析储层分形维数和储层物性的关系,运用基于核磁共振实验的分形理论对致密砂岩储层进行分类评价。结果表明:吴起地区长8_(1)致密砂岩储层岩石类型主要为岩屑长石砂岩,孔隙结构以粒间溶孔、长石溶孔为主;依据T_(2)谱曲线和分形维数法均将储层分为3类,各类储层对应相关的分形维数,分形维数与物性参数具有较好的相关性,以此表征了储层孔隙结构的复杂程度。将核磁共振实验与分形维数法结合定量地表征致密砂岩储层的微观特征,可提高储层分类的准确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核磁共振实验 分形维数法 致密砂岩 储层分类评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海上低渗气藏储层分类及测井渗透率精细评价——以莺琼盆地DF13-A气田为例
3
作者 汤翟 吴勃翰 +4 位作者 吴一雄 陈嵘 张顺超 申富豪 伍操为 《中国海上油气》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59-70,共12页
随着勘探技术的进步,低渗气藏作为接替常规油气的重要领域,成为目前石油行业勘探开发的热点。但低渗储层非均质性较强,常规单一的孔-渗交会图适用性差,测井渗透率评价精度低,导致储层甜点被低估,影响油气田开发方案部署。针对该问题,本... 随着勘探技术的进步,低渗气藏作为接替常规油气的重要领域,成为目前石油行业勘探开发的热点。但低渗储层非均质性较强,常规单一的孔-渗交会图适用性差,测井渗透率评价精度低,导致储层甜点被低估,影响油气田开发方案部署。针对该问题,本研究开展储层分类研究及测井渗透率精细评价,用于提高储层渗透率的计算精度。本研究首先建立基于粒度特征参数的岩心分类标准以及基于测井曲线主成分的井上类别判识模型,实现储层类别的连续判识;随后利用核磁共振资料构建储层连续毛管压力曲线和孔径分布曲线用于验证储层分类的可靠性;最后基于井上储层类别及分类渗透率计算模型,实现了测井渗透率的精细评价。该方法在莺琼盆地低渗储层取得了良好的应用,渗透率预测精度得到明显的提高,为海上低渗气藏高效勘探、气田开发方案编制提供有力支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莺琼盆地 低渗气藏 储层分类 渗透率评价 毛管压力曲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孔隙结构和核磁测井建立火山岩储层分类标准——以松南断陷查干花气田为例 被引量:4
4
作者 王敏 曹玥 +3 位作者 李万才 赵文琦 王文庸 宋玉莹 《油气藏评价与开发》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216-223,236,共9页
以松南断陷查干花气田火石岭组火山岩为例,平均孔隙度、渗透率分别为4.5%和0.08×10^(-3)μm^(2),储层致密且非均质性强,需要大套储层一起试气才能达标,储层分类标准难以确定。利用物性数据、高压压汞、核磁共振等实验进行火山岩储... 以松南断陷查干花气田火石岭组火山岩为例,平均孔隙度、渗透率分别为4.5%和0.08×10^(-3)μm^(2),储层致密且非均质性强,需要大套储层一起试气才能达标,储层分类标准难以确定。利用物性数据、高压压汞、核磁共振等实验进行火山岩储层微观结构分析,通过多参数对比建立了微观分类标准,采用核磁测井作为衔接,从微观参数推导到宏观参数,综合建立了火山岩储层分类评价标准,其中包括微观结构的孔喉半径、排驱压力、退汞饱和度等,以及核磁测井和实验的T2谱分布、离心饱和度,还有宏观参数孔隙度、渗透率、饱和度、声波时差、岩性密度、电阻率,将储层由好到坏划分为A、B和C类,该方法可操作性强,为新钻井的测试方案以及勘探、开发水平井的“甜点”层优选提供了可靠依据。研究方法与认识对开展火山岩储层的分类研究具有一定的参考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松南断陷 查干花气田 储层分类评价 核磁测井 微观结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岩相约束的致密砂岩储层分类评价——以苏里格东二区盒8段致密砂岩储层为例 被引量:2
5
作者 李玢 张林 +9 位作者 吕凤清 严锐涛 孙盼科 周瑞丰 王江 甘春玲 敬光彬 陈裕龙 姜世一 朱思成 《西安石油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23-33,共11页
针对苏里格东二区致密砂岩储层物性差、微观孔隙结构及非均质性特征复杂等问题,开展以岩相为基本单元的储层特征研究,并结合宏观结构与微观特征对储层进行综合分类评价。结果表明,研究区目的层盒8下亚段共发育块状层理砾岩相、块状层理... 针对苏里格东二区致密砂岩储层物性差、微观孔隙结构及非均质性特征复杂等问题,开展以岩相为基本单元的储层特征研究,并结合宏观结构与微观特征对储层进行综合分类评价。结果表明,研究区目的层盒8下亚段共发育块状层理砾岩相、块状层理中粗砂岩相、交错层理中粗砂岩相、平行层理细砂岩相、波状层理/块状层理粉细砂岩相和水平层理/块状层理泥岩相6种岩相类型。其中交错层理中粗砂岩相及块状层理中粗砂岩相物性、孔喉大小及连通性相对较好,非均质弱。基于岩相、孔隙结构及其非均质性表征参数,建立了储层综合分类评价标准,将目的层储层划分为Ⅰ—Ⅳ类,并基于单井储层分类评价结果,总结了递变型、厚层交互型、薄层频繁交互型、厚薄相间型4种储层发育模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致密砂岩储层 岩相 孔隙结构 储层分类评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渤海锦州南变质岩潜山油田储层分类及其剩余油分布规律 被引量:2
6
作者 王双龙 岳宝林 +2 位作者 祝晓林 郑炀 赵兴刚 《东北石油大学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89-99,I0006,共12页
渤海锦州南油田为变质岩潜山油田,进入中高含水期,油井见水规律多样,剩余油分布复杂,稳油控水难度日益增大。根据取心、测井、薄片、生产动态等资料,采用三维物理模拟和数值模拟等方法,划分储层类型,讨论不同储层类型剩余油分布规律。... 渤海锦州南油田为变质岩潜山油田,进入中高含水期,油井见水规律多样,剩余油分布复杂,稳油控水难度日益增大。根据取心、测井、薄片、生产动态等资料,采用三维物理模拟和数值模拟等方法,划分储层类型,讨论不同储层类型剩余油分布规律。结果表明:锦州南变质岩潜山油田分为背斜型、半背斜型及掀斜抬升型3类储层,受不同类型储层裂缝开度、密度、连通关系,以及油、水井距离等因素影响;背斜型储层采油井无水采油期长,剩余油主要富集基质系统和构造高部位裂缝系统,提高基质系统的渗吸作用,加强剩余油动用;半背斜型储层采油井存在优势见水方向,剩余油主要富集非优势见水方向的裂缝系统和基质系统,通过流场调控加强非优势见水方向的注水波及系数,提高剩余油动用;掀斜抬升型储层采油井易快速水淹,裂缝系统和基质系统剩余油大量富集,通过控制含水率上升提高剩余油动用。该结果对同类型潜山油田剩余油挖潜具有指导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变质岩潜山 裂缝性储层 储层分类 剩余油分布 锦州南油田 渤海油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普光气田飞仙关组块状台缘滩相储层成岩相特征分析
7
作者 刘璇 曾大乾 +4 位作者 游瑜春 王丹丹 刘国萍 李辉 李倩 《断块油气田》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268-276,共9页
普光气田飞仙关组块状台缘滩储层剩余气开发潜力大,但储层成岩差异较大,非均质性强,形成机理上不明确。文中综合运用岩心、薄片、地化数据、阴极发光等资料,对储层成岩演化与成岩相划分进行研究,明确成岩相分布规律。研究表明:1)白云岩... 普光气田飞仙关组块状台缘滩储层剩余气开发潜力大,但储层成岩差异较大,非均质性强,形成机理上不明确。文中综合运用岩心、薄片、地化数据、阴极发光等资料,对储层成岩演化与成岩相划分进行研究,明确成岩相分布规律。研究表明:1)白云岩为渗透回流和埋藏成因,储层经历了准同生期组构选择性溶蚀,中、晚成岩期非组构选择性溶蚀,晚期破裂作用和较为普遍的重结晶、胶结、充填作用。根据主要成岩作用可将储层划分为早期溶蚀胶结准同生云化相、早期溶蚀重结晶相、持续溶蚀埋藏云化相3类。2)早期溶蚀胶结准同生云化相岩性为鲕粒云岩,早期组构选择性溶蚀形成的孔隙被保存,但喉道被胶结作用破坏,导致其具有高孔低渗、难动用的特点,是进一步挖潜的潜力区;早期溶蚀重结晶相储层以残余颗粒结构为主,储层物性相对差,孔隙连通性较好,较难动用;持续溶蚀埋藏云化相普遍经历埋藏白云岩化,胶结充填物类型多样,受到非组构选择性溶蚀作用,形成溶蚀缝、洞和晶间溶孔,整体表现为高孔高渗、易动用。3)成岩相的分布受控于储层沉积期水动力大小、海平面升降及构造位置。该研究成果可应用于经历复杂成岩作用的礁滩相碳酸盐岩储层的非均质性评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块状滩相 成岩相 形成机理 储层分类 飞仙关组 普光主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石臼坨凸起西段C区块古近系东三段岩石物理相特征及储层分类评价
8
作者 孙藏军 周军良 +2 位作者 常涛 舒晓 吴小张 《海洋地质前沿》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0期29-38,共10页
利用岩芯、铸体薄片、扫描电镜、常规物性及动态监测等资料,以渤海C区块东三段砂砾岩储层为靶区,开展沉积相、成岩相及孔隙结构相综合作用下的岩石物理相研究,并基于岩石物理相进行储层分类评价。研究区东三段以扇三角洲前缘亚相沉积为... 利用岩芯、铸体薄片、扫描电镜、常规物性及动态监测等资料,以渤海C区块东三段砂砾岩储层为靶区,开展沉积相、成岩相及孔隙结构相综合作用下的岩石物理相研究,并基于岩石物理相进行储层分类评价。研究区东三段以扇三角洲前缘亚相沉积为主,发育近岸水道、碎屑流、远岸水道和分流间湾4种沉积微相。成岩相划分为泥/砂质杂基充填相、压实致密相、不稳定组分溶蚀相和碳酸盐胶结相。孔隙结构相划分为大孔粗喉、中孔中喉、大孔细—中喉和小孔细喉。选取储集层品质指数(RQI)值表征不同沉积相、成岩相及孔隙结构相对储层的影响,通过计算储集层岩石物理相的定量参数值,表征不同相的综合作用下对储层物性和产能的影响,并将研究区东三段岩石物理相划分为3类,对应Ⅰ-Ⅲ类储层。利用东三段生产井投产初期所获得的产出剖面测试资料,验证了通过岩石物理相静态参数划分储集层类别的合理性。研究成果可为下一步注采优化调整及潜力调整井位优选提供一定的地质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石臼坨凸起 东三段 岩石物理相 储层分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岩心渗流能力约束的砂砾岩储层分类方法研究
9
作者 熊镭 王培春 +1 位作者 李瑞娟 郑炀 《石油物探》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881-889,共9页
连续的储层分类结果是油藏开发方案编制及储层改造的重要依据。海上油田测井资料匮乏,并且因采用单层测试造成生产资料少,故非均质砂砾岩储层分类存在困难。首先结合渗流能力法和图版法储层分类的优势,在不同类型砂砾岩岩心物性分析的... 连续的储层分类结果是油藏开发方案编制及储层改造的重要依据。海上油田测井资料匮乏,并且因采用单层测试造成生产资料少,故非均质砂砾岩储层分类存在困难。首先结合渗流能力法和图版法储层分类的优势,在不同类型砂砾岩岩心物性分析的基础上,按渗流能力对取心井段储层进行分类;然后选取敏感测井曲线构建储集元素和渗流元素并建立储层指示因子;最后利用岩心渗流能力分类结果约束储层指示因子,建立基于常规测井曲线的储层分类标准。该储层分类方法在渤海海域C油田东三段砂砾岩储层的实际应用结果表明,其储层分类结果与岩心渗流能力分类结果吻合度较高,且与核磁共振测井反映的孔隙结构特征及生产测井结果均具有良好的一致性,解决了海上油田储层分类难度大的问题,实现了砂砾岩储层纵向和横向上的连续分类,为海上油田高效开发提供了技术支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储层分类 测井 砂砾岩 岩心 渗流能力 劳伦茨曲线 储层指示因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知识迁移驱动的跨油田存储分类模型
10
作者 贡玉军 《无线电通信技术》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447-453,共7页
油气数据中的知识对于储层自动分类至关重要,合理管理并利用油气数据可以帮助石油公司做出最佳决策,从而大大降低成本。现有方法主要集中在单个地质区块进行储层分类,但在新的区块中效果不佳。如何跨地质油田传递地底特征,并准确进行储... 油气数据中的知识对于储层自动分类至关重要,合理管理并利用油气数据可以帮助石油公司做出最佳决策,从而大大降低成本。现有方法主要集中在单个地质区块进行储层分类,但在新的区块中效果不佳。如何跨地质油田传递地底特征,并准确进行储层分类是一个非常重要且具有挑战性的问题。提出了知识迁移驱动的跨油田存储(Knowledge Transfer-driven Cross-oilfield Storage,KTCS)分类模型,包含一个多尺度传感器提取(Multi-scale Sensor Extraction,MSE)模块,用于从多变量测井曲线中提取地质特征的多尺度特征表示。设计了特定特征学习(Specific Feature Learning,SFL)模块,充分利用不同油田的特定信息,使用知识注意力迁移(Knowledge Attention Transfer,KAT)模块学习不变的特征表示,将源油田的地质知识迁移到目标油田。通过对现实世界的工业数据集进行大量的实验来评估所提KTCS模型的性能,与非迁移方法相比,KTCS模型的F1分数至少提高了15.7%。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储层分类 知识迁移 多尺度传感器 地质知识 工业数据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毛管压力曲线和分形理论在储层分类中的应用 被引量:23
11
作者 刘义坤 王永平 +2 位作者 唐慧敏 王凤娇 陈凌云 《岩性油气藏》 CSCD 2014年第3期89-92,100,共5页
应用MIFA方法计算了大庆油田M区块某检查井21块岩样的分形维数,并应用分形维数大小将储层划分为三大类,同时又应用毛管压力曲线形态分类方法对储层进行了分类。结果表明:应用毛管压力曲线形态和利用分形维数对储层分类的结果一致;同一... 应用MIFA方法计算了大庆油田M区块某检查井21块岩样的分形维数,并应用分形维数大小将储层划分为三大类,同时又应用毛管压力曲线形态分类方法对储层进行了分类。结果表明:应用毛管压力曲线形态和利用分形维数对储层分类的结果一致;同一类别的储层不仅毛管压力曲线形态相近而且储层微观参数也相近,且随着分形维数的增大,储层的物性变差,尤其是储层的非均质性变强。通过统计21块样品的水洗程度,发现分形维数越大,样品的水洗程度越弱,也进一步验证了分形维数越大,储层的物性越差和非均质性越严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毛管压力曲线 分形理论 储层分类 水洗程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低孔低渗砂泥岩储层分类评价方法 被引量:29
12
作者 钟淑敏 刘传平 章华兵 《大庆石油地质与开发》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5期167-170,共4页
大庆长垣扶余油层为砂泥岩低孔、特低渗储层,孔隙结构极为复杂。孔隙结构是控制岩性油气藏流体分布和有效渗流能力的重要因素,对储层的测井电性特征、产能性质和产能有重要影响。利用毛管压力曲线开展储层微观孔隙结构分类评价,应用... 大庆长垣扶余油层为砂泥岩低孔、特低渗储层,孔隙结构极为复杂。孔隙结构是控制岩性油气藏流体分布和有效渗流能力的重要因素,对储层的测井电性特征、产能性质和产能有重要影响。利用毛管压力曲线开展储层微观孔隙结构分类评价,应用储层微观特征参数刻度岩心分析资料得到了储层品质指数并建立其储层分类标准;通过岩心刻度测井技术研制了常规测井资料储层分类标准并实现了单井逐层分类解释,为储层流体识别和建立精细储量参数模型奠定了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低孔低渗储层 毛管压力 储层品质指数 测井资料 储层分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克拉玛依砾岩油藏储层分类特征及水驱油规律 被引量:37
13
作者 吕建荣 谭锋奇 +3 位作者 许长福 孙楠 周元泽 付玮琪 《东北石油大学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15年第4期21-30,118,共11页
克拉玛依砾岩油藏目前处于高含水开发阶段,储层精细分类特征研究及不同油藏类型水驱油机理和影响因素分析成为油藏提高采收率的基础和关键.首先利用储层综合对比技术,从沉积物源、岩石学特征、物性特征、渗流特征及孔隙结构等方面分析... 克拉玛依砾岩油藏目前处于高含水开发阶段,储层精细分类特征研究及不同油藏类型水驱油机理和影响因素分析成为油藏提高采收率的基础和关键.首先利用储层综合对比技术,从沉积物源、岩石学特征、物性特征、渗流特征及孔隙结构等方面分析三类油藏,明确导致不同类型砾岩油藏水驱油机理存在差异的根本原因;然后基于核磁共振岩心分析技术进行微观水驱油机理研究.实验结果表明:水驱过程中大孔隙中的原油采出程度最高,而渗吸过程中主要动用中小孔隙中的原油,水驱方式与渗吸作用的结合可有效提高砾岩油藏采收率.分析三类砾岩油藏储层物性、孔隙结构、微观非均质性、润湿性及原油黏度对水驱油效率的影响,其中物性及微观孔隙结构的不同导致微观水驱油机理的差异,而在宏观上储层的非均质性、润湿性和原油黏度又对注入水的渗流体系和驱替路径起决定作用.综合分析结果表明:Ⅰ类油藏水驱油效率最高,Ⅱ类的次之,Ⅲ类的最差.最后结合测井与生产动态资料,讨论水驱油特征对储层整体水淹规律的控制作用.当储层性质相似时,注水条件越强,水淹程度越高;当注水条件相似时,储层物性越好,水淹越强,另外,相同油藏类型物性较差的Ⅲ、Ⅳ类流动单元储层在非强水洗条件下,一般表现为弱水淹层,甚至为油层,成为剩余油富集的有利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砾岩油藏 储层分类特征 水驱油机理 影响因素 水淹规律 克拉玛依油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姚店油田北区长6油层组储层特征与分类评价 被引量:9
14
作者 郭艳琴 冯娟萍 +2 位作者 欧阳征健 刘昊伟 余芳 《西安科技大学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10年第2期197-201,共5页
利用砂岩薄片、铸体薄片、扫描电镜、压汞等,对鄂尔多斯盆地姚店油田北区上三叠统延长组长6砂岩储层特征进行了分析评价。研究结果表明,长6储集层砂岩主要为细粒长石砂岩,经历了复杂的成岩作用,早期成岩阶段的压实作用造成砂岩原生孔隙... 利用砂岩薄片、铸体薄片、扫描电镜、压汞等,对鄂尔多斯盆地姚店油田北区上三叠统延长组长6砂岩储层特征进行了分析评价。研究结果表明,长6储集层砂岩主要为细粒长石砂岩,经历了复杂的成岩作用,早期成岩阶段的压实作用造成砂岩原生孔隙丧失;碳酸盐和石英、长石的次生加大胶结是降低储层物性的主要胶结作用,而碎屑颗粒周围绿泥石薄膜的发育则有效地保存了部分原生粒间孔隙;溶蚀作用产生的次生孔隙可大大改善本区砂岩储层的物性条件。孔隙主要为残余粒间孔和溶孔。孔隙小,分布状况差,结构复杂。喉道细小且不均匀,结构以小孔细喉型为主,是典型的低孔低渗储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姚店油田北区 成岩作用 孔隙类型 孔隙结构 储层分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模糊C均值聚类与Bayes判别的致密油储层分类评价 被引量:12
15
作者 王伟 康胜松 +2 位作者 高峰 郭粉转 张亮 《特种油气藏》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5期118-124,共7页
为解决常规致密油储层因缺乏岩心分析资料而难以进行储层分类评价的难题,通过优选属性参数,应用模糊C均值算法划分致密油储层最优类别,再运用Bayes判别分析法建立储层类别与常规测井属性的关系式,利用常规采油井的测井属性判别储层的类... 为解决常规致密油储层因缺乏岩心分析资料而难以进行储层分类评价的难题,通过优选属性参数,应用模糊C均值算法划分致密油储层最优类别,再运用Bayes判别分析法建立储层类别与常规测井属性的关系式,利用常规采油井的测井属性判别储层的类别。现场实践应用表明:利用该方法划分的鄂尔多斯盆地志丹地区长7Ⅱ^6、长7Ⅰ^2射孔砂体储层类别与试油结果一致,研究区203口井储层划分吻合率为89.7%。该研究对高效开发致密油藏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致密油 储层分类 模糊C均值聚类 Bayes判别 储层评价 鄂尔多斯盆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应用压汞资料对长庆地区长6段储层进行分类研究 被引量:17
16
作者 李彦山 张占松 +1 位作者 张超谟 陈鹏 《岩性油气藏》 CSCD 2009年第2期91-93,132,共4页
应用毛细管压力曲线可定性研究储层孔隙结构特征,根据储层物性和孔隙结构特征资料对储层进行分类。以上三叠统延长组长6段储层为例进行分类研究,结果表明:该储层为低孔、低渗、特低渗储层。根据储层物性和结构特征,将本层段分为3类储层... 应用毛细管压力曲线可定性研究储层孔隙结构特征,根据储层物性和孔隙结构特征资料对储层进行分类。以上三叠统延长组长6段储层为例进行分类研究,结果表明:该储层为低孔、低渗、特低渗储层。根据储层物性和结构特征,将本层段分为3类储层。从而为该层的进一步合理开发提供了可靠的地质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毛细管压力曲线 孔隙结构 储层分类 长6段 鄂尔多斯盆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柴北缘牛东地区砂砾岩储层特征及分类评价 被引量:13
17
作者 边会媛 韩博华 +3 位作者 王飞 刘国良 李新虎 郭正权 《西安科技大学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20年第5期894-901,共8页
以柴达木盆地北缘牛东地区为代表的山前块状含砾砂岩储层岩性及孔隙结构复杂,储层非均质性强,储层参数评价困难,利用常规测井资料对储层分类效果不理想。基于孔渗、薄片分析、X衍射等岩心测试资料,明确渐新统下干柴沟组储层的岩性、岩... 以柴达木盆地北缘牛东地区为代表的山前块状含砾砂岩储层岩性及孔隙结构复杂,储层非均质性强,储层参数评价困难,利用常规测井资料对储层分类效果不理想。基于孔渗、薄片分析、X衍射等岩心测试资料,明确渐新统下干柴沟组储层的岩性、岩屑、胶结物及储集空间类型等特征。核磁T2谱与毛管压力曲线均能反映储层孔隙结构特征,且核磁测井数据具有连续性,可将核磁测井数据转换为伪毛管压力曲线并对复杂砂砾岩储层进行分类。根据毛管压力曲线特征将储层分成3类,以相同岩心的压汞及核磁实验资料为基础,采用幂函数方法建立了核磁T2谱与毛管压力曲线间的转换模型,可将核磁T2谱转换为随深度连续的伪毛管压力曲线。对柴北缘牛东地区E3储层84块岩心的压汞曲线按照形态进行分类,通过广义神经网络(GRNN)实现全井段伪毛管压力曲线应用于储层类型预测,预测结果与压汞实验分类结果一致,能够为复杂砂砾岩储层类型划分提供理论指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砂砾岩 核磁测井 广义神经网络 毛管压力 储层分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滩控岩溶型白云岩储层分类的渗透率建模方法研究——以川中磨溪—高石梯地区龙王庙组为例 被引量:13
18
作者 司马立强 陈志强 +3 位作者 王亮 范玲 陈河斌 付永红 《岩性油气藏》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3期92-102,共11页
川中磨溪—高石梯地区龙王庙组白云岩储层渗透率受岩溶作用的影响较大,现有渗透率计算模型的适用性较差。利用岩心照片、岩石薄片、高压压汞、核磁共振、物性分析、测井等资料,首先根据岩溶作用、储集空间、孔隙结构对储层进行分类,将... 川中磨溪—高石梯地区龙王庙组白云岩储层渗透率受岩溶作用的影响较大,现有渗透率计算模型的适用性较差。利用岩心照片、岩石薄片、高压压汞、核磁共振、物性分析、测井等资料,首先根据岩溶作用、储集空间、孔隙结构对储层进行分类,将非均质性极强的滩控岩溶型白云岩储层划分为溶洞型、溶孔型与基质孔隙型3种相对均质的储层类型,再运用全直径岩样与标准柱塞样物性分析结果,借助其表征尺度的差异,对各类型储层进行渗透率建模。全直径岩样表征尺度较大,用以建立溶洞型储层渗透率解释模型;标准柱塞样表征尺度较小,用以建立溶孔型与基质孔隙型储层渗透率解释模型。现场应用结果表明,相对于常规Timur公式与核磁Coates等模型,上述分储层类型计算的渗透率值与岩心分析结果更吻合,有效提高了碳酸盐岩滩控岩溶型白云岩储层渗透率计算结果的准确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滩控岩溶型 白云岩储层 储层分类 渗透率建模 龙王庙组 四川盆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临南洼陷北部沙三中亚段砂质碎屑流储层定量分类评价 被引量:4
19
作者 高丽华 夏迪 +2 位作者 韩作振 韩梅 李昊 《山东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期71-81,91,共12页
临南洼陷北部沙三中亚段发育一套砂质碎屑流扇体,取得了较好油气勘探成果,但该区取心井及实验分析资料较少,困扰着该区储层的定量分类评价。首先利用普通薄片及铸体薄片鉴定、物性和压汞测试,确定该套砂质碎屑流储层物性特征并将研究区... 临南洼陷北部沙三中亚段发育一套砂质碎屑流扇体,取得了较好油气勘探成果,但该区取心井及实验分析资料较少,困扰着该区储层的定量分类评价。首先利用普通薄片及铸体薄片鉴定、物性和压汞测试,确定该套砂质碎屑流储层物性特征并将研究区储层分为Ⅰ、Ⅱ、Ⅲ三类;再以岩心物性数据作为储层分类标准,建立使用测井数据作为参数的储层贝叶斯判别函数;最后采用判别函数对研究区各井测井曲线进行储层判别分析,所得储层平面分布特征与沉积相展布特征相符。因此,采用贝叶斯判别函数进行储层判别分析与勘探实践吻合,可用于对研究区储层进行评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砂质碎屑流 储层分类 贝叶斯判别 储层评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随机森林的致密储层分类——以延安气田东部盒8段为例 被引量:9
20
作者 王妍 王若谷 +3 位作者 魏克颖 卢海娇 熊小伟 张天杰 《西安石油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21年第6期1-8,共8页
为了解决储层分类涉及到指标多、需要根据个人经验判别、耗时耗力的问题,提出一种基于随机森林的致密储层分类方法。首先,选取延安气田东部下石盒子组盒8段致密砂岩储层高压压汞曲线进行研究,利用主成分分析法降维得到用于分类的4种特... 为了解决储层分类涉及到指标多、需要根据个人经验判别、耗时耗力的问题,提出一种基于随机森林的致密储层分类方法。首先,选取延安气田东部下石盒子组盒8段致密砂岩储层高压压汞曲线进行研究,利用主成分分析法降维得到用于分类的4种特征。再采用基于CART决策树的随机森林算法进行分类,得到储层分类结果。最后,对分类结果进行校验并优化随机森林算法的参数。实验结果表明,所提出的储层分类方法准确率高,计算代价小,能有效降低时间损耗、节省人力成本。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储层分类 随机森林 主成分分析 致密砂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6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