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分税制模式修正研究
1
作者 谷义 秦家顺 《黑龙江财专学报》 1998年第6期3-6,共4页
分税制——财政权力平衡的一种制度体现,已为市场经济国家广泛采用,以此来协调中央与地方的财政关系。伴随市场化改革的深入,我国于1994年实行了分税制,使中央与地方财政关系发生了深刻变化,但其作为一种过渡性体制。
关键词 分税制模式 中国 税收 税制改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我国现行分税制模式的缺陷
2
作者 劳秦汉 《经济研究参考》 1997年第95期15-16,共2页
由于我国现行的非完全的分税制模式是建立在“财政包干”体制基础之上的,其动机主要是为了加强宏观经济调控,保证中央的财政收入和在财税管理体制中的主导地位。因而对旧体制的因素仍有较多的沿袭,加之外部环境的制约和税制设计上的原因... 由于我国现行的非完全的分税制模式是建立在“财政包干”体制基础之上的,其动机主要是为了加强宏观经济调控,保证中央的财政收入和在财税管理体制中的主导地位。因而对旧体制的因素仍有较多的沿袭,加之外部环境的制约和税制设计上的原因,作为这种渐进式改革下的过渡性的(不彻底)分税制,必然会存在诸多方面的不足和缺陷: 1.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分税制模式 中央与地方 财权划分 财税管理体制 财政包干 武警 税种划分 税制设计 地方税种 体制基础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他国镜鉴与本土结合:共享分税制扬长避短之策略
3
作者 唐明 陈梦迪 《经济研究参考》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8期15-16,共2页
一、发展策略:借鉴德国共享分税制经验设计合适我国国情的共享分税制。“营改增”全面推进之后地方政府2/3以上的税收收入进入共享税范畴,进一步提升了共享税比重,而且共享税在全部税收收入比重高达67.89%,这与德国极其相似,这... 一、发展策略:借鉴德国共享分税制经验设计合适我国国情的共享分税制。“营改增”全面推进之后地方政府2/3以上的税收收入进入共享税范畴,进一步提升了共享税比重,而且共享税在全部税收收入比重高达67.89%,这与德国极其相似,这是我国实行大共享税分税制现实国情背景。加之我国现有的地方专税都是零星小税种,地方主体税种的培育客观上需要较长过程。在上述形势下,我国有必要确定大共享税分税制模式,形成共享税为主、地方税为辅、非税收入及转移支,f,-j-多元化的财力格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分税制模式 共享税 镜鉴 税收收入 收入比重 主体税种 地方政府 非税收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税利分流与税收体制改革目标模式的选择
4
作者 张国干 刘长根 《中央财经大学学报》 CSSCI 1991年第2期57-59,共3页
税利分流作为一种有效处理国家与企业间分配关系的新模式,其理论基础是国家凭借其政治权力所取得的收入——税收,与国家凭借其国有资产所有者代表身份所获得的收入——利润实施双渠分流,这种模式是在改革实践中逐步被认识到的,是对“以... 税利分流作为一种有效处理国家与企业间分配关系的新模式,其理论基础是国家凭借其政治权力所取得的收入——税收,与国家凭借其国有资产所有者代表身份所获得的收入——利润实施双渠分流,这种模式是在改革实践中逐步被认识到的,是对“以利代税”、“以税代利”、“税前还贷”、“税利统包”的扬弃,并先后在重庆、厦门、益阳等大中型城市进行试点,取得了不少经验。但从试点情况来看,税利分流的全面推行,将是一个相当复杂的系统工程。虽然税利分流为相关经济体制改革提供了基本思路,但相关经济体制改革综合配套的目标模式及其过渡方式的正确选择,将是税利分流顺利推行及最终到位的必要保证。因此本文将从税利分流与税收体制改革目标模式选择角度作一些探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税利分流 目标模式的选择 税收体制 所得税制 分税制模式 双主体税制 改革目标模式 主体税种 中央与地方 体制改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提高我国财政收入质量的对策
5
作者 钟振强 《经济研究参考》 2006年第23期16-17,共2页
关键词 财政收入质量 中央与地方 分税制 分税制模式 财税管理体制 固定收入 税种划分 科学模式 税收管理权 财政体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