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70篇文章
< 1 2 9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超声场对化工分离过程的强化 被引量:97
1
作者 秦炜 原永辉 戴猷元 《化工进展》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5年第1期1-5,共5页
近年来,超声场强化化工分离过程的研究十分活跃。本文比较详细地综述了这一领域的研究进展,并结合化工分离过程的特点,探讨了超声场强化化工分离过程的附加效应,为该领域的研究工作提供了有益的途径。
关键词 超声场 分离过程 化学工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生物分离过程研究的新趋势——高效集成化 被引量:16
2
作者 梅乐和 姚善泾 +1 位作者 林东强 朱自强 《化学工程》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9年第5期38-41,共4页
分析了生物分离过程研究的现状和发展趋势, 着重介绍生物分离过程的研究新趋势———高效集成化, 并列举了亲和双水相分配技术,
关键词 生物分离过程 集成化 趋势 分离 生物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反应分离过程模拟 Ⅰ.反应精馏过程 被引量:10
3
作者 漆志文 孙海军 +2 位作者 施军民 张瑞生 于遵宏 《华东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9年第1期19-23,共5页
引入变换变量的概念,将发生平衡反应的反应精馏过程模型变换为普通精馏过程模型,减少了迭代变量,避免了反应量的计算,并易于采用普通精馏的计算方法。针对新模型非线性增强的特点,以松弛法得到初值,以Newton-Raphso... 引入变换变量的概念,将发生平衡反应的反应精馏过程模型变换为普通精馏过程模型,减少了迭代变量,避免了反应量的计算,并易于采用普通精馏的计算方法。针对新模型非线性增强的特点,以松弛法得到初值,以Newton-Raphson法为算法主体,分别对含惰性组分和不含惰性组分的MTBE合成(甲基叔丁基醚)反应精馏过程进行了模拟计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过程模拟 反应精馏 松弛法 反应分离过程 分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药挥发油膜法高效富集的油水分离原理研究及其新型膜分离过程的探索实践 被引量:9
4
作者 朱华旭 唐志书 +5 位作者 郭立玮 刘红波 潘林梅 李博 邢卫红 高从堦 《南京中医药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5期491-495,共5页
膜分离作为新型化工单元操作,可在温和、低成本条件下实现物质分子水平的“高效、低耗”分离,以膜材料为“芯片”再造分离流程可实现物质分离过程“短流程化”,已成为化学工程的重点研究方向之一。通过总结笔者项目组10多年来将膜技术... 膜分离作为新型化工单元操作,可在温和、低成本条件下实现物质分子水平的“高效、低耗”分离,以膜材料为“芯片”再造分离流程可实现物质分离过程“短流程化”,已成为化学工程的重点研究方向之一。通过总结笔者项目组10多年来将膜技术应用于中药油/水分离过程的研究探索,面向中药产业的绿色发展,提出:通过基础研究与应用研究相结合创制新型膜材料,是实现“用”材料和“优化”材料的关键。因此,将多尺度科学的创新性成果有效应用于膜过程分离原理的揭示,利用膜技术的“高效、节能、降耗”等特征实现中药挥发油生产过程的节能减排,构建以膜分离技术为核心的新型分离过程、分离流程及其专属装备,必将为传统产业关键技术的更新换代、新兴产业重大关键技术的研发提供持续性的支持和引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药挥发油 膜法富集 分离原理 多尺度 新型分离过程 实践应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用函数转换法求解分离过程问题——泡、露点计算 被引量:7
5
作者 史贤林 丁惠华 +1 位作者 王纯 韩方煜 《化学工程》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89年第5期23-27,共5页
本文将函数转换法用于分离过程非线性方程的求解。当目标函数存在极值点或拐点时,采用该方法可改变牛顿法的搜索方向,即克服了牛顿法不收敛的困难,又不改变原目标函数的解。通过对极性、烃类物系和含氢体系的泡、露点的考核计算,表明该... 本文将函数转换法用于分离过程非线性方程的求解。当目标函数存在极值点或拐点时,采用该方法可改变牛顿法的搜索方向,即克服了牛顿法不收敛的困难,又不改变原目标函数的解。通过对极性、烃类物系和含氢体系的泡、露点的考核计算,表明该法收敛稳定,速度快,对初值不敏感;与Wegstein法相比,计算时间一般可节省3~4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分离过程 泡点 露点 函数转换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变压器油流带电电荷分离过程的研究 被引量:10
6
作者 于钦学 任文娥 谢恒坤 《高电压技术》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0年第5期36-37,共2页
讨论了油中带电离子的产生及其在固体表面的吸附过程 ,提出了一种新的油流带电电荷分离模型。经试验验证 。
关键词 油浸变压器 变压器油 带电离子 电荷分离过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径流驱动土壤分离过程的影响因素及机制研究进展 被引量:17
7
作者 张冠华 胡甲均 《水科学进展》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2期294-304,共11页
土壤侵蚀包括土壤分离、泥沙输移和泥沙沉积3个子过程,研究这些过程发生、发展的水力、地形、土壤及地表特性等临界条件及各过程间相互影响、相互制约的机制,是建立土壤侵蚀过程模型继而准确预报土壤侵蚀的基础。为加强对径流驱动土壤... 土壤侵蚀包括土壤分离、泥沙输移和泥沙沉积3个子过程,研究这些过程发生、发展的水力、地形、土壤及地表特性等临界条件及各过程间相互影响、相互制约的机制,是建立土壤侵蚀过程模型继而准确预报土壤侵蚀的基础。为加强对径流驱动土壤分离过程的认识,推动土壤侵蚀过程与机理的研究,从径流水动力学特性、土壤特性、近地表特性、土壤分离过程的时空变异特性等方面对径流驱动的土壤分离过程影响因素及机制进行了总结和梳理,在此基础上,从土壤分离过程研究的时空尺度、土壤分离过程的动力学机制、细沟发育及其形态特征、网络结构对土壤分离过程的影响机制、土壤分离与泥沙输移的耦合机制、土壤分离测定方法与标准、土壤侵蚀阻力参数获取与预报等方面,展望了该领域有待深化的问题及今后的发展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壤分离过程 坡面流 土壤侵蚀阻力 影响机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变压吸附空气分离过程的动态模拟 被引量:4
8
作者 杨春育 马宁宁 +2 位作者 焦玉海 晁建平 佟泽民 《石油炼制与化工》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8年第5期49-53,共5页
研究单床三步骤变压吸附空气分离过程,建立相应的改进混合池模型。在模型中轴向压降由Ergun公式描述,同时考虑轴向返混和吸附剂粒内扩散对传质的影响,并用Langmuir吸附等温线表述吸附平衡关系。
关键词 变压吸附 数学模型 空气分离过程 化学反应过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型液相色谱分离过程参数辨识新方法 被引量:14
9
作者 李忠 叶振华 《化工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4年第5期601-610,共10页
本文提出大型液相色谱分离过程流体轴向扩散系数、吸附相平衡常数和总传质系数参数辨识模型,用惰性物为示踪剂扰动应答实验技术和色谱测量技术测定参数。结果表明:在轴向扩散中,涡流扩散占主导地位;轴向扩散系数随流体流速以及装填密度... 本文提出大型液相色谱分离过程流体轴向扩散系数、吸附相平衡常数和总传质系数参数辨识模型,用惰性物为示踪剂扰动应答实验技术和色谱测量技术测定参数。结果表明:在轴向扩散中,涡流扩散占主导地位;轴向扩散系数随流体流速以及装填密度的增大而增大;相平衡常数比总传质系数有较高灵敏度;葡萄糖果糖的相平衡常数随温度的升高而降低,而总传质系数随流体流速和温度的增大而增大;得到理论流出曲线与实验流出曲线一致的结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相平衡 传质 液相色谱 分离过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SMB色谱分离过程的建模与优化 被引量:5
10
作者 徐玲 彭奇均 +1 位作者 蔡宇杰 何凡 《华东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3期300-304,共5页
基于物料平衡理论建立了 SMB色谱分离过程的理想数学模型。以提高产品纯度和收率为目标 ,依据 Massimo三角形理论 ,研究了主要操作参数对 SMB性能的影响。针对具体的分离对象进行了仿真和操作条件寻优 ,并以此指导实际分离实验 ,得到满... 基于物料平衡理论建立了 SMB色谱分离过程的理想数学模型。以提高产品纯度和收率为目标 ,依据 Massimo三角形理论 ,研究了主要操作参数对 SMB性能的影响。针对具体的分离对象进行了仿真和操作条件寻优 ,并以此指导实际分离实验 ,得到满意的结果。说明了简化的模型在操作优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分离过程 建模 优化 三角形理论 模拟移动床 色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内校正2N牛顿-拉甫逊法与新松弛法结合用于多级多组分分离过程的计算 被引量:4
11
作者 史贤林 韩方煜 +1 位作者 王纯 丁惠华 《化学工程》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0年第1期51-57,69,共8页
提出了将“内校正”观点引入2N牛顿-拉甫逊法的新算法,其主要特点是:①在雅可毕(Jacobian)矩阵的计算中同时考虑了温度、汽相流率和液相组成对目标函数的影响,在校正温度、汽相流率的同时,也隐含着对液相组成的校正。②ME方程系由非稳... 提出了将“内校正”观点引入2N牛顿-拉甫逊法的新算法,其主要特点是:①在雅可毕(Jacobian)矩阵的计算中同时考虑了温度、汽相流率和液相组成对目标函数的影响,在校正温度、汽相流率的同时,也隐含着对液相组成的校正。②ME方程系由非稳态的物料衡算式导出。③允许有多种设计变量指定方案。计算结果表明:该法兼具松弛法稳定性好和牛顿-拉甫逊法收敛速度快的优点,能同时适用于烃类物系和非理想物系的分离计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级分离过程 牛顿-拉甫逊 松驰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MTBE-C_4-甲醇的蒸馏-渗透汽化集成分离过程设计 被引量:6
12
作者 陈欢林 陈丰秋 +1 位作者 宋礼明 钱志海 《化工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9年第6期851-855,共5页
国内现有甲基叔丁基醚(MTBE)生产装置20余套,年生产能力约50万t,分化工及炼油型2种工艺路线。1994年以前建成的大多采用筒式反应器技术,1994年以后则以齐鲁石化公司研究院开发的预反应加催化蒸馏技术为多。无论是化工型还是炼油型工... 国内现有甲基叔丁基醚(MTBE)生产装置20余套,年生产能力约50万t,分化工及炼油型2种工艺路线。1994年以前建成的大多采用筒式反应器技术,1994年以后则以齐鲁石化公司研究院开发的预反应加催化蒸馏技术为多。无论是化工型还是炼油型工艺路线,无论是采用筒式反应器还是催化蒸馏技术,最后均需用水洗工艺将C_4中的甲醇脱除,此工艺设备投资大、操作繁、耗能高。渗透汽化(PVAP)膜分离是近十几年来颇受注目的一项新型膜分离技术,具有一次性分离度高、设备简单、无污染、低能耗等优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渗透汽化 蒸馏 甲基叔丁基醚 甲醇 碳4 分离过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二元非均相共沸物分离过程模拟计算 被引量:6
13
作者 贾绍义 李锡源 《化学工程》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4年第5期13-19,共7页
对双塔流程进行了模拟,提出了二元非均相共沸物分离过程的模拟计算方法,可供工程计算参考。
关键词 分离过程 共沸物 非均相 双塔流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分离过程第3组分分子设计的一种新策略 被引量:3
14
作者 林金清 李浩然 韩世钧 《化工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0年第4期452-456,共5页
提出一种新的基于基团贡献法设计并筛选选择性分离第 3组分的计算机辅助分子设计策略 ,推出由预选基团构成目标分子时必须遵循的组合方式表 ,对Gani等首创的同类设计方法做了补充和改进 ,并编制了相应的设计软件。应用本设计方法和设计... 提出一种新的基于基团贡献法设计并筛选选择性分离第 3组分的计算机辅助分子设计策略 ,推出由预选基团构成目标分子时必须遵循的组合方式表 ,对Gani等首创的同类设计方法做了补充和改进 ,并编制了相应的设计软件。应用本设计方法和设计软件 ,能从预选基团出发设计得到所有组合可能的目标分子 .列举了几个设计实例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分子设计 基团贡献法 选择性分离 分离过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双柱循环色谱分离过程的最优化 被引量:3
15
作者 李湘 李忠 奚红霞 《化学工程》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1期17-29,共13页
提出一种双柱循环色谱分离过程最优化方法。以分离产率作为目标函数 ,以回收率作为约束条件 ,应用参数灵敏度分析法比较各参数对分离产率影响的大小 ,选择灵敏度大的操作参数作为可优化参数 ,采用改进单纯形法对双柱循环色谱分离蔗糖还... 提出一种双柱循环色谱分离过程最优化方法。以分离产率作为目标函数 ,以回收率作为约束条件 ,应用参数灵敏度分析法比较各参数对分离产率影响的大小 ,选择灵敏度大的操作参数作为可优化参数 ,采用改进单纯形法对双柱循环色谱分离蔗糖还原糖过程进行了最优化计算。参数灵敏度分析结果表明 ,吸附剂填充高度和进料负荷具有较高的灵敏度 ,是影响分离产率的主要因素 ,被选为可优化参数。与平面搜索法比较 ,使用文中提出的优化方法不仅能获得与使用平面搜索法一致的结果 ,而且计算简便、收敛速度较快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柱循环色谱 分离过程 最优化 改进单纯形 灵敏度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型圆筒筛清选机构分离过程的试验研究 被引量:5
16
作者 貌建华 朱永宁 陶滨友 《农业机械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1年第2期101-104,共4页
物料外流式圆筒筛是一种新型的清选部件,与传统的平面振动筛相比,具有结构简单, 振动小和工作可靠等优点,因此近几年来受到国内外有关专家的关注。 一、筛上物料的运动分析 1.物料抛起方程的导出 假定:(1)将茎秆简化为一质点;(2)不考虑... 物料外流式圆筒筛是一种新型的清选部件,与传统的平面振动筛相比,具有结构简单, 振动小和工作可靠等优点,因此近几年来受到国内外有关专家的关注。 一、筛上物料的运动分析 1.物料抛起方程的导出 假定:(1)将茎秆简化为一质点;(2)不考虑茎秆的旋转;(3)不考虑物料落在筛面瞬间的碰撞;(4)不考虑物料之间的牵制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圆筒筛 清选机构 分离过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型膜分离过程 被引量:6
17
作者 蒋维钧 陈翠仙 《现代化工》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2年第4期55-59,共5页
介绍渗透汽化、膜萃取和充气膜过程等新发展的膜过程,简要说明它们的原理、研究现状、操作特点及其应用与发展前景。
关键词 分离过程 分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纳滤在有机相分离过程中的研究进展及其应用 被引量:6
18
作者 张新晖 袁其朋 《膜科学与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期53-57,共5页
综述了纳滤在有机相分离过程中的研究进展及其应用现状.阐述了操作条件、物料性质及膜材料等一些因素对纳滤膜在有机相中分离过程的影响,并对一些经验传递模型进行了描述.纳滤在有机相分离过程中主要应用于食品加工、催化剂回收、以及... 综述了纳滤在有机相分离过程中的研究进展及其应用现状.阐述了操作条件、物料性质及膜材料等一些因素对纳滤膜在有机相中分离过程的影响,并对一些经验传递模型进行了描述.纳滤在有机相分离过程中主要应用于食品加工、催化剂回收、以及制药工业等方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有机相 纳滤 分离 分离过程 操作条件 催化剂 膜材料 研究进展 影响 因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反应分离过程模拟 Ⅱ.反应闪蒸过程 被引量:1
19
作者 漆志文 孙海军 +2 位作者 施军民 张瑞生 于遵宏 《华东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9年第2期118-122,共5页
采用变换变量的概念,将反应闪蒸过程模型变换为普通的非反应闪蒸模型。新模型将反应与相平衡相结合,避免了反应量的计算,且适用于含有惰性组分的反应闪蒸过程。以含有惰性组分的MTBE反应闪蒸过程为例,用非反应闪蒸方法进行计算... 采用变换变量的概念,将反应闪蒸过程模型变换为普通的非反应闪蒸模型。新模型将反应与相平衡相结合,避免了反应量的计算,且适用于含有惰性组分的反应闪蒸过程。以含有惰性组分的MTBE反应闪蒸过程为例,用非反应闪蒸方法进行计算,得到了关于反应闪蒸的一般结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闪蒸 过程模拟 反应闪蒸过程 分离 反应分离过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膜分离过程对儿茶素和香气成分的影响 被引量:5
20
作者 王华夫 陈瑞锋 +1 位作者 游小清 鲁成银 《中国茶叶》 1997年第1期19-19,共1页
关键词 茶叶 儿茶素 香气成分 分离过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9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