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86篇文章
< 1 2 5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悬浮床加氢装置尾渣气化副产炭黑的理化特性及分离特性
1
作者 王辰 蔡志阳 +1 位作者 唐冬萍 王亦飞 《石油学报(石油加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231-242,共12页
悬浮床加氢装置尾渣气化副产炭黑,炭黑排放过程中产生黑水。为探究黑水分离炭黑的最佳条件,实现炭黑的资源化再利用,采用元素分析、傅里叶红外光谱、扫描电子显微镜等手段对炭黑的基本物理特性进行了系统分析;以聚合氯化铝、聚合硫酸铁... 悬浮床加氢装置尾渣气化副产炭黑,炭黑排放过程中产生黑水。为探究黑水分离炭黑的最佳条件,实现炭黑的资源化再利用,采用元素分析、傅里叶红外光谱、扫描电子显微镜等手段对炭黑的基本物理特性进行了系统分析;以聚合氯化铝、聚合硫酸铁、聚丙烯酰胺、阳离子型聚丙烯酰胺为絮凝剂,采用混凝-沉淀法进行炭黑在水中的分离特性实验,并对分离后炭黑的絮团大小、形貌及化学特性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炭黑粒径较小,碳元素质量分数高达97%;选用阳离子型聚丙烯酰胺在添加质量浓度0.4 mg/L、沉降时间3.5 min时,炭黑在水中的絮凝沉降效果最佳,水的透光率可达96.3%,絮凝后的炭黑颗粒尺寸显著变大;炭黑在450℃即可发生氧化,气化过程属于均相模型,平均活化能为171.91 kJ/mol。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炭黑 理化特性 混凝-沉淀 分离特性 阳离子型聚丙烯酰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振动分离特性的荔枝振动器结构优化
2
作者 赵紫艳 王慰祖 +2 位作者 王艳飞 李君 冼昊岚 《农机化研究》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9-17,共9页
为了研究荔枝振动分离特性,以此为基础优化振动器结构,利用往复振动采收装置在不同振动参数下对荔枝进行振动分离试验,并采用MatLab软件分析高速相机拍摄的荔枝运动视频,获得荔枝运动参数(轨迹、速度、加速度等)。为了确定振动机构的最... 为了研究荔枝振动分离特性,以此为基础优化振动器结构,利用往复振动采收装置在不同振动参数下对荔枝进行振动分离试验,并采用MatLab软件分析高速相机拍摄的荔枝运动视频,获得荔枝运动参数(轨迹、速度、加速度等)。为了确定振动机构的最优工作参数,利用Design-Expert软件处理试验数据并得到回归模型,再通过响应曲面分析振动频率、振幅和振动距离对荔枝分离特性(分离时间、碰撞次数和惯性力)的影响,对回归模型进行优化,结果表明:当振动频率为9.7 Hz、振幅为80 mm、振动距离为29.4 mm时,既能保证较短的分离时间又能减轻荔枝果实所受的机械损伤。为了基于最优工作参数对振动器进行结构优化,以采收效率高和损伤小为目标,以尺寸约束、角度约束和强度约束为约束条件,建立多目标优化模型。优化后的振动器为对心曲柄滑块机构,曲柄长度为56 mm,连杆为127 mm,角速度为62 rad/s。经验证,优化后的振动器可以提高采收效率,减少果实所受损伤,为荔枝振动采收器的设计提供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荔枝 振动采收 图像处理 分离特性 结构优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涡流三相气浮在海上生产水处理中的分离特性 被引量:3
3
作者 刘萌 戴国华 +4 位作者 曲兆光 刘春雨 陈正文 马金喜 金秋 《工业水处理》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167-173,共7页
采出液含水率逐年上升导致生产水处理设备的占地面积越来越大。为促进涡流三相气浮在海上平台的应用,定量研究了清水剂浓度、处理量、进气量、油品性质对涡流三相气浮处理效果的影响。结果表明,随清水剂注入浓度增大,设备出口含油浓度... 采出液含水率逐年上升导致生产水处理设备的占地面积越来越大。为促进涡流三相气浮在海上平台的应用,定量研究了清水剂浓度、处理量、进气量、油品性质对涡流三相气浮处理效果的影响。结果表明,随清水剂注入浓度增大,设备出口含油浓度先逐渐降低随后略微升高,清水剂适宜注入质量浓度为40 mg/L左右;在设计处理量以下时,随处理量增大,设备出口含油浓度稳定,抗处理量波动效果好;当进气量为入口来液量的1%左右时,设备除油效果好,进气量过大或过小均不利于设备除油;涡流三相气浮对于不同油品性质的生产水均具有高效的处理效果,在设备入口来液含油质量浓度≤2000 mg/L,悬浮物质量浓度≤500 mg/L时,设备出水含油质量浓度≤60 mg/L,悬浮物质量浓度≤60 mg/L,可取代传统的斜板除油器+气浮两级水处理设备,节省占地面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涡流三相气浮 分离特性 清水剂 进气量 处理量 油品性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原料和热解温度对生物油分子蒸馏分离特性的影响 被引量:1
4
作者 孙志景 易维明 +4 位作者 张德俐 林鹏 张奇 马瑞 朱玲君 《农业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7期260-268,共9页
针对生物油组分复杂,难以直接应用的问题,该研究开展了不同生物油的分子蒸馏馏分分布规律的研究,并考察了不同原料和温度对生物油分子蒸馏分离特性的影响。热解液化试验结果表明,生物油组分以酸、醛、酮、酚、糖为主。随着热解温度的升... 针对生物油组分复杂,难以直接应用的问题,该研究开展了不同生物油的分子蒸馏馏分分布规律的研究,并考察了不同原料和温度对生物油分子蒸馏分离特性的影响。热解液化试验结果表明,生物油组分以酸、醛、酮、酚、糖为主。随着热解温度的升高,松木生物油中轻质组分产率由21%不断降低至11%,而秸秆生物油中轻质组分产率稳定在20%左右。高温生物油各组分的平均分子自由程两极化程度加强,600℃制备轻质油蒸出比例最高,可以达到92%(松木)和86%(秸秆)。酚类化合物中酚羟基的数量可以影响其分离特性,较高的热解温度促进了酚羟基的产生,从而使酚类物质从蒸出部分(distillation fraction,DF)向残留部分(residual fraction,RF)中转移。分子蒸馏技术能够实现对不同生物油的有效分离,得到的DF中主要包含酸、酮和小分子酚类,RF则以糖和大分子酚为主,除了羟乙醛和苯并呋喃等化合物外,生物油中的大部分化合物的富集程度都可以达到90%以上。该研究可为快速热解生物油的分离及其后续提质研究提供一定的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物油 热解 分子蒸馏 分离特性 生物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马赫数内埋武器分离特性数值模拟研究 被引量:1
5
作者 陈兵 罗磊 +3 位作者 蒋安林 吴晓军 张培红 贾洪印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7期2113-2122,共10页
高马赫数(Ma>2)武器舱剪切层和激波更强,其流动特性与通常的亚、跨、超声速武器舱也有所不同,从而可能导致内埋武器的分离特性也不同。基于非结构混合网格流场解算器NNW-FlowStar,在前期针对高马赫数空腔流动模拟建立的改进HLLE++格... 高马赫数(Ma>2)武器舱剪切层和激波更强,其流动特性与通常的亚、跨、超声速武器舱也有所不同,从而可能导致内埋武器的分离特性也不同。基于非结构混合网格流场解算器NNW-FlowStar,在前期针对高马赫数空腔流动模拟建立的改进HLLE++格式和自适应混合网格技术的基础上,采用数值模拟手段对比分析了Ma=4和Ma=2时的内埋武器分离特性,研究了环状板、横柱、锯齿和圆柱阵列等不同前缘流动控制措施对高马赫数(Ma=4)武器分离特性的影响,为高马赫数内埋武器的安全分离方案设计提供指导。研究表明:高马赫数(Ma=4)时,由于武器舱流动特性和武器舱前缘激波的激波角的不同,导致起始时刻内埋武器与武器舱之间的通道效应和分离过程的激波干扰不同,使得高马赫数(Ma=4)时内埋武器的姿态角和俯仰力矩与马赫数为2时差异较大;采取前缘扰流措施后,内埋武器的抬头趋势有所减弱,偏航角有所减小,有利于导弹的安全分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内埋武器 分离特性 非结构混合网格 数值模拟 流动控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豆异黄酮分离特性及其检测的初步探讨 被引量:17
6
作者 王兆梅 李琳 +1 位作者 郭祀远 张海容 《食品与发酵工业》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7期66-70,共5页
对大豆异黄酮在大豆加工过程中的变化和大豆异黄酮组分的分离检测等方面的研究现状进行了阐述 。
关键词 大豆异黄酮 分离特性 检测 大豆加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蒸馏压力下的生物油分子蒸馏分离特性研究 被引量:14
7
作者 王誉蓉 王树荣 +1 位作者 王相宇 郭祚刚 《燃料化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2期177-182,共6页
采用分子蒸馏分离技术对热敏性生物油在不同蒸馏压力下的分离特性进行了研究。经过分子蒸馏分离后,生物油被分离为蒸出馏分油与残留馏分油,蒸出馏分油的得率随着压力的下降而显著增大,在700 Pa时达到了56.50%(质量分数)。在馏分油的物... 采用分子蒸馏分离技术对热敏性生物油在不同蒸馏压力下的分离特性进行了研究。经过分子蒸馏分离后,生物油被分离为蒸出馏分油与残留馏分油,蒸出馏分油的得率随着压力的下降而显著增大,在700 Pa时达到了56.50%(质量分数)。在馏分油的物理性质方面,蒸出馏分油富集了生物油内的大部分水分,残留馏分油内水分得到了较好的脱除,其中,700 Pa下残留馏分油的水分含量降至4.20%(质量分数)。结合生物油及馏分油的GC-MS分析结果,对乙酸、苯酚、糠醛以及左旋葡聚糖等生物油内典型化合物在不同蒸馏压力下的分布特性进行了研究,获得了相应化合物在分子蒸馏过程中的富集规律。结合分离因子评估模型对生物油内14种代表化合物的富集特性进行了量化评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物油 分子蒸馏 分离特性 蒸馏压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内埋武器分离特性及其改进方法研究 被引量:10
8
作者 吴继飞 罗新福 +1 位作者 徐来武 范召林 《空气动力学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6期814-819,共6页
在高速风洞中对外挂/内埋武器分离过程中的气动力特性进行了试验研究,试验同时研究了改善内埋武器分离特性的被/主动流动控制方法——前缘立齿和前缘射流,试验马赫数为0.6、0.9和1.5。采用内式天平获取了不同试验状态下武器模型的气动... 在高速风洞中对外挂/内埋武器分离过程中的气动力特性进行了试验研究,试验同时研究了改善内埋武器分离特性的被/主动流动控制方法——前缘立齿和前缘射流,试验马赫数为0.6、0.9和1.5。采用内式天平获取了不同试验状态下武器模型的气动力数据。试验表明:与外挂武器相比,内埋武器分离过程中的气动力特性较复杂,存在机/弹分离安全隐患;弹舱长深比L/D对内埋武器分离特性影响明显,随L/D增大,武器最大俯仰力矩系数明显增加;被/主动流动控制方法均能有效改善内埋武器分离特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弹舱 内埋武器 流动控制 分离特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重力式油水分离设备的分离特性研究 被引量:10
9
作者 陆耀军 王军 张庆珍 《石油学报(石油加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7年第1期88-95,共8页
在建立的三相分离模拟实验装置上,对美国C-ENatco公司的Performax分离器、河南石油勘探局的HNS-Ⅱ型分离器和近年研究开发的重力式油水分离结构优化的设备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结构优化设备的分离特性优于HN... 在建立的三相分离模拟实验装置上,对美国C-ENatco公司的Performax分离器、河南石油勘探局的HNS-Ⅱ型分离器和近年研究开发的重力式油水分离结构优化的设备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结构优化设备的分离特性优于HNS-Ⅱ型分离器和美国C-ENatco公司的Performax分离器,是新型高效重力式油水分离设备更加理想、实用的结构模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重力分离 油水分离 设备结构 分离特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轴向粗粉分离器结构优化和分离特性的研究 被引量:6
10
作者 余战英 谭厚章 +3 位作者 蒋红利 刘效洲 惠世恩 徐通模 《动力工程》 CAS CSCD 2000年第6期980-983,共4页
通过优化分离器结构尺寸和加装二级轴向挡板模化试验 ,对轴向型粗粉分离器的分离性能指标 :分离效率、循环倍率、煤粉细度调节系数、煤粉均匀性指数等进行了研究 ,分析得到分离器的最佳无因次结构参数和分离特性 ,为工程应用提供指导。
关键词 燃煤锅炉 粗粉分离 分离特性 结构优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原位聚合法制备氨基安替比林分子烙印聚合物及分离特性的研究 被引量:6
11
作者 范子琳 杨更亮 +1 位作者 刘海燕 陈义 《色谱》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3期199-201,共3页
以氨基安替比林为模板分子,采用原位聚合法制备了具有特定识别性能的棒状分子烙印聚合物。通过考察烙印分子的化学基团对分离的影响,以及离子作用和氢键作用在分离中的贡献,论证了分子烙印聚合物选择性专一的作用机理。结果表明,这种棒... 以氨基安替比林为模板分子,采用原位聚合法制备了具有特定识别性能的棒状分子烙印聚合物。通过考察烙印分子的化学基团对分离的影响,以及离子作用和氢键作用在分离中的贡献,论证了分子烙印聚合物选择性专一的作用机理。结果表明,这种棒状聚合物对模板分子及其类似物有很好的分离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原位聚合法 制备 氨基安替比林 分子烙印聚合物 分离特性 解热镇痛消炎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列车用V型格栅气粒分离特性的数值模拟 被引量:5
12
作者 龚光彩 任中俊 +2 位作者 陈可 李孔清 马扬 《铁道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4期38-44,共7页
采用多流体模型,即把颗粒相作为连续介质,同时考虑颗粒相对流体相的影响,根据该V型格栅的实际使用条件设定了对应参数,使用欧拉系下k-ε双方程模型模拟出含尘气流通过V型格栅时的气粒分离特性。计算了V型格栅内气粒两相流动,从而揭示了... 采用多流体模型,即把颗粒相作为连续介质,同时考虑颗粒相对流体相的影响,根据该V型格栅的实际使用条件设定了对应参数,使用欧拉系下k-ε双方程模型模拟出含尘气流通过V型格栅时的气粒分离特性。计算了V型格栅内气粒两相流动,从而揭示了其内部气相压力场的分布与颗粒相浓度场的基本特征。并将模拟结果和试验结果作了比较和分析,阐明了利用CFD技术在工程设计实施前或产品生产(改造)前预测方案的实际效果与产品性能的可行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κ-ε双方程模型 多流体模型 气粒分离特性 CFD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低温精馏过程模拟及其分离特性分析(Ⅰ)氢溶液状态方程及热力学性质计算 被引量:4
13
作者 罗祎青 袁希钢 +1 位作者 刘春江 余国琮 《化工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6期754-760,共7页
将Soave改进的BWR方程 (1999年 )应用于饱和氢流体 ,通过实验数据对方程的参数进行了选择和优化 .此方程可用于饱和氢溶液气液两相 p V T关系、热力学性质以及气液平衡关系的预测 .对于H2 、D2 、T2饱和流体 ,气相密度的平均相对误差分... 将Soave改进的BWR方程 (1999年 )应用于饱和氢流体 ,通过实验数据对方程的参数进行了选择和优化 .此方程可用于饱和氢溶液气液两相 p V T关系、热力学性质以及气液平衡关系的预测 .对于H2 、D2 、T2饱和流体 ,气相密度的平均相对误差分别为 0 1990 5 %、 0 2 8173%、 0 0 0 12 95 % ,最大偏差分别为- 0 995 11%、 4 6 6 6 4 %、 - 0 0 0 4 0 385 % ;液相密度的平均相对误差分别为 0 5 5 0 4 %、 0 3370 4 %、 0 0 4 70 3% ,最大偏差分别为 3 2 95 0 %、 - 2 2 6 2 9%、 0 12 12 6 % ,其准确性良好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饱和氢 状态方程 热力学 气液平衡 低温精馏过程 模拟 分离特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豆ms1轮回群体品质改良效应与分离特性研究 被引量:4
14
作者 赵双进 张孟臣 +3 位作者 蒋春志 杨春燕 刘兵强 崔珏 《西南农业学报》 CSCD 2005年第5期547-551,共5页
通过对引进的ms1轮回群体进行6年的基因丰富和轮回选择,形成了适宜当地生态类型区选择的LD基础群体。利用高蛋白、高油亲本对LD基础群体进行品质改良,进而形成高蛋白(db)和高油(gy)两个亚群体。改良后的高蛋白(db)亚群体平均蛋白质含量... 通过对引进的ms1轮回群体进行6年的基因丰富和轮回选择,形成了适宜当地生态类型区选择的LD基础群体。利用高蛋白、高油亲本对LD基础群体进行品质改良,进而形成高蛋白(db)和高油(gy)两个亚群体。改良后的高蛋白(db)亚群体平均蛋白质含量比基础群体增加1.18%,≥45%的个体占22.38%,高于基础群体10.99%;高油(gy)亚群体平均脂肪含量高于基础群体0.24%,≥20%的个体比基础群体增加11.05%。在品质改良的同时,ms1亚群体的开花期,成熟期,结荚习性、脐色、茸毛色等质量性状的分离范围广,分离比例趋于均衡,后代分离类型明显较常规杂交组合丰富。本文还结合ms1亚群体研究实践,讨论了大豆ms1群体育种的方法、关键技术及选择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豆 ms1亚群体 品质改良 分离特性 群体品质 改良效应 MS1 分离 特性研究 基础群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低冲击弹射式发射箱前盖分离特性 被引量:4
15
作者 傅德彬 王飞 +1 位作者 王新星 韩磊 《宇航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4期488-493,共6页
针对火箭、导弹储运发射箱前盖快速开启、可靠分离的设计需求,提出一种利用弹簧储能的低冲击弹射式发射箱前盖方案。在此基础上,结合设计方案各部件在分离过程中的受力特性,建立前盖分离和抛落的理论模型,对箱盖分离轨迹进行计算分析。... 针对火箭、导弹储运发射箱前盖快速开启、可靠分离的设计需求,提出一种利用弹簧储能的低冲击弹射式发射箱前盖方案。在此基础上,结合设计方案各部件在分离过程中的受力特性,建立前盖分离和抛落的理论模型,对箱盖分离轨迹进行计算分析。为优化设计参数,利用实验设计方法(DOE)和响应面法(RSM)对影响前盖抛落距离的储能弹簧刚度、有效作用距离以及活动冲击部件的斜板倾角等进行优化分析,获得满足可靠分离判据的优化结果。最后利用基于多体动力学模型的虚拟样机试验对优化模型进行了校验分析,验证了设计方案的可行性和理论模型的合理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发射箱盖 分离特性 响应面法(RSM) 虚拟样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颗粒物性对异径混合非球形颗粒分离特性影响的数值模拟 被引量:4
16
作者 陶贺 钟文琪 +1 位作者 张勇 杨品 《动力工程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8期652-658,共7页
采用多元颗粒模型描述了3种非球形颗粒,即玉米形颗粒、椭球形颗粒和圆柱形颗粒,分析了其碰撞机理,建立了非球形颗粒的运动方程,通过实验验证了模型的可靠性,并研究了不同颗粒物性对异径混合颗粒分离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不同形状颗粒的... 采用多元颗粒模型描述了3种非球形颗粒,即玉米形颗粒、椭球形颗粒和圆柱形颗粒,分析了其碰撞机理,建立了非球形颗粒的运动方程,通过实验验证了模型的可靠性,并研究了不同颗粒物性对异径混合颗粒分离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不同形状颗粒的分离特性有很大不同,其中椭球形颗粒的分离程度最大,球形颗粒的分离程度最小,且分离程度随着颗粒直径比的增大而增大,而颗粒密度比对颗粒的分离情况基本没有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气固两相流动 异径混合非球形颗粒 分离特性 数值模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双椭圆锥段双场耦合破乳脱水装置分离特性及其结构优化 被引量:8
17
作者 龚海峰 邱值 +4 位作者 彭烨 余保 廖治祥 陈凌 杨阳 《石油学报(石油加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3期592-609,共18页
石油化工、油田开采等领域对油水乳化液进行破乳脱水处理是一个关键的工艺环节,旋流装置的双锥段结构对内部流场和分离效率的影响显著。针对锥段区域,提出了一种新型双场耦合分离装置,该装置锥段为椭圆相切型结构。建立了双场耦合分离... 石油化工、油田开采等领域对油水乳化液进行破乳脱水处理是一个关键的工艺环节,旋流装置的双锥段结构对内部流场和分离效率的影响显著。针对锥段区域,提出了一种新型双场耦合分离装置,该装置锥段为椭圆相切型结构。建立了双场耦合分离装置的数值仿真模型,研究了椭圆相切式结构对装置内部流场和分离效率的影响。此外,为了提高新型装置的分离效率,通过建立不同结构参数下椭圆相切型装置计算模型,并结合Box-Behnken因子设计和响应面法对装置结构进行优化。结果表明:椭圆相切型结构的分离性能比传统结构更好,约提高了5.98%;新型结构优化后,椭圆1的长轴a_(1)、短轴b_(1)和椭圆2的长轴a_(2)的最佳取值分别为560、90和409.96 mm,在此条件下的双椭圆锥段双场耦合装置的脱水率约为96.23%。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结构优化 分离特性 椭圆相切型 响应面方法 耦合装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浓淡燃烧器两相流的分离特性和阻力特性的试验研究 被引量:3
18
作者 周俊虎 赵玉晓 +3 位作者 刘建忠 曹欣玉 周志军 岑可法 《动力工程》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5期2643-2645,共3页
针对浓淡燃烧器两相流的分离特性和阻力特性,采用冷态模化试验进行研究,全面了解它们的特性,以便改进燃烧器的性能。研究表明:浓淡分离装置的撞击挡块高度、挡块与隔板的距离都可以作为煤粉浓度调节的手段;挡块高度和气流速度对阻力损... 针对浓淡燃烧器两相流的分离特性和阻力特性,采用冷态模化试验进行研究,全面了解它们的特性,以便改进燃烧器的性能。研究表明:浓淡分离装置的撞击挡块高度、挡块与隔板的距离都可以作为煤粉浓度调节的手段;挡块高度和气流速度对阻力损失的影响较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浓淡燃烧器 两相流 分离特性 阻力特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翼型相对厚度对失速分离特性的影响 被引量:10
19
作者 上官云信 周瑞兴 +2 位作者 高永卫 肖春生 郗忠祥 《空气动力学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0年第z1期21-26,共6页
雷诺数为3.0×106时,选用了五种典型厚度的翼型,对其失速分离特性进行了实验研究,本文给出了这些不同厚度翼型失速分离特性的主要研究结果.研究结果表明,翼型相对厚度在7%~38%的范围内,各翼型的失速分离特性主要取决于上翼面的流... 雷诺数为3.0×106时,选用了五种典型厚度的翼型,对其失速分离特性进行了实验研究,本文给出了这些不同厚度翼型失速分离特性的主要研究结果.研究结果表明,翼型相对厚度在7%~38%的范围内,各翼型的失速分离特性主要取决于上翼面的流动分离状况,这与文献[1,2]的结论一致.但是,对于特大相对厚度的55%的特厚翼型,则呈现出一种与前述不同的独特的失速分离特性.这种翼型的失速分离特性将会受到下翼面绕流特性的强烈影响,正是这种下翼面压力的发展变化最终导致整个翼型的完全失速分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翼型 相对厚度 失速分离特性 风洞实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孔树脂对竹叶黄酮的吸附分离特性研究 被引量:41
20
作者 陆志科 谢碧霞 《经济林研究》 2003年第3期1-4,共4页
选择6种大孔吸附树脂,比较其对竹叶黄酮的吸附性能及吸附动力学过程,筛选较优的竹叶黄酮吸附剂。研究的结果表明,AB-8树脂较宜于竹叶黄酮的提纯,经AB-8树脂吸附分离后,提取物中黄酮含量提高一倍以上。AB-8树脂是一种性能优良的吸附剂。
关键词 大孔树脂 竹叶黄酮 吸附分离特性 吸附动力学 预处理 吸附量 解吸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5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