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2篇文章
< 1 2 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砷矿石化学物相分析——雌黄和雄黄选择性分离条件研究
1
作者 董亚妮 熊英 +3 位作者 裴若会 张笑 谢光晋 崔长征 《岩矿测试》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270-280,共11页
雌黄和雄黄是两种含砷硫化物的共生矿物,具有相似的理化性质,砷矿石化学物相分析方法一直将雌黄和雄黄作为同一相态分析,无法获得各自的含量,影响该类矿石选冶研究。本文以湖南石门雌黄和雄黄砷矿石为研究对象,采用单矿物选择分离技术,... 雌黄和雄黄是两种含砷硫化物的共生矿物,具有相似的理化性质,砷矿石化学物相分析方法一直将雌黄和雄黄作为同一相态分析,无法获得各自的含量,影响该类矿石选冶研究。本文以湖南石门雌黄和雄黄砷矿石为研究对象,采用单矿物选择分离技术,对雌黄和雄黄样品的分离条件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雌黄和雄黄单矿物采用4mol/L氨水溶液,35℃水浴浸取6h,雌黄浸取率为92.2%,雄黄浸取率为2.4%。分离雌黄后,雄黄采用2mol/L氢氧化钠溶液浸取,雄黄浸取率最高为75.8%,基于雄黄空间结构易被氧化,加入碘可将雄黄氧化为易溶于碱的砷氧化物,使雄黄浸取率提高至92.2%,实现雌黄和雄黄的选择性分离。通过X射线衍射仪、全自动矿物仪分析验证在此条件下雌黄和雄黄化学物相分析结果的正确度,两种分析方法的测定值均与化学物相测定值的相对偏差小于14.0%,满足地质矿产实验室测试质量管理规范的要求。该选择性分离条件的确定,有效地提高了雌黄和雄黄的浸取率,对于以雌黄和雄黄为主的砷矿石化学物相分析方法制定奠定了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雌黄 雄黄 化学物相分析 氨水 氢氧化钠 选择性分离条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智能搜索用于实际样品的液相色谱分离条件的优化 被引量:16
2
作者 黄红心 张玉奎 +1 位作者 林从敬 卢佩章 《色谱》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2年第3期125-128,共4页
本文提出了可用于色谱操作条件自动优化的串形优化指标和智能搜索法。串形优化指标可正确地评价一张色谱图的质量,而智能搜索法把宽度优先和深度优先的原理及单纯形中多种逻辑算法相结合而进行色潜操作条件的最优化。实验表明:该法用于... 本文提出了可用于色谱操作条件自动优化的串形优化指标和智能搜索法。串形优化指标可正确地评价一张色谱图的质量,而智能搜索法把宽度优先和深度优先的原理及单纯形中多种逻辑算法相结合而进行色潜操作条件的最优化。实验表明:该法用于水溶性维生素及芳烃化合物的优化可获得满意的结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液相色谱 分离条件 自动优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遗传算法用于液相色谱分离条件的优化 被引量:14
3
作者 陈学国 倪坚毅 +1 位作者 邹汉法 赵瑞环 《色谱》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2期97-101,共5页
在参考传统的优化方法的基础上 ,将遗传算法用于等度反相色谱多元流动相分离条件的优化。详细介绍了基于线杂交和面变异的遗传算法的原理及其用于液相色谱分离条件优化的过程。将此法用于 9种小肽的反相离子对色谱分离条件的优化 ,经过 ... 在参考传统的优化方法的基础上 ,将遗传算法用于等度反相色谱多元流动相分离条件的优化。详细介绍了基于线杂交和面变异的遗传算法的原理及其用于液相色谱分离条件优化的过程。将此法用于 9种小肽的反相离子对色谱分离条件的优化 ,经过 3次寻优操作 ,确定了最佳分离条件 ,实验保留值与预测值的平均相对偏差为0 75 % ,优化结果比较理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遗传算法 优化 反相离子 高效液相色谱 分离条件 小分子肽 色谱保留值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酿酒葡萄桂葡一号花粉原生质体分离条件初探 被引量:4
4
作者 廖芬 唐文忠 +1 位作者 黄茂康 周主贵 《南方农业学报》 CAS CSCD 2011年第10期1181-1184,共4页
【目的】探索葡萄成熟花粉粒原生质体分离条件,为下一步原生质体杂交及遗传改良提供技术参考。【方法】使用低温—酶解法对酿酒葡萄桂葡一号花粉原生质体进行分离,探讨低温处理不同时间、不同花序位置和不同甘露醇浓度对原生质体分离的... 【目的】探索葡萄成熟花粉粒原生质体分离条件,为下一步原生质体杂交及遗传改良提供技术参考。【方法】使用低温—酶解法对酿酒葡萄桂葡一号花粉原生质体进行分离,探讨低温处理不同时间、不同花序位置和不同甘露醇浓度对原生质体分离的影响。【结果】随着低温处理时间的延长,原生质体分离得率越高,在0.6mol/L甘露醇条件下,以处理7d的原质体分离得率最高,达18.94%,其次是处理5d。对于不同部位花粉,以中上部花药的原生质体分离得率较高,而以中部花序的花粉原生质体分离得率最高,达19.11%;中下部花药及已开始散粉的花药原生质体分离得率较低。相对于1.2mol/L甘露醇,以添加0.6mol/L甘露醇作为渗透压处理的花粉原生质体分离得率较高。【结论】低温处理时间、花粉成熟度及甘露醇浓度均对酿酒葡萄花粉原生质体的分离有明显影响。选用即将开花的中上部花药为材料,经0~4℃低温预处理5~7d,并以0.6mol/L甘露醇作为渗透压调节剂可获得大量有活性的花粉原生质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酿酒葡萄 桂萄一号 花粉 原生质体 分离条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反相高效液相色谱三元流动相台阶梯度分离条件的快速优化方法 被引量:5
5
作者 单亦初 张玉奎 赵瑞环 《色谱》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4期289-294,共6页
根据溶质在色谱柱内的迁移规律 ,建立了一种利用线性梯度实验快速获得溶质保留值方程系数 ,然后以串行色谱响应函数为优化指标进行多台阶梯度分离条件优化的方法。与利用等度实验获得保留值方程的方法相比 ,该法可以大大缩短优化时间。... 根据溶质在色谱柱内的迁移规律 ,建立了一种利用线性梯度实验快速获得溶质保留值方程系数 ,然后以串行色谱响应函数为优化指标进行多台阶梯度分离条件优化的方法。与利用等度实验获得保留值方程的方法相比 ,该法可以大大缩短优化时间。通过该方法对芳香胺和衍生化氨基酸样品进行了分离 ,获得了满意的分离度 ,表明该方法的预测精度很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元流动相 分离条件 优化方法 反相高效液相色谱法 线性梯度 台阶梯度 串行色谱响应函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牡丹叶片原生质体分离条件的研究 被引量:5
6
作者 于相丽 李勇慧 李业 《河南农业科学》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期122-125,共4页
以地方品种洛阳红牡丹叶片为材料,通过单因素和正交试验,研究了预处理时间、酶解时间、不同酶组合及酶液中甘露醇含量等因素对牡丹叶片原生质体分离的影响。结果表明:在蔗糖浓度为0.3mol/L的溶液中,预处理0.5h效果最好,(25±1)℃条... 以地方品种洛阳红牡丹叶片为材料,通过单因素和正交试验,研究了预处理时间、酶解时间、不同酶组合及酶液中甘露醇含量等因素对牡丹叶片原生质体分离的影响。结果表明:在蔗糖浓度为0.3mol/L的溶液中,预处理0.5h效果最好,(25±1)℃条件下,在0.5%纤维素酶+0.4%果胶酶+0.3%半纤维素酶+10%甘露醇、pH值5.8的混合酶液中,酶解6h所得的原生质体产量最高,有活力的细胞可达2.325×106个/g。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牡丹 原生质体 分离条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退火遗传算法在液相色谱线性梯度分离条件优化中的应用 被引量:2
7
作者 陈学国 赵瑞环 +1 位作者 倪坚毅 邹汉法 《色谱》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1期87-87,共1页
关键词 退火遗传算法 反相高效液相色谱 线性梯度 分离条件 优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遗传算法与退火神经网络用于八种水溶性维生素液相色谱分离条件优化 被引量:2
8
作者 陈昌云 李小华 +2 位作者 马美华 邵阳 俞榕 《食品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7期318-321,共4页
使用均匀试验设计法以甲醇在线性梯度展开时的初始浓度和线性梯度的斜率为优化参数,对八种水溶性VC、VB1、VB2、VB6、叶酸、VB12、烟酸和烟酰胺混合体系进行液相色谱分离条件优化。基于遗传算法和退火神经网络方法建立了有效的分离条件... 使用均匀试验设计法以甲醇在线性梯度展开时的初始浓度和线性梯度的斜率为优化参数,对八种水溶性VC、VB1、VB2、VB6、叶酸、VB12、烟酸和烟酰胺混合体系进行液相色谱分离条件优化。基于遗传算法和退火神经网络方法建立了有效的分离条件预测模型。对模型所预测的最佳分离条件进行试验,分离结果满意。将遗传算法和退火神经网络有机结合可有效地用于液相色谱分离条件优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遗传算法 退火神经网络 水溶性维生素 梯度分离条件优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化学计量学方法用于多环芳烃液相色谱分离条件优化 被引量:2
9
作者 丁爱芳 陈昌云 +1 位作者 马美华 李小华 《分析科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4期475-478,共4页
本文报道化学计量学方法用于多环芳烃(PAHs)液相色谱分离条件的优化。使用均匀实验设计法,以乙腈在线性梯度展开时的初始浓度和线性梯度的斜率为优化参数,对16种多环芳烃混合体系进行液相色谱分离条件优化,采用遗传算法和退火神经网络... 本文报道化学计量学方法用于多环芳烃(PAHs)液相色谱分离条件的优化。使用均匀实验设计法,以乙腈在线性梯度展开时的初始浓度和线性梯度的斜率为优化参数,对16种多环芳烃混合体系进行液相色谱分离条件优化,采用遗传算法和退火神经网络方法建立了有效的分离条件预测模型。对模型所预测的最佳分离条件进行试验,分离结果满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退火神经网络 遗传算法 高效液相色谱 多环芳烃 梯度分离条件优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模拟退火神经网络用于药物液相色谱梯度分离条件的优化 被引量:2
10
作者 陈昌云 李小华 +1 位作者 尚尔鑫 相秉仁 《理化检验(化学分册)》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1期809-811,共3页
模拟退火神经网络用于药物液相色谱梯度分离条件的优化。使用均匀设计法以乙腈在线性梯度展开时的初始浓度和线性梯度的斜率为优化参数,对六种药物混合体系进行优化。采用退火神经网络方法建立了有效的分离条件预测模型。对神经网络模... 模拟退火神经网络用于药物液相色谱梯度分离条件的优化。使用均匀设计法以乙腈在线性梯度展开时的初始浓度和线性梯度的斜率为优化参数,对六种药物混合体系进行优化。采用退火神经网络方法建立了有效的分离条件预测模型。对神经网络模型所预测的最佳分离条件进行试验,分离结果满意。模拟退火神经网络可有效地用于药物液相色谱分离条件的优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模拟退火算法 人工神经网络 高效液相色谱 梯度分离条件优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可调移动重叠分离图法用于高效液相色谱多台阶梯度分离条件优化的研究 被引量:1
11
作者 单亦初 张维冰 +2 位作者 SEIDEL-MORGENSTERN Andreas 赵瑞环 张玉奎 《色谱》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2期122-128,共7页
计算机辅助高效液相色谱(HPLC)分离条件优化可以低成本、快速地得到优化的分离条,因而已较为广泛地用于复杂样品的分离分析。基于移动重叠分离图方法,又发展了一种新型的多台阶梯度分离条件的优化方法可调移动重叠分离图法。该方法通过... 计算机辅助高效液相色谱(HPLC)分离条件优化可以低成本、快速地得到优化的分离条,因而已较为广泛地用于复杂样品的分离分析。基于移动重叠分离图方法,又发展了一种新型的多台阶梯度分离条件的优化方法可调移动重叠分离图法。该方法通过预测不同流动相条件下各组分的保留时间、峰宽和分离度,绘制出对于样品中各组分的重叠分离区域图。在对当前台阶流动相组成进行优化的同时,考虑其对后面一到两个台阶上流出组分保留的影响,实时地重新绘制对于后面台阶上流出组分的重叠分离区域图。通过观察当前台阶流动相条件对当前台阶和后面台阶上流出组分分离的影响,综合考虑样品中所有组分的分离情况,找到更接近全局最优的分离条件。通过扫描的方法对优化得到的分离条件进行微调,能够进一步提高分离效果。采用文献数据对可调移动重叠分离图法的应用加以说明,在二元流动相体系下,证明了该方法在HPLC方法建立方面的优越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效液相色谱 分离条件优化 可调移动重叠分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滑菇原生质体分离条件的研究 被引量:2
12
作者 王丕武 于彦春 李玉 《中国食用菌》 北大核心 2002年第2期34-36,共3页
本文研究了渗透压稳定剂的种类与浓度、pH值、菌龄、酶解温度与时间等因素对滑菇原生质体分离效果的影响。结果表明 ,利用菌龄为 13天的菌丝和 2 0 %的溶壁酶 ,以pH值 6 0M的甘露醇作为渗稳剂 ,在 2 5℃下酶解 5小时是滑菇原生质体分... 本文研究了渗透压稳定剂的种类与浓度、pH值、菌龄、酶解温度与时间等因素对滑菇原生质体分离效果的影响。结果表明 ,利用菌龄为 13天的菌丝和 2 0 %的溶壁酶 ,以pH值 6 0M的甘露醇作为渗稳剂 ,在 2 5℃下酶解 5小时是滑菇原生质体分离的较适宜条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滑菇 原生质体 分离条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家蚕病原白僵菌原生质体分离条件的研究 被引量:4
13
作者 时连根 《蚕业科学》 CAS CSCD 1997年第2期100-103,共4页
调查研究了家蚕病原白僵菌(Beauveriabassiana)原生质体的分离制备条件。以6mg/mLDriselase液为酶解液,以0.7mol/LNaCl液(pH5.8)为渗透压稳定剂,在30℃下轻轻振荡处理1.5h,能从家蚕病原白但菌嫩菌丝中分离出2~4×107个... 调查研究了家蚕病原白僵菌(Beauveriabassiana)原生质体的分离制备条件。以6mg/mLDriselase液为酶解液,以0.7mol/LNaCl液(pH5.8)为渗透压稳定剂,在30℃下轻轻振荡处理1.5h,能从家蚕病原白但菌嫩菌丝中分离出2~4×107个/mL原生质体,这是家蚕病原白鹰菌原生质体的最适分离条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家蚕 白僵菌 原生质体 分离条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蕙兰原生质体分离条件的研究 被引量:3
14
作者 杨柏云 沈前华 +2 位作者 徐敏 杨宁生 钟青萍 《江西农业学报》 CAS 1996年第2期108-113,共6页
用蕙兰无菌苗的幼叶和幼原球茎以及花蕾时的花瓣和花粉块为材料,研究了纤维素酶(商品名OnozukaR-10)浓度、渗透压稳定剂甘露醇浓度和酶解时间等因素对蕙兰原生质体分离的影响,结果表明:①花粉块和花瓣的分离条件为1.... 用蕙兰无菌苗的幼叶和幼原球茎以及花蕾时的花瓣和花粉块为材料,研究了纤维素酶(商品名OnozukaR-10)浓度、渗透压稳定剂甘露醇浓度和酶解时间等因素对蕙兰原生质体分离的影响,结果表明:①花粉块和花瓣的分离条件为1.5%纤维素酶、0.3%果胶酶、11%甘露醇、酶解时间6.5h时,其原生质体最高得率分别为4.56×106和2.12×106个/gFW。②幼叶的分离条件为1.0%纤维素酶、0.3%果胶酶、13%甘露醇、酶解时间20h时,其原生质体最高得率为3.36×106个/gFW。③幼原球茎的分离条件为1.0%纤维素酶、0.3%果胶酶、11%甘露醇、酶解时间16h时,其原生质体最高得率为1.87×105个/gFW。此外,花粉块与叶片的原生质体溶液中杂质很少,有利于提纯;花瓣原生质体溶液中碎屑较多,且有少量的针晶;原球茎原生质体溶液中的淀粉粒与针晶很多,非常不易提纯。因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蕙兰 原生质体 分离条件 产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满足强分离条件的自相似集的填充测度 被引量:1
15
作者 朱智伟 周作领 《数学年刊(A辑)》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3期261-268,共8页
对满足强分离条件的自相似集,本文给出一种估计填充测度下界的方法,称为部分估计原理。利用这种估计方法得出的某些自相似集的填充测度的下界。
关键词 自相似集 分离条件 填充测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油气分离条件对挥发性原油高压物性及采收率的影响——基于工程案例的探究性实验建设
16
作者 付帅师 朱永春 +5 位作者 韩继凡 李爱芬 肖志朋 刘诗琪 樊冬艳 王增宝 《实验技术与管理》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9期237-244,共8页
基于挥发性油藏注CO_(2)混相驱开发时出现采收率异常的工程问题,探索研究了油气分离条件对挥发性原油高压物性及采收率的影响。通过高压物性和油气分离实验,解释了采收率异常的原因是脱气时较大的压差使挥发油中轻质组分蒸发严重,导致... 基于挥发性油藏注CO_(2)混相驱开发时出现采收率异常的工程问题,探索研究了油气分离条件对挥发性原油高压物性及采收率的影响。通过高压物性和油气分离实验,解释了采收率异常的原因是脱气时较大的压差使挥发油中轻质组分蒸发严重,导致实测地面脱气油量减少。地面油气分离时采用多级脱气可以有效降低油气分离时挥发油中轻质组分的蒸发程度,减少地面脱气油损失。实验得出了挥发油在地面多级分离时的最优分离器压差,在该压差下分离油气时原油中的轻质组分蒸发程度最小。该研究结果对挥发性油藏地面分离条件的确定有一定指导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挥发性原油 高压物性 多级脱气 油气分离条件 探究性实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茶白星病病原真菌分离条件优化试验 被引量:1
17
作者 黄安平 羊柏娥 《茶叶通讯》 2008年第3期9-10,共2页
本文对茶白星病病原真菌的分离条件(表面杀菌剂的浓度和灭菌时间)进行了优化试验。
关键词 茶白星病 病原菌 分离条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关于定义在满足强分离条件的自相似集上的动力系统的一点注记(英文)
18
作者 周作领 罗俊 《中山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1期95-96,共2页
在满足强分离条件的自相似集上 ,可以定义一个连续自映射。这个自相似集的单位化的Hausdorff测度是它的不变遍历测度。
关键词 自相似集 离散动力系统 极大熵测度 分离条件 HAUSDORFF测度 遍历测度 连续自映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具有强分离条件的自相似集的最大密度(英文)
19
作者 许绍元 周作领 《应用数学》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3期517-523,共7页
本文证明对于满足强分离条件的自相似集E,存在一个闭凸集达到它的最大密度.即存在一个闭凸集V■E0(|V|>0),使得sup{μ(U)/|U|s:U■E0}=μ(V)/|V|s,其中U为闭集,E0表示自相似集E的闭凸壳,μ表示E上的唯一自相似概率测度.作为应用,我... 本文证明对于满足强分离条件的自相似集E,存在一个闭凸集达到它的最大密度.即存在一个闭凸集V■E0(|V|>0),使得sup{μ(U)/|U|s:U■E0}=μ(V)/|V|s,其中U为闭集,E0表示自相似集E的闭凸壳,μ表示E上的唯一自相似概率测度.作为应用,我们给出命题"满足强分离开集条件的自相似集具有最优几乎处处覆盖"的一个新证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HAUSDORFF测度与维数 自相似集 分离条件 最大密度 最优几乎处处覆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人工神经网络法用于高效毛细管电泳分离条件优化的研究 被引量:12
20
作者 林轩 何金兰 《分析测试学报》 CAS CSCD 1998年第5期54-57,共4页
把人工神经网络(ANN)法应用于高效毛细管电泳(HPCE)分离条件的优化,给出了反向传播(BP)的ANN模型的具体算法。用正交试验法同时考察了缓冲溶液组成、浓度、pH值和有机添加剂浓度等实验因素对HPCE分离合成色素... 把人工神经网络(ANN)法应用于高效毛细管电泳(HPCE)分离条件的优化,给出了反向传播(BP)的ANN模型的具体算法。用正交试验法同时考察了缓冲溶液组成、浓度、pH值和有机添加剂浓度等实验因素对HPCE分离合成色素和防腐剂的影响,采用误差反向传播方法建立了有效的ANN预测模型,预测最佳分离条件,获得了满意的分离结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毛细管电泳 分离条件 ANN HPCE 色素 防腐剂
全文增补中
上一页 1 2 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