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分离时序电路的逻辑设计关键技术研究 被引量:3
1
作者 甄国涌 张蔚云 +1 位作者 李圣昆 郑永秋 《科学技术与工程》 北大核心 2014年第5期255-260,共6页
结合工程实际应用,对分离时序电路中的软件逻辑设计进行研究。分析了关键时间参数的存储原理及流程,并针对电路中输入信号出现的抖动干扰,提出了两种能够实现可靠消抖的软件消抖算法。通过对不同输入信号干扰的产生原理、抖动时间、最... 结合工程实际应用,对分离时序电路中的软件逻辑设计进行研究。分析了关键时间参数的存储原理及流程,并针对电路中输入信号出现的抖动干扰,提出了两种能够实现可靠消抖的软件消抖算法。通过对不同输入信号干扰的产生原理、抖动时间、最适消抖时长的研究计算,以及对不同消抖算法的特点和硬件资源占用量的分析,选择合适的消抖算法。经波形仿真和试验结果证明,关键时间参数存储准确无误,两种算法消抖完整、可靠,满足了工程实际需求,该逻辑设计已应用到实际环境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分离时序电路 时间参数存储 软件消抖 滑动窗口 计数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级间气动推冲分离系统动态建模与仿真
2
作者 黎忠 杜群贵 《机床与液压》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8期129-135,共7页
针对低成本、清洁、可重复使用及基于高压气动推冲器的的运载火箭级间分离系统,设计合理的分离时序,根据不同分离阶段建立分离体的动力学模型;根据气体动力学原理建立包括气瓶、气缸、管路的动态数学模型;最后在MATLAB/Simulink中搭建... 针对低成本、清洁、可重复使用及基于高压气动推冲器的的运载火箭级间分离系统,设计合理的分离时序,根据不同分离阶段建立分离体的动力学模型;根据气体动力学原理建立包括气瓶、气缸、管路的动态数学模型;最后在MATLAB/Simulink中搭建仿真模型,得到分离过程中气动系统压力变化和分离体运动参数变化曲线,并通过仿真分析分离气缸缸径、气管管径等参数对分离距离的影响规律,同时考虑残余推力偏心和质心偏差等因素对分离的影响,采用Monte Carlo方法分析了分离过程中分离体的相对运动范围。结果表明:所建立数学模型能够正确反映分离过程中参数的变化,且在偏差干扰条件下,分离体相对运动在安全范围内,进一步验证了该分离系统具有可行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级间分离 分离时序 动力学模型 气动系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型级间分离方案设计与仿真 被引量:8
3
作者 李慧通 赵阳 +1 位作者 黄意新 王旭刚 《固体火箭技术》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4期580-587,共8页
设计了某新型导弹级间分离方案,结合级间冷分离和级间热分离的优点,采用固体燃气发生器和反推发动机作为分离能源,提出了合适的分离方式和分离时序。建立了分离过程的运动学和动力学模型,设计了碰撞检测模型,在分离仿真时考虑反推发动... 设计了某新型导弹级间分离方案,结合级间冷分离和级间热分离的优点,采用固体燃气发生器和反推发动机作为分离能源,提出了合适的分离方式和分离时序。建立了分离过程的运动学和动力学模型,设计了碰撞检测模型,在分离仿真时考虑反推发动机推力偏差和下面级残余推力偏心和偏斜对分离的影响,还采用了蒙特卡洛方法分析了分离体运动范围,得到分离体在偏差干扰下运动情况,同时得到了分离危险时刻中心点相对横移范围,打靶仿真中没有出现碰撞现象,分离体的相对运动在分离要求范围内,说明该分离方案是安全可行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级间分离 分离时序 动力学模型 碰撞检测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反爆炸反应装甲串联爆炸成型弹丸匹配设计方法 被引量:2
4
作者 门建兵 聂源 +2 位作者 蒋建伟 王树有 冯高鹏 《兵工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2期2369-2378,共10页
针对反爆炸反应装甲(ERA)串联爆炸成型弹丸(EFP)成型设计问题,建立串联EFP引爆能力、分离时序和侵彻能力的理论条件。采用ERA引爆判据、EFP速度衰减理论和侵彻理论,分析形状、质量比和速度差对引爆能力、分离时序和侵彻能力影响规律。... 针对反爆炸反应装甲(ERA)串联爆炸成型弹丸(EFP)成型设计问题,建立串联EFP引爆能力、分离时序和侵彻能力的理论条件。采用ERA引爆判据、EFP速度衰减理论和侵彻理论,分析形状、质量比和速度差对引爆能力、分离时序和侵彻能力影响规律。基于作用场时间τe≤1500μs的典型ERA,在飞行距离H≤1000∅(∅为装药口径)时,获得串联EFP成型特征的必要条件,其中:球-杆组合型,前后EFP直径比d_(f)/d_(r)≤1.09,前EFP质量与总质量之比0.17<m_(f)/m≤0.40,前后EFP速度差Δv≥150 m/s;杆-杆组合型,d f/d r≤1.09,0.20≤m_(f)/m≤0.65,Δ_(v)≥166 m/s.对一种球-杆形串联EFP开展反ERA联动实验,采用高速摄影系统观测得到前后EFP分离飞行、前EFP击爆ERA以及后EFP侵彻靶板过程,验证了该设计方法和必要条件的正确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反爆炸反应装甲 串联爆炸成型弹丸 匹配设计 分离时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多维邻近性视角下集成电路产业技术交易网络演化机制研究 被引量:5
5
作者 刘晓燕 李金鹏 +1 位作者 单晓红 杨娟 《中国科技论坛》 CSSCI 北大核心 2022年第5期49-57,70,共10页
技术交易是科技成果转化的主要方式之一,挖掘演化过程中交易关系形成和解散的动因,可以从主体行为的角度揭示影响交易的机理,进而提升技术交易效率,促进科技成果转化。文章借助可分离的时序指数随机图模型,从地理、组织、社会、制度、技... 技术交易是科技成果转化的主要方式之一,挖掘演化过程中交易关系形成和解散的动因,可以从主体行为的角度揭示影响交易的机理,进而提升技术交易效率,促进科技成果转化。文章借助可分离的时序指数随机图模型,从地理、组织、社会、制度、技术5个维度的邻近性视角出发探究集成电路产业不同时段技术交易网络的演化动力。研究发现:在技术交易关系形成过程中,不同阶段下多维邻近特征作用的显著性不同,但都表现为有利于交易联系建立的积极影响;在关系形成后,邻近性特征于调整阶段才开始产生影响,制度、技术与社会间的邻近性有利于关系长久维持的同时,地理和组织上的邻近则会对交易关系解散产生促进作用。该结论明确了技术交易网络演化的驱动力,有助于引导合理的交易行为选择,维护网络关系稳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技术交易 多维邻近性 网络演化 分离时序指数随机图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内埋式航空兵器投放过程的CFD/RBD数值仿真研究
6
作者 靳晨晖 淮洋 +1 位作者 陈鑫 王刚 《航空兵器》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5期92-98,共7页
飞翼布局因其特殊的构型,表现出与常规飞行器较大的性能差异。内埋式弹舱能够帮助战机提高其隐身性能,但舱门干扰和空腔结构下流动较为复杂,多枚弹体在分离过程中极有可能互相发生碰撞或与武器舱接触,威胁载机安全,因而提高内埋式武器... 飞翼布局因其特殊的构型,表现出与常规飞行器较大的性能差异。内埋式弹舱能够帮助战机提高其隐身性能,但舱门干扰和空腔结构下流动较为复杂,多枚弹体在分离过程中极有可能互相发生碰撞或与武器舱接触,威胁载机安全,因而提高内埋式武器的分离品质至关重要。使用改进的非结构嵌套网格径向基函数插值方法、耦合流动控制方程和刚体动力学方程(RBD,Rigid Body Dynamics),对一类常规“W”型飞翼布局内埋式武器的分离过程进行数值模拟,分离过程考虑了分离间隔(0 s/0.01 s/0.03 s)对弹体分离品质的影响。仿真结果表明,在前后舱2枚弹体分离的过程中,采用时序分离的方式能够有效提高后舱分离弹体的分离品质,整个分离过程中弹体的姿态变化较为平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飞翼布局 内埋式武器 嵌套网格 时序分离 分离品质 CFD RBD 数值仿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