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41篇文章
< 1 2 2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神经酸来源及分离方法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2
1
作者 王婕 施嘉仪 +5 位作者 高盈玺 张文静 胡雄杰 李群生 周智勇 任钟旗 《中国油脂》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41-46,共6页
神经酸是一种能够疏通、修复受损神经纤维和促进神经细胞再生的单不饱和脂肪酸,可用于预防及治疗脑萎缩、阿尔茨海默病等脑疾病,具有较高的药用价值。旨在为高纯度神经酸产品的生产和发展提供参考,综述了神经酸的功效和来源,详细阐述了... 神经酸是一种能够疏通、修复受损神经纤维和促进神经细胞再生的单不饱和脂肪酸,可用于预防及治疗脑萎缩、阿尔茨海默病等脑疾病,具有较高的药用价值。旨在为高纯度神经酸产品的生产和发展提供参考,综述了神经酸的功效和来源,详细阐述了植物来源神经酸的分离方法,包括其原理和特点。不同分离方法的耦合可克服单一分离方法的某些缺点,且一定程度上解决对神经酸纯度、产量双重提高的难题,成为重要的研究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神经酸 植物 来源 分离方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食物源抗便秘因子分离方法的研究进展
2
作者 郝景 《农产品加工》 2024年第23期78-80,84,共4页
慢性便秘是常见的慢性疾病,较难根治。目前,临床上以药物治疗为主,但药物副作用显著。食物源抗便秘因子效用温和且副作用极小,慢性便秘患者可通过日常食用来缓解症状。不溶性膳食纤维、可溶性膳食纤维、抗性淀粉和γ-亚麻酸是常见的4种... 慢性便秘是常见的慢性疾病,较难根治。目前,临床上以药物治疗为主,但药物副作用显著。食物源抗便秘因子效用温和且副作用极小,慢性便秘患者可通过日常食用来缓解症状。不溶性膳食纤维、可溶性膳食纤维、抗性淀粉和γ-亚麻酸是常见的4种抗便秘因子,对其分离技术进行归纳和整理,以期对抗便秘功能食品的开发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慢性便秘 食物源抗便秘因子 分离方法 抗便秘食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开菲尔粒中乳酸菌的分离方法研究 被引量:13
3
作者 刘慧 李平兰 +2 位作者 高秀芝 杨歌 张岩 《食品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6期56-60,共5页
本文分别对开菲尔滤液和洗液中乳酸菌的分离方法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使用添加了0.5%山梨酸钾的乳清改良培养基,倾注法(划线法)厌氧培养乳酸菌分离效果较好,并且滤液中的菌株比洗液中的长势更好,活力更高。
关键词 开菲尔粒 乳酸菌 分离方法 平板接种方法 纯种培养方法 发酵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Hough变换的猕猴桃毗邻果实的分离方法 被引量:24
4
作者 崔永杰 苏帅 +2 位作者 吕志海 李平平 丁宪 《农机化研究》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2期166-169,共4页
猕猴桃果实的识别方法是猕猴桃收获机器人的关键技术之一。为此,重点研究了毗邻猕猴桃果实的分离过程,提出了一种基于Hough变换的毗邻猕猴桃果实的分离识别方法。首先,利用L*a*b*空间模型a*通道对图像进行了分割;然后,提取了毗邻果实目... 猕猴桃果实的识别方法是猕猴桃收获机器人的关键技术之一。为此,重点研究了毗邻猕猴桃果实的分离过程,提出了一种基于Hough变换的毗邻猕猴桃果实的分离识别方法。首先,利用L*a*b*空间模型a*通道对图像进行了分割;然后,提取了毗邻果实目标的外接矩形,缩小了下一步图像处理的区域面积,简化了运算,又在外接矩形内提取了猕猴桃果实区域的轮廓;最后,利用椭圆形Hough变换拟合了单个猕猴桃果实的轮廓曲线,实现了毗邻果实的分离。检测椭圆轮廓曲线的基本参数主要包括形心坐标(x,y),长轴a1,短轴b1和长轴与坐标x轴的夹角θ。研究表明,该方法可有效地从背景中分割出目标果实区域,并从毗邻果实区域中分离出单个果实,对单个猕猴桃进行坐标定位,从而为后续的猕猴桃收获机器人研究打下了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猕猴桃 毗邻果实 HOUGH变换 分离方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鸡离体肝细胞几种分离方法的比较 被引量:8
5
作者 江青艳 傅伟龙 +1 位作者 高淑静 吴荣辉 《华南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1期66-69,共4页
对鸡肝细胞离体培养中几种分离肝细胞的方法进行了比较 .试验选用 1~ 5 6日龄的粤黄鸡 ,分别采用肝组织块培养、肝组织直接通过细胞筛过滤、2 .5g/L胰蛋白酶消化、2 .5g/L胰蛋白酶加 0 .1g/LEDTA消化、不同时间的4℃冷消化与 37℃消化... 对鸡肝细胞离体培养中几种分离肝细胞的方法进行了比较 .试验选用 1~ 5 6日龄的粤黄鸡 ,分别采用肝组织块培养、肝组织直接通过细胞筛过滤、2 .5g/L胰蛋白酶消化、2 .5g/L胰蛋白酶加 0 .1g/LEDTA消化、不同时间的4℃冷消化与 37℃消化、淋巴细胞分离液分离、5g/L氯化铵除去红细胞等试验方法 ,观察了鸡离体肝细胞的分离及培养效果 .结果表明 :采用 2 5g/L胰蛋白酶加 0 .1g/LEDTA消化 10min、用淋巴细胞分离液分离后的肝细胞培养效果最好 ,肝细胞在培养液中分裂增殖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细胞 离体培养 增殖特性 分离方法 胰蛋白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土壤放线菌分离方法研究 被引量:29
6
作者 郑雅楠 杨宇 +1 位作者 吕国忠 谷祖敏 《安徽农业科学》 CAS 北大核心 2006年第6期1167-1168,1170,共3页
研究了土壤放线菌的分离方法,结果表明:培养基中加入150mg/L重铬酸钾,既有利于放线菌的生长,又能抑制真菌和细菌的生长;土样在28℃或室温风干10~20d后,制成10%土壤悬浮液,40~50℃、pH7条件下,加6%酵母膏(或6%蛋白胨)和0.05%SD(S5mmol/... 研究了土壤放线菌的分离方法,结果表明:培养基中加入150mg/L重铬酸钾,既有利于放线菌的生长,又能抑制真菌和细菌的生长;土样在28℃或室温风干10~20d后,制成10%土壤悬浮液,40~50℃、pH7条件下,加6%酵母膏(或6%蛋白胨)和0.05%SD(S5mmol/L磷酸缓冲液),振荡10~20min,灭菌水稀释成1%后,与含250mg/L重铬酸钾的高氏1号琼脂培养基制成平板,最有利于放线菌的分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放线菌 分离方法 预处理 抑制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山草甸土壤放线菌分离方法研究 被引量:7
7
作者 盛海彦 李松龄 +2 位作者 杨改河 冯永忠 曹广民 《干旱地区农业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6期101-105,共5页
采用平板涂抹分离法研究了不同分离培养基及样品预处理对高山草甸土放线菌分离的效果。结果表明:土样在120℃干热处理1 h后其悬浮液加0.05%SDS(十二烷基磺酸钠)和6%酵母膏,40℃振荡30 min,能促进放线菌孢子萌发,增加放线菌的分离数量,... 采用平板涂抹分离法研究了不同分离培养基及样品预处理对高山草甸土放线菌分离的效果。结果表明:土样在120℃干热处理1 h后其悬浮液加0.05%SDS(十二烷基磺酸钠)和6%酵母膏,40℃振荡30 min,能促进放线菌孢子萌发,增加放线菌的分离数量,并抑制杂菌生长,是高山草甸土放线菌分离时理想的预处理方法。改良HV琼脂和高氏1号加重铬酸钾(50 mg/L)培养基是较好的分离培养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山草甸土 放线菌 分离方法 样品预处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豆疫霉根腐病菌分离方法及发病地区初步调查 被引量:9
8
作者 许修宏 吕慧颖 +1 位作者 曲娟娟 杨庆凯 《大豆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2期147-150,共4页
病组织分离法是分离大豆疫霉根腐病菌的有效方法 ,在选择性培养基上 ,采用此方法分离到病原菌的成功率达 86 .7%。 1997年 - 1998年调查结果表明 ,在黑龙江省哈尔滨市、宾县、呼兰县、牡丹江市、东宁县、密山市、穆棱市、佳木斯市、集... 病组织分离法是分离大豆疫霉根腐病菌的有效方法 ,在选择性培养基上 ,采用此方法分离到病原菌的成功率达 86 .7%。 1997年 - 1998年调查结果表明 ,在黑龙江省哈尔滨市、宾县、呼兰县、牡丹江市、东宁县、密山市、穆棱市、佳木斯市、集贤县、吉林省舒兰市的大豆田中存在大豆疫霉根腐病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豆疫霉根腐病 病原菌 分离方法 发病地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海洋放线菌不同分离方法的比较研究 被引量:8
9
作者 常显波 刘文正 +1 位作者 尹琦 张晓华 《海洋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8期35-39,共5页
采用平板涂布法,以青岛海区潮间带沉积物为对象进行海洋放线菌的分离方法研究。具体分析了不同样品预处理方式、稀释液、海水浓度和培养基种类等对分离效果的影响。结果表明,55℃预处理样品6 min能有效减少细菌数量,利于潮间带沉积物中... 采用平板涂布法,以青岛海区潮间带沉积物为对象进行海洋放线菌的分离方法研究。具体分析了不同样品预处理方式、稀释液、海水浓度和培养基种类等对分离效果的影响。结果表明,55℃预处理样品6 min能有效减少细菌数量,利于潮间带沉积物中放线菌的分离;以1/4林格氏溶液稀释样品、纯海水配置培养基,可以分离得到较多的放线菌;不同培养基对沉积物中放线菌的分离效果差别很大,本实验设置的M1~M9培养基中,M1、M6、M7和M8培养基的分离效果优于其他5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海洋沉积物 放线菌 分离方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数学形态学的重叠细胞分离方法及比较研究 被引量:17
10
作者 陆振晔 范影乐 庞全 《计算机工程与应用》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6期57-59,104,共4页
为克服在细胞图像自动判读过程中细胞重叠造成的图像分析的困难,需要将交叠在一起的细胞群分离为单个细胞。论文研究了重叠细胞图像分离的几种数学形态学方法,从理论和实验两方面分别讨论了各方法的原理、优缺点和适用性。
关键词 图像分离 数学形态学 分离方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盲源分离方法的工频干扰消除 被引量:10
11
作者 吴小培 李晓辉 +1 位作者 冯焕清 周荷琴 《信号处理》 CSCD 2003年第1期81-84,共4页
生物医学信号检测和处理过程中,50Hz(或60Hz)工频干扰的消除一直非常重要的技术问题。本文提出了一种基于独立分量分析的工频干扰消除新方法。我们用该方法对模拟数据和实测脑电(EEG)信号中的工频干扰进行消除,并与自适应滤波工频干扰... 生物医学信号检测和处理过程中,50Hz(或60Hz)工频干扰的消除一直非常重要的技术问题。本文提出了一种基于独立分量分析的工频干扰消除新方法。我们用该方法对模拟数据和实测脑电(EEG)信号中的工频干扰进行消除,并与自适应滤波工频干扰消除方法进行了比较。实验表明,本文所提出的方法在工频干扰消除上具有一定的优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盲源分离方法 工频干扰 信号检测 信号采集 生物医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液压油箱内气泡流动观测及气泡分离方法 被引量:7
12
作者 冀宏 孙东宁 +1 位作者 王金林 张继铭 《兰州理工大学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15年第4期46-50,173,共5页
针对液压油箱内气泡流动的现象,搭建气泡流动可视化试验系统,观察回油管出口附近气泡的流入和液压泵吸油管处气泡的吸入过程,获得气泡分布规律.利用Fluent中的欧拉-欧拉多相流模型,对液压油箱内流场进行气液两相流三维数值计算.基于气... 针对液压油箱内气泡流动的现象,搭建气泡流动可视化试验系统,观察回油管出口附近气泡的流入和液压泵吸油管处气泡的吸入过程,获得气泡分布规律.利用Fluent中的欧拉-欧拉多相流模型,对液压油箱内流场进行气液两相流三维数值计算.基于气泡流动可视化试验结果和气液两相流的流动特性,提出两种实现气泡快速分离的方案.研究表明:系统回油管中油液携带直径大小不同的气泡进入到油箱内,快速弥散于整个油箱油液中;较大气泡能够快速上浮、逸出液面,直径较小的气泡随液流被液压泵吸入;在油液流入油箱前,通过改变油液的流态,形成旋转流或紊态流,可以使气泡从油液中快速分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液压油箱 气泡流动 分离方法 流动可视化试验 Fluent仿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瓜类枯萎病菌拮抗放线菌分离方法的研究 被引量:8
13
作者 闫建芳 刘秋 +4 位作者 刘志恒 胡树仁 屈蕾蕾 樊慧梅 王福妹 《河南农业科学》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4期81-83,共3页
通过对土壤样品进行不同温度、不同孢子激活剂、不同抑制剂、不同培养基等条件的梯度试验,得到对黄瓜枯萎病菌有拮抗作用的土壤放线菌的分离方法:将土壤样品经100℃干热处理1 h,用0.05%的SDS稀释,分别涂布于含有1μg/ml青霉素的高氏合成... 通过对土壤样品进行不同温度、不同孢子激活剂、不同抑制剂、不同培养基等条件的梯度试验,得到对黄瓜枯萎病菌有拮抗作用的土壤放线菌的分离方法:将土壤样品经100℃干热处理1 h,用0.05%的SDS稀释,分别涂布于含有1μg/ml青霉素的高氏合成1号琼脂、淀粉琼脂、腐植酸—维生素琼脂(HVG)组合培养基上,置于28℃培养7 d,并分离到69株瓜类枯萎病的拮抗放线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拮抗放线菌 分离方法 瓜类枯萎病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通过一步萃取将组蛋白分为多个亚组分的蛋白质组预分离方法的建立 被引量:5
14
作者 白海鑫 刘小花 +2 位作者 杨帆 杨秀荣 汪尔康 《高等学校化学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7期1314-1321,共8页
将基于正丙醇、氯化钠和水的双水相体系用于蛋白质组的预分离研究,并考察了体系酸度及在不同浓度的盐、正丙醇及蛋白质存在时该双水相体系对蛋白质的分离效果.将经该双水相体系预分离过的蛋白质组样品在未与成相试剂分离的条件下直接用... 将基于正丙醇、氯化钠和水的双水相体系用于蛋白质组的预分离研究,并考察了体系酸度及在不同浓度的盐、正丙醇及蛋白质存在时该双水相体系对蛋白质的分离效果.将经该双水相体系预分离过的蛋白质组样品在未与成相试剂分离的条件下直接用于凝胶电泳分析.结果表明,该双水相体系可通过一步萃取将蛋白质组样品分为3个亚组群.该蛋白质组预分离方法简单、快速、成本低,并具有生物相容性、可连续操作性、无需昂贵复杂仪器以及在进行电泳分析前无须(或易于)将目标蛋白与成相试剂分离等优点.该蛋白质组预分离方法的建立在蛋白质组学和方法学方面均有着极为重要的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蛋白质组预分离方法 双水相体系 萃取 分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静电离子色谱分离方法 被引量:7
15
作者 申贵隽 师宇华 +2 位作者 彭增辉 侯鹏 于爱民 《吉林大学自然科学学报》 CAS CSCD 1999年第1期91-93,共3页
采用静电离子色谱法(EIC),在ODS载体上涂覆胆汁酸诱导体胶束(CHAPS)进行阴离子和阳离子的同时分离.以示差析光检测器检测,分别以纯水、碳酸盐、磷酸盐和十二烷基磺酸盐电解质溶液为流动相,探讨Na2SO4和NaB... 采用静电离子色谱法(EIC),在ODS载体上涂覆胆汁酸诱导体胶束(CHAPS)进行阴离子和阳离子的同时分离.以示差析光检测器检测,分别以纯水、碳酸盐、磷酸盐和十二烷基磺酸盐电解质溶液为流动相,探讨Na2SO4和NaBr,Na2S2O3,NaF和NaNO3,NaNO3和KNO3各离子对的分离条件和分离效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静电离子色谱 分离方法 磁场 表面活性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煤焦油中喹啉不溶物的分离方法 被引量:7
16
作者 曾丹林 胡定强 +4 位作者 马亚丽 胡义 舒大凡 严铁军 王光辉 《洁净煤技术》 CAS 2012年第2期56-59,共4页
为了提高煤焦油的质量,分析了煤焦油中喹啉不溶物(QI)的性质及其危害,并根据分离原理分别对比分析了以下方法:自由沉降分离法原理简单,操作简便,但净化效率低;热溶分离过滤法虽然效率高,但难以推广使用;高温离心分离法大大提高了脱除率... 为了提高煤焦油的质量,分析了煤焦油中喹啉不溶物(QI)的性质及其危害,并根据分离原理分别对比分析了以下方法:自由沉降分离法原理简单,操作简便,但净化效率低;热溶分离过滤法虽然效率高,但难以推广使用;高温离心分离法大大提高了脱除率,应用前景较好;溶剂抽提脱除率较高,但需要大量的溶剂。根据实践经验提出在配煤炼焦环节通过优化配煤质量、改进工艺等措施可以最大程度地降低QI含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煤焦油 喹啉不溶物 分离方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非线性混叠信号的可分离性及分离方法研究 被引量:9
17
作者 刘琚 聂开宝 何振亚 《电子与信息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1期54-61,共8页
该文分析了非线性混叠信号的可分离性及分离条件,指出现阶段非线性混叠信号盲分离的局限性。将Edgeworth展开代入信息后向传输算法中,通过一种新的自适应累积量估计方法,克服了原算法指出的Edgeworth展开在盲信号分离中的缺限。计算机... 该文分析了非线性混叠信号的可分离性及分离条件,指出现阶段非线性混叠信号盲分离的局限性。将Edgeworth展开代入信息后向传输算法中,通过一种新的自适应累积量估计方法,克服了原算法指出的Edgeworth展开在盲信号分离中的缺限。计算机仿真结果表明了所提算法在特定非线性混叠模型信号分离的效果,我们还对不同的方法进行了分析对比,指出了累积量对不同算法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线性 混叠信号 分离 分离方法 盲源分离 高阶累积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3种典型潮滩沉积物微塑料分离方法研究 被引量:11
18
作者 刘凯 冯志华 +2 位作者 方涛 徐军田 叶浩达 《水生态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4期36-42,共7页
针对我国海岸带环境中微塑料监测方法缺乏标准化和系统化问题,探讨和改进了直接浮选法(方法 A)、分液漏斗法(方法 B)和容量瓶法(方法 C)3种典型的潮滩沉积物微塑料检测方法,并探究了沉积物粒径和聚合物类型对其分离效果的影响。经检验,... 针对我国海岸带环境中微塑料监测方法缺乏标准化和系统化问题,探讨和改进了直接浮选法(方法 A)、分液漏斗法(方法 B)和容量瓶法(方法 C)3种典型的潮滩沉积物微塑料检测方法,并探究了沉积物粒径和聚合物类型对其分离效果的影响。经检验,3种方法对潮滩沉积物中尺寸约为1 mm的高密度聚乙烯(HDPE)、聚氯乙烯(PVC)和聚丙烯(PP)等5种常见聚合物颗粒的平均分离效率达到(91±7)%,且聚合物类型并不会影响分离效果(P>0.05)。方法 B在分离效率和稳定性方面明显优于其他2种方法(P<0.05),对于粗砂(0.5~1.0 mm)、粉砂(0.004~0.063 mm)和泥质(<0.004 mm)3类潮滩沉积物中的微塑料颗粒均有着良好的分离(95%±3%)。沉积物粒径会显著影响提取效果,呈现出随着沉积物粒径的增大、微塑料分离效率提高的趋势(P<0.05)。利用方法 B对系列现场调查样品进行了测定,结果显示,海州湾北部绣针河口、赣榆港码头和高公岛乡潮滩沉积物中微塑料数量丰度分别为34.97~144.33 n/kg、43.70~119.9 n/kg和372.98~1 103.02 n/kg;质量浓度分别为2.56~10.70 mg/kg、1.01~5.92 mg/kg和3.36~8.48 mg/kg。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塑料 密度分选 潮滩沉积物 分离方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用固液分离方法处理水基废弃钻井液 被引量:11
19
作者 黎钢 朱墨 钱家麟 《钻井液与完井液》 CAS 1999年第3期22-24,29,共4页
以阳离子聚丙烯酰胺为絮凝剂、铝盐为凝聚剂对四种不同类型的水基废弃钻井液进行了固液分离的试验研究。结果表明,阳离子聚丙烯酰胺不仅可以有效地中和粘土颗粒表面ζ电位,使废弃钻井液的CST(毛细抽吸时间)值降低到100—200 s,达到化学... 以阳离子聚丙烯酰胺为絮凝剂、铝盐为凝聚剂对四种不同类型的水基废弃钻井液进行了固液分离的试验研究。结果表明,阳离子聚丙烯酰胺不仅可以有效地中和粘土颗粒表面ζ电位,使废弃钻井液的CST(毛细抽吸时间)值降低到100—200 s,达到化学脱稳,而且通过絮凝作用清除了废浆中粒径小于20μm的微细颗粒,使废弃钻井液彻底实现了固液分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固液分离方法 水基废弃钻井液 环境保护 废泥浆处理 钻井液脱水 化学脱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碳酸二甲酯-甲醇二元共沸物的分离方法 被引量:20
20
作者 熊国玺 李光兴 《化工进展》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1期26-28,共3页
讨论了分离碳酸二甲酯 甲醇二元共沸物的各种方法 ,重点介绍了最有工业化前景的萃取精馏法 。
关键词 萃取精馏 碳酸二甲酯 甲醇 二元共沸物 分离方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2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