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色谱经济分析法系列研究:分离度理论 被引量:5
1
作者 沈萍 任静儒 +1 位作者 陈安琪 程佳朦 《统计与决策》 CSSCI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4期4-8,共5页
将化学色谱分析法引入到经济学中对复杂经济现象进行分类分析,先后已进行了平衡理论、塔板理论和速率理论等系列置换研究。在这些研究的基础上,文章将探讨色谱经济分析法的重要理论:分离度理论,进一步研究色谱柱对复杂经济现象分离效果... 将化学色谱分析法引入到经济学中对复杂经济现象进行分类分析,先后已进行了平衡理论、塔板理论和速率理论等系列置换研究。在这些研究的基础上,文章将探讨色谱经济分析法的重要理论:分离度理论,进一步研究色谱柱对复杂经济现象分离效果的量度指标,探讨提高色谱柱分离效果的方法,并为后续经济信号检测、定性定量分析的研究作好一定的铺垫。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色谱经济分析法 分离度理论 柱效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从六度分离理论看网络深度营销价值 被引量:6
2
作者 廖新媛 陈敦旭 《商业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09年第7期11-13,共3页
目前,电子商务已经深刻地改变了人们的生活和思维方式,网络和现代电子商务技术以一种新型的、互动的、更加人性化的营销新模式出现了。以六度分离理论、小世界模型为基础,解释了基于电子商务平台的深度营销中顾客间建立联系的规律,从总... 目前,电子商务已经深刻地改变了人们的生活和思维方式,网络和现代电子商务技术以一种新型的、互动的、更加人性化的营销新模式出现了。以六度分离理论、小世界模型为基础,解释了基于电子商务平台的深度营销中顾客间建立联系的规律,从总结的规律出发,深入探讨了对网络深度营销启示,以及企业内外部营销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分离理论 小世界模型 营销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六度分离理论的容滞网络路由算法研究
3
作者 李晓峰 王贵竹 徐正欢 《计算机工程与科学》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7期32-35,共4页
容滞网络(DTN)是一个新兴的研究领域,它适用于连接时断时续且节点随机移动的复杂网络环境。这使容滞网络的路由机制复杂且有别于现存的网络。本文提出一种基于六度分离理论的路由算法,用社会活跃度和亲密度来描述社会关系,并根据节点的... 容滞网络(DTN)是一个新兴的研究领域,它适用于连接时断时续且节点随机移动的复杂网络环境。这使容滞网络的路由机制复杂且有别于现存的网络。本文提出一种基于六度分离理论的路由算法,用社会活跃度和亲密度来描述社会关系,并根据节点的社会关系来转发报文。仿真表明,和现有的路由算法相比,本算法具有很高的递交率和较低的延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容滞网络 分离理论 社会关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生命周期理论的微博舆情引控研究 被引量:37
4
作者 晏敬东 杨彩霞 张炜南 《情报杂志》 CSSCI 北大核心 2017年第8期88-93,75,共7页
[目的/意义]提出针对微博舆情不同阶段的引导控制工作流程,降低微博舆情危机的发生频次和影响程度。[方法/过程]借鉴生命周期理论的基础上,利用扎根理论的方法,以反映舆情事件的关键词被提及累计次数和变化幅度作为表征量,对微博舆情生... [目的/意义]提出针对微博舆情不同阶段的引导控制工作流程,降低微博舆情危机的发生频次和影响程度。[方法/过程]借鉴生命周期理论的基础上,利用扎根理论的方法,以反映舆情事件的关键词被提及累计次数和变化幅度作为表征量,对微博舆情生命周期阶段进行划分,并寻找各阶段舆情的特征,提出相应的引控工作流程。[结果/结论]微博舆情可划分为潜伏期、预热期、热议期和衰退期等四个阶段,其中潜伏期的工作重点在于识别、监控和研判,预热期的工作主要突出信息的控制、对称化及舆情主体的引导工作,热议期应更加重视舆情应急和控制工作,衰退期则着重于对整个舆情过程的评价、反馈及持续追踪监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博舆情 生成要素 生命周期 引控系统 沉默螺旋效应 分离理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Development of Ni_(x)/Mg_(1-x)-MOF-74 for highly efficient CO_(2)/N_(2) separation
5
作者 ZHANG Xin LI Guoqiang +7 位作者 HONG Mei BAN Hongyan YANG Lixia LIU Xingchen LI Feng Ekaterina Vladimirovna Matus LI Congming LI Lei 《燃料化学学报(中英文)》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1期1745-1758,共14页
To enhance the separation selectivity of Mg-MOF-74 towards CO_(2) in a CO_(2)/N_(2) mixture,a series of Mg-MOF-74 and Ni_(x)/Mg_(1-x)-MOF-74 adsorbents were prepared by solvothermal synthesis in this paper.It was foun... To enhance the separation selectivity of Mg-MOF-74 towards CO_(2) in a CO_(2)/N_(2) mixture,a series of Mg-MOF-74 and Ni_(x)/Mg_(1-x)-MOF-74 adsorbents were prepared by solvothermal synthesis in this paper.It was found that the adsorption capacity of Mg-MOF-74 for CO_(2) could be effectively increased by optimizing the amount of acetic acid.On this basis,the bimetal MOF-74 adsorbent was prepared by metal modification.The multi-component dynamic adsorption penetration analysis was utilized to examine the CO_(2) adsorption capacity and CO_(2)/N_(2) selectivity of the diverse adsorbent materials.The results showed that Ni0.11/Mg0.89-MOF-74 showed a CO_(2) adsorption capacity of 7.02 mmol/g under pure CO_(2) atmosphere and had a selectivity of 20.50 for CO_(2)/N_(2) under 15% CO_(2)/85%N_(2) conditions,which was 10.2% and 18.02% higher than that of Mg-MOF-74 respectively.Combining XPS,SEM and N_(2) adsorption-desorption characterization analysis,it was attributed to the effect of the more stable unsaturated metal sites Ni into the Mg-MOF-74 on the pore structure and the synergistic interaction between the two metals.Density Functional Theory(DFT)simulations revealed that the synergistic interaction between modulated the electrostatic potential strength and gradient of the material,which was more favorable for the adsorption of CO_(2) molecules with small diameters and large quadrupole moment.In addition,the Ni0.11/Mg0.89-MOF-74 showed commendable cyclic stability,underscoring its promising potential for practical application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O_(2)capture Mg-MOF-74 CO_(2)/N_(2)separation adsorption breakthrough curve density functional theory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