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1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分离岛式地铁站可用安全疏散时间计算与比较分析 被引量:1
1
作者 伍彬彬 史聪灵 +2 位作者 石杰红 胥旋 李建 《中国安全生产科学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0期121-126,共6页
为研究大客流地铁车站风险因素,提出车站疏散能力分析的基本要素,结合某分离岛式地下车站,采用规范计算及精细网格模型对可用安全疏散时间进行计算与比较分析。结果表明:楼扶梯的通过效率、车站结构形式、疏散人员的数量及分布情况等因... 为研究大客流地铁车站风险因素,提出车站疏散能力分析的基本要素,结合某分离岛式地下车站,采用规范计算及精细网格模型对可用安全疏散时间进行计算与比较分析。结果表明:楼扶梯的通过效率、车站结构形式、疏散人员的数量及分布情况等因素对仿真模拟的结果产生影响;《地铁安全疏散规范》(GB/T 33668—2017)综合考虑了疏散至楼扶梯入口时间、楼扶梯上平均滞留时间及通道非均匀性偏差时间等,与仿真模拟结果的吻合度较高。研究结果可为国内类似车站的安全疏散设计及运营疏散组织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分离岛式地下车站 可用安全疏散时间 大客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分离岛式地铁车站交叉洞群施工的周边环境效应分析 被引量:3
2
作者 阮艳妹 李进 +4 位作者 袁炳祥 凌程坤 罗旭 吴朋波 赵津 《科学技术与工程》 北大核心 2023年第26期11405-11413,共9页
为研究分离岛式车站交叉洞群的周边环境效应,以广州市某暗挖地铁车站为工程背景,采用数值模拟的分析方法,建立了正线隧道、联络通道和站台横通道的多洞室数值计算模型,同时考虑左右线隧道穿越不同岩性的地层,有限元模型地层为不均匀地... 为研究分离岛式车站交叉洞群的周边环境效应,以广州市某暗挖地铁车站为工程背景,采用数值模拟的分析方法,建立了正线隧道、联络通道和站台横通道的多洞室数值计算模型,同时考虑左右线隧道穿越不同岩性的地层,有限元模型地层为不均匀地层。通过数值模拟研究了隧道交叉洞群施工引起的地表沉降、围岩应力应变特征、支护变形受荷规律等,并将模拟结果与相应的现场监测数据对比分析。计算结果表明:中洞施工会引起围岩应力场位移场重分布,上覆围岩会向两侧滑动,造成洞间土体呈受压状态,侧洞会向两侧位移;支护结构最大应力值出现在隧道与联络通道的接口处,并且隧道支护结构应力值大小与距交叉段远近成负相关,离交叉段越远,支护应力值越小。研究成果为今后类似工程条件下城市地铁隧道施工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分离岛式车站 交叉洞群 数值模拟 不均匀地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分离岛式地铁车站建筑设计分析 被引量:15
3
作者 许俊峰 《隧道建设》 2009年第3期290-294,共5页
分离岛式地铁车站是一种新型结构形式,在分析地铁车站设计原则及思路的基础上,以北京地铁10号线一期工程(含奥运支线)工体北路(团结湖)站的车站建筑、装修设计为例,分析分离岛式车站建筑设计的形式、应用以及存在的问题,探讨了分离岛式... 分离岛式地铁车站是一种新型结构形式,在分析地铁车站设计原则及思路的基础上,以北京地铁10号线一期工程(含奥运支线)工体北路(团结湖)站的车站建筑、装修设计为例,分析分离岛式车站建筑设计的形式、应用以及存在的问题,探讨了分离岛式车站建筑设计方案的优缺点。对今后具有类似环境条件下的地铁车站设计具有一定的指导和借鉴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分离岛 地铁车站 建筑设计 装修手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分离岛式暗挖车站的洞桩法结构设计 被引量:9
4
作者 张美琴 《隧道建设》 2006年第4期32-36,共5页
北京地铁十号线呼家楼站位于东三环路面下,紧邻京广立交桥,周边环境复杂。经比选,车站采用分离式结构设计,洞桩法施工,增加了工程的安全性和稳定性。介绍了呼家楼站的结构设计和计算,对其结构形式的选取、施工步序及模拟计算进行了论述... 北京地铁十号线呼家楼站位于东三环路面下,紧邻京广立交桥,周边环境复杂。经比选,车站采用分离式结构设计,洞桩法施工,增加了工程的安全性和稳定性。介绍了呼家楼站的结构设计和计算,对其结构形式的选取、施工步序及模拟计算进行了论述。实践证明,采用洞桩法设计可减小施工过程中产生的变形,有效保护临近建(构)筑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暗挖车站 分离岛 洞桩法 结构设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分离岛式地铁车站群洞效应分析与施工优化 被引量:10
5
作者 吕波 《铁道建筑》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2期48-50,共3页
结合实例对单跨三洞地下局部双层分离岛式车站群洞效应进行了分析。针对不同工况下的作用效应,指出合理组织主体群洞结构的施工,对加快施工进度的意义,进而对车站总体施工顺序作了优化。
关键词 地铁 分离岛式车站 群洞效应 施工优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狐狸源大肠杆菌毒力岛基因HPI、LEE的检测 被引量:4
6
作者 高光平 朱利霞 +5 位作者 张东林 赵希艳 闫艳娟 高桂生 史秋梅 郭顺立 《山东畜牧兽医》 2018年第2期11-12,共2页
为检测从狐狸体内分离的大肠杆菌的毒力岛基因和毒力,对从病死狐狸的肝脏、肺脏等器官分离的细菌进行了生化鉴定、毒力试验和毒力岛HPI(irp2、fyuA)与LEE(ler、eaeA)检测。结果表明:在所测的6株菌中有4株检测出HPI毒力岛基因,6株菌均未... 为检测从狐狸体内分离的大肠杆菌的毒力岛基因和毒力,对从病死狐狸的肝脏、肺脏等器官分离的细菌进行了生化鉴定、毒力试验和毒力岛HPI(irp2、fyuA)与LEE(ler、eaeA)检测。结果表明:在所测的6株菌中有4株检测出HPI毒力岛基因,6株菌均未检测出LEE毒力岛基因,各注射菌液组小鼠均不同程度发病,且含有HPI毒力岛基因的菌株对小鼠的毒力较强,可见分离到的菌株对狐狸的健康养殖存在较大的危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狐狸大肠杆菌分离鉴定毒力基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西安地铁2号线钟楼站隧道暗挖施工技术 被引量:6
7
作者 李连生 熊卫明 《铁道标准设计》 北大核心 2010年第4期92-96,共5页
西安地铁2号线钟楼站是一座明暗挖结合分离岛式车站,左右线间距约60 m,其施工方法受到多种因素的制约。根据对地面交通、地面拆迁、地下管线、工程造价、工程质量、工期等的影响,进行了施工方案的比选。详细介绍站台主隧道及左右线站台... 西安地铁2号线钟楼站是一座明暗挖结合分离岛式车站,左右线间距约60 m,其施工方法受到多种因素的制约。根据对地面交通、地面拆迁、地下管线、工程造价、工程质量、工期等的影响,进行了施工方案的比选。详细介绍站台主隧道及左右线站台之间的横通道在暗挖中的超前小导管注浆、大管棚超前支护、CRD及CD工法等施工技术,同时对典型的湿陷性黄土条件下的暗挖主隧道施工难点给出了解决方案,为今后类似环境条件下地铁车站的施工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铁 分离岛式车站 CRD工法 CD工法 管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北京地铁10号线一期工程国贸站方案设计 被引量:2
8
作者 田巧焕 《铁道工程学报》 EI 2004年第1期26-29,25,共5页
本文主要介绍了北京地铁 10号线一期工程国贸站的工程概况 ,并对国贸站的方案设计和施工方案情况进行了详细的论述。
关键词 北京 地铁10号线 国贸站 方案设计 分离岛 换乘 洞桩法 侧壁导坑法 冻结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复杂环境下非典型地铁车站建筑设计分析 被引量:9
9
作者 喻敏 兰志光 《隧道建设(中英文)》 北大核心 2018年第7期1204-1211,共8页
随着城市轨道交通的快速发展及地下空间的开发利用,人们对地铁车站建筑形式的多样化提出了更多新要求。为实现周边环境复杂时地铁车站的建筑功能,地铁建设过程中一些非典型车站建筑形式逐渐形成。通过列举国内已建及在建的非典型地铁车... 随着城市轨道交通的快速发展及地下空间的开发利用,人们对地铁车站建筑形式的多样化提出了更多新要求。为实现周边环境复杂时地铁车站的建筑功能,地铁建设过程中一些非典型车站建筑形式逐渐形成。通过列举国内已建及在建的非典型地铁车站,从站址环境、控制因素、功能需求和风险控制等方面进行分析归纳,总结非典型车站建筑设计原则,并以目前比较有代表性的青岛江苏路站、南宁青秀山站为例详细分析,总结其设计思路的异同点,得出非典型车站设计特点及风险控制要点,从而提高工程可行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复杂环境 非典型地铁车站 深埋 分离岛 群洞效应 建筑设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连地铁2号线交通大学站方案设计分析 被引量:2
10
作者 高嵩 《隧道建设》 2011年第3期345-348,353,共5页
为解决大连地铁2号线交通大学站降水、堵水问题,从安全方面考虑,通过分析A,B版设计方案,解释方案变更原因,从结构安全、使用功能、经济评价等方面阐明暗挖结合外挂分离岛式车站存在的问题。引发对特殊地质下的地铁车站设计的思考,希望... 为解决大连地铁2号线交通大学站降水、堵水问题,从安全方面考虑,通过分析A,B版设计方案,解释方案变更原因,从结构安全、使用功能、经济评价等方面阐明暗挖结合外挂分离岛式车站存在的问题。引发对特殊地质下的地铁车站设计的思考,希望在进一步的研究探讨中能够引起重视并做出更加优化的方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连交通大学站 分离岛式站台 方案设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广州地铁明暗挖结合车站设计特点 被引量:10
11
作者 姚文峰 《都市快轨交通》 北大核心 2015年第5期31-34,共4页
以广州地铁6号线一德路站、海珠广场站为工程背景,通过介绍车站的地理位置、周边建筑物情况、明挖法结构与暗挖法隧道的位置关系、隧道的断面尺寸、隧道的最大及最小埋深、施工的先后顺序、与既有建筑物的距离等,阐述两个车站的设计思路... 以广州地铁6号线一德路站、海珠广场站为工程背景,通过介绍车站的地理位置、周边建筑物情况、明挖法结构与暗挖法隧道的位置关系、隧道的断面尺寸、隧道的最大及最小埋深、施工的先后顺序、与既有建筑物的距离等,阐述两个车站的设计思路,采用站台与站厅分离的建筑布置,解决了在复杂条件下的地铁设站问题,可为类似条件下的地铁车站设计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广州地铁 明暗挖结合 车站设计 分离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