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8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中药挥发油膜法高效富集的油水分离原理研究及其新型膜分离过程的探索实践 被引量:9
1
作者 朱华旭 唐志书 +5 位作者 郭立玮 刘红波 潘林梅 李博 邢卫红 高从堦 《南京中医药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5期491-495,共5页
膜分离作为新型化工单元操作,可在温和、低成本条件下实现物质分子水平的“高效、低耗”分离,以膜材料为“芯片”再造分离流程可实现物质分离过程“短流程化”,已成为化学工程的重点研究方向之一。通过总结笔者项目组10多年来将膜技术... 膜分离作为新型化工单元操作,可在温和、低成本条件下实现物质分子水平的“高效、低耗”分离,以膜材料为“芯片”再造分离流程可实现物质分离过程“短流程化”,已成为化学工程的重点研究方向之一。通过总结笔者项目组10多年来将膜技术应用于中药油/水分离过程的研究探索,面向中药产业的绿色发展,提出:通过基础研究与应用研究相结合创制新型膜材料,是实现“用”材料和“优化”材料的关键。因此,将多尺度科学的创新性成果有效应用于膜过程分离原理的揭示,利用膜技术的“高效、节能、降耗”等特征实现中药挥发油生产过程的节能减排,构建以膜分离技术为核心的新型分离过程、分离流程及其专属装备,必将为传统产业关键技术的更新换代、新兴产业重大关键技术的研发提供持续性的支持和引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药挥发油 膜法富集 分离原理 多尺度 新型分离过程 实践应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广义线性系统基于PI观测器鲁棒极点配置分离原理 被引量:2
2
作者 吴爱国 段广仁 《应用数学》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4期771-776,共6页
对广义线性系统提出了基于全维比例-积分观测器的控制系统设计的鲁棒极点配置分离原理.基于矩阵灵敏度理论证明了如下事实:与状态反馈系统相同的闭环系统极点具有和状态反馈系统极点相同的极点灵敏度,与观测器系统相同的闭环系统极点具... 对广义线性系统提出了基于全维比例-积分观测器的控制系统设计的鲁棒极点配置分离原理.基于矩阵灵敏度理论证明了如下事实:与状态反馈系统相同的闭环系统极点具有和状态反馈系统极点相同的极点灵敏度,与观测器系统相同的闭环系统极点具有和观测器系统极点相同的极点灵敏度.于是基于全维PI观测器的状态反馈控制器的具有最小灵敏度的鲁棒极点配置可以通过求解两个分开的鲁棒状态反馈极点配置问题实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广义线性系统 鲁棒极点配置 分离原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TRIZ分离原理的图像滤波技术研究 被引量:1
3
作者 刘红敏 王志衡 《创新科技》 2012年第5期14-15,共2页
TRIZ理论简介 TRIZ全称为发明问题解决理论,也称“萃智”。其是涎生于前苏联的创新理论,该理论依据如下三条重要原理:
关键词 TRIZ理论 分离原理 滤波技术 发明问题解决理论 图像 前苏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附加气流后键式逐稿器分离原理及工作条件分析
4
作者 徐树来 刘建军 +1 位作者 李勃海 魏晓东 《黑龙江八一农垦大学学报》 1999年第2期44-47,共4页
在传统的键式逐稿器分离装置分离原理及工作条件的基础上,研究了附加气流后键式逐稿器的工作原理及受力特点,从而确定了其工作条件,为附加气流分离性能的研究,提供了理论依据。
关键词 气流 逐稿器 分离原理 工作条件 收获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TRIZ分离原理的城市管理应用研究 被引量:3
5
作者 冯凯 《现代营销(下)》 2012年第11期244-245,共2页
在分析城市管理诸多问题特点的基础上,基于TRIZ思想,从管理技术的角度,将分离原理运用到解决实际城市管理问题中,并用实例证明,尝试建立一种管理问题求解模式。
关键词 城市管理 TRIZ 物理矛盾 分离原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膜分离技术及其在重金属废水处理中的应用 被引量:36
6
作者 邓娟利 胡小玲 +3 位作者 管萍 曾盛 赵亚梅 王广东 《材料导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2期23-26,共4页
膜技术作为一种新型分离技术,在处理废水的同时又能回收重金属离子,因而在重金属废水处理中得到了较为广泛的应用。介绍了各种膜分离技术的结构、特点、分离原理、所用膜材料及制膜方法,并较全面地综述了各种膜技术在重金属废水处理中... 膜技术作为一种新型分离技术,在处理废水的同时又能回收重金属离子,因而在重金属废水处理中得到了较为广泛的应用。介绍了各种膜分离技术的结构、特点、分离原理、所用膜材料及制膜方法,并较全面地综述了各种膜技术在重金属废水处理中的应用,最后指出膜技术目前存在的问题及发展动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重金属废水 膜技术 水处理 分离技术 重金属离子 回收 分离原理 新型 膜材料 发展动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孔树脂在食品活性成分分离中的应用 被引量:37
7
作者 罗艳玲 欧仕益 《食品与机械》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5期81-83,共3页
介绍了大孔树脂的性质、分类、分离原理以及大孔树脂在食品活性成分,如皂苷、黄酮、蛋白质、多肽和酚类等物质分离中的应用。
关键词 大孔树脂 食品活性成分 分离 活性成分 成分分离 应用 食品 分离原理 物质分离 蛋白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毛细管微乳液电动色谱的原理及应用 被引量:5
8
作者 贡素萱 薄涛 +1 位作者 刘虎威 李克安 《色谱》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3期226-229,共4页
综述了近年来毛细管微乳液电动色谱(MEEKC)的研究进展。对MEEKC的分离原理进行了阐述;对微乳液的组成和其他影响MEEKC分离的因素进行了总结;对MEEKC在各个领域的应用作以分类评述;并将MEEKC和胶束电动毛细管色谱(MEKC)予以比较。
关键词 毛细管微乳液电动色谱 原理 应用 分离原理 胶束电动毛细管色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浮选中振荡分离理论与实践 被引量:1
9
作者 程宏志 《选煤技术》 CAS 2000年第1期18-20,共3页
置于浮选槽分离区振荡分离器的机械振动 ,激励其周围介质振荡 ,当两个波动源之间最小局部振幅大于能够产生机械夹带的气泡表面间最大距离时 ,被气泡夹带的亲水性矿粒游离为自由矿粒 ,落回矿浆 ,从而减轻夹带污染。通过实验室试验 ,研究... 置于浮选槽分离区振荡分离器的机械振动 ,激励其周围介质振荡 ,当两个波动源之间最小局部振幅大于能够产生机械夹带的气泡表面间最大距离时 ,被气泡夹带的亲水性矿粒游离为自由矿粒 ,落回矿浆 ,从而减轻夹带污染。通过实验室试验 ,研究了振荡分离器的基本结构和参数。工业性生产实践表明 ,该法可有效降低浮精灰分 1 %~ 2 % ,提高浮选完善指标 3 %以上 ,突破了以往用冲洗水降灰的传统方法 ,为降低浮精灰分提供了新的途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浮选 振荡分离原理 降灰 选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超音速分离在天然气脱水中的应用 被引量:4
10
作者 涂辉 蒋洪 刘晓强 《管道技术与设备》 CAS 2008年第3期1-3,共3页
根据低压和高压条件下的实验,研究了超音速分离技术在天然气脱水方面的应用。研究结果表明:超音速分离技术的脱水效果与压降条件有关,当压力超过7 MPa时,超音速脱水技术比透平膨胀机制冷脱水技术和J-T阀脱水技术更具优势。同时,对超音... 根据低压和高压条件下的实验,研究了超音速分离技术在天然气脱水方面的应用。研究结果表明:超音速分离技术的脱水效果与压降条件有关,当压力超过7 MPa时,超音速脱水技术比透平膨胀机制冷脱水技术和J-T阀脱水技术更具优势。同时,对超音速分离脱水技术的应用前景进行了展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音速脱水 分离原理 系统结构 应用前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碳捕集膜原理及膜材料研究进展
11
作者 张娜 陈海平 +2 位作者 秦锋 明红芳 张帆 《油气与新能源》 2023年第6期56-64,共9页
在过去的几十年里,膜分离技术已成为碳捕集技术中最有竞争力的技术之一。阐述了膜法分离的原理,介绍了应用于碳捕集的膜材料的广泛分类,讨论了包括沸石膜、二氧化硅膜等典型的无机膜材料和包括聚酰亚胺膜、乙酸纤维素膜的有机膜材料,以... 在过去的几十年里,膜分离技术已成为碳捕集技术中最有竞争力的技术之一。阐述了膜法分离的原理,介绍了应用于碳捕集的膜材料的广泛分类,讨论了包括沸石膜、二氧化硅膜等典型的无机膜材料和包括聚酰亚胺膜、乙酸纤维素膜的有机膜材料,以及包括金属有机骨架膜在内的杂化膜材料,认为膜材料的选择及对膜结构的改造仍是提升膜性能的关键因素,并提出二氧化碳分离膜的发展方向和杂化膜制备需克服的问题,提升杂化膜在工业复杂条件下的适用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碳捕集膜 气体分离 分离原理 膜材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玉米秸秆的皮髓分离及其应用 被引量:7
12
作者 孙竹营 《人造板通讯》 2005年第5期28-29,共2页
介绍玉米秸秆皮髓分离原理和皮髓分离后各自的用途。
关键词 玉米秸秆 应用 分离原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燃气过滤分离设备的分类及选用 被引量:1
13
作者 施汉龙 石丽丽 +1 位作者 王进 何若凡 《上海煤气》 2023年第2期1-4,共4页
燃气自开采和初处理后,经长输管线、城市门站、城镇燃气管网后供应至不同用户的过程中,可能掺入一些固体、液体和其他气体等杂质。为了达到各种燃烧设备对燃气的品质要求,在整个燃气输配过程中,需要设置不同的燃气处理设备。通过采用旋... 燃气自开采和初处理后,经长输管线、城市门站、城镇燃气管网后供应至不同用户的过程中,可能掺入一些固体、液体和其他气体等杂质。为了达到各种燃烧设备对燃气的品质要求,在整个燃气输配过程中,需要设置不同的燃气处理设备。通过采用旋风分离、叶片分离、滤芯过滤等不同的处理方式,有效去除燃气中存在的各种杂质,从而达到相关国家标准及设计规范对燃气清洁程度的要求。另外,还介绍了滤芯种类和精度以及燃气处理设备的合理选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燃气处理设备 用气要求 分离过滤 分离原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甲醇高效分离器应用总结
14
作者 孙占买 鲁辉 《黑龙江科技信息》 2012年第30期61-61,共1页
本文简绍了兖州煤业榆林甲醇厂60万吨甲醇项目甲醇高效分离器分离原理,在使用过程中出现的问题以及提出了处理措施,满足了生产要求。
关键词 甲醇高效分离 分离原理 总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全二维气相色谱技术在石油地球化学中的应用进展 被引量:4
15
作者 侯佳凯 张志遥 +1 位作者 师生宝 朱光有 《石油与天然气地质》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565-580,共16页
石油是一种多组分的复杂有机混合物,在形成、运移过程中较易受到各种物理、化学和生物作用的改造,其中含量极低的化合物或特殊化合物用常规一维气相色谱难以检测确定。因全二维气相色谱技术具有超高的分辨率和灵敏度、较大的峰容量及准... 石油是一种多组分的复杂有机混合物,在形成、运移过程中较易受到各种物理、化学和生物作用的改造,其中含量极低的化合物或特殊化合物用常规一维气相色谱难以检测确定。因全二维气相色谱技术具有超高的分辨率和灵敏度、较大的峰容量及准确的定性和定量检测结果,可对复杂混合物进行分离与鉴定,从而解决了石油复杂成分的精确定量分析难题。研究结果表明:①全二维气相色谱分别与硫化学发光检测器、电子俘获检测器、氢火焰离子化检测器以及飞行时间质谱仪联用后,在原油馏分烃类组成分析及杂原子化合物分析检测方面的适用范围大、应用效果非常显著;②该技术可用于解析稠油的不可分离混合物成分(UCM)、评价原油裂解程度和判识超深层液态原油保存极限深度、定量评价硫酸盐热化学还原反应(TSR)蚀变强度以及识别原油中痕量分子化合物并进行结构鉴定;③该技术在石油地球化学科学问题研究中发挥了独特优势,今后将在页岩油气勘探以及深层-超深层液态原油运移、成藏保存和次生改造研究中发挥重要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金刚烷 全二维气相色谱 分离原理 石油地球化学 稠油 原油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效液相色谱技术在水质检测中的运用
16
作者 陈浩 《化纤与纺织技术》 2024年第10期68-70,共3页
在科技快速发展的时代背景下,水质检测作为环境保护的基础,其重要性愈发凸显。高效液相色谱技术以其高效、快速、灵敏、准确等优点,在水质检测领域得到广泛运用,其可以准确、快速地检测出水中痕量或超痕量的多环芳烃、农药残留、酚类化... 在科技快速发展的时代背景下,水质检测作为环境保护的基础,其重要性愈发凸显。高效液相色谱技术以其高效、快速、灵敏、准确等优点,在水质检测领域得到广泛运用,其可以准确、快速地检测出水中痕量或超痕量的多环芳烃、农药残留、酚类化合物、硝基苯类化合物等有害物质,为水质安全评估、污染源追踪、污染控制及治理等提供强有力的技术支撑。因此,文章着重阐述了高效液相色谱技术的基本原理与主要构成,分析了其在水质检测中的运用价值,并探究了具体运用,仅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效液相色谱技术 分离原理 水质检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顶空-气相色谱法测定饮用水中7种苯系物
17
作者 唐西武 程劲华 +3 位作者 严伟 张彩云 付传艳 丁凌伟 《城镇供水》 2024年第5期58-63,80,共7页
本试验以顶空-气相色谱法测定饮用水中苯系物(苯、甲苯、乙苯、对二甲苯、间二甲苯、邻二甲苯、苯乙烯),研究了不同极性毛细管柱的分离原理,通过对溶剂甲醇的稀释以及分流比的选择消除了甲醇峰对苯的干扰,同时对顶空振摇速率进行优化。... 本试验以顶空-气相色谱法测定饮用水中苯系物(苯、甲苯、乙苯、对二甲苯、间二甲苯、邻二甲苯、苯乙烯),研究了不同极性毛细管柱的分离原理,通过对溶剂甲醇的稀释以及分流比的选择消除了甲醇峰对苯的干扰,同时对顶空振摇速率进行优化。该方法确定了使用HP-INNOWAX强极性毛细管柱使间、对二甲苯达到基线分离,分流比为5:1,振摇最佳速率为6,对7种苯系物检出限、线性、回收率、精密度进行试验,其方法检出限为0.31~0.49μg/L,相关系数为0.9992~0.9995,加标回收率为87.3~98.1%,相对标准偏差为1.7~3.4%。测定结果表明,该方法操作简单,重现性好,检出限优于国标方法要求,可用于饮用水中7种苯系物的检测分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顶空-气相色谱法 饮用水 苯系物 分离原理 振摇速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TRIZ理论的低频减振轨道结构研究 被引量:11
18
作者 杨吉忠 颜华 +3 位作者 魏永幸 郑小艳 袁志刚 蔡成标 《铁道工程学报》 EI 北大核心 2015年第4期60-64,共5页
研究目的:针对常规浮置板轨道结构会放大低频振动的现象,基于发明问题解决理论(TRIZ)的思想和方法,利用发明原理、流分析等工具,提出低频减振轨道结构方案,并对部分方案进行数值仿真验证。研究结论:(1)利用空间分离原理,提出"分离... 研究目的:针对常规浮置板轨道结构会放大低频振动的现象,基于发明问题解决理论(TRIZ)的思想和方法,利用发明原理、流分析等工具,提出低频减振轨道结构方案,并对部分方案进行数值仿真验证。研究结论:(1)利用空间分离原理,提出"分离式"轨道板结构,可克服"刚度既要低,又要大"这个物理矛盾;(2)利用流分析中"结合一个反流"的方法,提出"被动式动力减振"轨道结构,即在轨道板上弹性连接一个附加质量块,通过附加质量块相对于轨道板的反相位振动,可实现在常规浮置板轨道结构固有频率处施加一个反流的目的,从而消除常规浮置板轨道结构会放大低频振动的现象;(3)利用多体系统动力学和有限元技术,建立了车辆-被动式动力减振浮置板轨道结构耦合振动模型,计算结果表明:被动式动力减振浮置板轨道结构可以有效地抑制常规浮置板轨道结构在13 Hz(一阶模态)附近的低频振动,浮置板振动加速度由1.06 m/s^2减小到0.25 m/s^2,降低幅度达76%;(4)本研究结果可供低频减振轨道结构设计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发明问题解决理论 低频 减振 轨道结构 分离原理 流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防空导弹直接力/气动力复合控制系统设计 被引量:21
19
作者 朱隆魁 汤国建 余梦伦 《宇航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6期1895-1900,共6页
直接力和气动力复合控制技术是先进防空导弹对付高速机动目标、兼有反导能力以及发展成为动能拦截弹最现实有效的技术途径。针对力矩式复合控制方法,为减小由于弹体滚动所引起的耦合影响,建立了俯仰-偏航通道短周期运动模型;在弹体慢旋... 直接力和气动力复合控制技术是先进防空导弹对付高速机动目标、兼有反导能力以及发展成为动能拦截弹最现实有效的技术途径。针对力矩式复合控制方法,为减小由于弹体滚动所引起的耦合影响,建立了俯仰-偏航通道短周期运动模型;在弹体慢旋条件下给出了参考信号状态空间模型,利用线性二次型最优跟踪控制方法设计了复合控制姿态稳定系统,并基于分离原理设计了参考信号状态观测器。仿真结果表明系统对制导指令的响应时间小于0.1秒,对螺旋机动弹道目标的拦截脱靶量为0.34米,说明该复合控制方法具备直接碰撞目标的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防空导弹 复合控制 线性二次型最优跟踪控制 分离原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TRIZ理论的就业工作长效机制构建——以山东建筑大学机电工程学院为例 被引量:1
20
作者 秦广久 贾德芳 《中国成人教育》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8期48-50,共3页
在就业工作长效机制构建中,利用TRIZ理论的四大分离原理,解决学生就业中存在的"所学知识用不上、所具观念下不去、所拥能力留不住、所备素质干不好"问题,从而解决学生"所有"与用人单位"所需"不一致的矛... 在就业工作长效机制构建中,利用TRIZ理论的四大分离原理,解决学生就业中存在的"所学知识用不上、所具观念下不去、所拥能力留不住、所备素质干不好"问题,从而解决学生"所有"与用人单位"所需"不一致的矛盾。在此基础上,进行实践和探索,寻求构建更加有效的就业工作长效机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TRIZ理论 分离原理 就业工作 长效机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