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5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单杆矢量的机构复合分离位置函数综合 被引量:1
1
作者 王成志 张全明 +2 位作者 王淑可 周球 代婷 《中国机械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2期187-194,229,共9页
提出用单杆相对运动差单元构建平面机构函数综合方程式。首先建立单杆的相对位置运动差及高阶运动差通用单杆矢量公式,再通过引入变量和增加单杆矢量附加方程,消除了方程式中非独立的未知角变量及未知高阶角变量。然后用单杆矢量及其附... 提出用单杆相对运动差单元构建平面机构函数综合方程式。首先建立单杆的相对位置运动差及高阶运动差通用单杆矢量公式,再通过引入变量和增加单杆矢量附加方程,消除了方程式中非独立的未知角变量及未知高阶角变量。然后用单杆矢量及其附加方程直接建立有限分离、无限接近分离及复合分离位置函数综合的统一通用的多项式方程组,且方程总次数低。讨论了在平面铰链四杆机构函数综合中的复合五位置问题及复合四位置问题上的应用,用实例计算了"实现函数"与"预期函数"的误差并作出误差波动图,结果表明在无限分离精确点及无限接近分离点上可以精确实现预期函数,但按高阶运动特性要求设计的机构不一定能使"实现函数"在所有0阶位置上更逼近"预期函数"。该方法比双杆组、三杆组法简单,模块性非常好,便于计算机自动建模与求解。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相对运动理论 单杆矢量 函数综合 复合分离位置 同伦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种身份与位置分离环境下基于网络的安全移动性管理协议 被引量:6
2
作者 唐建强 刘颖 +1 位作者 周华春 张宏科 《电子与信息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期151-158,共8页
针对身份与位置分离(Locator/Identifier Separation Protocol,LISP)环境下的移动性管理问题,提出一种基于网络的安全移动性管理协议—LISP-SMCP(Secure Mobility Control Protocol)。以接入网为移动管理区域,LISP-SMCP有效地支持移动... 针对身份与位置分离(Locator/Identifier Separation Protocol,LISP)环境下的移动性管理问题,提出一种基于网络的安全移动性管理协议—LISP-SMCP(Secure Mobility Control Protocol)。以接入网为移动管理区域,LISP-SMCP有效地支持移动节点在区域内切换和区域间切换,并实现本地认证和双向认证。安全性和性能分析结果表明,LISP-SMCP可以防止中间人、重放和消息篡改等网络攻击,且具有较小的认证时延、切换时延和切换阻塞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身份与位置分离 移动性管理 安全切换 本地认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身份与位置分离的嵌套移动网络路由优化机制 被引量:3
3
作者 杨水根 秦雅娟 +1 位作者 周华春 张宏科 《电子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7期1261-1267,共7页
基于移动IPv6嵌套移动网络中存在的路由优化问题,本质上是由传统互联网的体系结构造成的.在传统互联网体系结构中,IP地址同时代表了节点的身份标识和位置标识,这种双重功能不利于节点的移动.针对这一问题,本文提出一种身份与位置分离的... 基于移动IPv6嵌套移动网络中存在的路由优化问题,本质上是由传统互联网的体系结构造成的.在传统互联网体系结构中,IP地址同时代表了节点的身份标识和位置标识,这种双重功能不利于节点的移动.针对这一问题,本文提出一种身份与位置分离的体系结构,IP地址只作为节点的位置标识,引入端点标识符作为通信双方的身份标识,使得当节点的地址改变时通信双方的连接不中断.在该身份与位置分离体系结构基础上,提出一种嵌套移动网络的路由优化机制,利用封装在IPv6逐跳选项报头中的路由更新选项、路由确认选项和路由删除选项进行路由优化.性能分析结果表明,该机制具有较低的报文开销和路由更新时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嵌套移动网络 路由优化 身份与位置分离 IPv6逐跳选项报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种基于位置/标识分离的站点多宿主路径失效恢复机制 被引量:4
4
作者 涂睿 苏金树 陈锋 《计算机科学》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0期49-54,共6页
多宿主是克服路径失效,提高站点服务可靠性的有效途径之一。然而囿于当前TCP/IP体系结构的限制,多宿主还没有得到很好的普及。其中一个重要原因就是IP地址语义过载,IP地址既代表了网络节点的拓扑位置又是节点的标识。在LISA(Locator Ide... 多宿主是克服路径失效,提高站点服务可靠性的有效途径之一。然而囿于当前TCP/IP体系结构的限制,多宿主还没有得到很好的普及。其中一个重要原因就是IP地址语义过载,IP地址既代表了网络节点的拓扑位置又是节点的标识。在LISA(Locator Identifier Split Architecture)命名与寻址体系结构下,提出了基于位置与标识分离的站点多宿主方案,并以此为基础提出了路径失效恢复机制:LISA-Recovery。模拟实验验证了该机制能够有效地检测路径失效和性能下降,并进行快速的路径切换,从而保障了上层应用服务的正常运行。通过理论计算,分析了LISA-Re-covery所带来的开销很小,显示其具有较好的实用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路径失效 多宿主 位置/标识分离 路径切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位置与标识分离的命名和寻址体系结构研究综述 被引量:12
5
作者 涂睿 苏金树 彭伟 《计算机研究与发展》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1期1777-1786,共10页
随着互联网的发展,传统TCP/IP网络体系结构的IP地址语义过载问题所导致的移动性、扩展性和安全性等方面的缺陷逐渐暴露出来,并限制了多宿主、流量工程等新技术的发展.针对这一问题,学术界普遍认为需要对下一代互联网的命名和寻址体系结... 随着互联网的发展,传统TCP/IP网络体系结构的IP地址语义过载问题所导致的移动性、扩展性和安全性等方面的缺陷逐渐暴露出来,并限制了多宿主、流量工程等新技术的发展.针对这一问题,学术界普遍认为需要对下一代互联网的命名和寻址体系结构进行重新设计,将位置与标识分离作为新一代互联网的基本设计原则之一.近年来,涌现了许多基于位置与标识分离的新技术和解决方案.首先对基于位置与标识分离的网络体系结构研究所面临的关键性问题进行了分析;然后对相关研究工作进行了回顾,并对相关代表性研究成果进行了深入评述;最后展望了未来的一些研究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命名与寻址 位置与标识分离 扩展性 移动性 安全性 多宿主 流量工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位置与身份分离协议下一种基于信任度模型的新型映射机制 被引量:5
6
作者 万明 刘颖 张宏科 《通信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7期133-145,共13页
通过分析位置与身份分离协议中可能存在的映射欺骗所带来的安全隐患,提出了一种缓解映射欺骗威胁的新型映射机制。该机制在映射理论中引入了基于反馈评判的信任度模型,通过对信任度的动态评判,增加了映射信息的可信性。同时,采用自证明... 通过分析位置与身份分离协议中可能存在的映射欺骗所带来的安全隐患,提出了一种缓解映射欺骗威胁的新型映射机制。该机制在映射理论中引入了基于反馈评判的信任度模型,通过对信任度的动态评判,增加了映射信息的可信性。同时,采用自证明标识代表隧道路由器的身份信息,有效地保障了映射信息源的真实性。性能分析和仿真实验表明,该机制为位置与身份分离协议的映射理论提供了良好的安全保障,通过设定不同的信任度门限,能够有效缓解隧道路由器对虚假映射信息的使用,从而进一步降低了映射欺骗的危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位置与身份分离 基于反馈评判的信任度模型 映射信息 自证明标识 信任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种基于位置和标识分离的移动性管理解决方案 被引量:1
7
作者 李玉宏 侯云静 程时端 《中兴通讯技术》 2011年第2期25-29,共5页
基于位置和标识分离的解决方案不能很好地同时解决移动性支持和可扩展性差的问题,并且难于部署。文章提出一种新的基于位置和标识分离的网络架构,并给出与该架构相适应的移动性管理解决方案。该方案不仅能很好地解决网络的可扩展性问题... 基于位置和标识分离的解决方案不能很好地同时解决移动性支持和可扩展性差的问题,并且难于部署。文章提出一种新的基于位置和标识分离的网络架构,并给出与该架构相适应的移动性管理解决方案。该方案不仅能很好地解决网络的可扩展性问题,在移动性支持方面还具有如下的特点:不需要修改终端协议栈,易于部署;标识符含有一定的路由信息,能提供较好的与传统终端互通的能力;将映射系统分布于边缘网络内,增强了系统的鲁棒性并降低了切换时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位置和标识分离 移动性管理 位置管理 切换控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位置与标志分离的访问控制列表优化 被引量:3
8
作者 姚宇峰 涂睿 《计算机应用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3期1145-1147,1150,共4页
在前期工作的LISA体系结构下,提出了IBAC模型,提供了更加精确和高效的网络访问控制,然而,IBAC增大了访问控制列表的处理开销。为此,对访问控制列表的规则组织结构进行了分析和优化,模拟实验证明了优化方法的有效性。
关键词 访问控制 位置与标志分离 基于标志的访问控制 访问控制列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SAMS:一种新型身份/位置分离方案
9
作者 杨芫 徐明伟 +4 位作者 杨家海 董庆洲 陈文龙 王会 张志超 《计算机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2期394-406,共13页
当前互联网中的IP地址同时标识主机身份和主机位置,这种语义重载主要导致了两方面的问题.一方面,它使得核心网络路由表项数量急剧增长,引起路由可扩展性问题.另一方面,主机难以在不改变身份标识的情况下实现多宿主和移动中的高速切换.... 当前互联网中的IP地址同时标识主机身份和主机位置,这种语义重载主要导致了两方面的问题.一方面,它使得核心网络路由表项数量急剧增长,引起路由可扩展性问题.另一方面,主机难以在不改变身份标识的情况下实现多宿主和移动中的高速切换.解决这两个问题的根本办法是主机的身份和位置分离,即分别使用相互独立的身份标识和位置标识.目前身份/位置分离方案得到了研究人员的广泛关注,然而现有的方案只是针对某一个问题,不能同时解决这两个问题.此外身份位置分离之后的真实身份问题也很重要.文中提出了一种新型身份/位置分离方案SAMS(Scalable Authentic Mobile identifier-locator Separation scheme),它将用户身份标识、主机身份标识、边缘网络位置标识和核心网络位置标识分离,并设计合理的体系结构将这4种标识结合在一起,对路由可扩展性,主机多宿主和移动能力都有很大的提高,并支持真实身份.文中实现了SAMS的原型系统,并在CERNET2主干网上进行了规模部署和实验,验证了方案的有效性和系统的兼容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身份 位置分离 路由可扩展 身份认证 主机移动 多宿主中图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身份与位置分离体系结构的列车通信方案研究
10
作者 杨水根 张宏科 秦雅娟 《铁道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5期46-51,共6页
在传统的互联网体系结构中,IP地址既作为节点的位置标志又作为节点的身份标志,难以适应列车通信。针对这一问题,提出身份与位置分离体系结构,并设计一种列车通信方案。在基于身份与位置分离体系结构的列车通信方案中,IP地址只作为节点... 在传统的互联网体系结构中,IP地址既作为节点的位置标志又作为节点的身份标志,难以适应列车通信。针对这一问题,提出身份与位置分离体系结构,并设计一种列车通信方案。在基于身份与位置分离体系结构的列车通信方案中,IP地址只作为节点的位置标志,引入端点标志符作为节点的身份标志,使得节点移动时也不会中断连接。列车中的节点通过移动网关接入互联网,对于MANET节点发送给互联网节点的数据报文,移动网关在转发之前需要对该数据报文重新封装;当节点移动时,利用路由更新选项和路由确认选项进行路由更新,并且这些选项都封装在IPv6逐跳选项报头中,不需要额外的信令开销。性能仿真及分析表明,与基于MIPv6的通信方式相比,该方案具有更高的报文递交率以及更低的报文开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通信技术 列车通信 身份与位置分离 移动网关 IPv6逐跳选项报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身份位置分离系统的互联网安全模式研究
11
作者 吴强 陈琳 《电信科学》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1期99-104,共6页
基础网络作为智能管道,应该在以开放、简单和共享为宗旨的技术优势基础上,建立完备的安全保障体系,从网络体系结构上保证网络信息的真实来源,实现可靠的网络、业务和用户综合管理能力。本文分析互联网安全问题的同时,提出了基于身份位... 基础网络作为智能管道,应该在以开放、简单和共享为宗旨的技术优势基础上,建立完备的安全保障体系,从网络体系结构上保证网络信息的真实来源,实现可靠的网络、业务和用户综合管理能力。本文分析互联网安全问题的同时,提出了基于身份位置分离系统的互联网安全模式,通过建立互联网统一标识管理体系,逐步形成互联网事件因果关系逻辑结构的可信的生态系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标识管理体系 互联网安全模式 身份位置分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NS2的身份与位置分离协议的仿真研究 被引量:2
12
作者 彭文文 董平 罗洪斌 《计算机应用与软件》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4期6-8,43,共4页
当前,互联网的路由可扩展问题已成为影响互联网快速发展的一个巨大隐患。业界普遍认为:身份与位置分离协议能够有效解决这一问题。提出基于NS2的仿真分离映射机制的方法,通过在NS2上实现身份与位置分离协议并创建仿真拓扑,对身份与位置... 当前,互联网的路由可扩展问题已成为影响互联网快速发展的一个巨大隐患。业界普遍认为:身份与位置分离协议能够有效解决这一问题。提出基于NS2的仿真分离映射机制的方法,通过在NS2上实现身份与位置分离协议并创建仿真拓扑,对身份与位置分离协议进行了仿真分析,弥补了实际系统由于规模限制而不能模拟大规模网络环境的不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NS2 身份与位置分离 接入标识 路由标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型等离子体激励器对流动分离点控制 被引量:3
13
作者 王斌 李华星 郝江南 《实验流体力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2期31-34,40,共5页
在西北工业大学低湍流度风洞中采用新型等离子激励器对NACA0015翼型进行表面流动分离点的控制实验。实验风速为20m/s和35m/s,迎角为0°~16°。并参照压力分布的实验结果对流动控制的效果进行了对比分析。结果表明:翼型表面的... 在西北工业大学低湍流度风洞中采用新型等离子激励器对NACA0015翼型进行表面流动分离点的控制实验。实验风速为20m/s和35m/s,迎角为0°~16°。并参照压力分布的实验结果对流动控制的效果进行了对比分析。结果表明:翼型表面的气流分离点只要落在等离子体激励所形成的激励区内,分离点都会被推迟到靠近等离子体激励器的最末端电极处。证明等离子激励器能够对翼型表面的分离点进行有效控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型等离子体激励 分离位置 流动控制 压力分布 低湍流度风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种扁平身份标志位置解析系统 被引量:1
14
作者 刘建强 程东年 +2 位作者 邬江兴 张建伟 兰巨龙 《计算机应用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9期3466-3469,共4页
一体化网络是一种基于身份/位置分离的新型网络架构。为了解决身份/位置分离后为任意的身份标志提供对应的位置标志的问题,提出了一种三层映射信息存储解析系统,将解析系统分为三个不同的等级:活跃本地级、中性缓冲级和惰性全局级。基... 一体化网络是一种基于身份/位置分离的新型网络架构。为了解决身份/位置分离后为任意的身份标志提供对应的位置标志的问题,提出了一种三层映射信息存储解析系统,将解析系统分为三个不同的等级:活跃本地级、中性缓冲级和惰性全局级。基于每个接入路由器通信对端的局部频度不均性,映射信息被存储在不同的层次上,并在不同层次上动态流动;为减少更新代价,根据终端移动特性的差异,对其映射信息采取不同的上报策略。分析表明该系统较好地满足了基于身份/位置分离的网络中扁平身份标志映射信息的解析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一体化网络 身份/位置分离 下一代网络 映射解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分离机制下一种互联网安全接入方法
15
作者 王凯 高阳阳 秦雅娟 《北京交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2期42-47,共6页
重点研究身份与位置分离机制下源地址真实性保障方面的方法,提出了身份与位置分离网络中唯一且不变的终端身份标识EID结构,并设计了一种保障源地址真实性的安全接入方法,并且给出了相应的协议流程和协议格式,保证了身份与位置分离网络... 重点研究身份与位置分离机制下源地址真实性保障方面的方法,提出了身份与位置分离网络中唯一且不变的终端身份标识EID结构,并设计了一种保障源地址真实性的安全接入方法,并且给出了相应的协议流程和协议格式,保证了身份与位置分离网络中源地址即终端身份标识EID的真实性.最后使用SVO形式化逻辑对其安全性进行了证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身份与位置分离网络 源地址真实性 安全接入方法 终端身份标识 SVO形式化逻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井下分离的深水双梯度钻井早期气侵监测新方法 被引量:4
16
作者 王江帅 李军 +2 位作者 柳贡慧 罗鸣 任美鹏 《中国石油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6期73-78,共6页
为实现基于井下分离的深水双梯度钻井早期气侵监测,基于井筒气液两相流理论,建立考虑密度突变的气液两相流模型。通过实例对比气侵发生后深水双梯度钻井和常规单梯度钻井环空出口液相表观速度和出口流量变化规律的差异性,分析不同井深... 为实现基于井下分离的深水双梯度钻井早期气侵监测,基于井筒气液两相流理论,建立考虑密度突变的气液两相流模型。通过实例对比气侵发生后深水双梯度钻井和常规单梯度钻井环空出口液相表观速度和出口流量变化规律的差异性,分析不同井深、气侵量、分离器位置、重/轻质钻井液密度差、排量及井口回压条件下的环空出口流量变化。结果表明气侵发生后,当气体前沿到达分离器位置时,深水双梯度钻井环空出口液相表观速度和流量变化率均发生二次突增;井深越深、气侵量越小、分离器与钻头间距越小、重/轻质钻井液密度差越小、排量越大,均会导致突增后的环空出口流量变化率减小;通过监测环空出口流量的早期气侵监测新方法在气体前沿到达分离器位置时即可进行气侵识别,有利于更早地发现气侵并及时采取控制措施,保证深水钻井安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深水双梯度钻井 气液两相流 密度突变 分离位置 早期气侵监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深水多梯度钻井空心球分离规律及其对井筒传热与传质的影响 被引量:1
17
作者 张锐尧 李军 +1 位作者 柳贡慧 王鹏 《钻采工艺》 CAS 北大核心 2021年第5期16-21,共6页
深水注空心球多梯度钻井中井筒温度的准确预测对井筒压力控制有至关重要的作用。文章利用新的分离技术与室内实验相结合研究了空心球在不同影响因素下的分离规律。基于能量守恒方程、连续性方程以及动量方程并考虑分离效率对于空心球传... 深水注空心球多梯度钻井中井筒温度的准确预测对井筒压力控制有至关重要的作用。文章利用新的分离技术与室内实验相结合研究了空心球在不同影响因素下的分离规律。基于能量守恒方程、连续性方程以及动量方程并考虑分离效率对于空心球传质与传热过程的影响,建立了瞬态传热与传质条件下的温度与压力相耦合的井筒温度计算模型。并将现场测量数据与理论模型的计算结果进行对比,验证了文章所建模型的准确性。最后对影响环空温度以及热物性参数的重要因素如分离效率、空心球注入速率、分离器位置等进行了敏感性分析。研究表明,通过调节泵排量与空心球直径以及分离器位置,可以实现环空压力梯度的准确控制,很好地改善深水钻井中窄压力窗口引起的溢漏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梯度钻井 室内实验 分离效率 注入速率 分离位置 传热与传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分离机制移动性管理系统测试 被引量:2
18
作者 张天园 周华春 +1 位作者 洪毅清 张宏科 《计算机工程与应用》 CSCD 2012年第10期75-82,共8页
分离机制移动性管理系统是基于分离机制的在扩展代理移动IPv6的基础上提出的一种新的网络结构,它包括三个子系统,即身份与位置分离子系统、控制平面与数据平面分离子系统以及接入网与核心网分离子系统。描述了该系统中涉及的实体功能,... 分离机制移动性管理系统是基于分离机制的在扩展代理移动IPv6的基础上提出的一种新的网络结构,它包括三个子系统,即身份与位置分离子系统、控制平面与数据平面分离子系统以及接入网与核心网分离子系统。描述了该系统中涉及的实体功能,以及移动节点的注册及通信流程。对系统进行了功能和性能测试,给出了测试结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分离机制移动性管理 身份与位置分离子系统 控制平面与数据平面分离子系统 接入网与核心网分离子系统 通信流程 注册流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双层IP地址空间体系结构 被引量:6
19
作者 钱华林 鄂跃鹏 +2 位作者 葛敬国 任勇毛 游军玲 《软件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期97-107,共11页
互联网面临的挑战之一就是路由系统的可扩展性.路由表的快速增长以及越来越频繁的BGP更新,对核心路由器的性能、复杂性、能耗和成本产生了越来越大的压力.近年来,大量网络研究人员正在针对这些问题寻找解决方案.将现有的IP地址分解为标... 互联网面临的挑战之一就是路由系统的可扩展性.路由表的快速增长以及越来越频繁的BGP更新,对核心路由器的性能、复杂性、能耗和成本产生了越来越大的压力.近年来,大量网络研究人员正在针对这些问题寻找解决方案.将现有的IP地址分解为标识和位置的思想,是重要的研究方向之一.提出一种新的标识与位置分离方案,形成双层地址空间体系结构,克服了可实现性和可部署性的困难,在缓解路由系统扩展性难题的同时,解决了IPv4地址耗尽的问题.除了对DNS作简单的修改并增设一种网关设备外,原有的骨干网和用户网不作任何改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标识与位置分离 体系结构 地址空间 路由扩展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功能树枝状大分子在主客体化学中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8
20
作者 唐新德 张其震 +1 位作者 王大庆 周其凤 《高分子材料科学与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1期1-4,8,共5页
介绍了近年来功能树枝状大分子在主客体化学中的研究概况,总结了当前该研究领域中取得的若干研究成果,展望了功能树枝状大分子在该领域中的研究与应用前景。
关键词 功能树枝状大分子 主客体化学 位置分离 络合作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