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上海教育软件发展有限公..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1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中温氧化双层花釉的制备及研究
被引量:
1
1
作者
杨瑞强
汪永清
+3 位作者
周健儿
包启富
刘昆
董伟霞
《中国陶瓷》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1期50-57,共8页
以分相/析晶乳浊釉为面釉、以透明釉及其外加6 wt% Fe2O3为底釉在中温氧化烧成条件下制备得到系列双层花釉。通过体视显微镜和SEM/EDS对铁着色底釉双层花釉釉样表面及断面进行观测和微观成分分析,并研究了工艺因素对其釉面效果的影响。...
以分相/析晶乳浊釉为面釉、以透明釉及其外加6 wt% Fe2O3为底釉在中温氧化烧成条件下制备得到系列双层花釉。通过体视显微镜和SEM/EDS对铁着色底釉双层花釉釉样表面及断面进行观测和微观成分分析,并研究了工艺因素对其釉面效果的影响。结果表明:Fe2O3着色釉作为双层花釉的底釉制备得到的釉面效果较透明釉更加稳定,釉面均为白色与褐色相间的蜘蛛网格式图纹,釉料酸碱性差异主要体现为铁在底釉中的不同呈色效果;釉面白色区域主要分布有大尺寸长晶和分相液滴,P元素含量较高、Fe元素含量较低,褐色区域Fe元素含量较高、P元素含量较低;釉面网格状花纹是Fe2O3熔融反应产生的气泡在釉层中搅动和排出釉面时将底釉成分迁移扩散至釉面形成。当升温速率在5~10℃/min、底釉与面釉施釉重量比值D/M在3.5~5.84时可获得稳定的白色/褐色相间网格状图纹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分相/析晶乳浊釉
双层花
釉
扩散
气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中温氧化双层花釉的制备及研究
被引量:
1
1
作者
杨瑞强
汪永清
周健儿
包启富
刘昆
董伟霞
机构
景德镇陶瓷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
出处
《中国陶瓷》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1期50-57,共8页
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51562013)。
文摘
以分相/析晶乳浊釉为面釉、以透明釉及其外加6 wt% Fe2O3为底釉在中温氧化烧成条件下制备得到系列双层花釉。通过体视显微镜和SEM/EDS对铁着色底釉双层花釉釉样表面及断面进行观测和微观成分分析,并研究了工艺因素对其釉面效果的影响。结果表明:Fe2O3着色釉作为双层花釉的底釉制备得到的釉面效果较透明釉更加稳定,釉面均为白色与褐色相间的蜘蛛网格式图纹,釉料酸碱性差异主要体现为铁在底釉中的不同呈色效果;釉面白色区域主要分布有大尺寸长晶和分相液滴,P元素含量较高、Fe元素含量较低,褐色区域Fe元素含量较高、P元素含量较低;釉面网格状花纹是Fe2O3熔融反应产生的气泡在釉层中搅动和排出釉面时将底釉成分迁移扩散至釉面形成。当升温速率在5~10℃/min、底釉与面釉施釉重量比值D/M在3.5~5.84时可获得稳定的白色/褐色相间网格状图纹效果。
关键词
分相/析晶乳浊釉
双层花
釉
扩散
气泡
Keywords
Phase-separated/crystallized opaque glaze
Double-Layer fancy glaze
Diffusion
Bubble
分类号
TQ174.43 [化学工程—陶瓷工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中温氧化双层花釉的制备及研究
杨瑞强
汪永清
周健儿
包启富
刘昆
董伟霞
《中国陶瓷》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
1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