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分泌性免疫球蛋白A与肠道黏膜免疫的关系及其分泌的营养调控 被引量:14
1
作者 王定越 徐盛玉 +2 位作者 宋洁 杨双源 吴德 《动物营养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0期1854-1860,共7页
分泌性免疫球蛋白A(SIgA)是由J链连接成的二聚体免疫球蛋白A(IgA)与分泌片段结合后形成的复合物。肠道内的SIgA是肠道黏膜免疫中的重要环节之一。SIgA可维持肠道黏膜内环境稳态,调控肠道内源微生态,并在黏膜上皮通过干扰病原体与上皮细... 分泌性免疫球蛋白A(SIgA)是由J链连接成的二聚体免疫球蛋白A(IgA)与分泌片段结合后形成的复合物。肠道内的SIgA是肠道黏膜免疫中的重要环节之一。SIgA可维持肠道黏膜内环境稳态,调控肠道内源微生态,并在黏膜上皮通过干扰病原体与上皮细胞受体结合,阻止病原体附着宿主细胞,影响病原菌毒力及免疫排异,从而阻止病原体的传播和进一步的感染,因而在免疫防御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营养因子(如脂肪酸、氨基酸、维生素等)在机体受到病原菌入侵或应激的情况下,可显著促进肠道SIgA的分泌,提高机体对病原菌的抵抗能力,在一定程度上改善应激动物的生产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分泌性免疫球蛋白a 肠道 黏膜免疫 营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复方余甘子含片对人唾液分泌型免疫球蛋白A的影响
2
作者 席晓蓉 邢海晶 +1 位作者 赵文娟 陈静 《中华中医药学刊》 CAS 2011年第1期127-128,共2页
目的:通过观察复方余甘子含片对人唾液分泌型免疫球蛋白A(SIgA)的影响,初步探讨其对人体口咽部局部黏膜免疫的调节作用。方法:余甘子中加入黄芪、玉竹、甘草制成口含片。筛选健康人群及慢性咽炎人群含服复方余甘子含片,采集含片前后唾液... 目的:通过观察复方余甘子含片对人唾液分泌型免疫球蛋白A(SIgA)的影响,初步探讨其对人体口咽部局部黏膜免疫的调节作用。方法:余甘子中加入黄芪、玉竹、甘草制成口含片。筛选健康人群及慢性咽炎人群含服复方余甘子含片,采集含片前后唾液,ELISA检测唾液中的SIgA含量。结果:健康人群组含服复方余甘子含片两周后,唾液中SIgA含量有升高趋势,并有统计学意义(P=0.012<0.05),而慢性咽炎人群含服复方余甘子含片及对照药物(市售草珊瑚含片)后,唾液SIgA含量虽略有升高,但无统计学意义。结论:复方余甘子含片通过刺激健康人唾液SIgA的分泌,增强人体口咽部局部黏膜免疫,从而对健康人群预防上呼吸道感染性疾病有一定的保健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复方余甘子含片 唾液 分泌性免疫球蛋白a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蛋白酶激活受体-2激动药对重症急性胰腺炎大鼠肠道SIgA的影响 被引量:2
3
作者 夏亮 曾振国 +3 位作者 刘丕 曾皓 朱勇 吕农华 《医药导报》 CAS 北大核心 2014年第6期707-712,共6页
目的研究重症急性胰腺炎(SAP)大鼠肠黏膜免疫屏障的变化及蛋白酶激活受体(PAR)-2激动药对其的影响。方法制备SAP大鼠模型,采用PAR-2激动药进行预处理,检测假手术组、模型组及预处理组造模后6,12,24 h大鼠小肠黏液分泌性免疫球蛋白A(SIg... 目的研究重症急性胰腺炎(SAP)大鼠肠黏膜免疫屏障的变化及蛋白酶激活受体(PAR)-2激动药对其的影响。方法制备SAP大鼠模型,采用PAR-2激动药进行预处理,检测假手术组、模型组及预处理组造模后6,12,24 h大鼠小肠黏液分泌性免疫球蛋白A(SIgA),小肠组织病理学、小肠组织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细胞介素(IL)-6。组间数据比较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小肠组织TNF-α、IL-6与小肠黏液SIgA,小肠组织病理学评分之间的相关性采用线性相关分析。结果模型组与假手术组相比,随造模时间的延长,小肠黏液SIgA浓度降低,小肠组织病理学评分及小肠组织TNF-α、IL-6水平升高(P<0.05),预处理组与模型组相比,小肠黏液SIgA浓度升高,小肠组织病理学评分及小肠组织TNF-α、IL-6水平降低(P<0.05),小肠组织TNF-α、IL-6水平与小肠组织病理学评分具有明显的正相关(P<0.01),与小肠黏液SIgA之间具有明显的负相关(P<0.01)。结论 SAP大鼠早期即发生肠黏膜免疫功能下降,免疫屏障受损;SLIGKV-NH2预处理SAP大鼠后,能显著降低小肠局部主要炎症因子水平,改善肠黏膜免疫屏障损伤程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蛋白酶激活受体-2激动药 胰腺炎 重症 肠黏膜屏障 分泌性免疫球蛋白a 肿瘤坏死因子-α 白细 胞介素-6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碳纳米管修饰玻碳电极的唾液sIgA可再生免疫传感器 被引量:4
4
作者 王艳 甄生航 +1 位作者 朱洋 谢国明 《分析测试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4期349-355,共7页
将壳聚糖(CHI)分散的羧基化多壁碳纳米管(MWCNT)吸附到玻碳电极(GCE)表面,形成负电荷界面,利用静电吸附和金-氮(Au-N)、金-硫(Au-S)共价键作用将阳离子电子媒介体硫堇(THI)和纳米金颗粒(GNPs)层层自组装到电极表面,通过纳米金单层吸附... 将壳聚糖(CHI)分散的羧基化多壁碳纳米管(MWCNT)吸附到玻碳电极(GCE)表面,形成负电荷界面,利用静电吸附和金-氮(Au-N)、金-硫(Au-S)共价键作用将阳离子电子媒介体硫堇(THI)和纳米金颗粒(GNPs)层层自组装到电极表面,通过纳米金单层吸附唾液分泌性免疫球蛋白A(sIgA),最后用辣根过氧化物酶(HRP)封闭电极上的非特异性吸附位点,同时放大电流信号,构建了一种检测唾液sIgA的新型纳米免疫生物传感器。实验结果表明,该传感器具有良好的准确性和稳定性;检测线性范围为3.0~350.0μg/L,r=0.989 7;检出限(S/N=3)为1.5μg/L;电流值达95%稳态时间小于20 s;可用0.1 mol/L的甘氨酸再生8次。探讨了底物浓度、抗体浓度、孵育时间、温度、pH值及干扰物质对该传感器的影响。该免疫传感器灵敏度高、特异性好、方便可再生,可用于唾液sIgA的准确、快速检测,从而判断人体局部免疫状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分泌性免疫球蛋白a 免疫生物传感器 多壁碳纳米管 硫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尿液S-IgA含量测定在非感染性肾脏疾病中的意义 被引量:1
5
作者 孙立 马健飞 +1 位作者 冯江敏 王力宁 《中国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2期146-146,共1页
应用竞争性放射免疫法测定 90例非感染性肾脏疾病患者尿分泌性免疫性球蛋白A(S IgA)的含量 ,证明S IgA含量在非感染性肾脏疾病患者尿中明显增高 ,与正常值比较差异十分显著 (P <0 .0 1)
关键词 非感染 分泌性免疫球蛋白a 诊断 治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重症肝炎患者血sIgA和肝脏分泌片的变化 被引量:1
6
作者 刘冬妍 鲁学恒 刘沛 《中国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6期689-691,共3页
目的:研究重症肝炎患者血清IgA、sIgA和肝脏IgA、分泌片(SC)的变化,了解重症肝炎患者血清sIgA升高的原因。方法:血清IgA采用免疫速率比浊法,血清sIgA采用放射免疫分析法,采用免疫组化方法检测肝脏IgA、SC的变化。结果:与对照组相比,血清... 目的:研究重症肝炎患者血清IgA、sIgA和肝脏IgA、分泌片(SC)的变化,了解重症肝炎患者血清sIgA升高的原因。方法:血清IgA采用免疫速率比浊法,血清sIgA采用放射免疫分析法,采用免疫组化方法检测肝脏IgA、SC的变化。结果:与对照组相比,血清IgA、sIgA明显升高,肝脏IgA沉积,但肝脏SC无明显变化。结论:重症肝炎时血中sIgA可能是肝脏SC脱落进入胆汁与其内的pIgA结合返流入血形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重症肝炎 免疫球蛋白A 分泌性免疫球蛋白a 分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氧致新生大鼠肠黏膜SIgA的变化 被引量:6
7
作者 刘冬妍 陈旭芳 李玖军 《中国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期45-46,49,共3页
目的研究高氧对新生大鼠肠黏膜分泌性免疫球蛋白A(SIgA)变化的影响。方法建立高氧动物模型,HE染色观察肠道形态学变化,采用放射免疫方法检测高氧对新生大鼠肠黏膜分泌SIgA的影响。结果与空气对照组比较,形态学上高氧组肠道无变化。高氧... 目的研究高氧对新生大鼠肠黏膜分泌性免疫球蛋白A(SIgA)变化的影响。方法建立高氧动物模型,HE染色观察肠道形态学变化,采用放射免疫方法检测高氧对新生大鼠肠黏膜分泌SIgA的影响。结果与空气对照组比较,形态学上高氧组肠道无变化。高氧组新生大鼠回肠黏液SIgA较空气对照组明显升高(P<0.01),但结肠黏液SIgA与空气对照组比较无明显变化(P>0.05)。结论在持续高氧作用下新生大鼠回肠黏膜分泌大量SIgA,这有利于抵御细菌、毒素的侵袭,以保持肠黏膜的完整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氧 肠黏膜 分泌性免疫球蛋白a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