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9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超声内镜检查术联合血清丝氨酸蛋白酶抑制剂Kazal 1型和分泌型磷蛋白1对食管癌的早期诊断价值
1
作者 黄闯 谢玉梅 +2 位作者 訾元云 冯楠 蹇明盛 《中国内镜杂志》 2024年第8期23-30,共8页
目的探讨超声内镜检查术(EUS)联合血清丝氨酸蛋白酶抑制剂Kazal 1型(SPINK1)和分泌型磷蛋白1(SPP1)早期诊断食管癌的临床价值。方法选取2021年6月-2023年5月于该院就诊的276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经手术病理诊断为食管癌92例,作为食管癌... 目的探讨超声内镜检查术(EUS)联合血清丝氨酸蛋白酶抑制剂Kazal 1型(SPINK1)和分泌型磷蛋白1(SPP1)早期诊断食管癌的临床价值。方法选取2021年6月-2023年5月于该院就诊的276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经手术病理诊断为食管癌92例,作为食管癌组,同期收治且经组织活检判定为食管良性病变89例,作为良性病变组,同期在该院体检且身体健康的95例正常人,作为健康对照组。以病理结果为金标准,验证EUS诊断食管癌的准确率;比较3组患者血清SPINK1和SPP1表达情况;探讨食管癌患者血清SPINK1和SPP1表达与病理特征的关系;采用受试者操作特征曲线(ROC curve)分析EUS联合血清SPINK1和SPP1水平检测对食管癌的早期诊断效能。结果EUS结果显示,81例被诊断为食管癌,79例被诊断为良性病变,11例漏诊,10例误诊,准确率为88.40%(160/181);与健康对照组和良性病变组比较,食管癌组血清SPINK1和SPP1表达水平明显升高,良性病变组血清SPINK1和SPP1表达水平明显高于健康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血清SPINK1表达与患者肿瘤直径>2 cm、淋巴结转移、淋巴结阳性和组织分级为Ⅲ级有关(P<0.05),血清SPP1表达水平与肿瘤直径>2 cm、淋巴结转移、淋巴结阳性和雌激素受体阳性有关(P<0.05);ROC curve显示,EUS、血清SPINK1、SPP1水平单独检测和三者联合检测,早期诊断食管癌的曲线下面积(AUC)分别为0.862,0.834,0.782和0.926,三者联合早期诊断食管癌的临床效能明显优于EUS、血清SPINK1和SPP1单独检测(Z=2.30、Z=3.70、Z=4.23,P=0.022、P=0.000、P=0.000)。结论食管癌患者血清SPINK1和SPP1表达均异常上调,EUS联合血清SPINK1和SPP1表达水平联合检测用于早期诊断食管癌,具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食管癌 超声内镜检查术(EUS) 丝氨酸蛋白酶抑制剂Kazal 1型(SPINK1) 分泌型磷蛋白1(spp1) 早期诊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乳腺增生症的中西医认识及分泌型卷曲相关蛋白1(SFRP1)对发病机制的作用 被引量:1
2
作者 孙朝渭 刘鑫程 +4 位作者 董禹何 杨晴竹 高晨曦 宋远航 谷丽艳 《实用中医内科杂志》 2024年第8期65-68,共4页
乳腺增生病是一种由乳腺导管上皮细胞、乳腺腺泡及纤维结缔组织增生所致的疾病,该病多发于中年女性,但近年来具有年轻化的趋势,青年女性发病率逐年升高,同时乳腺增生及乳腺癌的总体病患数亦逐年提高,并有一定的癌变风险,被视为癌前病变... 乳腺增生病是一种由乳腺导管上皮细胞、乳腺腺泡及纤维结缔组织增生所致的疾病,该病多发于中年女性,但近年来具有年轻化的趋势,青年女性发病率逐年升高,同时乳腺增生及乳腺癌的总体病患数亦逐年提高,并有一定的癌变风险,被视为癌前病变。同时该病病因病机尚未完全明确,目前现代医学对于病因病机的研究主要分为两方面,一方面是激素,另一方面为信号通路,且激素与信号通路间存在相互调控影响的过程,病机较为复杂。因此,进一步明确乳腺增生的病因病机对该病进行积极防治十分重要。该文简述了乳腺增生病的症状,总结乳腺增生的病因病机及中西医对该病的认识,并论述分泌型卷曲相关蛋白1(Recombinant Secreted Frizzled Related Protein 1,SFRP1)对乳腺增生病的影响,对此进行综述探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乳腺增生症 分泌型卷曲相关蛋白1 病因病机 中西医结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谷物蛋白的消化物对肠道胰高血糖素样肽-1分泌的影响
3
作者 王擎宇 曹洪伟 +1 位作者 宋洪东 管骁 《食品与生物技术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1期133-142,共10页
以荞麦、青稞和小麦3种谷物为原料,采用碱溶酸沉法提取蛋白质。对3种谷物蛋白在胃肠消化过程中的相对分子质量、消化物的氨基酸组成、氨基酸评分(amino acid score,AAS)、化学评分(chemical score,CS)和必需氨基酸指数(essential amino ... 以荞麦、青稞和小麦3种谷物为原料,采用碱溶酸沉法提取蛋白质。对3种谷物蛋白在胃肠消化过程中的相对分子质量、消化物的氨基酸组成、氨基酸评分(amino acid score,AAS)、化学评分(chemical score,CS)和必需氨基酸指数(essential amino acid index,EAAI)进行表征。同时,通过体外STC-1细胞模型和体内ICR小鼠研究蛋白质消化物对胰高血糖素样肽-1(glucagon-like peptide-1,GLP-1)分泌的影响。结果表明,荞麦蛋白、青稞蛋白、小麦蛋白经胃肠消化后,消化物的相对分子质量均小于10000。其中,相对分子质量在3000以下的肽分别占荞麦蛋白、青稞蛋白、小麦蛋白消化产物的72%、98%、56%。荞麦蛋白、青稞蛋白、小麦蛋白的消化物中必需氨基酸质量分数占总氨基酸质量分数的比例分别为38.33%、30.74%、35.70%,EAAI分别为0.85、0.88、0.91,均缺乏含硫氨基酸(Met+Cys)。3种蛋白质消化物对STC-1细胞的GLP-1分泌具有显著促进作用。体内小鼠试验结果也表明,3种蛋白质消化物对小鼠肠内分泌细胞GLP-1分泌均具有显著的促进作用,但荞麦蛋白和青稞蛋白的消化物的效果强于小麦蛋白的消化物。以上研究结果表明,与小麦蛋白的消化物相比,荞麦蛋白和青稞蛋白的消化物营养价值较低,但荞麦蛋白和青稞蛋白的消化物在促进肠内分泌细胞GLP-1分泌方面优于小麦蛋白的消化物,表明荞麦蛋白和青稞蛋白相较于小麦蛋白更适合糖尿病等代谢疾病患者食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谷物蛋白 模拟胃肠消化 相对分子质量分布 肠内分泌细胞 胰高血糖素样肽-1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日粮不同蛋白质水平对绵羊IGF-1和GH分泌及基因表达的影响 被引量:16
4
作者 闫云峰 杨华 +2 位作者 杨永林 潘晓亮 邹云龙 《畜牧兽医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期85-95,共11页
本研究旨在探讨不同蛋白质水平日粮对绵羊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IGF-1)和生长激素(GH)分泌及基因mRNA表达量的影响,为科学配置肉羊饲料及研究肉羊生长发育提供基础。选择6月龄体重相近的多胎萨福克公羔18只,随机分为3组,分别饲喂不同蛋白... 本研究旨在探讨不同蛋白质水平日粮对绵羊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IGF-1)和生长激素(GH)分泌及基因mRNA表达量的影响,为科学配置肉羊饲料及研究肉羊生长发育提供基础。选择6月龄体重相近的多胎萨福克公羔18只,随机分为3组,分别饲喂不同蛋白质水平的日粮(低蛋白日粮、中蛋白日粮和高蛋白日粮)。采用ELISA方法和SYBR Green Real-time PCR方法检测日粮不同蛋白质水平对不同生长发育阶段(30、60、90和120d)羔羊外周血中IGF-1、GH浓度和皮肤组织中基因表达的影响。结果显示,日粮蛋白质水平显著影响绵羊平均日增重、外周血中IGF-1和GH的浓度以及皮肤组织IGF-1基因的表达丰度,而未显著影响GH基因的表达丰度。结果提示,随着日粮蛋白质水平的升高,绵羊生长发育快,外周血中IGF-1浓度增加,GH浓度降低,IGF-1基因表达量增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绵羊 蛋白水平 IGF-1 GH 分泌 基因表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人参皂甙Rb1对老年性痴呆模型大鼠顶叶皮质β-分泌酶及早老蛋白-1表达的影响 被引量:13
5
作者 方欣 杨吉平 赖红 《解剖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6期812-815,共4页
目的:探讨人参皂甙Rb1对老年性痴呆模型大鼠顶叶皮质β-分泌酶及早老蛋白-1(PS-1)表达水平的影响。方法:30只SD大鼠随机分为对照组、模型组和治疗组。模型组大鼠胃饲氯化铝200mg·kg-1.d-1,同时腹腔注射D-半乳糖60mg·kg-1.d-1... 目的:探讨人参皂甙Rb1对老年性痴呆模型大鼠顶叶皮质β-分泌酶及早老蛋白-1(PS-1)表达水平的影响。方法:30只SD大鼠随机分为对照组、模型组和治疗组。模型组大鼠胃饲氯化铝200mg·kg-1.d-1,同时腹腔注射D-半乳糖60mg·kg-1.d-1;治疗组大鼠于造模结束后,腹腔注射人参皂甙Rb110μg·kg-1.d-1。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和图像分析技术检测β-分泌酶及PS-1的表达,通过Morris水迷宫测试观察大鼠学习记忆能力的改变。结果:与对照组比较,模型组β-分泌酶及PS-1的表达明显增多,学习记忆能力明显下降;与模型组相比,治疗组β-分泌酶及PS-1的表达明显减少,学习记忆能力在第2天及第3天显著提高。结论:人参皂甙Rb1可以抑制β-分泌酶及PS-1的表达,对老年性痴呆模型大鼠有一定的防治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脑皮质 Β-分泌 早老蛋白-1 人参皂甙RB1 阿尔茨海默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人血清白蛋白与PTH(1-34)融合蛋白在毕赤酵母中的分泌表达及鉴定 被引量:3
6
作者 陈静 孙红颖 +2 位作者 杨颖 王学芬 陈枢青 《浙江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2008年第2期126-133,共8页
目的:在毕赤酵母中高效分泌表达人血清白蛋白与PTH(1-34)融合蛋白。方法:利用PCR技术获得HSA和PTH(1-34)基因,以柔性连接肽相连插入到表达载体pPIC9,重组质粒线性化后,用化学法转化毕赤酵母GS115,经组氨酸缺陷型培养板和PCR鉴定筛选得... 目的:在毕赤酵母中高效分泌表达人血清白蛋白与PTH(1-34)融合蛋白。方法:利用PCR技术获得HSA和PTH(1-34)基因,以柔性连接肽相连插入到表达载体pPIC9,重组质粒线性化后,用化学法转化毕赤酵母GS115,经组氨酸缺陷型培养板和PCR鉴定筛选得到转化子。在启动子AOX1和α交配因子信号肽的作用下,分泌表达融合蛋白HSA-PTH(1-34)。PCR法和电泳鉴定表达验证阳性转化子,并观测不同时间点的表达量。Western blot验证其免疫活性,在兔肾皮质细胞膜中测定腺苷酸环化酶的激活产生cAMP的量来检测融合蛋白的生物学活性。结果:PCR鉴定重组转化子验证了融合基因的成功整合,用甲醇诱导表达,蛋白电泳分析表明融合基因得到高效表达,HSA-PTH(1-34)同时具有HSA和PTH(1-34)的抗原性,且能激活兔肾皮质细胞中的腺苷酸环化酶产生cAMP,但活性低于PTH(1-34)。结论:在毕赤酵母中成功表达了具有生物学活性的人血清白蛋白与PTH(1-34)融合蛋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毕赤酵母 甲状旁腺激素肽(1—34) 血清白蛋白 质粒 重组 遗传 人甲状旁腺激素(1—34) 融合蛋白 分泌表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人参皂苷Rg_1、Rb_1对淀粉样前体蛋白分泌酶代谢途径的影响 被引量:6
7
作者 魏翠柏 贾建平 +1 位作者 王芬 贾龙飞 《中国中医药信息杂志》 CAS CSCD 2008年第9期28-30,共3页
目的观察人参皂苷Rg1、Rb1对淀粉样前体蛋白代谢途径中α分泌酶活性和基因表达的影响。方法用转染突变型PS1(ML46L)和野生型PS1的CHO细胞,通过荧光酶标技术检测α分泌酶活性,Western blot免疫印迹、RT-PCR技术检测α分泌酶基因ADAM9、AD... 目的观察人参皂苷Rg1、Rb1对淀粉样前体蛋白代谢途径中α分泌酶活性和基因表达的影响。方法用转染突变型PS1(ML46L)和野生型PS1的CHO细胞,通过荧光酶标技术检测α分泌酶活性,Western blot免疫印迹、RT-PCR技术检测α分泌酶基因ADAM9、ADAM10的蛋白和RNA表达。结果转染突变型PS1 ML46L组α分泌酶活性较转染野生型PS1(WT组)低(P<0.05),加用人参皂苷Rg1、Rb1后转染突变型PS1ML46L组α分泌酶活性较未加用组不同程度增高(P<0.05),同时ADAM9、ADAM10的蛋白及RNA表达较未加用组有不同程度增多(P<0.05)。结论人参皂苷Rg1、Rb1均可不同程度增加α分泌酶中ADAM9、ADAM10基因表达,提高α分泌酶活性,且人参皂苷Rg1调节作用优于人参皂苷Rb1。关键词:人参皂苷Rg1;人参皂苷Rb1;淀粉样前体蛋白分泌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参皂苷RG1 人参皂苷RB 淀粉样前体蛋白分泌 阿尔茨海默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血清高迁移率族蛋白1和克拉拉细胞分泌蛋白及血管内皮生长因子检测对肺源性心脏病呼吸衰竭患者预后的预测价值 被引量:7
8
作者 秦璐璐 蔡红 施爱花 《中国心血管病研究》 CAS 2022年第12期1114-1119,共6页
目的 探究血清高迁移率族蛋白1(HMGB-1)、克拉拉细胞分泌蛋白(CC16)、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检测对肺源性心脏病呼吸衰竭患者预后的预测价值。方法 选取2019年2月~2022年3月我院120例肺源性心脏病呼吸衰竭患者作为观察组,另选取同期60... 目的 探究血清高迁移率族蛋白1(HMGB-1)、克拉拉细胞分泌蛋白(CC16)、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检测对肺源性心脏病呼吸衰竭患者预后的预测价值。方法 选取2019年2月~2022年3月我院120例肺源性心脏病呼吸衰竭患者作为观察组,另选取同期60例健康体检者作为对照组,比较两组血清HMGB-1、CC16、VEGF水平,分析观察组血清HMGB-1、CC16、VEGF水平与病情程度[急性生理与慢性健康状况评分Ⅱ(APACHEⅡ)]的关系,比较不同预后患者临床资料、血清HMGB-1、CC16、VEGF水平,分析肺源性心脏病呼吸衰竭患者预后影响因素,评价血清HMGB-1、CC16、VEGF对肺源性心脏病呼吸衰竭患者预后的预测价值。结果 观察组血清HMGB-1[(178.34±35.69)μg/L比(118.41±24.96)μg/L]、VEGF[(204.86±46.33)ng/L比(128.47±30.25)ng/L]较对照组高,CC16[(76.84±15.62)vs(105.23±23.89)]ng/ml较对照组低(P<0.05);观察组血清HMGB-1、VEGF水平与APACHEⅡ评分呈正相关关系,CC16水平与APACHEⅡ评分呈负相关关系(P<0.05);死亡患者血清HMGB-1[(214.47±41.25)μg/L比(167.30±30.87)μg/L]、VEGF[(237.41±50.26)ng/L比(194.95±39.88)ng/L]较生存患者高,CC16[(63.49±12.37)ng/ml比(80.90±15.92)ng/ml]较生存患者低(P<0.05);血清HMGB-1、VEGF为肺源性心脏病呼吸衰竭患者预后独立危险因素,血清CC16为肺源性心脏病呼吸衰竭患者预后独立保护因素(P<0.05);血清HMGB-1、CC16、VEGF水平联合预测患者死亡的曲线下面积(AUC)值为0.952,较各指标单一预测大(P<0.05)。结论肺源性心脏病呼吸衰竭患者HMGB-1、CC16、VEGF水平异常,临床检测其水平,可为病情评估及预后预测提供参考依据,对疾病治疗方案制定及调整具有积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肺源性心脏病 呼吸衰竭 高迁移率族蛋白1 克拉拉细胞分泌蛋白 血管内皮生长因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分泌抗Bt Cry1Ac蛋白单克隆抗体杂交瘤细胞株的建立 被引量:1
9
作者 乔艳红 张维 +2 位作者 林敏 张杰 潘家荣 《高技术通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2期91-93,共3页
从苏云金芽孢杆菌HD-73中提取Bt Cry1Ac蛋白,电镜观察Bt Cry1Ac蛋白为标准的菱形.用SP2/0-Ag14骨髓瘤细胞与经该Bt Cry1Ac蛋白免疫的BALB/c小鼠的脾细胞融合,经3次克隆化,筛出两株稳定分泌Bt Cry1Ac单克隆的杂交瘤细胞株1C3、2F3.两株... 从苏云金芽孢杆菌HD-73中提取Bt Cry1Ac蛋白,电镜观察Bt Cry1Ac蛋白为标准的菱形.用SP2/0-Ag14骨髓瘤细胞与经该Bt Cry1Ac蛋白免疫的BALB/c小鼠的脾细胞融合,经3次克隆化,筛出两株稳定分泌Bt Cry1Ac单克隆的杂交瘤细胞株1C3、2F3.两株细胞均具有抗Bt Cry1Ac特异性,与Bt Cry1Ab和Bt Cry2A无明显的交叉反应,经亚型鉴定均为IgG1.腹水滴度均为1∶1024000.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蛋白 杂交瘤细胞株 抗B 分泌 单克隆抗体 克隆化 滴度 CRY1 苏云金芽孢杆菌 BALB/c小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燕麦分离蛋白消化特性和消化产物对STC-1细胞分泌胆囊收缩素的影响 被引量:3
10
作者 傅秋云 方子韵 +4 位作者 宋洪东 管骁 罗可大 孙注 余治权 《食品科学技术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6期35-44,共10页
为研究燕麦分离蛋白的消化特性及其消化产物对肠内分泌细胞分泌胆囊收缩素(CCK)的影响,以燕麦为原料,采用碱提酸沉法得到燕麦分离蛋白,分析燕麦分离蛋白在模拟胃肠道消化过程中的分子质量变化、氮释放规律、消化产物的氨基酸组成,计算... 为研究燕麦分离蛋白的消化特性及其消化产物对肠内分泌细胞分泌胆囊收缩素(CCK)的影响,以燕麦为原料,采用碱提酸沉法得到燕麦分离蛋白,分析燕麦分离蛋白在模拟胃肠道消化过程中的分子质量变化、氮释放规律、消化产物的氨基酸组成,计算氨基酸评分、化学评分和必需氨基酸指数,并以STC-1细胞为肠内分泌细胞模型评价消化产物对STC-1细胞分泌CCK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燕麦分离蛋白经胃肠消化后,消化产物的分子质量小于10 kDa,释放的可溶性氮的比例为90.11%,消化产物可溶性部分中游离氨基酸的比例为22.8%,肽的比例为67.31%,并且肽的分子质量主要在1000 Da以下(约74%);燕麦分离蛋白消化产物中必需氨基酸总量占38.75%,必需氨基酸与非必需氨基酸的比值为0.63,且必需氨基酸指数(0.95)大于0.90。燕麦分离蛋白消化产物对STC-1细胞影响的实验结果表明,燕麦分离蛋白消化产物对STC-1细胞生长具有显著的促进作用,且能够增加CCK的合成和分泌。研究结果表明,燕麦分离蛋白作为一种优质的蛋白质原料,不仅具有优良的营养功能,而且具有促进肠内分泌细胞分泌CCK的生物活性,在食品领域具有较大的应用潜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燕麦分离蛋白 氨基酸组成 分子质量分布 模拟胃肠消化 STC-1细胞 胆囊收缩素分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分泌型卷曲相关蛋白1在心血管疾病中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2
11
作者 印纹源(综述) 马依彤(审校) 《中国心血管病研究》 CAS 2019年第4期300-304,共5页
分泌型卷曲相关蛋白1(sFRP-1)基因实质为一种分泌型糖蛋白,主要与Wnt信号通路具有同源结构的卷曲蛋白受体竞争性结合,通过对Wnt信号通路的负调控,广泛介入到调控细胞增殖、分化、凋亡、癌变以及调节机体的生长发育、疾病等病理生理的复... 分泌型卷曲相关蛋白1(sFRP-1)基因实质为一种分泌型糖蛋白,主要与Wnt信号通路具有同源结构的卷曲蛋白受体竞争性结合,通过对Wnt信号通路的负调控,广泛介入到调控细胞增殖、分化、凋亡、癌变以及调节机体的生长发育、疾病等病理生理的复杂过程.抑制Wnt信号通路可以阻止心肌细胞缺血坏死面积的进一步扩大,延缓心肌重塑的过程,进而改善预后.作为Wnt信号通路的抑制因子,sFRP-1的作用不可忽视.相关实验研究结果表明,sFRP-1基因很有可能成为未来心血管疾病治疗的靶向基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WNT信号通路 分泌型卷曲相关蛋白1 心肌梗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钙转运蛋白Gdt1过表达对酿酒酵母蛋白酶A胞外分泌的影响
12
作者 宋露露 刘小航 +2 位作者 郭学武 陈叶福 肖冬光 《食品与发酵工业》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9期10-17,共8页
啤酒泡沫稳定性是评估啤酒质量的一个关键因素,发酵液中的蛋白酶A会影响啤酒的泡沫稳定性。通过过表达钙转运蛋白Gdt1促进蛋白酶A的液泡分选的方法,达到减弱酿酒酵母向细胞外分泌蛋白酶A的目的。以酿酒酵母菌株W303-1A为亲本菌株,通过... 啤酒泡沫稳定性是评估啤酒质量的一个关键因素,发酵液中的蛋白酶A会影响啤酒的泡沫稳定性。通过过表达钙转运蛋白Gdt1促进蛋白酶A的液泡分选的方法,达到减弱酿酒酵母向细胞外分泌蛋白酶A的目的。以酿酒酵母菌株W303-1A为亲本菌株,通过同源重组依赖型DNA装配方法构建Gdt1过表达菌株,然后将Gdt1过表达菌株和亲本菌株在相同的低氮胁迫条件下进行发酵,测定其胞内外的蛋白酶A活力以及基本发酵性能。研究结果表明:发酵结束时,Gdt1过表达菌株的胞内蛋白酶A活力较亲本菌株提高了12.59%,胞外蛋白酶A活力较亲本菌株降低了18.81%;同时,过表达Gdt1没有影响菌株的基本发酵性能。研究揭示了一种有效的降低蛋白酶A的胞外分泌的方法,为筛选低蛋白酶A胞外分泌菌株提供了理论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啤酒泡沫 蛋白酶A Gdt1 液泡分选 胞外分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血清Clara细胞分泌蛋白16、人中性粒细胞多肽表达及临床意义 被引量:1
13
作者 白燕 辜依海 +3 位作者 刘玥彤 余宏鑫 贺凡 孙德琴 《临床误诊误治》 CAS 2023年第3期54-58,共5页
目的 探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患者血清Clara细胞分泌蛋白16(CC16)、人中性粒细胞多肽1-3(HNP1-3)表达及临床意义。方法 选取2018年6月—2022年6月收治的COPD 154例作为COPD组,同期健康体检者90例作为对照组。另根据气流受限程度将CO... 目的 探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患者血清Clara细胞分泌蛋白16(CC16)、人中性粒细胞多肽1-3(HNP1-3)表达及临床意义。方法 选取2018年6月—2022年6月收治的COPD 154例作为COPD组,同期健康体检者90例作为对照组。另根据气流受限程度将COPD 154例分为轻中度组(57例)、重度组(73例)和极重度组(24例)3组;根据病情分期将COPD 154例分为急性加重期组(52例)和稳定期组(102例)。比较COPD组和对照组血清CC16、HNP1-3水平及肺功能指标[第1秒用力呼气容积占预计值百分比(FEV1%)、第1秒用力呼气容积与用力肺活量比值(FEV1/FVC)],不同气流受限程度及病情分期组血清CC16、HNP1-3水平。采用Pearson相关性分析探讨COPD患者血清CC16和HNP1-3水平与肺功能指标相关性,绘制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分析血清CC16和HNP1-3对COPD急性加重的预测价值。结果 COPD组血清CC16水平及FEV1%、FEV1/FVC低于对照组,血清HNP1-3水平高于对照组(P<0.01)。不同气流受限程度COPD 3组随着气流受限程度加重,血清CC16水平逐渐降低,血清HNP1-3水平逐渐升高(P<0.05)。急性加重期组血清CC16水平低于稳定期组,血清HNP1-3水平高于稳定期组(P<0.01)。Pearson相关性分析结果显示,COPD患者血清CC16水平与FEV1%、FEV1/FVC呈正相关,血清HNP1-3水平与FEV1%、FEV1/FVC呈负相关(P<0.05)。ROC曲线分析结果显示,血清CC16、HNP1-3及二者联合预测COPD急性加重的曲线下面积分别为0.738、0.867和0.893。结论 COPD患者血清CC16水平降低、HNP1-3水平升高,且与肺功能指标具有相关性。血清CC16和HNP1-3水平对COPD急性加重有一定预测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肺疾病 慢性阻塞性 Clara细胞分泌蛋白16 人中性粒细胞多肽1-3 1秒用力呼气容积占预计值百分比 1秒用力呼气容积与用力肺活量比值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宫颈阴道分泌物中胰岛素样生长因子结合蛋白-1在胎膜早破诊断中的价值分析
14
作者 刘群香 叶海丽 李瑞青 《中国实用医药》 2019年第34期32-34,共3页
目的浅析在胎膜早破诊断中检测宫颈阴道分泌物中胰岛素样生长因子结合蛋白-1(IGFBP-1)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51例胎膜早破的产妇作为观察组,选取同期51例胎膜正常的产妇作为参照组。比较两组产妇IGFBP-1检测、pH试纸检测的结果以及两种... 目的浅析在胎膜早破诊断中检测宫颈阴道分泌物中胰岛素样生长因子结合蛋白-1(IGFBP-1)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51例胎膜早破的产妇作为观察组,选取同期51例胎膜正常的产妇作为参照组。比较两组产妇IGFBP-1检测、pH试纸检测的结果以及两种检测方法对胎膜早破诊断的准确度、灵敏度和特异度。结果观察组IGFBP-1检测阳性率94.12%、pH试纸检测阳性率80.39%均明显高于参照组的0、31.37%,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102例孕妇胎膜早破诊断中,IGFBP-1检测准确度97.06%、灵敏度94.12%、特异度100%均高于pH试纸检测的74.51%、80.39%、68.63%,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胎膜早破的诊断中宫颈阴道分泌物中IGFBP-1检测安全可靠,有着较高的诊断准确度、灵敏度、特异度,所以临床应用价值高,值得大范围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宫颈 阴道分泌 胰岛素样生长因子结合蛋白-1 胎膜早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急性脑梗死患者血浆单核细胞趋化蛋白-1和组织因子的变化 被引量:9
15
作者 郭秀凤 李运刚 +1 位作者 李化勇 夏英凯 《中华老年心脑血管病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0期790-790,共1页
关键词 单核细胞趋化蛋白-1 急性脑梗死患者 组织因子 患者血浆 实验性自身免疫性脑脊髓炎 外源性凝血途径 脑缺血再灌注损伤 炎症介质分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人亨廷顿相互作用蛋白14在1型糖尿病发病中的作用 被引量:1
16
作者 胡志为 黄婷 +1 位作者 刘艳霞 栗夏连 《河南医学研究》 CAS 2014年第4期6-8,共3页
目的:探讨人亨廷顿相互作用蛋白(Huntingtin interacting protein 14,HIP14)在1型糖尿病患者血浆中表达水平的变化,并分析其与胰岛功能的关系。方法: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enzyme-linked immunosorbent assay,ELISA)检测1型糖尿病组中47例... 目的:探讨人亨廷顿相互作用蛋白(Huntingtin interacting protein 14,HIP14)在1型糖尿病患者血浆中表达水平的变化,并分析其与胰岛功能的关系。方法: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enzyme-linked immunosorbent assay,ELISA)检测1型糖尿病组中47例1型糖尿病患者及对照组50例健康人血浆HIP14含量,分析HIP14表达水平与空腹血糖(FBG)、空腹胰岛素(FINS)及胰岛β细胞功能指数(HOMA-IS)的相关性。结果:1型糖尿病组与健康对照组相比,血浆HIP14表达水平明显下降(P<0.05)。相关分析显示血浆HIP14表达水平与FBG无明显相关性,而与FINS及HOMA-IS呈明显正相关(P<0.05)。结论:1型糖尿病患者血浆中HIP14含量明显下降,HIP14表达下调可能与胰岛素的分泌受损及糖尿病的发生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亨廷顿相互作用蛋白14 1型糖尿病 胰岛素分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胰岛素样生长因子结合蛋白-1检测在胎膜早破中的应用 被引量:1
17
作者 王开林 《中国实用医药》 2016年第23期93-94,共2页
目的探讨胰岛素样生长因子结合蛋白-1(IGFBP-1)检测在胎膜早破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91例胎膜早破孕妇设为A组,同期80例无胎膜早破孕妇设为B组。对两组孕妇阴道分泌物进行胰岛素样生长因子结合蛋白-1检测、p H试纸检测,对比分析两种检查... 目的探讨胰岛素样生长因子结合蛋白-1(IGFBP-1)检测在胎膜早破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91例胎膜早破孕妇设为A组,同期80例无胎膜早破孕妇设为B组。对两组孕妇阴道分泌物进行胰岛素样生长因子结合蛋白-1检测、p H试纸检测,对比分析两种检查方法的阴性预测值、阳性预测值、灵敏度、特异性。结果 A组胰岛素样生长因子结合蛋白-1检测阳性率高于p H试纸检测,B组胰岛素样生长因子结合蛋白-1检测阳性率低于p H试纸检测,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胰岛素样生长因子结合蛋白-1检测阴性预测值为96.30%,阳性预测值为97.78%,灵敏度为96.70%,特异性为97.50%,明显高于p H试纸的71.74%、82.28%、71.42%、82.50%,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通过检测阴道分泌物中的IGFBP-1,可以快速、准确地诊断胎膜早破的发生,且具有敏感度高、特异性好及操作简单等优点,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胰岛素样生长因子结合蛋白-1 阴道分泌 胎膜早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宫颈胰岛素样生长因子结合蛋白-1的表达与孕41周前自然临产的关系
18
作者 叶风 陈蓉蓉 冯泽蛟 《浙江临床医学》 2007年第5期644-644,共1页
关键词 胰岛素样生长因子结合蛋白-1 孕妇宫颈分泌 自然临产 IGFBP-1 妊娠41 过期妊娠 临床预测 病理表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分泌性中耳炎患者耳积液HMGB1、IL-6表达及意义 被引量:8
19
作者 苏雅静 罗安平 +2 位作者 叶琳 李炜 王立娟 《中国听力语言康复科学杂志》 2022年第2期98-101,共4页
目的检测高迁移率族蛋白B1(high mobility group protein B1,HMGB1)、白细胞介素-6(interleakin-6,IL-6)在分泌性中耳炎患者血清及耳积液表达水平,探讨其在分泌性中耳炎中的致病意义。方法选择2019年6月~2020年12月本院治疗的分泌性中... 目的检测高迁移率族蛋白B1(high mobility group protein B1,HMGB1)、白细胞介素-6(interleakin-6,IL-6)在分泌性中耳炎患者血清及耳积液表达水平,探讨其在分泌性中耳炎中的致病意义。方法选择2019年6月~2020年12月本院治疗的分泌性中耳炎患者83例,依据病情分期分为急性组(急性中耳炎,病程<3周)28例、亚急性组(亚急性中耳炎,病程3周~3个月)30例和慢性组(慢性中耳炎,病程3~6个月)25例;根据耳积液性质分为浆液性组50例、黏液性组33例,另选取同期健康体检人员(无任何耳鼻喉疾病史)抽血并留血清85例作为对照组,采用ELISA方法检测血清及耳积液HMGB1、IL-6水平,采用Pearson法分析HMGB1、IL-6水平与分泌性中耳炎患者病程的相关性。结果对照组与观察组血清HMGB1、IL-6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观察组血清比较,分泌性中耳炎患者耳积液HMGB1、IL-6水平显著升高(P<0.05);急性组、亚急性组、慢性组中耳炎患者耳积液HMGB1、IL-6表达水平依次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浆液性组比较,黏液性组患者耳积液HMGB1、IL-6表达水平显著升高,(P<0.05);相关性分析显示,分泌性中耳炎患者耳积液HMGB1、IL-6表达水平与患者病程呈正相关(r=0.667,r=0.546,P<0.05)。结论HMGB1、IL-6在分泌性中耳炎患者耳积液中呈明显高表达,与分泌性中耳炎病程及炎症反应程度有关,其可能参与分泌性中耳炎的发生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迁移率族蛋白B1 白细胞介素-6 耳积液 分泌性中耳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2型糖尿病患者血清SFRP-4和CHI3L1水平对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的评估价值 被引量:1
20
作者 伍玉洁 张壬嘉 《国际眼科杂志》 CAS 2024年第11期1728-1732,共5页
目的:探讨2型糖尿病(DM)患者血清分泌型卷曲蛋白-4(SFRP-4)、壳多糖3样蛋白1(CHI3L1)水平与糖尿病视网膜病变(DR)的相关性。方法:前瞻性研究。选取2018-10/2023-10本院收治的DR患者103例为DR组,其中DR早期39例,DR中期42例,DR晚期22例;... 目的:探讨2型糖尿病(DM)患者血清分泌型卷曲蛋白-4(SFRP-4)、壳多糖3样蛋白1(CHI3L1)水平与糖尿病视网膜病变(DR)的相关性。方法:前瞻性研究。选取2018-10/2023-10本院收治的DR患者103例为DR组,其中DR早期39例,DR中期42例,DR晚期22例;选取单纯2型糖尿病患者98例为DM组,同期选取健康体检者101例为对照组。收集各组受试者基线资料及临床指标。采用酶联免疫吸附(ELISA)法检测血清SFRP-4、CHI3L1水平。结果:DR组患者血清SFRP-4、CHI3L1水平及TG、LDL-C、HbA1C、FPG、HOMA-IR均高于DM组和对照组(均P<0.05);DM组患者血清SFRP-4、CHI3L1水平及TG、LDL-C、HbA1C、FPG、HOMA-IR均高于对照组(均P<0.05)。DR晚期患者病程、TG、LDL-C、HbA1C、FPG、HOMA-IR、SFRP-4、CHI3L1均高于DR中期、DR早期(均P<0.05)。DR患者血清SFRP-4、CHI3L1水平与病程、TG、LDL-C、HbA1C、FPG、HOMA-IR、DR分期均呈正相关(均P<0.05)。血清SFRP-4、CHI3L1及联合诊断DR的曲线下面积(AUC)分别为0.809、0.801、0.898。血清SFRP-4、CHI3L1水平是影响DR发生的危险因素(P<0.05)。结论:血清SFRP-4、CHI3L1水平与2型糖尿病患者DR关系密切,二者水平升高提示患者发生DR的风险较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2型糖尿病 糖尿病视网膜病变 分泌型卷曲蛋白-4(SFRP-4) 壳多糖3样蛋白1(CHI3L1)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