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38篇文章
< 1 2 7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双向门控循环单元网络的心音分段
1
作者 卢官明 许梦悦 +3 位作者 卢峻禾 戚继荣 赵宇航 王洋 《南京邮电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58-66,共9页
为了提高心音分段的定位精度和准确率,提出一种基于双向门控循环单元(Bi‑directional Gated Recurrent Unit,Bi‑GRU)网络的心音分段算法。首先,采用短时傅里叶变换(Short‑Time Fou‑rier Transform,STFT)和同步挤压变换(Synchrosqueezing... 为了提高心音分段的定位精度和准确率,提出一种基于双向门控循环单元(Bi‑directional Gated Recurrent Unit,Bi‑GRU)网络的心音分段算法。首先,采用短时傅里叶变换(Short‑Time Fou‑rier Transform,STFT)和同步挤压变换(Synchrosqueezing Transform,SST)技术提取各个时间步短时窗口内心音信号的瞬时频率特征;然后,将各个时间步提取的瞬时频率特征构成序列并输入到Bi‑GRU网络,利用Bi‑GRU网络挖掘特征序列的上下文依赖关系,提取心音信号的上下文时频特征;最后,使用Softmax分类器将心音信号分成第一心音(S1)、第二心音(S2)、S1‑S2间期、S2‑S1间期4种状态类别。在PhysioNet/CinC Challenge 2016数据集上的实验结果表明,提出的心音分段算法总体准确率为93.30%,S1状态的平均F1得分为0.9538,S2状态的平均F1得分为0.9450,优于基线心音分段算法LR‑HSMM的性能指标,验证了该算法能有效地对心音信号进行分段,为心音信号的特征提取与分析提供了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音分段 短时傅里叶变换 同步挤压变换 双向门控循环单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拉氏变换的变频器IT系统的人身触电电流暂态分析方法
2
作者 袁广忠 柳海生 +2 位作者 杨志佳 孙宝金 张伟 《矿业科学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638-647,共10页
为了解决露天煤矿消防低压变频IT供电系统发生人身触电事故时,由脉冲调制波造成的人身电流有效值难以计算的问题,提出一种基于拉氏变换的人身触电电流暂态分析方法,通过建立分段线性模型(PLM)分析变频器输入侧和输出侧的人身触电电流有... 为了解决露天煤矿消防低压变频IT供电系统发生人身触电事故时,由脉冲调制波造成的人身电流有效值难以计算的问题,提出一种基于拉氏变换的人身触电电流暂态分析方法,通过建立分段线性模型(PLM)分析变频器输入侧和输出侧的人身触电电流有效值、搭建MATLAB/Siumlink仿真模型,探究变频器两侧的分布参数、载波频率、输出频率以及输出侧负载对触电电流的影响特征。结果表明:分布电容为0.01~1.0μF、输出频率为30~60 Hz、载波频率为1~3 kHz的情况下,人身触电电流的大小与每相对地分布的电容和变频器载波频率均呈正相关,而与变频器输出频率、输出侧所接负载关系不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IT系统 拉氏变换 人身触电电流 分段线性模型 变频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础层变换与细节层锐化的图像融合增强
3
作者 汪普庆 涂毅晗 《无线电通信技术》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383-391,共9页
为了更有效地改善图像的亮度和对比度,更清晰地显示图像的细节信息,提出了基础层变换与细节层锐化的图像融合增强方法。在HSV颜色空间中,基于视网膜皮层理论(Retina Cortex,Retinex)将明度成分V分解为基础层L与细节层R;提出自适应的分... 为了更有效地改善图像的亮度和对比度,更清晰地显示图像的细节信息,提出了基础层变换与细节层锐化的图像融合增强方法。在HSV颜色空间中,基于视网膜皮层理论(Retina Cortex,Retinex)将明度成分V分解为基础层L与细节层R;提出自适应的分段直方图均衡变换和对数斜率变换,分别应用于基础层L,并对两变换结果图像进行多尺度的金字塔分解和融合;采用具有各向异性的拉普拉斯算子对细节层进行锐化。将融合增强后的基础层与锐化的细节层进行Retinex重构,得到效果较理想的增强图像。实验结果表明,相较于部分前沿的同类方法,该方法获得了更优的图像视觉效果,平均梯度和信息熵分别比现有方法高12.64%和1.05%,自然图像质量评价指标(Natural Image Quality Evaluator,NIQE)比现有方法低2.41%,表明该方法具有更出色的图像增强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图像融合增强 分段直方图均衡 对数斜率变换 非锐化掩蔽 金字塔融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垭紫罗断裂带深部构造分段特征及构造变换作用 被引量:26
4
作者 汪新伟 郭彤楼 +4 位作者 沃玉进 周雁 吴莉芝 张荣强 李双建 《石油与天然气地质》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2期220-228,共9页
垭紫罗断裂带深部构造分段特征及构造变换的研究对其两侧盆地的构造化演化、沉积充填、油气成藏的差异分析均有重要意义。运用重、磁、电、震等资料的综合分析表明,垭紫罗断裂带走向上可分为3段,具有由西北段(威宁段)的4条深断层转换为... 垭紫罗断裂带深部构造分段特征及构造变换的研究对其两侧盆地的构造化演化、沉积充填、油气成藏的差异分析均有重要意义。运用重、磁、电、震等资料的综合分析表明,垭紫罗断裂带走向上可分为3段,具有由西北段(威宁段)的4条深断层转换为中段(关岭段)2条深断层、至东南段(紫云段)时演变为1条深断层的构造变换特征,且正断层的主体倾向亦由WS倾变换为NE倾;同时,该断裂带对古生代沉积具有由西北段向东南段迁移的控制作用,即西北段控制了志留纪槽盆的沉积范围,西北段至中段则限定了泥盆系向黔中隆起的超覆边界与石炭纪深水槽盆沉积区,东南段则为二叠纪深水沉积带。垭紫罗断裂带中段(关岭段)的构造演化经历了泥盆纪初始伸展期、石炭纪断陷期、二叠纪裂谷期、三叠纪构造反转期和侏罗纪以来的陆内收缩期等5个阶段,其变形样式表现为晚古生代地堑的边界断层发生反转而形成的扇形背冲结构,构造剖面的缩短率高达51.68%。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分段特征 构造变换 深部构造 垭紫罗断裂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气体光谱分析应用中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基线漂移分段比校正方法 被引量:12
5
作者 汤晓君 王进 +3 位作者 张蕾 关金锋 张勇 刘君华 《光谱学与光谱分析》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2期334-339,共6页
针对气体光谱分析应用中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仪长时间连续工作时易出现光谱基线漂移、畸变问题,对红外光源温度波动及漂移、动镜倾斜、分束器性能变化以及检测器横向偏移对光谱基线的影响进行了仿真研究,结果表明光谱基线的漂移近似线性... 针对气体光谱分析应用中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仪长时间连续工作时易出现光谱基线漂移、畸变问题,对红外光源温度波动及漂移、动镜倾斜、分束器性能变化以及检测器横向偏移对光谱基线的影响进行了仿真研究,结果表明光谱基线的漂移近似线性。基于此,本文提出分段比光谱基线漂移修正法SBCPD校正光谱基线。通过比较基线校正前后仿真光谱峰高变化、偏最小二乘(PLS)定量分析模型预测不确定度、油气探井气测录井在线基线校正性能,发现SBCPD性能优越,要优于传统的多项式拟合法及airPLS法。经检验,该方法性能稳定,计算量小,便于工程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 基线漂移 基线校正 分段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分段改进S变换和随机森林的复合电能质量扰动识别方法 被引量:29
6
作者 王仁明 汪宏阳 +1 位作者 张赟宁 王凌云 《电力系统保护与控制》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7期19-28,共10页
各类分布式设备和智能设备接入电力系统,使得电力系统对电能的波动越来越敏感,这导致对电能质量扰动(PQD)的识别和处理变得越来越重要。通过将分段改进S变换(SMST)和随机森林(RF)算法相结合,提出了一种用于复杂噪声环境下PQD识别的新方... 各类分布式设备和智能设备接入电力系统,使得电力系统对电能的波动越来越敏感,这导致对电能质量扰动(PQD)的识别和处理变得越来越重要。通过将分段改进S变换(SMST)和随机森林(RF)算法相结合,提出了一种用于复杂噪声环境下PQD识别的新方法。首先,基于检测误差和峰度对SMST的不同频段进行分别调参,并使用SMST提取待检测信号的75种时频特征,构成原始特征集。然后,改进分类回归树(CART)的节点分裂过程,加入了离散值处理策略并使用Gini指数的下降作为新的节点分裂规则。同时,在下次节点分裂前,将基尼指数下降值为零的特征从特征集中删除。最后,使用改进的CART算法构建了RF分类器并对复合PQD信号进行分类。实验证明,在不同的信噪比条件下,新方法均能有效识别多数单一PQD信号和常见的双重复合PQD信号。虽然新方法在运行效率方面仍有一定的改进空间,但其在不同层面上的改进均能有效提升PQD识别精度,且平均分类精度明显高于各类传统PQD识别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能质量 扰动分类 分段改进S变换 Gini指数下降 随机森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分段伪Keystone变换的快速旋转目标检测 被引量:6
7
作者 霍凯 黎湘 +1 位作者 姜卫东 毛钧杰 《电子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9期2073-2079,共7页
对于高距离分辨雷达,快速复杂运动目标在相参积累时间内出现的越距离单元走动给检测与识别带来极大的困难.本文针对快速旋转目标越距离单元走动的问题,提出了一种新的分段伪Keystone变换方法,对越距离单元走动进行校正.该方法首先将数... 对于高距离分辨雷达,快速复杂运动目标在相参积累时间内出现的越距离单元走动给检测与识别带来极大的困难.本文针对快速旋转目标越距离单元走动的问题,提出了一种新的分段伪Keystone变换方法,对越距离单元走动进行校正.该方法首先将数据按一定准则分段,每段数据用伪Keystone变换处理,校正目标的越距离单元走动,然后将每段数据"拼接"在一起,完成整个观测时间的距离像对齐,并在此基础上实现积累时间内的相参检测.采用离散匹配傅里叶变换实现了该变换的快速算法,仿真实验验证了算法的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快速旋转目标 分段伪Keystone变换 越距离单元走动 离散匹配傅里叶变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分段仿射模型的DC/DC变换器预测控制研究 被引量:7
8
作者 方炜 刘晓东 +1 位作者 刘宿城 刘雁飞 《电子科技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3期381-386,共6页
基于混杂系统理论,分析了DC/DC功率变换器在连续工作模式下的动态特性,采用ν步离散法得到一个占空比控制变量与连续变量直接相互作用的数学模型,即分段仿射(PWA)模型。结合预测控制方法,在建立的数学模型基础之上,设定系统的二次型性... 基于混杂系统理论,分析了DC/DC功率变换器在连续工作模式下的动态特性,采用ν步离散法得到一个占空比控制变量与连续变量直接相互作用的数学模型,即分段仿射(PWA)模型。结合预测控制方法,在建立的数学模型基础之上,设定系统的二次型性能指标,并引入预测误差对系统的输出进行反馈校正,通过性能指标的优化计算得到占空比控制信号,由此出设计预测控制器。以Buck功率变换器为研究对象,设计了一个开关频率为400 KHz的实验样机,仿真结果和实验结果验证了该方法的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DC/DC开关变换 混杂系统 模型预测控制 分段仿射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辅助谐振变换极软开关逆变器分段定时间控制方法 被引量:12
9
作者 马柯 徐德鸿 +1 位作者 张涛 Seiki IGARASHI 《中国电机工程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8期1-8,共8页
辅助谐振变换极(auxiliary resonant commutatedpole,ARCP)是一种重要的软开关逆变器拓扑,其辅助开关的控制方法会影响到逆变器的效率及可靠性。传统定时间控制方法虽然简单易实现,但该控制方法下,逆变器的轻载效率表现不够理想。通过... 辅助谐振变换极(auxiliary resonant commutatedpole,ARCP)是一种重要的软开关逆变器拓扑,其辅助开关的控制方法会影响到逆变器的效率及可靠性。传统定时间控制方法虽然简单易实现,但该控制方法下,逆变器的轻载效率表现不够理想。通过对定时间控制下ARCP逆变器的电流应力及损耗分布进行详细地分析,找出提高逆变器效率的关键途径,并提出一种新的分段定时间控制方法。该控制方法在不增加控制和电路复杂度的前提下,改善了ARCP逆变器的效率。最后在一台2kW/20kHz实验样机上验证了分析结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软开关逆变器 辅助谐振变换极(ARCP) 控制方法 分段定时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邻域差值法确定灰度变换的分段点 被引量:4
10
作者 王素华 沈湘衡 +1 位作者 叶露 张宁 《应用光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3期537-541,共5页
光电跟踪测量设备电视系统受到自然条件的影响,往往捕获不到清晰的画面,很容易出现对比度极低的图像。针对此种情况,提出了一种用邻域差值来确定分段点的灰度变换法。通过计算像素5×5邻域的灰度差值,取最小的12个值之和ND。在大量... 光电跟踪测量设备电视系统受到自然条件的影响,往往捕获不到清晰的画面,很容易出现对比度极低的图像。针对此种情况,提出了一种用邻域差值来确定分段点的灰度变换法。通过计算像素5×5邻域的灰度差值,取最小的12个值之和ND。在大量实验的基础上确定合适的阈值T,与ND相比较,确定出图像边缘像素的灰度值范围,据此确定分段灰度变换公式的分段点。实验结果表明,在原图像对比度为1.19%的基础上,通过该算法处理后图像的对比度是原图像的18.79倍,是直方图均衡化后图像的6.97倍,是直方图规定化后图像的41.41倍,图像对比度达到了22.36%,图像的直方图也由单峰突出变为比较均衡的状态。该算法无论在数据上还是在视觉上都取得了很好的效果,满足了电视系统的跟踪要求,已经应用在光电跟踪测量设备上,有较好的实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低对比度 灰度变换 邻域差值 直方图 分段 图像增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小波变换和分段DPCM混合编码的多光谱遥感图像压缩算法 被引量:13
11
作者 吴铮 何明一 《电子与信息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6期747-754,共8页
多光谱遥感图像的压缩要利用图像谱内及谱间的相关特性。该文在分析多光谱图像谱内和谱间相关特性的基础上,提出了对多光谱遥感图像进行压缩的分段 DPCM和 SPIHT相结合的混合压缩算法,即首先利用分段 DPCM算法去除谱间冗余,再利用高效的... 多光谱遥感图像的压缩要利用图像谱内及谱间的相关特性。该文在分析多光谱图像谱内和谱间相关特性的基础上,提出了对多光谱遥感图像进行压缩的分段 DPCM和 SPIHT相结合的混合压缩算法,即首先利用分段 DPCM算法去除谱间冗余,再利用高效的 SPIHT小波压缩算法对预测误差图像进行编码。实验取得了令人满意的效果,证明了该算法的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波变换 分段DPCM 混合编码 多光谱遥感图像 SPIHT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分段抽取软判决加权Walsh Hadamard变换的卷积码识别算法 被引量:6
12
作者 张岱 张玉 +1 位作者 杨晓静 樊斌斌 《兵工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2期2298-2305,共8页
针对低信噪比环境下卷积码识别研究存在的不足,提出一种基于分段抽取软判决加权Walsh Hadamard变换(WHT)的卷积码识别算法。该算法利用接收比特的解调软判决信息求取软判决频次序列,并构造加权Walsh Hadamard矩阵,从而识别得到基本校验... 针对低信噪比环境下卷积码识别研究存在的不足,提出一种基于分段抽取软判决加权Walsh Hadamard变换(WHT)的卷积码识别算法。该算法利用接收比特的解调软判决信息求取软判决频次序列,并构造加权Walsh Hadamard矩阵,从而识别得到基本校验序列。利用基本编码矩阵构造规则,最终实现记忆长度及基本生成矩阵的识别。算法结合分段抽取思想,降低了所需运行存储量。仿真实验表明,该算法可在低信噪比环境下对不同码率卷积码进行有效识别,具有较好的容错性,且对大约束度的卷积码性能提高更为显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信息处理技术 卷积码识别 低信噪比 软判决信息 加权Walsh HADAMARD变换 分段抽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变换器的分段式直接功率控制 被引量:3
13
作者 黄晶晶 孙元岗 +2 位作者 同向前 张爱民 王在福 《电工技术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4期176-182,共7页
采用传统直接功率控制(DPC)方法的变换器装置很难兼顾系统不同运行阶段的控制要求,为此,提出了一种基于多开关表的分段式DPC控制方法。该方法统筹考虑了系统的各项性能指标,设计实现了四种开关表,根据系统不同阶段的控制要求选择最佳开... 采用传统直接功率控制(DPC)方法的变换器装置很难兼顾系统不同运行阶段的控制要求,为此,提出了一种基于多开关表的分段式DPC控制方法。该方法统筹考虑了系统的各项性能指标,设计实现了四种开关表,根据系统不同阶段的控制要求选择最佳开关状态。与传统DPC系统的仿真和实验对比表明,采用分段式DPC控制的变换器装置起动时间减少10%以上,稳态运行时交流侧电流谐波总畸变率(THD)降低30%以上,直流侧电压的暂态响应时间减少27.3%以上,进一步验证了分段式DPC控制方法的可行性和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变换 直接功率控制 分段控制 总谐波畸变率 开关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分段Zadeh-x变换的图像挖掘技术 被引量:1
14
作者 邓利芳 甘平 +4 位作者 周进 熊兴良 邓世雄 韩胜 淮贤 《激光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2期19-20,共2页
Zadeh-x变换是底层图像挖掘的重要技术之一。在用VC++实现了基于Zadeh-x变换的底层图像挖掘的基础上,分析了Zadeh-x变换的局限性,并从而提出了分段Zadeh-x变换。实验结果表明分段Zadeh-x变换在挖掘效果上更好,其适用范围更广。
关键词 Zadeh-x变换 分段Zadeh-x变换 图像挖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分段改进S变换的复合电能质量扰动识别 被引量:43
15
作者 杨剑锋 姜爽 石戈戈 《电力系统保护与控制》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9期64-71,共8页
针对存在多种单一电能质量扰动的复合扰动分类识别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分段改进S变换和RBF神经网络相结合的复合电能质量扰动识别新方法。首先对离散S变换进行了分段改进,将时域分辨率和频域分辨率进行分段处理,通过分析改进S变换得到... 针对存在多种单一电能质量扰动的复合扰动分类识别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分段改进S变换和RBF神经网络相结合的复合电能质量扰动识别新方法。首先对离散S变换进行了分段改进,将时域分辨率和频域分辨率进行分段处理,通过分析改进S变换得到的模时频矩阵,绘制了能够反映扰动信号不同突变参数的特性曲线。其次利用统计方法优化计算提取了10种用于模式识别的特征量,并用局部逼近的RBF神经网络设计了分类器对提取的特征样本进行训练和分类,最后在不同噪声环境下对5种单一扰动及谐波+电压暂降、电压暂降+闪变等6类复合电能质量扰动的分类识别进行了仿真验证。仿真结果表明,该方案时频处理、分类能力和学习速度等方面均优于普通改进S变换+全局逼近网络的方法,且鲁棒性强,能准确识别多种单一扰动及两种扰动同时存在的复合电能质量扰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复合扰动 分段改进S变换 时频特性 RBF神经网络 特征提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零矢量嵌入的双向隔离型AC-DC矩阵变换器分段同步控制策略 被引量:6
16
作者 梅杨 许策 鲁乔初 《电工技术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22期4784-4794,共11页
针对双向隔离型AC-DC矩阵变换器,提出一种基于零矢量嵌入的分段同步控制策略。其中,前级3-1矩阵式变换电路采用对称双线电压调制法,以提高电压传输比;后级全桥电路采用互补控制,简单易实现;前后级电路之间分段同步,并通过在前级电路中... 针对双向隔离型AC-DC矩阵变换器,提出一种基于零矢量嵌入的分段同步控制策略。其中,前级3-1矩阵式变换电路采用对称双线电压调制法,以提高电压传输比;后级全桥电路采用互补控制,简单易实现;前后级电路之间分段同步,并通过在前级电路中嵌入零矢量以实现能量的双向传输。仿真和实验结果表明,网侧电流三相平衡正弦,功率因数接近于1,输出电压和电流平稳,纹波小,且电感电流峰峰值随直流侧电压增加呈先减小后增大的趋势,当nUo=√3U_(i)时,电感电流峰峰值最小,即电流应力最小。由此可见,采用该文提出的控制策略可实现双向隔离型AC-DC变换器能量的双向流动,保证了良好的输入输出性能。通过与传统控制策略的仿真与实验对比,采用所提出控制策略的双向隔离型AC-DC矩阵变换器在较低输出电压范围内具有更小的电感电流应力,有助于降低器件损耗,提高变换器效率,并提升系统可靠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AC-DC变换 矩阵变换 分段控制 电流应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DC-DC变换器分段线性系统的最小投影法切换律 被引量:1
17
作者 肖文勋 张波 陈良刚 《控制理论与应用》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3期329-331,共3页
采用分段线性系统分析方法,DC-DC变换器的稳定性研究和控制器设计变得十分简单和有效.本文首先基于分段线性系统的稳定性原理,建立实现系统全局稳定的最小投影法切换律.其次提出基于最小投影法的收敛率分析方法,揭示了分段线性系统在整... 采用分段线性系统分析方法,DC-DC变换器的稳定性研究和控制器设计变得十分简单和有效.本文首先基于分段线性系统的稳定性原理,建立实现系统全局稳定的最小投影法切换律.其次提出基于最小投影法的收敛率分析方法,揭示了分段线性系统在整个状态邻域收敛率快慢的本质,为改善最小投影法切换律的收敛率提供理论依据.最后以Boost DC-DC变换器为例说明以上理论研究的正确性,并以实验验证最小投影法切换律在DC-DC变换器实际应用中的可行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DC—DC变换 分段线性系统 最小投影法 切换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算术傅立叶变换中非均匀采样点信号值的一种分段估计法 被引量:1
18
作者 李萍 胡光锐 《上海交通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0年第7期881-884,共4页
提出了一种用于估计算术傅立叶变换 ( AFT)中非均匀采样点处信号值的方法 .这种方法在不影响原算法高速性及适于 VLSI实现这一特性的基础上 ,改善了 AFT算法在零阶插值时的误差 .基本原理是在两均匀采样点之间根据某种原则进行分段 ,每... 提出了一种用于估计算术傅立叶变换 ( AFT)中非均匀采样点处信号值的方法 .这种方法在不影响原算法高速性及适于 VLSI实现这一特性的基础上 ,改善了 AFT算法在零阶插值时的误差 .基本原理是在两均匀采样点之间根据某种原则进行分段 ,每个分段区间赋予一个只需简单计算的值 .仿真表明 :在较少分段时 ,分段 AFT即可逼近一阶插值 AFT的误差 ,同时其误差效果也好于迭代实现的自适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算术傅里叶变换 非均匀采样点 信号值 分段估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种基于离散小波变换的音素分段算法 被引量:1
19
作者 马建芬 《太原理工大学学报》 CAS 2000年第1期50-52,共3页
提出了一种基于离散小波变换的新的音素分段算法。首先对原始语音信号取绝对值,然后对其进行小波变换,认为8 阶小波变换绝对值的极大值点对应于原始语音的音素分段点。该算法较传统的算法计算量小。实践证明。
关键词 音素分段 语音信号处理 离散波波变换 算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傅立叶变换的一种分段计算方法
20
作者 郝重阳 俞卞章 陈鑫根 《仪器仪表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2年第1期101-106,共6页
一、引言一个信号,有时需要观察其不同阶段例如起动阶段、中期阶段、刹车阶段,或某一感兴趣数据段(类似于频域有感兴趣段一样),对整个信号频谱的影响和贡献,这就需要分段计算各数据段按原信号长度的频谱,并能在此基础上求得整个信号的... 一、引言一个信号,有时需要观察其不同阶段例如起动阶段、中期阶段、刹车阶段,或某一感兴趣数据段(类似于频域有感兴趣段一样),对整个信号频谱的影响和贡献,这就需要分段计算各数据段按原信号长度的频谱,并能在此基础上求得整个信号的频谱。但这样的分段计算又会比一次性求全谱增加运算量,需要设法抑制运算量的增加。本文在推导了适应根本需要的整体公式的基础上,又采用更换抽取方式外加处理技巧的办法,合理地实现了上述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傅立叶变换 分段 计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7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