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8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分段校正模型的在线电压协调控制
1
作者 张岩 褚晓东 +1 位作者 张文 王亮 《电力系统自动化》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6期33-39,共7页
针对中长期电压稳定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分段校正模型的在线电压协调控制策略,采用模型预测控制方法在线滚动求解最优控制策略。预测模型在控制周期初始时刻根据实测信息校正,使其能够跟踪实际系统的运行状态,确保了预测轨迹的可靠性。... 针对中长期电压稳定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分段校正模型的在线电压协调控制策略,采用模型预测控制方法在线滚动求解最优控制策略。预测模型在控制周期初始时刻根据实测信息校正,使其能够跟踪实际系统的运行状态,确保了预测轨迹的可靠性。结合实测信息线性处理预测周期内负荷动态状态变量轨迹,使预测模型中的微分方程转化为非线性代数方程,避免了优化控制过程中动态微分方程的处理。提出了一种针对分段校正模型的电压响应预测方法,将最优电压协调控制模型的求解转化为易于处理的混合整数规划问题。仿真结果表明,该方法能够协调不同地点和类型的控制措施,在确保全局控制效果的基础上大幅减少了计算时间,能够满足在线电压协调控制的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压协调控制 中长期电压稳定 广域测量信息 分段校正模型 模型预测控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样品选择结合分段直接校正法和偏最小二乘法用于近红外光谱分析模型传递研究 被引量:7
2
作者 王菊香 孟凡磊 +1 位作者 刘林密 崔伟成 《兵工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期91-96,共6页
为了实现近红外光谱分析模型在不同仪器间的共享,对分析模型的传递方法进行了研究。以混胺燃料的分析模型为例,采用马氏距离法对转换集样品进行选择,采用分段直接校正(PDS)法结合偏最小二乘(PLS)法,对从仪器光谱进行校正。对转换集样品... 为了实现近红外光谱分析模型在不同仪器间的共享,对分析模型的传递方法进行了研究。以混胺燃料的分析模型为例,采用马氏距离法对转换集样品进行选择,采用分段直接校正(PDS)法结合偏最小二乘(PLS)法,对从仪器光谱进行校正。对转换集样品数、PLS回归的主因子数、PDS的窗口宽度进行选择,当转换集样品数为12、主因子数为1、窗口宽度为39时,转换集样品的光谱校正率达到96.5%.混胺分析模型传递后,预测集样品的标准偏差远远好于校正前的结果,与主仪器的非常接近。研究结果表明:采用马氏距离法选择转换集样品,并结合PDS-PLS算法计算转换矩阵,可有效扣除不同仪器间的光谱差异,提高混胺分析模型的传递精度,实现三乙胺、二甲苯胺、水分、密度的准确分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光学 光谱分析 近红外光谱 模型传递 马氏距离法 分段直接校正 偏最小二乘法 混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传感器非线性的二次Bézier曲线自适应分段拟合校正法 被引量:6
3
作者 王培康 谭勇 +1 位作者 胡访宇 徐守时 《仪器仪表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5年第3期318-321,共4页
传感器非线性的二次Bézier曲线自适应分段拟合校正法王培康,谭勇,胡访宇,徐守时(中国科学技术大学)0引言理想传感器的输入和输出是一种恒等关系,而实际传感器的输入x和输出y之间则常常为一种非线性关系:y=f(x... 传感器非线性的二次Bézier曲线自适应分段拟合校正法王培康,谭勇,胡访宇,徐守时(中国科学技术大学)0引言理想传感器的输入和输出是一种恒等关系,而实际传感器的输入x和输出y之间则常常为一种非线性关系:y=f(x)。在实用中须对这种非线性进行校正。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传感器 曲线 分段拟合校正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种新的多元校正模型分子光谱传递方法(英文) 被引量:2
4
作者 曹玉婷 袁洪福 赵众 《光谱学与光谱分析》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3期973-981,共9页
无论是近红外还是红外光谱,多元校正模型的传递问题都尚未解决。为了实现模型和光谱的传递,提出了一种改进的PDS算法——SA-PDS算法,论方法通过PDS算法进行模型传递,使用光谱间的夹角大小作为判定准则来选择传递参数,使得模型传递过程... 无论是近红外还是红外光谱,多元校正模型的传递问题都尚未解决。为了实现模型和光谱的传递,提出了一种改进的PDS算法——SA-PDS算法,论方法通过PDS算法进行模型传递,使用光谱间的夹角大小作为判定准则来选择传递参数,使得模型传递过程不受到样品性质参考值的影响,也不再依赖于模型,并且可以双向传递。该方法分别通过在近红外数据和中红外数据中应用来证明模型传递的可行性,实验收集烟叶样本测得其近红外光谱,沥青样本测得其中红外光谱,将烟叶总糖会计师和沥青蜡含量作为模型预测对象。使用光谱夹角作为PDS参数选择标准与使用预测标准偏差作为判定准则相比,实验表明:对于近红外光谱的从机向主机的传递,其验证集预测精密度RMSEP从5.257 4降低至1.337 1,优于RMSEP(1.350 3)方法,预测偏差也同样被改善。对于中红外光谱从机向主机的传递,新方法验证集预测精密度RMSEP从0.525 1降低至0.186 9,优于RMSEP(0.219)方法。主机向从机的传递也取得了满意的传递结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近红外光谱 中红外光谱 光谱传递 分段直接校正 光谱夹角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多投影显示墙的几何校正技术综述
5
作者 周志光 汪国锋 林海 《小型微型计算机系统》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5期1091-1097,共7页
几何校正技术作为多投影显示墙系统的基础环节和核心技术之一,已经成为近年来的一个研究热点.首先对比并且论述了机械校正技术的不足以及软件校正技术的优势,然后以解决多投影显示墙系统中透镜扭曲问题为主线,将当前的多投影显示墙几何... 几何校正技术作为多投影显示墙系统的基础环节和核心技术之一,已经成为近年来的一个研究热点.首先对比并且论述了机械校正技术的不足以及软件校正技术的优势,然后以解决多投影显示墙系统中透镜扭曲问题为主线,将当前的多投影显示墙几何校正技术归纳为如下三类:线性校正技术、分段线性校正技术和非线性校正技术,并分别对三类技术中不同算法的适用范围、优势及其所存在的局限性进行了深入的分析和讨论,在此基础之上,对多投影显示墙几何校正技术的未来发展趋势进行了展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几何校正 透镜扭曲 线性校正 分段线性校正 非线性校正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红外移相干涉仪中移相器的非线性校正 被引量:2
6
作者 罗秋凤 王海涛 +1 位作者 崔向群 徐欣圻 《仪器仪表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z2期53-54,共2页
本文介绍了一种应用于红外移相干涉仪的移相器的位移分段非线性校正方法。该装置由压电晶体微位移器 PZT及其驱动电源和控制器组成 ,位移的非线性从校正前的 9.6 %降低到 0 .4%。
关键词 PZT 移相器 分段非线性校正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AD7612的高精度电压检测技术及实现 被引量:6
7
作者 尹泉 康慨 +1 位作者 王庆义 王傲能 《电子测量技术》 2010年第12期43-46,83,共5页
在石油测井中,地层水电阻率和阳离子交换量与电化学测井参数极化率和自然电位之间的关系可为砂泥岩储层评价和水淹层问题提供一条有效的途径。为了高精度快速测量极化率和自然电位,设计了一种基于DSP和AD7612的高精度电压检测技术及其... 在石油测井中,地层水电阻率和阳离子交换量与电化学测井参数极化率和自然电位之间的关系可为砂泥岩储层评价和水淹层问题提供一条有效的途径。为了高精度快速测量极化率和自然电位,设计了一种基于DSP和AD7612的高精度电压检测技术及其实现方法。根据当前采样信号的特点,重点阐述了提高测量精度的方法:电压多次采集取优、四通道放大倍数的校正、四通道数据的合理取优、AD采样电压分段自校准、AD零漂校正。并通过相应的硬件实验测得了校正前后的实验数据,证实了该设计的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AD7612 AD采样 分段校正 四通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FPGA的红外焦平面器件非均匀性多段二阶校正
8
作者 杨洪焱 闫鹏 +1 位作者 杨凡超 程娟 《光子学报》 2025年第7期176-189,共14页
针对大动态范围、非线性特征明显的红外成像仪,提出了一种符合探测器响应特性曲线整体和局部非线性特征的多段二阶非均匀性校正算法。基于MATLAB仿真平台验证了该算法非均匀性校正的有效性和良好的收敛性,基于FLSAH+DDR的参数存储架构... 针对大动态范围、非线性特征明显的红外成像仪,提出了一种符合探测器响应特性曲线整体和局部非线性特征的多段二阶非均匀性校正算法。基于MATLAB仿真平台验证了该算法非均匀性校正的有效性和良好的收敛性,基于FLSAH+DDR的参数存储架构和现场可编程门阵列器件搭建了硬件实现平台,结合算法在该硬件平台上对三个典型温度的红外图像进行了非均匀性校正。结果表明,与传统的多段线性校正算法相比,经过多段二阶校正算法处理后的图像非均匀性平均降低至前者的48.4%,图像的非均匀性显著降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红外焦平面阵列 非均匀性校正 二阶非线性校正 分段校正 现场可编程门阵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改进的K/S算法对近红外光谱模型传递影响的研究 被引量:45
9
作者 李华 王菊香 +1 位作者 邢志娜 申刚 《光谱学与光谱分析》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2期362-365,共4页
在近红外光谱分析模型传递中,常用Kennard/Stone算法(K/S算法)来选择转换集样品。K/S算法是根据样品间光谱的欧氏距离来计算样品间差异的。为了寻求样品间差异的最佳表达方式,用K/S算法选出更有代表性的样品。文章分别用欧氏距离和马氏... 在近红外光谱分析模型传递中,常用Kennard/Stone算法(K/S算法)来选择转换集样品。K/S算法是根据样品间光谱的欧氏距离来计算样品间差异的。为了寻求样品间差异的最佳表达方式,用K/S算法选出更有代表性的样品。文章分别用欧氏距离和马氏距离计算混胺样品的光谱差异,用PDS算法传递混胺中二甲苯胺近红外光谱分析模型,通过传递后的预测标准偏差(SEP)评价两种距离的优劣。用性质差异和光谱差异结合的方式计算样品间的差异,并与单独用光谱差异和性质差异的方式进行比较。结果表明,在PDS算法中,马氏距离选出的样品更具有代表性,性质差异和光谱差异的结合更能代表样品间的差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模型传递 分段直接校正 K/S算法 马氏距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品种间的猪肉含水率高光谱模型传递方法研究 被引量:10
10
作者 刘娇 李小昱 +3 位作者 郭小许 金瑞 徐森淼 库静 《农业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7期276-284,共9页
针对目前的模型传递方法研究大多为不同仪器间的近红外光谱模型传递,该文采用高光谱技术建立猪肉含水率定量检测模型,并针对不同品种间的模型传递提出了一种分段直接校正结合线性插值(piecewise direct standardization combine with li... 针对目前的模型传递方法研究大多为不同仪器间的近红外光谱模型传递,该文采用高光谱技术建立猪肉含水率定量检测模型,并针对不同品种间的模型传递提出了一种分段直接校正结合线性插值(piecewise direct standardization combine with linear interpolation,PDS-LI)的传递算法。以杜长大、茂佳山黑猪和零号土猪3个品种为研究对象,以杜长大作为主品种,茂佳山黑猪和零号土猪作为从品种,采用偏最小二乘回归(partial least squares regression,PLSR)法建立猪肉含水率主模型,经PDS-LI算法对主模型进行传递后,主模型对茂佳山黑猪和零号土猪样品的预测决定系数R2p分别由传递前的0.263和0.507提高到0.832和0.848,预测均方根误差分别由传递前的1.151%和0.857%降低到0.470%和0.440%,剩余预测偏差(residual prediction deviation,RPD)分别由传递前的1.000和1.214提高到2.447和2.364。结果表明,PDS-LI传递算法能够实现杜长大对茂佳山黑猪和零号土猪样品的模型传递。研究结果为提高猪肉含水率模型适配性问题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含水率 模型 高光谱 模型传递 传递算法 分段直接校正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激光雷达多路距离测量系统设计 被引量:17
11
作者 张飙 周国清 +1 位作者 周祥 程小辉 《激光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4期576-581,共6页
为了实现阵列激光雷达发射单脉冲激光瞬间3维成像,解决多路激光距离测量问题,采用并行处理架构设计了25路并行距离测量系统,由4个测量单元和1个复用单元构成1个多核并行处理机。每个测量单元包含8路跨阻放大器和8路高速比较器、1片TDC-... 为了实现阵列激光雷达发射单脉冲激光瞬间3维成像,解决多路激光距离测量问题,采用并行处理架构设计了25路并行距离测量系统,由4个测量单元和1个复用单元构成1个多核并行处理机。每个测量单元包含8路跨阻放大器和8路高速比较器、1片TDC-GPX芯片和1个STM32处理器;复用单元由现场可编程门阵列实现多路测量数据打包,并通过USB2.0完成数据上传。结果表明,多路激光测距误差小于25cm;测量系统具有开放性,测量通道数易于扩展,子板可互换;并提出了按距离分段的误差校正方法,无须重复测量多次,可在单脉冲探测下直接校正测距数据。这为研制更高精度的阵列激光雷达系统奠定了一定的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激光技术 阵列激光雷达 多路激光测距 并行处理架构 TDC-GPX 距离分段误差校正
在线阅读 下载PDF
PDS用于不同温度下的近红外光谱模型传递研究 被引量:10
12
作者 林振兴 邬蓓蕾 +1 位作者 王豪 王群威 《分析测试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2期1330-1333,共4页
采用合适的计算方法可降低测定环境对近红外光谱校正模型稳健性的影响。该文以喷气燃料为研究对象,考察了分段直接校正算法对所建模型预测结果的影响,通过选择转移样品数及窗口宽度,建立了最佳的校正模型和光谱转移参数。结果表明,在20... 采用合适的计算方法可降低测定环境对近红外光谱校正模型稳健性的影响。该文以喷气燃料为研究对象,考察了分段直接校正算法对所建模型预测结果的影响,通过选择转移样品数及窗口宽度,建立了最佳的校正模型和光谱转移参数。结果表明,在20℃下建立近红外光谱校正模型,直接预测30℃下喷气燃料的密度,预测集样品均方根误差(RMSEP)为0.2031,而30℃近红外光谱采用分段直接校正算法模型转移后,预测集样品均方根误差(RMSEP)降低为0.1354,预测结果得到明显改善,有效地解决了样品温度对近红外光谱分析结果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近红外光谱 分段直接校正算法 喷气燃料 测定温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考虑品种差异的冷鲜猪肉含水率高光谱信号补正算法 被引量:6
13
作者 刘善梅 李小昱 钟雄斌 《农业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4期272-278,共7页
为提高含水率高光谱校正模型对不同品种冷鲜猪肉样本的适用性,该文提出了1种品种敏感波段选择结合分段直接校正的高光谱信号补正方法。首先用主品种偏最小二乘回归模型和添加了7个从品种样本后更新模型的模型回归系数相对差异值,以此选... 为提高含水率高光谱校正模型对不同品种冷鲜猪肉样本的适用性,该文提出了1种品种敏感波段选择结合分段直接校正的高光谱信号补正方法。首先用主品种偏最小二乘回归模型和添加了7个从品种样本后更新模型的模型回归系数相对差异值,以此选出对品种敏感的波段,然后采用分段直接校正算法对选中波段的光谱信号补正,以消除品种差异对模型预测效果的影响。以猪肉含水率为检测指标,以零号土猪肉为主品种,以恩施山黑猪为从品种,经该算法补正后,主品种模型对从品种样本的预测均方根误差从补正前的1.42%减小到0.50%,预测决定系数从0.20提高到0.84,预测偏差比率(residual prediction deviation,RPD)从0.91提高到2.58。结果表明,该文提出的补正算法能显著提高零号土猪肉含水率模型对恩施山黑猪含水率的预测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含水率 算法 光谱分析 品种差异 敏感波段 分段直接校正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贝叶斯神经网络的近红外光谱实木地板表面缺陷检测 被引量:12
14
作者 梁浩 曹军 +1 位作者 林雪 张怡卓 《光谱学与光谱分析》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7期2041-2045,共5页
实木地板的表面缺陷直接影响其力学性能和产品等级,表面缺陷的快速检测对实木地板的在线分选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针对视觉方法检测实木地板表面缺陷识别率低的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近红外光谱分析技术的检测方法。首先,分别采集规格为20... 实木地板的表面缺陷直接影响其力学性能和产品等级,表面缺陷的快速检测对实木地板的在线分选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针对视觉方法检测实木地板表面缺陷识别率低的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近红外光谱分析技术的检测方法。首先,分别采集规格为200mm×100mm×20mm的表面带有活节、死节以及无缺陷的实木地板的光谱数据各60份,其中30份作为训练样本,30份作为测试样本;其次,使用高斯滤波(GSF)、分段多元散射校正(PMSC)和去趋势法(DT)等方法对采集到的光谱数据进行预处理,降低光谱噪声、消除光谱的散射影响;然后,利用改进遗传算法从处理后的光谱中提取特征波长用于构建缺陷识别与分类模型;最后,使用基于贝叶斯理论改进的神经网络构建实木地板缺陷识别和分类模型。实验使用含有活节、死节以及无缺陷的实木地板样本对模型进行训练和测试,结果表明:通过贝叶斯神经网络构建的缺陷识别与分类模型能够准确识别活节、死节和无缺陷三类实木地板,识别率分别为92.20%,94.47%和95.57%。证明了实木地板表面缺陷类型与其近红外吸收光谱密切相关,并为下一步实现实木地板表面缺陷的准确定位提供快速检测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近红外光谱 实木地板 分段多元散射校正 改进遗传算法 贝叶斯神经网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生物质近红外光谱模型传递方法的研究 被引量:3
15
作者 姚燕 王晶 +2 位作者 孙琪 王常玥 朱颖颖 《可再生能源》 CAS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期148-153,共6页
在建立近红外光谱预测模型时,由于受到环境、温度以及其他因素的影响,使得原模型无法预测新样本成分,造成模型预测精度的下降。文章探讨了基于近红外光谱技术的林木类生物质工业分析的预测模型在不同时间之间的转移方法,即采用斜率/截... 在建立近红外光谱预测模型时,由于受到环境、温度以及其他因素的影响,使得原模型无法预测新样本成分,造成模型预测精度的下降。文章探讨了基于近红外光谱技术的林木类生物质工业分析的预测模型在不同时间之间的转移方法,即采用斜率/截距校正和分段式直接校正两种方法进行研究。结果表明:采用斜率/截距方法后,对于工业分析,模型的RMSEP比转移前分别降低了0.91,0.78,1.23和1.03,R2分别上升了96.97%,37.99%,23.83%和23.51%;采用分段式直接校正方法后,模型的RMSEP比转移前分别降低了0.93,0.83,1.24和1.08,R2分别上升了102.22%,43.73%,26.92%和29.35%。经过模型转移方法处理后,预测结果的精度有较大程度的改善,尤其是采用分段式直接校正方法的效果更为明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林木类生物质 近红外光谱 模型转移 斜率/截距校正 分段式直接校正
在线阅读 下载PDF
PA和PDS算法在遥感FTIR光谱模型传递中的应用 被引量:1
16
作者 胡兰萍 葛存旺 +1 位作者 江国庆 石健 《南京理工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6期788-792,共5页
采用普鲁克分析(PA)算法和分段直接校正(PDS)算法,解决化学计量学多元校正中的模型传递问题。选择红外谱图严重混叠的4种大气有机毒物——丙酮、苯、三氯甲烷和甲醇作为分析对象,文中的光谱数据来自2部分:美国环境保护署(EPA)数据库和... 采用普鲁克分析(PA)算法和分段直接校正(PDS)算法,解决化学计量学多元校正中的模型传递问题。选择红外谱图严重混叠的4种大气有机毒物——丙酮、苯、三氯甲烷和甲醇作为分析对象,文中的光谱数据来自2部分:美国环境保护署(EPA)数据库和实验室的实测遥感傅里叶变换红外(RS-FTIR)光谱数据。研究PA算法、PDS算法中主因子数及传递样品数对传递结果的影响,分别计算2种算法对该4组分体系的预测均方根误差(RMSEP)并进行比较。预测结果表明:2种算法均取得了较好的模型传递效果,其中PDS算法丙酮的RMSEP为0.145,PA算法丙酮的RMSEP为0.122,PA算法优于PDS算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遥感傅里叶变换 红外光谱 分段直接校正 普鲁克分析 多元校正 模型传递 多组分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温度传感器S型热电偶测温电路设计 被引量:11
17
作者 丁润琦 甄国涌 张凯华 《中国测试》 CAS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期99-104,共6页
针对航天领域环境温度测量宽量程、高精度的需求,提出一种基于温度传感器进行冷端补偿的S型热电偶测量电路,该电路由S型热电偶温度传感器信号调理电路和采样量化电路两部分组成。利用温度传感器AD590的输出电流产生补偿电动势,以补偿S... 针对航天领域环境温度测量宽量程、高精度的需求,提出一种基于温度传感器进行冷端补偿的S型热电偶测量电路,该电路由S型热电偶温度传感器信号调理电路和采样量化电路两部分组成。利用温度传感器AD590的输出电流产生补偿电动势,以补偿S型热电偶冷端温度,实现其测点绝对温度的测量;通过S型热电偶输出电动势与测量温度在分段线性拟合和全量程线性拟合两种算法下的线性度比较,S型热电偶测量时的非线性误差采用分段线性拟合校正算法。对测量电路进行多次试验,结果表明,该设计可实现的温度测量范围为0~1600℃,全温度范围测量准确度±0.2%。电路经工程应用验证,测量结果符合环境变化情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型热电偶 高精度 冷端补偿 分段线性拟合校正算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PDS算法的不同光照下模型传递研究 被引量:2
18
作者 张文君 唐红 《湖北农业科学》 2017年第5期969-972,共4页
针对在室外光照对样品使用近红外光谱检测带来误差的问题,提出基于模型传递来减少检测误差的方法。以圆黄梨为样品,分析样品在室内、室外阴影下的近红外光谱,建立室内光谱的PLS模型。采用分段直接校正(Piecewise Direct Standardization... 针对在室外光照对样品使用近红外光谱检测带来误差的问题,提出基于模型传递来减少检测误差的方法。以圆黄梨为样品,分析样品在室内、室外阴影下的近红外光谱,建立室内光谱的PLS模型。采用分段直接校正(Piecewise Direct Standardization,PDS)算法,减小室内外光谱差距,使得室内PLS模型能预测室外光谱。结果表明,在室内建立的模型能预测经PDS算法传递后的室外光谱,预测决定系数(R2)和标准差(Root Mean Square Error of Prediction,RMSEP)分别为0.64和0.565 27,能有效地解决室外光照对光谱检测影响的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近红外光谱 分段直接校正 光照影响 模型传递 糖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