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0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假眼小绿叶蝉虫量消长和单个发生高峰期分段标准研究 被引量:1
1
作者 任菊仕 《茶叶通讯》 1994年第4期7-8,共2页
本研究探明了假眼小绿叶蝉虫量年消长和单个高峰期形成过程的有关规律,制定出了该虫的优化防治策略和单个高峰期分段标准。
关键词 假眼小绿叶蝉 虫量消长 分段标准 茶树 害虫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结合SNV的分段直接标准化方法在拉曼光谱模型传递中的应用 被引量:15
2
作者 黄承伟 戴连奎 董学锋 《光谱学与光谱分析》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5期1279-1282,共4页
为了实现拉曼光谱在不同仪器上的模型传递,文章提出了一种改进的分段直接标准化算法。该方法先利用标准正态变换法对光谱数据进行处理,以减少源机与目标机之间的光谱背景与强度影响,再采用分段直接标准化算法消除不同仪器间对样本信息... 为了实现拉曼光谱在不同仪器上的模型传递,文章提出了一种改进的分段直接标准化算法。该方法先利用标准正态变换法对光谱数据进行处理,以减少源机与目标机之间的光谱背景与强度影响,再采用分段直接标准化算法消除不同仪器间对样本信息反应差异,实现拉曼光谱的全谱传递。此外,还提出了传递误差率指标用于对光谱传递效果的定量评价。针对汽油拉曼光谱的实验结果表明,该文提出的算法具有传递样本少、传递精度高和模型稳健性强等优点,可应用于不同拉曼光谱仪器间的模型传递。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分段直接标准 标准正态变换 拉曼光谱 模型传递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种优化的自底向上时间序列分段算法 被引量:6
3
作者 孙焕良 邱邦华 魏溯华 《沈阳建筑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2007年第6期1049-1052,共4页
目的正确衡量分段算法的优劣,提高自底向上算法的分段精度.方法分析现有分段评价标准存在的不足,综合考虑压缩比和精度,提出相同压缩比下的拟合总误差越小算法相对更优的分段评价标准.通过去除原自底向上算法初始分段两两连接的偶数限制... 目的正确衡量分段算法的优劣,提高自底向上算法的分段精度.方法分析现有分段评价标准存在的不足,综合考虑压缩比和精度,提出相同压缩比下的拟合总误差越小算法相对更优的分段评价标准.通过去除原自底向上算法初始分段两两连接的偶数限制,提出新的自底向上算法.结果测试显示新的评价标准能有效避免错误评判.新的自底向上算法的拟合总误差比现有算法减少了一半以上.结论新的评价标准可以更准确地区分算法的优劣,比现有标准更合理.新的自底向上算法具有更高的精度,整体优于原算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时间序列 数据挖掘 分段评价标准 自底向上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DS-PDS联用的苹果可溶性固形物近红外模型传递方法
4
作者 成晔 黄浩冉 +1 位作者 汪莹 熊智新 《食品科学》 北大核心 2025年第8期34-40,共7页
为了实现苹果可溶性固形物含量(soluble solid content,SSC)近红外分析模型的传递,以2台便携式近红外光谱仪测得的89个苹果样品的SSC及光谱数据为研究对象。首先利用经异常样本剔除和预处理后的校正集建立主机的SSC偏最小二乘回归近红... 为了实现苹果可溶性固形物含量(soluble solid content,SSC)近红外分析模型的传递,以2台便携式近红外光谱仪测得的89个苹果样品的SSC及光谱数据为研究对象。首先利用经异常样本剔除和预处理后的校正集建立主机的SSC偏最小二乘回归近红外光谱分析模型,然后采用直接标准化(direct standardization,DS)与分段直接标准化(piecewise direct standardization,PDS)联用的DS-PDS方法实现模型与从机共享。结果表明:与传统的DS和PDS方法相比,所建立的模型经过DS-PDS算法传递后,不仅明显提升了对从机样本的预测效果,并且还减弱了PDS算法模型传递光谱中出现的奇异锐锋(artifacts)现象。经传递后模型的验证集标准偏差与预测标准偏差比值从模型传递前的1.5853上升到3.2645,预测标准偏差则从1.0932降低至0.5309。因此采用DS-PDS算法能充分发挥DS与PDS算法各自的优点,较好地实现了2台便携式光谱仪间的模型传递。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近红外光谱 模型传递 可溶性固形物含量 直接标准化-分段直接标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电源端电压的电动汽车电弧故障检测 被引量:2
5
作者 刘艳丽 杨贺允 +2 位作者 刘乙雁 崔诗淼 王浩 《仪器仪表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262-270,共9页
当电动汽车主电路的电气接触点接触不良时,极易产生电弧故障,直接威胁车内人员的生命安全。论文提出了一种基于自定义差分阈值滤波-分段最大值标准化-统计数值规律的电弧故障检测方法。首先围绕真实电动汽车吉利帝豪EV450搭建了电动汽... 当电动汽车主电路的电气接触点接触不良时,极易产生电弧故障,直接威胁车内人员的生命安全。论文提出了一种基于自定义差分阈值滤波-分段最大值标准化-统计数值规律的电弧故障检测方法。首先围绕真实电动汽车吉利帝豪EV450搭建了电动汽车电弧故障实验平台,开展了电动汽车在不同工作模式下的电弧故障实验。然后以电源端电压为对象,对信号进行小波分解,对小波分解得到的低频系数进行自定义差分阈值滤波和分段最大值标准化。最后统计标准化后数据相同值个数,并通过阈值法检测串联型电弧故障。论文对模型样本长度、差分阈值比例、最大值标准化分段数、预处理方法选择等进行了深入分析,并对参数进行了优化设置,进一步提升模型性能。结果表明,所建模型对电动汽车电弧故障检测准确率为98.35%,且实时性较好。通过对模型进行泛化性分析、算法时间复杂度分析及与其他电弧故障检测模型对比分析,证明论文所建模型对电动汽车电弧故障检测具有较好的适用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动汽车 电弧故障 自定义差分阈值滤波 分段最大值标准 统计数值规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实际雷电活动分布下的线路雷击跳闸率计算 被引量:39
6
作者 黄伟超 何俊佳 +2 位作者 陆佳政 黄凯铭 陈家宏 《高电压技术》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7期1368-1373,共6页
为更好地预防输电线路雷害,以湖南省220kV线路柘泉线为例进行研究,依托于湖南省雷电定位系统,对2000~2005年该线路走廊的落雷进行了分段统计,发现同一线路各个区段间落雷存在较大差异,且同一区段的落雷年间存在规律。同时应用规程法分... 为更好地预防输电线路雷害,以湖南省220kV线路柘泉线为例进行研究,依托于湖南省雷电定位系统,对2000~2005年该线路走廊的落雷进行了分段统计,发现同一线路各个区段间落雷存在较大差异,且同一区段的落雷年间存在规律。同时应用规程法分别计算了该线路在实测落雷密度下与规程落雷密度下的理论雷击跳闸率,对比发现,实测落雷密度下的计算值能与该线路的历史跳闸记录更好地相符。因此建议,借助雷电定位系统,采用实测落雷历史数据,在线路设计与改造中采取分段标准的新线路防雷设计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分段标准 雷电定位系统 雷击跳闸率 落雷历史数据 规程法 相对落雷密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妙峰山林场主要针叶林冠层特征及潜在火行为 被引量:13
7
作者 陶长森 牛树奎 +1 位作者 陈羚 李连强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5期82-89,共8页
【目的】树冠火是一类对森林生态系统特别是针叶林造成严重损害的森林火灾。了解针叶林冠层特征,探究树冠火发生、蔓延机制,估测潜在冠层火行为是预防和扑救树冠火的关键。【方法】本研究以妙峰山地区主要的针叶林,油松林和侧柏林作为... 【目的】树冠火是一类对森林生态系统特别是针叶林造成严重损害的森林火灾。了解针叶林冠层特征,探究树冠火发生、蔓延机制,估测潜在冠层火行为是预防和扑救树冠火的关键。【方法】本研究以妙峰山地区主要的针叶林,油松林和侧柏林作为研究对象,调查灌木、草本和地表枯落物负荷量,采用分段标准枝法对冠层可燃物负荷量进行了分层调查与测算,研究冠层特征(冠层密度、冠层可燃物负荷量)的垂直分布规律;并利用树冠火发生和蔓延模型以及火焰高度和强度模型,按照树冠火类型划分标准,研究针叶林树冠火发生的概率、类型和潜在火行为。【结果】油松林平均冠层密度为0.192 kg/m^3,侧柏林为0.127 kg/m^3,油松林冠层平均有效可燃物载量为1.21 kg/m^2,侧柏林为0.619 kg/m^2;油松林和侧柏林的下层(0~3 m)垂直分布差异性较大,油松林下层可燃物负荷量占整体负荷量10.5%,而侧柏林则高达21.1%;在中等和高的燃烧情况下,2种林分均表现出较高的潜在火行为指标,油松林最高蔓延速度、火线强度和火焰高度分别为:91 m/min、45 281 kW/m、23 m,侧柏林为85 m/min、19 911 kW/m、16 m。【结论】冠层密度和冠层可燃物负荷量随树高变化趋势相似;林分树冠火发生概率和类型与林分冠层可燃物和冠层密度的垂直分布关系密切;2种林分的连续型树冠火的潜在火行为估算指标具有蔓延速度快,火焰强度大,火焰高度高的特点,一旦发生树冠火,人为处置困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分段标准枝法 冠层特征 树冠潜在火行为 垂直分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野外可见近红外光谱和水分影响校正算法的土壤剖面有机碳预测 被引量:9
8
作者 李硕 李春莲 +2 位作者 陈颂超 徐冬云 史舟 《光谱学与光谱分析》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4期1234-1239,共6页
土壤是陆地碳循环的中枢,充分发挥土壤固碳潜力有助于减缓全球气候变化。土壤有机碳(SOC)的高度分异性同时体现在空间和垂直分布上,但是许多前期研究往往只考虑了空间分异,而忽略了垂直分异。尤其在青藏高原这种高寒山区,土壤样品采集... 土壤是陆地碳循环的中枢,充分发挥土壤固碳潜力有助于减缓全球气候变化。土壤有机碳(SOC)的高度分异性同时体现在空间和垂直分布上,但是许多前期研究往往只考虑了空间分异,而忽略了垂直分异。尤其在青藏高原这种高寒山区,土壤样品采集难度较大且费用昂贵。可见近红外(Vis-NIR)光谱作为传统土壤实验室化学分析的辅助手段,能够较为快速和精准地估测SOC含量。但是土壤水分等环境因素会掩盖或改变SOC的Vis-NIR光谱吸收特征进而削弱模型预测精度。外部参数正交化(EPO)和分段直接标准化(PDS)算法可以有效校正水分对光谱的影响,但其在野外新鲜土柱上的表现还不得而知。本研究旨在探索不同水分影响校正算法对野外剖面土壤光谱的校正能力,对采自中国青藏高原海拔2900~4500 m色季拉山的共26个1 m深土柱。沿深度以5 cm×5 cm为测量单元,从各单元中心采集共计386个野外原状湿样Vis-NIR光谱,并在实验室内测得相应386个研磨干样的Vis-NIR光谱以及SOC含量。经EPO和PDS算法校正土壤水分对光谱的影响后,通过随机森林建立土壤光谱和SOC含量的定量预测模型,并使用靴襻法评估不同校正处理下预测模型的不确定。土柱整体及垂直分布的精度结果表明,经PDS法转换的农田和草地土柱湿样光谱均表现出良好的水分校正效果,而EPO法仅对农田土柱有效。水分影响校正算法在不同土壤深度上也存在显著差异,EPO和PDS对农田和草地表层样本的水分校正均效果明显。两种校正方法的效果显示出地类和土层深度的依赖性。本研究为利用Vis-NIR光谱技术在高寒山区野外快速准确估算土壤碳含量的垂直分异提供了必要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壤有机碳 外部参数正交化 分段直接标准 随机森林 青藏高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材质绝缘子污秽等级高光谱检测方法研究 被引量:13
9
作者 张血琴 周志鹏 +2 位作者 郭裕钧 杨坤 吴广宁 《电工技术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7期1946-1955,共10页
该文提出了适用于不同材质(陶瓷、玻璃和硅橡胶)绝缘子表面污秽等级的高光谱检测方法,采集不同材质和污秽等级样本的高光谱数据,经预处理后提取标签集及检测集谱线数据;采用玻璃材质样本标签集数据建立污秽等级检测模型;并运用分段直接... 该文提出了适用于不同材质(陶瓷、玻璃和硅橡胶)绝缘子表面污秽等级的高光谱检测方法,采集不同材质和污秽等级样本的高光谱数据,经预处理后提取标签集及检测集谱线数据;采用玻璃材质样本标签集数据建立污秽等级检测模型;并运用分段直接标准化校正陶瓷、硅橡胶样本谱线数据,实现同一模型下不同材质样本的污秽等级检测。结果表明:不同材质样本同一污秽等级下,高光谱谱线吸收峰、反射峰位置及变化趋势有明显差异;同一材质不同污秽等级谱线差异主要为幅值。检测模型对玻璃、陶瓷和硅橡胶样本的污秽等级检测准确率分别为98.3%、95.0%和91.7%,并利用人工积污试验对模型进行了验证,污秽等级检测准确率为83.3%,证明了该模型可有效实现不同材质绝缘子表面污秽等级的高光谱检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绝缘子 污秽等级 高光谱技术 分段直接标准 支持向量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近红外光谱模型传递研究(英文) 被引量:3
10
作者 梁晨 赵众 +1 位作者 曹玉婷 袁洪福 《光谱学与光谱分析》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5期1587-1594,共8页
针对不同型号的近红外光谱仪器(主机:SupNIR-2700,从机:Nicolet AntarisⅡ)间的模型传递和同一仪器(Nicolet AntarisⅡ)不同分辨率的光谱间的模型传递进行研究,提出了一种改进的PDS算法-SPSG1st-PDS算法,该方法结合三次样条插值、Savita... 针对不同型号的近红外光谱仪器(主机:SupNIR-2700,从机:Nicolet AntarisⅡ)间的模型传递和同一仪器(Nicolet AntarisⅡ)不同分辨率的光谱间的模型传递进行研究,提出了一种改进的PDS算法-SPSG1st-PDS算法,该方法结合三次样条插值、Savitaky-Golay一阶求导和PDS算法。思路是通过三次样条插值拟在不破坏原始光谱固有的信息的前提下实现了主光谱与从光谱之间的匹配,然后对光谱进行S-G一阶求导去除光谱的基线漂移,再通过PDS算法进行模型传递,有效消除主、从光谱之间的差异,提高多元校正模型的预测精度。该方法用于醋酸乙烯酯在乙烯-乙酸乙烯酯共聚物中含量的研究,并且与小波去噪方法和S-G平滑方法作比较。实验表明:对于不同型号的仪器间的模型传递,新方法采用S-G一阶求导较其他方法有明显的优势,其验证集预测精密度RMSEP从20.595 0降低至0.374 8,明显优于S-G平滑(0.522 1)和小波去噪(0.516 7)方法,预测偏差也同样地被改善。对于同一仪器不同分辨率的光谱之间的模型传递,在模型传递前后其模型预测精密度RMSEP从0.272 2减少至0.255 3。通过提出的SP-SG1st-PDS算法,模型传递能应用于不同类型仪器之间,也能用于相同仪器不同分辨率的光谱之间,并且取得了满意的传递结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近红外光谱 模型传递 分段直接标准 Savitaky-Golay一阶求导 三次样条插值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