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不同曝气剪切条件下活性污泥絮体特性研究 被引量:3
1
作者 郭昌梓 王凯 +4 位作者 苏朋娟 刘富宇 王旭 彭党聪 金鹏康 《陕西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4年第5期20-26,共7页
采用轮流搅拌-曝气SBR系统模拟两种不同曝气方式(分点曝气和分段曝气),研究其形成的污泥絮体特性.结果表明:在相同的运行条件下,分点曝气形成的污泥絮体尺度大、沉降性能好,两者的SVI平均值分别为133mL/g和202mL/g,平均粒径分别为74.26... 采用轮流搅拌-曝气SBR系统模拟两种不同曝气方式(分点曝气和分段曝气),研究其形成的污泥絮体特性.结果表明:在相同的运行条件下,分点曝气形成的污泥絮体尺度大、沉降性能好,两者的SVI平均值分别为133mL/g和202mL/g,平均粒径分别为74.26μm和53.46μm,而且分点曝气中拥有更多的大颗粒絮体;分点曝气形成的污泥絮体稳定性优于分段曝气,在连续曝气条件下,两种污泥絮体均受到剪切破碎,不仅初始粒子被剥离,而且絮体也被打碎变小,但分段曝气被破碎的程度更大;分点曝气和分段曝气所形成的污泥絮体的EPS含量分别为31.21mg/gVSS和21.6mg/gVSS,且前者EPS中的多糖、蛋白质和DNA组分均比后者多,两者EPS的主要组分以蛋白质为主.两种污泥经连续曝气3h后,EPS皆增大,且多糖含量增加较多;分点曝气和分段曝气形成的污泥比阻分别为5.21×1012 m/kg和7.94×1012 m/kg,前者污泥的脱水性能较好.经连续曝气3h后,两种污泥的比阻明显增大,脱水性能变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分点 分段曝气 活性污泥 絮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钛白粉厂酸性废水处理的试验研究 被引量:8
2
作者 许平 林海 +1 位作者 邢喜峰 贾秀明 《工业水处理》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7期53-56,共4页
试验采用分段曝气中和―混凝沉降新工艺处理钛白粉酸性废水,研究结果表明,先投加石灰石后投加石灰并辅以分段曝气可以有效去除Fe2+、SO42-和色度,混凝剂采用聚合硫酸铁和聚丙烯酰胺可有效去除悬浮物,出水各项指标均符合《国家污水综合... 试验采用分段曝气中和―混凝沉降新工艺处理钛白粉酸性废水,研究结果表明,先投加石灰石后投加石灰并辅以分段曝气可以有效去除Fe2+、SO42-和色度,混凝剂采用聚合硫酸铁和聚丙烯酰胺可有效去除悬浮物,出水各项指标均符合《国家污水综合排放标准》GB8978—2002的一级排放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钛白粉废水 分段曝气中和 废水处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氧化沟不同分区脱氮除磷研究 被引量:2
3
作者 郭昌梓 陈雪梅 王琦 《水处理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2期107-111,共5页
采用混合反应器模拟氧化沟运行方式,探讨氧化沟不同好氧缺氧分区对脱氮除磷效果的影响。结果表明,在分点曝气氧化沟系统中氧传质推动力大,溶氧效率高,在相同的供氧条件下,其一个循环的好氧区比分段曝气系统好氧区长,但是分点曝气系统有... 采用混合反应器模拟氧化沟运行方式,探讨氧化沟不同好氧缺氧分区对脱氮除磷效果的影响。结果表明,在分点曝气氧化沟系统中氧传质推动力大,溶氧效率高,在相同的供氧条件下,其一个循环的好氧区比分段曝气系统好氧区长,但是分点曝气系统有机物耗氧多,DO浪费大,而分段曝气溶氧效率低,但DO的有效利用率(用于脱氮除磷)高,二者硝化能力相当,NH4+-N去除率分别为96.68%和97.03%,硝化菌活性分别为4.65、4.66 mg.g-1.h-1。在好氧区和缺氧区比例相同的条件下,分区越多,有机物被好氧异养菌利用的越多,脱氮除磷效果越差。分区减少,可以有效地增加反硝化菌对碳源的利用,对提高脱氮效果更有利。在同样的供氧条件下,分段曝气单个A/O分区长,反硝化菌和聚磷菌对碳源利用多,脱氮除磷效果优于分点曝气,在满足硝化的前提下,缺氧区和好氧区比例越大,碳源被利用的越完全,对脱氮除磷越有利,DO的有效利用率也越高,此时越接近于前置缺氧-好氧(A/O)工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氧化沟 分区 分点 分段曝气 脱氮除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