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名 皮里青煤矿斜井风化基岩段分段支护技术
被引量:3
1
作者
李家全
李季
于明江
孙建辉
机构
中国矿业大学(北京)资源与安全工程学院
出处
《煤炭科学技术》
CAS
北大核心
2016年第9期83-87,共5页
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51134018)
文摘
为解决皮里青煤矿斜井风化基岩段两帮移近量大、顶板冒落、支护成本高等问题,基于岩层段划分、现场锚固力试验,提出了利用工字钢支架和锚网索喷2种支护方式对风化基岩段进行分段支护的优化方案,并进行了FLAC^(3D)模拟分析和现场工业性试验。结果表明:弱风化基岩段锚网索喷支护能够满足98、196 k N的锚固力设计要求,且围岩控制效果优于工字钢支架,围岩塑性区范围和变形量分别减少了25%和40%,因而风化基岩段进行分段支护能够达到更优的支护效果。
关键词
斜井施工
风化基岩段
分段支护
工字钢支架
锚网索喷支护
Keywords
mine inclined shaft construction
weathered bedrock
sectional support
H type steel support
bolt / steel mesh / anchor cable / shotcreting support
分类号
TD313
[矿业工程—矿井建设]
题名 皮里青煤矿斜井穿厚松散层围岩分段支护技术研究
被引量:5
2
作者
李季
丁自伟
机构
西安科技大学能源学院
出处
《煤炭工程》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期35-39,共5页
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51434006
51504183
+3 种基金
51804243)
陕西省教育厅科研计划项目(17JK0497)
陕西省自然科学基础研究计划项目(2015JQ5132
2018JQ5200)
文摘
针对皮里青矿厚回填土下斜井穿厚松散层部分围岩出现的围岩移近量明显、支护体破坏和喷射混凝土层不同程度开裂的问题,利用理论分析、数值模拟和现场试验等方法,研究了厚回填土下斜井穿厚松散层围岩变形破坏规律及支护技术,结果显示:厚回填土下斜井穿厚松散层围岩的变形破坏规律可归结为拱顶围岩承载能力弱、帮部围岩破坏严重及拱顶变形严重三方面。据此提出了厚回填土下斜井穿厚松散层围岩分段支护技术:表土层和风化基岩段采用承载力高的16#普通热轧型钢U型棚支护;稳定基岩段采用锚杆索协调支护,提高顶部围岩自稳能力。主斜井现场工业性试验结果表明:井筒围岩变形均在工程允许范围内,符合井筒使用要求。
关键词
斜井
厚松散层
围岩控制
分段支护
锚网喷支护
Keywords
inclined shaft
thick unconsolidated formation
surrounding rock control
segmented support technology
bolt-mesh-shotcreting support
分类号
TD353
[矿业工程—矿井建设]
题名 极近距离煤层回采巷道合理位置确定与支护技术
被引量:58
3
作者
朱润生
机构
山西大同大学煤炭工程学院
出处
《煤炭科学技术》
CAS
北大核心
2012年第4期10-13,17,共5页
基金
山西省科技攻关资助项目(20100322013)
山西大同大学校级研究资助项目(2009K16)
文摘
基于极近距离下煤层复合顶板回采巷道压力大、巷道维护困难、翻修率高的问题,提出了下煤层回采巷道采用内错布置形式,确定了不同层间距极近距离下煤层回采巷道的分段支护、联合支护方案以及支护参数。结果表明:下煤层回采巷道内错5.0 m布置在低应力区,当煤层顶板厚1.8~4.0 m,采用锚杆+钢带进行一次支护,工字钢棚进行二次支护的联合支护;当顶板上部为实体煤或是采空区且层间距4.0~6.5 m,采用锚杆+钢带进行一次支护,锚索+工字钢梁进行二次支护的联合支护;当顶板厚6.5 m以上或上覆为实体煤时,采用锚杆-钢带进行一次支护,锚索进行二次支护的联合支护效果较为理想。
关键词
回采巷道
分段支护
联合支护
复合顶板
下煤层
极近距离煤层
Keywords
mining gateway
sectional support
combined support
complex roof
bellow seam
seam with ultra closed distance to otherseam
分类号
TD353.3
[矿业工程—矿井建设]
题名 云冈矿极近距离煤层采空区下巷道支护技术实践
被引量:15
4
作者
曹东升
机构
大同煤矿集团有限责任公司云冈矿
出处
《煤炭科学技术》
CAS
北大核心
2015年第S1期73-75,79,共4页
文摘
以同煤集团云冈矿311盘区51115巷地质条件为背景,综合考虑围岩压力、顶板厚度、围岩破裂范围与支护结构承载能力等因素,通过理论分析给出极近距离煤层51115巷支护方案:以顶板厚度3 m为分界线分段支护、提高锚杆强度及预紧力、高阻让压与护表。最终通过现场实测得出采用该支护方案后,巷道顶板锚杆及锚索锚固区内均没有发生明显离层。
关键词
极近距离
支护 技术
分段支护
锚杆强度
高阻让压
分类号
TD353
[矿业工程—矿井建设]
题名 极近距离煤层巷道支护技术研究
被引量:5
5
作者
张翼
机构
大同煤矿集团有限责任公司云冈矿
出处
《中国煤炭》
北大核心
2017年第8期66-70,共5页
基金
山西省自然基金面上项目(201601D102038)
山西省回国留学人员科研资助项目(2016-040)
文摘
以云冈矿51115巷道为研究对象,结合极近距离煤层围岩稳定性的理论分析结果,对该条件下巷道支护技术进行了深入研究,以4种顶板类型为基础对51115巷道分段制定不同的支护方案。实践结果表明,优化支护方案后现场支护取得了良好效果,同时也取得了较好的经济社会效益。
关键词
极近距离煤层
围岩稳定性
分段支护
工程实践
Keywords
extremely close distance coal seams, stability of surrounding rock, segmented support, engineering practice
分类号
TD353
[矿业工程—矿井建设]
题名 门克庆矿2201回风巷顶板破坏机理与支护研究
被引量:3
6
作者
李臣
吕坤
姚依林
薛琦
机构
中国矿业大学(北京)资源与安全工程学院
中天合创门克庆煤矿
出处
《煤炭工程》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2期124-127,共4页
文摘
针对门克庆煤矿11-2201工作面回风巷700m开始间断性顶板下沉的问题,通过顶板钻孔窥视、深基点监测等现场试验研究了顶板围岩破坏特征;理论分析了水对围岩力学参数的影响、泥质夹层对顶板围岩破坏失稳的作用,并利用数值模拟软件FLAC3 D研究了巷道淋水与干燥区间开挖后塑性破坏规律。得出大埋深高应力下围岩含水软化及顶板夹层失稳是导致顶板下沉的关键因素,基于此提出本巷道分段补强支护建议,确保巷道服务期间的安全使用。
关键词
现场试验
围岩破坏特征
顶板下沉机理
分段 补强支护
Keywords
field test
surrounding rock failure characteristics
subsidence mechanism
sub -section reinforcement support
分类号
TD353
[矿业工程—矿井建设]
题名 深部近距离跨采煤巷围岩控制技术研究
被引量:5
7
作者
贾民
刘安秀
袁永
机构
中国矿业大学矿业工程学院深部煤炭资源开采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兖矿集团济宁二号煤矿
出处
《煤炭工程》
北大核心
2014年第9期35-37,共3页
基金
2012年度"研究生实践与科研创新课题"项目(GSF121105)
文摘
基于煤矿跨采巷道受到多次的采动影响,巷道变形剧烈、围岩难以控制的技术难点,结合济宁二号矿井113下08运输巷的工程实践背景,分析了巷道稳定性影响因素,根据113下08运输巷的实际地质条件,采用分段动态支护,揭露煤体之前巷道支护方式为锚网喷;全煤巷道支护方式为锚网梯支护;层间距10~40m时,采用锚网索耦合支护方式。结果表明:这种支护方式有效控制顶底板及两帮变形,经受跨采后巷道形状完好,保证了矿井的安全生产。
关键词
跨采巷道
围岩控制
分段 动态支护
Keywords
roadway under overhead mining
surrounding rock control
piecewise dynamic support
分类号
TD353
[矿业工程—矿井建设]
题名 布尔台矿保留巷道顶板剧烈下沉机理及其控制
被引量:3
8
作者
宋桂军
李臣
张帅
张兵
罗茗
机构
神东煤炭集团公司神东煤炭技术研究院
中国矿业大学(北京)能源与矿业学院
神东煤炭集团公司布尔台煤矿
出处
《中国矿业》
北大核心
2019年第A02期335-339,共5页
文摘
针对布尔台煤矿22205工作面辅运巷600~1850m出现顶板剧烈下沉现象,通过现场监测、数值模拟、理论分析等手段研究了巷道顶板围岩破坏特征及发生机理,研究表明:剧烈下沉段顶板普遍淋水,围岩破坏深度可达5m以上,顶板含水导致围岩强度软化,在侧方采空区高偏应力场作用下塑性区急剧扩展,并呈非对称性分布,导致塑性区与直接顶之上的夹煤层塑性区贯通,夹煤层塑性区释放膨胀压力作用于直接顶,进一步加剧了顶板的不稳定性。基于此提出巷道分段补强支护参数以及二次采动超前支护措施,保证了22205工作面回采期间巷道的安全使用。
关键词
现场试验
围岩破坏特征
塑性区
下沉机理
分段 补强支护
Keywords
field test
failure characteristics of surrounding rock
plastic zone
subsidence mechanism
sectional reinforcement support
分类号
TD325
[矿业工程—矿井建设]
题名 高水平应力厚煤层巷道围岩变形机理及控制技术研究
9
作者
霍丙杰
张海波
吕华新
陈涛
张丞博
陈英震
机构
辽宁工程技术大学矿业学院
出处
《安全与环境学报》
2025年第9期3493-3503,共11页
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52174185)。
文摘
为解决高水平应力场中孤岛工作面回采巷道在掘进过程中围岩大变形问题,以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塔什店联合矿业有限责任公司8303孤岛工作面回采巷道为研究对象,采用试验研究、数值模拟和现场试验等研究方法,从煤层质地、顶板特征、应力环境和孤岛开采等方面综合分析巷道变形机理。针对8303工作面回采巷道的地质条件,通过改变巷道围岩煤体强度分析其对巷道变形的影响,确定煤体强度与巷道承载能力呈线性关系;分析复合顶板离层导致锚索支护失效进而造成顶板下沉甚至冒顶的影响效应;以水平应力大小和是否为孤岛开采环境为变量,揭示巷道变形随水平应力的变化情况,得到孤岛开采的工作面比单一工作面的巷道变形更剧烈的机理;建立巷道在复杂应力条件下的力学模型。基于巷道变形机理,提出“锚杆(索)+金属网+全巷道分段架棚支护+局部补强支护”的联合支护形式。工业性试验表明优化后的支护方案有效地控制了巷道变形,围岩稳定性显著提升。
关键词
安全工程
高水平应力巷道
变形机理
数值模拟
围岩控制
全巷道分段 架棚支护
Keywords
safety engineering
high level stress roadway
deformation mechanism
numerical simulation
surrounding rock control
full roadway segmented frame support
分类号
X936
[环境科学与工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