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32篇文章
< 1 2 2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能耗优化的四旋翼无人机航迹规划:分段式高斯伪谱法
1
作者 欧阳权 徐罗旻 +3 位作者 杨继阳 薛雅丽 丛玉华 吕建威 《电光与控制》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1-7,共7页
在四旋翼无人机航迹规划中引入能耗优化策略以延长其飞行时间,能够显著提升其实用性和经济性。为此,提出了一种基于分段式高斯伪谱法的能耗最优航迹规划算法。首先,构建了四旋翼无人机运动学-能耗综合模型,能定量描述无人机运动学及能... 在四旋翼无人机航迹规划中引入能耗优化策略以延长其飞行时间,能够显著提升其实用性和经济性。为此,提出了一种基于分段式高斯伪谱法的能耗最优航迹规划算法。首先,构建了四旋翼无人机运动学-能耗综合模型,能定量描述无人机运动学及能耗间耦合关系;其次,基于此模型,将考虑能耗优化的航迹规划问题转化为带约束的连续时间优化问题;最后,设计了分段式高斯伪谱法求解出优化航迹,其中通过滑动选取优化子区间的方法,在航点数量较多的复杂飞行任务中有效缩短了计算时间,同时提升了轨迹的平滑性和航点跟踪准确性。仿真和实验结果表明,与传统定航点飞行相比,所提算法能大幅降低飞行能耗,与常用优化算法相比,所提算法在保证能耗优化效果的同时,所需计算时间更短,航点跟踪精度更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四旋翼无人机 能耗优化 航迹规划 分段高斯伪谱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分段式空间光学系统机构位姿测量方法总结与展望
2
作者 李禹辰 秦超 +1 位作者 安其昌 徐振邦 《应用光学》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1-16,共16页
构建大口径分段空间光学系统是一项同时涉及光学、材料学、机械、控制学等学科的综合任务,为了达到观测目标,人们对空间光学系统光机结构的运动精度提出了极高的要求。目前,如何有效测量并修正空间复杂环境负荷变化导致的机构失调,从而... 构建大口径分段空间光学系统是一项同时涉及光学、材料学、机械、控制学等学科的综合任务,为了达到观测目标,人们对空间光学系统光机结构的运动精度提出了极高的要求。目前,如何有效测量并修正空间复杂环境负荷变化导致的机构失调,从而在位实现更高的位姿精度是有待解决的重要问题。依靠光学测量系统对空间机构实现高精度的在位测量是解决这一问题的关键,本文从不同测量维度、不同精度水平、不同测量原理的角度综述了相关精密光学测量系统的关键技术和研究现状,并对其发展趋势和在空间光学系统中的应用场景做了阐述和归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精密测量 光学测量系统 可展开分段空间光学系统 机构位姿校正 辅助装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融合分段式位置信息的图卷积中文关系抽取
3
作者 王婷婷 韩虎 +1 位作者 何勇禧 孔博 《计算机工程与应用》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6期187-195,共9页
关系抽取任务旨在识别句子中实体间的语义关系。针对中文关系抽取任务中语义信息挖掘不充分以及引入语法依赖产生的噪声问题,提出一种融合分段式位置信息的图卷积中文关系抽取模型。一方面引入实体的位置信息,在初始文本上添加相对位置... 关系抽取任务旨在识别句子中实体间的语义关系。针对中文关系抽取任务中语义信息挖掘不充分以及引入语法依赖产生的噪声问题,提出一种融合分段式位置信息的图卷积中文关系抽取模型。一方面引入实体的位置信息,在初始文本上添加相对位置编码,通过分段卷积神经网络将实体位置信息集成到局部特征中,并引入门控注意力机制构建注意力权重矩阵,捕获全局语义特征。另一方面通过语法剪枝规则构建局部语法依赖图捕获语法信息,去除与特定实体语法距离较远且无关的分支来避免噪声干扰。最后采用门控机制动态融合不同粒度的语义信息,实现不同类型信息的共享与互补。在三个公开中文数据集SanWen、FinRE和COAE2016上的实验结果表明,该模型可以有效捕获语义语法信息,对比基线模型表现出了较好的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文关系抽取 图卷积网络 分段位置信息 语法剪枝 门控注意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分段递进式除硫工艺对油井采出含硫废水的处理研究 被引量:1
4
作者 刘怀珠 于慧艳 +4 位作者 胡彬彬 赵亮 赵康宁 朱广斌 吴新世 《工业水处理》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7期171-178,共8页
针对油井采出废水中硫化物去除难的问题,采用分段递进式除硫工艺对油井采出废水经过UASB生物反应池和仿生池进行分段递进式回流处理。实验结果表明,采用分段递进式除硫工艺,调节采出废水中S/N为5.2∶2,补充一定量的HCO_(3)^(-),设置回... 针对油井采出废水中硫化物去除难的问题,采用分段递进式除硫工艺对油井采出废水经过UASB生物反应池和仿生池进行分段递进式回流处理。实验结果表明,采用分段递进式除硫工艺,调节采出废水中S/N为5.2∶2,补充一定量的HCO_(3)^(-),设置回流比为2.7∶1条件下,采出废水中的硫化物(S_(2)^(-))去除率为95.8%,最大容积载荷6.46 kg/(m^(3)·d);硝酸盐(NO_(3)^(-)-N)去除率达99.6%,最大容积载荷1.13 kg/(m^(3)·d)。经SEM和XRD验证,硫代谢产物以单质硫(S0)为主,回收率83.8%,其次为SO_(4)^(2−)和S_(2)O_(3)^(2-);硝酸盐代谢产物以N_(2)为主,产率72.4%,其次为NO_(2)^(-)。分段递进式除硫工艺不仅解决了采出废水中的硫化物去除难题,同时实现了资源回收(S0)和主要代谢终产物(如N2)的无污染排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油井采出废水 硫化物 分段递进除硫工艺 容积载荷 单质硫回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丘陵山地小型窄幅分段式大豆收获机设计与试验
5
作者 罗宏博 王建吉 +2 位作者 连潇 耿宝龙 李峰 《干旱地区农业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283-293,共11页
针对丘陵山地大豆收获小型宜机机具缺乏、损失率和破损率高等问题,设计一种丘陵山地小型窄幅分段式大豆收获机,该装置主要由拨禾轮、往复式割刀、输送链板等部件组成,主要围绕丘陵山地地貌特征、大豆植物生理学特性、收获及作业过程装... 针对丘陵山地大豆收获小型宜机机具缺乏、损失率和破损率高等问题,设计一种丘陵山地小型窄幅分段式大豆收获机,该装置主要由拨禾轮、往复式割刀、输送链板等部件组成,主要围绕丘陵山地地貌特征、大豆植物生理学特性、收获及作业过程装备的动力学行为,优化拨禾轮的转速、安装高度、割刀往复速度、割刀和输送链板结构等参数。基于响应面单因素试验研究各因素对损失率、破损率影响的显著性大小顺序为:拨禾轮转速>割刀切割速度>拨禾轮高度。通过参数优化分析,确定大豆收获的最优作业参数组合为:拨禾轮转速51 r·min^(-1)、拨禾轮高度78 cm、割刀切割速度1.5 m·s^(-1),预测损失率为1.57%,破损率为1.4%。在最优工况下进行田间试验,结果表明收获机损失率由最高2.21%降为1.60%,破损率由最高2.03%降为1.35%,各指标实测值与模型优化值的相对误差均小于3%,满足国家相关标准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豆收获机 丘陵山地 窄幅低损分段 设计 试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分段滚筒式气力协助白星花金龟幼虫转化残膜混合物分离装置设计与试验 被引量:1
6
作者 谢建华 李沅泽 +3 位作者 刘迎春 张佳 杜亚坤 石鑫 《农业机械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1期329-341,428,共14页
针对白星花金龟幼虫转化残膜混合物后满足生物活性前提下多种形体差异显著混合物的分离问题,设计了一种分段滚筒式气力协助白星花金龟幼虫转化残膜混合物分离装置。通过物理试验与理论计算确定了白星花金龟幼虫、虫砂、残膜阻力系数分... 针对白星花金龟幼虫转化残膜混合物后满足生物活性前提下多种形体差异显著混合物的分离问题,设计了一种分段滚筒式气力协助白星花金龟幼虫转化残膜混合物分离装置。通过物理试验与理论计算确定了白星花金龟幼虫、虫砂、残膜阻力系数分区与理论悬浮速度,利用悬浮速度台架试验验证了其准确性,可为后续气固耦合仿真提供数据基础。通过理论分析与EDEM-Fluent耦合方法模拟残膜、幼虫及虫砂筛分过程,确定了本装置的主要结构参数与工作参数。选择滚筒筛转速、滚筒筛倾角及风扇风速为试验因素,残膜含杂率与虫砂含膜率为试验指标进行了单因素试验以确定各因素水平合理范围,根据单因素试验结果,设计了三因素三水平二次回归响应面试验并建立回归模型。试验结果表明:影响残膜含杂率的因素由大到小依次为风扇风速、滚筒筛倾角、滚筒筛转速;影响虫砂含膜率的因素由大到小依次为滚筒筛转速、滚筒筛倾角、风扇风速。优化后最优工作参数组合为滚筒筛转速21.79 r/min、滚筒筛倾角3.58°、风扇风速5.52 m/s。以此参数组合进行物料筛分试验,得到残膜含杂率与虫砂含膜率平均值分别为8.96%、1.52%,与理论优化值相对误差均小于5%。该研究可为含生物活性且形体差异显著的混合物分离装置设计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残膜混合物 白星花金龟幼虫 分段滚筒筛 风选 气固耦合 参数优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直线电机高速高精运动分段式三元复合控制 被引量:1
7
作者 汪惟桢 张驰 +3 位作者 李荣 桑娜 潘春荣 郑林卫 《组合机床与自动化加工技术》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114-117,122,共5页
针对半导体键合机XY运动平台的直线电机在高速启停运动时残余振动较大的问题,提出了一种分段式三元复合控制方法以提高直线电机的定位精度。首先,基于正弦扫频的方法建立了直线电机被控对象的高阶精确模型;其次,在直线电机的高速运动阶... 针对半导体键合机XY运动平台的直线电机在高速启停运动时残余振动较大的问题,提出了一种分段式三元复合控制方法以提高直线电机的定位精度。首先,基于正弦扫频的方法建立了直线电机被控对象的高阶精确模型;其次,在直线电机的高速运动阶段采用三阶前馈控制与PID反馈控制结合的复合控制方法,实现了高动态响应;分析了高速运动状态下扰动观测器对动态性能的影响,在定位阶段引入高阶扰动观测器以抑制残余振动。实验结果表明,与传统的“前馈+反馈”复合控制方法相比,分段式三元复合控制方法在不影响直线电机动态跟踪性能的情况下,使其定位误差调整至±0.5μm所需的时间降低了89%以上,显著提高了其定位精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永磁同步直线电机 高速高精运动 残余振动抑制 高阶扰动观测器 分段三元复合控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硝酸钠废水分段式组合蒸发系统的构建与仿真比选
8
作者 李鹃 刘敏 +1 位作者 陈滢 田军超 《工业水处理》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9期169-175,共7页
硝酸钠废水是一种高沸点升溶液,采用经验图表-吉辛科公式、仿真模拟和杜林直线法则3种方法对比计算硝酸钠废水的沸点升;结合蒸汽压缩机提升二次蒸汽温度的能力,提出分段式组合蒸发工艺,即“MVR+单效”和“MVR+双效”。利用Aspen Plus软... 硝酸钠废水是一种高沸点升溶液,采用经验图表-吉辛科公式、仿真模拟和杜林直线法则3种方法对比计算硝酸钠废水的沸点升;结合蒸汽压缩机提升二次蒸汽温度的能力,提出分段式组合蒸发工艺,即“MVR+单效”和“MVR+双效”。利用Aspen Plus软件对“MVR+双效”系统进行流程模拟,定量分析了进料温度对MVR系统补充蒸汽量的影响,考察了MVR出料浓度与压缩比对蒸发器有效传热温差、换热面积和压缩机能耗的影响;对传统三效蒸发、“MVR+单效”和“MVR+双效”进行经济性分析。结果表明:MVR蒸发器加热蒸汽量和补充蒸汽量随进料温度升高线性下降,当进料温度大于81.5℃时压缩机的喷淋水量可提供MVR系统所需补充蒸汽量;MVR蒸发部分的最优工况为压缩机压缩比1.9,MVR出口硝酸钠质量分数45%;“MVR+双效”系统年运行成本和年总成本最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分段组合蒸发 “MVR+双效” 硝酸钠废水 高沸点升 Aspen Plus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改进的分段式多项式拟合的二维谱图还原算法
9
作者 盖巧娜 娄小平 +1 位作者 吕盛钰婕 牟涛涛 《光谱学与光谱分析》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9期2594-2599,共6页
中阶梯光栅光谱仪兼具光谱范围宽和光谱分辨率高的优势,为将因中阶梯光栅衍射级次高而导致混叠的光谱分开,中阶梯光栅光谱仪的色散系统使用了两个分别在相互垂直的方向进行交叉色散的元件,并最终在探测器上形成二维光谱图像。为了获取... 中阶梯光栅光谱仪兼具光谱范围宽和光谱分辨率高的优势,为将因中阶梯光栅衍射级次高而导致混叠的光谱分开,中阶梯光栅光谱仪的色散系统使用了两个分别在相互垂直的方向进行交叉色散的元件,并最终在探测器上形成二维光谱图像。为了获取光谱仪所检测物质的直观光谱信息,需要通过谱图还原算法将二维光谱图像转换成光强与波长对应的一维谱图,谱图还原算法的优劣直接决定了中阶梯光栅光谱仪的精度和效率。结合已有的谱图还原算法,提出了一种改进的分段多项式拟合的二维谱图还原算法。该算法所基于的中阶梯光栅光谱仪采用透射式棱镜,与传统的光线追迹获取拟合数据点的方法不同,通过中阶梯光栅和棱镜的色散规律获取波长所对应的像元坐标数据,之后将探测器像面在横轴上按像元坐标划分成多个区域;由于X坐标与衍射级次m具有一定的相关性,因此算法的原理是通过建立X坐标与m的拟合关系式,即可由光线落在探测器像面的X坐标得到光线所属衍射级次,并结合像面的Y坐标与波长的关系式最终得到坐标与波长的关系式;分别对各个区域进行多项式拟合,得到每个区域的波长与像元坐标的关系式,实现整个区域谱图还原模型的建立。实验表明:所建立的谱图还原模型的计算误差为0.0001nm。综上,该算法运算简单、能够快速实现谱图还原,并且提高了谱图还原的准确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阶梯光栅光谱仪 交叉色散 谱图还原 分段 多项拟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水下视觉SLAM分段式光束平差算法
10
作者 白云鹏 徐会希 吕凤天 《测绘通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1期7-12,共6页
自主水下机器人(AUV)采用视觉SLAM系统可以实现近距离精确定位,但是面对水下大规模场景时,后端优化采用的光束平差算法(BA)存在内存不足和计算效率低的问题,对此本文提出了一种改进的分段式BA优化算法。首先采用基于运动模式的分段方法... 自主水下机器人(AUV)采用视觉SLAM系统可以实现近距离精确定位,但是面对水下大规模场景时,后端优化采用的光束平差算法(BA)存在内存不足和计算效率低的问题,对此本文提出了一种改进的分段式BA优化算法。首先采用基于运动模式的分段方法,根据相机的直行运动和转弯运动将轨迹分段后对每个子分段分别进行BA优化;然后各子分段采用动态调整优化权重的求解方法,根据不同子分段的运动模式动态调整优化参数;最后针对BA代价函数的求解,采用改进的列文伯格-马夸尔特(L-M)求解算法,将信赖域定义为可调参数,优化由雅克比矩阵非正定性引发的算法稳定性问题,提高运算效率。在数据集上的试验结果表明,在运行时间较长、环境较恶劣的数据集序列上,本文算法相较于ORB-SLAM3算法有更好的精度,同时全局BA的效率有显著提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下视觉SLAM 后端优化 光束平差法 分段BA L-M算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分段式肠内营养联合消化液回输改善重症肠瘘病人营养状况的护理研究 被引量:1
11
作者 周敏艺 庆敏 +2 位作者 姚红林 赵泽华 喻珊珊 《肠外与肠内营养》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162-166,共5页
目的:研究分段式肠内营养联合消化液回输对于改善重症肠瘘病人的营养状况效果,探讨营养支持方式对重症肠瘘预后的影响,为重症肠瘘病人提供护理参考。方法:选择2023年2月~2023年8月东部战区总医院普通外科重症监护病房收治的96例并发多... 目的:研究分段式肠内营养联合消化液回输对于改善重症肠瘘病人的营养状况效果,探讨营养支持方式对重症肠瘘预后的影响,为重症肠瘘病人提供护理参考。方法:选择2023年2月~2023年8月东部战区总医院普通外科重症监护病房收治的96例并发多个瘘的重症肠瘘病人。根据营养支持方式分为干预组(n=47)和对照组(n=49),干预组采用分段式肠内营养联合消化液回输,对照组采用分段式肠内营养。在肠内营养干预后14 d收集指标比较两组差异,营养状况指标包括BMI、血清白蛋白水平、总蛋白水平、血红蛋白水平,炎症指标包括血清C反应蛋白(CRP)、白介素-6(IL-6),肠内营养不耐受症状发生率,以及ICU总住院时间、总住院费用等预后相关指标。结果:干预后14 d干预组血清总蛋白为(71.55±7.00)g/L、血红蛋白为(106.64±15.59)g/L,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干预组BMI为(21.83±4.44)kg/m^(2),对照组为(19.64±3.16)kg/m^(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炎症指标方面,干预组CRP水平为(35.71±27.77)mg/L,对照组为(56.78±51.22)mg/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组IL-6水平为(30.20±24.47)pg/mL,对照组为(76.18±54.36)pg/m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分段式肠内营养联合消化液回输,有利于改善病人的营养状况、减轻炎症反应、降低肠内营养不耐受发生率、减少总住院时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消化液回输 分段肠内营养 重症监护 肠瘘 多个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型分段式设计燃料棒流致振动分析
12
作者 闵光云 吴海 +4 位作者 卢志威 郭严 廖业宏 李沂垅 姜乃斌 《中山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中英文)》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78-87,共10页
以某新型分段式设计燃料棒为研究对象,基于ANSYS-APDL和多跨连续梁理论建立了有限元模型,该有限元模型将燃料棒等效为BEAM 4梁单元,将刚凸和弹簧片等效为COMBIN 14弹簧单元。接着,基于AN SYS-APDL所得模态数据和半经验公式系统地研究了... 以某新型分段式设计燃料棒为研究对象,基于ANSYS-APDL和多跨连续梁理论建立了有限元模型,该有限元模型将燃料棒等效为BEAM 4梁单元,将刚凸和弹簧片等效为COMBIN 14弹簧单元。接着,基于AN SYS-APDL所得模态数据和半经验公式系统地研究了湍流激振、流弹失稳以及漩涡脱落现象,并与传统结构的燃料棒进行了对比。最后,评估了格架失效对燃料棒湍流激振、流弹失稳以及漩涡脱落现象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型分段设计燃料棒 流致振动 格架失效 ANSYS-APDL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分段供热策略提高氨分解率和能量利用效率的研究
13
作者 刘斌 康宗耀 +4 位作者 王欣 刘伟 庄竣博 陈文俊 折晓会 《储能科学与技术》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175-182,共8页
氨分解制氢在氨氢储能系统中占据关键地位,电加热制氢在催化剂作用下展现出高效灵活性,已成为应用最广泛的方式。为了提高分解器的氨分解率以及能量利用效率,本文提出了一种新的加热策略,即对氨分解器进行分段供热,并基于Temkin-Phyzev... 氨分解制氢在氨氢储能系统中占据关键地位,电加热制氢在催化剂作用下展现出高效灵活性,已成为应用最广泛的方式。为了提高分解器的氨分解率以及能量利用效率,本文提出了一种新的加热策略,即对氨分解器进行分段供热,并基于Temkin-Phyzev反应动力学模型和塞流式反应器模型对氨分解器进行了仿真分析。首先,分析了均匀加热方式下分解器参数,确定反应器内温度及各组分的摩尔分数分布,明晰了影响能量利用效率的因素。其次,对比五种加热覆盖率下氨分解率和能源利用效率,优化最佳配置参数并验证分段供热原理,并分析能源利用效率以验证分段供热的合理性。结果表明,氨分解反应在分解器入口段分解速率较快、所需能量较高。总能量供应不变时,分段供热使氨分解率和能源利用效率显著提高。随着能量供应向前端集中,氨分解效率提高,出口处分解气温度降低。在加热覆盖率小于20%时,氨分解率基本保持不变。本研究对于提高氨分解率和能量利用效率具有重要意义,为氨氢储能技术的发展提供了有价值的见解。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氨分解制氢 分段供热 能量利用效率 氨(氢)储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圣女果分段式变温变湿热风干燥特性 被引量:43
14
作者 王庆惠 李忠新 +3 位作者 杨劲松 谢龙 张世湘 高振江 《农业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3期271-276,共6页
为提高圣女果制干品质、缩短干燥时间,和降低能耗,该文采用分段式内循环热风干燥技术,利用4种干燥工艺,对圣女果在不同温湿度以及切分方式下的干燥特性进行研究。试验结果表明:圣女果在干燥过程中存在着预热阶段和降速阶段。采用分段式... 为提高圣女果制干品质、缩短干燥时间,和降低能耗,该文采用分段式内循环热风干燥技术,利用4种干燥工艺,对圣女果在不同温湿度以及切分方式下的干燥特性进行研究。试验结果表明:圣女果在干燥过程中存在着预热阶段和降速阶段。采用分段式内循环热风干燥圣女果在干燥室内的温度分别为50、60、65和70℃,对应的相对湿度分别为70%、50%、30%和10%,时间分别为0.5、2.5、2 h和直至结束时,沿轴向切分,干燥后圣女果的感官评分为8.5分,圣女果达到终了含水率的时间为10 h,此时干燥速率最快,达到了较理想的试验结果。在同等干燥条件下,干燥速率快慢依次为轴向切分>斜切>径向切分。该研究为热风干燥技术应用于圣女果的干燥理论提供了技术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干燥 农产品 热风 圣女果 变温变湿 切分 分段内循环热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适用于分段式动态无线充电的接力方法 被引量:21
15
作者 赵锦波 蔡涛 +2 位作者 段善旭 丰昊 张晓明 《电力系统自动化》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6期64-70,共7页
按动态无线充电技术设想铺设充电道路,给行驶中的电动汽车不间断地提供电能,为解决动力电池瓶颈问题提供了一种可行途径。为了降低线圈损耗和磁场泄露水平,充电道路采用分段式布局。但是分段式布局使得原边线圈数量增加,需要对原边线圈... 按动态无线充电技术设想铺设充电道路,给行驶中的电动汽车不间断地提供电能,为解决动力电池瓶颈问题提供了一种可行途径。为了降低线圈损耗和磁场泄露水平,充电道路采用分段式布局。但是分段式布局使得原边线圈数量增加,需要对原边线圈链供电管理进行实时调控。为此,提出一种基于副边主动激励探测的具有分散控制逻辑的接力方法,保证只对提出无线充电请求的电动汽车下方的原边线圈激励,实现精准定位和局域供电。该方法充分复用了原/副边功率线圈,无需增加额外的传感装置和集中信号线路。主动激励探测电路配置为串—串型补偿网络,并利用其频率分裂特性,增强探测信号强度,避免副边主动激励过流问题。同时设计了合理的接力控制流程,降低探测所需功率,避免原副边同时激励冲突。最后搭建了5∶1缩比尺寸的分段式动态无线充电演示平台,实现8个原边线圈的有效接力,验证了所提接力方法的可行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动态无线充电 分段导轨 局域供电 主动激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土壤容重测定用分段式原状取土器的设计 被引量:13
16
作者 周雪青 李洪文 +2 位作者 何进 王庆杰 张喜瑞 《农业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8期127-130,共4页
为了提高土壤容重测定中土样采集的效率和精准性,将环刀法和原状取土管法结合,进行了分段式原状取土器的研制。该分段式原状取土器主要由取土装置和土样分离装置等组成。与经典环刀法试验对比表明,分段式原状取土器可有效保证所取土样... 为了提高土壤容重测定中土样采集的效率和精准性,将环刀法和原状取土管法结合,进行了分段式原状取土器的研制。该分段式原状取土器主要由取土装置和土样分离装置等组成。与经典环刀法试验对比表明,分段式原状取土器可有效保证所取土样的原状度,并能提高取土效率4~8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分段原状取土器 环刀 原状土 土壤容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西洋参分段式热风干燥动力学模型构建 被引量:33
17
作者 吴小华 马渊博 +2 位作者 宁旭丹 王鹏 张振涛 《农业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5期318-324,共7页
针对直接将干燥时间带入干燥动力学模型无法准确得到分段式干燥各干燥阶段水分比的问题,提出了一种适用于分段式干燥的干燥动力学模型计算方法,可用于分析分段式干燥过程中水分比变化规律。对西洋参进行了干燥试验研究并对试验结果进行... 针对直接将干燥时间带入干燥动力学模型无法准确得到分段式干燥各干燥阶段水分比的问题,提出了一种适用于分段式干燥的干燥动力学模型计算方法,可用于分析分段式干燥过程中水分比变化规律。对西洋参进行了干燥试验研究并对试验结果进行了非线性拟合,表明Modified Page模型适用于西洋参热风干燥的干燥动力学;通过对干燥条件和干燥常数的线性回归分析得到了偏回归系数,基于该偏回归系数对西洋参分段式干燥过程进行分析,得到了西洋参分段式热风干燥中各段的干燥动力学模型。利用所提出的计算方法对西洋参分段式干燥过程中水分比变化情况进行了计算,并将计算结果与西洋参分段式热风干燥试验结果进行了对比分析,发现计算结果与试验结果最大相对误差为7.44%,平均相对误差仅为1.78%。表明所提出的分段式干燥动力学模型计算方法可用于分析西洋参干燥过程中的水分比变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干燥 动力学 模型 分段干燥 水分比 西洋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北方海区单体牡蛎分段式养殖方法研究 被引量:6
18
作者 李石磊 常亚青 +5 位作者 宋坚 王庆志 付成东 李大成 刘忠颖 杨慧花 《水产科学》 CAS 北大核心 2013年第4期201-204,共4页
将延绳法养殖的蛎苗分离成单体,以30、50、70、90个/层的密度梯度分别装入扇贝养殖笼中,定期取样测量壳长、壳宽、体积、质量、出肉率五项指标,并与同期采用延绳方法养殖的牡蛎苗种比较。结果表明,11月至第二年5月,各密度梯度笼养牡蛎... 将延绳法养殖的蛎苗分离成单体,以30、50、70、90个/层的密度梯度分别装入扇贝养殖笼中,定期取样测量壳长、壳宽、体积、质量、出肉率五项指标,并与同期采用延绳方法养殖的牡蛎苗种比较。结果表明,11月至第二年5月,各密度梯度笼养牡蛎以及延绳方法养殖蛎苗生长情况对比无明显差异,6—8月,以30、50个/层的密度笼养牡蛎各项指标与70、90个/层和延绳养殖的牡蛎相比差异显著(P<0.05)。据此,将牡蛎养殖分成两段,蛎苗前期采用延绳式养殖方法,翌年4、5月份,蛎苗壳长至4cm时,将延绳养殖牡蛎分离成单体以30~50/层的密度装入扇贝笼养殖,可取得较好的养殖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单体牡蛎 分段 牡蛎养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分段式地铁隧道穿越地裂缝带的模型试验研究 被引量:11
19
作者 范文 熊炜 +2 位作者 彭建兵 马杰 黄强兵 《岩土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期138-143,共6页
以西安某段地裂缝为原型,通过几何比1∶25的模型试验,研究了地裂缝活动对分段式衬砌结构受力变形的影响效应。由试验结果得出:由于分段式衬砌每一段均可以满足一定量的独立变形,且对附近的衬砌段影响较小,所以较能适应地裂缝环境。当地... 以西安某段地裂缝为原型,通过几何比1∶25的模型试验,研究了地裂缝活动对分段式衬砌结构受力变形的影响效应。由试验结果得出:由于分段式衬砌每一段均可以满足一定量的独立变形,且对附近的衬砌段影响较小,所以较能适应地裂缝环境。当地裂缝活动时,衬砌顶部10cm处土压力在上盘靠近裂缝两段及下盘靠近裂缝一段均减小;衬砌底部5cm处土压力在上盘靠近裂缝段减小,在下盘靠近裂缝段增大;其余段影响较小。上盘靠近裂缝两段衬砌顶部和底部均受纵向压力;下盘靠近裂缝段衬砌顶部受拉,底部受压;其余段影响较小。上盘靠近裂缝段衬砌两侧面受压,下盘影响较小。衬砌的破坏模式主要为侧壁受环向挤压破坏,多发生在上盘尤其是靠近裂缝的结构段;土体内次生裂缝不发育,仅出现在上盘顶部预设裂缝附近以及下盘土体内部,土体受张拉剪切作用,形成张剪裂缝。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隧道工程 分段衬砌 模型试验 地裂缝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特高压直流分段式复合绝缘子应用研究 被引量:10
20
作者 毛艳 丁玉剑 +2 位作者 李庆峰 廖蔚明 张学军 《电网技术》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9期2422-2426,共5页
800 kV特高压直流输电线路杆塔可能采用分段复合绝缘子,针对采用分段式复合绝缘子可能带来的各种技术问题,开展了800 kV直流线路V型分段式复合绝缘子串电场计算及均压特性、塔头空气间隙操作冲击放电特性和电晕特性试验等方面的研究。... 800 kV特高压直流输电线路杆塔可能采用分段复合绝缘子,针对采用分段式复合绝缘子可能带来的各种技术问题,开展了800 kV直流线路V型分段式复合绝缘子串电场计算及均压特性、塔头空气间隙操作冲击放电特性和电晕特性试验等方面的研究。研究结果表明,V型分段式复合绝缘子串中间连接金具配置小均压环后,能有效改善中间金具端部的电场强度;操作冲击试验与单边采用单支绝缘子组成的的V型串塔头间隙没有明显差别,但放电路径会受到影响;中间金具在1 050 kV电压下均无电晕产生。根据研究结果,若特高压直流工程使用V型分段复合绝缘子,高、低压侧均压环配置仍可沿用特高压直流V型整支复合绝缘子的均压环配置方案,推荐直流分段式复合绝缘子的中间连接部位分别安装小均压环,以避免电弧对复合绝缘子端部压接区的影响。研究成果为后续特高压直流工程的设计和绝缘子选型提供技术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特高压直流输电 分段复合绝缘子 均压环 电场 空气间隙 电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2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