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2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考虑流量分配的水平井分段多簇压裂裂缝竞争扩展模拟 被引量:1
1
作者 陈景华 朱海燕 +6 位作者 赵鹏 陈世杰 佘朝毅 郑马嘉 王大江 陆朝辉 唐煊赫 《断块油气田》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315-321,共7页
大港油田沧东凹陷孔二段储层岩性复杂多变,非均质性强,在进行水平井分段多簇压裂时,裂缝之间存在竞争扩展现象,储层改造效果不佳。针对此问题,文中建立了可靠的水平井分段多簇压裂数值模型,对不同施工工艺下裂缝竞争扩展规律进行了系统... 大港油田沧东凹陷孔二段储层岩性复杂多变,非均质性强,在进行水平井分段多簇压裂时,裂缝之间存在竞争扩展现象,储层改造效果不佳。针对此问题,文中建立了可靠的水平井分段多簇压裂数值模型,对不同施工工艺下裂缝竞争扩展规律进行了系统研究。研究表明,数值模拟结果与现场施工参数有较好的一致性。在此基础上,考虑压裂液分配差异,对影响多裂缝竞争扩展的主控因素进行了探讨。结果发现:注液量的增大会抑制中间裂缝的发育,增大泵注排量和簇间距会促进裂缝均衡扩展;增大压裂液黏度会加剧裂缝之间的竞争扩展;减小段间距会加剧段间应力干扰,压裂段2和压裂段3的HF1压裂液进液受到抑制,中间裂缝受到的应力干扰减小。研究为水平井分段多簇裂缝扩展形态优化提供了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平井分段多簇压裂 应力干扰 位移不连续法 竞争扩展 数值模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分布式光纤测温的分段多簇压裂过程裂缝参数诊断方法
2
作者 魏操 李海涛 +4 位作者 祝效华 张楠 罗红文 屠坤 程时清 《石油勘探与开发》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441-450,共10页
选用Carter模型表征裂缝扩展和压裂液滤失动态行为,同时考虑压裂液在井筒、裂缝和油藏间的流动传热,建立水平井分段多簇压裂过程热-流耦合温度响应正演模型,分析压裂参数、裂缝参数对分布式光纤(DTS)温度响应的影响规律,提出基于模拟退... 选用Carter模型表征裂缝扩展和压裂液滤失动态行为,同时考虑压裂液在井筒、裂缝和油藏间的流动传热,建立水平井分段多簇压裂过程热-流耦合温度响应正演模型,分析压裂参数、裂缝参数对分布式光纤(DTS)温度响应的影响规律,提出基于模拟退火算法的裂缝参数诊断方法,并通过矿场实例应用验证模型可靠性。研究表明:多簇压裂过程中温度响应曲线具有“V形”典型特征,其位置与压裂裂缝对应;压裂液排量越大、压裂与停泵时间越长,“V形”深度越小;缝面滤失系数越大、压裂时间越长、裂缝宽度越小,“V形”宽度越大;压裂过程中短暂停泵阶段,近井筒周围低温仍向地层扩散,DTS温度不升反降;对DTS数据进行实时解释监测,可了解压裂过程中裂缝的扩展情况,便于及时采取相应措施,提高压裂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页岩油 水平井 分段多簇压裂 分布式光纤测温 热-流耦合模型 缝参数 实时监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超低渗透油藏分段多簇压裂水平井产能影响因素与渗流规律——以鄂尔多斯盆地长8超低渗透油藏为例 被引量:29
3
作者 王欢 廖新维 +3 位作者 赵晓亮 赵东锋 窦祥骥 陈晓明 《油气地质与采收率》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6期107-110,118,共4页
水平井分段多簇压裂是开发超低渗透油藏的有效手段之一。以鄂尔多斯盆地长8超低渗透油藏黄平34-22分段多簇压裂水平井井组为研究对象,对裂缝参数与分段射孔参数进行了优化。利用网格加密技术,建立了分段多簇压裂水平井井组数值机理模型... 水平井分段多簇压裂是开发超低渗透油藏的有效手段之一。以鄂尔多斯盆地长8超低渗透油藏黄平34-22分段多簇压裂水平井井组为研究对象,对裂缝参数与分段射孔参数进行了优化。利用网格加密技术,建立了分段多簇压裂水平井井组数值机理模型,研究了储层应力敏感、裂缝半长、裂缝导流能力、改造区和非改造区渗透率以及采油速度对分段多簇压裂水平井产能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弹性开发时上述参数对产能的影响比注水开发时更加显著;储层应力敏感对产能不利,裂缝半长和导流能力的增大对产能有利,但综合考虑收益与施工成本及难度,与采油速度一样,它们均存在最优值;进一步提高改造区的渗透率对产能的提升有限,而提高非改造区的渗透率可以大幅提高产能;封闭油藏分段多簇压裂水平井的渗流可分为井筒储集影响阶段、初始拟径向流动阶段、裂缝线性流阶段、系统椭圆流阶段和边界影响流阶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低渗透油藏 分段多簇压裂水平井 产能 渗流规律 储层应力敏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低渗透油气藏水平井分段多簇压裂簇间距优化新方法 被引量:20
4
作者 赵金洲 许文俊 +2 位作者 李勇明 蔡坤赤 徐苗 《天然气工业》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0期63-69,共7页
水平井分段多簇压裂中簇间距的大小是决定水平井分段多簇压裂成败的关键因素。为提高低渗透油气藏储层压裂改造效果,需建立合理的簇间距优化模型,而现有的优化方法多以应力反转半径作为最佳间距,并未定量化表征压裂后的储层改造效果。为... 水平井分段多簇压裂中簇间距的大小是决定水平井分段多簇压裂成败的关键因素。为提高低渗透油气藏储层压裂改造效果,需建立合理的簇间距优化模型,而现有的优化方法多以应力反转半径作为最佳间距,并未定量化表征压裂后的储层改造效果。为此,基于弹性力学基础理论和位移不连续法建立了考虑水力裂缝干扰模式下的复杂地应力场计算模型,研究了天然裂缝在复杂地应力场条件下发生张开和剪切破裂形成复杂裂缝网络的规律,再以获得最大缝网波及区域面积为优化目标,形成一种新的簇间距优化方法。研究结果表明:(1)张开的水力裂缝会在其周围产生诱导应力,压裂液的滤失则会导致地层孔隙压力变化,相应的地层孔隙弹性应力也会发生变化;(2)天然裂缝剪切破裂区域与张开破裂区域重叠,且前者要远大于后者,可采用天然裂缝剪切破裂区域面积来表征复杂裂缝网络波及区域的大小。采用该方法指导了现场水平井的簇间距优化设计,实验井压裂后取得了理想的增产效果,为低渗透油气藏水平井分段多簇压裂的簇间距优化设计提供了借鉴和指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低渗透油气藏 分段多簇压裂 间距优化 位移不连续法 天然 区域 波及区域 缝网 增产效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分段多簇压裂水平井渗流特征及产能分布规律 被引量:10
5
作者 任龙 苏玉亮 +2 位作者 王文东 赵广渊 袁彬 《西安石油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13年第4期55-59,9,共5页
为了直观反映分段多簇压裂水平井渗流特征,在优选了水平井合理压裂段数的基础上,利用流线模拟方法,研究了分段多簇压裂水平井流线场、压力场及饱和度场分布特征,分析了裂缝产能的分布规律.研究表明:整个渗流区域先后经历了裂缝附近线性... 为了直观反映分段多簇压裂水平井渗流特征,在优选了水平井合理压裂段数的基础上,利用流线模拟方法,研究了分段多簇压裂水平井流线场、压力场及饱和度场分布特征,分析了裂缝产能的分布规律.研究表明:整个渗流区域先后经历了裂缝附近线性流、裂缝附近拟径向流和油水井连通后的拟径向流3个渗流阶段;剩余油一部分分布在压裂裂缝段与段之间的低压区无法驱替,另一部分则分布在注水井与注水井之间的压力平衡区;端部外侧缝汇集着大多数流线,是水平井产油/液的主要来源;水平井端部裂缝见水早,含水上升快.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平井 分段多簇压裂 渗流特征 产能分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鄂尔多斯盆地低渗透致密砂岩气藏水平井分段多簇压裂布缝优化研究 被引量:28
6
作者 杨兆中 陈倩 +3 位作者 李小刚 鲜菊 冯波 杜冰 《油气地质与采收率》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2期120-126,共7页
鄂尔多斯盆地杭锦旗区块属于典型的低渗透致密砂岩气藏,水平井分段压裂是最有效的增产改造方式。水平井分段多簇压裂裂缝布局对于压裂后产能具有重要影响,为使水平井压裂后产能最大化,运用位势理论和势叠加原理,考虑缝间干扰、启动压力... 鄂尔多斯盆地杭锦旗区块属于典型的低渗透致密砂岩气藏,水平井分段压裂是最有效的增产改造方式。水平井分段多簇压裂裂缝布局对于压裂后产能具有重要影响,为使水平井压裂后产能最大化,运用位势理论和势叠加原理,考虑缝间干扰、启动压力梯度、耦合储层渗流与裂缝流动,建立低渗透致密砂岩气藏压裂水平井非稳态产能预测模型,利用该模型可以同时计算平直裂缝以及弯曲裂缝的产能。以杭锦旗区块锦58井区盒3层为例,利用正交设计方法研究了压裂段内不同裂缝簇数条件下裂缝参数对水平井压裂产能的影响规律。结果显示,每段3簇裂缝以及4簇裂缝所得结果一致,即裂缝参数对压裂产能的影响由强到弱依次为总裂缝半长、缝长比、裂缝导流能力、间距比,推荐在该区块采用"U"型布缝以及非均匀布缝模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低渗透致密砂岩气藏 水平井 分段多簇压裂 缝布局 鄂尔多斯盆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致密油藏水平井分段多簇压裂产能预测方法 被引量:19
7
作者 杨兆中 陈倩 李小刚 《特种油气藏》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4期73-77,共5页
由于致密油藏在水平井分段压裂后形成复杂多簇缝网,为了正确表征缝网,更准确地预测产能,根据等效渗流理论,基于Warren-Root模型,将压裂后形成的分段多簇缝网等效为高渗透带,并推导出等效渗透率及高渗透带宽度的关系式。在此基础上,应用... 由于致密油藏在水平井分段压裂后形成复杂多簇缝网,为了正确表征缝网,更准确地预测产能,根据等效渗流理论,基于Warren-Root模型,将压裂后形成的分段多簇缝网等效为高渗透带,并推导出等效渗透率及高渗透带宽度的关系式。在此基础上,应用复位势理论和势的叠加原理,运用解析法建立了致密油藏分段多簇压裂水平井考虑裂缝间干扰的非稳态产能预测模型。研究表明:致密油藏水平井日产量呈"L"型递减,产量初期递减快,后期趋于平稳;实例计算结果与实际产量接近,相对误差较小;高渗透带渗透率越大,长度越长,压裂水平井产能越大,但基于经济技术等条件,各自存在最优值。该产能预测方法对致密油藏开发具有指导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致密油藏 水平井 分段多簇压裂 等效高渗透带 产能预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页岩气藏分段多簇压裂水平井产能模型及影响因素分析 被引量:8
8
作者 王伟 樊冬艳 孙海 《科学技术与工程》 北大核心 2015年第31期36-41,共6页
根据页岩气藏储集特征和分段多簇压裂水平井的开发方式,基于双重介质模型建立了考虑吸附气和游离气共存以及气体滑脱效应的页岩气藏不稳定渗流数学模型。利用Laplace变换、镜像映射和叠加原理,得到了定井底流压生产时分段多簇压裂水平... 根据页岩气藏储集特征和分段多簇压裂水平井的开发方式,基于双重介质模型建立了考虑吸附气和游离气共存以及气体滑脱效应的页岩气藏不稳定渗流数学模型。利用Laplace变换、镜像映射和叠加原理,得到了定井底流压生产时分段多簇压裂水平井的产能解析解;结合Stehfest数值反演计算并绘制了产能曲线。研究结果表明:发生窜流后,随着压力下降,基质系统的吸附气解吸向裂缝系统供气,压裂水平井的产能增加;分段多簇压裂水平井的端部外侧裂缝对产量贡献最大,对裂缝半长非常敏感,同一段内中间裂缝对产量贡献最小,受簇间距离影响较大;水力裂缝的分布方式对分段多簇压裂水平井的产能影响较大,裂缝段簇比越大,累积产气量越高;气藏压力越低,滑脱效应对页岩气井产能的影响越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页岩气藏 分段多簇压裂 缝分布 滑脱效应 产能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超低渗油藏分段多簇压裂水平井裂缝参数优化 被引量:10
9
作者 任龙 苏玉亮 +2 位作者 鲁明晶 张云淏 崔静 《西安石油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15年第4期49-52,58,共5页
为了得到分段多簇压裂水平井最合理的布缝方式,利用数值模拟方法及微地震监测结果,在水平井分段多簇压裂裂缝参数单因素分析的基础上,对不同布缝方式进行了优化研究,并通过油田生产实际进行了验证。结果表明:水平井分段多簇压裂裂缝应... 为了得到分段多簇压裂水平井最合理的布缝方式,利用数值模拟方法及微地震监测结果,在水平井分段多簇压裂裂缝参数单因素分析的基础上,对不同布缝方式进行了优化研究,并通过油田生产实际进行了验证。结果表明:水平井分段多簇压裂裂缝应不等长度、不等间距分布,优选的纺锤型布缝方式由于具有中缝长、边缝短的优点,避免了边部裂缝过早见水引起的产量下降,不仅可以提高水平井单井产量,还能延缓见水时间,有利于油田稳产增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低渗油藏 水平井 分段多簇压裂 缝参数优化 布缝方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致密油藏分段多簇压裂水平井电模拟实验研究 被引量:12
10
作者 杜保健 程林松 黄世军 《科学技术与工程》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2期3267-3270,共4页
致密油储层物性差、天然裂缝发育,水平井技术和水力压裂技术是开发致密油的有效手段。微地震监测资料证明水平井分段多簇压裂后形成复杂的裂缝网络。基于水电相似原理,利用水电模拟方法,研究了致密油水平井开发不同压裂方式下的压力场特... 致密油储层物性差、天然裂缝发育,水平井技术和水力压裂技术是开发致密油的有效手段。微地震监测资料证明水平井分段多簇压裂后形成复杂的裂缝网络。基于水电相似原理,利用水电模拟方法,研究了致密油水平井开发不同压裂方式下的压力场特征,并对分段压裂水平井产能影响因素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1)分段多簇压裂水平井近井区等压线较面缝压裂更为平缓,远井区等压线主要由边界影响;(2)与面缝相比,分段多簇压裂的体积改造区域越大,压裂水平井产量越大;当体积压裂改造区域规模一定时,改造区域内的渗透率变化对压裂水平井产能影响较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致密油 分段多簇压裂水平井 力场特征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超低渗透油藏分段多簇压裂水平井渗流特征研究
11
作者 王欢 廖新维 +3 位作者 赵晓亮 李小锋 王明 宋金鑫 《陕西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4年第2期93-96,共4页
基于鄂尔多斯盆地长8超低渗透油藏地质与流体特征,应用数值模拟方法和等效网格加密技术建立了分段多簇压裂水平井单井数值模拟模型.利用数值试井的手段,研究了分段多簇压裂水平井的渗流规律及影响因素.结果表明:分段多簇压裂水平井渗流... 基于鄂尔多斯盆地长8超低渗透油藏地质与流体特征,应用数值模拟方法和等效网格加密技术建立了分段多簇压裂水平井单井数值模拟模型.利用数值试井的手段,研究了分段多簇压裂水平井的渗流规律及影响因素.结果表明:分段多簇压裂水平井渗流主要分为6个阶段,且表现出双重介质的特性;井筒储集系数的大小决定着垂直径向流是否出现,驼峰峰值随表皮系数的增大而增大;主裂缝导流能力主要对前期和中期渗流阶段影响较大,裂缝半长对无因次压力和压力导数的影响较小;改造区渗透率对无因次压力和压力导数曲线位置及形状产生较大影响;应力敏感的存在会使无因次压力和压力导数曲线上移,但各个渗流阶段不会发生明显的变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低渗透油藏 水平井 分段多簇压裂 数值试井 渗流规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分段多簇压裂水平井产能计算及其分布规律 被引量:38
12
作者 李龙龙 姚军 +3 位作者 李阳 吴明录 曾青冬 路然然 《石油勘探与开发》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4期457-461,共5页
应用位势理论和叠加原理,考虑裂缝无限导流与有限导流2种情况,推导分段多簇压裂水平井的产能线性方程组并采用数值分析方法进行求解,得到每簇裂缝的产量及水平井总产量,并通过实例计算分析压裂水平井产能分布及裂缝参数对其影响。裂缝... 应用位势理论和叠加原理,考虑裂缝无限导流与有限导流2种情况,推导分段多簇压裂水平井的产能线性方程组并采用数值分析方法进行求解,得到每簇裂缝的产量及水平井总产量,并通过实例计算分析压裂水平井产能分布及裂缝参数对其影响。裂缝无限导流时,总产量随所有裂缝半长的减小明显下降,水平井两端的外侧裂缝对总产量贡献最高,同一段内的裂缝,中间裂缝对产量的贡献明显比两侧低;裂缝有限导流时,水平井两端的外侧裂缝对总产量的贡献减小,同一段内的裂缝,中间裂缝对总产量的贡献明显增大,但产量分布的总体规律与无限导流时相同;裂缝导流能力对产能的影响比较大,但两者之间并非线性关系;水平井分3段进行压裂、每段2簇即可保证较高产量,压裂设计时应尽量增加裂缝半长与导流能力,重点是水平井两端的外侧裂缝,裂缝导流能力存在最佳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分段多簇压裂 水平井 产能 位势理论 叠加原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致密气水平井分段多簇压裂关键参数优选 被引量:15
13
作者 吴百烈 周建良 +2 位作者 曹砚锋 金衍 张滨海 《特种油气藏》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4期127-130,157,共4页
针对致密气藏压裂效果差的问题,综合考虑排量、射孔摩阻、压裂后生产数据等参数,运用弹性力学方法,建立诱导应力计算模型。结合实际井数据,优选了簇间距、射孔数、射孔位置等参数。结果表明:簇间距的选取受施工净压力与地应力差的限制;... 针对致密气藏压裂效果差的问题,综合考虑排量、射孔摩阻、压裂后生产数据等参数,运用弹性力学方法,建立诱导应力计算模型。结合实际井数据,优选了簇间距、射孔数、射孔位置等参数。结果表明:簇间距的选取受施工净压力与地应力差的限制;单段总射孔数受排量、地应力差的影响,单簇射孔数与簇数需根据实际条件调节;最佳射孔位置为含气量高、天然裂缝发育、地应力差较低的区域。该文对致密气藏现场选取合理射孔参数,提高压裂效果具有重要指导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致密气 分段多簇压裂 诱导应力 间距 射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水平井分段多簇压裂暂堵球运移封堵规律 被引量:11
14
作者 李婷婷 许文俊 +2 位作者 王雷 江枫 张健鹏 《断块油气田》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期168-176,共9页
投球暂堵转向技术是水平井分段多簇压裂实现多簇裂缝均衡扩展的主要技术之一,由于暂堵球在水平井筒内的运移封堵规律尚不明确,该技术应用效果并不佳。基于此,文中采用CFD+DEM耦合方法建立暂堵球水平井筒运移封堵模型,分析暂堵球密度、... 投球暂堵转向技术是水平井分段多簇压裂实现多簇裂缝均衡扩展的主要技术之一,由于暂堵球在水平井筒内的运移封堵规律尚不明确,该技术应用效果并不佳。基于此,文中采用CFD+DEM耦合方法建立暂堵球水平井筒运移封堵模型,分析暂堵球密度、施工排量、压裂液黏度、投球数、暂堵球直径和孔眼出口应力分布状态对暂堵球井筒运移封堵行为的影响规律,并结合室内实验结果验证模型的准确性。模拟结果表明:增大暂堵球密度与压裂液黏度,封堵效率先减小后增大,密度与黏度的转折点分别为1300 kg/m^(3),20 mPa·s;增加施工排量与投球数,封堵效率持续增大,但增大幅度渐缓,排量达到16 m^(3)/min后,封堵效率基本稳定,投球数为24个时暂堵球有效利用率最高;暂堵球直径越小,封堵效率越高,使用1.25倍孔眼直径的暂堵球坐封效果最佳;压裂段内应力非均匀分布导致各簇孔眼出口流速不同,合理的施工参数方案有利于增强单簇孔眼封堵效果与出口流速的正相关性。基于上述模型优选出的施工参数方案,现场应用效果良好,验证了模型的工程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常规油气 分段多簇压裂 暂堵球 运移封堵 CFD+DEM耦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致密油藏分段多簇压裂水平井非稳态产能模型 被引量:4
15
作者 姬靖皓 席家辉 +1 位作者 曾凤凰 杨啟桂 《岩性油气藏》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4期157-164,共8页
针对段/簇间裂缝渗流场差异,基于线性流分区模型,考虑致密储层低速非达西流动和裂缝渗透率应力敏感特征,建立了致密油藏分段多簇压裂水平井非稳态产能模型。矿场实例验证了模型的正确性。模型计算分析显示:启动压力梯度主要影响油井的... 针对段/簇间裂缝渗流场差异,基于线性流分区模型,考虑致密储层低速非达西流动和裂缝渗透率应力敏感特征,建立了致密油藏分段多簇压裂水平井非稳态产能模型。矿场实例验证了模型的正确性。模型计算分析显示:启动压力梯度主要影响油井的中后期产能,储层改造形成的复杂裂缝网络可有效降低非达西流动对油井前期产能的影响;裂缝渗透率应力敏感性对油井产油量影响较大,应力敏感系数越大,油井的产油量和累积产油量越低;裂缝总数较小时,裂缝的段簇比对累积产油量影响较大,相同裂缝条数下,段簇比越大,累积产油量越大;随储层改造体积增大,油井累积产油量增幅逐渐变缓。该研究结果可对致密油藏分段多簇压裂水平井产能评价提供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致密油藏 分段多簇压裂 低速非达西流 应力敏感 产能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最小二乘的量化评估页岩气压裂改造效果方法
16
作者 邓才 孙可心 +1 位作者 文欢 胡朝浪 《工程科学与技术》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103-111,共9页
在页岩气压裂改造过程中,水平井分段多簇压裂技术是实现页岩气高效开发的关键技术之一,但这项技术缺乏低成本、可量化的评价方法。页岩气压裂改造效果的好坏通常通过井下射孔的有效开启个数来判断,有效孔眼开启得多,则压裂改造效果好,... 在页岩气压裂改造过程中,水平井分段多簇压裂技术是实现页岩气高效开发的关键技术之一,但这项技术缺乏低成本、可量化的评价方法。页岩气压裂改造效果的好坏通常通过井下射孔的有效开启个数来判断,有效孔眼开启得多,则压裂改造效果好,反之则差。针对目前页岩气压裂改造技术评估的瓶颈,本文设计一种基于非线性最小二乘的量化评估模型,该模型结合井下各项摩阻理论与孔眼扩展方程,实现了有效开启射孔数的高效计算。首先,根据压裂过程中阶梯降排量测试中的总摩阻(井筒摩阻、孔眼摩阻、近井摩阻之和)与压裂液排量的对应关系,构造了页岩气摩阻拟合的非线性最小二乘目标函数,从而拟合出各项摩阻系数,尤其是孔眼摩阻系数;然后,结合孔眼摩阻方程和孔眼扩展方程,创建了射孔有效开启孔数和磨蚀后射孔平均直径的计算模型;最后,将该模型应用于工业生产,根据有效开启射孔数和磨蚀后射孔平均直径的计算结果,得到该井段水平井分段多簇压裂改造的实施效果评估依据。在摩阻拟合方面,相比原有模型,本文模型具有可区分所有拟合参数的优点,并且添加了符合工程实际的约束条件,使得拟合结果符合工程需求。所提出的评估方法具有数学理论完备的优点,且实施成本低、效率高,可作为评价压裂改造的新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页岩气开采 水平井分段多簇压裂 摩阻拟合 非线性最小二乘 有效开启孔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牛地气田多簇压裂产能影响因素分析及裂缝参数优化 被引量:6
17
作者 朱新春 《油气藏评价与开发》 CSCD 2018年第2期58-62,共5页
大牛地气田盒1层属于低孔低渗致密气藏,主要采用裸眼封隔器分段压裂工艺进行压裂投产,取得了较好的改造效果。为了充分动用低品位气藏储量,该气田进行了水平井分段多簇压裂工艺试验探索。通过建立水平井分段多簇压裂产能模型,利用Eclips... 大牛地气田盒1层属于低孔低渗致密气藏,主要采用裸眼封隔器分段压裂工艺进行压裂投产,取得了较好的改造效果。为了充分动用低品位气藏储量,该气田进行了水平井分段多簇压裂工艺试验探索。通过建立水平井分段多簇压裂产能模型,利用Eclipse数值模拟软件分析了影响水平井产能的地质因素及裂缝因素,同时利用正交试验设计方法对产能影响因素进行权重分析,明确了主要影响因素,进而对压裂裂缝设计参数进行了优化。现场应用效果显示分段多簇压裂工艺能够显著提高单井产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牛地 水平井 分段多簇压裂 产能影响因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煤层顶板分段压裂水平井地质适应性分析与施工参数优化 被引量:13
18
作者 姜在炳 李浩哲 +7 位作者 许耀波 张群 李贵红 范耀 降文萍 舒建生 庞涛 程斌 《煤田地质与勘探》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3期183-192,共10页
煤层顶板分段压裂水平井是实现碎软低渗煤层煤层气高效抽采的有效技术。依托“十三五”国家科技重大专项课题,围绕煤层顶板分段压裂水平井煤层气高效抽采技术,采用理论分析、数值模拟等手段,对比不同地应力状态下裂缝的穿层扩展形态,研... 煤层顶板分段压裂水平井是实现碎软低渗煤层煤层气高效抽采的有效技术。依托“十三五”国家科技重大专项课题,围绕煤层顶板分段压裂水平井煤层气高效抽采技术,采用理论分析、数值模拟等手段,对比不同地应力状态下裂缝的穿层扩展形态,研究水平井布井方位与最小水平主应力方向夹角对裂缝转向扩展的影响,分析多簇射孔条件下裂缝的竞争扩展现象。结果表明:(1)煤层顶板分段压裂水平井技术应用于碎软低渗煤层煤层气开发具有避免钻井液污染储层、提高水平井钻井施工安全性、提高固井质量、提高压裂改造效果、控制煤粉产出等优势。(2)地应力是裂缝穿层扩展的关键控制因素。为保证裂缝穿层扩展,垂向应力需大于最小水平主应力,顶板最小水平主应力需大于煤层,并且层间应力差为1~3 MPa时,既能够保证裂缝的穿层扩展效果,也能避免裂缝的起裂和延伸压力过高;“上覆岩层–顶板–煤层”应力剖面为“低–高–中”型时,水平井与煤层顶面的距离对于裂缝的穿层扩展效果影响较大;推荐水平井水平段与煤层顶面距离小于2.0 m。(3)水平井布井方位与最小水平主应力方向夹角越大,裂缝转向半径和转向距离越大,在压裂段间距相同的条件下,夹角为45°时缝间干扰程度比夹角为0°时强,不利于后续压裂段裂缝扩展,建议水平井布井方位与最小水平主应力方向夹角±15°以内。(4)对于分段多簇压裂,缝间应力干扰、压裂液流动摩阻、射孔孔眼摩阻共同导致各射孔簇裂缝非均匀扩展,可通过限流压裂、裂缝暂堵等手段促进裂缝均匀扩展。(5)工程试验取得了良好的产气效果,裂缝延伸特征与理论研究吻合度高。研究成果可为煤层顶板水平井的施工参数优化设计和推广应用提供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煤层顶板 水平井 地质适应性 缝扩展 分段多簇压裂 煤层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缝控压裂优化设计的致密油储集层改造方法 被引量:43
19
作者 雷群 翁定为 +5 位作者 管保山 慕立俊 胥云 王臻 郭英 李帅 《石油勘探与开发》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3期592-599,共8页
针对致密油储集层水平井多段多簇施工时多条裂缝同时扩展引起的应力干扰,以及大规模压裂时压裂液进入储集层基质引起润湿性反转、改变储集层物性等特点,建立了非平面三维裂缝扩展模型,并引入润湿反转表征参数、相对渗透率曲线变化等修... 针对致密油储集层水平井多段多簇施工时多条裂缝同时扩展引起的应力干扰,以及大规模压裂时压裂液进入储集层基质引起润湿性反转、改变储集层物性等特点,建立了非平面三维裂缝扩展模型,并引入润湿反转表征参数、相对渗透率曲线变化等修正了压裂水平井生产动态预测模型,编制了地质工程一体化压裂优化设计软件(FrSmart),提出了基于缝控压裂优化设计的致密油储集层改造方法,并分析了该方法的适用性、优化了致密油储集层水平井裂缝参数。研究表明,缝控压裂技术适用于致密油储集层等品位级别的非常规资源;缝控压裂人工裂缝参数优化可实现对致密油储集层等非常规油气资源井控单元内储量的最大动用。采用缝控压裂技术优化设计的主要关键点包括:提高水平段长度,缩小水平井排距;大幅度提高段内射孔簇数,缩小裂缝间距;避免新井老井压裂干扰。现场试验证实,缝控压裂技术可以提高单井产能进而提高区块采出程度。缝控压裂技术与油气田开发进一步融合,可大幅度提高中国致密油等非常规资源的开发效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致密油 储集层改造 水平井 缝控 分段多簇压裂 缝参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长庆油田水平井体积压裂工具发展浅析 被引量:36
20
作者 任勇 冯长青 +4 位作者 胡相君 张文星 何华 蒙鑫 赵粉霞 《中国石油勘探》 CAS 北大核心 2015年第2期75-81,共7页
长庆油田致密油资源丰富,水平井钻井及体积压裂工艺是主要开发方式,而体积压裂工具是工艺实现的关键。通过对前期水平井分段改造管柱及配套工具对比分析,结合体积压裂工艺在作业排量、多簇射孔方式等方面对工具的要求,重点介绍了水力喷... 长庆油田致密油资源丰富,水平井钻井及体积压裂工艺是主要开发方式,而体积压裂工具是工艺实现的关键。通过对前期水平井分段改造管柱及配套工具对比分析,结合体积压裂工艺在作业排量、多簇射孔方式等方面对工具的要求,重点介绍了水力喷射分段多簇体积压裂工具、大通径快钻桥塞压裂工具和可开关套管滑套压裂工具。结果表明,在139.7mm套管固井完井条件下,当施工总排量低于8m3/min时,水力喷射分段多簇体积压裂工具具有操作简单、作业成本低的优点,成为长庆油田水平井体积压裂主体工具,已规模应用505口油田水平井;当施工排量超过8m3/min时,则采用大通径快钻桥塞压裂工具,该工具压后无需钻磨,可直接放喷、投产,已在长庆油田应用井数42口;而可开关套管滑套压裂工具不仅可以满足大排量压裂改造,还考虑了后期分层测试以及找水、堵水、重复改造等需要,将是最具有发展潜力的工具,它代表着体积压裂工具的发展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油田水平井 体积工具 水力喷射分段多簇压裂工具 大通径快钻桥塞 可开关套管滑套工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