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叠加法作结构弯矩图的新思考 被引量:1
1
作者 景正凤 《安徽建筑》 2018年第6期183-184,共2页
弯矩图是结构力学最为重要和基础的知识点,是后续结构变形和位移计算的关键内容。因此,能否迅速正确的作出结构的弯矩图,是学好结构力学的基本功。而由于这一内容的复杂性、多变性,使得作结构的弯矩图让许多人感到不易掌握,尤其对弯矩... 弯矩图是结构力学最为重要和基础的知识点,是后续结构变形和位移计算的关键内容。因此,能否迅速正确的作出结构的弯矩图,是学好结构力学的基本功。而由于这一内容的复杂性、多变性,使得作结构的弯矩图让许多人感到不易掌握,尤其对弯矩叠加法的运用更是感到无从下手。为此,文章提出了灵活运用叠加法作弯矩图的一些基本理念和分析方法,从而使弯矩图的绘制变得简单,达到掌握的目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弯矩图 叠加 分段叠加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考虑循环水-能源桩热交换的双螺旋埋管能源桩变热流传热模型
2
作者 魏子钧 时刚 +3 位作者 吴仲明 席省麟 陈金灿 蔡瀚琛 《太阳能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319-327,共9页
将双螺旋换热器等效为三维有限长螺旋线热源,基于叠加原理建立考虑循环水与能源桩之间换热的双螺旋埋管能源单桩的变热流分段叠加传热模型。将双螺旋换热器划分为多个节段,采用时间与空间的分段叠加法,利用建立的变热流条件下的近似温... 将双螺旋换热器等效为三维有限长螺旋线热源,基于叠加原理建立考虑循环水与能源桩之间换热的双螺旋埋管能源单桩的变热流分段叠加传热模型。将双螺旋换热器划分为多个节段,采用时间与空间的分段叠加法,利用建立的变热流条件下的近似温度场解答与推导出的分段热流密度-水温方程组得到任意时间空间下的热流密度、出水口温度、循环水温和周围土体的温度场等。通过比较COMSOL数值模型,表明所建立模型的正确性。最后,基于该传热模型讨论双螺旋埋管能源桩换热温度场的空间分布和时间效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热能 能源桩 传热性能 变热源传热模型 分段叠加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轴向约束钢柱温度应力函数的应用 被引量:4
3
作者 屈立军 史可贞 张粲 《消防科学与技术》 CAS 北大核心 2014年第3期258-261,共4页
为了利用基于试验所建立的温度应力函数计算钢构件的温度应力,给出温度应力函数计算公式的应用方式:当火灾中约束刚度变化不大或刚度值较大时可直接应用;当约束刚度值较小或约束刚度值因火作用而下降幅度较大时,采取分段叠加法计算较好... 为了利用基于试验所建立的温度应力函数计算钢构件的温度应力,给出温度应力函数计算公式的应用方式:当火灾中约束刚度变化不大或刚度值较大时可直接应用;当约束刚度值较小或约束刚度值因火作用而下降幅度较大时,采取分段叠加法计算较好;当双向框架柱在两个方向的长细比相差较大时,可提出利用对称虚拟框架法计算温度应力。由于温度应力的分析路径与实际结构的热-力路径一致,计算的准确性明显提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温度应力函数 框架柱 分段叠加法 对称虚拟框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钢柱温度应力数值计算与试验对比研究 被引量:2
4
作者 史可贞 屈立军 《消防科学与技术》 CAS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期8-10,共3页
联合应用恒载升温热-力路径下所得ε-T-k材料模型与恒温加载热-力路径下所得ε-k-T材料模型,构建了一种与受火钢构件实际热-力路径相符的分段叠加计算模型,并将计算结果与试验结果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表明:所采用分段叠加法突破了传统的... 联合应用恒载升温热-力路径下所得ε-T-k材料模型与恒温加载热-力路径下所得ε-k-T材料模型,构建了一种与受火钢构件实际热-力路径相符的分段叠加计算模型,并将计算结果与试验结果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表明:所采用分段叠加法突破了传统的恒温加载试验和恒载升温试验钢构件热-力路径,计算所得结果与试验结果相近,作为计算分析钢构件温度应力的一种方法,可有效提高钢结构抗火设计与评估的准确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轴心受压约束钢柱 热-力路径 温度应力 分段叠加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夹层板大挠度问题的力学表征与数值模拟 被引量:3
5
作者 李伟 靳诚忠 刘思远 《沈阳航空航天大学学报》 2014年第1期24-27,共4页
随着材料制备工艺的发展和成型加工技术的日趋完善,夹层板在现代航空领域结构设计中获得了广泛应用,以获得理想的重量及其它功能性指标,工程分析时往往利用薄板理论进行近似分析,这忽略了夹层板的良好的抗弯特性,给分析结果带来较大误... 随着材料制备工艺的发展和成型加工技术的日趋完善,夹层板在现代航空领域结构设计中获得了广泛应用,以获得理想的重量及其它功能性指标,工程分析时往往利用薄板理论进行近似分析,这忽略了夹层板的良好的抗弯特性,给分析结果带来较大误差。在薄板大挠度问题及夹层板相关理论的基础上,提出分段叠加法分析大挠度夹层板的变形机理,并利用有限元进行了数值模拟,结合某型飞机蜂窝轮舱壁板静力试验验证了夹层板大挠度变形机理的合理性,证明了叠加法的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飞行器设计 夹层板 大挠度 分段叠加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