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上海教育软件发展有限公..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3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分段切断内括约肌加纵切横缝术治疗环状混合痔的临床疗效评价及术后肛门功能影响观察
被引量:
2
1
作者
唐菊
康进
+10 位作者
赵希忠
李薇
杜勇军
杨军义
赵强
郝亮亮
何涛宏
周策
唐太春
陈敏
毛红
《中医药临床杂志》
2021年第8期1589-1592,共4页
目的:探讨分段切断内括约肌加纵切横缝术治疗环状混合痔的临床疗效,同时观察其该术式对患者术后排便情况、肛门功能的影响。方法:将符合标准的140例环状混合痔患者随机分为2组,治疗组70例采用分段切断内括约肌加纵切横缝术治疗,对照组7...
目的:探讨分段切断内括约肌加纵切横缝术治疗环状混合痔的临床疗效,同时观察其该术式对患者术后排便情况、肛门功能的影响。方法:将符合标准的140例环状混合痔患者随机分为2组,治疗组70例采用分段切断内括约肌加纵切横缝术治疗,对照组70例采用外剥内扎术治疗,比较2组患者术后7d、1月、3月大便顺畅程度,术后3个月肛管静息压、肛管最大收缩压、肛管功能长度及治愈率的临床疗效差异。结果:2组相比,治疗组排便更为顺畅,肛管静息压降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分段切断内括约肌加纵切横缝术治疗环状混合痔临床疗效好,并能有效预防术后排便困难,值得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环状混合痔
分段切断内括约肌加纵切横缝术
肛门功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纵切横缝加选择性内括约肌切除术预防环状混合痔术后肛门狭窄的临床观察
被引量:
14
2
作者
赵强
康进
+5 位作者
陈朝晖
杨军义
毛红
赵希忠
唐平
李薇
《成都医学院学报》
CAS
2021年第1期57-60,共4页
目的观察采用纵切横缝加选择性内括约肌切除术治疗80例环状混合痔的临床疗效,以及其预防术后肛门狭窄的情况。方法选择2016年5月至2018年5月于四川省第二中医医院肛肠科住院的环状混合痔患者160例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治疗组...
目的观察采用纵切横缝加选择性内括约肌切除术治疗80例环状混合痔的临床疗效,以及其预防术后肛门狭窄的情况。方法选择2016年5月至2018年5月于四川省第二中医医院肛肠科住院的环状混合痔患者160例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治疗组(纵切横缝加选择性内括约肌切除术组)和对照组(外剥内扎术组)各80例,比较两组肛门狭窄评分、肛门括约肌功能、肛门通畅度及术后常见并发症等临床疗效。结果治疗组在术后肛门狭窄评分、排便通畅度及疼痛评分、出血情况、肛缘水肿方面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术后括约肌功能及治愈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治疗环状混合痔上,纵切横缝加选择性内括约肌切除术是一种能有效预防环状混合痔术后发生肛门狭窄的手术术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纵切
横
缝
加
选择性
内括约肌
切
除
术
环状混合痔
临床观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改良纵切横缝术与肛裂切除联合内括约肌部分切断术治疗慢性肛裂的效果对比
3
作者
陈正升
《当代医药论丛》
2023年第13期30-33,共4页
目的:对比分析改良纵切横缝术与肛裂切除联合内括约肌部分切断术治疗慢性肛裂的效果。方法:选取深圳远大肛肠医院2020年1月至12月收治的100例慢性肛裂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法分为两组,其中50例观察组患者采用改良纵切横缝术治疗,5...
目的:对比分析改良纵切横缝术与肛裂切除联合内括约肌部分切断术治疗慢性肛裂的效果。方法:选取深圳远大肛肠医院2020年1月至12月收治的100例慢性肛裂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法分为两组,其中50例观察组患者采用改良纵切横缝术治疗,50例对照组患者采用肛裂切除联合内括约肌部分切断术治疗。观察对比两组的手术时间、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切口愈合时间及临床疗效。结果:观察组的临床总有效率为100.00%,与对照组的98.00%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因术中需要对切口进行部分缝合,所以手术时间要明显长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术后24 h的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分、术后创面愈合时间相比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术后的创面水肿程度总体轻于观察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术后的切口感染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术后不禁食不控便的情况下,改良纵切横缝术与肛裂切除联合内括约肌部分切断术治疗慢性肛裂在临床疗效、术后疼痛及创面愈合时间方面并没有明显区别,在术后并发症与手术时间方面,肛裂切除联合内括约肌部分切断术优于改良纵切横缝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改良
纵切
横
缝
术
肛裂
切
除
内括约肌
部分
切断
术
慢性肛裂
并发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分段切断内括约肌加纵切横缝术治疗环状混合痔的临床疗效评价及术后肛门功能影响观察
被引量:
2
1
作者
唐菊
康进
赵希忠
李薇
杜勇军
杨军义
赵强
郝亮亮
何涛宏
周策
唐太春
陈敏
毛红
机构
成都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
四川省第二中医医院
出处
《中医药临床杂志》
2021年第8期1589-1592,共4页
基金
四川省科技支撑计划(2015sz0172)
科研能力提升“百人计划”(20-B05)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314019006)。
文摘
目的:探讨分段切断内括约肌加纵切横缝术治疗环状混合痔的临床疗效,同时观察其该术式对患者术后排便情况、肛门功能的影响。方法:将符合标准的140例环状混合痔患者随机分为2组,治疗组70例采用分段切断内括约肌加纵切横缝术治疗,对照组70例采用外剥内扎术治疗,比较2组患者术后7d、1月、3月大便顺畅程度,术后3个月肛管静息压、肛管最大收缩压、肛管功能长度及治愈率的临床疗效差异。结果:2组相比,治疗组排便更为顺畅,肛管静息压降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分段切断内括约肌加纵切横缝术治疗环状混合痔临床疗效好,并能有效预防术后排便困难,值得推广。
关键词
环状混合痔
分段切断内括约肌加纵切横缝术
肛门功能
Keywords
Circular mixed hemorrhoids
Segmental cutting of internal sphincter plus longitudinal section and transverse suture
Anal function
分类号
R266 [医药卫生—中医外科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纵切横缝加选择性内括约肌切除术预防环状混合痔术后肛门狭窄的临床观察
被引量:
14
2
作者
赵强
康进
陈朝晖
杨军义
毛红
赵希忠
唐平
李薇
机构
四川省第二中医医院
成都中医药大学
成都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
出处
《成都医学院学报》
CAS
2021年第1期57-60,共4页
文摘
目的观察采用纵切横缝加选择性内括约肌切除术治疗80例环状混合痔的临床疗效,以及其预防术后肛门狭窄的情况。方法选择2016年5月至2018年5月于四川省第二中医医院肛肠科住院的环状混合痔患者160例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治疗组(纵切横缝加选择性内括约肌切除术组)和对照组(外剥内扎术组)各80例,比较两组肛门狭窄评分、肛门括约肌功能、肛门通畅度及术后常见并发症等临床疗效。结果治疗组在术后肛门狭窄评分、排便通畅度及疼痛评分、出血情况、肛缘水肿方面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术后括约肌功能及治愈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治疗环状混合痔上,纵切横缝加选择性内括约肌切除术是一种能有效预防环状混合痔术后发生肛门狭窄的手术术式。
关键词
纵切
横
缝
加
选择性
内括约肌
切
除
术
环状混合痔
临床观察
Keywords
Longitudinal incision,transverse suture,and selective internal sphincter resection
Circular mixed hemorrhoids
Clinical observation
分类号
R657.18 [医药卫生—外科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改良纵切横缝术与肛裂切除联合内括约肌部分切断术治疗慢性肛裂的效果对比
3
作者
陈正升
机构
深圳远大肛肠医院肛肠科
出处
《当代医药论丛》
2023年第13期30-33,共4页
文摘
目的:对比分析改良纵切横缝术与肛裂切除联合内括约肌部分切断术治疗慢性肛裂的效果。方法:选取深圳远大肛肠医院2020年1月至12月收治的100例慢性肛裂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法分为两组,其中50例观察组患者采用改良纵切横缝术治疗,50例对照组患者采用肛裂切除联合内括约肌部分切断术治疗。观察对比两组的手术时间、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切口愈合时间及临床疗效。结果:观察组的临床总有效率为100.00%,与对照组的98.00%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因术中需要对切口进行部分缝合,所以手术时间要明显长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术后24 h的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分、术后创面愈合时间相比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术后的创面水肿程度总体轻于观察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术后的切口感染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术后不禁食不控便的情况下,改良纵切横缝术与肛裂切除联合内括约肌部分切断术治疗慢性肛裂在临床疗效、术后疼痛及创面愈合时间方面并没有明显区别,在术后并发症与手术时间方面,肛裂切除联合内括约肌部分切断术优于改良纵切横缝术。
关键词
改良
纵切
横
缝
术
肛裂
切
除
内括约肌
部分
切断
术
慢性肛裂
并发症
分类号
R574.8 [医药卫生—消化系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分段切断内括约肌加纵切横缝术治疗环状混合痔的临床疗效评价及术后肛门功能影响观察
唐菊
康进
赵希忠
李薇
杜勇军
杨军义
赵强
郝亮亮
何涛宏
周策
唐太春
陈敏
毛红
《中医药临床杂志》
2021
2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2
纵切横缝加选择性内括约肌切除术预防环状混合痔术后肛门狭窄的临床观察
赵强
康进
陈朝晖
杨军义
毛红
赵希忠
唐平
李薇
《成都医学院学报》
CAS
2021
14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3
改良纵切横缝术与肛裂切除联合内括约肌部分切断术治疗慢性肛裂的效果对比
陈正升
《当代医药论丛》
2023
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