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煤矿连采连充式胶结充填采煤技术与典型工程案例 被引量:48
1
作者 李永亮 路彬 +4 位作者 杨仁树 林海 徐斌 王树帅 刘晨辉 《煤炭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3期1055-1071,共17页
为了解决煤矿胶结充填开采成本高、充填工艺复杂、采充矛盾突出等问题,研发了可实现采充并行作业的连采连充采煤工艺,研究了不同配比充填材料的流动特性与龄期强度变化规律,提出了适应于不同煤层倾角的充填料浆井下混合与地面混合输送系... 为了解决煤矿胶结充填开采成本高、充填工艺复杂、采充矛盾突出等问题,研发了可实现采充并行作业的连采连充采煤工艺,研究了不同配比充填材料的流动特性与龄期强度变化规律,提出了适应于不同煤层倾角的充填料浆井下混合与地面混合输送系统,以及相应的工作面密实充填方法,形成了完善的连采连充式胶结充填采煤成套技术。研究了不同充填开采模式影响下,充填采煤过程采场围岩应力动态迁移规律;基于影响充填采场围岩变形的“三量”特征,提出了充填采场覆岩移动“三度”控制原则,即较快的充填速度、合理的采空区充实度与稳定的充填体强度。阐明了煤柱与充填体交替承载控顶机理,揭示了连采连充分步置换煤炭技术原理:煤柱与充填体交替承载控顶可保证稳定的充填空间,分步置换煤柱可保证充填材料具有合理的胶结固化时间,实现采煤和充填互不干扰,工作面可连续的开采和连续的充填,采充最大限度地平行作业,大幅提高胶结充填采煤效率。研究成果应用于内蒙古西部地区4个煤矿-生态园下采煤、复合顶板、处理固体废物、回收遗留大巷保护煤柱,并进行典型工程应用案例分析。现场试验结果表明:连采连充式胶结充填采煤技术在4个煤矿均取得了良好的工程应用效果,可有效控制岩层移动、高效置换遗留煤炭资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连采连充 胶结充填 应力迁移 交替承载 分步置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铅碲铜阳极泥处理工艺的改进 被引量:4
2
作者 董爱国 赵玉福 王魁珽 《中国有色冶金》 北大核心 2008年第3期30-33,43,共5页
针对国内某厂高铅碲铜阳极泥处理工艺改进进行了研究。通过电位控制分步置换分铜后液中的银和碲,银粉品位由原来的99%提高到99.95%;通过碱浸脱铅碲-二次水溶液氯化-控制电位还原,海绵金粉品位由原来的96%~97%提高到99.99%。
关键词 高铅碲铜阳极泥 电位控制 分步置换 还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氯盐体系处理湿法炼锌浮选银精矿试验研究 被引量:7
3
作者 牛勤学 周冲冲 郭宁 《中国有色冶金》 CAS 2018年第3期38-42,共5页
研究了氯盐体系浸出湿法炼锌浮选银精矿及分步置换银、铅、铜的工艺技术条件。研究表明,采用NaCl-HCl-CaCl_2体系浸出湿法炼锌浮选银精矿,银、铅、铜的浸出率分别可达97%、96%、65%以上,用锌粉分步置换可得到含银47%以上的银绵,含铜23%... 研究了氯盐体系浸出湿法炼锌浮选银精矿及分步置换银、铅、铜的工艺技术条件。研究表明,采用NaCl-HCl-CaCl_2体系浸出湿法炼锌浮选银精矿,银、铅、铜的浸出率分别可达97%、96%、65%以上,用锌粉分步置换可得到含银47%以上的银绵,含铜23%以上的铜绵,含铅48%以上的铅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浮选银精矿 氯盐体系 浸出 分步置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短壁联采密实充填安全高效开采关键技术及实践
4
作者 孙川 张京超 +1 位作者 于静波 牛宝民 《煤炭科学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S02期205-211,共7页
为安全高效回收"三下"压覆资源,孙村煤矿在借鉴旺格维力采煤技术的基础上,针对"三下"压煤和遗留煤柱开采、回收困难问题,采用现场调研、文献检索、室内试验、理论分析、数值模拟、现场探测等综合手段,提出了短壁连... 为安全高效回收"三下"压覆资源,孙村煤矿在借鉴旺格维力采煤技术的基础上,针对"三下"压煤和遗留煤柱开采、回收困难问题,采用现场调研、文献检索、室内试验、理论分析、数值模拟、现场探测等综合手段,提出了短壁连采密实充填开采技术,建立了短壁连采无充填和密实充填时顶板及关键层破断力学模型,获得了工作面开采上覆岩层运动特征及地表移动沉降规律,为短壁连采密实充填开采技术应用提供理论指导。在分析不同开采阶段覆岩对煤柱和充填体加载作用基础上,建立短壁连采密实充填相邻工作面围岩失稳力学模型,结合数值模拟研究,得到了短壁连采密实充填工作面围岩变形及应力迁移规律。提出了支巷及联络巷宽度、支巷支护参数、充填体强度等关键参数设计方法,设计了具有"采充平行-分步置换"特点的短壁连采密实充填系统,研发了以水泥、粉煤灰和矸石颗粒为主料的高强快凝环保充填材料,提出了节能高效的巷道式自流漫灌充填技术及工艺,为实施短壁连采密实充填开采技术提供了保障。以孙村煤矿地质条件为背景,对短壁连采密实充填技术进行工业性试验,提出相应的综合支护技术和管理措施,并对煤体-充填体应力、锚杆索受力、顶板离层量及巷道移近量进行在线监测。巷道服务期间围岩稳定性好,地表沉降量小,经济和社会效益均十分显著,实现对"三下"压煤和遗留煤柱的安全高效回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联采密实充填 采充平行 分步置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