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不同施氮量下一次与分次施氮对大豆土壤微生物数量及酶活性的影响 被引量:15
1
作者 严君 韩晓增 +2 位作者 王树起 李晓慧 朱巍巍 《水土保持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3期150-154,共5页
采用框栽试验方法,研究不同施氮量下一次和分次施氮对种植大豆土壤中微生物的数量、组成,土壤酶活性及大豆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细菌占绝对优势,细菌数量的变化决定微生物总数量的变化。不同施氮量下一次和分次施氮土壤细菌、微生物总... 采用框栽试验方法,研究不同施氮量下一次和分次施氮对种植大豆土壤中微生物的数量、组成,土壤酶活性及大豆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细菌占绝对优势,细菌数量的变化决定微生物总数量的变化。不同施氮量下一次和分次施氮土壤细菌、微生物总数量均随着施氮量的增加而下降;相同施氮量下,除225 kg/hm2水平外,分次施氮土壤微生物总数量分别较一次施氮各处理土壤微生物总数量增加了30.3%和6.3%;而生物多样性指数则是一次施氮均高于分次施氮各处理。一次施氮土壤脲酶和转化酶活性的均随着施氮量的增加呈先增加后下降的变化趋势,而分次施氮方式下,土壤脲酶和转化酶活性则随着施氮量的增加而增加;相同施氮量下,分次施氮土壤脲酶和转化酶活性均高于一次施氮各处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壤微生物 脲酶 转化酶 一次 分次施氮 大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水分模式分次施氮对水稻根际土壤微生物生态效应的影响 被引量:13
2
作者 马维娜 杨京平 汪华 《浙江大学学报(农业与生命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2期184-189,共6页
研究了3种水分模式(干旱交替型,浅水层连续灌溉型和控水模式)及分次施氮条件下,施氮对水稻根际土壤微生物生态效应的影响,结果表明水稻根际土壤微生物生态效应,不仅仅受到水分条件和施氮的影响,还受到水分条件和施氮的交叉影响.氮素因... 研究了3种水分模式(干旱交替型,浅水层连续灌溉型和控水模式)及分次施氮条件下,施氮对水稻根际土壤微生物生态效应的影响,结果表明水稻根际土壤微生物生态效应,不仅仅受到水分条件和施氮的影响,还受到水分条件和施氮的交叉影响.氮素因子一般在水稻生长的分蘖期就对水稻根际土壤微生物生态效应有显著影响,到孕穗期,水分条件开始起作用,在成熟后期,水稻不仅受到水分条件和施氮的影响,同时还受到水分条件和施氮的交叉作用影响.这说明在分次施氮的施肥模式下,施氮对水稻根际土壤微生物的生态效应保持一定的持续作用,而水分条件对土壤微生物的生态效应也需要一定的时间才能起作用.同时在水稻生长周期内的各个时期,水稻根际土壤微生物生物量碳与根际土壤酶等变化并不完全一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分次施氮 水稻根际 水分模式 微生物 生态效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果实膨大期分次施氮对苹果氮素吸收利用及土壤累积动态的影响 被引量:6
3
作者 彭玲 王芬 +3 位作者 田歌 于波 葛顺峰 姜远茂 《水土保持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5期287-291,297,共6页
以6a生苹果为试材,采用^(15) N同位素示踪技术,研究了果实膨大期等氮量分次(1次,2次,8次)追施N肥对^(15) N-尿素吸收、利用、损失及0—60cm土层氮素累积动态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果实的膨大,植株新生器官(叶片、新梢和果实)Ndff值以8... 以6a生苹果为试材,采用^(15) N同位素示踪技术,研究了果实膨大期等氮量分次(1次,2次,8次)追施N肥对^(15) N-尿素吸收、利用、损失及0—60cm土层氮素累积动态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果实的膨大,植株新生器官(叶片、新梢和果实)Ndff值以8次施氮处理最高,1次施氮处理最低;果实成熟期,8次施氮处理^(15) N吸收量分别是2次和1次施氮处理的1.61倍和2.10倍;植株营养器官和生殖器官^(15) N分配率均以8次施氮处理最高,1次施氮处理最低;随时间推移,8次施氮处理0—60cm土层^(15) N残留量逐渐高于2次和1次施氮处理,且主要集中在0—40cm土层;在果实成熟期,8次施氮处理^(15) N肥料利用率为17.65%,显著高于2次(10.99%)和1次施氮处理(8.37%),而^(15) N损失率为47.54%,显著低于2次(59.05%)和1次施氮处理(67.92%)。综合考虑,果实膨大期8次施氮处理效果最佳,可使氮肥在树体需肥的关键期充分发挥作用,能显著降低氮肥损失,保证稳定充足氮素供应,提高氮素利用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苹果 分次施氮 ^15 N-尿素 素吸收 素损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肥力稻田分次施氮对氮素淋失的影响 被引量:18
4
作者 金洁 杨京平 《水土保持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3期98-101,共4页
通过自行设计的渗漏计研究在控水灌溉条件下稻田不同氮肥处理氮素淋失的动态规律,结果表明:在水稻整个生育期间,渗漏水中铵态氮、硝态氮保持较低的浓度,均小于1mg/L,但对硝态氮而言,仍是氮素淋失的主要类型。从总的趋势来看,渗漏水中氮... 通过自行设计的渗漏计研究在控水灌溉条件下稻田不同氮肥处理氮素淋失的动态规律,结果表明:在水稻整个生育期间,渗漏水中铵态氮、硝态氮保持较低的浓度,均小于1mg/L,但对硝态氮而言,仍是氮素淋失的主要类型。从总的趋势来看,渗漏水中氮素浓度随施肥量增加而增加。每次施肥后,不同处理渗漏水中的NO3--N浓度均表现为短期内迅速上升、后期逐渐下降的趋势,其中NH4+-N浓度与NO3--N消长规律相似,但表现出峰值超前的特征。各小区渗漏计中NH4+-N、NO3--N及TN累积渗漏量与施肥量之间存在显著相关性,R2分别达到0.933*,0.984**和0.982**。另外从环境和经济角度考虑,建议在土壤质地粘重、基础肥力较高的水稻土施肥量控制在75~150kg/hm2为宜,控制氮素淋失主要时期为施肥后一周内,特别在基肥施后尤为关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肥力稻田 分次施氮 素淋失 影响因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旱地麦田分次施氮、施肥水平及肥料品种对产量的影响 被引量:3
5
作者 马爱平 王娟玲 +2 位作者 靖华 王裕智 崔欢虎 《陕西农业科学》 2009年第6期3-5,共3页
在山西临汾采用小区试验法研究了旱地麦田分次施氮、施肥水平及不同肥料品种对小麦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在降水正常年型条件下,中、高施肥水平的分次施氮(氮素底施与追施相结合)与一次施氮(氮素全部底施)的产量间无差异,但其产量为氮素... 在山西临汾采用小区试验法研究了旱地麦田分次施氮、施肥水平及不同肥料品种对小麦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在降水正常年型条件下,中、高施肥水平的分次施氮(氮素底施与追施相结合)与一次施氮(氮素全部底施)的产量间无差异,但其产量为氮素50%底施>70%底施>100%底施;不同肥料品种的中、高施肥水平的产量均值不存在差异;分次施氮、一次施氮及不同肥料品种的各施肥水平处理间存在差异,均随施肥水平(N0P0-N202.5P162)的提高其产量在增加。该项研究为旱地小麦施肥模式提供了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旱地 麦田 分次施氮 肥水平 产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施肥
6
《麦类文摘》 1995年第4期54-55,共2页
W952889 冬小麦对分次施氮的反应[刊,捷]/Kan-dera Martin//Agrochemia.-1993,33(9).-228~231,225[1994,(12),106]W952890 分期施氮及前作在冬小麦产量形成中的作用[刊,俄]1994,(1).-11~15[1994,(10),148]W952891 冬小麦品种对氮肥和... W952889 冬小麦对分次施氮的反应[刊,捷]/Kan-dera Martin//Agrochemia.-1993,33(9).-228~231,225[1994,(12),106]W952890 分期施氮及前作在冬小麦产量形成中的作用[刊,俄]1994,(1).-11~15[1994,(10),148]W952891 冬小麦品种对氮肥和抑制剂配合施用的反应[刊,捷]/Jureková,Z.…//Rostl.vyroba.-1993,39(7).-613~618[1994,(11),159]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冬小麦品种 配合 分次施氮 抑制剂 反应 分期 产量形成 长期 春小麦栽培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