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938篇文章
< 1 2 247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黄海獐子岛角叉菜属和马泽藻属的形态观察与系统发育分析
1
作者 黄冰心 王利春 +1 位作者 刘金梅 丁兰平 《天津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35-41,共7页
角叉菜属(Chondrus)和马泽藻属(Mazzaella)均隶属于杉藻科(Gigartinaceae),亲缘关系较近且形态相似.本研究通过形态学观察和基于rbcL序列的系统发育分析,对采自我国辽宁獐子岛的这2个属的样品进行分类鉴定.形态学结果显示,几个样品的外... 角叉菜属(Chondrus)和马泽藻属(Mazzaella)均隶属于杉藻科(Gigartinaceae),亲缘关系较近且形态相似.本研究通过形态学观察和基于rbcL序列的系统发育分析,对采自我国辽宁獐子岛的这2个属的样品进行分类鉴定.形态学结果显示,几个样品的外形结构相近,不容易区分.基于rbcL序列的系统发育分析结果显示,样品20180809008与日本马泽藻Mazzaellajaponcia聚为具有较高自展支持值的分支(NJ=96,ML=97,MP=96),序列间相似度为99.47%,碱基遗传距离为0,即样品与日本马泽藻的亲缘关系较近;样品20180809035和20180809035B与日本角叉菜Chondrus nipponicus Yendo聚为一支,自展支持值均较高(NJ=96,ML=97,MP=95),序列间相似度为99.41%,碱基遗传距离为0,即样品与日本角叉菜的亲缘关系较近.综上,样品分别鉴定为日本马泽藻和日本角叉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杉藻科 角叉菜属 马泽藻属 形态学 RBCL 系统发育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超临界流体萃取-气相色谱质谱分析白术挥发性成分指纹谱图谱和系统聚类分析
2
作者 王聪 《化学研究与应用》 北大核心 2025年第7期2045-2050,共6页
采用超临界流体萃取-气相色谱/质谱法(SFE-GC/MS)测定了4个不同产地的13个白术样品,按试验选定的最佳条件:萃取温度30℃,萃取压力15 MPa,静态萃取25 min,动态萃取15 min,进行超临界流体萃取分离,所得萃取物收集于甲醇1mL。色谱分离采用H... 采用超临界流体萃取-气相色谱/质谱法(SFE-GC/MS)测定了4个不同产地的13个白术样品,按试验选定的最佳条件:萃取温度30℃,萃取压力15 MPa,静态萃取25 min,动态萃取15 min,进行超临界流体萃取分离,所得萃取物收集于甲醇1mL。色谱分离采用HP-5ms石英毛细管色谱柱和在50~220℃之间程序升温模式;质谱测定采用电子轰击(EI)离子源,质荷比(m/z)50~500内进行扫描。所得总离子流色谱图中近50个色谱峰,选择保留时间在19~51 min以内的13个共有峰作为考察对象,选择保留时间为31.595min的苍术酮为参考峰,计算共有峰的相对保留时间α和峰面积百分比S以及各样品与S5的S值的最大差值ΔS(max)%,并建立了13个样品的指纹图谱。根据GC-MS分析所得结果并与NIST 14谱库比对,对共有峰作出鉴定。通过Origin 2021软件,采用系统聚类分析法对所分析的13批次生晒白术样品的指纹图谱进行分类比较。应用指纹图谱对2个市售白术产品作了产地溯源和挥发性成分认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白术 超临界流体萃取 气相色谱/质谱法 指纹图谱 系统聚类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改进STPA的民机座舱压力控制系统安全性分析
3
作者 谭娜 马金亮 高源 《机械设计》 北大核心 2025年第9期130-136,共7页
民机座舱压力控制系统作为飞机的重要组成系统之一,关系着机身结构及机载人员的安全。针对民机座舱压力控制系统安全性分析缺乏精准定量分析方法的问题,为有效识别系统中的危险源,提出基于STPA-DEMATEL-ANP的安全性分析模型。模型根据... 民机座舱压力控制系统作为飞机的重要组成系统之一,关系着机身结构及机载人员的安全。针对民机座舱压力控制系统安全性分析缺乏精准定量分析方法的问题,为有效识别系统中的危险源,提出基于STPA-DEMATEL-ANP的安全性分析模型。模型根据系统理论过程分析(STPA)确定系统级危险,构建座舱压力控制系统的控制结构,并以此分析潜在的不安全控制行为并识别相关致因因素,采用决策试验和评价试验法(DEMATEL)及网络层次分析法(ANP)相结合的定量分析方法,对致因因素进行权重分析得到关键致因,为座舱压力控制系统的安全性分析提供支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安全性分析 系统理论过程分析 座舱压力控制系统 DEMATEL-ANP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石斛属灯笼组物种叶绿体基因组特征及系统发育分析 被引量:1
4
作者 陈育明 韦春怡 +3 位作者 张赛 黄思铭 兰思仁 李明河 《草地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5期1372-1386,共15页
为解析石斛属(Dendrobium)灯笼组(Section Densiflora)物种的叶绿体基因组特征及其系统发育关系,本研究采用高通量测序技术首次对该组的四角石斛(D.farmer)、角茎灯笼石斛(D.palpebrae)、具槽石斛(D.sulcatum)和球花石斛(D.thyrsiflorum... 为解析石斛属(Dendrobium)灯笼组(Section Densiflora)物种的叶绿体基因组特征及其系统发育关系,本研究采用高通量测序技术首次对该组的四角石斛(D.farmer)、角茎灯笼石斛(D.palpebrae)、具槽石斛(D.sulcatum)和球花石斛(D.thyrsiflorum)叶绿体基因组进行测序,利用生物信息学相关软件对其基因组进行组装、注释、图谱绘制以及序列特征分析,并构建石斛属42个物种(灯笼组10个)的系统发育树。结果显示:灯笼组物种叶绿体基因组全长范围为151717~160123 bp,总GC含量为37.1%~37.6%,共注释到129~133个基因;同时检测到46~63个简单重复序列(Simple repeat sequence,SSR)以及48~49个分散重复序列(Interspersed repetitive sequence,INE);蛋白编码基因的密码子偏好以A/U(T)结尾;灯笼组物种中的trnK^(UUU),atpF,rpoC,trnL^(UAA),clpP,rpl16等6个基因的编码区具有显著差异。系统发育树表明,灯笼组10个物种聚类为4个不同演化分支,传统形态学界定的灯笼组为非单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灯笼组石斛 叶绿体基因组 基因组比较 系统发育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玄参科植物叶绿体基因组特征及系统发育分析 被引量:1
5
作者 李斌 苏香萍 +4 位作者 刘畅 王玉兵 张勇洪 周超 徐青 《生物技术通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240-254,共15页
【目的】探究玄参科(Scrophulariaceae)叶绿体基因组(chloroplast DNA,cpDNA)的特征及其系统发育关系。【方法】对湖北玄参进行DNA测序,通过组装与注释获得了其叶绿体基因组序列,并从GenBank下载46条玄参科植物叶绿体基因组序列进行比... 【目的】探究玄参科(Scrophulariaceae)叶绿体基因组(chloroplast DNA,cpDNA)的特征及其系统发育关系。【方法】对湖北玄参进行DNA测序,通过组装与注释获得了其叶绿体基因组序列,并从GenBank下载46条玄参科植物叶绿体基因组序列进行比较分析。【结果】玄参科叶绿体基因组长度在142336-154710 bp,GC含量为37.7%-38.1%,展现出典型的四分体结构,其中大单拷贝区长度为83531-97103 bp,小单拷贝区为17375-18600 bp,反向重复区为13497-25695 bp。通过对玄参科叶绿体基因组成的比较,揭示了在进化过程中获得与丢失的模式。此外,共线性分析发现,玄参科叶绿体基因组排列较为保守,但也存在基因组重排事件。长重复序列分析结果显示,玄参科叶绿体基因组大多数是正向重复和回文重复;而简单重复序列分析则鉴定了117-156个SSR位点,其中以A/T组成的单核苷酸重复次数最多,占比高达85.50%-91.50%。通过相对同义密码子使用度(RSCU)分析,筛选出25个最优密码子,绝大部分以A/U结尾。分化时间分析表明,玄参科的共同祖先与近缘物种大约在70.5百万年前(MYA)分开,并在约52.4 MYA形成了一个单系分支,绝大多数玄参科物种出现在近50 MYA。【结论】玄参科叶绿体基因组虽具有相似的结构特征,但在其进化历程中,基因的获得与丢失以及基因组的重排现象亦有所发生。基于叶绿体基因组,构建了更为精细的玄参科系统发育树。此外,分化时间的研究表明,玄参科物种的快速分化主要发生在大约50百万年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玄参科 叶绿体基因组 序列特征 系统发育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金如意’山楂叶绿体基因组特征与系统进化分析
6
作者 林冉冉 王宏伟 +6 位作者 焦慧君 董肖昌 关秋竹 魏树伟 聂宗省 张玮玮 冉昆 《山东农业科学》 北大核心 2025年第8期24-34,共11页
本研究以‘金如意’山楂叶片为材料,利用Illumina高通量测序技术对其叶绿体基因组进行测序,对序列进行组装和分析,并对34种蔷薇科植物的叶绿体基因组进行系统进化分析。结果表明,‘金如意’山楂叶绿体基因组全长159655bp,GC含量36.65%,... 本研究以‘金如意’山楂叶片为材料,利用Illumina高通量测序技术对其叶绿体基因组进行测序,对序列进行组装和分析,并对34种蔷薇科植物的叶绿体基因组进行系统进化分析。结果表明,‘金如意’山楂叶绿体基因组全长159655bp,GC含量36.65%,包含一个87748bp的大单拷贝(LSC)区、一个19139bp的小单拷贝(SSC)区和一对26384bp的反向重复(IR)区;共编码130个基因,包括85个蛋白编码基因、37个tRNA基因和8个rRNA基因;共检测到264个SSR位点和57个重复序列,其中SSR位点大部分由A和T重复碱基组成;高频密码子(RSCU>1)有31个,其中以A/U结尾的有29个;与其他蔷薇科植物相比,金如意,山楂叶绿体基因组IR区边界相对保守。系统进化分析表明,‘金如意’山楂与大果山楂(Crataegus pinnatifida var.major)亲缘关系最近,属于大果山楂类型。研究结果可为山楂种质资源鉴定、遗传多样性研究和资源开发利用奠定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金如意’山楂 叶绿体基因组 系统进化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集成CSSOA-SVM的原油近红外光谱分析系统故障诊断方法
7
作者 刘克淳 陈夕松 胡云云 《石油炼制与化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7期147-152,共6页
为解决原油近红外(NIR)光谱分析系统在故障诊断中存在的高维特征、易陷入局部最优解和诊断精准度不足等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集成混沌麻雀搜索优化算法(CSSOA)优化支持向量机(SVM)模型参数寻优过程的CSSOA-SVM故障诊断方法,其克服SVM诊... 为解决原油近红外(NIR)光谱分析系统在故障诊断中存在的高维特征、易陷入局部最优解和诊断精准度不足等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集成混沌麻雀搜索优化算法(CSSOA)优化支持向量机(SVM)模型参数寻优过程的CSSOA-SVM故障诊断方法,其克服SVM诊断精度较差、传统麻雀搜索算法(SSA)易陷入局部最优的不足,而提升了收敛速率和分类能力;进而,结合AdaBoost学习框架集成多个CSSOA-SVM基分类模型,通过动态调整样本和基分类模型权重增强了模型对复杂故障模式的识别能力和模型稳定性。结果表明,集成CSSOA-SVM分类诊断模型对6种常见故障的诊断准确率达95.48%,相较传统方法在诊断准确率、模拟收敛速率和模型稳健性方面优势显著,为原油NIR光谱分析系统的故障诊断提供了有效解决方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原油近红外光谱分析系统 故障诊断 混沌麻雀搜索优化算法 支持向量机优化 集成学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Koopman算符理论在新型电力系统分析与控制中的应用与挑战
8
作者 郑乐 王子涵 +3 位作者 沈沉 徐式蕴 赵兵 李庚银 《中国电机工程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5期5881-5901,I0011,共22页
随着新型电力系统建设的不断深入、新能源电源的占比不断增加,电力系统的动态特性发生显著变化,传统预案式分析模式失配风险加剧。响应驱动式分析与控制模式是保障新型电力系统安全稳定运行的重要支撑。作为连接响应信息与复杂非线性系... 随着新型电力系统建设的不断深入、新能源电源的占比不断增加,电力系统的动态特性发生显著变化,传统预案式分析模式失配风险加剧。响应驱动式分析与控制模式是保障新型电力系统安全稳定运行的重要支撑。作为连接响应信息与复杂非线性系统动态特性的桥梁,Koopman算符使得基于量测数据分析复杂大电网特征成为可能,从而为响应驱动式分析与控制提供新的研究框架。该文首先对Koopman算符的概念、性质和计算方法进行归纳梳理;在此基础上,从电力系统感知、评估和控制3大应用场景出发,分类综述国内外学者的相关研究工作及关键技术评述,并分析Koopman算符应用的挑战;最后,结合响应驱动式分析与控制的特点和需求,重点阐述Koopman算符在响应驱动的新型电力系统安全稳定研究中的前景,对其应用场景进行展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Koopman算符 响应驱动 电力系统分析与控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小叶鹅耳枥叶绿体基因组特征及系统发育分析
9
作者 滕尧 郝自远 +5 位作者 杨加文 李嘉昱 陈彩霞 张小英 袁茂琴 李媛媛 《种子》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34-42,共9页
为了解小叶鹅耳枥遗传组成及其与近缘植物的系统关系,采用生物信息学方法并通过高通量测序技术对小叶鹅耳枥叶绿体基因组进行了测序和分析。结果表明,小叶鹅耳枥叶绿体基因组为四分体结构,长度为159401 bp,GC总含量36.42%,包含130个基因... 为了解小叶鹅耳枥遗传组成及其与近缘植物的系统关系,采用生物信息学方法并通过高通量测序技术对小叶鹅耳枥叶绿体基因组进行了测序和分析。结果表明,小叶鹅耳枥叶绿体基因组为四分体结构,长度为159401 bp,GC总含量36.42%,包含130个基因,其中有85个蛋白质编码基因、37个tRNA基因和8个rRNA基因,编码亮氨酸的密码子数量最多,同义密码子相对使用度(RSCU)大于1的密码子第三位碱基有较高的A/U偏好。共识别出72个简单重复序列位点,其中A/T碱基位点占绝大多数。鹅耳枥属植物叶绿体基因组的变异位点主要存在于大单拷贝区和小单拷贝区。系统发育分析结果表明,小叶鹅耳枥与天台鹅耳枥的亲缘关系最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叶鹅耳枥 叶绿体基因组 结构特征 系统发育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甘肃临洮地区绵羊捻转血矛线虫病流行情况及系统发育分析 被引量:1
10
作者 李永光 盖文燕 +3 位作者 郑小红 吴耀辉 雒和静 王筠茹 《中国草食动物科学》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106-112,共7页
本研究旨在探究甘肃临洮地区绵羊捻转血矛线虫病的流行及其遗传变异情况。通过饱和食盐水漂浮法,收集临洮县18个乡镇的绵羊粪便样品虫卵416份;利用PCR方法扩增捻转血矛线虫ITS-2基因并进行测序分析。通过生物信息学软件DNAStar7.1分析IT... 本研究旨在探究甘肃临洮地区绵羊捻转血矛线虫病的流行及其遗传变异情况。通过饱和食盐水漂浮法,收集临洮县18个乡镇的绵羊粪便样品虫卵416份;利用PCR方法扩增捻转血矛线虫ITS-2基因并进行测序分析。通过生物信息学软件DNAStar7.1分析ITS-2序列的碱基含量。同时,选择21条GenBank数据库公开的不同国家和地区的捻转血矛线虫ITS-2序列,利用MEGA-X软件构建ITS-2系统进化树,分析临洮县绵羊捻转血矛线虫的遗传变异情况。结果表明,416份样品中126份为捻转血矛线虫阳性,阳性率为30.29%;夏秋季节和冬春季节的感染率分别为36.05%和25.24%,差异极显著(P<0.01);幼龄羊(0~8月龄)和成年羊(9月龄以上)的感染率分别为31.95%和29.63%,差异显著(P<0.05)。序列分析结果显示,本研究获得的126条绵羊捻转血矛线虫的ITS-2序列长度均为232 bp,其一致性为100%,将其命名为Dingxi株。与不同国家和地区的捻转血矛线虫ITS-2序列的一致性为95.0%~100%。系统进化树结果显示,Dingxi株的ITS-2序列与来自印度(GenBank No.OM334845.1)、中国广东(GenBank No.KM586652.1)和爱尔兰(GenBank No.JF680983.1)的序列聚在一个分支上,其亲缘关系较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绵羊 捻转血矛线虫 ITS-2基因 系统进化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是只有人工智能——第三代互联网的系统分层分析框架 被引量:1
11
作者 郑作彧 《江海学刊》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156-162,共7页
新数字科技的几种当代研究取向,以人工智能为代表的新数字科技无疑是近年来最热门的话题之一,在学术界尤其受到重视。今天,学界各领域无不想方设法将研究主题靠向新数字科技,连一般世人偏见中应极为出世的宗教领域,都在尝试提出如“数... 新数字科技的几种当代研究取向,以人工智能为代表的新数字科技无疑是近年来最热门的话题之一,在学术界尤其受到重视。今天,学界各领域无不想方设法将研究主题靠向新数字科技,连一般世人偏见中应极为出世的宗教领域,都在尝试提出如“数字佛学”的构想。(1)仿佛当今学人若离各种人工智能议题不够近就会被整个现代世界排除掉似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系统分层分析框架 第三代互联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适用于两流体系统分析程序的相间换热模块研制
12
作者 杨博文 刘明旭 +1 位作者 葛莉 单建强 《原子能科学技术》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0期2289-2302,共14页
在核反应堆安全分析中,气液相间的质量和热量传递是决定程序计算两相准确性的关键因素,开发针对两流体系统程序的相间换热包具有广泛的工程应用和研究价值。通过深入分析目前国际上常用的反应堆系统分析程序和公开文献中的相间换热模型... 在核反应堆安全分析中,气液相间的质量和热量传递是决定程序计算两相准确性的关键因素,开发针对两流体系统程序的相间换热包具有广泛的工程应用和研究价值。通过深入分析目前国际上常用的反应堆系统分析程序和公开文献中的相间换热模型,在广泛调研和评估结果的基础上提出了一套新的相间换热包。相间换热包涵盖了流型图、界面浓度和相间换热关系式3个关键要素,流型图覆盖了包括泡状流、弹状流、环雾流、反弹状流、反环状流等流型。在界面浓度的确定上,根据流型的特点采取了不同的计算方法,并筛选出了合适的换热关系式用以计算换热系数。为了验证该换热包的准确性,将相间换热包与RELAP程序耦合,并通过大量稳态和瞬态实验进行对比验证。结果表明新开发的相间换热包能准确模拟相间换热过程,对FLECHTSEASET的蒸汽冷却子实验和气化子实验以及Bennett实验的预测优于RE-LAP的结果。本文结果可为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系统分析程序开发和优化提供一定的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相间换热 系统分析程序 反应堆热工水力分析 通用程序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贵州海桐叶绿体基因组特征及系统发育分析
13
作者 滕尧 杨加文 +5 位作者 何选泽 张小英 李嘉昱 陈彩霞 袁茂琴 彭熙 《江苏农业科学》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35-44,共10页
为了解贵州海桐(Pittosporum kweichowense)叶绿体基因组基本特征及系统发育关系,本研究基于Illumina高通量测序技术,采用生物信息学方法对序列进行组装,获得贵州海桐完整叶绿体基因组,并对其功能特征、密码子偏好性、简单重复序列、基... 为了解贵州海桐(Pittosporum kweichowense)叶绿体基因组基本特征及系统发育关系,本研究基于Illumina高通量测序技术,采用生物信息学方法对序列进行组装,获得贵州海桐完整叶绿体基因组,并对其功能特征、密码子偏好性、简单重复序列、基因组比对信息及系统发育关系等进行分析。结果表明,(1)贵州海桐叶绿体基因组呈典型的四分体结构,总长度为153582bp,其中大单拷贝区(LSC)为84944bp,小单拷贝区(SSC)为18740bp,此外还有2个长度为24949bp的反向重复序列区(IR),总GC含量为38.94%。(2)注释到130个基因,其中包括85个蛋白质编码基因、37个tRNA基因和8个rRNA基因。(3)共检测到25910个密码子,其中编码亮氨酸(Leu)的密码子数量最多,密码子第3位碱基有较高的A/U偏好性。(4)通过微卫星分析鉴定到44个简单重复序列(SSR)位点,且明显偏好使用A/T碱基。(5)海桐花属植物的叶绿体基因组IR/SC边界相对保守,变异主要存在于LSC。(6)系统发育分析结果显示,贵州海桐、昆明海桐(P.kunmingense)的亲缘关系最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贵州海桐 叶绿体基因组 结构特征 密码子偏好性 系统发育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数字技术支持的语文课堂互动分析系统的建构与应用
14
作者 申宣成 朱湘煜 《语文建设》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4期4-9,共6页
文章在梳理弗兰德斯互动分析系统相关研究的基础上,分析了其应用中存在的学科针对性弱、数据采集与处理烦琐、教学指导功能发挥不够三大问题。针对三大问题建构了数字技术支持的语文课堂互动分析系统:通过增加教师范读、学生朗读等五项... 文章在梳理弗兰德斯互动分析系统相关研究的基础上,分析了其应用中存在的学科针对性弱、数据采集与处理烦琐、教学指导功能发挥不够三大问题。针对三大问题建构了数字技术支持的语文课堂互动分析系统:通过增加教师范读、学生朗读等五项行为编码,增强对语文学科的适配性;利用语音转文字工具实现课堂实录自动化处理,通过iFIAS工具包自动生成矩阵图,简化数据收集和处理工作;运用DeepSeek生成详细的分析报告,形成“教师—AI—专家”三方协同的教研生态。将语文课堂互动分析系统应用于《朱德的扁担》教学,课例研究表明,该系统能精准定位问题并推动教师行为改进,但需要注意系统对不同学段和文体的适应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语文教研 课堂观察 语文课堂互动分析系统 数字技术 AI赋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飞凤山低中放固体废物处置场安全全过程系统分析研究进展
15
作者 陈运利 相秀娟 罗国洲 《辐射防护》 北大核心 2025年第S1期32-37,共6页
参照国际原子能机构(IAEA)安全导则SSG-23要求,在2019年至2023年开展了飞凤山处置场安全全过程系统分析研究。研究形成了适合飞凤山处置场的特征、事件和过程(FEPs)清单和评价景象,完成了处置场场址区域未来气候变化预测,构建了处置场... 参照国际原子能机构(IAEA)安全导则SSG-23要求,在2019年至2023年开展了飞凤山处置场安全全过程系统分析研究。研究形成了适合飞凤山处置场的特征、事件和过程(FEPs)清单和评价景象,完成了处置场场址区域未来气候变化预测,构建了处置场处置单元混凝土演变模型和地下水位长期动态模型,并给出了代表性核素在混凝土和原状土中迁移参数。该研究成果一方面作为我国制定安全全过程系统分析导则的一个试点,另一方面为其他近地表处置设施开展安全全过程系统分析研究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近地表处置 安全评价 安全全过程系统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联合二尖瓣修复术治疗中度缺血性二尖瓣反流疗效的系统评价和荟萃分析
16
作者 赵鹏英 常一轩 +4 位作者 金赛 关雅雯 谢思雨 卫治理 于存涛 《中国心血管杂志》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325-332,共8页
目的系统评价单独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CABG)与CABG联合二尖瓣修复术(MVr)治疗中度缺血性二尖瓣反流(IMR)的疗效。方法计算机检索中文数据库中国知网(CNKI)、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CBM)、万方(Wanfang Data)和维普(VIP),以及英文数据库... 目的系统评价单独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CABG)与CABG联合二尖瓣修复术(MVr)治疗中度缺血性二尖瓣反流(IMR)的疗效。方法计算机检索中文数据库中国知网(CNKI)、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CBM)、万方(Wanfang Data)和维普(VIP),以及英文数据库PubMed、Cochrane Library、Web of Science和Embase,检索时间范围自建库至2024年7月。检索有关单独CABG与CABG联合MVr治疗中度IMR疗效之间差异的随机对照试验(RCT)。文献的查找、阅读及筛选、数据的提取及纳入文献的质量评价工作,由两名研究者独立完成。采用Stata 17.0软件进行荟萃分析。结果最终纳入9项RCT,共计1559例IMR患者,其中单独CABG治疗患者976例,CABG联合MVr治疗患者583例。荟萃分析显示,CABG联合MVr治疗的IMR患者30 d全因死亡率低于单独CABG治疗(OR=0.26,95%CI:0.08~0.91,P=0.040)。CABG联合MVr治疗IMR患者的术后新发心房颤动(OR=2.23,95%CI:1.38~3.62,P=0.001)和脑卒中(OR=4.26,95%CI:1.58~11.47,P=0.004)风险高于单独CABG治疗。两组患者在呼吸系统并发症、肾功能不全、主要出血事件、伤口感染和心肌梗死方面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为P>0.05)。结论CABG同期行MVr能显著降低中度IMR患者的短期死亡率,但可能增加术后新发心房颤动和脑卒中的风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 二尖瓣修复术 缺血性二尖瓣反流 系统评价/荟萃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内源型社会组织与城市社区的系统互动式治理:基于政治系统分析的考察
17
作者 杨刚 《中国软科学》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79-88,共10页
城市社区是国家治理的基本单元,如何提升社区治理效能是实现国家治理现代化的现实基础。基于武汉市H社区的实地调研,发现生发于社区内部的内源型社会组织与社区之间基于共同理念和目标,进行有效的沟通、协商和博弈从而达成治理共识,形... 城市社区是国家治理的基本单元,如何提升社区治理效能是实现国家治理现代化的现实基础。基于武汉市H社区的实地调研,发现生发于社区内部的内源型社会组织与社区之间基于共同理念和目标,进行有效的沟通、协商和博弈从而达成治理共识,形成良好的互动合作治理模式。借用戴维·伊斯顿的政治系统分析模型,检视内源型社会组织与社区之间的互动博弈过程及运转逻辑,进而从微观层面揭示国家与社会的互动形态。研究发现:内源型社会组织与社区之间的系统互动在一定程度上打破了传统指令性的依附关系,两者之间在互联互动过程中重塑社区情感联结,在互动合作中实现功能互补共同生产公共服务,形成相互依赖的治理结构,提升社区治理效能。这为国家治理现代化背景下如何构建一种有效的政社合作治理实践和理论提供一种可能的理论视角,也为健全社会治理体系提供了有益的理论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内源型社会组织 城市社区 政治系统分析 系统互动治理 社区治理现代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栉江珧(Atrina pectinata)线粒体全基因组测定及系统发育分析
18
作者 刘丽静 李继姬 +1 位作者 董响丽 叶莹莹 《海洋与湖沼》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658-671,共14页
为了探究栉江珧(Atrina pectinata)线粒体全基因组结构特征及其在进化过程中的地位,采用高通量测序,测定了栉江珧线粒体全基因组序列,并对其基因进行了注释和分析。结果表明,栉江珧的线粒体基因组总长为16703 bp,共包含36个基因(12个蛋... 为了探究栉江珧(Atrina pectinata)线粒体全基因组结构特征及其在进化过程中的地位,采用高通量测序,测定了栉江珧线粒体全基因组序列,并对其基因进行了注释和分析。结果表明,栉江珧的线粒体基因组总长为16703 bp,共包含36个基因(12个蛋白质编码基因、22个tRNA基因和2个rRNA基因),缺少atp8基因,且所有基因都位于重链编码。比较碱基组成发现,基因组碱基表现出明显的AT偏移。此外我们基于线粒体12个蛋白质编码基因,利用最大似然法和贝叶斯法构建了52种贝类的系统发育树。结果显示,栉江珧与Pinna rudis聚为一支,同属于江珧科(Pinnidae),江珧科与牡蛎科(Ostreidae)构成姐妹群关系,共同划分到牡蛎目(Ostreida)。对江珧科所在的牡蛎目进行基因重排比较,发现江珧科的重排程度较高,而牡蛎科相对保守。研究结果可为深入理解栉江珧在双壳贝类进化中的位置提供分子证据,同时也为进一步研究其生物学特性提供了重要的基因组信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栉江珧 线粒体基因 基因重排 系统发育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马珂蛤线粒体全基因组测定及系统发育分析
19
作者 郑小旭 李继姬 +1 位作者 叶莹莹 董响丽 《浙江海洋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25年第3期185-196,共12页
为了明确帘蛤目马珂蛤总科的分类地位及系统发育中的关系,利用高通量二代测序技术,成功测定了马珂蛤的线粒体基因组全序列,并对其结构特征进行了深入分析,发现其基因组全长17290 bp,由36基因编码,包含12个蛋白质编码基因(PCGs,atp8缺失... 为了明确帘蛤目马珂蛤总科的分类地位及系统发育中的关系,利用高通量二代测序技术,成功测定了马珂蛤的线粒体基因组全序列,并对其结构特征进行了深入分析,发现其基因组全长17290 bp,由36基因编码,包含12个蛋白质编码基因(PCGs,atp8缺失),2个RNA基因,22个tRNA基因,并且所有基因都在“重”链上编码。对碱基含量分析发现T(40.02%)>A(24.89%)>G(22.42%)>C(12.57%),(A+T)含量高达64.91%,表明该物种具有较高的AT偏向性。选择马珂蛤科4个物种进行选择压力分析,发现所有PCGs都受到纯化选择。另外结合其他已公布的帘蛤目51个物种的12个蛋白质编码基因(protein-coding genes,PCGs)构建系统发育树。结果显示在马珂蛤科的分支中,马珂蛤与西施舌关系最密切,聚为一支,再与四角蛤蜊,中国蛤蜊聚在一起。这些分支节点的后验概率为1,Bootstrap值均为100,显示了较高的支持度。对马珂蛤科基因重排分析结果显示马珂蛤的基因排序与四角蛤蜊更为接近。研究的结果为马珂蛤系统发育规律提供了重要线索,同时也为后续马珂蛤的深入研究提供数据支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马珂蛤 马珂蛤科 线粒体基因组 系统发育分析 基因重排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黄精属植物叶绿体基因组系统发育与密码子使用偏好分析
20
作者 郑梦迪 陈斯琪 +1 位作者 尹念念 冯言熙 《江苏农业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9期1704-1713,共10页
为探索黄精属植物叶绿体基因组的进化、密码子选择倾向和相关影响要素。本研究利用MISA、IRscope、mVISTA等在线工具分析8种黄精属植物叶绿体基因组特征;利用CodonW 1.4.2、CUSP、Excel、MEGA11等软件进行密码子偏好性和系统发育分析。... 为探索黄精属植物叶绿体基因组的进化、密码子选择倾向和相关影响要素。本研究利用MISA、IRscope、mVISTA等在线工具分析8种黄精属植物叶绿体基因组特征;利用CodonW 1.4.2、CUSP、Excel、MEGA11等软件进行密码子偏好性和系统发育分析。结果表明,碱基A和碱基T组成的单核苷酸重复序列被频繁使用;叶绿体基因组界限稳定,区域组成差异小。密码子中GC含量从第1碱基位到第3碱基位递减,末位偏好碱基A或碱基U;叶绿体基因组中密码子的选择倾向受多因素共同作用,其中自然选择是主要原因。最终筛选出8种黄精属植物共有9个相同的最优密码子。系统发育研究结果揭示独花黄精和距药黄精与黄精属其他6种植物的关系较远。本研究结果为黄精属植物的系统发育分析提供了支持,并为黄精药材的鉴定、品种优化及遗传育种工作奠定了理论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精属 叶绿体基因组 密码子使用偏好 系统发育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247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