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灰色加性语言变量和灰色关联分析的网络安全风险评估方法 被引量:2
1
作者 沈利香 曹国 《计算机应用与软件》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9期110-113,共4页
提出一种基于灰色加性语言变量和灰色关联分析的网络安全多人评估模型。首先在灰色模糊数中将语言变量融入其模部形成灰色语言变量,并界定灰色加性语言变量间的运算法则及其距离公式,在此基础上利用灰色关联分析构建网络安全多人评估模... 提出一种基于灰色加性语言变量和灰色关联分析的网络安全多人评估模型。首先在灰色模糊数中将语言变量融入其模部形成灰色语言变量,并界定灰色加性语言变量间的运算法则及其距离公式,在此基础上利用灰色关联分析构建网络安全多人评估模型。仿真示例验证了模型的可行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网络安全 灰色加语言变量灰色关联分析 移动银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阅读教学语言特点论析 被引量:3
2
作者 张正君 《语文建设》 北大核心 2007年第3期29-30,共2页
阅读教学语言大致可以分为分析性语言和赏折性语言两种。分析性语言主要运用于非文学作品教学,赏析性语言主要运用于文学作品的教学。在阅读教学中,合理运用这两种教学语言,对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和阅读品质,提高阅读教学质量有着重... 阅读教学语言大致可以分为分析性语言和赏折性语言两种。分析性语言主要运用于非文学作品教学,赏析性语言主要运用于文学作品的教学。在阅读教学中,合理运用这两种教学语言,对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和阅读品质,提高阅读教学质量有着重要意义。本文就此管窥蠡测,以求教于同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阅读教学 语言特点 文学作品教学 分析性语言 教学语言 阅读品质 阅读兴趣 教学质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英语所有格进化过程中的逆向机制探析 被引量:2
3
作者 程先富 《山东外语教学》 2005年第5期45-48,共4页
英语的进化过程是逐步由综合性语言向分析性语言演变的过程,但现代英语中某些逆向演进的语言成分在使用中有不断扩大的趋势.本文通过对综合性手段N's+NP及分析性手段Ofstructure的比较,探讨英语所有格演化过程中的三种制约机制:分... 英语的进化过程是逐步由综合性语言向分析性语言演变的过程,但现代英语中某些逆向演进的语言成分在使用中有不断扩大的趋势.本文通过对综合性手段N's+NP及分析性手段Ofstructure的比较,探讨英语所有格演化过程中的三种制约机制:分析性进化趋向、与谈话人接近的象似性原则、信息性原则,探索现代英语发展中的逆向驱动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综合语言 分析性语言 分析进化趋向 象似形原则 信息原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汉语语法特点研究的回顾与思考 被引量:2
4
作者 崔应贤 张爱琴 《河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1991年第2期82-88,共7页
汉语语法特点的认识研究,是自1898年《马氏文通》问世以来我国语法学家着力探求的一个带根本性的课题。汉语语法学史每一个阶段出现的新的理论方法、总的趋势动向,无一不牵涉研究对象的特点问题。同样,其中的是非曲直、得失功过,也都与... 汉语语法特点的认识研究,是自1898年《马氏文通》问世以来我国语法学家着力探求的一个带根本性的课题。汉语语法学史每一个阶段出现的新的理论方法、总的趋势动向,无一不牵涉研究对象的特点问题。同样,其中的是非曲直、得失功过,也都与人们对汉语特点把握得正确与否直接相关。时值如今,正如陈望道先生指出的那样:“汉语有汉语自己的文法特点,我们在这些特点方面工作做得尚不能令人满意。”(《文法简论》13页)因此,总结回顾有关这项研究的特征风貌,整理各家林林总总的诸多观点看法,思辨评析其成就经验,无疑有着实际的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汉语特点 分析性语言 观点看法 文法 汉语语法学史 重要 语言运用 造句法 语法手段 名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英语中承上启下的连接纽带
5
作者 尤正明 《上海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3年第3期120-124,共5页
文章着重阐述人们往往忽略的一些英语中承上启下的连接纽带。英语中承上启下的连接纽带除了人们熟悉的连接性副词或连接性状语外,还有很多其他手段,有词汇手段,其中包括同义词、反义词、上下义词;有句法手段,其中包括前置、省略、重复... 文章着重阐述人们往往忽略的一些英语中承上启下的连接纽带。英语中承上启下的连接纽带除了人们熟悉的连接性副词或连接性状语外,还有很多其他手段,有词汇手段,其中包括同义词、反义词、上下义词;有句法手段,其中包括前置、省略、重复、被动语态、排比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英语 分析性语言 承上启下作用 句法 词汇 省略 被动语态 排比 语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前置、后置与强调——漫谈英语语序 被引量:1
6
作者 宋渭澄 《外语研究》 1987年第2期55-60,共6页
英语是一种分析性语言,词尾变化比较简单,而语序十分重要。如在“The man kill-ed the tiger”和“The tiger killed the man”两个句子中,尽管所用词一样,由于语序不同,意思完全相反。在英语中,语序除了具有区别主语和宾语(如上例)的作... 英语是一种分析性语言,词尾变化比较简单,而语序十分重要。如在“The man kill-ed the tiger”和“The tiger killed the man”两个句子中,尽管所用词一样,由于语序不同,意思完全相反。在英语中,语序除了具有区别主语和宾语(如上例)的作用,还具有区别直接宾语和间接宾语、逻辑主语和逻辑谓语的作用。除此以外,它还有表示某种感情色彩或文体效果的功能。所以有目的地调整某一词语或词组在句中的位置是英语语法上的一种十分有效的强调方法。语法学家普遍认为句首和句末是句中的重要位置。句首之所以重要是因为列在句首的词语最先映入眼帘,是给予读者的第一信息。这第一信息往往能起到先入为主的作用,从而引起读者的注意,并留下较深的印象。句末之所以重要则是因为句末的词语最后读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英语语序 前置 英语语法 直接宾语 句子 后置 逻辑主语 分析性语言 逻辑谓语 文体效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德语词序浅析 被引量:2
7
作者 张烈材 《外国语文》 1980年第2期56-61,73,共7页
同汉语相比较,德语的词序要灵活、自由得多。这是因为汉语是分析性语言,句子中的词与词之间的关系,主要通过词序或虚词来表示。德语则属综合性语言,它具有词形变化的特性,词在句中的语法作用以及相互间的关系,主要通过词形变化来表示,... 同汉语相比较,德语的词序要灵活、自由得多。这是因为汉语是分析性语言,句子中的词与词之间的关系,主要通过词序或虚词来表示。德语则属综合性语言,它具有词形变化的特性,词在句中的语法作用以及相互间的关系,主要通过词形变化来表示,词序只起辅助作用。因此德语词序就不如汉语那样固定。 但这并不是说德语词序就可以随意改变,不受任何规则的制约。在“Ich frage dich”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词序 德语 词形变化 分析性语言 综合语言 语法作用 汉语 辅助作用 词与词 虚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