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6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越障机器人运动学分析与仿真 被引量:2
1
作者 蔡改贫 吴光华 欧阳田 《江西有色金属》 2008年第1期43-47,共5页
根据工业回转窑内部窑衬的障碍物形状,研制了4个行星轮单独驱动的越障机器人,在进行合理的简化与假设后,将越障过程分成了5个阶段,建立了各个阶段的运动学方程,利用MATLAB对各个越障阶段进行了运动学的计算机仿真,并分析了行星轮有关机... 根据工业回转窑内部窑衬的障碍物形状,研制了4个行星轮单独驱动的越障机器人,在进行合理的简化与假设后,将越障过程分成了5个阶段,建立了各个阶段的运动学方程,利用MATLAB对各个越障阶段进行了运动学的计算机仿真,并分析了行星轮有关机构参数对机器人越障运动学的影响,验证了越障运动学理论分析的结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机器人 越障 行星轮 运动学分析与仿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足球运动中的头球射门分析与仿真
2
作者 邓成 姜昱明 冯彩芬 《计算机工程与应用》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32期237-239,共3页
研究了一种基于人体运动生物力学分析的虚拟人头球射门的建模分析与仿真方法。以原地跳起正面头球为例对头球射门过程进行运动生物力学分析,把头球射门过程分解成屈膝、跳起、后仰、前倾、击球、落地六个步骤并逐一建立运动生物力学模型... 研究了一种基于人体运动生物力学分析的虚拟人头球射门的建模分析与仿真方法。以原地跳起正面头球为例对头球射门过程进行运动生物力学分析,把头球射门过程分解成屈膝、跳起、后仰、前倾、击球、落地六个步骤并逐一建立运动生物力学模型;最后利用这些力学模型进行仿真实验,仿真结果表明了此方法的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运动生物力学 虚拟人 足球 头球 分析与仿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应用MATLAB通信工具箱的频率合成器系统分析与仿真
3
作者 汤万刚 袁晓 +1 位作者 王正勇 晏平华 《中国测试技术》 CAS 2005年第1期92-94,共3页
介绍了MATLAB通信工具箱 ,针对通信系统仿真的特点 ,结合锁相环技术 ,给出了频率合成器的系统仿真模型 ,同时给出了系统仿真中的关键参数及设置参数的原理 ,结合仿真结果 。
关键词 MATLAB 通信工具箱 频率合成器 分析与仿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发射场云层激光反射特性分析与仿真
4
作者 王民钢 徐涛 《弹箭与制导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S6期221-224,共4页
运用激光雷达方程和米散射理论,采取高度规格化的信号处理方法,对不同高度、不同浓度和厚度的云层的激光反射特性进行了分析和仿真,实现了对云层的高度和厚度的判断。文中的研究结果对利用激光雷达进行气象观测,保证发射场的航天器、制... 运用激光雷达方程和米散射理论,采取高度规格化的信号处理方法,对不同高度、不同浓度和厚度的云层的激光反射特性进行了分析和仿真,实现了对云层的高度和厚度的判断。文中的研究结果对利用激光雷达进行气象观测,保证发射场的航天器、制导武器安全升空,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激光云高仪 云层的分类 云层激光反射特性 分析与仿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流星余迹通信自适应变速系统性能分析与仿真 被引量:2
5
作者 李新奎 李赞 +1 位作者 裴昌幸 蔡觉平 《计算机应用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2期597-599,602,共4页
为提高流星余迹通信的数据通过量,根据流星余迹通信信道的指数性衰落特性,提出了一种基于信噪比估计的自适应变速方法。该方法根据估计流星信道信噪比的变化情况,动态地改变系统的比特速率,实现自适应变速,从而有效提高了流星信道... 为提高流星余迹通信的数据通过量,根据流星余迹通信信道的指数性衰落特性,提出了一种基于信噪比估计的自适应变速方法。该方法根据估计流星信道信噪比的变化情况,动态地改变系统的比特速率,实现自适应变速,从而有效提高了流星信道利用率,实现数据的可靠传输。仿真结果表明,在相同信道条件下,该系统的数据通过量比固定速率传输系统提高2~4倍,是一种有效而可靠的通信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流星余迹通信 自适应变速 分析与仿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周边桁架可展开天线展开过程仿真方法 被引量:9
6
作者 李团结 张琰 段宝岩 《系统仿真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8期2081-2084,共4页
提出了一种基于虚拟样机技术的可展天线展开过程分析仿真方法。利用参数化建模技术建立各零部件的参数化模型;利用有限元分析软件通过模态分析来完成各个零部件的柔性体模型;利用系统动力学分析平台ADAMS将各零部件的模型组装成系统模型... 提出了一种基于虚拟样机技术的可展天线展开过程分析仿真方法。利用参数化建模技术建立各零部件的参数化模型;利用有限元分析软件通过模态分析来完成各个零部件的柔性体模型;利用系统动力学分析平台ADAMS将各零部件的模型组装成系统模型;然后将自制的摩擦学行为仿真程序或其他学科行为仿真程序嵌入系统模型中,实现可展天线的虚拟样机建模和展开过程的性能分析与仿真。给出的开发步骤和实例验证了该方法的可行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周边桁架 可展天线 展开过程 分析与仿真 建模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航天器用DC/DC变换器的建模仿真与研究 被引量:5
7
作者 雷卫军 李言俊 时娇健 《系统仿真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6期4286-4290,4295,共6页
分析了已应用在航天器上采用单端反激拓扑的DC/DC变换器基本工作原理,在此基础上,根据小信号平均建模的基本方法,对该DC/DC变换器进行小信号建模分析,得到了电压控制模式和电流控制模式下的传递函数。基于这种平均理论,通过Saber建立的... 分析了已应用在航天器上采用单端反激拓扑的DC/DC变换器基本工作原理,在此基础上,根据小信号平均建模的基本方法,对该DC/DC变换器进行小信号建模分析,得到了电压控制模式和电流控制模式下的传递函数。基于这种平均理论,通过Saber建立的模型,从电压、峰值电流、平均电流控制模式方面进行了阐述。并根据峰值电流控制模式方式建立了具体的仿真电路,进行了直流分析、瞬态分析以及交流小信号分析。实际电路的测试结果验证了建摸仿真的正确性,并给出了仿真及实际的波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DC/DC变换器 峰值电流模式控制 小信号建模分析与仿真 传递函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动车组运行能耗影响因素的量化分析 被引量:4
8
作者 吕希奎 孙培培 李永发 《铁道标准设计》 北大核心 2016年第6期23-28,共6页
动车组能耗对铁路运输成本具有重要影响,列车性能和运营状况是影响动车组运行能耗的主要因素。针对目前对于动车组能耗影响因素以定性分析居多,以大量数据分析为基础,以各CRH型动车组为实例,以计算机仿真技术为手段,分别设置不同的仿真... 动车组能耗对铁路运输成本具有重要影响,列车性能和运营状况是影响动车组运行能耗的主要因素。针对目前对于动车组能耗影响因素以定性分析居多,以大量数据分析为基础,以各CRH型动车组为实例,以计算机仿真技术为手段,分别设置不同的仿真环境,从坡道设计、曲线半径、车站分布、动车组质量和限速5个主要方面,定量分析各影响因素对动车组运行能耗的影响,得出各因素对能耗的重要度和灵敏度。实现动车组运行能耗影响因素的量化分析方法,解决由定性分析到定量分析的关键问题。为合理确定动车组能耗水平、优化高速铁路线路设计、高速铁路节能运营组织和宏观把握高速铁路节能方向提供了更为直观的参考和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速铁路 动车组 运行能耗 影响因素 分析与仿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代理与仿真技术的远程故障诊断系统 被引量:1
9
作者 韩彦岭 陈云 +1 位作者 曹守启 方明伦 《系统仿真学报》 CAS CSCD 2004年第9期1961-1965,共5页
从资源共享、知识集成的角度,探讨服务与诊断技术向远程化、智能化方向发展的必要性和涉及的问题,将多代理技术、仿真技术应用于远程服务与故障诊断研究领域。研究基于多代理的远程服务与故障诊断系统(RSFDS)的工作模式及体系结构,构建... 从资源共享、知识集成的角度,探讨服务与诊断技术向远程化、智能化方向发展的必要性和涉及的问题,将多代理技术、仿真技术应用于远程服务与故障诊断研究领域。研究基于多代理的远程服务与故障诊断系统(RSFDS)的工作模式及体系结构,构建基于多代理的RSFDS系统模型,包括概念模型和结构模型,详细论述面向服务与故障诊断的Agent功能结构及基于仿真技术的系统实现与应用策略,给出印刷机械设备远程服务与故障诊断应用实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故障诊断 多代理 分析与仿真 远程服务 决策空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变截面微阵列凹坑电解加工工艺研究
10
作者 肖成军 邝帅威 +3 位作者 李俊飞 王泽能 陈蔚丽 张永俊 《制造技术与机床》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164-170,共7页
针对电解加工腔镜吻合器上变截面阵列凹坑结构出现的一致性与加工稳定性问题,设计了纵向单口进液、纵向双口等压与不等压进液以及横向双口等压与不等压进液5种不同的供液方式,利用Fluent仿真软件对这5种供液方式进行建模与仿真分析,分... 针对电解加工腔镜吻合器上变截面阵列凹坑结构出现的一致性与加工稳定性问题,设计了纵向单口进液、纵向双口等压与不等压进液以及横向双口等压与不等压进液5种不同的供液方式,利用Fluent仿真软件对这5种供液方式进行建模与仿真分析,分析不同的供液方式对电解加工阵列变截面凹坑结构的影响,并进行试验验证。结果表明,横向双口等压进液方式可以显著地提高电解加工阵列变截面凹坑结构的轮廓精度、加工过程稳定性以及凹坑结构的一致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解加工 变截面阵列凹坑 供液方式 建模与仿真分析 一致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双十字阵的海上弹着点定位误差分析
11
作者 王世哲 李宗吉 +1 位作者 王平波 孙玉臣 《系统工程与电子技术》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3期839-847,共9页
海上弹着点位置测量是海上靶场舰炮武器精度试验中非常关键的一步,对加强靶场建设、提高部队战斗力具有重要意义。采用被动声探测技术,在单三元阵定位基础上进行布阵方式的改进,提出了一种基于双十字阵的海上弹着点定位方法,推导阐述了... 海上弹着点位置测量是海上靶场舰炮武器精度试验中非常关键的一步,对加强靶场建设、提高部队战斗力具有重要意义。采用被动声探测技术,在单三元阵定位基础上进行布阵方式的改进,提出了一种基于双十字阵的海上弹着点定位方法,推导阐述了定位原理,重点对三元阵定位与双十字阵定位做出了详细的误差分析与仿真。最终得出,在假设的理想算例情况下,基于双十字阵的弹着点定位方法的定位误差降低为单三元阵定位的4.66‰,更好地满足了海上弹着点定位需求,具有一定的应用价值与发展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海上弹着点定位 传感器阵列 双十字阵 水声被动定位 误差分析与仿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试验/计算混合模型的动力传动装置混合建模与仿真 被引量:4
12
作者 马炳杰 冯慧华 沈建平 《噪声与振动控制》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6期57-61,共5页
为实现高效率、高精度地进行针对复杂结构的动态分析,从子结构的基本思想出发,提出了采用试验模态分析与有限元分析相结合的混合仿真的构想,并在Virtual.Lab平台上实现了该方法。以基于试验测试的柴油机模型和基于有限元分析的传动箱模... 为实现高效率、高精度地进行针对复杂结构的动态分析,从子结构的基本思想出发,提出了采用试验模态分析与有限元分析相结合的混合仿真的构想,并在Virtual.Lab平台上实现了该方法。以基于试验测试的柴油机模型和基于有限元分析的传动箱模型为例进行验证,结果表明,该方法与组合级的动力传动装置有限元计算精度基本一致,但规模和效率却远远优于后者。因而,该方法能用较少的计算次数和较短的时间得到较精确的动特性参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振动与波 柴油机 传动箱 有限元法 模态分析:混合建模与仿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惯性导航系统水平误差对静电陀螺监控器的影响 被引量:5
13
作者 翁海娜 庄良杰 +1 位作者 李滋刚 王承文 《中国惯性技术学报》 EI CSCD 1998年第4期95-98,共4页
本文通过对监控器的工作原理进行分析,研究了惯导系统水平误差对监控器精度的影响关系,并对它们之间的误差关系进行了分析与仿真。误差分析与仿真表明,要保证监控器的精度优势,必须提高其水平基准精度。
关键词 惯性导航系统 静电陀螺监控器 误差分析与仿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速铁路进站节能坡设计方法研究 被引量:3
14
作者 吕希奎 李永发 孙培培 《铁道标准设计》 北大核心 2016年第9期42-48,共7页
在线路纵断面的设计中引入节能坡设计理念,对优化线路纵断面设计、降低牵引能耗值和节省运营支出具有重要意义。根据高速铁路的特点,提出高速铁路进站节能坡的设计方法和计算算法,给出计算流程,确定各影响参数的约束条件。开发进站节能... 在线路纵断面的设计中引入节能坡设计理念,对优化线路纵断面设计、降低牵引能耗值和节省运营支出具有重要意义。根据高速铁路的特点,提出高速铁路进站节能坡的设计方法和计算算法,给出计算流程,确定各影响参数的约束条件。开发进站节能坡设计程序模块,实现多参数化的进站节能坡设计。在此基础上,采用计算机仿真分析方法,对车站坡段坡度、车站中心至节能坡变坡点距离、动车组编组质量、进站制动力使用系数、节能坡进入初始速度5个主要影响因素进行计算和仿真分析,确定各因素对进站节能坡的影响程度,为进站节能坡的设计提供参考和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速铁路 进站节能坡 设计 影响因素 分析与仿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全模型的车辆工程环境
15
作者 胡立臣 兰小平 毛明 《计算机工程与设计》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8期2058-2060,2063,共4页
为了实现基于Web的车辆设计计算方法、模型、数据、经验、软件工具等资源共享与重用,提出基于流程树和产品结构树的产品全模型概念,并建立了基于全模型的用于支持车辆设计、分析、优化的工程环境。全模型分为成熟全模型和非成熟全模型,... 为了实现基于Web的车辆设计计算方法、模型、数据、经验、软件工具等资源共享与重用,提出基于流程树和产品结构树的产品全模型概念,并建立了基于全模型的用于支持车辆设计、分析、优化的工程环境。全模型分为成熟全模型和非成熟全模型,又可分为产品总体全模型、部件全模型、零件全模型。论述了全模型及其关联模型的内涵。给出了车辆工程环境体系结构、实现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全模型 车辆 分析与仿真 工程环境 关联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仿生纤毛微流量传感器及其制备方法 被引量:1
16
作者 李俊忠 廖晓波 +2 位作者 许世林 庄健 蔡勇 《光学精密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6期1968-1977,共10页
针对微流体流量测量难度大且精度不高的问题,本文基于压阻原理设计了一种悬臂梁结构的仿生纤毛微流量传感器。本文首先对比分析了现有热线式、压电式和压阻式微流量传感器的优缺点,基于压阻式传感器的应变与阻值之间呈现线性关系的优点... 针对微流体流量测量难度大且精度不高的问题,本文基于压阻原理设计了一种悬臂梁结构的仿生纤毛微流量传感器。本文首先对比分析了现有热线式、压电式和压阻式微流量传感器的优缺点,基于压阻式传感器的应变与阻值之间呈现线性关系的优点,选择压阻应变原理设计微流量传感器;其次,通过有限元数值分析方法确定了微流量传感器最佳仿生纤毛的阵列规模、直径、高度和悬臂梁长度等参数;然后,采用微液滴限制电沉积(Meniscus Confined Electrodeposition,MCED)方法制备了仿生纤毛阵列,并制作了微流量传感器;最后,通过自主设计的实验装置进行验证,结果表明,该传感器可以对大于0.4 m/s的微流速进行灵敏感应并准确测量,且传感器对流体流速测量的非线性误差为2.84%。该仿生纤毛应变式流量传感器在微流量测量领域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液滴限制电沉积 仿生纤毛微流量传感器 有限元分析与仿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