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99篇文章
< 1 2 5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分权制衡、协同联动”的高职院校内部治理改革与实践 被引量:3
1
作者 马杰 张俊平 邓子胜 《职业技术教育》 北大核心 2019年第5期11-15,共5页
建立现代大学制度、提升内部治理能力已成为高职院校实现内涵发展的重要路径选择。高职院校开展内部治理改革存在三种动因,其相互影响、共同作用。通过开展"分权制衡、协同联动"的内部管理改革,建立"决策、动力、运行、... 建立现代大学制度、提升内部治理能力已成为高职院校实现内涵发展的重要路径选择。高职院校开展内部治理改革存在三种动因,其相互影响、共同作用。通过开展"分权制衡、协同联动"的内部管理改革,建立"决策、动力、运行、保障、文化"五种机制,能够有效激发院校的办学活力,构建内生式发展机制,可为高职院校开展内部治理改革提供一种路径和实践样本。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职院校 内部治理 分权制衡 协同联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从分权制衡到社会制约:西方权力制约思想的范式转换 被引量:12
2
作者 周义程 《社会主义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1年第4期82-87,共6页
在政治学的知识图谱中,权力制约始终是一个无可回避的议题。从亚里士多德、波利比阿、西塞罗、洛克、孟德斯鸠到联邦党人,体现了以体制内的分权制衡来制约权力的思想套路之日渐成熟。托克维尔和达尔则睿智地体察到以权力制约权力的效能... 在政治学的知识图谱中,权力制约始终是一个无可回避的议题。从亚里士多德、波利比阿、西塞罗、洛克、孟德斯鸠到联邦党人,体现了以体制内的分权制衡来制约权力的思想套路之日渐成熟。托克维尔和达尔则睿智地体察到以权力制约权力的效能之有限性,倡导以体制外的社会力量来强化对权力的规约,从而实现了权力制约思想的范式转换。然而,只有实现体制内控制和体制外控制的有机整合,着力构建权力制约的复合模式,才能切实增强权力制约的针对性和实效性;只有坚持权力制约机制构建的人民性,才能正确把握制约权力的努力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权力制约 分权制衡 社会制约 范式转换 阶级属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权力制约协调机制”:中国对分权制衡理论的发展与创新 被引量:4
3
作者 王丛虎 李方 《领导科学》 北大核心 2011年第3Z期29-30,共2页
党的十七大报告指出:建立健全决策权、执行权、监督权既相互制约又相互协调的权力结构和运行机制。2009年,党的十七届四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党的建设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重申了这个重要问题。党中央提出的&qu... 党的十七大报告指出:建立健全决策权、执行权、监督权既相互制约又相互协调的权力结构和运行机制。2009年,党的十七届四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党的建设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重申了这个重要问题。党中央提出的"权力制约协调机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权力制约 分权制衡 十七大报告 行政分权 党的建设 大部门体制 新公共管理理论 政治与行政 官僚行政 行政实践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从三权分立到中立权:贡斯当分权制衡理论探微 被引量:2
4
作者 韩伟华 《学海》 CSSCI 北大核心 2012年第3期79-87,共9页
《论共和宪制在一大国之可能性》是贡斯当首部系统性的宪政专著作。在这部其生前未刊的早期手稿中,贡斯当在批判性地继承、发展了孟德斯鸠、卢梭、内克、西耶斯等人的分权制衡学说的基础上,提出了他最具独创性的中立权理论,从而为有效... 《论共和宪制在一大国之可能性》是贡斯当首部系统性的宪政专著作。在这部其生前未刊的早期手稿中,贡斯当在批判性地继承、发展了孟德斯鸠、卢梭、内克、西耶斯等人的分权制衡学说的基础上,提出了他最具独创性的中立权理论,从而为有效地解决立法权与行政权间的冲突与协调这个两难问题提供了一全新的视角。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贡斯当 分权制衡理论 中立权理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我国重点领域改革的分权制衡机制和政策建议 被引量:2
5
作者 蒲宇飞 《改革》 CSSCI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0期23-30,共8页
从长期看,只有不断深入推进体制改革与制度调整,才能有效化解压力。改革的着力点是解决制度中的刚性、软性、错配、缺失等环节的问题,根本的策略是建立分权制衡机制,即通过理性分权推动增长,通过有效制衡保持稳定,通过分权制衡创造持久... 从长期看,只有不断深入推进体制改革与制度调整,才能有效化解压力。改革的着力点是解决制度中的刚性、软性、错配、缺失等环节的问题,根本的策略是建立分权制衡机制,即通过理性分权推动增长,通过有效制衡保持稳定,通过分权制衡创造持久繁荣。具体路径则是增强所有制、科技创新、生态建设、社会治理、收入分配、城市化等方面的制度弹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全面深化改革 经济体制改革 分权制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制衡分权理论在美国宪政中的演变 被引量:3
6
作者 雷安军 《中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2013年第3期76-80,共5页
在殖民地时代,北美一度盛行混合政体理论,各殖民地宪法模仿英国宪法制度。美国独立前后,各州抛弃了英国的混合政体理论,根据纯粹分权理论来制定州宪法。建立在纯粹分权理论上的宪法制度在运行中出现问题,于是,各州又回到混合政体理论,... 在殖民地时代,北美一度盛行混合政体理论,各殖民地宪法模仿英国宪法制度。美国独立前后,各州抛弃了英国的混合政体理论,根据纯粹分权理论来制定州宪法。建立在纯粹分权理论上的宪法制度在运行中出现问题,于是,各州又回到混合政体理论,并从中发现了可以借鉴的制衡因素。在吸收了混合政体理论的制衡因素和纯粹分权理论的分权因素后,美国形成了制衡分权理论,并使之成为美国宪法的基础理论。制衡分权是美国宪法的基本原则之一,也是美国司法审查制度有效运行所依赖的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美国宪政 混合政体 纯粹分权 制衡分权 司法审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广东顺德大部制改革背景下构建分权制衡机制的实践 被引量:2
7
作者 吴韵曦 《领导科学》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2期8-9,共2页
在新一轮的行政体制改革过程中,地方政府要正确处理权力与监督的关系,建立健全决策权、执行权、监督权既相互制约又相互协调的权力结构和运行机制。佛山市顺德区作为广东省综合改革试验区,积极借鉴香港、新加坡的成功做法,探索合理... 在新一轮的行政体制改革过程中,地方政府要正确处理权力与监督的关系,建立健全决策权、执行权、监督权既相互制约又相互协调的权力结构和运行机制。佛山市顺德区作为广东省综合改革试验区,积极借鉴香港、新加坡的成功做法,探索合理的分权制衡机制,为县(市、区)政府构建权责一致、分工合理、决策科学、执行顺畅、监督有力的行政管理体制提供了有益经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分权制衡机制 佛山市顺德区 改革背景 广东省 大部制 实践 行政管理体制 地方政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把手分权后的权力制衡及监督机制探析 被引量:1
8
作者 张宏亮 《领导科学》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1期16-18,共3页
一把手分权的思想基础是分权制衡,这是西方国家政治体制普遍运用的重要法理。分权思想最早源于古希腊的亚里士多德。他认为"法治优于人治",主张将政府权力分解为讨论、执行、司法三个要素,而权力活动又应依法行使。一把手分权并非新规... 一把手分权的思想基础是分权制衡,这是西方国家政治体制普遍运用的重要法理。分权思想最早源于古希腊的亚里士多德。他认为"法治优于人治",主张将政府权力分解为讨论、执行、司法三个要素,而权力活动又应依法行使。一把手分权并非新规,我国从乡、县、省到国家部委层面都开展了一把手不直接分管人、财、物的试点,通常由纪委牵头,将"一把手不直接分管"与"末位表态制度"相结合,形成"副职分管、正职监管、集体领导、民主决策"的权力运行机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分权制衡 权力制衡 一把手 监督机制 国家政治体制 权力运行机制 亚里士多德 分权思想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分权制衡原则与公司组织机构的完善
9
作者 郭广辉 戎素云 《经济与管理》 1999年第1期34-36,共3页
关键词 公司组织机构 分权制衡原则 监事会 国有企业 国有独资公司 《公司法》 公司制改造 董事会 临时股东会 有限责任公司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分权制衡:公司法人治理结构的核心——对我国国企改革中公司法人治理结构的法理分析
10
作者 杜月秋 宋贻强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2年第3期90-93,共4页
国有股权的单一化和集中化是国有企业公司法人治理结构极不规范和完善的深刻根源 ,而缺乏有效的监督机制则又是其直接原因。国企公司化改造过程中首先必须调整国企的股权结构 ,平衡各股之间的利益关系 ,并确立完善的监督机制 。
关键词 公司 法人治理结构 分权制衡 国有企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关于在民主集中制中引入分权制衡机制的若干思考
11
作者 闫德民 《中共福建省委党校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12年第7期4-10,共7页
民主集中制是符合中国国情的科学、合理和有效率的制度,但在实践层面尤其是具体制度上存在着制度性的缺陷:缺失严密的权力制衡机制,权力过分集中成为一种久治不愈的痼疾。把分权制衡机制引入民主集中制,作为这一党和国家根本组织制度和... 民主集中制是符合中国国情的科学、合理和有效率的制度,但在实践层面尤其是具体制度上存在着制度性的缺陷:缺失严密的权力制衡机制,权力过分集中成为一种久治不愈的痼疾。把分权制衡机制引入民主集中制,作为这一党和国家根本组织制度和领导制度的重要补充,是有效克服这一缺陷的一个重要路径选择。引入分权制衡机制以健全和完善民主集中制,应把健全和完善党内民主制度体系结构、健全和完善领导班子权力结构、推进从威权型国家治理模式向宪政型国家治理模式转型作为着力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民主集中制 分权制衡 制度创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分权制衡”模式的不足及其完善——以哈贝马斯法的有效性理论为视角
12
作者 李小萍 《南昌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12年第2期90-95,共6页
分权制衡是宪法规范国家权力运行的模式,这一模式当今受到了法官造法和行政自我立法的挑战。新宪政论虽然看到了这些问题但没有提出完善的具体路径。根据哈贝马斯的法有效性理论,有效的宪法是主体间商谈的结果,是建制化的意见和意志形... 分权制衡是宪法规范国家权力运行的模式,这一模式当今受到了法官造法和行政自我立法的挑战。新宪政论虽然看到了这些问题但没有提出完善的具体路径。根据哈贝马斯的法有效性理论,有效的宪法是主体间商谈的结果,是建制化的意见和意志形成过程与非建制化的意见和意志形成过程相互结合的结果。由此,各种需要规范的事实力量就通过完全分散的、主体间的交往共识转化为宪法规范的对象,即宪法有效性可引导国家权力运行模式的完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宪法有效性 商谈论 分权制衡 哈贝马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地方政府国有资产监督模式优化研究——股权多元化趋势下基于分权制衡理论的思考
13
作者 杜玉英 《财会通讯(上)》 北大核心 2014年第4期29-31,共3页
一、引言我国通过对国有资产监督模式的不断探索,基本确立了中央政府和地方政府分别代表国家履行出资人职责,享受所有者权益。根据这一基本模式,地方政府也相继建立了国资委及机构,专门对国有资产进行监督。同时也明确了政府通过国... 一、引言我国通过对国有资产监督模式的不断探索,基本确立了中央政府和地方政府分别代表国家履行出资人职责,享受所有者权益。根据这一基本模式,地方政府也相继建立了国资委及机构,专门对国有资产进行监督。同时也明确了政府通过国资委对国有企业的监督只能是一种大体方向上的监督,要严格落实政企分开的制度。笔者在现有模式的基础上,针对国有企业股权制改革的现状,分析目前模式在监督国有资产中存在的问题,重点探讨国家一级地方国资委的角色认定,以及监督权的实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国有资产监督 地方政府 分权制衡理论 股权多元化 模式优化 国有企业 出资人职责 所有者权益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分权制衡理论评析 被引量:3
14
作者 王爱琦 王寿林 《浙江学刊》 CSSCI 2004年第3期187-189,共3页
分权制衡理论及其具体模式反映了资本主义国家的立法机关、行政机关和司法机关之间 ,国家的整体和部分之间权力分工与制衡的关系。对于这一理论及其具体模式 ,社会主义国家可以借鉴 ,但不能照搬。
关键词 分权制衡理论 三权分立 民主集中制 立法机关 行政机关 司法机关 评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试析分权制衡和以文制武思想对明代九边防务体制的影响 被引量:3
15
作者 刘仲华 《宁夏社会科学》 CSSCI 1999年第6期92-96,共5页
明代九边是明蒙对峙下产生的 ,分权制衡和以文制武是九边防务体制的指导思想。作者从事权、督响及用人三个方面分析论述了在皇权高度集中的大背景下 ,这一指导思想的运用扭曲了它原来应有的作用。
关键词 分权制衡 九边 总督 嘉隆两朝 巡抚 总兵官 嘉靖 巡按御史 《明经世文编》 都给事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对中国历史上分权制衡的思考 被引量:4
16
作者 虞云国 《浙江社会科学》 CSSCI 2002年第3期115-120,共6页
分权制衡的制度设计与政治运作相对完善地出现在宋代,已略具近代分权制衡的外观雏型,但人治主义的文化传统和君主专制的制度桎梏,终使尝试归于失败。在中国传统的政治遗产中,缺少近代西方分权制的理论前提:社会契约论和性恶论,因而不利... 分权制衡的制度设计与政治运作相对完善地出现在宋代,已略具近代分权制衡的外观雏型,但人治主义的文化传统和君主专制的制度桎梏,终使尝试归于失败。在中国传统的政治遗产中,缺少近代西方分权制的理论前提:社会契约论和性恶论,因而不利于从契约层面上考虑权力运作中人性恶的因素,进而设计出有效的制度程序实行约束和制衡。近代中国始终未能真正跨入分权制衡的门坎,表明制度设计固然重要,但远不是问题的全部。对中西分权制衡的历史资源的衡估,能对当代中国的政治改革提供有益的启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 分权制衡 政治制度 权力制衡 历史资源 政治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西方代议制与分权制衡机制关系剖析
17
作者 吴琳 《理论月刊》 2004年第7期69-70,共2页
本文论述了代议制、分权制衡机制两者的有机联系,并认为二者的合力促进和完善了资产阶段民主制度:代议制具有任期、代议的特点,意在突出国家权力的归属和授予;分权制衡重在强调任期内、权力运作过程中权力与权力之间的相互平衡,防止掌... 本文论述了代议制、分权制衡机制两者的有机联系,并认为二者的合力促进和完善了资产阶段民主制度:代议制具有任期、代议的特点,意在突出国家权力的归属和授予;分权制衡重在强调任期内、权力运作过程中权力与权力之间的相互平衡,防止掌权者滥用权力。代议与分权制衡制度、法律一起构成了西方国家政治生活中主要的制度约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代议制 任期制 代议 分权制衡 权力制约权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分权制衡与公权力异化的克服
18
作者 梁红军 《领导科学》 北大核心 2014年第06Z期22-24,共3页
权力问题是政治的核心。如何对公权力加强监督,有效预防和克服其运行中的异化问题,是一个社会政治实践课题。自习近平在十八届中央纪委二次全会上提出坚持"苍蝇""老虎"一起打,把"权力关进制度的笼子"以来... 权力问题是政治的核心。如何对公权力加强监督,有效预防和克服其运行中的异化问题,是一个社会政治实践课题。自习近平在十八届中央纪委二次全会上提出坚持"苍蝇""老虎"一起打,把"权力关进制度的笼子"以来,如何加强对权力的监督和制约,探讨建立"不敢腐""不能腐""不易腐"的预防和惩治腐败机制,成为我国社会公众热议的话题。官员腐败问题,本质上是公权力的私用或滥用,是公权力的异化。克服公权力异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权力异化 分权制衡 权力控制 权力问题 对公 惩治腐败 私用 监督权力 易腐 实践课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分权制衡与地方控制:北宋西北防御体制下的宦官
19
作者 朱德军 《安徽史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22年第3期22-29,共8页
北宋时期,宦官受命在西北的任职,实为朝廷控制地方军队的制度性安排。宋廷责令宦官通过主持军政决策、参政分权、参理军务、统率边军,分享对西北地区地方军队的指挥权,并以共掌军务、共议军政的方式参与军政事务的管理,以实现分权制衡... 北宋时期,宦官受命在西北的任职,实为朝廷控制地方军队的制度性安排。宋廷责令宦官通过主持军政决策、参政分权、参理军务、统率边军,分享对西北地区地方军队的指挥权,并以共掌军务、共议军政的方式参与军政事务的管理,以实现分权制衡的目标。同时宋廷还通过宦官体量军政、巡边按视、按复审验与常驻监军等方式,强化对地方的全面监控,防止历史上武人跋扈之局的再现,对维系西北局势的稳定意义重大。由于皇权体制自身无法克服的矛盾,宋代为遏制地方势力而进行的制度性设计,虽有消弭军将专擅之效,但带来的负面效应却无法在既有的制度框架内得到真正的解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分权制衡 地方控制 北宋 西北 宦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约稿启事“构建分权制衡机制,防止权力滥用”专题研究
20
《领导科学》 北大核心 2011年第6期60-60,共1页
2010年6月,在人民网“十大地方新政”的评选中,重庆市南川区“一把手五不直接分管”名列前茅。所谓“五不直接分管”,即党政一把手不直接分管人事、财务、工程项目、行政审批、行政执法等重要工作。以限制一把手的权力。有学者称,... 2010年6月,在人民网“十大地方新政”的评选中,重庆市南川区“一把手五不直接分管”名列前茅。所谓“五不直接分管”,即党政一把手不直接分管人事、财务、工程项目、行政审批、行政执法等重要工作。以限制一把手的权力。有学者称,南川新政可谓一场小型的体制改革,目的是以制度创新推进正职向副职分权,实现权力回归本位,并对行政权力实施有效监督。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分权制衡机制 权力滥用 党政一把手 启事 约稿 专题 2010年 工程项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5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