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6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锗分族元素二元团簇及其与Co形成的团簇离子
1
作者 张霞 唐紫超 高振 《物理化学学报》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1期4-8,共5页
通过比较激光烧蚀E1/E2(代表Ge/Sn,Ge/Pb和Sn/Pb)和Co/E(E为Ge、Sn、Pb)混合样品形成的二元团簇负离子飞行时间质谱分布和谱峰的相对强度及形成的幻数团簇离子峰,发现E1/E2二元团簇离子中原子量大的锗分族元素在团簇离子中占主要组分,... 通过比较激光烧蚀E1/E2(代表Ge/Sn,Ge/Pb和Sn/Pb)和Co/E(E为Ge、Sn、Pb)混合样品形成的二元团簇负离子飞行时间质谱分布和谱峰的相对强度及形成的幻数团簇离子峰,发现E1/E2二元团簇离子中原子量大的锗分族元素在团簇离子中占主要组分,而原子量小的元素则少量掺杂,其组成和分布特点说明其结构和性质与纯E团簇离子相似,可能的结构为该类负离子团簇所有原子都在笼结构的骨架上;对于二元团簇离子GeSn9-、GePb9-和SnPb9-其结构可能是双帽反四棱柱构型,只是每个原子均为骨架的一部分.而对激光烧蚀过渡金属钴与锗分族元素的混合物的研究发现,反应形成了丰富的Co/E二元合金团簇负离子,分析发现该类簇离子为钴内包覆于E(锗分族元素)笼状结构.幻数离子CoGe10-、CoSn10-和CoPb10-可能具有双帽四角反棱柱结构,而CoPb12-可能具有二十面体构型,钴原子均为笼状结构的中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分族元素 CO 团簇离子 激光溅射 二元合金团簇 笼状结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综合生产计划中产品分族问题的研究
2
作者 庄献民 张雅琴 李喜平 《现代电力》 1991年第2期5-10,共6页
本文把生产管理与数学紧密结合起来研究综合生产计划中产品分族问题。提出了一些产品分族的原则,采用模糊聚类方法按一定原则将产品分族,并用 FORTARN 语言在微机上调试成功。
关键词 综合生产计划 产品分族 模糊聚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方程与曲线论[Ⅱ]──高次方程分族、分群、分类的根式解 被引量:1
3
作者 米家鑫 《贵州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1996年第1期47-59,共13页
运用由机械分角图形所产生的方程总公式,若将m(n∈N)输入,就可变换出无穷无尽的由简单到复杂的高次方程.根据方程所具特性和类别,把方程分族、分群、分类。通过对代数方程的系数有限次地运算,就可转换成分圆半径(r)和被分... 运用由机械分角图形所产生的方程总公式,若将m(n∈N)输入,就可变换出无穷无尽的由简单到复杂的高次方程.根据方程所具特性和类别,把方程分族、分群、分类。通过对代数方程的系数有限次地运算,就可转换成分圆半径(r)和被分角(α)。再由相应的求根公式,就可求出n次方程准确而简便,实用而新颖的n个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根式解 分族 方程 曲线论 高次方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MSN下基于亲缘关系的分族分层机会路由算法
4
作者 薛冒杰 吴军 +1 位作者 金小俊 白光伟 《计算机科学》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4期249-255,共7页
移动社会网络(Mobile Social Network,MSN)具有社会网络特征,移动智能终端设备由于自身资源限制,往往表现出节点自私性。现有研究主要集中于解决节点个体自私性,而忽视了对节点社会自私性的甄别与利用。因此,文中提出了一种基于亲缘关... 移动社会网络(Mobile Social Network,MSN)具有社会网络特征,移动智能终端设备由于自身资源限制,往往表现出节点自私性。现有研究主要集中于解决节点个体自私性,而忽视了对节点社会自私性的甄别与利用。因此,文中提出了一种基于亲缘关系的分族分层路由算法。首先,在依据亲缘关系指数分族分层的社区和集群中,自荐的节点通过比较综合举荐值产生族节点和中继节点。然后,以亲缘关系预测的转移概率为转发依据,借助族节点和中继节点优化盲目转发,在有效地控制副本数的同时预测关联可靠路径链路,实现基于节点亲缘关系的相遇投递策略。仿真实验结果表明,该算法可以在保护与利用社会自私性的基础上,有效地提高消息投递率,降低网络时延,提高网络的通信流量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MSN 亲缘关系 社会自私性 分族 机会路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试论中国上古夷、夏畛域的消失——兼论上古诸族分隶南北两大族团 被引量:1
5
作者 龚维英 《人文杂志》 1987年第1期81-86,共6页
远古中华大陆,氏族、部落林立。由于当时人烟稀少,这些氏族、部落原来大都是各自独立发展的。老子“小国寡民”思想,也许涂抹了太多的理想化色彩;但这位哲人说的“邻国相望,鸡犬之声相闻,民至老死,不相往来”(《老子》八十章),或者真的... 远古中华大陆,氏族、部落林立。由于当时人烟稀少,这些氏族、部落原来大都是各自独立发展的。老子“小国寡民”思想,也许涂抹了太多的理想化色彩;但这位哲人说的“邻国相望,鸡犬之声相闻,民至老死,不相往来”(《老子》八十章),或者真的存在过。纵然如此,在两种生产(物质生产力和人的自身蕃衍)都获得较大发展的前提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苗蛮 畛域 华夏 夷夏 烛龙 蚩尤 “两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北魏分定姓族与郡姓体制 被引量:2
6
作者 陈鹏 《史学集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23年第6期38-46,共9页
北魏分定姓族,包括汉人郡姓和代人姓族的评定,确立了以“郡姓体制”为核心的新门阀制度。汉人郡姓评定、确认郡姓分布格局和评定郡姓等级,构成了“郡姓体制”的内核;构建“四海大姓—州姓—郡姓—县姓”的姓族秩序,构成了“郡姓体制”... 北魏分定姓族,包括汉人郡姓和代人姓族的评定,确立了以“郡姓体制”为核心的新门阀制度。汉人郡姓评定、确认郡姓分布格局和评定郡姓等级,构成了“郡姓体制”的内核;构建“四海大姓—州姓—郡姓—县姓”的姓族秩序,构成了“郡姓体制”的外延。代人姓族评定、改迁洛代人为河南人和促成代人姓族“郡姓化”,是对“郡姓体制”的补充和完善。“郡姓体制”将胡汉大族纳入新门阀制度中,具有整合汉人士族和代人勋贵的功能。此后,“郡姓体制”长期成为北朝隋唐门阀制度的核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北魏 定姓 郡姓体制 门阀制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宋元广西瑶族分布考略 被引量:1
7
作者 李默 《广东社会科学》 1986年第4期72-76,71,共6页
为进一步探讨瑶族历史,更充分地说明宋元时期瑶族已遍布于岭南地区,广东方面已作了初步的阐述,现就广西方面的情况进行探讨.《瑶族简史》称:“到了宋代(十一至十三世纪),湖南西南部的辰、沅、靖诸州及湖南南部广西东北部和广东北部的韶... 为进一步探讨瑶族历史,更充分地说明宋元时期瑶族已遍布于岭南地区,广东方面已作了初步的阐述,现就广西方面的情况进行探讨.《瑶族简史》称:“到了宋代(十一至十三世纪),湖南西南部的辰、沅、靖诸州及湖南南部广西东北部和广东北部的韶州、连州、贺州、桂阳、郴州等地,都是瑶族的主要分布地区,这时广西的静江府(桂林)所属的各县和融水等地区,也有瑶族的活动.”这一论断是片面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广西通志 考略 贺州 前事 梧州 宋元时期 桂林 象州 湖广行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薪尽火传 继长增高——书《中国民族史》后 被引量:2
8
作者 李埏 《云南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1991年第6期121-123,共3页
江应梁主编、林超民副主编的《中国民族史》,由民族出版社出版,最近问世了。这是我国民族史著作林中一株挺出的新秀,值得我们为之庆贺。 说它是一株挺出的新秀并非虚美。我国是一个多民族的国家,民族问题一直是我国历史的一个重要内容... 江应梁主编、林超民副主编的《中国民族史》,由民族出版社出版,最近问世了。这是我国民族史著作林中一株挺出的新秀,值得我们为之庆贺。 说它是一株挺出的新秀并非虚美。我国是一个多民族的国家,民族问题一直是我国历史的一个重要内容。解放以来,由于执行了正确的民族政策,各民族皆欣欣向荣,得到长足的发展;同时,各民族之间出现了前所未有的紧密联系和团结合作。在这种情况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民 各民 关系史 少数民 林超 师道 中央王朝 新秀 分族 中国历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爯簋铭文与西周家族组织形态及管理 被引量:3
9
作者 田秋棉 陈絜 《安徽史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期127-132,共6页
爯簋铭文"■"字当读作"师",可训为"长";比照宗人簋、姬季尊等铭文资料可知,"师倗"一语可视作"厥师曰倗"之省辞,即某组织首领私名曰倗,倗负责遣氏家族采邑逆地"小子"之管... 爯簋铭文"■"字当读作"师",可训为"长";比照宗人簋、姬季尊等铭文资料可知,"师倗"一语可视作"厥师曰倗"之省辞,即某组织首领私名曰倗,倗负责遣氏家族采邑逆地"小子"之管理。铭文所涉及的人物关系为:遣氏夫妇为遣族族长与宗妇;器主爯是遣氏新立分族之首领;以倗为首的31家小子,与分宗立氏的分族组织如遣仲、遣叔者不同,是遣氏宗氏的有机组成部分,其人身受遣氏宗族尤其是宗妇遣姬之支配。遣氏宗族内宗氏、分族界限清晰,是西周贵族大家族组织层阶化特点的体现。"小子"是"宗氏"的有机组成部分,不同于分族,尤须注意。周代类似遣氏之世家大族,各类家族庶务须由专人管理,家臣员额较多,层层统属,最后统辖于宗妇之手。此类家族管理形式,亦有助于对周代国家行政管理模式的理解。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爯簋 小子 分族 形态 管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组合拆分法制备米那普仑(1S,2R)对映体 被引量:5
10
作者 刘啸 艾林 《中国抗生素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9期691-693,698,共4页
目的用组合拆分法制备米那普仑(1S,2R)对映体;方法通过组合拆分的方法,以光学活性的酒石酸衍生物组成的拆分剂族为拆分试剂,丙酮-水(98:2,V/V)为拆分溶剂,并采用Chiral-AGP手性柱对产品进行了检测;结果成功制备了米那普仑(1S,2R)对映体... 目的用组合拆分法制备米那普仑(1S,2R)对映体;方法通过组合拆分的方法,以光学活性的酒石酸衍生物组成的拆分剂族为拆分试剂,丙酮-水(98:2,V/V)为拆分溶剂,并采用Chiral-AGP手性柱对产品进行了检测;结果成功制备了米那普仑(1S,2R)对映体,拆分收率达80%,光学纯度e.e.值大于98.0%;结论用组合拆分法可以得到较为理想收率和纯度的(1S,2R)米那普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米那普仑(1S 2R)对映体 组合拆 酒石酸衍生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试论商代的父系家族公社 被引量:4
11
作者 孙晓春 《史学集刊》 CSSCI 北大核心 1991年第3期7-13,共7页
以血缘关系为纽带的父系家族组织,是商代社会的基本结构,近年来,人们对于这方面的研究多予关注,但是,有关商代父系家族组织的结构、特征以及家族组织内部诸成员身份及其地位等问题,仍有待于进一步解决。本文试就这些问题探讨如下,以就... 以血缘关系为纽带的父系家族组织,是商代社会的基本结构,近年来,人们对于这方面的研究多予关注,但是,有关商代父系家族组织的结构、特征以及家族组织内部诸成员身份及其地位等问题,仍有待于进一步解决。本文试就这些问题探讨如下,以就教于读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公社 组织 殷卜辞 甲骨卜辞 《左传》 血缘关系 父系 分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有关奚族族源的两个问题 被引量:3
12
作者 冯继钦 《求是学刊》 1984年第1期91-96,共6页
关键词 契丹 库莫奚 匈奴 鲜卑语 宇文部 共同体 魏书 两个问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有教无类”广议
13
作者 程涛平 蔡世骥 《江汉论坛》 1982年第12期80-80,共1页
《论语·卫灵公》有言:“子曰:‘有教无类’”。历来对此“类”字之义约有两解,实皆于理不合。一曰类即种类,即今日所谓民族。《荀子·礼论》:“先祖者,类之本也。”郑玄《周礼》注:“族,犹类也”。明人高拱《问辨录》谓“类,... 《论语·卫灵公》有言:“子曰:‘有教无类’”。历来对此“类”字之义约有两解,实皆于理不合。一曰类即种类,即今日所谓民族。《荀子·礼论》:“先祖者,类之本也。”郑玄《周礼》注:“族,犹类也”。明人高拱《问辨录》谓“类,是族类,言教之所施,不分族。”这种说法在先秦典籍中亦可找出不少根据,如《诗·大雅·既醉》:“孝子不匮,永锡尔类”:《左传·僖公十年》:狐突言“神不歆非类,民不祀非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孔子 先秦典籍 左传 论语 荀子 子曰 高拱 先祖 分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Biodegradation of ferulic acid by a newly isolated strain of Cupriavidus sp. B-8 被引量:3
14
作者 CHAI Li-yuan ZHANG Huan +4 位作者 YANG Wei-chun ZHU Yong-hua YANG Zhi-hui ZHENG Yu CHEN Yue-hui 《Journal of Central South University》 SCIE EI CAS 2013年第7期1964-1970,共7页
As a major component of lignin and abundantly existing in softwood and hardwood, ferulic acid has been used as a lignin-related compound for lignin biodegradation study. Biodegradation of ferulic acid by Cupriavidus s... As a major component of lignin and abundantly existing in softwood and hardwood, ferulic acid has been used as a lignin-related compound for lignin biodegradation study. Biodegradation of ferulic acid by Cupriavidus sp. B-8, a newly isolated strain, was studied. This strain is able to utilize a wide range of lignin-related aromatic compounds as the sole carbon and energy source, including guaiacol, veratric acid, vanillic acid, cinnamic acid, p-coumaric acid, ferulic acid, and sinapic acid. In addition, the effects of different concentrations of ferulic acid on growth of Cupriavidus sp. B-8 were studied. The growth of Cupriavidus sp. B-8 is better under the condition of lower concentration. High-performance liquid chromatography (HPLC) analysis reveals that above 95% of ferulic acid is degraded within 12 h by Cupriavidus sp. B-8. Based on identification of biodegradation intermediates and further metabolites, the biodegradation pathway of ferulic acid by Cupriavidus sp. B-8 was proposed. Ferulic acid is initially converted to 4-vinylguaiacol, and further oxidized to vanillic acid and protocatechuic acid.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upriavidus sp. B-8 lignin biodegradation ferulic acid gas chromatography and mass spectrometry
在线阅读 下载PDF
Characterization of a newly Isolated Bacterium Pandoraea sp.B-6 capable of degrading kraft Lignin 被引量:1
15
作者 郑玉 柴立元 +2 位作者 杨志辉 张欢 陈跃辉 《Journal of Central South University》 SCIE EI CAS 2013年第3期757-763,共7页
A newly isolated bacterium was screened out for its survival on medium with 6 000 mg/L kraft lignin as the sole carbon source and energy, and identified as Pandoraea sp. by 16S rRNA gene sequence analysis. The biodegr... A newly isolated bacterium was screened out for its survival on medium with 6 000 mg/L kraft lignin as the sole carbon source and energy, and identified as Pandoraea sp. by 16S rRNA gene sequence analysis. The biodegradation experiment was carried out in mineral salt medium, containing 5 000 mg/L kraft lignin as only carbon and energy at pH 8.0 and 30℃. Under these conditions, significant reduction in color and lignin content by the strain was observed after incubation for 5 d. The strain attains maximum reduction capability in color (44.6%) and lignin content (39.9%) within 5 d of incubation, and reduced chemical oxygen demand(COD) from initial concentration 7 399 to 3 980 mg/L at maximum reduction level of 46.2% on the 4th day. The total ion chromatograph (TIC) of compounds presented in the chloroform extract of control and bacterial treated samples shows the formation of several lignin-related aromatic compounds including some small molecular lignin fragments, indicating a strong destruction in the lignin structure. 展开更多
关键词 kraft lignin Pandoraea sp. BIODEGRADATION gas chromatography-mass spectrophotometry relative molecular massdistribution
在线阅读 下载PDF
CIMS中零件分簇的遗传算法 被引量:2
16
作者 唐立新 杨自厚 王梦光 《系统工程理论方法应用》 1996年第2期23-28,共6页
GA作为一类随机搜索算法在组合优化、自适应控制、机器学习等许多领域获得了成功的应用。本文采用遗传算法对成组技术中的零件进行近化分簇,提出了两种算法:(1)基于P-中位模型的遗传算法;(2)基于聚类分析的遗传算法。木文... GA作为一类随机搜索算法在组合优化、自适应控制、机器学习等许多领域获得了成功的应用。本文采用遗传算法对成组技术中的零件进行近化分簇,提出了两种算法:(1)基于P-中位模型的遗传算法;(2)基于聚类分析的遗传算法。木文对两种算法进行编程测试,实验结果表明,当以类内样本距离之和最小作为评价准则时,两种算法明显好于K-平均算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零件分族 遗传算法 CIMS 计算机集成制造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