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8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盐岩的分数阶导数蠕变模型 被引量:12
1
作者 吴斐 刘建锋 +1 位作者 边宇 周志威 《四川大学学报(工程科学版)》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5期22-27,共6页
盐岩蠕变特性是影响能源深部地下储存库长期运营的重要决定因素。利用基于分数阶导数定义得到的Abel粘壶以及带应变触发的Abel粘壶建立新的分数阶导数蠕变模型。通过4个月的盐岩蠕变试验,获得全过程蠕变曲线,基于盐岩蠕变试验数据,对分... 盐岩蠕变特性是影响能源深部地下储存库长期运营的重要决定因素。利用基于分数阶导数定义得到的Abel粘壶以及带应变触发的Abel粘壶建立新的分数阶导数蠕变模型。通过4个月的盐岩蠕变试验,获得全过程蠕变曲线,基于盐岩蠕变试验数据,对分数阶导数蠕变模型的参数进行拟合分析,确定模型中的参数,并对建立的分数阶导数蠕变模型与西原正夫模型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表明:分数阶导数蠕变模型与试验数据吻合得更好,不仅克服了整数阶蠕变模型在初始阶段与试验数据不能很好吻合的弊端,又能反映盐岩全过程蠕变特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盐岩 分数导数蠕变模型 西原正夫模型 Abel粘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分数阶导数流变模型在岩土工程中的应用
2
作者 李梦洁 《城市建筑》 2015年第14期302-302,304,共2页
土体具有明显的黏弹塑性,用分数阶导数模型来模拟岩土工程中真实材料的黏弹塑性,能够深入研究土体的应力应变关系,使得该模型在岩土工程中有着广泛的应用。本文介绍了几种含分数阶导数的流变模型,并结合近年来分数阶导数模型在岩土... 土体具有明显的黏弹塑性,用分数阶导数模型来模拟岩土工程中真实材料的黏弹塑性,能够深入研究土体的应力应变关系,使得该模型在岩土工程中有着广泛的应用。本文介绍了几种含分数阶导数的流变模型,并结合近年来分数阶导数模型在岩土工程中的应用实例,概述了国内外各类分数阶导数模型在岩土工程领域中的应用现状,指出了各类模型的适用范围、优缺点,目的在于为分数阶导数模型在岩土工程中的进一步应用提供一定的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分数导数流变模型 岩土工程 蠕变 组件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沥青动静态加载条件下的黏弹模型及模型普适性
3
作者 时敬涛 李军 +6 位作者 徐中凯 单达 李纯 罗施中 陈龙 王体宏 李剑新 《中国石油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4期168-175,共8页
使用动态剪切流变仪(DSR)对沥青进行多温度条件下的动态频率扫描和静态蠕变试验,分别使用多种经典模型和分数阶导数模型描述沥青频率扫描下的黏弹性能,使用经典模型描述沥青静态蠕变行为,对模型参数进行分析,并建立同时满足频率扫描和... 使用动态剪切流变仪(DSR)对沥青进行多温度条件下的动态频率扫描和静态蠕变试验,分别使用多种经典模型和分数阶导数模型描述沥青频率扫描下的黏弹性能,使用经典模型描述沥青静态蠕变行为,对模型参数进行分析,并建立同时满足频率扫描和蠕变试验的普适模型。结果表明:在动态条件下经典模型描述沥青流变行为有波动,而分数阶导数模型具有很好的拟合效果;静态条件下经典模型有较好的拟合效果,且模型参数满足阿仑尼乌兹方程,分数阶导数模型的参数无规律;使用的2种沥青仅在52℃存在能够同时满足静态和动态条件的普适模型,在其他温度段沥青模型无普适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道路工程 沥青 黏弹性 Voigt模型 分数阶导数模型 普适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软黏土变形时效性的试验及经验模型研究 被引量:29
4
作者 罗庆姿 陈晓平 +1 位作者 王盛 黄井武 《岩土力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期66-75,共10页
对汕头东部入海口的吹填软土进行了一维次固结试验和三轴固结不排水蠕变试验,分析了这两种机制不同的蠕变特性。一维试验结果表明,软黏土的应力-应变关系呈现出明显的非线性特征,且当土体处于超固结状态时,其主固结和次固结变形相对于... 对汕头东部入海口的吹填软土进行了一维次固结试验和三轴固结不排水蠕变试验,分析了这两种机制不同的蠕变特性。一维试验结果表明,软黏土的应力-应变关系呈现出明显的非线性特征,且当土体处于超固结状态时,其主固结和次固结变形相对于正常固结状态会变小,预压可以提高土体的结构屈服强度。在三轴固结不排水蠕变试验中,孔压会随时间一直发展,即有效应力不断减小。当偏应力较小时,土体的变形最终会趋于稳定,应变率也随时间一直减弱;而当荷载增加到临界值时,土体的变形会随时间快速发展,发生加速蠕变破坏。引入分数阶导数的概念,建立了含分数阶导数的Merchant模型,对两种试验数据分别进行拟合并给出了参数范围,结果表明:与经典的Merchant模型相比,分数阶导数Merchant模型能更好地描述软土的蠕变变形,而且模型简单、参数少,能很好地应用到实际工程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一维压缩试验 三轴固结不排水蠕变试验 时间效应 分数导数Merchant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DOPO超分子作用阻尼硅材料的动态力学性能 被引量:3
5
作者 段宇星 赵云峰 +2 位作者 赵苗苗 苏渤 董万元 《高分子材料科学与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5期136-146,共11页
以9,10-二氢-9-氧杂-10-磷杂菲-10-氧化物(DOPO)接入多乙烯基硅油中制得具有超分子作用的硅橡胶阻尼材料(DOPO-PMVSPVMQ)。研究了材料基团之间的超分子作用及其对材料阻尼性能的影响,建立具有超分子修正项的分数阶导数Kelvin-SI模型。... 以9,10-二氢-9-氧杂-10-磷杂菲-10-氧化物(DOPO)接入多乙烯基硅油中制得具有超分子作用的硅橡胶阻尼材料(DOPO-PMVSPVMQ)。研究了材料基团之间的超分子作用及其对材料阻尼性能的影响,建立具有超分子修正项的分数阶导数Kelvin-SI模型。采用模型对材料的动态力学性能进行了表征,研究其在不同环境条件下的性能变化情况。模型可以准确有效地对材料在不同温度(240~420 K)、不同频率(1~100 Hz)下的存储模量及损失模量进行描述。材料的存储模量及损耗因子都随着温度的升高逐渐减小,随频率的增加逐渐增大。在研究的温度及频率范围内材料的模量在0.4~0.8 MPa之间,损耗因子在0.15~0.3之间。在宽温宽频范围内,模型修正项贡献率在30%~60%之间。随着温度的升高、频率的增加贡献率逐渐下降,但仍然在20%以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分子作用 阻尼硅橡胶 分数阶导数模型 损耗因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卫星微振动液阻隔振器建模与试验研究 被引量:4
6
作者 刘巧斌 史文库 +3 位作者 柯俊 陈志勇 曹飞 闵海涛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5期999-1007,共9页
卫星微振动隔振器建模是进一步整星振动仿真、优化和控制的基础。针对五参数分数阶导数模型无法描述液体阻尼式卫星隔振器幅变特性的缺点,根据试验数据,分别对各位移振幅激励下的隔振器的动特性曲线进行参数识别,根据参数识别结果,对五... 卫星微振动隔振器建模是进一步整星振动仿真、优化和控制的基础。针对五参数分数阶导数模型无法描述液体阻尼式卫星隔振器幅变特性的缺点,根据试验数据,分别对各位移振幅激励下的隔振器的动特性曲线进行参数识别,根据参数识别结果,对五参数分数阶导数模型进行幅值相关性修正,引入幅变因子。由仿真结果与试验结果的对比可知,引入了幅变因子的分数阶导数模型可以很好地预测隔振器的幅变特性。在提出的改进型分数阶导数模型的基础上,进行了模型参数影响分析。所提出的建模方法可为微振动隔振器的设计和分析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振动 分数阶导数模型 幅变动特性 试验测试 参数影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岩质边坡流变分析的一种实用计算方法 被引量:2
7
作者 段建 言志信 《岩土工程技术》 2005年第4期163-165,共3页
基于等效MohrOCoulomb屈服准则原理,通过岩体材料参数的人工换算,实现其在有限元软件Ansys中的应用,并验证转化后参数与原参数之间的大小关系;同时针对边坡岩体流变特性,利用分数阶导数流变模型理论,提出考虑岩体流变特性的一种实用计... 基于等效MohrOCoulomb屈服准则原理,通过岩体材料参数的人工换算,实现其在有限元软件Ansys中的应用,并验证转化后参数与原参数之间的大小关系;同时针对边坡岩体流变特性,利用分数阶导数流变模型理论,提出考虑岩体流变特性的一种实用计算方法,通过Ansys弹塑性计算分析过程中改变材料特性的功能来处理边坡岩体材料的流变问题,算例表明该方法是可行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等效Mohr-Coulomb屈服准则 人工换算 流变特性 分数导数流变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黏弹性阻尼隔振系统动力分析与优化设计 被引量:7
8
作者 盖盼盼 徐赵东 +2 位作者 吕令毅 黄兴淮 戴军 《振动与冲击》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期238-242,共5页
旨在研究具有频率依赖性的黏弹性阻尼隔振系统的动力特性及优化设计。引入分数阶导数开尔文模型建立能够考虑黏弹性阻尼材料频率依赖性的隔振系统数学模型;提出无量纲黏弹性影响系数,基于泰勒级数求解特征方程,得到激励频率影响下的隔... 旨在研究具有频率依赖性的黏弹性阻尼隔振系统的动力特性及优化设计。引入分数阶导数开尔文模型建立能够考虑黏弹性阻尼材料频率依赖性的隔振系统数学模型;提出无量纲黏弹性影响系数,基于泰勒级数求解特征方程,得到激励频率影响下的隔振系统自振频率和等效阻尼比;最后,优化弹性单元与黏弹性单元的刚度比,实现隔振系统在宽频带和峰值频率下的较优隔振效果。研究结果表明:相比于具有同等静态刚度的线性隔振系统,黏弹性阻尼隔振系统具有更高的阻尼比,较宽的隔振曲线放大区,相对较高的自振频率;可通过优化弹性单元与黏弹性单元的刚度比获得较优的系统隔振效率,最优数值取决于隔振目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黏弹性阻尼材料 隔振系统 分数导数开尔文模型 动力特性 参数优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