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8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星鸦(Nucifraga caryocatactes)对集中放置红松球果的分散贮藏与临时贮点管理
1
作者 郑骄阳 吕鸿达 +1 位作者 程鲲 宗诚 《野生动物学报》 北大核心 2020年第2期387-394,共8页
星鸦(Nucifraga caryocatactes)对红松种子进行分散贮藏、重取、建立和更新临时贮点,这一过程的研究对丰富贮食行为理论很有意义。2017年10—11月,采用红外相机监测和样方调查的方法,分析凉水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星鸦对集中堆放红松球果的... 星鸦(Nucifraga caryocatactes)对红松种子进行分散贮藏、重取、建立和更新临时贮点,这一过程的研究对丰富贮食行为理论很有意义。2017年10—11月,采用红外相机监测和样方调查的方法,分析凉水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星鸦对集中堆放红松球果的贮食行为、临时贮点管理以及影响贮点生境选择的主要因素。结果表明:贮藏地星鸦的重取行为比例最高,为(55.42±1.34)%,移动行为占(25.74±6.24)%,贮藏行为占(11.08±2.69)%,且有争斗行为。星鸦贮点大小为(2.39±0.09)粒,密度为(1.82±0.11)个/m^2,贮藏深度为(1.55±0.03)cm。不同生境类型(F=7.471,P<0.05)及基质类型(F=3.205,P<0.05)的贮点密度具有显著差异。贮点数量、贮点更新率最高的是距离食物源最近的人工针叶林样地。贮食距离短、频繁更新贮点、冬季之前全部重取等行为特征,是星鸦对短暂爆发性集中食物源的适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星鸦 红松种子 分散贮藏 临时贮点 凉水国家级自然保护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啮齿动物对不同大小红松种子的取食与贮藏
2
作者 查木哈 吴琴 +3 位作者 白国栋 邰峰 张楠 额尔敦达来 《生态环境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362-367,共6页
红松(Pinus koraiensis)主要分布于中国东北地区,松科松属常绿乔木,种子质量大,其球果成熟后种鳞不能自然张开,不能依赖水、风等媒介传播种子,主要依赖以其种子为食的啮齿动物和鸟类分散贮藏的方式传播种子。在内蒙古赤峰市旺业甸林场... 红松(Pinus koraiensis)主要分布于中国东北地区,松科松属常绿乔木,种子质量大,其球果成熟后种鳞不能自然张开,不能依赖水、风等媒介传播种子,主要依赖以其种子为食的啮齿动物和鸟类分散贮藏的方式传播种子。在内蒙古赤峰市旺业甸林场红松林释放不同大小的红松种子,针对啮齿动物对不同大小红松种子的取食、贮藏偏好、多次贮藏及贮藏距离的差异进行研究,探究啮齿动物对不同大小红松种子取食与贮藏的影响。结果表明,1)不同大小的红松种子原地留存动态有所不同,啮齿动物收获不同大小红松种子的速率均存在显著差异,小种子原地留存时间最长,中等大小的种子原地留存时间次之,大种子原地留存时间最短。2)啮齿动物对不同大小红松种子的原地取食率存在显著差异。原地取食率最高为小红松种子,其次为中等大小的种子,大种子原地取食率最低。不同大小红松种子搬运后取食率和贮藏率均存在显著差异,大种子搬运后取食率和贮藏率最高,其次为中等大小的种子,小种子搬运后取食率和贮藏率最低。不同大小的红松种子贮藏后取食率均无显著差异。3)啮齿动物对不同大小红松种子的贮藏距离有所不同,不同大小的红松种子第1次贮藏距离具有显著差异,大种子和中等大小的种子贮藏距离显著大于小种子贮藏距离,第2次、第3次、第4次贮藏距离无显著差异。4)啮齿动物将红松种子从种子站迅速搬运贮藏至就近区域,经过多次贮藏将种源附近贮藏点的种子搬运至更远处。研究结果支持最优贮藏空间分布假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红松种子 多次贮藏 种子大小 分散贮藏 贮食策略 啮齿动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鼠类对栓皮栎和锥栗种子的贮藏:验证高单宁假说 被引量:1
3
作者 李园 沈友笔 +2 位作者 王明卉 易现峰 王振宇 《兽类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3期338-343,共6页
种子中的单宁影响鼠类的取食和贮藏策略。高单宁假说认为鼠类倾向于优先贮藏单宁含量高的种子、取食单宁含量低的种子。同域分布的鼠类对种子的取食和贮藏选择是否符合高单宁假说的预测尚缺乏足够的实验证据。本研究通过围栏实验研究了... 种子中的单宁影响鼠类的取食和贮藏策略。高单宁假说认为鼠类倾向于优先贮藏单宁含量高的种子、取食单宁含量低的种子。同域分布的鼠类对种子的取食和贮藏选择是否符合高单宁假说的预测尚缺乏足够的实验证据。本研究通过围栏实验研究了四川都江堰地区亚热带常绿阔叶林中的小泡巨鼠(Leopoldamys edwardsi)、针毛鼠(Niveventer fulvescens)、北社鼠(N.confucianus)、高山姬鼠(Apodemus chevrieri)、中华姬鼠(A.draco)对单宁含量高的栓皮栎(Quercus variabilis)种子和单宁含量低的锥栗(Castanea henryi)种子的取食和贮藏偏好,旨在进一步验证高单宁假说。结果表明:(1)5种鼠均偏好取食锥栗种子,很少取食或不取食栓皮栎种子;(2)仅具集中贮藏习性的针毛鼠和北社鼠偏好集中贮藏锥栗种子;兼具集中和分散贮藏习性的小泡巨鼠和高山姬鼠也倾向于贮藏锥栗种子;(3)兼具集中和分散贮藏习性的中华姬鼠偏好分散贮藏栓皮栎种子,集中贮藏锥栗种子。研究结果并不完全支持高单宁假说,表明同域分布的鼠类对种子取食和贮藏偏好表现出种间分化,高单宁假说在同域分布鼠类中可能不具有普遍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单宁假说 鼠类 分散贮藏 集中贮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马铃薯种薯贮藏管理技术 被引量:1
4
作者 柴生武 王拴福 +5 位作者 姬青云 穆艳娥 邓利爱 张东红 石维山 贾世杰 《农业技术与装备》 2012年第24期63-64,共2页
近年来,由于马铃薯加工业的发展,对马铃薯的需求增加,加之各级政府对马铃薯脱毒种薯繁育补贴的落实,北方马铃薯种植面积逐年扩大,脱毒种薯应用率逐步提高,对脱毒种薯的需求也快速增加。种薯贮藏形式也由传统的农户自贮自用分散贮... 近年来,由于马铃薯加工业的发展,对马铃薯的需求增加,加之各级政府对马铃薯脱毒种薯繁育补贴的落实,北方马铃薯种植面积逐年扩大,脱毒种薯应用率逐步提高,对脱毒种薯的需求也快速增加。种薯贮藏形式也由传统的农户自贮自用分散贮藏向商品化、规模化的集中贮藏快速转变。马铃薯块茎水分含量高,属活体多汁器官,在贮藏过程中对环境条件的要求很严格,易受热发芽,低温受冻,过湿腐烂,导致损耗增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马铃薯种薯 管理技术 马铃薯加工业 脱毒种薯 马铃薯块茎 种薯繁育 种植面积 分散贮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啮齿动物捕食压力下生境类型和覆盖处理对辽东栎种子命运的影响 被引量:12
5
作者 闫兴富 周立彪 刘建利 《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9期2778-2787,共10页
在六盘山区的辽东栎灌丛和辽东栎次生林地(以下分别称"灌丛样地"和"次生林样地"),研究了群落生境和清除凋落物、凋落物覆盖及土壤覆盖等处理对啮齿动物取食和搬运/贮藏辽东栎种子的影响。结果表明:(1)凋落物和土壤... 在六盘山区的辽东栎灌丛和辽东栎次生林地(以下分别称"灌丛样地"和"次生林样地"),研究了群落生境和清除凋落物、凋落物覆盖及土壤覆盖等处理对啮齿动物取食和搬运/贮藏辽东栎种子的影响。结果表明:(1)凋落物和土壤覆盖处理在种子释放的前期阶段有利于种子留存,但释放40 d后,种子在释放点的最终留存率在灌丛样地显著高于次生林样地(Z=-2.333,P=0.020)。灌丛样地的自然状态的种子最终留存率显著高于凋落物覆盖处理(Z=-0.674,P=0.05),但其它处理间无显著差异;次生林样地的凋落物覆盖和清除凋落物处理种子的最终留存率为0%,自然状态和土壤覆盖处理均不足1%,各处理间无显著差异。(2)种子被啮齿动物的就地取食率在不同群落生境间差异显著(Z=-2.333,P=0.020);在灌丛样地,凋落物覆盖处理种子被啮齿动物就地取食率最高(45.56%),而次生林样地的土壤覆盖处理最高(64.81%),种子被啮齿动物就地取食率在灌丛样地和次生林样地均为清除凋落物处理最低(分别为23.70%和40.00%);生境类型和覆盖处理对种子搬运后的取食率均无显著影响。(3)次生林样地种子被啮齿动物搬运后的埋藏率显著高于灌丛样地(Z=-2.88,P=0.004);在灌丛样地,土壤覆盖处理种子搬运后的埋藏率最高仅5.56%,而在次生林样地,清除凋落物处理最高达9.26%。(4)种子被啮齿动物搬运后取食的平均距离在灌丛样地和次生林样地分别为3.01 m和2.13 m,差异显著(Z=-2.080,P=0.038),而种子搬运后埋藏的平均距离前者小于后者(分别为1.35 m和2.10 m),两者间差异不显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辽东栎 种子取食和搬运 分散贮藏 扩散 六盘山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我国鲜食葡萄保鲜产业现状及发展建议 被引量:4
6
作者 修德仁 《保鲜与加工》 CAS 2002年第5期1-4,共4页
关键词 中国 耐贮运品种 区域化栽培 分散贮藏 鲜食葡萄保鲜产业 现状 发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浅谈动物贮食与生态环境的关系 被引量:2
7
作者 李萍南 《中国林副特产》 2008年第6期98-100,共3页
动物贮存食物,以调节食物的时空分布,度过食物缺乏期。贮食行为是一种特化的采食行为。动物贮食包括寻找食物、采集、处理、搬运、放置及掩蔽、保护和找回、食用等环节。动物贮藏食物并不意味着它日后能食用这些食物。作为食物埋藏的动... 动物贮存食物,以调节食物的时空分布,度过食物缺乏期。贮食行为是一种特化的采食行为。动物贮食包括寻找食物、采集、处理、搬运、放置及掩蔽、保护和找回、食用等环节。动物贮藏食物并不意味着它日后能食用这些食物。作为食物埋藏的动物和植物繁殖体,可能由于霉变、腐烂、萌发、被盗用而丢失。关键问题是如何减少贮藏损失。进化过程中,贮食动物已经发育了种种行为对策以保护贮存的食物,减少储藏损失。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贮食行为 分散贮藏 集中贮藏 种籽传播 互惠关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冬马铃薯高效栽培有讲究
8
《农家科技》 2013年第12期11-11,共1页
冬马铃薯是南方地区冬种主要农作物之一,栽培容易,生产期短,成本较低,产量高,用途广。现将栽培技术措施总结如下:一、种子处理播种前要求进行催芽晒种处理。马铃薯在收获后有50~60天的休眠期,凡未萌发的薯种都要进行催芽。催芽... 冬马铃薯是南方地区冬种主要农作物之一,栽培容易,生产期短,成本较低,产量高,用途广。现将栽培技术措施总结如下:一、种子处理播种前要求进行催芽晒种处理。马铃薯在收获后有50~60天的休眠期,凡未萌发的薯种都要进行催芽。催芽方法:1.种薯购回后,立即分散贮藏。各农户将种薯置于室内干燥、通风处均匀摊开。如果发现薯块有部分腐烂,要把腐烂部分切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效栽培 冬马铃薯 催芽方法 南方地区 种子处理 分散贮藏 农作物 生产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