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91篇文章
< 1 2 20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超声辅助分散液液微萃取—高效液相色谱法快速测定饮料中富马酸二甲酯含量 被引量:1
1
作者 姜放军 梁锋 +3 位作者 冯亚龙 李秋怡 丁芳林 张朝辉 《食品与机械》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80-85,共6页
[目的]建立一种超声辅助分散液液微萃取—高效液相色谱法快速测定饮料中富马酸二甲酯含量的方法。[方法]在饮料试样中加入萃取剂与分散剂,采用超声萃取,离心分离,高效液色谱法进行测定。[结果]最佳微萃取条件为100μL氯仿作为萃取剂,300... [目的]建立一种超声辅助分散液液微萃取—高效液相色谱法快速测定饮料中富马酸二甲酯含量的方法。[方法]在饮料试样中加入萃取剂与分散剂,采用超声萃取,离心分离,高效液色谱法进行测定。[结果]最佳微萃取条件为100μL氯仿作为萃取剂,300μL丙酮作为分散剂,超声时间4 min,此时富马酸二甲酯的线性范围为0.1~100.0μg/mL,检出限为0.02μg/mL。方法的相对标准偏差(RSD)<3.7%,加标回收率为75.0%~85.0%。[结论]该方法简单快速、重现性好、分析灵敏度高、环境友好,适于饮料中富马酸二甲酯的定性与定量分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分散微萃 高效相色谱 饮料 富马酸二甲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尿液中12种苯二氮卓类药物的聚二甲基硅氧烷海绵辅助分散液液微萃取/GC-MS法检测
2
作者 梁未未 刘悦 +4 位作者 林贤文 朱焕慧 孙立敏 陈晓晖 王松才 《分析测试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464-470,共7页
设计了一种基于疏水多孔聚二甲基硅氧烷海绵辅助的分散液液微萃取装置(PDMS-Sponge-DLLME),并实现了对尿液中12种常见苯二氮卓类(BZDs)安眠药的快速高效提取,借助气相色谱-质谱(GC-MS)直接进样完成检验鉴定。通过方糖提供的骨架实现疏... 设计了一种基于疏水多孔聚二甲基硅氧烷海绵辅助的分散液液微萃取装置(PDMS-Sponge-DLLME),并实现了对尿液中12种常见苯二氮卓类(BZDs)安眠药的快速高效提取,借助气相色谱-质谱(GC-MS)直接进样完成检验鉴定。通过方糖提供的骨架实现疏水多孔有机PDMS海绵材料的制备,采用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扫描电镜对其微观结构性能进行表征,结合医用注射器、磁搅拌子及橡胶堵头完成该萃取装置的组装,利用内标法进行定量分析。在最优条件下,尿液中12种常见安眠药在0.1~10μg/mL范围内具有良好的线性关系,相关系数(r^(2))均大于0.99,检出限为0.025~0.200μg/mL,定量下限为0.050~0.400μg/mL,3个加标水平下的回收率为64.4%~112%,相对标准偏差为0.80%~9.4%。该新型分散液液微萃取装置可在数分钟内完成对尿液中安眠药的高效提取、富集,借助GC-MS即可实现快速检验,具有绿色、高效、简便、廉价等优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二甲基硅氧烷海绵 分散微萃 苯二氮卓类药物 尿 气相色谱-质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盐析辅助分散液液微萃取结合气相色谱-质谱法测定饮料中9种常用添加剂的含量
3
作者 徐曼 叶刚 +2 位作者 施海云 胡俊 鲁虎 《理化检验(化学分册)》 北大核心 2025年第5期497-505,共9页
为实现饮料中常用防腐剂和抗氧化剂的同时检测,进行了题示研究。取饮料样品5.000 g,加入1.0 m L 50%(体积分数)盐酸溶液和1.0 g氯化钠,超声溶解后快速注入含900μL三氯甲烷(萃取剂)和900μL乙醇(分散剂)的混合萃取剂,涡旋3 min,离心2 m... 为实现饮料中常用防腐剂和抗氧化剂的同时检测,进行了题示研究。取饮料样品5.000 g,加入1.0 m L 50%(体积分数)盐酸溶液和1.0 g氯化钠,超声溶解后快速注入含900μL三氯甲烷(萃取剂)和900μL乙醇(分散剂)的混合萃取剂,涡旋3 min,离心2 min,收集底部三氯甲烷相。再加入900μL三氯甲烷重复萃取一次,合并两次三氯甲烷相,于40℃氮吹至干。加入1.0 m L乙酸乙酯复溶,过0.22μm尼龙滤膜,滤液采用气相色谱-质谱法分析。6种防腐剂(山梨酸、苯甲酸、对羟基苯甲酸甲酯、对羟基苯甲酸乙酯、对羟基苯甲酸丙酯、对羟基苯甲酸丁酯)和3种抗氧化剂(丁基羟基茴香醚、2,6-二叔丁基对甲酚、特丁基对苯二酚)在HP5-MS UI毛细管色谱柱上以程序升温条件分离,电子轰击离子源电离,选择离子监测模式检测,外标法定量。结果显示:9种添加剂的质量浓度均在1.0~100 mg·L^(-1)内与对应的定量离子的峰面积呈线性关系,检出限(3S/N)为0.07~0.22 mg·kg^(-1);以空白碳酸饮料、茶饮料和果汁饮料样品为基质进行3个浓度水平的加标回收试验,回收率为85.5%~105%,测定值的相对标准偏差(n=6)为1.2%~7.1%。方法用于22份实际样品的分析,在6份样品中检出了苯甲酸,在5份样品中检出了山梨酸,检出量均未超过GB 2760—2024规定的最大限量,且与标准方法GB 5009.28—2016的基本一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气相色谱-质谱法 分散微萃 盐析辅助 防腐剂 抗氧化剂 饮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低共熔溶剂-分散液液微萃取-连续光源石墨炉原子吸收光谱法测定水体和大气颗粒物中的痕量镉
4
作者 陈蓓蓓 杨光冠 张占恩 《理化检验(化学分册)》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424-429,共6页
取10 mL处理后的样品(p H 6.0)置于15 mL离心管中,加入0.2 mL 2 g·L^(-1)吡咯烷基二硫代氨基甲酸铵溶液和0.3 mL低共熔溶剂(由物质的量比1∶1∶1的壬酸-癸酸-十二酸混合溶液制备而成),涡旋3 min,超声3 min,离心4 min,收集0.1 mL上... 取10 mL处理后的样品(p H 6.0)置于15 mL离心管中,加入0.2 mL 2 g·L^(-1)吡咯烷基二硫代氨基甲酸铵溶液和0.3 mL低共熔溶剂(由物质的量比1∶1∶1的壬酸-癸酸-十二酸混合溶液制备而成),涡旋3 min,超声3 min,离心4 min,收集0.1 mL上层有机相置于1 mL石墨炉自动取样杯中,采用连续光源石墨炉原子吸收光谱法测定其中镉(以Cd^(2+)计)的含量。结果表明,镉的质量浓度在0.05~3.00μg·L^(-1)内与对应的吸光度呈线性关系,检出限(3s/k)为0.01μg·L^(-1)。对不同样品溶液测定,测定值的相对标准偏差(n=10)均小于7.0%。按照标准加入法对实际样品进行回收试验,回收率为96.6%~103%。将此方法用于检测水体和大气颗粒物中的痕量镉,得到水体中镉的检出量为0.105~0.622μg·L^(-1),大气颗粒物中镉的检出量为0.090~0.168μg·L^(-1)。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低共熔溶剂 分散微萃 连续光源石墨炉原子吸收光谱法 吡咯烷基二硫代氨基甲酸铵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固相萃取-分散液液微萃取-高效液相色谱检测水中痕量新污染物双酚S
5
作者 陈阳 姬晓宇 刁春鹏 《分析科学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111-115,共5页
建立了固相萃取结合分散液液微萃取为预处理技术,利用高效液相色谱检测水中痕量双酚S的分析方法。C18为固相萃取的吸附材料,以甲醇洗脱吸附在C18中的双酚S,异辛醇为分散液液微萃取的萃取剂。固相萃取与分散液液微萃取的联用,将1 L水中双... 建立了固相萃取结合分散液液微萃取为预处理技术,利用高效液相色谱检测水中痕量双酚S的分析方法。C18为固相萃取的吸附材料,以甲醇洗脱吸附在C18中的双酚S,异辛醇为分散液液微萃取的萃取剂。固相萃取与分散液液微萃取的联用,将1 L水中双酚S富集于20μL萃取剂中,实现了水中痕量双酚S高富集倍数的预处理。优化的实验条件下,方法的检出限为0.0005μg·L^(-1),线性范围为0.002~2.0μg·L^(-1),环境水样的加标回收率为82.6%~95.1%。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酚S 固相萃 分散微萃 高效相色谱 环境水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原位形成低共熔溶剂的酸诱导—分散液液微萃取/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环境水样中烷基酚
6
作者 张凯歌 陈雁容 +4 位作者 王若彦 董爽 丁文博 王静 朱桂芬 《河南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12-19,共8页
近年来,黄河水污染现象日趋严重,其中烷基酚是重要的污染物之一.为此建立了一种基于原位形成低共熔溶剂的酸诱导—分散液液微萃取黄河水、卫河水和湖水等环境水样中烷基酚的方法.该方法以癸酸钠为萃取剂,加入盐酸后癸酸钠与盐酸反应生... 近年来,黄河水污染现象日趋严重,其中烷基酚是重要的污染物之一.为此建立了一种基于原位形成低共熔溶剂的酸诱导—分散液液微萃取黄河水、卫河水和湖水等环境水样中烷基酚的方法.该方法以癸酸钠为萃取剂,加入盐酸后癸酸钠与盐酸反应生成癸酸,同时烷基酚通过与癸酸原位形成低共熔溶剂而被萃取.在优化条件下,4-庚基酚和4-壬基酚的线性范围为0.2~400μg·L^(-1),4-辛基酚的线性范围为0.3~400μg·L^(-1),检出限和定量限分别为0.05~0.10μg·L^(-1)和0.2~0.3μg·L^(-1),日内和日间精密度≤3.7%,富集倍数为21~38.与高效液相色谱联用,可用于环境水体中烷基酚的检测,加标回收率为92.3%~115.7%.本方法具有简单、快速、灵敏、低成本和绿色等优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低共熔溶剂 原位生成 分散微萃 高效相色谱 烷基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次性滴管辅助的分散液液微萃取-液相色谱法快速测定尿样中1-羟基芘
7
作者 李冰霞 赵琴 《分析科学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39-45,共7页
建立了一种基于一次性滴管辅助的分散液液微萃取技术,结合高效液相色谱-紫外检测器(HPLC-UV)测定尿液中1-羟基芘(1-OHP)的新方法。采用一次性滴管为萃取容器,乙腈为分散剂,磷酸三丁酯作为萃取剂,萃取完成后,萃取剂富集漂浮在一次性滴管... 建立了一种基于一次性滴管辅助的分散液液微萃取技术,结合高效液相色谱-紫外检测器(HPLC-UV)测定尿液中1-羟基芘(1-OHP)的新方法。采用一次性滴管为萃取容器,乙腈为分散剂,磷酸三丁酯作为萃取剂,萃取完成后,萃取剂富集漂浮在一次性滴管上端,可使用移液枪直接取出。为了获得较高的富集效率,考察了一系列影响富集倍数的参数,在优化的萃取条件下,1-OHP在0.5~1000μg/L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R^(2)>0.9999),检出限(LOD)为0.15μg/L,定量限(LOQ)为0.5μg/L,低中高3个浓度(2、10、50μg/L)水平的加标回收率在82.0%~112.4%之间,日内、日间相对标准偏差分别小于7.4%和9.9%。本方法已成功应用于实际尿液样品的分析检测中,在加标10μg/L的浓度下,1-OHP的回收率在91.8%~113.9%之间,相对标准偏差在0.2%~7.5%之间。本方法前处理操作简便快速,有机试剂消耗量少,经济环保,分析成本低廉,为尿液中1-OHP的定量检测提供了新的选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1-羟基芘 一次性滴管辅助的分散微萃 高效相色谱 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疏水性低共熔溶剂分散液液微萃取结合高效液相色谱—荧光检测法测定环境水样中喹诺酮类药物残留
8
作者 张子昂 吴寅生 +1 位作者 梅光明 何鹏飞 《浙江海洋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25年第2期158-166,共9页
建立了一种疏水性低共熔溶剂-分散液液微萃取结合高效液相色谱-荧光检测法(HPLC-FLD)快速检测环境水样中5种喹诺酮类药物残留的方法。将不同氢键受体和氢键供体组成的低共熔溶剂作为萃取溶剂应用于环境水样中喹诺酮类药物的分散液液—... 建立了一种疏水性低共熔溶剂-分散液液微萃取结合高效液相色谱-荧光检测法(HPLC-FLD)快速检测环境水样中5种喹诺酮类药物残留的方法。将不同氢键受体和氢键供体组成的低共熔溶剂作为萃取溶剂应用于环境水样中喹诺酮类药物的分散液液—微萃取,以萃取回收率为指标筛选合适的低共熔溶剂组成,并考察物质的量比、萃取剂添加量、pH、氯化钠添加浓度等因素对萃取效率的影响。结果表明:百里酚-癸酸(摩尔比2:1)为最优低共熔溶剂组合,在最佳实验参数条件下,5种喹诺酮药物在10~1000 ng·mL^(-1)范围内线性良好,相关系数(r^(2))为0.9992~0.9999,检出限为0.2~0.3 ng·mL^(-1),定量限为0.6~1 ng·mL^(-1),加标回收率在78.8%~102.4%之间,相对标准偏差在2.3%~11.4%之间。该方法前处理过程环保、简单、快速,适用于环境水样中喹诺酮类药物残留的定性和定量测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分散微萃 疏水性低共熔溶剂 高效相色谱 喹诺酮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超声辅助气液微萃取-气相色谱-质谱法测定海带中16种多环芳烃
9
作者 牟志国 王译旋 +3 位作者 郭炎琳 金香子 李东浩 赵锦花 《色谱》 北大核心 2025年第8期950-958,共9页
基于超声辅助气液微萃取(UA-GLME)联用气相色谱-质谱(GC-MS)技术,建立了测定海带中16种多环芳烃(PAHs)的检测方法,并对样品前处理和色谱条件进行了优化。海带样品用二氯甲烷-正己烷(1∶1,v/v)混合溶剂超声辅助提取后,经过气液微萃取技... 基于超声辅助气液微萃取(UA-GLME)联用气相色谱-质谱(GC-MS)技术,建立了测定海带中16种多环芳烃(PAHs)的检测方法,并对样品前处理和色谱条件进行了优化。海带样品用二氯甲烷-正己烷(1∶1,v/v)混合溶剂超声辅助提取后,经过气液微萃取技术进一步萃取,采用DB-5MS毛细管柱(30 m×0.25 mm×0.25µm)分离,使用全扫描(SCAN)、选择离子监测(SIM)模式进行检测分析。结果表明,本方法在最优的条件下,PAHs在5.0~2000 ng/mL范围内具有良好的线性关系,相关系数(R2)均大于0.999,仪器检出限(LOD)和方法检出限(MDL)分别为0.001~0.01μg/mL和0.004~0.04 mg/kg。16种PAHs在高、中、低3个水平下的加标回收率为62.32%~91.64%,RSD为2.94%~9.15%。本方法显著减少了脂溶性和共萃取物的干扰,其中长链烷烃、脂肪酸及甾醇类等主要共萃取物的去除率大幅提升。SIM模式下色谱图的比较分析结果表明,UA-GLME方法显著优化了PAHs的峰形,有效提高了信噪比和定量分析的准确性,同时展现出对海带基质中复杂干扰物的显著抗干扰能力。采用所建立的方法对东海、渤海、黄海及南海海带样品进行分析测定,结果显示16种PAHs均有不同程度的检出。该方法简化了复杂的样品前处理过程,并适用于海带中PAHs的定性、定量分析,为海洋环境污染和风险评价提供了可靠的技术支持。本方法可通过优化超声条件与溶剂体系,拓宽在其他复杂基质样品中的适用性,为环境监测与污染物溯源提供新策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声辅助 微萃 气相色谱-质谱法 多环芳烃 海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液液微萃取下不同入口形式液滴生成的实验分析
10
作者 徐铭梁 李美姣 +5 位作者 边伟 吴林峰 李博 杜鹏 汪宗太 夏良树 《化学工程》 北大核心 2025年第7期37-42,共6页
为探讨液滴生成阶段的主要影响因素,以4种不同入口形式的微流控芯片为对象,通过观察在体积分数30%磷酸三丁酯-煤油与3 mol/L硝酸体系下的油水两相液液微萃取过程中液滴的形成,收集相关的水力学数据。实验结果表明:在总流量为100μL/min... 为探讨液滴生成阶段的主要影响因素,以4种不同入口形式的微流控芯片为对象,通过观察在体积分数30%磷酸三丁酯-煤油与3 mol/L硝酸体系下的油水两相液液微萃取过程中液滴的形成,收集相关的水力学数据。实验结果表明:在总流量为100μL/min且油水两相流比(流量比)为1∶1-5∶1时,液滴的长径比随着流比的增加而减小;而在总流量为40μL/min且流比为1∶1-5∶1时,液滴的长径比约为总流量100μL/min时的1.5倍。此外,具备聚焦流结构的Ⅲ型和Ⅳ型芯片在均一性、生成频率等方面均优于不具备聚焦流结构的Ⅰ型和Ⅱ型。这些结果表明,液滴生成与两相流体的流速密切相关,且聚焦流结构对液滴生成过程具有显著影响。研究结果为液液微萃取中入口形式及操作参数的选择提供理论支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萃 微流控芯片 滴生成 聚焦流结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分散液液微萃取/超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测定环境水中7种新烟碱类农药 被引量:5
11
作者 侯新茹 仝凯旋 +5 位作者 陈辉 张虹艳 常巧英 李相阳 李玲 薛晓晶 《分析测试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738-745,共8页
建立了巴氏滴管辅助的分散液液微萃取(PTD-DLLME)结合超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UPLC-MS/MS)同时测定环境水中7种新烟碱类农药的方法。该方法首次以巴氏滴管作为萃取容器,低密度低毒性的乙腈作为萃取剂,丙酮为分散剂。采用BEH C_(18)(2.1... 建立了巴氏滴管辅助的分散液液微萃取(PTD-DLLME)结合超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UPLC-MS/MS)同时测定环境水中7种新烟碱类农药的方法。该方法首次以巴氏滴管作为萃取容器,低密度低毒性的乙腈作为萃取剂,丙酮为分散剂。采用BEH C_(18)(2.1 mm×50 mm,1.7μm)色谱柱分离,0.01%甲酸水溶液(含2 mmol/L甲酸铵)和0.01%甲酸乙腈溶液(含2 mmol/L甲酸铵)为流动相梯度洗脱,电喷雾离子源(ESI)正离子方式扫描,多反应监测(MRM)模式监测,以保留时间和特征离子定性,外标法定量。在最优实验条件下,目标化合物在0.05~100μg/L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相关系数(r2)不低于0.996,检出限(LOD)为0.02~0.1μg/L,定量下限(LOQ)为0.05~0.2μg/L,富集倍数为10倍。在1倍、2倍和10倍LOQ 3个加标水平下,各待测物的回收率为75.3%~116%,日内相对标准偏差(Intra-RSD,n=6)为2.7%~8.2%,日间相对标准偏差(Inter-RSD,n=3)为3.1%~10%,基质效应为-0.18%~6.66%。采用该方法对20批环境水样进行检测,其中1批河水样品中检出吡虫啉与噻虫啉,其浓度低于LOQ。该方法具有便于操作、富集效果好、回收率稳定、绿色环保以及成本低廉的优点,为环境水样中新烟碱类农药的检测提供了一种全新的解决方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环境水 巴氏滴管 分散微萃 超高效相色谱-串联质谱 新烟碱类农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分散液液微萃取结合气相色谱-四极杆-飞行时间质谱法测定橄榄油中180种农药残留 被引量:6
12
作者 梁艳 雷春妮 +4 位作者 王波 张欢 王新潮 周小平 朱梦晨 《分析测试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393-404,共12页
建立了分散液液微萃取(DLLME)结合气相色谱-四极杆-飞行时间质谱(GC-QTOF MS)快速测定橄榄油中180种农药残留的分析方法,并考察了乙腈酸化浓度、水相体积、萃取剂种类的影响。通过分散液液微萃取进行样品前处理,经含2%甲酸的乙腈溶液提... 建立了分散液液微萃取(DLLME)结合气相色谱-四极杆-飞行时间质谱(GC-QTOF MS)快速测定橄榄油中180种农药残留的分析方法,并考察了乙腈酸化浓度、水相体积、萃取剂种类的影响。通过分散液液微萃取进行样品前处理,经含2%甲酸的乙腈溶液提取后,上清液与萃取剂快速注入水相,取待测物供仪器分析,采用基质标准溶液进行定量。结果表明:87.8%农药的线性范围为0.02~2µg/mL,12.2%农药的线性范围为0.1~2µg/mL,相关系数(r^(2))均大于0.99;所有待测农药的检出限为0.002~0.020 mg/kg,定量下限为0.007~0.067 mg/kg,其中有135种农药的定量下限达0.007 mg/kg,23种农药的定量下限达0.017 mg/kg,占总数量的88%;在0.02、0.1、0.2 mg/kg 3个加标水平下,回收率为70%~120%的农药占全部待测农药的76.3%,相对标准偏差(RSD)小于10%的农药占总数的94.4%以上。应用该方法对10份市售橄榄油样品进行检测,共检出5种农药,检出量为0.0057~0.0427 mg/kg。该方法操作简单、快速,精密度及准确度良好,试剂消耗少且绿色环保,能够满足橄榄油中多种农药残留检测的需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分散微萃 气相色谱-四极杆-飞行时间质谱法 橄榄油 农药残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低共熔溶剂的分散液液微萃取法测定茶饮料中68种农药残留 被引量:5
13
作者 王华威 陈文辉 +5 位作者 陈升凡 李倩倩 杜丽平 叶丰 李建勋 李熠 《核农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522-531,共10页
为同时定量检测茶饮料中68种农药的多残留情况,本研究利用低共熔溶剂(DES)作为萃取剂,结合分散液液微萃取(DLLME)技术对目标农药进行萃取富集,再通过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HPLCMS/MS)检测目标农药残留量。结果表明,通过DES提取和涡... 为同时定量检测茶饮料中68种农药的多残留情况,本研究利用低共熔溶剂(DES)作为萃取剂,结合分散液液微萃取(DLLME)技术对目标农药进行萃取富集,再通过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HPLCMS/MS)检测目标农药残留量。结果表明,通过DES提取和涡旋离心处理可有效去除茶饮料中的杂质,并将目标农药富集。茶饮料中68种目标农药在1~500 ng·mL^(-1)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线性关系系数均高于0.996,定量限为0.2~10μg·kg-1,3个添加水平(10、50、100μg·kg^(-1))的平均回收率为59.1%~113.7%,相对标准偏差均<10%。综上,本方法具有快速简便、绿色环保、性能良好等优势,可满足茶饮料中农药多残留的检测要求。本研究结果为茶饮料中农药残留检测提供了技术支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茶饮料 农药残留 分散微萃 低共熔溶剂 高效相色谱串联质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固相萃取-分散液液微萃取-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水中痕量双酚F 被引量:1
14
作者 姬晓宇 刁春鹏 《理化检验(化学分册)》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489-491,共3页
双酚类化合物属于一类常见的内分泌干扰物,对动物免疫功能、生理功能具有负面影响^([1-5])。典型的双酚类化合物为双酚A(BPA),该化合物已被列入GB 5749—2022《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6])的限制指标,其限值为0.01 mg·L^(-1)。双酚... 双酚类化合物属于一类常见的内分泌干扰物,对动物免疫功能、生理功能具有负面影响^([1-5])。典型的双酚类化合物为双酚A(BPA),该化合物已被列入GB 5749—2022《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6])的限制指标,其限值为0.01 mg·L^(-1)。双酚F(BPF)作为BPA替代品被广泛使用,在污泥、水体、沉积物等环境介质以及食品中均有检出^([7])。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酚类化合物 分散微萃 内分泌干扰物 双酚F 固相萃 环境介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分散液液微萃取-高效液相测定食用植物油中对羟基肉桂酸和橙皮素含量 被引量:1
15
作者 王梦伟 龚灿 +2 位作者 李静 许旭 高建平 《粮食与油脂》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146-150,共5页
通过分散液液微萃取-高效液相(DLLME-HPLC)建立一种同时测定食用植物油中对羟基肉桂酸和橙皮素的分析方法。以正己烷为分散剂,以含体积分数5%氨水(500μL)和体积分数10%乙腈的水溶液为萃取剂萃取样品,以体积分数0.3%三氟乙酸溶液-乙腈... 通过分散液液微萃取-高效液相(DLLME-HPLC)建立一种同时测定食用植物油中对羟基肉桂酸和橙皮素的分析方法。以正己烷为分散剂,以含体积分数5%氨水(500μL)和体积分数10%乙腈的水溶液为萃取剂萃取样品,以体积分数0.3%三氟乙酸溶液-乙腈为流动相,在柱温25℃条件下进行梯度洗脱,萃取液放置过夜后再进行测定。结果表明:样品峰面积的相对标准偏差均小于3%,对羟基肉桂酸和橙皮素在各自质量浓度范围内的线性相关系数均大于0.99,检测限分别为8.7、6.2 ng/g,定量限分别为26.1、18.5 ng/g,回收率分别为93.1%~103.7%、100.5%~111.1%。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分散微萃 食用植物油 对羟基肉桂酸 橙皮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扩大分散液液微萃取法测定水中20种有机氯和菊酯农药残留 被引量:1
16
作者 芮鸿飞 吴俊 +3 位作者 罗淑文 欧阳晓洁 刘晓颖 吴峰华 《浙江农业科学》 2024年第2期469-474,共6页
本研究建立了扩大液液分散微萃取测定饮用水中20种有机氯和菊酯农药残留的方法。通过扩大分散液液萃取(dispersive liquid-liquid microextraction,DLLME)提取水中农药残留,对DLLME萃取相关的影响因素进行了优化:40 mL水样用0.4 mL三氯... 本研究建立了扩大液液分散微萃取测定饮用水中20种有机氯和菊酯农药残留的方法。通过扩大分散液液萃取(dispersive liquid-liquid microextraction,DLLME)提取水中农药残留,对DLLME萃取相关的影响因素进行了优化:40 mL水样用0.4 mL三氯甲烷与4 mL乙腈作为萃取剂和分散剂,萃取离心后取出用氮吹吹干,100μL正己烷溶剂置换后进气相色谱电子捕获检测器(GC-ECD)检测。结果显示,水中20种有机氯及拟除虫菊酯农药的线性分别在0.002~0.10μg·mL-1和0.01~0.20μg·mL-1的浓度范围内良好,相关系数r>0.998,方法检出限为0.001~0.002μg·L-1,方法富集倍数为168~206,高、中、低3水平浓度加标回收率在83.30%~116.70%,相对标准偏差(RSD)为0.84%~9.87%。采用所建立的方法对135个农村饮用水样品进行检测,结果均远低于限量值。该方法灵敏度、准确性高,稳定性好,批量分析时更具有可操作性,适用于饮用水中有机氯及拟除虫菊酯的定性定量分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饮用水 分散微萃 有机氯 拟除虫菊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疏水性脂肪酸的分散液-液微萃取结合UPLC-MS/MS法测定饲料中青霉素类药物残留
17
作者 贺习文 甘文斌 +6 位作者 赵娟 张利 雷浩 汪军明 雷一越 皇甫凯 刘腾 《中国饲料》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3期254-262,共9页
本研究基于疏水性脂肪酸的分散液-液微萃取结合UPLC-MS/MS法,旨在建立一种同时测定饲料中12种青霉素类药物的检测方法。饲料中的青霉素类药物经0.1 mol/L的磷酸二氢钾溶液提取,以正辛酸作为萃取剂,乙腈作为分散剂,氯化钠作为盐析剂,在p... 本研究基于疏水性脂肪酸的分散液-液微萃取结合UPLC-MS/MS法,旨在建立一种同时测定饲料中12种青霉素类药物的检测方法。饲料中的青霉素类药物经0.1 mol/L的磷酸二氢钾溶液提取,以正辛酸作为萃取剂,乙腈作为分散剂,氯化钠作为盐析剂,在pH=2时进行分散液-液微萃取,萃取剂在﹣20℃下固化,经甲醇溶解后,供UPLC-MS/MS分析。结果表明:12种青霉素类药物在0.5~100 ng/mL内线性良好,相关系数R^(2)>0.990;方法检出限(LOD)为0.5μg/kg,定量限(LOQ)为2.0μg/kg;各组分添加回收率为72.9%~96.8%,相对标准偏差(RSD%)≤12.6%。该方法具有前处理耗时短、绿色环保、涉及药物种类多、低定量限和检测结果准确等优点,在不同基质饲料样品中得到有效验证,可满足饲料中青霉素类药物的检测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分散-微萃 高效相色谱-串联质谱法 饲料 青霉素类药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分散液液微萃取法测定葡萄酒中酯类化合物
18
作者 梁钰华 李恺安 +4 位作者 强文乐 牛育林 EUDES Sam Faisal 蒋玉梅 马腾臻 《食品与生物技术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7期151-164,共14页
为优化分散液液微萃取(dispersive liquid-liquid microextraction,DLLME)测定葡萄酒中酯类化合物的方法,以模拟葡萄酒为试材,研究分散剂种类及体积、萃取剂种类及体积、样品体积、盐添加质量及萃取时间7个因素对模拟葡萄酒中16种酯类... 为优化分散液液微萃取(dispersive liquid-liquid microextraction,DLLME)测定葡萄酒中酯类化合物的方法,以模拟葡萄酒为试材,研究分散剂种类及体积、萃取剂种类及体积、样品体积、盐添加质量及萃取时间7个因素对模拟葡萄酒中16种酯类化合物萃取效果的影响,结合单因素和Box-Behnken响应面试验对萃取条件进行优化,并采用气相色谱-质谱(GC-MS)进行定性定量分析。结果表明,模拟葡萄酒中酯类化合物的最佳萃取条件为:分散剂甲醇1200μL,萃取剂二氯甲烷600μL,样品体积7 mL,不添加盐,萃取时间1.0min。在此条件下,16种待测酯类化合物的线性关系良好,R2均高于0.995,检测限(limit of detection,LOD)和定量限(limit of quantitation,LOQ)分别为0.004~0.078 mg/L和0.012~0.261 mg/L;3个质量浓度水平的加标回收率为83.3%~111.3%,日内和日间相对标准偏差(relative standard deviation,RSD)为0.02%~7.69%。对2018—2020年的‘黑比诺’干红葡萄酒和‘贵人香’冰白葡萄酒样品测定时,该方法表现出良好的应用效果,并印证了酯类化合物的种类和质量浓度变化与酒样类型及陈酿年份密切相关。该研究可为深入研究葡萄酒中酯类化合物的代谢提供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分散微萃 气相色谱-质谱 葡萄酒 酯类化合物 响应面优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索氏提取-分散液液微萃取-高效液相色谱-紫外检测器法测定土壤及底泥中双酚F的含量
19
作者 姬晓宇 陈阳 刁春鹏 《理化检验(化学分册)》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430-432,共3页
双酚F(BPF)作为双酚A(BPA)的重要替代品,主要用作聚碳酸酯、环氧树脂等材料的添加剂。BPF具有与BPA类似的结构,因此BPF也具有毒性,可以影响鱼类、大鼠等的内分泌,是一种典型的内分泌干扰物[1],还可以导致人体生殖细胞畸变,生殖功能障碍... 双酚F(BPF)作为双酚A(BPA)的重要替代品,主要用作聚碳酸酯、环氧树脂等材料的添加剂。BPF具有与BPA类似的结构,因此BPF也具有毒性,可以影响鱼类、大鼠等的内分泌,是一种典型的内分泌干扰物[1],还可以导致人体生殖细胞畸变,生殖功能障碍,甚至癌变[2]。BPF可以通过污水等进入环境[3],在环境介质中的检出率和检出量都较高,仅次于BPA[4]。随着BPF工业用量的不断增加,其环境污染问题日益严重[5]。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分散微萃 测定土壤 内分泌干扰物 索氏提 双酚F 检出量 环境介质 聚碳酸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分散液液微萃取-GC-MS/MS测定纺织废水中痕量4-氨基偶氮苯 被引量:1
20
作者 丁友超 曹丽华 +4 位作者 李姗 钱凯 王晓琼 周佳 汤娟 《印染》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61-65,共5页
建立了分散液液微萃取-气相色谱串联质谱法测定纺织废水中偶氮染料释放的痕量4-氨基偶氮苯的新方法。在碱性条件下,用连二亚硫酸钠还原纺织废水试样中的偶氮染料,再以乙腈为分散剂、三氯甲烷为萃取剂对分解生成的4-氨基偶氮苯进行分散... 建立了分散液液微萃取-气相色谱串联质谱法测定纺织废水中偶氮染料释放的痕量4-氨基偶氮苯的新方法。在碱性条件下,用连二亚硫酸钠还原纺织废水试样中的偶氮染料,再以乙腈为分散剂、三氯甲烷为萃取剂对分解生成的4-氨基偶氮苯进行分散液液微萃取,之后采用气相色谱-串联质谱法测定,内标法定量。方法优化了废水试样制备、还原反应条件、分散液液微萃取影响条件以及色谱和质谱条件等。优化的检测方法呈现良好的线性关系,线性范围为0.1~10.0μg/L;方法检出限为0.03μg/L,定量限为0.1μg/L;加标回收率为88.0%~97.0%。该方法具有操作简便、检出限低的优势,能够满足纺织废水中痕量4-氨基偶氮苯的检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测试 分散微萃 气相色谱串联质谱 纺织废水 4-氨基偶氮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20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