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4篇文章
< 1 2 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局部循环供氧生物膜技术处理分散污水脱氮除磷分析 被引量:3
1
作者 赵秋 吴迪 +2 位作者 钱姗 高贤彪 孙向阳 《农业机械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2期294-299,共6页
针对现代农业科技示范区污水特点,在处理农村生活污水的"两级回流连续供氧生物膜"工艺基础上设计"两级交替回流局部循环供氧生物膜"工艺,并对该工艺处理分散污水的脱氮除磷效能进行了实际应用研究。系统采用沉淀池... 针对现代农业科技示范区污水特点,在处理农村生活污水的"两级回流连续供氧生物膜"工艺基础上设计"两级交替回流局部循环供氧生物膜"工艺,并对该工艺处理分散污水的脱氮除磷效能进行了实际应用研究。系统采用沉淀池和循环池交替回流技术,简化调节池为集水池,改造水解酸化池为水解酸化调节池,在平均处理量100 t/d,水力停留时间(HRT)为2 d的情况下,稳定运行2 a结果表明:工艺对有机污染物、NH_3-N、总氮和总磷的去除率分别为71.6%、64.4%、45.5%和72.0%;出水有机污染物、NH3-N、总氮和总磷的平均质量浓度分别为15.3、9.2、17.2、0.8 mg/L,出水符合城镇污水处理厂污染物排放(GB 18918—2002)一级B标准。进水有机污染物与总氮比值、有机污染物与总磷比值与总磷、有机污染物和NH3-N去除率呈正相关关系,与总氮去除率呈负相关关系。实践证实,该工艺对波动较大的冬季低温期及复杂水质期高冲击、高负荷的特殊分散污水具有较好的脱氮除磷和有机物去除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分散污水 局部循环供氧 生物膜 两级交替回流 脱氮除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常熟市农村分散污水收集处理技术与运行管理调查研究 被引量:11
2
作者 郭一令 韩金益 +2 位作者 高晓兰 苏艳芝 郑志佳 《安徽农业科学》 CAS 2014年第8期2441-2444,共4页
随着农村经济的发展,农村污水所引起的非点源污染日益严重,对农村污水的收集处理日益紧迫。污水收集处理系统可以分为集中式污水收集处理系统和分散式污水收集处理系统,分散式污水收集处理系统更适合农村污水水量少,分布范围大的特点。... 随着农村经济的发展,农村污水所引起的非点源污染日益严重,对农村污水的收集处理日益紧迫。污水收集处理系统可以分为集中式污水收集处理系统和分散式污水收集处理系统,分散式污水收集处理系统更适合农村污水水量少,分布范围大的特点。通过对常熟市分散污水收集处理系统情况的调查研究,分析了分散式污水收集处理系统设施的建设情况和常用的管理模式。提出了应该因地制宜,结合当地的自然地理条件、城乡总体规划、已建污水收集系统的实际情况,优化污水收集处理系统模式和管理模式的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村污水 分散污水收集处理系统 建设费用 运行管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两级交替回流厌氧局部供氧生物膜技术对分散污水有机物和氮的去除效果
3
作者 吴迪 钱姗 +3 位作者 赵秋 高贤彪 郭锐 李妍 《环境污染与防治》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3期286-289,共4页
利用两级交替回流/厌氧/局部供氧生物膜技术处理农业园区的分散污水,研究了有机物和氮的去除效果。结果表明,COD、BOD5、氨氮和总氮的平均去除率分别为64.9%、71.6%、64.4%、45.5%,出水平均质量浓度分别为54.7、15.3、9.2、17.2mg/L,基... 利用两级交替回流/厌氧/局部供氧生物膜技术处理农业园区的分散污水,研究了有机物和氮的去除效果。结果表明,COD、BOD5、氨氮和总氮的平均去除率分别为64.9%、71.6%、64.4%、45.5%,出水平均质量浓度分别为54.7、15.3、9.2、17.2mg/L,基本达到了《城镇污水处理厂污染物排放标准》(GB 18918—2002)一级B标准。该技术在冬季低温期和水质复杂期也能够稳定运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分散污水 局部供氧 交替回流 有机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贵州典型喀斯特山区农村分散生活污水分布特征与生态治理效果初探
4
作者 包海梅 戴德求 +4 位作者 韩芳 李裕元 江杰 焦锡桦 彭韬 《矿物岩石地球化学通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367-377,共11页
以贵州省六盘水市双桥水库二级保护区为主要研究区域,通过入户调查和水质分析,系统研究典型喀斯特区生活污水排放的空间格局,并通过构建人工湿地生态治理示范工程,探讨适合喀斯特区生活污水低成本治理的技术途径。结果表明,与人口密集... 以贵州省六盘水市双桥水库二级保护区为主要研究区域,通过入户调查和水质分析,系统研究典型喀斯特区生活污水排放的空间格局,并通过构建人工湿地生态治理示范工程,探讨适合喀斯特区生活污水低成本治理的技术途径。结果表明,与人口密集的平原区不同,贵州喀斯特山区人口聚落分散,生活污水治理薄弱,未经处理的污水极易经裂隙渗入地下水或渗流进入地表河流中,普遍存在地下水环境污染的风险,导致生活污水污染负荷呈现出较大的时间和空间差异性。本研究通过构建适用于分散聚落的低成本、无动力的水-C-N-P平衡的生态优化设计人工湿地系统,取得了较好效果,化学需氧量(COD)、氨氮(NH_(4)^(+)-N)、总氮(TN)、总磷(TP)的去除率均达到80%以上,出水水质中COD、氨氮、TN、TP质量浓度分别为42.3、3.2、8.6、0.54 mg/L,显著优于贵州省农村生活污水处理设施水污染物排放标准一级标准(DB52/1424-2019),同时也满足国家农田灌溉水质标准(GB5084-2021)。将处理污水利用光伏提灌技术构建复合系统,提灌到高位水池,可缓解喀斯特坡耕地干旱缺水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喀斯特山区 农村生活污水 人工生态湿地 光伏提灌 分散污水处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AAO+SBR组合工艺处理分散式生活污水应用研究
5
作者 马海波 苗立永 +3 位作者 肖波 蒋小雨 荣懿 任武昂 《水处理技术》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113-117,共5页
针对分散式生活污水可生化性强、成分复杂、水量波动大等特点,本研究拟将AAO与SBR工艺串联处理分散式生活污水。研究结果表明,组合工艺出水COD、NH_(4)^(+)-N、TN平均分别为22.9、2.82、7.6 mg/L,均满足GB1891-2002中一级A排放标准;出... 针对分散式生活污水可生化性强、成分复杂、水量波动大等特点,本研究拟将AAO与SBR工艺串联处理分散式生活污水。研究结果表明,组合工艺出水COD、NH_(4)^(+)-N、TN平均分别为22.9、2.82、7.6 mg/L,均满足GB1891-2002中一级A排放标准;出水TP平均浓度为0.832 mg/L,为满足一级A排放标准,在组合工艺末端增加化学除磷工艺,当PAC投加量为10 mg/L出水TP浓度降低至0.416 mg/L,即可满足排放要求。同时,在间进歇水和连续进水两种工况下,组合工艺对COD、NH_(4)^(+)-N和TN去除率达到90%以上,均满足一级A排放标准。以上结果说明组合工艺具有高效的污水处理效果且能够应对进水冲击负荷,可作为分散式生活污水处理的理想技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分散式生活污水 脱氮除磷 化学混凝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农村分散式污水治理工作中面临的困境与应对方法
6
作者 胡珂 《江西农业》 2025年第8期59-61,共3页
做好农村污水处理有助于改善农村环境和实现乡村振兴目标,但在农村分散式污水处理的过程中面临诸多的问题和困境,需要对污水治理工作作出有效优化和调整,以提高污水治理效果。文章主要探讨农村污水的来源、分散式污水处理的困境及应对方... 做好农村污水处理有助于改善农村环境和实现乡村振兴目标,但在农村分散式污水处理的过程中面临诸多的问题和困境,需要对污水治理工作作出有效优化和调整,以提高污水治理效果。文章主要探讨农村污水的来源、分散式污水处理的困境及应对方法,希望通过探讨和分析,为相关单位提供参考与借鉴,提高分散式污水治理能力和治理成效,为农村地区的可持续发展奠定良好的基础和保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村污水 分散污水 污水治理 应对策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常州市分散式农村生活污水处理工程人工湿地和生成沟渠的生态消纳微生物特性分析
7
作者 卢原 陈曙平 +4 位作者 张文艺 李乔 吴科 吴金海 金林飞 《中南农业科技》 2025年第1期73-78,共6页
为深入探究“二级A/O+人工湿地+生态沟渠”工程处理苏南某农村分散式农村生活污水的尾水微生物特性,通过脲酶活性和微生物扩增子测序对示范工程的人工湿地及生态沟渠底泥中的微生物群落结构和功能进行解析。结果表明,人工湿地前端的脲... 为深入探究“二级A/O+人工湿地+生态沟渠”工程处理苏南某农村分散式农村生活污水的尾水微生物特性,通过脲酶活性和微生物扩增子测序对示范工程的人工湿地及生态沟渠底泥中的微生物群落结构和功能进行解析。结果表明,人工湿地前端的脲酶活性高于后端,且随着运行时间的增加,脲酶活性呈先上升后降低的趋势;微生物群落分析显示,人工湿地土壤中的物种丰富度高于生态沟渠底泥,主要菌门为变形菌门(Proteobacteria)、放线菌门(Actinobacteria)和绿弯菌门(Chloroflexi);脱氮菌属在人工湿地进出水和生态沟渠中的相对丰度较大,具有异养硝化反硝化功能和厌氧反硝化功能的菌属占比较大,且沟渠底泥中脱氮菌比例大于人工湿地。这表明人工湿地脱碳脱氮能力较强,生态沟渠具有良好的深度净化能力。旨在为农村生活污水处理工程的尾水生态消纳提供理论支持和实践指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生物特性 分散式农村生活污水处理工程 二级A/O+人工湿地+生态沟渠 生态消纳 人工湿地 生态沟渠 脲酶活性 脱氮菌属 江苏省常州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复合垂直潜流人工湿地处理分散型农村生活污水工程设计 被引量:4
8
作者 尹笛 陈忠购 +1 位作者 张帼一 刘佳伟 《现代园艺》 2024年第3期122-124,共3页
根据高岙村生活污水的特点,采用“格栅过滤-隔油沉砂池-厌氧水解池-IVCW系统-砂滤池”的模式处理居民居住距离>2km的较分散的生活污水,处理规模为2.3m^(3)/d。结果表明,该工艺具有处理效果好、投资费用低、景观价值高等优点,能提升... 根据高岙村生活污水的特点,采用“格栅过滤-隔油沉砂池-厌氧水解池-IVCW系统-砂滤池”的模式处理居民居住距离>2km的较分散的生活污水,处理规模为2.3m^(3)/d。结果表明,该工艺具有处理效果好、投资费用低、景观价值高等优点,能提升农村生活污水处理效率,对有效解决分散型农村生活污水问题具有积极的指导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复合垂直潜流人工湿地 农村分散型生活污水 基质 植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改进地渗系统处理分散生活污水启动周期的研究 被引量:1
9
作者 李彬 吕锡武 钱文敏 《安全与环境工程》 CAS 2007年第1期39-42,共4页
对传统型的地下渗滤系统进行了改进,建立了一套新型的地下渗滤试验装置。采用两种不同的进出水方式对此渗滤系统的启动周期进行了比较试验,结果表明:在进水CODc,为250-400mg/L、氨氮为70~100mg/L时,初期采用间歇进水的方式可使... 对传统型的地下渗滤系统进行了改进,建立了一套新型的地下渗滤试验装置。采用两种不同的进出水方式对此渗滤系统的启动周期进行了比较试验,结果表明:在进水CODc,为250-400mg/L、氨氮为70~100mg/L时,初期采用间歇进水的方式可使启动周期缩短为18d;稳定运行时HRT为6h,COD去除率可达79%以上。此研究为新型地渗系统的设计提供了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分散污水 土地处理 地下渗滤系统 启动周期 改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园林地慢速渗滤系统处理农村分散式生活污水 被引量:18
10
作者 段增强 段婧婧 +1 位作者 耿晨光 李汛 《农业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23期192-199,共8页
针对农村分散式生活污水处理设施缺乏而面源污染严重的问题,该研究从土壤自净功能出发,结合传统土地慢速渗滤处理系统和澳大利亚FILTER系统技术特点,提出了园林地慢速渗滤农村生活污水处理系统,优化了污水处理工艺中的布水和排水系统,... 针对农村分散式生活污水处理设施缺乏而面源污染严重的问题,该研究从土壤自净功能出发,结合传统土地慢速渗滤处理系统和澳大利亚FILTER系统技术特点,提出了园林地慢速渗滤农村生活污水处理系统,优化了污水处理工艺中的布水和排水系统,提高了系统的污水接纳与处理能力。试验结果表明该系统对TN(总氮)、TP(总磷)、COD(化学需氧量)、TOC(总有机碳)、NH4+-N(铵态氮)均有较好去除效果,平均去除率分别为80.7%、89.2%、89.5%、60.2%、85.7%,出水水质达到一级A类标准。该系统对农村生活污水处理效果良好,具有技术可行、成本有效和管理方便等特点,为中国现阶段农村生态环境建设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污水处理 渗滤 污染控制 农村生活污水 分散污水 园林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分散式生活污水处理工艺适宜性探讨 被引量:12
11
作者 周琦 黄勇 +2 位作者 李祥 冯斌 马垚 《水处理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5期22-26,37,共6页
分散生活污水因污染物浓度和水量波动较大,难以实现大规模集中处理。因此,在分析了分散生活污水水质水量特点后,从处理工艺稳定性、维护管理成本、投资成本等方面归纳了适宜处理分散生活污水的技术要求。并且从这个几个方面出发对当前... 分散生活污水因污染物浓度和水量波动较大,难以实现大规模集中处理。因此,在分析了分散生活污水水质水量特点后,从处理工艺稳定性、维护管理成本、投资成本等方面归纳了适宜处理分散生活污水的技术要求。并且从这个几个方面出发对当前典型处理工艺的适宜性进行了评述。分析表明,比较适宜的处理工艺应该具备:反应器可长期不排泥,维护频率较低并且对维护操作人员专业要求较低,在较大水质水量波动及环境气候改变时反应器仍旧能稳定运行的特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分散生活污水 处理工艺 适宜性探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长江三角洲农村地区分散式污水水量及水质调查——以宜兴市万石镇为例 被引量:6
12
作者 段婧婧 耿晨光 +2 位作者 董金龙 李汛 段增强 《江苏农业科学》 北大核心 2013年第7期328-331,共4页
当前农村水体污染的情况日益严重。为了弄清楚长江三角洲农村地区分散式污水水量及水质随季节变化的情况,对长江三角洲地区的典型城镇——宜兴市万石镇的3个村庄进行了资料收集、入户调查(n=17)以及定点监测(n=11)。研究发现:约有80%的... 当前农村水体污染的情况日益严重。为了弄清楚长江三角洲农村地区分散式污水水量及水质随季节变化的情况,对长江三角洲地区的典型城镇——宜兴市万石镇的3个村庄进行了资料收集、入户调查(n=17)以及定点监测(n=11)。研究发现:约有80%的家庭采用抽水马桶,并配合三格式化粪池;村民对自来水的人均用水量为41.3 L/(人.d),生活污水排放量约为55.0 L/(人.d);农村生活污水在秋、冬季的平均总氮(TN)浓度分别为286.79、277.74 mg/L,夏季仅为106.31 mg/L;总磷(TP)浓度在春、冬季较大,分别为30.63、26.59 mg/L;零散式养殖废水污染物浓度较高,除夏季以外,养猪场废水污染物浓度一般高于同一季节的奶牛场废水;养猪场废水中TN浓度在秋季达到最大,为2 615.22 mg/L,夏季最小,仅为386.36 mg/L,奶牛场废水TN浓度全年在350.58~494.20 mg/L之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长江三角洲 农村地区 分散污水 季节变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农村分散式污水处理模式的比较及应用 被引量:12
13
作者 王君诺 徐慧 陈星 《水电能源科学》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1期176-178,共3页
针对目前采用定性方法确定分散式农村生活污水处理设施存在的不足,按照以水定陆的污染防治思路,在分析污染源排放与入河机理的基础上,构建了农村分散式污水处理设施的定量化模式,即结合功能区水体纳污能力,确定水体的限制排污总量,再结... 针对目前采用定性方法确定分散式农村生活污水处理设施存在的不足,按照以水定陆的污染防治思路,在分析污染源排放与入河机理的基础上,构建了农村分散式污水处理设施的定量化模式,即结合功能区水体纳污能力,确定水体的限制排污总量,再结合水功能区水质达标浓度,确定控制断面的污染物浓度,通过水环境数学模型的模拟,按照控制断面污染物浓度达标的要求,计算污染源的设计排放浓度,进而计算污水中污染物的去除率,根据去除率的范围确定农村分散式污水的处理规模与工艺。并将其应用于台州市新华村的生活污水处理中,最终通过定量计算选定生物滤池作为生活污水处理设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分散污水处理模式 水环境数学模型 水功能区 纳污总量控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分散式污水处理技术研究进展 被引量:39
14
作者 王阳 石玉敏 《环境工程技术学报》 CAS 2015年第2期168-174,共7页
2008年我国58万个自然村中污水处理率仅为3%,2012年也仅达8%,未处理的污水总量是城市和县城采用集中式污水处理总量的1.5倍,分散式污水污染控制成为亟待解决的环境问题。阐述了分散式污水处理的概念和系统组成,指出分散式污水处理主要... 2008年我国58万个自然村中污水处理率仅为3%,2012年也仅达8%,未处理的污水总量是城市和县城采用集中式污水处理总量的1.5倍,分散式污水污染控制成为亟待解决的环境问题。阐述了分散式污水处理的概念和系统组成,指出分散式污水处理主要采用生物处理技术。从厌氧生物处理、好氧生物处理和自然生物处理3个方面分析了各种分散式污水处理技术的研究进展、技术原理及优缺点,其中人工湿地、稳定塘、浮床、蚯蚓生态滤池、生态厕所等自然生物处理技术,具有建设费用低、环境影响小、因地制宜、灵活多样等优点,已成为新型、经济、环保的分散式污水处理主导技术。最后提出了分散式污水处理技术的研究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分散污水 治理技术 生物处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我国分散式生活污水生态处理综析 被引量:5
15
作者 黄琳丽 潘晶 +1 位作者 孙铁珩 李海波 《安徽农业科学》 CAS 北大核心 2011年第2期877-879,888,共4页
详细介绍了分散式污水生态处理技术的概念、优点及国内工程实例,指出分散式污水生态处理是节省投资、降低能耗、维护生态平衡的先进技术,该技术适用于小型社区、分散单位机构、农村和其他未普及管网的地区,是解决目前中国环保问题和保... 详细介绍了分散式污水生态处理技术的概念、优点及国内工程实例,指出分散式污水生态处理是节省投资、降低能耗、维护生态平衡的先进技术,该技术适用于小型社区、分散单位机构、农村和其他未普及管网的地区,是解决目前中国环保问题和保持可持续性发展的有效途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分散污水 生态处理 可持续发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微电解耦合人工湿地处理农村分散式污水 被引量:7
16
作者 袁俊 钟山 +3 位作者 张漓杉 谢沅汕 韦锃弦 刘佳宁 《水处理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9期36-39,46,共5页
选用风车草为湿地植物,以铁碳构建微电解耦合人工湿地基质层与普通人工湿地进行对比。结果表明,上升流和复合流2种微电解耦合人工湿地系统比普通人工湿地污染物去除率明显要高,且在夏秋季启动时间要缩短25%以上。升流垂直流微电解耦合... 选用风车草为湿地植物,以铁碳构建微电解耦合人工湿地基质层与普通人工湿地进行对比。结果表明,上升流和复合流2种微电解耦合人工湿地系统比普通人工湿地污染物去除率明显要高,且在夏秋季启动时间要缩短25%以上。升流垂直流微电解耦合人工湿地可承受有机负荷可达HJ 2005-2010垂直流人工湿地设计规范中最大有机负荷的300%左右,相较于普通人工湿地有了很大提高。当升流垂直流微电解耦合人工湿地停留时间为2 d时,系统出水COD即可达到GB 18918-2002一级排放A标准;停留时间为3 d时PO_4^(3-)去除率接近90%,且出水稳定达到GB 18918-2002一级排放A标准,而普通人工湿地3 d仍没有达标。复合垂直流潜流人工湿地比升流式微电解耦合人工湿地对于COD、PO_4^(3-)的去除率再高出1%~9%,但成本也更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电解 人工湿地 农村分散污水 COD PO43-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日本的分散式污水处理设施 被引量:8
17
作者 刘兰岚 郝晓雯 《安徽农业科学》 CAS 北大核心 2011年第27期16714-16715,16749,共3页
介绍了日本主要的分散式污水处理设施——净化槽和农村集落排水设施,结合我国农村污水排放和处理现状,分析日本较为成熟的分散式污水处理设施在我国农村污水收集处理领域的应用前景。
关键词 分散污水处理 净化槽 农村集落排水设施 日本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分散式污水再生回用系统优化分析 被引量:8
18
作者 徐志嫱 黄廷林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2期164-168,共5页
运用系统动力学的方法,建立了分散式污水再生回用系统供需水之间相互关系的动态、非线性模型.以居民小区为例,在对小区分散式污水再生回用系统进行系统分析的基础上,预测了未来小区自来水用水状况、污水处理回用的需求情况、回用水处理... 运用系统动力学的方法,建立了分散式污水再生回用系统供需水之间相互关系的动态、非线性模型.以居民小区为例,在对小区分散式污水再生回用系统进行系统分析的基础上,预测了未来小区自来水用水状况、污水处理回用的需求情况、回用水处理工程的发展规模.表明开展分散式污水回用工程可在不降低居民生活用水标准的情况下,减少自来水的消耗,确定了较合理的污水回用规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分散污水再生回用 系统动力学模型 回用水的经济规模 用户接受程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人工湿地分散式污水处理系统的设计和运行 被引量:5
19
作者 李涛 周律 武红功 《化工环保》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3期221-225,共5页
采用由预处理单元、水平潜流人工湿地单元、消毒单元和污泥干化单元组成的分散式污水处理系统对采油区生活点污水进行了处理和资源化利用.核心工艺单元水平潜流人工湿地单元的优化设计参数为:人工湿地宽20 m、长80 m,采用多段串联布置... 采用由预处理单元、水平潜流人工湿地单元、消毒单元和污泥干化单元组成的分散式污水处理系统对采油区生活点污水进行了处理和资源化利用.核心工艺单元水平潜流人工湿地单元的优化设计参数为:人工湿地宽20 m、长80 m,采用多段串联布置形式.分散式污水处理系统实际处理水量为92~136 m3/d,在5年的实际运行过程中,COD,BOD5,NH3-N,SS的平均去除率分别为75.9%,77.3%,96.0%,96.1%.处理后出水经消毒后的水质优于GB/T18920-2002《城市污水再生利用城市杂用水水质》标准中绿化用水的水质,可作为绿化灌溉用水回用;干化后的栅渣和污泥可作为绿化肥料使用,能实现污水的资源化利用和处理系统的零排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分散污水处理系统 人工湿地 生活污水 工艺设计 运行管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曝气生物滤池用于分散型污水处理及其动力学浅析 被引量:2
20
作者 邱光磊 向连城 +1 位作者 宋永会 程建光 《环境污染与防治》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3期204-207,211,共5页
将曝气生物滤池用于分散型污水处理,分析了反应器在不同水力负荷条件下对污染物的去除效果,同时从动力学角度对反应器作了浅析,总结出一个动力学模型。实验证明,该模型对出水水质预测和水力负荷条件的确定具有一定的工程实践指导作用。
关键词 曝气生物滤池 分散污水处理 动力学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