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9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叠合盆地天然气的重要来源——分散可溶有机质 被引量:30
1
作者 刘文汇 张建勇 +3 位作者 范明 高波 张殿伟 郑伦举 《石油实验地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期1-6,共6页
天然气形成具有多源性,以天然气直接母源赋存状态分类为基础,厘定了主要气源分散可溶有机质的概念。对分散可溶有机质赋存状态以及生成途径进行了分析,初步确定了作为气源岩的生气丰度下限,分析了生气潜力,认为分散可溶有机质是高演化... 天然气形成具有多源性,以天然气直接母源赋存状态分类为基础,厘定了主要气源分散可溶有机质的概念。对分散可溶有机质赋存状态以及生成途径进行了分析,初步确定了作为气源岩的生气丰度下限,分析了生气潜力,认为分散可溶有机质是高演化阶段的最主要气源,具有广阔的勘探前景。分析了可溶有机质演化程度与气态烃转化率以及同位素的关系;指出分散型可溶有机质裂解气轻烃中环烷烃含量高,而聚集型可溶有机质裂解时链烷烃生成量较苯系物多,且裂解过程中没有环烷烃产物出现,这是因为无论是硅酸盐岩还是碳酸盐岩都对可溶有机质的成气演化起到了促进作用,因此分散可溶有机质比聚集可溶有机质生气潜力更为有效。结合实际地质情况,讨论了分散可溶有机质评价方法,使分散可溶有机质评价更具有可操作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轻烃 同位素 裂解气 分散可溶有机质 气源 天然气 叠合盆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岩石中分散可溶有机质裂解成气特征 被引量:7
2
作者 范明 刘文汇 +1 位作者 郑伦举 胡凯 《沉积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5期774-777,共4页
通过模拟实验,对碎屑岩和碳酸盐岩中分散可溶有机质裂解生气的模式及产物特征进行了探讨。实验表明,分散于碎屑岩与碳酸盐岩中的可溶有机质在高温热裂解演化过程中,其产气率存在着明显的差别。对于碎屑岩而言,当分散可溶有机质丰度小于0... 通过模拟实验,对碎屑岩和碳酸盐岩中分散可溶有机质裂解生气的模式及产物特征进行了探讨。实验表明,分散于碎屑岩与碳酸盐岩中的可溶有机质在高温热裂解演化过程中,其产气率存在着明显的差别。对于碎屑岩而言,当分散可溶有机质丰度小于0.3%时,裂解产气率与岩石中分散可溶有机质含量呈正相关关系,大于0.3%时几乎不变,而碳酸盐岩中分散可溶有机质产气率与分散可溶有机质含量的关系不是很明显。赋存于两类不同岩石中的分散可溶有机质的裂解气的及干燥系数也存在着较大差异。结果表明上述地球化学特征均与岩石对类烃气体的选择性吸附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分散可溶有机质 高一过成熟阶段 原油裂解 热模拟实验 碎屑岩 碳酸盐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分散可溶有机质的气源意义 被引量:1
3
作者 薛海涛 田善思 +3 位作者 卢双舫 刘敏 王伟明 王民 《吉林大学学报(地球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期52-60,共9页
广泛分布在烃源岩及输导通道中的分散可溶有机质作为一种新的气源逐渐受到重视。分散可溶有机质成气不仅关系到原油的消耗,还关系到天然气的资源评价结果,因而定量评价这一过程对油气勘探有着重要意义。笔者总结对比了传统成烃模式与考... 广泛分布在烃源岩及输导通道中的分散可溶有机质作为一种新的气源逐渐受到重视。分散可溶有机质成气不仅关系到原油的消耗,还关系到天然气的资源评价结果,因而定量评价这一过程对油气勘探有着重要意义。笔者总结对比了传统成烃模式与考虑分散可溶有机质成气模式的异同,建立了分散可溶有机质成气的地质模型,初步计算了塔里木盆地分散可溶有机质的成气量。指出分散可溶有机质这一气源使得地层成气区域突破了烃源岩的分布范围,成气中心向构造高部位偏移,成气期推迟。计算得到塔里木盆地分散可溶有机质成气模式中源内分散可溶有机质裂解成气与源外的比例为1∶2.88,在成气晚期白垩纪末至现今这一阶段油裂解成气量为799千亿m3,是传统油成气模式的4.23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分散可溶有机质 源外成气地质模型 油成气 成气期 塔里木盆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富集有机质”成烃作用再认识:以东营凹陷为例 被引量:33
4
作者 张林晔 《地球化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6期619-625,共7页
从沉积特征、微观结构和有机质赋存状态等方面,分析了东营凹陷富集有机质烃源岩不同于分散有机质烃源岩的特征,探讨了其对成烃过程的影响。相对于分散有机质烃源岩,富集有机质烃源岩纹层理非常发育,岩性组合和微观沉积特征表现出较强的... 从沉积特征、微观结构和有机质赋存状态等方面,分析了东营凹陷富集有机质烃源岩不同于分散有机质烃源岩的特征,探讨了其对成烃过程的影响。相对于分散有机质烃源岩,富集有机质烃源岩纹层理非常发育,岩性组合和微观沉积特征表现出较强的韵律性和非均质性,且易于形成顺层的有机质网络。上述特点决定了富集有机质烃源岩物理性质存在较强的各向异性,易形成平行层面的微裂隙,具有相对较高的侧向渗透率。这从一定程度上表明富集有机质烃源岩的侧向排烃过程比较容易实现。该认识对于深入研究和评价东营凹陷乃至整个中国东部陆相断陷盆地烃源岩具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富集有机质 分散有机质 微裂隙 排烃 东营凹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济阳坳陷“富集有机质”烃源岩及其资源潜力 被引量:23
5
作者 李丕龙 《地学前缘》 EI CAS CSCD 2004年第1期317-322,共6页
以济阳坳陷为例 ,总结了“富集有机质”烃源岩的沉积和地化特征 ,分析了其资源潜力。“七五”期间在牛 38井钻探过程中发现了沙三下亚段 (E2 -3 s下3 )“富集有机质”烃源岩 ,其后又相继发现了沙四上亚段和沙一下亚段 (E2 -3 s上4和E2 -... 以济阳坳陷为例 ,总结了“富集有机质”烃源岩的沉积和地化特征 ,分析了其资源潜力。“七五”期间在牛 38井钻探过程中发现了沙三下亚段 (E2 -3 s下3 )“富集有机质”烃源岩 ,其后又相继发现了沙四上亚段和沙一下亚段 (E2 -3 s上4和E2 -3 s下1 )两套“富集有机质”烃源岩。这 3套“富集有机质”烃源岩均对应着盆地深断陷期三级层序的湖侵体系域 ,岩性以深湖相页岩、油页岩和纹层泥岩为主 ,具有较强的沉积韵律性 ,表明沉积环境具有闭流性质 ,利于有机质的形成和保存。这些烃源岩均具有有机质丰度高、生烃潜力大和非均质性强的特点。资源评价历史和油源对比研究表明 ,区内的大型油气田主要与“富集有机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济阳坳陷 “富集有机质”烃源岩 分散有机质 沉积韵律 资源潜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有机差热及其在石油地质上的应用 被引量:2
6
作者 林茂福 李承书 黄彩玉 《地球化学》 CAS 1976年第3期187-200,共14页
The technique of differential thermal analysis is widely used to investigate dispersed organic matters present in sedimentary rocks in an attempt to interprete some problems concerning petroleum geology. In our practi... The technique of differential thermal analysis is widely used to investigate dispersed organic matters present in sedimentary rocks in an attempt to interprete some problems concerning petroleum geology. In our practice, sufficient separation of organic matters from the mineral matrix has been made and DTA curves measured.On the basis of the characteristie of DTA curves, the classification of the types of organic matters has been done and a series of indexes developed to determine the degrec of metamorphism of organic matters as well as the possible direction of oil migration, thus providing reliable clues to the promising regions for petroleum exploration. Since various factors would act on DTA curves during experiments, correct and comprehensive interpretation of DTA results still await further investigation.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有机差热 石油地质 岩石分散有机质 沉积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激光拉曼光谱在油气勘探中的应用研究初探 被引量:26
7
作者 何谋春 吕新彪 刘艳荣 《光谱学与光谱分析》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11期1363-1366,共4页
激光拉曼光谱(LRM)是一种研究物质分子结构的微观分析技术,文章在总结LRM在油气资源勘探研究中的应用的基础上,对油气田样品中的流体包裹体(FI)、有机质成熟度以及岩石中分散有机质类型进行了研究。认为LRM不仅可以对样品中单个流体包... 激光拉曼光谱(LRM)是一种研究物质分子结构的微观分析技术,文章在总结LRM在油气资源勘探研究中的应用的基础上,对油气田样品中的流体包裹体(FI)、有机质成熟度以及岩石中分散有机质类型进行了研究。认为LRM不仅可以对样品中单个流体包裹体各相态的成分、岩石中微量残留有机质类型进行定性的研究,而且还可以对单个流体包裹体各相态成分及镜质体反射率进行定量化研究。结果表明,用ωB%NaCl=61183S-22173计算盐水包裹体的盐度和通过拉曼光谱参数(D)用公式R0(%)=069ln(8212D-1605449)-488求镜质体反射率(R0)是可行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流体包裹体 镜质体反射率 激光拉曼光谱 分散有机质 油气勘探 油气资源勘探 有机质成熟度 相态 油气田 有机质类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深层天然气形成及保存条件探讨 被引量:13
8
作者 刘文汇 张殿伟 《中国地质》 CAS CSCD 2006年第5期937-943,共7页
深层天然气是油气勘探潜在的重要领域,加强深部勘探成为油气区资源发展的必然趋势。笔者将现有与深层气有关的概念进行了甄别分析,最后厘定深层气为埋藏深度大于4500m,在高温、高压和环境介质共同作用下形成和聚集的天然气,就有机质垂... 深层天然气是油气勘探潜在的重要领域,加强深部勘探成为油气区资源发展的必然趋势。笔者将现有与深层气有关的概念进行了甄别分析,最后厘定深层气为埋藏深度大于4500m,在高温、高压和环境介质共同作用下形成和聚集的天然气,就有机质垂向演化而言,主要指沉积层在生油窗以下层位形成和赋存的天然气,并在此基础上对深层气存在的范围进行了探讨。结合有机-无机相互作用,深入研究了深层天然气气源,认为干酪根、聚集型可溶有机质和分散可溶有机质均对深层天然气的形成具有重大贡献,特别是认为分散可溶有机质在叠合盆地可以作为深层气的重要气源。最后根据中国构造演化、烃源发育特点,初步预测了中国深层天然气的分布状况与范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深层气 生油窗 气源 分散可溶有机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石油地质学中几个有争议的问题 被引量:3
9
作者 И.М.Шахновский 任俞译 《新疆石油地质》 CAS CSCD 2004年第2期219-224,共6页
油气有机成因说认为,岩石中的分散有机质是生成油气的原始物质,但大量的实际资料证实,岩石中的分散有机质并未参与油气生成过程,在自然界中也并不存在实验室中从岩样粉末中抽提出有机质所要求的条件。在地球深处有取之不尽的游离氢和挥... 油气有机成因说认为,岩石中的分散有机质是生成油气的原始物质,但大量的实际资料证实,岩石中的分散有机质并未参与油气生成过程,在自然界中也并不存在实验室中从岩样粉末中抽提出有机质所要求的条件。在地球深处有取之不尽的游离氢和挥发性碳化物,它们在幔源的高温高压条件下发生反应,形成烃类流体所有的烃类聚集,包括油田、气田,沥青矿和可燃性页岩都是在晚第三纪由深部流体非生物生成的。提出了煤与石油一样,都是由深部热液而形成的观点。在由地幔热液流生成油气和油气聚集的过程中,断至地幔的深大断裂(输导断裂)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石油地质学 分散有机质 油气生成 地幔 热液作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