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3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聚丙烯酸对蒸汽发生器二次侧泥渣颗粒的分散效果
1
作者 刘佳露 王骏 +8 位作者 但体纯 杨顺龙 赖宏宇 邓清泉 吴申奥 操容 肖调兵 陈银强 桂春 《腐蚀与防护》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9期80-84,共5页
压水堆核电站蒸汽发生器(SG)二次侧泥渣颗粒主要成分为铁氧化物,采用静态沉降试验考察了分散剂聚丙烯酸(PAA)对Fe_(3)O_(4)和Fe_(2)O_(3)铁氧化物颗粒的分散效果。结果表明:PAA明显减缓了Fe_(3)O_(4)和Fe_(2)O_(3)颗粒的沉降速率,其对... 压水堆核电站蒸汽发生器(SG)二次侧泥渣颗粒主要成分为铁氧化物,采用静态沉降试验考察了分散剂聚丙烯酸(PAA)对Fe_(3)O_(4)和Fe_(2)O_(3)铁氧化物颗粒的分散效果。结果表明:PAA明显减缓了Fe_(3)O_(4)和Fe_(2)O_(3)颗粒的沉降速率,其对前者的分散效果更优;PAA对颗粒的分散效果随着颗粒粒径的减小而增强,PAA对粒径在12μm以下的Fe_(3)O_(4)颗粒具有明显的分散效果;PAA对铁氧化物颗粒保持较好分散效果的有效质量浓度范围较宽,在μg/L至mg/L级别;PAA对粒径小于28μm的SG真实泥渣具有明显的分散效果,PAA的加入使得泥渣颗粒的悬浮率从34.05%提高至56.93%。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丙烯酸(PAA) 铁氧化物颗粒 静态沉降试验 分散效果 压水堆核电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载体树脂、分散剂及剪切速率对纳米粉体在高聚物中的分散效果的影响 被引量:8
2
作者 王红杰 吴大鸣 +2 位作者 刘颖 张蕾 段雪 《塑料工业》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6期35-36,共2页
选择不同的载体树脂和分散剂 ,研究了阴离子型层状纳米材料 (LDHs)在载体树脂中的分散及剪切对分散效果的影响 ,结果表明 ,LDHs在EVA中分散均匀 ;分散剂B的加入使LDHs在EVA中的分散更均匀 ;剪切能使团聚状LDHs基本消失 ,LDHs的粒径可达... 选择不同的载体树脂和分散剂 ,研究了阴离子型层状纳米材料 (LDHs)在载体树脂中的分散及剪切对分散效果的影响 ,结果表明 ,LDHs在EVA中分散均匀 ;分散剂B的加入使LDHs在EVA中的分散更均匀 ;剪切能使团聚状LDHs基本消失 ,LDHs的粒径可达到十几纳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LDHS EVA 纳米材料 剪切分散 高聚物 载体树脂 分散 分散效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分散剂的分散效果与作用方式研究 被引量:12
3
作者 方启学 黄国智 +1 位作者 罗家珂 卢寿慈 《有色金属》 CSCD 2000年第3期37-41,共5页
研究了不同种类分散剂对微细粒石英、赤铁矿、磷灰石及其混合体的分散效果,探讨了分散剂的作用方式。研究结果显示,矿粒悬浮体中一定条件下凝聚或(和)互凝几乎不可避免,AT-802等分散剂对所研究的体系而言。分散效果顺序为S... 研究了不同种类分散剂对微细粒石英、赤铁矿、磷灰石及其混合体的分散效果,探讨了分散剂的作用方式。研究结果显示,矿粒悬浮体中一定条件下凝聚或(和)互凝几乎不可避免,AT-802等分散剂对所研究的体系而言。分散效果顺序为SHP>AT-802>STPP>SS;分散剂的作用方式的实质是分散剂在矿粒表面的吸附,增强矿粒间的双电层排斥作用、水化膜排斥作用以及位阻排斥作用,减小范德华吸引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分散 分散效果 作用方式 选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利用分形评定高聚物/无机粒子体系的分散效果 被引量:3
4
作者 李鸿利 郑秀婷 +1 位作者 吴大鸣 牟勇强 《工程塑料应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12期48-50,共3页
利用分形可定量描述不规则、随机的、非线性物理化学现象的特点 ,对原位气泡拉伸法制备的高聚物 /无机粒子复合材料的分散效果进行定量分析。通过自建模型 ,对气泡周围粒子的分散情况进行定量评定。
关键词 无机粒子 高聚物 分散效果 气泡 制备 复合材料 拉伸法 非线性物理 分形 随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河水中溢油分散剂的分散效果检测 被引量:4
5
作者 景设云 许乐平 +1 位作者 姚鑫 何炜 《上海海事大学学报》 北大核心 2010年第4期68-72,共5页
为更好地规范在内河使用溢油分散剂,选取中密度的沙重原油作为试验标准用油,选择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检测光波长为518 nm,通过测定1 min乳化率得到7种国内外典型的溢油分散剂在人工河水中对溢油的分散效果.结果表明:6号和7号溢油分散... 为更好地规范在内河使用溢油分散剂,选取中密度的沙重原油作为试验标准用油,选择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检测光波长为518 nm,通过测定1 min乳化率得到7种国内外典型的溢油分散剂在人工河水中对溢油的分散效果.结果表明:6号和7号溢油分散剂不太适用于河水;2号、3号和4号溢油分散剂在河水中对溢油的分散效果较好;1号和5号溢油分散剂在河水中对溢油的分散效果特别优良.该方法可以作为测定内河中溢油分散剂分散效果的实验室标准化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河水 溢油分散 分散效果 测定方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动态流变法表征聚丙烯复合材料中粒子的分散效果 被引量:2
6
作者 王帅 王克俭 +1 位作者 马伊 梁文斌 《塑料工业》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7期85-88,共4页
通过密炼机熔融共混制备了一种聚丙烯阻燃抗静电复合物,在不同混合时间(10、12和14 min)获得不同粒子分散效果的聚丙烯材料;通过扫描电子显微镜、万能力学测试机、旋转流变仪对其进行表征。电镜显示较长时间密炼的样品中,树脂与阻燃剂... 通过密炼机熔融共混制备了一种聚丙烯阻燃抗静电复合物,在不同混合时间(10、12和14 min)获得不同粒子分散效果的聚丙烯材料;通过扫描电子显微镜、万能力学测试机、旋转流变仪对其进行表征。电镜显示较长时间密炼的样品中,树脂与阻燃剂界面黏合增强,炭黑团聚减少;对应样品的拉伸断裂伸长率和冲击强度较高。流变测试也说明不同混合时间的粒子填充复合材料的流变性能有差异。通过"两相模型"拟合流变数据定量分析不同分散效果样品中粒子和高分子链的相互作用,粒子对高分子链的应变放大效应、黏弹贡献均随分散效果的变好而增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合物复合材料 粒子分散效果 动态流变测试 两相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单帧单曝光图像法对粉雾剂粉末模型分散效果的研究
7
作者 邹珺 廖跃华 +2 位作者 刘阳 周骛 陈岚 《上海理工大学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18年第2期166-170,176,共6页
利用单帧单曝光图像法(SFSEI),从相互垂直的2个方向分别对不同流量的气流分散作用下的粉雾剂粉末模型的分散粒径(及粒径分布)和颗粒速度(及速度分布)进行测量;将结果与激光衍射法、数值模拟法进行比较;分析了SFSEI法在粉雾剂分散效果测... 利用单帧单曝光图像法(SFSEI),从相互垂直的2个方向分别对不同流量的气流分散作用下的粉雾剂粉末模型的分散粒径(及粒径分布)和颗粒速度(及速度分布)进行测量;将结果与激光衍射法、数值模拟法进行比较;分析了SFSEI法在粉雾剂分散效果测量中的适用性。研究结果表明:实验中颗粒统计数量在750以上时,所得平均粒径和平均速度结果无明显差异;对于实验条件和流道结构,竖直方向拍摄比水平方向拍摄得到的结果更接近激光衍射法和数值模拟的结果;同时,颗粒速度的测量会受粒径大小的影响。使用SFSEI方法时应尽可能减少离焦颗粒比例以提高测量精度,在气体流量较低的情况下更易于实现较高的测量准确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粉雾剂 分散效果 单帧单曝光图像法 粉末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水系浆料中鳞片石墨分散效果的评价方法 被引量:1
8
作者 杨燕 李林 贺智勇 《耐火材料》 CAS 北大核心 2009年第2期149-152,共4页
首先简述石墨在水中的分散机理,然后综述了评价水系浆料中鳞片石墨分散效果的常用方法(包括沉降法、光学法、流变法、Zeta电位测量法、测量浇注料流动值法以及显微镜法等)的原理及优缺点。由于这些方法大多仅适用于微细鳞片石墨,因此,... 首先简述石墨在水中的分散机理,然后综述了评价水系浆料中鳞片石墨分散效果的常用方法(包括沉降法、光学法、流变法、Zeta电位测量法、测量浇注料流动值法以及显微镜法等)的原理及优缺点。由于这些方法大多仅适用于微细鳞片石墨,因此,亟需确定大鳞片石墨的分散效果评价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鳞片石墨 分散效果 评价方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NO_(2)-LDH对减水剂作用效果的影响及机理
9
作者 井雪 宋学锋 《建筑材料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8期685-690,719,共7页
采用焙烧还原法制备了亚硝酸根插层水滑石(NO_(2)-LDH),并研究了其对减水剂吸附分散及增强效果的影响.结果表明:NO_(2)-LDH的层间距和结晶度较原碳酸根型镁铝水滑石均略有降低;NO_(2)-LDH与减水剂之间存在阴离子交换,降低了减水剂的吸... 采用焙烧还原法制备了亚硝酸根插层水滑石(NO_(2)-LDH),并研究了其对减水剂吸附分散及增强效果的影响.结果表明:NO_(2)-LDH的层间距和结晶度较原碳酸根型镁铝水滑石均略有降低;NO_(2)-LDH与减水剂之间存在阴离子交换,降低了减水剂的吸附分散效果,且减水剂分散效果的降低程度随着NO_(2)-LDH掺量的增加而增大;NO_(2)-LDH对掺减水剂砂浆抗折强度的影响不明显,对抗压强度略有提升;NO_(2)-LDH对萘系高效减水剂分散效果的影响大于对聚羧酸系减水剂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亚硝酸根插层水滑石 减水剂 分散效果 离子交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SiC微粉在水介质中的分散研究 被引量:8
10
作者 王晓刚 刘晓霞 +1 位作者 李晓池 胡津津 《西安科技学院学报》 北大核心 2003年第2期175-178,共4页
研究了多热源炉和无限微热源炉合成的SiC微粉和晶须在水介质中的自然分散行为和不同分散方法以及不同分散剂在不同条件下对其分散作用的影响。结果表明,超声波对SiC微粉的分散效果较明显;不同的分散剂对SiC微粉均有不同程度的分散作用;... 研究了多热源炉和无限微热源炉合成的SiC微粉和晶须在水介质中的自然分散行为和不同分散方法以及不同分散剂在不同条件下对其分散作用的影响。结果表明,超声波对SiC微粉的分散效果较明显;不同的分散剂对SiC微粉均有不同程度的分散作用;分散剂四甲基氢氧化铵对SiC微粉的分散效果最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分散 微粉 悬浮液 分散效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影响水基油墨分散因素的研究 被引量:2
11
作者 方红霞 杜小滨 《合肥工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2004年第3期330-334,共5页
文章通过实验研究考察影响水墨分散的因素,结果表明水基油墨的分散效果是获得水墨理想的光泽、着色力及遮盖力等性能的关键,水墨分散的质量主要依赖于体系中分散树脂和颜料自身的特性及其相互作用的程度,其中,颜基比在较大程度上影响水... 文章通过实验研究考察影响水墨分散的因素,结果表明水基油墨的分散效果是获得水墨理想的光泽、着色力及遮盖力等性能的关键,水墨分散的质量主要依赖于体系中分散树脂和颜料自身的特性及其相互作用的程度,其中,颜基比在较大程度上影响水溶性聚合物对颜料的分散效果。实验还证明了润湿分散剂和助溶剂能改变体系的表面张力和润湿性能,从而提高体系的分散性能。另外,水墨分散的温度也是影响分散效果的重要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基油墨 分散效果 表面张力 黏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分子复合材料增强相分散问题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2
12
作者 荆占山 王月欣 瞿雄伟 《塑料工业》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B05期36-39,共4页
分子复合材料因混合熵小而存在刚棒状分子积聚的现象,这严重影响了复合材料的增强效果。为了改善增强相的分散效果以求达到分子级别的分散,从而得到性能良好的复合材料,人们在制备工艺、聚合过程和分子设计等方面进行了大量工作。总结了... 分子复合材料因混合熵小而存在刚棒状分子积聚的现象,这严重影响了复合材料的增强效果。为了改善增强相的分散效果以求达到分子级别的分散,从而得到性能良好的复合材料,人们在制备工艺、聚合过程和分子设计等方面进行了大量工作。总结了近2 0年来国内外学者在分子复合材料相分散问题上的研究状况,并在此基础上对分子复合材料的发展前景进行了展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分子复合材料 增强相 研究进展 增强效果 分散效果 制备工艺 分子设计 聚合过程 研究状况 发展前景 混合熵 分子级 国内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纳米金刚石颗粒齿轮油冷却性能与摩擦学性能研究
13
作者 魏雷 胡劲光 +3 位作者 张晓红 李超 陈松 刘嘉明 《润滑与密封》 北大核心 2025年第7期55-62,共8页
作为一种常用的齿轮油添加剂,纳米金刚石(NDs)添加剂在齿轮油中的分散及润滑机制仍不明确。为探究高分散纳米金刚石在齿轮油中的润滑机制,选用壳牌555航空齿轮油作为基础油,选用纳米金刚石添加剂和不同的分散剂,通过物理分散和化学分散... 作为一种常用的齿轮油添加剂,纳米金刚石(NDs)添加剂在齿轮油中的分散及润滑机制仍不明确。为探究高分散纳米金刚石在齿轮油中的润滑机制,选用壳牌555航空齿轮油作为基础油,选用纳米金刚石添加剂和不同的分散剂,通过物理分散和化学分散制备纳米金刚石齿轮油;搭建升温检测装置,探究纳米金刚石对齿轮油散热性能的影响,通过四球摩擦磨损试验机对纳米金刚石齿轮油的摩擦学性能进行测试。结果表明:研究的3种不同的分散剂中,油酸的分散效果最好,聚乙二醇次之,硅烷偶联剂分散效果最差;纳米金刚石添加剂在增强齿轮油散热性能方面有着较好的效果;在0.05%~0.6%质量分数范围内,纳米金刚石齿轮油的升温速率随着纳米金刚石质量分数的增加逐渐降低并趋于平稳,纳米金刚石质量分数为0.1%时齿轮油抗磨减摩性能最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纳米金刚石 齿轮油 冷却性能 摩擦学性能 分散效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煤系高岭土粉体的静电分散研究
14
作者 纪守峰 李桂春 仲兆金 《中国矿业》 北大核心 2009年第5期95-98,共4页
为探索解决超细粉体在空气中团聚问题的新途径,提高煤系高岭土的功能化利用效果,本文用正交试验的方法,研究了静电分散对煤系高岭土粉体聚团的分散效果及主要影响因素。并用高精度粒度分析、扫描电镜等先进设备,对静电分散效果进行了检... 为探索解决超细粉体在空气中团聚问题的新途径,提高煤系高岭土的功能化利用效果,本文用正交试验的方法,研究了静电分散对煤系高岭土粉体聚团的分散效果及主要影响因素。并用高精度粒度分析、扫描电镜等先进设备,对静电分散效果进行了检测和评价。实验结果证明,静电分散方法对分散空气中煤系高岭土粉体的聚团有显著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静电分散 煤系高岭土 聚团 分散效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易分散的碳纳米管
15
作者 黄赋云 《现代塑料加工应用》 CAS 北大核心 2011年第4期13-13,共1页
据”Plastics Engineering,2010,66(10):21”报道,只要能将碳纳米管(CNTs)有效地分散到聚合物中,不仅可以解决静电消散问题,而且可以改善聚合物的其他实用性能。今年已经有一些公司宣布拥有改善了分散效果的多壁CNTs,如西南... 据”Plastics Engineering,2010,66(10):21”报道,只要能将碳纳米管(CNTs)有效地分散到聚合物中,不仅可以解决静电消散问题,而且可以改善聚合物的其他实用性能。今年已经有一些公司宣布拥有改善了分散效果的多壁CNTs,如西南纳米技术公司的一种膨胀可选择性CNTs。报告称西南公司的SMW型多壁CNB可以增加聚合物的静电放电保护,同时不以牺牲聚合物的机械性能为代价,不增加成本,且不像单壁CNTs分散那样困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分散效果 碳纳米管 CNTS 静电放电保护 聚合物 静电消散 实用性能 可选择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分散剂在钛酸锶陶瓷浆料中的作用研究 被引量:2
16
作者 王邵平 苏雪筠 +1 位作者 庄严 李红耘 《材料导报》 EI CAS CSCD 2004年第F04期247-248,246,共3页
介绍了分散剂在陶瓷浆料中的分散作用及分散机理。通过沉降试验,将单一的分散剂分散效果和2种分散剂混合使用的分散效果进行对比,实验得出,本实验所使用的混合型分散剂的分散效果比单一分散剂分散效果有明显的提高。
关键词 陶瓷浆料 分散 钛酸锶 分散效果 分散机理 分散作用 沉降试验 混合使用 混合型 实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PK类分散剂在乳胶涂料中的应用
17
作者 陈春源 朱一玉 《涂料工业》 CAS CSCD 2000年第10期16-18,共3页
比较了几种分散剂在纯丙烯、苯丙类乳胶涂料中的应用效果。试验结果发现,PK类分散剂在分散效果、改进涂料流动性及涂膜耐水性方面有独到之处。考察了PK分散剂用量及涂料初始粘度对涂料流动性的影响。
关键词 分散 乳胶涂料 分散效果 流动性 PK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全尾砂膏体搅拌技术现状及发展趋势 被引量:23
18
作者 杨柳华 王洪江 +1 位作者 吴爱祥 高维鸿 《金属矿山》 CAS 北大核心 2016年第7期34-41,共8页
搅拌作为胶结充填关键环节,它的优劣直接影响水泥分散效果、料浆输送性能,以及水泥单耗和充填体强度。然而目前膏体充填技术研究主要集中于尾砂浓密、管道输送及充填体力学性能等方面,极少涉及料浆的搅拌过程。随着膏体充填技术的发展,... 搅拌作为胶结充填关键环节,它的优劣直接影响水泥分散效果、料浆输送性能,以及水泥单耗和充填体强度。然而目前膏体充填技术研究主要集中于尾砂浓密、管道输送及充填体力学性能等方面,极少涉及料浆的搅拌过程。随着膏体充填技术的发展,膏体搅拌环节的不足逐渐暴露:多尺度物料弥散效果差、均质化困难,致使胶凝材料水化不充分;单套搅拌设备能力不足,限制了整个系统充填能力的提升;颗粒混合弥散运移规律及低效区消除等关键问题无法解决。目前暂无性能优异的膏体专用搅拌机,主要借鉴混凝土搅拌设备及工艺,由于全尾砂物料细、料浆黏度高、屈服应力大,导致混合分散困难,设备适应性差、能力不足等。因此,发展大流量膏体专用搅拌工艺及其配套设备迫在眉睫。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膏体搅拌 分散效果 均质化 弥散运移规律 低效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PP基木塑复合材料的热失重分析 被引量:5
19
作者 任凤梅 冯新 +4 位作者 欧阳彦辉 方晓钟 林建国 周正发 徐卫兵 《塑料工业》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5期43-45,共3页
研究了几种聚丙烯(PP)基木塑复合材料的热失重性能,并用显微镜观察了其微观结构。结果表明,实验用的几种木粉在140~165℃之间开始失重,而制得的PP基木塑复合材料的起始失重温度要比木粉高5~15℃,木粉和木塑复合材料在350℃上下出现了... 研究了几种聚丙烯(PP)基木塑复合材料的热失重性能,并用显微镜观察了其微观结构。结果表明,实验用的几种木粉在140~165℃之间开始失重,而制得的PP基木塑复合材料的起始失重温度要比木粉高5~15℃,木粉和木塑复合材料在350℃上下出现了失重速率的峰值,到500~600℃质量基本上不再变化。显微镜观察显示,木粉与树脂之间有较好的分散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丙烯 木塑复合材料 热失重 分散效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加密硅灰在净浆和混凝土中的作用对比 被引量:4
20
作者 冯竟竟 于雷 +1 位作者 刘勇 刘洋 《电子显微学报》 CAS CSCD 2015年第6期482-486,共5页
为了探讨加密硅灰在净浆和混凝土中的作用效果差异,设置了4种不同的加密硅灰掺量(0%、6%、12%、18%),研究加密硅灰对混凝土抗压强度、净浆抗压强度、孔隙特征和微观形貌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加密硅灰在净浆硬化浆体中的团簇作用明显,... 为了探讨加密硅灰在净浆和混凝土中的作用效果差异,设置了4种不同的加密硅灰掺量(0%、6%、12%、18%),研究加密硅灰对混凝土抗压强度、净浆抗压强度、孔隙特征和微观形貌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加密硅灰在净浆硬化浆体中的团簇作用明显,部分硅灰团簇内有明显裂缝,使净浆总孔隙率增大,造成净浆抗压强度降低;加密硅灰在混凝土体系中,由于骨料的磨擦作用,团簇较少,能够相对较好的分散,且硅灰的火山灰反应起到改善界面过渡区的作用,使混凝土抗压强度提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加密硅灰 净浆 混凝土 分散效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