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碱-酶水解结合分散式固相萃取提高大豆异黄酮活性总量测定的准确性 被引量:1
1
作者 顾文 黎晨曼 +3 位作者 孙震 庞月红 冯永巍 沈晓芳 《分析测试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106-115,共10页
通过碱性甲醇溶液超声提取,结合杏仁来源β-葡萄糖苷酶水解及聚酰胺分散式固相萃取步骤,建立了超高效液相色谱测定大豆异黄酮活性总量的方法。样品中的丙二酰及乙酰类大豆异黄酮苷在碱性条件下水解成基本型苷,并在β-葡萄糖苷酶的作用... 通过碱性甲醇溶液超声提取,结合杏仁来源β-葡萄糖苷酶水解及聚酰胺分散式固相萃取步骤,建立了超高效液相色谱测定大豆异黄酮活性总量的方法。样品中的丙二酰及乙酰类大豆异黄酮苷在碱性条件下水解成基本型苷,并在β-葡萄糖苷酶的作用下进一步脱去糖基转变为相应的苷元。样品中12种不同形式的大豆异黄酮转变为仅含3种大豆异黄酮苷元(大豆苷元、黄豆黄素、染料木素)后,以聚酰胺粉进行分散式固相萃取,C_(18)反相色谱柱(2.1 mm i.d.×50 mm,1.8μm)分离。结果显示,大豆苷元、黄豆黄素及染料木素在3 min内实现基线分离,3种异黄酮苷元的标准曲线相关系数(r^(2))均大于0.999,总异黄酮的回收率为94.3%~102%,相对标准偏差(RSD,n=6)小于5.0%,具有较高的准确度和精密度。该方法通过检测样品中的全部苷元来计算异黄酮总量,有助于降低异黄酮检测在分离度、准确度及检测成本上带来的挑战;考虑异黄酮在体内的转化吸收机制和生理效应,以苷元总量计能更科学地反映实际的异黄酮活性水平,避免因通过苷和苷元的简单加和而造成对异黄酮含量水平的高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豆异黄酮 聚酰胺(PA) 分散式固相萃取(d-SPE) Β-葡萄糖苷酶 超高效液色谱(UPLC)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分散固相萃取-超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测定沉积物中大环内酯类抗生素 被引量:15
2
作者 李涛 王策 +1 位作者 徐兆安 徐枫 《环境化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期231-240,共10页
采用分散固相萃取与超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技术,建立了快速测定沉积物中9种大环内酯类抗生素(螺旋霉素、阿奇霉素、替米考星、竹桃霉素、红霉素、泰乐菌素、吉他霉素、罗红霉素和交沙霉素)的检测方法。沉积物经磷酸盐缓冲液和乙腈混合... 采用分散固相萃取与超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技术,建立了快速测定沉积物中9种大环内酯类抗生素(螺旋霉素、阿奇霉素、替米考星、竹桃霉素、红霉素、泰乐菌素、吉他霉素、罗红霉素和交沙霉素)的检测方法。沉积物经磷酸盐缓冲液和乙腈混合液浸提,再经过石墨化炭黑和C18硅胶分散固相萃取材料净化。采用超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仪(UPLC-MS/MS)测定,以0.1%甲酸和乙腈为流动相,梯度洗脱,采用多反应监测(MRM)离子模式进行测定。结果表明,沉积物中9种大环内酯类回收率范围为67.6%—96.2%,相对标准偏差3.8%—13.6%(n=6),方法检出限介于0.005—0.01μg·kg^(-1)(R^(2)>0.995)。以太湖湖区典型沉积物样品作为验证,该方法满足实际样品的检测需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环内酯类抗生素 沉积物 分散式固相萃取 色谱串联质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烘烤条件对压榨奇亚籽油中苯并[a]芘含量的影响
3
作者 马芸 杨成 +1 位作者 李姮 沈晓芳 《中国油脂》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2期41-45,共5页
为探索不同烘烤条件下奇亚籽油中苯并[a]芘含量的变化规律,在不同的烘烤温度(60、100、140、180℃)和烘烤时间(10、30、50、70、90 min)下烘烤奇亚籽,采用液压压榨制备奇亚籽油。观察奇亚籽油色泽,并记录其气味。以MIL-101(Cr)为分散式... 为探索不同烘烤条件下奇亚籽油中苯并[a]芘含量的变化规律,在不同的烘烤温度(60、100、140、180℃)和烘烤时间(10、30、50、70、90 min)下烘烤奇亚籽,采用液压压榨制备奇亚籽油。观察奇亚籽油色泽,并记录其气味。以MIL-101(Cr)为分散式固相萃取材料,采用分散式固相萃取-高效液相色谱-荧光检测器对苯并[a]芘进行定量检测。结果表明:烘烤条件对奇亚籽油的色泽、气味影响较大;随着烘烤温度的升高及烘烤时间的延长,奇亚籽油中苯并[a]芘含量逐渐升高,且烘烤温度越高、烘烤时间越长,苯并[a]芘含量增幅越大。参考GB 2762—2017及欧盟No 835/2011对食用油中苯并[a]芘的限量规定,并结合奇亚籽油的色泽、透明度和气味变化规律,在压榨前烘烤奇亚籽时,烘烤温度不应超过140℃,烘烤时间不应超过50 min。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烘烤条件 奇亚籽油 苯并[A]芘 分散式固相萃取 高效液色谱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QuEChERS-dSPE-UPLC-MS/MS筛查中药材地龙中41种兽药残留 被引量:3
4
作者 许晓辉 王小乔 +5 位作者 党子龙 朱仁愿 张虹艳 李晨曦 潘秀丽 李赟 《中国兽药杂志》 2021年第3期49-56,共8页
建立了基于超高效液相色谱串联三重四极杆质谱(UPLC-MS/MS)的动态多反应监测模式(d-MRM)快速筛查中药材地龙中7大类(喹诺酮类、磺胺类、糖皮质激素类、硝基咪唑类、抗病毒类、非甾体抗炎类、镇静安眠类)41种兽药残留的分析方法。样品采... 建立了基于超高效液相色谱串联三重四极杆质谱(UPLC-MS/MS)的动态多反应监测模式(d-MRM)快速筛查中药材地龙中7大类(喹诺酮类、磺胺类、糖皮质激素类、硝基咪唑类、抗病毒类、非甾体抗炎类、镇静安眠类)41种兽药残留的分析方法。样品采用QuEChERS提取,分散式固相萃取管(dSPE EMR-Lipid)进行净化,采用d-MRM采集模式进行定性和定量检测,外标法定量,41种兽药测定在各自线性范围呈良好的线性关系,相关系数(R 2)均大于0.9917,检出限为0.1000~3.105μg/kg,定量限为0.3184~7.532μg/kg,3个添加水平的回收率为62.8%~112.3%,精密度为1.1%~8.9%。该方法前处理简单、重现性好、灵敏度高,适用于中药材地龙中41种兽药残留的快速筛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QUECHERS 分散式固相萃取 超高效液色谱串联三重四极杆质谱法 动态多反应监测模式 地龙 兽药残留 筛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