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1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分散介质对铜纳米粒子润滑油添加剂摩擦学性能的影响 被引量:21
1
作者 邱孙青 董浚修 陈国需 《润滑与密封》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9年第3期14-16,共3页
本文利用十二烷基硫酸钠/异戊醇/环已烷/水微乳液体系制备了铜纳米粒子,并将其作为添加剂分散在含有聚丁二酰亚胺(T154)、石油磺酸钙(T101)或三烷基氯化铵(Aliquat336)的500SN基础油中,用四球实验机考察了不同分散介质对铜纳米粒子添加... 本文利用十二烷基硫酸钠/异戊醇/环已烷/水微乳液体系制备了铜纳米粒子,并将其作为添加剂分散在含有聚丁二酰亚胺(T154)、石油磺酸钙(T101)或三烷基氯化铵(Aliquat336)的500SN基础油中,用四球实验机考察了不同分散介质对铜纳米粒子添加剂摩擦学性能的影响,并用X-射线光电子能谱(XPS)分析磨斑表面的组成和价态.实验结果表明:分散介质对铜纳米粒子添加剂的摩擦学性能的影响较大.分散介质对铜纳米粒子添加剂润滑性能影响的优劣顺序为5000SN+T101+Alquat336>500SN+T101+Alquat336≈5000SN+T154+T101>500SN+T154>500SN;在磨斑表面能形成含有铜、氧化亚铜和氧化铜粒子的保护膜,且这些粒子在磨斑表面上可能起到类似“轴承”的作用,从而使铜纳米粒子添加剂表现出较好的摩擦学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铜纳米粒子 润滑油 添加剂 摩擦学性能 分散介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分散介质法合成聚酯酰亚胺 被引量:5
2
作者 刘德辉 刘学贵 夏建峰 《绝缘材料》 CAS 北大核心 2001年第3期7-9,共3页
本文采用乙二醇为分散介质合成了二种聚酯酰亚胺。实验证明 ,只要工艺合理、大量醇的存在对酰亚胺化反应没有影响 ;在高温下通过酯交换脱出乙二醇分散介质然后用熔融缩聚法完成酯化反应。该方法具有工艺简单 ,不需要合成中间体 ,也不使... 本文采用乙二醇为分散介质合成了二种聚酯酰亚胺。实验证明 ,只要工艺合理、大量醇的存在对酰亚胺化反应没有影响 ;在高温下通过酯交换脱出乙二醇分散介质然后用熔融缩聚法完成酯化反应。该方法具有工艺简单 ,不需要合成中间体 ,也不使用高价溶剂的优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酯酰亚胺 合成 分散介质 绝缘材料 耐热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胜利减压渣油中的胶质在不同分散介质中热反应特性的考察 被引量:3
3
作者 邓文安 沐宝权 阙国和 《石油学报(石油加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8年第1期6-10,共5页
将胜利减压渣油中的胶质与饱和分、芳香分以及减压馏分油加氢裂化(SSOT)尾油中的石蜡进行调合。在热反应条件下,分别考察了胶质与芳香分、饱和分、石蜡的配伍性,并与纯胶质和纯渣油的热反应行为进行对比。结果表明,具有较高芳... 将胜利减压渣油中的胶质与饱和分、芳香分以及减压馏分油加氢裂化(SSOT)尾油中的石蜡进行调合。在热反应条件下,分别考察了胶质与芳香分、饱和分、石蜡的配伍性,并与纯胶质和纯渣油的热反应行为进行对比。结果表明,具有较高芳香度的纯胶质和胶质芳香分热反应体系对沥青质的胶溶能力较强,而芳香度较小的胶质石蜡与胶质饱和分热反应体系对沥青质的胶溶能力较差。同时还考察了胶质在不同的分散介质中对甲苯不溶物生成的影响和热反应后残渣油各组分化学组成结构的变化规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胶质 分散介质 热反应 化学结构 减压渣油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分散介质对纳米二氧化硅分散体系流变性能的影响研究 被引量:2
4
作者 徐素鹏 王红伟 郑安雄 《无机盐工业》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9期52-56,共5页
测定了不同分散介质以及同一分散介质不同相对分子质量、不同温度下的纳米二氧化硅分散体系的流变性能并进行了比较,得出以下结论:随着分散介质相对分子质量的增加,分散体系的粘度增加,固液间氢键作用力减弱,分散体系所需临界剪切应力减... 测定了不同分散介质以及同一分散介质不同相对分子质量、不同温度下的纳米二氧化硅分散体系的流变性能并进行了比较,得出以下结论:随着分散介质相对分子质量的增加,分散体系的粘度增加,固液间氢键作用力减弱,分散体系所需临界剪切应力减小;当分散介质的相对分子质量提高到一定程度后,固液间氢键作用力更弱,加上分子链增长造成空间位阻效应,纳米二氧化硅难于以三维网状立体结构存在于分散介质中,不会出现先剪切变稀后剪切增稠的流变曲线。分散体系所处的温度越高,体系的粘度越低,剪切增稠所需临界剪切应力越大,剪切增稠效果越差,甚至不出现先剪切变稀再剪切增稠的流变曲线。因此选择合适的分散介质及分散温度对改善纳米二氧化硅分散体系的流变性能有积极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纳米二氧化硅 剪切增稠液体 分散体系 流变性能 分散介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分散介质对热解碳表面电泳沉积羟基磷灰石涂层的影响 被引量:2
5
作者 高林 《中国表面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6期51-56,共6页
为寻找适合于热解碳表面电泳沉积羟基磷灰石涂层的分散介质,借助于SEM、XRD和自动生化分析仪研究了不同非水分散介质对电泳沉积涂层的影响。结果表明,分散介质的种类对电泳沉积层的强度及附着能力有很大的影响,采用乙二醇作为分散介质... 为寻找适合于热解碳表面电泳沉积羟基磷灰石涂层的分散介质,借助于SEM、XRD和自动生化分析仪研究了不同非水分散介质对电泳沉积涂层的影响。结果表明,分散介质的种类对电泳沉积层的强度及附着能力有很大的影响,采用乙二醇作为分散介质可以显著地提高电泳沉积层的强度和附着能力。分散介质的粘度影响电泳沉积速度,采用粘度较高的乙二醇作为分散介质时,提高温度可显著提高电泳沉积速度。羟基磷灰石在乙二醇中的溶解度显著高于在乙醇和正丁醇中的溶解度,羟基磷灰石在分散介质中的溶解度越高,越容易导致电泳沉积层中羟基磷灰石颗粒的团聚,当烧结温度高于1 000℃时,沉积层中颗粒的团聚对涂层烧结性能没有明显影响。电泳沉积分散介质不会影响羟基磷灰石粉末的晶体结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热解碳 羟基磷灰石 电泳沉积 分散介质 涂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分散介质对钛酸锶系电流变液电流变性能的影响
6
作者 张惠珍 李秀错 +1 位作者 胡海燕 苏恺 《材料导报》 EI CAS CSCD 2001年第12期64-65,42,共3页
采用前驱体法、溶胶-沉淀技术合成了一种新型的电流变材料——钛酸锶,对其进行表征,并将其分散于不同的介质中形成电流变液,考察了分散介质对钛酸锶微粒的电流变效应的影响。
关键词 前驱体 溶胶-沉淀 钛酸锶 分散介质 电流变效应 电流变液 制备 表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电流变体的分散介质
7
作者 黄伟九 王九 陈波水 《现代化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8期62-63,67,共3页
简要介绍了电流变体中各种分散介质 ,包括无机化合物、高分子化合物 (天然高分子、高分子电解质和高分子半导体 )、液晶及复合型材料 。
关键词 电流变体 电流变效应 分散介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分散介质对多孔TiO2光阳极性能的影响 被引量:2
8
作者 田研 蒲健 +2 位作者 池波 陈尧 李箭 《功能材料》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3期456-459,共4页
研究了不同分散介质:去离子水、乙醇和松油醇,对纳米二氧化钛膜的分散性及染料敏化太阳能电池(DSSC)多孔电极性能的影响。应用XRD、SEM和紫外-可见光透过光谱分别对电极的相结构、表面形貌和光学性能进行了表征和分析;并对电池性能进行... 研究了不同分散介质:去离子水、乙醇和松油醇,对纳米二氧化钛膜的分散性及染料敏化太阳能电池(DSSC)多孔电极性能的影响。应用XRD、SEM和紫外-可见光透过光谱分别对电极的相结构、表面形貌和光学性能进行了表征和分析;并对电池性能进行测试分析。结果表明,不同的分散介质对多孔光阳极的表面形貌和光学性能有重要的影响,从而影响电池的性能。在相同膜厚条件下,去离子水作为分散介质能够获得最高的光电转换效率。松油醇作为分散介质得到的松散结构能够增强光的散射,得到高的短路电流;但是增加了电解质和导电玻璃的接触,使开路电压和填充因子均变小。去离子水和乙醇作为分散介质得到的紧密结构能够减少电解质和导电玻璃的接触,增大开路电压和填充因子,提高转换效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染料敏化太阳能电池 分散介质 多孔光阳极 TIO2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磨料形貌及分散介质对4H碳化硅晶片研磨质量的影响研究 被引量:1
9
作者 张玺 朱如忠 +5 位作者 张序清 王明华 高煜 王蓉 杨德仁 皮孝东 《人工晶体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期48-55,共8页
研磨作为4H碳化硅(4H-SiC)晶片加工的重要工序之一,对4H-SiC衬底晶圆的质量具有重要影响。本文研究了金刚石磨料形貌和分散介质对4H-SiC晶片研磨过程中材料去除速率和面型参数的影响,基于研磨过程中金刚石磨料与4H-SiC晶片表面的接触情... 研磨作为4H碳化硅(4H-SiC)晶片加工的重要工序之一,对4H-SiC衬底晶圆的质量具有重要影响。本文研究了金刚石磨料形貌和分散介质对4H-SiC晶片研磨过程中材料去除速率和面型参数的影响,基于研磨过程中金刚石磨料与4H-SiC晶片表面的接触情况,推导出简易的晶片材料去除速率模型。研究结果表明,磨料形貌显著影响4H-SiC晶片的材料去除速率,材料去除速率越高,晶片的总厚度变化(TTV)越小。由于4H-SiC中C面和Si面的各向异性,4H-SiC晶片研磨过程中C面的材料去除速率高于Si面。在分散介质的影响方面:水基体系研磨液的Zeta电位绝对值较高,磨料分散均匀,水的高导热系数有利于控制研磨过程中的盘面温度;乙二醇体系研磨液的Zeta电位绝对值小,磨料易发生团聚,增大研磨过程的磨料切入深度,晶片的材料去除速率提高,晶片最大划痕深度随之增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4H碳化硅 研磨 金刚石磨料 分散介质 材料去除速率 面型参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分散介质添加量对氧化铝剥离石墨烯质量的影响
10
作者 黄坤坤 张红梅 +2 位作者 李洪楠 梁冬 郭菁 《兵器材料科学与工程》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期122-127,共6页
在试验室条件下通过湿法球磨一次合成GNSs/Al_(2)O_(3)复合材料。用扫描电子显微镜(SEM)、透射电子显微镜(TEM)、拉曼光谱、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FTIR)和X射线衍射(XRD)分析测试,研究GNSs/Al_(2)O_(3)复合材料中石墨烯的层数分布、质量... 在试验室条件下通过湿法球磨一次合成GNSs/Al_(2)O_(3)复合材料。用扫描电子显微镜(SEM)、透射电子显微镜(TEM)、拉曼光谱、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FTIR)和X射线衍射(XRD)分析测试,研究GNSs/Al_(2)O_(3)复合材料中石墨烯的层数分布、质量及其转换效率。结果表明:与干法球磨相比,湿法球磨得到的石墨烯片层更小且薄。随分散介质添加量增加,得到半透明的石墨烯越来越薄,部分极薄石墨烯出现弯曲,得到的寡层石墨烯也越来越多。当分散介质为40 mL时,10层以下石墨烯占比为76%,剥离效果最好。石墨烯转化率随分散介质增多而升高,在分散介质为40 mL时转化率最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分散介质 湿法球磨 石墨烯 氧化铝 转化效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盐水介质中CPAM分散聚合的分散介质与分散剂选择研究 被引量:1
11
作者 林东海 谭辉铁 《工业水处理》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5期41-43,60,共4页
考察了CPAM分散聚合中,两种不同硫酸盐作为分散介质的可行性,并详细讨论了不同类型的分散剂对盐水介质中CPAM分散聚合的影响。通过研究发现,由于硫酸钠在水中的溶解度随温度波动较大,不适合作为CPAM分散聚合的分散介质。另外实验表... 考察了CPAM分散聚合中,两种不同硫酸盐作为分散介质的可行性,并详细讨论了不同类型的分散剂对盐水介质中CPAM分散聚合的影响。通过研究发现,由于硫酸钠在水中的溶解度随温度波动较大,不适合作为CPAM分散聚合的分散介质。另外实验表明,由于非离子型分散剂在盐水介质中溶解性不佳,不适合作为CPAM分散聚合的分散剂。故选择硫酸铵与PDMDAAC分别作为盐水介质中CPAM分散聚合的分散介质与分散剂,并确定了硫酸铵最佳用量为聚合体系质量的27%~29%,PDMDAAC最佳用量为单体质量的10%~18%,该条件下制得的产品具有较好的流动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阳离子聚丙烯酰胺 分散聚合 盐水介质 分散介质 分散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葡萄糖水溶液分散物系悬浮聚合法制备微米级单分散交联聚苯乙烯微球 被引量:13
12
作者 李红 张礼林 +1 位作者 关燕霞 黄承亚 《石油化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期70-73,共4页
采用葡萄糖水溶液为分散介质,加入稳定剂聚乙烯醇,经悬浮聚合法合成了微米级单分散交联聚苯乙烯微球,考察了葡萄糖含量、苯乙烯用量、引发剂用量、稳定剂用量和交联剂用量对微米级甲分散变联聚苯乙烯微球粒径大小及其分布的影响。实... 采用葡萄糖水溶液为分散介质,加入稳定剂聚乙烯醇,经悬浮聚合法合成了微米级单分散交联聚苯乙烯微球,考察了葡萄糖含量、苯乙烯用量、引发剂用量、稳定剂用量和交联剂用量对微米级甲分散变联聚苯乙烯微球粒径大小及其分布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最佳的悬浮聚合条件为:葡萄糖水溶液中葡萄糖的质量分数为7%~8%、苯乙烯占单体的质量分数为25%~28%、交联剂二乙烯苯占单体的质量分数为0.4%、引发剂偶氮二异丁腈占单体的质量分数为1.0%、稳定剂聚乙烯醇占单体的质量分数为4%、温度为79℃、时间为10h;在此条件下制备的微米级单分散交联聚苯乙烯微球平均直径为10-20μm,分散系数为0.020~0.046。光学显微镜观察结果表明,合成的微米级单分散交联聚苯乙烯微球的形状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悬浮聚合 葡萄糖水溶液 分散介质 聚苯乙烯 分散 交联聚苯乙烯 聚苯乙烯微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悬浮聚合法合成纳米级单分散交联聚苯乙烯微球 被引量:10
13
作者 李红 关燕霞 +2 位作者 薛新民 郭荣 黄承亚 《石油化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6期560-562,共3页
以玉米淀粉/水为分散介质,不添加任何稳定剂,用悬浮聚合法成功地合成了纳米级单分散交联聚苯乙烯微球.考察了淀粉、苯乙烯、二乙烯基苯和偶氮二异丁腈用量对交联聚苯乙烯微球粒径大小及分布的影响.实验表明,最佳的聚合条件为玉米淀粉与... 以玉米淀粉/水为分散介质,不添加任何稳定剂,用悬浮聚合法成功地合成了纳米级单分散交联聚苯乙烯微球.考察了淀粉、苯乙烯、二乙烯基苯和偶氮二异丁腈用量对交联聚苯乙烯微球粒径大小及分布的影响.实验表明,最佳的聚合条件为玉米淀粉与水的质量比0.03~0.05,苯乙烯质量分数3.5%~7.0%,二乙烯苯质量分数1%,偶氮二异丁腈质量分数1%,反应温度85℃,反应时间13 h.在此条件下制备的交联聚苯乙烯微球粒径为110~125 nm,分散系数为0.03~0.04.SEM照片表明,该方法合成的纳米微球形状好、表面无杂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悬浮聚合 玉米淀粉/水分散介质 交联聚苯乙烯微球 纳米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超分散剂的使用方法 被引量:17
14
作者 王正东 胡黎明 《涂料工业》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6年第3期36-38,共3页
正确使用超分散剂包括三个步骤:第一步是根据分散介质及待分散颜料的性质选择超分散剂;第二步是根据分散体系的性能变化情况确定超分散剂的最佳用量;第三步是研磨基料配方的调整与优化。这三个步骤是决定超分散剂性能能否充分发挥的... 正确使用超分散剂包括三个步骤:第一步是根据分散介质及待分散颜料的性质选择超分散剂;第二步是根据分散体系的性能变化情况确定超分散剂的最佳用量;第三步是研磨基料配方的调整与优化。这三个步骤是决定超分散剂性能能否充分发挥的关键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分散 分散介质 分散 涂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交联聚苯乙烯单分散微球的制备 被引量:4
15
作者 周洪 黄光速 +1 位作者 何和阳 江璐霞 《化学研究与应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期107-109,共3页
In this paper,a kind of micron-sized,mono-dispersed and cross-linked polystyrene micro sphere were prepared by dispersion polymerization.The effects of DVB and varied solvents on the mono-dispersibility,diameter of po... In this paper,a kind of micron-sized,mono-dispersed and cross-linked polystyrene micro sphere were prepared by dispersion polymerization.The effects of DVB and varied solvents on the mono-dispersibility,diameter of polymer particles and conversion of monomer is discussed.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交联聚苯乙烯微球 分散 分散介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竹基纤维复合材料的染色介质及温度对其性能的影响 被引量:4
16
作者 胡玉安 祝荣先 +3 位作者 余养伦 张亚慧 高鹏 于文吉 《木材工业》 北大核心 2014年第5期9-12,27,共5页
以毛竹为原料,在不同染色工艺条件下,研究纤维化竹单板的上染效果以及染色单板制备的竹基纤维复合材料的性能。结果表明:75℃乙醇分散介质染色与90℃水分散介质染色单板的上染色泽,均优于常温水分散介质染色;75℃乙醇染色制备的竹基纤... 以毛竹为原料,在不同染色工艺条件下,研究纤维化竹单板的上染效果以及染色单板制备的竹基纤维复合材料的性能。结果表明:75℃乙醇分散介质染色与90℃水分散介质染色单板的上染色泽,均优于常温水分散介质染色;75℃乙醇染色制备的竹基纤维复合材料的色泽最佳,常温水染色时,制备材料的物理力学性能最优。综合考虑竹基纤维复合材料的表观色泽和性能,推荐使用75℃乙醇溶剂作为介质的染色工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竹基纤维复合材料 纤维化竹单板 染色 分散介质 色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有机介质中沉淀聚合制备聚丙烯酸微凝胶及其性能
17
作者 王飞俊 邵自强 +2 位作者 杨萌 王文俊 李永红 《高分子材料科学与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6期151-154,158,共5页
选用不同有机溶剂体系为分散介质,通过丙烯酸的沉淀聚合制备了聚丙烯酸(PAA)微凝胶,并用扫描电镜(SEM)、流变仪和紫外分光光度计对其性能进行了测试。结果表明,环己烷是合适的溶剂;PAA微凝胶的pH值在质量分数为0.7%时最低;PAA微凝胶水... 选用不同有机溶剂体系为分散介质,通过丙烯酸的沉淀聚合制备了聚丙烯酸(PAA)微凝胶,并用扫描电镜(SEM)、流变仪和紫外分光光度计对其性能进行了测试。结果表明,环己烷是合适的溶剂;PAA微凝胶的pH值在质量分数为0.7%时最低;PAA微凝胶水溶液为假塑性流体,黏度不随温度而变化,且pH为7时,溶液黏度最大,此时,PAA已从微凝胶转变成宏观凝胶;交联程度越高,黏度随pH变化越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丙烯酸 微凝胶 分散介质 刺激响应性 流变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乙醇/水介质体系纳米碱式氯化镁晶须悬浮接枝甲基丙烯酸甲酯的研究
18
作者 张路 陈雪刚 +2 位作者 姚志通 夏枚生 叶瑛 《中国塑料》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4期44-48,共5页
采用普通级卤片经"卤片-氨水法"制备纳米碱式氯化镁晶须,并采用硅烷偶联剂(γ-MPS)对其进行表面改性。以改性后的纳米碱式氯化镁晶须为原料,乙醇/水为分散介质体系,通过水溶性引发剂过硫酸钾(KPS)引发甲基丙烯酸甲酯(MMA)进... 采用普通级卤片经"卤片-氨水法"制备纳米碱式氯化镁晶须,并采用硅烷偶联剂(γ-MPS)对其进行表面改性。以改性后的纳米碱式氯化镁晶须为原料,乙醇/水为分散介质体系,通过水溶性引发剂过硫酸钾(KPS)引发甲基丙烯酸甲酯(MMA)进行表面接枝聚合反应。通过红外分析、扫描电镜和X射线衍射表征了纳米碱式氯化镁晶须/γ-MPS/PMMA纳米复合材料的结构及形态。分别讨论了乙醇/水介质体系、反应时间对晶须形态和悬浮接枝聚合反应的影响,通过正交设计分析了反应时间、反应温度、单体浓度、引发剂用量对接枝率及接枝效率的影响,得出了最佳接枝聚合反应条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悬浮接枝聚合 分散介质 碱式氯化镁 纳米晶须 甲基丙烯酸甲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水性聚氨酯分散体的制备及注意事项 被引量:1
19
作者 徐世崇 《化工新型材料》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5期131-131,共1页
关键词 水性聚氨酯分散 制备 附着性能 耐化学药品 溶剂型 分散介质 高耐磨性 绿色材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苯乙烯微球的辐照分散聚合工艺
20
《石油化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6期550-550,共1页
公开了一种苯乙烯微球的辐照分散聚合工艺。该工艺是在苯乙烯单体中加入稳定剂聚乙烯吡咯烷酮(PVP)、分散介质乙醇和水,在γ射线下辐射引发分散聚合分离、烘干后即得到1—2μm的苯乙烯微球粉体。该工艺简单、无引发剂污染,不受温度限... 公开了一种苯乙烯微球的辐照分散聚合工艺。该工艺是在苯乙烯单体中加入稳定剂聚乙烯吡咯烷酮(PVP)、分散介质乙醇和水,在γ射线下辐射引发分散聚合分离、烘干后即得到1—2μm的苯乙烯微球粉体。该工艺简单、无引发剂污染,不受温度限制就可以得到微米级的高分子微球,广泛应用于催化剂载体、医疗和医药领域、生物化学领域和电子信息材料领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合工艺 聚乙烯吡咯烷酮(PVP) 辐照 电子信息材料 苯乙烯单体 高分子微球 催化剂载体 分散介质 聚合分离 辐射引发 医药领域 化学领域 稳定剂 Γ射线 引发剂 微米级 粉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