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具有分支电路的可控压电阻尼减振技术 被引量:19
1
作者 王建军 李其汉 《力学进展》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3期389-403,共15页
对近10年来国内外关于具有分支电路的可控压电阻尼减振技术研究的进展进行了较为详细的评述和讨论。文中首先说明了具有分支电路的压电阻尼减振技术的基本原理和基本形式,然后较为全面的评述不同形式基本分支电路压电阻尼系统的基本特... 对近10年来国内外关于具有分支电路的可控压电阻尼减振技术研究的进展进行了较为详细的评述和讨论。文中首先说明了具有分支电路的压电阻尼减振技术的基本原理和基本形式,然后较为全面的评述不同形式基本分支电路压电阻尼系统的基本特点和研究进展,在讨论了以基本分支电路压电阻尼系统为基础的各种具有可控特性的分支电路压电阻尼系统(包括半主动的和主动-被动杂交的分支电路压电阻尼系统)的研究与发展之后,说明了这种技术在实际工程中的应用,最后建议了今后应深入研究的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分支电路 阻尼 可控特性 减振技术 振动控制 材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负电阻电磁分支电路阻尼隔振系统试验技术研究 被引量:3
2
作者 严博 张希农 《振动工程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6期1057-1061,共5页
给出了一种负电阻电磁分支电路阻尼隔振器,并开展了板结构的隔振试验技术研究。首先,分析了该隔振器的工作原理,给出了负电阻分支电路原理图,建立了板隔振系统的控制方程。其次,设计了板结构隔振试验测试系统,开展了板结构在正弦扫频,... 给出了一种负电阻电磁分支电路阻尼隔振器,并开展了板结构的隔振试验技术研究。首先,分析了该隔振器的工作原理,给出了负电阻分支电路原理图,建立了板隔振系统的控制方程。其次,设计了板结构隔振试验测试系统,开展了板结构在正弦扫频,正弦定频,以及半正弦冲击载荷作用下的振动控制特性试验研究。测试结果表明,负电阻电磁分支电路阻尼隔振器能够有效地抑制结构的振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隔振 分支电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分支电路的主动-被动混合式结构振动控制 被引量:2
3
作者 周亚丽 张奇志 熊斌 《噪声与振动控制》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6期5-8,共4页
研究了压电智能结构振动控制问题。采用基于分支电路的主动-被动混合的控制方法对结构振动进行抑制,通过在控制器中设置主动电感使得分支电路的谐振频率在一定范围内可以连续调节,以适应激励频率的变化。给出了系统的模型及控制算法,并... 研究了压电智能结构振动控制问题。采用基于分支电路的主动-被动混合的控制方法对结构振动进行抑制,通过在控制器中设置主动电感使得分支电路的谐振频率在一定范围内可以连续调节,以适应激励频率的变化。给出了系统的模型及控制算法,并进行了仿真及实验研究。仿真及实验研究的结果表明该方法能有效地抑制结构振动,并且其鲁棒性明显好于F ilter-x算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振动与波 智能结构 分支电路 主动-被动混合控制 振动控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分支电路压电阻尼系统频域分析方法 被引量:1
4
作者 王建军 姚建尧 李其汉 《振动工程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2期233-237,共5页
首先通过定义具有一般特性的无量纲电阻抗 ,推导出了分支电路压电阻尼减振系统频域特性描述的一般表达式。然后 ,由该一般表达式分别得到了相应于电阻型、电感型、电阻 /电感并联型和电阻 /电感串连型分支电路压电阻尼系统的频响表达式... 首先通过定义具有一般特性的无量纲电阻抗 ,推导出了分支电路压电阻尼减振系统频域特性描述的一般表达式。然后 ,由该一般表达式分别得到了相应于电阻型、电感型、电阻 /电感并联型和电阻 /电感串连型分支电路压电阻尼系统的频响表达式。最后 ,进行了电阻 /电感串连型分支电路压电阻尼系统频响特性的数值仿真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分支电路 阻尼系统 频域分析方法 振动控制 材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含有分支电路的多项式表示
5
作者 吴俊华 马光胜 李光顺 《计算机工程》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22期40-41,共2页
介绍了含有分支的电路(不连续函数组成的电路)的多项式表示方法。提出了用BDD结构描述不连续点(条件控制操作),用多项式表示分支函数功能(数据通路操作)的方法,并举例说明该方法的应用。最后还给出了无关项集的概念及其在多项式阶的计... 介绍了含有分支的电路(不连续函数组成的电路)的多项式表示方法。提出了用BDD结构描述不连续点(条件控制操作),用多项式表示分支函数功能(数据通路操作)的方法,并举例说明该方法的应用。最后还给出了无关项集的概念及其在多项式阶的计算过程中的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VLSI 大规模集成 分支电路 多项式表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遗传算法的半主动分支电路的优化设计
6
作者 万立 童昕 《噪声与振动控制》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5期13-14,28,共3页
应用遗传算法,对采用半主动分支电路控制悬臂梁振动的结构优化设计问题做了研究。考虑到在半 主动分支电路振动控制中,所选电器元件的参数对振动控制的效果至关重要,重点对其做优化设计。结果对进一 步研究半主动分支电路有一定的参考... 应用遗传算法,对采用半主动分支电路控制悬臂梁振动的结构优化设计问题做了研究。考虑到在半 主动分支电路振动控制中,所选电器元件的参数对振动控制的效果至关重要,重点对其做优化设计。结果对进一 步研究半主动分支电路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振动与波 半主动控制 分支电路 遗传算法 优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压电分支阻尼技术的航空发动机叶片振动抑制方法研究 被引量:8
7
作者 周标 柯宏威 +2 位作者 陈旭 臧朝平 金瑶 《振动与冲击》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期209-215,222,共8页
开展基于压电分支阻尼技术的叶片振动抑制方法研究。首先,对于叶片结构和压电陶瓷构成的机电耦合系统,研究其有限元动力学建模方法及模型减缩技术;其次,分析了经典的谐振分支电路以及含负电容的电感-电阻分支电路的原理和方法;最后,实... 开展基于压电分支阻尼技术的叶片振动抑制方法研究。首先,对于叶片结构和压电陶瓷构成的机电耦合系统,研究其有限元动力学建模方法及模型减缩技术;其次,分析了经典的谐振分支电路以及含负电容的电感-电阻分支电路的原理和方法;最后,实际构建上述压电分支电路,重点研究了大电感和负电容的物理实现方法,并通过实验考察压电分支阻尼对某型航空发动机压气机叶片结构振动抑制的效果。实验结果表明:该建模及分析方法引入了压电陶瓷“等效电容”的概念,能够准确地预测叶片-压电陶瓷机电耦合系统的动力学特性,具备处理实际复杂叶片结构的能力;谐振分支电路在抑制叶片单阶模态振动方面效果显著,负电容的引入能够有效地增强压电分支阻尼效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分支阻尼 叶片振动抑制 谐振分支电路 集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连续梁的压电分流阻尼模型 被引量:5
8
作者 李宁 张景绘 《应用力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3期398-402,510,共5页
建立具有压电分流阻尼的连续梁的动力学基本方程,推导出适用于各种不同分支电路构型的广义传递函数,并推导出对应于三种不同分支电路的电器元件最优参数表达式。对三种不同分支电路的减振特性进行理论分析和比较。分析结果表明,LR并联... 建立具有压电分流阻尼的连续梁的动力学基本方程,推导出适用于各种不同分支电路构型的广义传递函数,并推导出对应于三种不同分支电路的电器元件最优参数表达式。对三种不同分支电路的减振特性进行理论分析和比较。分析结果表明,LR并联和LR串联分支电路可以有效地减小振动幅值,并具有相同的减振效果。在LR-C并联分支电路中,通过附加一个电容,可以减小最优设计时所需的电感值,但是减振效果降低。本文为连续梁的压电分流阻尼系统的减振设计提供了有效的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材料 分支电路 传递函数 振动控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压电分流阻尼的虚拟实现 被引量:2
9
作者 李宁 程礼 《空军工程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4期59-63,共5页
提出压电分流阻尼技术的虚拟实现方法,用主动控制的方法来真实地模拟被动压电分流阻尼器的效果。利用压电分流阻尼系统的动力学基本方程设计反馈控制器,建立相应于LR串联分支电路的反馈控制结构,整个闭环控制系统稳定或渐进稳定。虚拟... 提出压电分流阻尼技术的虚拟实现方法,用主动控制的方法来真实地模拟被动压电分流阻尼器的效果。利用压电分流阻尼系统的动力学基本方程设计反馈控制器,建立相应于LR串联分支电路的反馈控制结构,整个闭环控制系统稳定或渐进稳定。虚拟实现方法避免了大电感的要求,可以在线调节电感和电阻的数值以适应环境的变化,克服了物理压电分流阻尼器的两大缺陷。数值仿真结果表明,虚拟实现方法能够有效地控制连续结构的振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材料 分流阻尼 分支电路 振动控制 虚拟实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压电智能结构的一类非线性控制器设计方法
10
作者 李宁 程礼 《空军工程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期87-90,共4页
根据重置微分方程理论,提出了压电智能结构的一类非线性振动控制器设计方法。通过模拟压电分流阻尼开关系统的作用效果,设计了一个满足Lyapunov稳定性的非线性控制器,建立了被控系统的动力学模型,研究了控制器的控制算法,模拟电路中电... 根据重置微分方程理论,提出了压电智能结构的一类非线性振动控制器设计方法。通过模拟压电分流阻尼开关系统的作用效果,设计了一个满足Lyapunov稳定性的非线性控制器,建立了被控系统的动力学模型,研究了控制器的控制算法,模拟电路中电感、电阻的数值以及开关的作用仅仅作为数学表达式存在于控制器的设计中,克服了被动压电分流阻尼技术存在要求大物理电感的缺陷,同时提高了控制器的环境适应性。悬臂梁的数值仿真结果表明控制器不仅能够较好地控制被控目标模态,而且对其它模态也有一定的抑制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重置微分方程 材料 分支电路 振动控制 非线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PTCM+8PSK克服相位模糊技术的FPGA实现 被引量:1
11
作者 何军 郭勇 《无线电通信技术》 2014年第1期90-92,共3页
8PSK解调存在7种相位模糊,传统的方法不能解决所有的相位模糊。以IP核为基础,设计了能克服7种相位偏转的功能电路。详细地阐述了相位模糊分辨编译码器、归一化速率监控电路、分支旋转和扇区值旋转电路的设计等,并进行了克服相位模糊的... 8PSK解调存在7种相位模糊,传统的方法不能解决所有的相位模糊。以IP核为基础,设计了能克服7种相位偏转的功能电路。详细地阐述了相位模糊分辨编译码器、归一化速率监控电路、分支旋转和扇区值旋转电路的设计等,并进行了克服相位模糊的纠错性能测试。仿真测试结果表明,设计的PTCM+8PSK译码电路有很好的克服相位模糊的纠错能力,且在信噪比较低的情况下,有很好的纠错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TCM+8PSK 相位模糊分辨 归一化速率监控 分支矩阵旋转
在线阅读 下载PDF
Optimal transmission lines assignment with maximal reliabilities in multi-source multi-sink multi-state computer network 被引量:1
12
作者 章筠 徐正国 +2 位作者 王文海 卢建刚 孙优贤 《Journal of Central South University》 SCIE EI CAS 2013年第7期1868-1877,共10页
The optimal transmission lines assignment with maximal reliabilities (OTLAMR) in the multi-source multi-sink multi-state computer network (MMMCN) was investigated. The OTLAMR problem contains two sub-problems: the MMM... The optimal transmission lines assignment with maximal reliabilities (OTLAMR) in the multi-source multi-sink multi-state computer network (MMMCN) was investigated. The OTLAMR problem contains two sub-problems: the MMMCN reliabilities evaluation and multi-objective transmission lines assignment optimization. First, a reliability evaluation with a transmission line assignment (RETLA) algorithm is proposed to calculate the MMMCN reliabilities under the cost constraint for a certain transmission lines configuration. Second, the non-dominated sorting genetic algorithm II (NSGA-II) is adopted to find the non-dominated set of the transmission lines assignments based on the reliabilities obtained from the RETLA algorithm. By combining the RETLA and the NSGA-II algorithms together, the RETLA-NSGA II algorithm is proposed to solve the OTLAMR problem. The experiments result show that the RETLA-NSGA II algorithm can provide efficient solutions in a reasonable time, from which the decision makers can choose the best solution based on their preferences and experience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multi-state network reliability evaluation transmission lines assignments multi-objective optimization non-dominatedsorting genetic algorithm II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